医院改善服务行动方案

时间:2019-05-14 16:1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院改善服务行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院改善服务行动方案》。

第一篇:医院改善服务行动方案

xxx医院进一步改善

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医疗机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哈卫医发(2015)3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总体目标

从2015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到2017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实施范围 全院各科室

四、重点任务

(一)改善门诊服务,优化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流程。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推广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设简易门诊及与之配套的取药窗口。实行电子排队、叫号。

2.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做好候诊、就诊区域及各楼层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就医和诊疗环境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3.设置标识清晰醒目。就诊区域在醒目位置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完善就诊流程引导系统。诊区各类标牌及指示标识准确、规范、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4.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设有足够的候诊空间。开设自动取款机、休闲区等服务设施。

5.合理安排专家门诊,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专家门诊要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6.安排好节假日服务。各科室各岗位要合理安排好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提前向社会公布节假日门诊开放时间,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7.着力规范窗口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挂号、收费、检查、化验等窗口要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窗口工作人员应提前30分钟挂牌上岗。

(二)改善急诊服务,提升救治能力。

8.及时救治重患。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等各类急危重患者,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9.加强急诊力量配备。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较大的夏季、冬季等,配备急诊加强班。急诊科要配齐相应的抢救设施,加强人员培训,对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救治。10.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救治完成后及时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报销。

11.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无缝衔接,科系间不得推诿、拒诊急诊患者,院内接到急诊急救信息5-10分到达。

(三)改善住院服务,注重全程管理。

12.完善入出院及转院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13.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整洁、安宁、安全的住院环境。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加强医院营养科规范化建设,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确保住院患者饮食科学。

14.做好出院患者随访。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利用电话、短信、微信、信函、电子邮件及必要的面谈等多种形式开展随访。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指导患者服药、就医,开展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随访率,原则上出院患者一周内随访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

(四)改善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

15.强化护理人力配备。按照责任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实际床护比平均不低于1:0.4(特、一级护理比例超过30%的病房不低于1:0.5),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达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达1.5—1.8: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16.深化优质护理服务。2015年底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有条件的医院在门(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条件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五)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17.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18.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大力推行临床路径,2015年底,全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其中30%的出院患者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到2017年底,上述比例分别达到50%。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白就医,努力控制医疗费用。

19.加强合理用药。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倡导减少或取消门诊输液,减少用药不良反应。运用处方负面清单、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017年底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20.推广检查结果互认。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只要检验检查结果可靠、临床确认不需再次检验检查的项目在全市范围内二级以上医院间实行同级互认。到2017年,实现医联体内检查结果互认。鼓励各地根据国家标准,设置独立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影像检查等机构,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服务。

21.诚信诊疗收费。规范实施院务公开,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医疗机构所有服务项目、药品及价格应在医院醒目位置全部公示。鼓励医疗机构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每日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规收费。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22.坚决拒收红包和回扣。坚持廉洁行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操,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严肃查处红包、回扣等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形成拒收红包、回扣良好风尚。

(六)调配医疗资源,推进资源共享。

23.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根据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努力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当天就诊且无须特殊准备的患者及时检查。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

24.实施急慢分治。加强康复体系建设,医院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缓解医院就诊压力。

25.重视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在医院门诊和病房普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相结合,加强对门诊慢性病患者、住院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指导。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协调配合机制,指导做好社区康复、家庭康复、专业康复。

26.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按照责任状和协议书内容,通过团队帮扶、手术示范、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方式,落实对口支援的各项任务。

27.推进日间手术。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

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至2017年,全院60%的科室要推行日间手术。

(七)开展预约诊疗,实现双向转诊。

28.全面推进预约诊疗。100%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短信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逐步增加门诊预约号源,对预约诊疗患者优先安排就诊、优先安排住院、优先安排检查。至2017年底,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29.规范实施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转诊号源。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转诊预约服务。实行转诊“预约优先”,对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到2017年底,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三甲医院门诊量下降5%。

30.创新预约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分类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到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八)发挥信息优势,改善就医体验。

31.加强信息引导。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等、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时传输门诊和入院患者相关信息,提前做好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排队时间。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32.做好患者身份识别。鼓励运用信息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身份识别。鼓励为首次就诊患者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以便再次就诊时及时识别,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和检查治疗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33.加强信息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推行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身份识别等服务。有条件的医院推行药房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

34.提供信息查询。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提供自助打印、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

(九)化解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

35.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提高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积极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医疗风险互助金、医疗意外险等为补充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形式。

36.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建立良好沟通渠道,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建立和完善投诉接待和处置程序,对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要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十)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志愿服务。

37.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以及研究生等)着装整洁、规范,统一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的医德医风。

38.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增强医患沟通意识和能力,完善沟通内容,创新沟通方式,规范、深入开展医患沟通工作,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各项医疗服务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注重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对手术、有创诊疗操作、重症患者等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采取措施舒缓患者紧张、恐惧、不安的情绪。

39.保护患者隐私。执行“一医一患一室”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除监护病房外,尽力避免男、女患者同住一间病房。

40.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壮大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内涵。医院应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2015年3月—2015年4月。医院根据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制定医院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2015年4月—2017年12月。全院各科室作为实施行动计划的主体,要结合医院实际,创新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职能科室按分管工作定期进行指导、督促、推动改善医疗服务各项举措的落实。

(三)督查评价。2015年5月—2017年12月。医院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工作要求进行认真梳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持续改进。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明查与暗访及督察和考核。

(四)总结提高。医院每年都要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总结报告,包括取得成绩、亮点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于当年11月底前上报至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院医务科,负责组织和指导全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完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可落实、可操作、可执行、见成效。医院要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助力深化改革,协同推进。要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要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等各项改革措施,为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

(三)强化协调配合,整体联动。要加强与医保、价格、财务、宣传等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争取部门间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为落实行动计划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宣传指导,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的监督与指导,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作,以此带动全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第二篇: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方案剖析

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方案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随着医改逐步深化,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群众路线教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工作目标:自2015~2017年,利用3年的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一)优化诊室布局。

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

医技检查室,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二)保持环境整洁。

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三)设置醒目标识。

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四)提供便民设施。

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五)扩大预约比例。

三级医院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六)推进双向转诊。

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二级以上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实行“预约优先”,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

(七)实现分时预约。

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八)合理调配资源。

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中医医疗机构要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九)推行日间手术。

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

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十)实施急慢分治。

三级医院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缓解三级医院就诊压力。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数量和种类,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的衔接,满足患者需求。

(十一)加强急诊力量。

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不推诿、拒诊

急诊患者。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大的夏季和冬季,配备急诊加强班。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十二)及时救治重患。

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十三)加强信息引导。

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

(十四)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推行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药房推行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

(十五)提供信息查询。

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

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十六)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

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十七)改善住院条件。

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十八)开展患者随访。

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利用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谈等多种形式开展随访。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借鉴银行满意度测评的做法和经验,在门诊窗口或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开展即时满意度评价。

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十九)加强护理力量。

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5~1.8: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二十)落实优质护理。

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至2015年底,三级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至少80%的地市级医院和至少40%的县级医院有6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结合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有条件的医院在门(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条件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二十一)落实患者安全措施。

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二十二)推广临床路径。

大力推行临床路径,至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

(二十三)加强合理用药。

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二十四)检查结果互认。

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鼓励设置独立的检验、病理诊断、影像检查机构,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服务。(二十五)诚信诊疗收费。

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者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理收费。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二十六)体现良好风貌。

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二十七)注重心理疏导。

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二十八)保护患者隐私。

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二十九)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三级医院应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儿童医院、艾滋病定点医院等专科医院可以与儿童、艾滋病患者关爱组织等合作,提供体现专科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十)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

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至2017年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覆盖90%以上的县。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提高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积极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医疗风险互助金、医疗意外险等为补充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形式,至2017年底,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三十一)规范院内投诉管理。

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映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十、落实政府管理责任,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三十二)认真组织落实。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辖区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组织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鼓励各地区、各医院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完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可落实、可操作、可执行、见成效。要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公布评价结果,将患者评价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完善改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措施,将评价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三十三)助力深化改革。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落实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要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等各

项改革措施,为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三十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作为示范医院,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将根据各地推荐的示范医院,遴选出一批全国示范医院组织系列宣传报道,供各地交流学习。

(三十五)加强宣传指导。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社会评价检验工作成效,为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相应的工作基础。对于因拖延相关工作、落实工作不力而发生严重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医疗机构,要严肃处理、追查到底。

第三篇:XX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计划(孙院分管医务部汇总)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根据我院现有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一楼、二楼设专家门诊,专科门诊,蒙中西微创中心。来我院的病人在诊室挂号,免去病人多次交费,有效分流患者,计划2015年底,增设门诊叫号系统,患者会在舒适的候诊区等待就诊。

4、门诊提供便民服务:计划2015年24小时提供纯净水,24小时便民服务电话,为患者提供电子量血压服务,为不方便患者提供轮椅,方便门诊提供患者开药,开检查单。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5、扩大预约比例。继续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建立预约登记本,对预约患者是否到院诊疗进行统计;

6、推进双向转诊。对于65周岁以上的老人及来自外地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患者,应重点做好预约安排,实行 ”预约优先”,为外地患者节省诊疗时间。

7、实现分时预约。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缩短患者在医院候诊时间。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8、合理调配资源。严格执行《门诊医师出诊管理制度》,保证门诊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门诊人数较多,针对高峰期患者多,安排门诊挂号室、导医台工作人员每天均提前半小时上班,缩短挂号时间,收费高峰时段,增加收费窗口,缩短交费时间;对门诊导医台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患者提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作出明确简洁的回答,必要时可做成指引卡片,使患者更容易理解。

9、推行日间手术。将微创中心、普外科设为试点,开展“日间手术”服务,引入“短、平、快”的手术模式,预计2017年20%的手术患者可做到“当天入院,次日出院”,实现了治疗“一日间”。过去需要住院六七天才能完成的手术治疗,预计在2017年缩短至四天,为患者降低约10%的医疗费用。从今年起,我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

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推广日间手术集中式管理,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到2017年,20%的需手术的患者推广日间手术。

11、加强急诊力量。现我院急诊科有医师8人、护士12人,其中5名医师为初级职称,我院预计2017年,共派出急诊医护人员外出培训共10人。在急诊量大的夏季和冬季,配备急诊加强班。实行急诊患者按照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加强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强化院前急救,无特殊情况下,滨河10分钟内、市区15分钟内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救治、转运。

12、及时救治重患。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计划2015年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现我院急诊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为91.7%,计划到2017年,我院急诊抢救率达95%。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16、计划2015年6月,组织医务人员培训相关制度及流程。

18、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和随访信息管理系统。从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医护人员的接待态度、住院环境、医生的医疗技术、治疗效果、护士的态度、护士的技术水平、科室收费情况、医技科室的技术和态度等方面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21、落实患者安全措施。

(1)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2)计划2015年对手术医师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3)计划2015年组织医务人员培训2场,对相关制度进行重点讲解。(4)2015年6月,计划组织开展医院保洁员“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5)2015年7月,计划组织开展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专题”讲座。(6)2015年8月,计划组织开展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笔试考试”、六部洗手法操作比赛。(7)2015年9月,计划组织开展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手卫生知识竞赛”

(8)每月抽查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细菌培养一次,汇总分析,反馈,及时上报,对检查出不合格科室和个人,查找原因,进行整改落实。

(9)计划每季度抽查科室医务人员六部洗手操作摸底考核,发放手卫生依从性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所存在问题。(10)2015年10月,计划组织开展医院全员手卫生宣传周活动,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张贴、发放手卫生宣传资料、海报宣传、重点科室代表承诺书宣誓、签字仪式,播放手卫生宣传教育短片,七步洗手操表演,手卫生专项知识及技能竞赛等宣传活动。

22、推广临床路径。(1)计划2015年更新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人员名单,明确职责。确定每科室的临床路径病种,并由本科室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病种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区、本科室病种的临床路径表单,后上交医务部审核通过方可实施。

(2)计划在2015年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对临床路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3)计划2015年年底召开临床路径工作总结会议,各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员汇报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集体讨论。(4)临床路径管理由2014年的鼓励上报数量向运行质量转变,上升为既要求运行数量也要求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同时确定重点监管病种,并对重点监管病种的运行质量和监控数据进行监督。

计划到2015年,临床路径入组率达到60%,完成率达到30%。2016年,入组率达到65%,完成率达到38%。2017年入组率达到70%,完成率达到50%。

23、加强合理用药。

继续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颗粒剂处方点评、蒙药处方点评、西成药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并结合我院绩效考核,促进门急诊患者合理用药。使门急诊合理用药各项指标保持到国家要求水平。继续查阅治疗用抗菌药物及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结合我院绩效考核方案,使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持续保持小于60%,力争到2015年年底将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到30%以下,达到国家要求水平。

继续做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采取院内培训、报告奖励制度等措施,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促进医护人员的上报积极性,及时、准确、完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反馈信息认真核实问题,总结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定期发布、告知医生,避免不良事件再次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加强业务学习,开展培训计划,每季度举行培训班,对我院临床医师、护士及药学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开展用药咨询服务。为门诊患者提供详尽的药学服务。定期出版药讯。内容贴近临床,并能体现我院药学工作特色,医护人员通过《药讯》,不仅能了解卫生部的最新规范性文件,还可了解掌握我院药学工作动态及合理用药情况。2016年,对重点药品进行监测。通过每月药品动态监测,结合病历抽查,对跨专科用药、超适应证用药、超规定剂量用药、中药注射剂等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预警和干预,对于超标的临床科室,分析超标原因,进行沟通促进合理用药。

2017年,开展药学查房,为重点患者建立药历,参与制定治疗方案,了解患者用药史,纠正错误用药习惯,做好用药教育,为住院患者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

第四篇:XXXX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XXXXX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各科室:

根据XXX市卫计委印发的《XXX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群众看病就医措施,全面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健康发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将缓解群众看病难作为改善医院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着力解决目前我院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一些服务流程不合理、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仍不尽人意、部分诊疗科室和检查项目等候时间长、个别执业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德医风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总体目标

2015-2017年,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基本原则

弘扬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全程服务为纽带,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

(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改进服务理念,改造和优化诊疗布局流程,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医疗服务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细化分解整改任务,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三)坚持以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严格 “三基”培训与考核,强化临床路径管理,细化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评价与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四)坚持以全程服务为纽带,进一步完善院前、院中、院后全过程医疗服务,抓好细节、环节、薄弱点和难点规范管理,组织全员行为规范教育,形成全程服务、系统管理的服务意识。

(五)坚持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密切跟踪群众就医需求,努力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深层次原因、寻找治本之策,采取可行措施,促进医疗事业持续发展。

四、任务分解

(一)完善防治结合体系,全面服务百姓健康

1.加强健康宣教。扎实推进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组织开展健康

讲座和现场体验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和进农村”活动,积极宣传医学科普知识,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责任科室:宣传科

2.推进防治结合。以创建 “防治结合”型医院为切入点,通过入院宣教、科普讲座、专题座谈等形式,面向患者或家属开展院内疾病诊疗与预防常识宣教;利用世界卫生日等健康主题日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健康咨询活动;加强医学科学知识正面宣传,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医疗风险。

责任科室:宣传科、疾控科、护理部

3.深化对口支援。落实XXX市卫计委“千名专家援基层、万名主治进乡村(社区)”活动,积极选派我院29名符合条件的医师,接受XXX市卫计委的统一调配,对下级医院进行支援和帮扶。并对杜村镇卫生院进行托管,通过采取坐诊、培训、带教、示教等方式,帮助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责任科室:医务科

4.服务百姓健康。针对群众需求量大、挂号难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定期开展院内义诊和进社区、下乡镇巡回医疗活动。

责任科室: 医务科、组织人事科、团委

(二)强化院区秩序管理,引导患者有效就医

1.加强停车管理。落实我市医疗机构免费停车管理规定,加强院区车辆进出、停放指挥管理,就诊高峰时段要在医院车辆入口处设引

导员,熟悉院区科室布局和车位使用情况,加强进入院区车辆的引导和分类;合理规划、设置医院停车场、停车位,提高车位使用效率,保障就诊停车需求。

责任科室:总务科、安保科

2.完善就医指导。按照规定在医院出入口、院区、卫生间、电梯和病房等处设置无障碍设施。在医院门诊大厅设置医院建筑平面图,在外科、内科大楼设置各科室病区分布平面图,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引导标识牌,同时开展全员导医导诊服务,减少患者因迷路延误诊疗时间。

责任科室:总务科、宣传科、护理部

(三)营造温馨就诊环境,方便患者就诊

1.统一便民服务。统一使用“门诊服务中心”名称,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惠民服务大厅,为患者提供导医咨询、预约诊疗、预检分诊、病历复印、邮寄报告、健康管理的服务,提供轮椅、热水、老花镜;协助危重、行动不便的无助患者就医;在门诊大楼一楼设置服务总监,受理、协调、处理门诊患者建议及需求。将各项职能前置到门诊大厅。为病人各种凭据、证明的盖章,退药、退费以及医保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在门诊服务中心醒目处公示。

责任科室:护理部、办公室

2.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布局各专业诊室和检查、检验科室,做到流程有序、连贯、便捷。实行“一卡通”预付费,一次充值全程就诊,实行化验报告自助打印系统、开设便民门诊,各科室实行电子叫号系统、开展导医导诊服务。开展错时服务,忙时增加窗口,挂号、收费、抽血、医技等窗口岗位提前上岗,减少患者挂号、排队、候诊时间。

责任科室: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财务科、网络中心 3.保持环境整洁。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加强提醒和疏导,做好候诊、就诊区域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大厅等基础环境管理,配备与该区域使用频度相匹配的保洁人员,保持就医、诊疗环境清洁、舒适、安全、有序。卫生间、坡道等特定区域设置防滑、放跌倒设施和警示标志。

责任科室:总务科

4.设置醒目标识,完善门诊标识系统。通过就诊流程图、电子显示屏等,为患者提供就诊流程、专家简介、科室布局、服务价格等服务信息。主要收费及服务项目全面公开,配齐必要的服务设施,方便患者就诊。对专家简介及时更新,对各项收费项目调整、增加及时做好公开工作。

责任科室:宣传科、财务科、总务科

(四)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加强出院随访

1、推进预约挂号,提高预约比例。开展预约挂号及确认服务,利用我院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现场预约等手段,为患者提供有效、便捷的多渠道预约方式。简化预约挂号确认流程,患者网络预约挂号成功后,于就诊当天持身份证在门诊服务中心完成一站式确认和挂号程序,减少等候时间。2015年底,努力达到预约诊疗率≥30%,复诊

预约率≥6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70%,2017年底分别达到50%,80%,90%。

责任科室:医务科 护理部

2、开展住院预约。开展住院床位集中预约服务,设立床位协调中心,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优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

责任科室:医务科、财务科

(五)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及人次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科学安排分诊、挂号、收款、取药等窗口服务人力,开展提前、延时和错峰服务。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按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患者及时检查。

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药剂科

2.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我院微创外科水平,选择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

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以流程再造为重点,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至2017年底,逐步推行日间手术。

责任科室:医务科

3.实施急慢分治。落实体系内急慢分治、分类治疗工作制度,逐步向基层医院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分级诊疗。

责任科室:医务科

4.加强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安排具有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到急诊科轮转,确保门急诊人员中有一定比例的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医疗骨干和专家,确保诊疗质量。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加强急诊科人员培训、考核力度,制定相应培训及考核计划,掌握危急重症抢救技能。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测报告时间。

责任科室:医务科 护理部

5.及时救治重患。加强和改进急诊检诊、分诊,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保证第一时间救治急危重患者。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科室之间要密切合作,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完善科室与科室之间环节流程,保证各环节服务接口衔接紧密,保持连续性服务流程顺畅、便捷、合理。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使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责任科室:医务科

(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强化信息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医院网站、微信微博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积极宣传医院工作流程、医疗服务功能和任务、科室设置、专科特色和专家门诊等

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就医和健康咨询,引导患者选择就医。对网站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及时完善。

责任科室:宣传科

2.加强信息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实行一卡通,推行电子病历系统,提供自助查询机、自助打印化验结果等服务方便病人,缩短等候时间。

责任科室:医务科、财务科、网络中心

3.开展服务评价。规范使用门诊窗口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服务窗口工作期间必须摆放、使用电子评价器。患者及家属使用评价器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从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确保评价结果无法更改。由监察科每月对评价器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对评价次数和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使用率不低于门诊服务总量的的70%;评价结果要与被评价人员、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责任科室:监察科

(七)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1.完善服务流程。依托病人住院服务中心,落实住院床位预约服务管理,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责任科室: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

2.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病区配备微波炉、热水、针线、老花镜、雨伞等便民设施,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推行住院患者床边订、送餐服务。

责任科室:总务科

3、开展患者随访。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率。要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严格执行三级随访制度,加大对出院随访督查力度,对随访工作要责任到人。2015年底,出院患者随访率大到95%以上,至2017年,随访率争取达到100%。

责任科室:医务科、监察科

(八)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

1.加强护理力量。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2.5-3:1,新生儿室护患比不低于0.6: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责任科室:人事科、护理部

2.落实优质护理。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与科室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专科特色。

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责任科室:护理部

(九)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三基”培训与考核,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会诊、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查对、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交接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

责任科室: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药剂科

2.保障患者安全。落实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严格知情告知工作制度。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放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总务科

3.推广临床路径。实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提高单病种规范化治疗比例。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调整临床路径病种,增加出院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的例数。至2015年底,我院进入临床路径的出院患者占出院总人数的20%;至2017 年底达到60%。

责任科室:医务科

4.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监控、PASS系统等控制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达到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用药损害。

责任科室:药剂科

5.检查结果互认。积极响应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应用信息化和远程医疗等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这患者提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服务。

责任科室:医务科

6.诚信诊疗收费。在门诊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主动发放“一日清单”,实现明白、合理收费。

责任科室:财务科、护理部

(十)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志愿者支援服务

1.体现良好风貌。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组织开展医务行为规范和和服务规范培训教育,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严禁医务人员带熟人加塞插队。

责任科室:监察科

2.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新筛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责任科室:医务科 护理部

3.保护患者隐私。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措施,如隔帘、屏风等。

责任科室:总务科 医务科

4.加强志愿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参加义诊活动,进行健康指导等,发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责任科室:团委

(十一)加强医患沟通,规范投诉管理。

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接待处理运行机制,设立“医患沟通办公室”,畅通患者投诉渠道,完善医院接待处理投诉举报方面的制度建设,妥善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建立健全投诉处理信息反馈机制,将病人反映集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作为整改重点,不断改进医疗工作。

责任科室:医患沟通办公室

五、活动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4月24日-4月30日)

各科室根据任务分解及措施制定本科室具体操作方案及考核方案,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对“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进行部署,组织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方案所列任务。

2、全面实施阶段(5月4日-10月31日)

各科室要结合任务分解,认真组织考核和自查,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落实到位。每月将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包括工作进展、措施、考核结果、整改成效等)进行总结,24日前由责任人报送医务科。医院将组织相关科室适时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提高。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11月20日)

认真总结开展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的经验和成效,交流好的经验和措施,宣传先进典型,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各部门将总结报告(包括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于11月20日前报医务科。

六、工作要求

(一)动员部署,加强领导

根据《XXX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我院具体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措施,明确责任要求,层层动员部署,全面启动行动内容。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看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明确任务

1.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督促分管科室落实好这项工作,定期对专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完善提高。

2.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此次行动,对照方案精心组织,切实从医院工作实际出发,认真梳理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3.各职能科要根据方案的内容,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严格考核,提高全院广大医务人员对行动的认识,提主动改善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4.对在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医院将通过院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表彰奖励,以典型引路,促进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三)督查整改,确保实效

把督查、整改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要有考核、有改进、有提高。各部门对照任务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客观评价,找出不足,切实整改。

(四)总结提高,持续改进

各部门认真总结开展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的经验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2017年10月底前,各部门将三年了改善医疗服务各项举措落实情况总结上报医务科。各部门在行动期间抓好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并对三年的活动情况、成绩和不足进行充分总结,将好的做法和工作形式固化下来,对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要认真分析,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XXXXX医院

2015年4月21日

第五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东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就医难问题,我院始终坚持努力完善我院医疗服务流程、制度和设施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一、落实制度,合理改善,提升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门诊楼门口、门诊大厅,设置科室分布图,完善就诊流程引导,优化诊室布局,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做到安排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全体医务人员挂牌上岗,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开设便民门诊,提供开药方、检验单、检查单等服务。24小时接诊,对于危重病人实行先抢救后办手续,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及担架车。

2.保持良好就诊环境,免费为患者提供开水;设有候诊区解决患者候诊时的等候时间,做好就诊区域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就医诊疗环境清洁、舒适、安全、有序。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和警示标识。院门口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3.提供便民服务设施.门诊设有科室分布一览表,各科室分区候诊,完善预约、挂号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等便民设施。特定人群实行 “一站式”出院结算,24小时办理出入院手续。收费、取药,抽血等服务窗口实行弹性开放。

(二)进一步优惠资源配置。我院与多家上级医院建立帮扶协作与双向转诊。定期邀请专家到我院医院查房,坐诊,业务培训。开办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讲座,极大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尽量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提高了急诊服务的高效性,建立了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坚决落实不推诿病人,不拖延时间的原则,对危急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并实行首诊负责制。

(三)加强信息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微平台付费等途,方便病人结账。,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

(四)进一步改善住院服务流程。

1、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加强转院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医疗服务无缝衔。

2、开展患者随访,各科开展电话咨询服务,减少病人往返医院的次数;对出院病人实行电话随访,对请假外住病人值班人员电话问询。

(五)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不断持续深化优质护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及患者满意度。优质护理的开展,护士积极巡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赢得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使全院护理工作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住院患者对护理的工作更加意度。

(六)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1、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会诊、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查对、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交接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

2、我院定期召开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七)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规范院内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公布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联系方式。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八)强化培训,提高技能,保障医疗安全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培训、指导、查房等多种形式,采取培训、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加强医师的培训、考核力度,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医疗护理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内容包括“三基”知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医院感染知识、医疗纠纷防范及各类危急症病例抢救知识等等,通过培训与考核,使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是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有力保证。

2、多种形式相结合,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一是在院内组织培训。二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讲座。三是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

二、不足之处,及时整改。

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我院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制得到较好的改善,但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院内布局欠合理,楼层高低不一,电梯正在建设中,老年病人上下不便。二是全院的水电、厕所、等公共设施、环境还需进一步改造,以更好的方便群众。三是医务人员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的增强,要坚决杜绝医务人员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生冷情况。四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五是一些病历书写内涵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个别病程记录中,三级查房流于形式,对病人重点辅助检查结果无记述无分析,没有体现对患者的告知和沟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将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专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整改,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工作。

浈江区东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7-30

下载医院改善服务行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院改善服务行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方案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方案 一、 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积极推动预约就诊模式,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自助终端机、基层社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为患者......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落实情况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落实情况 为贯彻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服......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汇报

    xxxx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汇报 xxxx医院在巩固“三好一满意”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以及《河南省医疗系统“病人为中心”优质......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医疗安全,合理医疗费用,结合我院......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2105年12月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活动总结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改......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活动总结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

    XXXX医院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总结

    XXXX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改善......

    XX医院2015年上半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XX医院2015年上半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2015年上半年,根据《关于印发XX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XX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