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
生活中如何落实弟子规
《弟子规》并不是高于生活的教导,束之高阁的理论,好象我们凡夫做不到,离我们凡夫的生活很远。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没有离开弟子规,只要稍稍转变一下思想——我要怎样把弟子规落实在我的生活中变成:我要在我的生活中怎样落实弟子规,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便会觉得弟子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我们每一天就是从《弟子规》开始,又从《弟子规》结束.早晨闹钟一响,展开笑容,开始起床(父母呼,应勿缓。朝起早。老易至,惜此时)。穿袜子,穿衣服,穿裤子,穿上拖鞋下地(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开始叠被(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打开窗帘(缓揭帘,勿有声)。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有个好心情,遇到一切人事物,心中要有主宰,给自己加油(晨则省)!然后开始洗漱(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从洗手间出来看看父母是否睡的还好,父母不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就向父母所在的方向请安(晨则省。揖深圆,拜恭敬)。做太太的要按时做早饭(宽为限,紧用功)。首先想到父母爱吃什么,先生爱吃什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轻拿轻放锅碗瓢盆(执虚器,如执盈。事勿忙,忙多错)。保持自己的恭敬心。早饭做好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晚辈给长辈让座,夹菜(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不偏食,不挑三捡四(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唯徳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吃饭时要爱惜粮食,不掉饭粒,不剩饭粒。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凡是人《物》,皆需爱)。吃完饭洗碗,整理房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家里打理好了,按时上班(宽为限,紧用功)。不迟到(宽转弯,勿触棱)。换上外套(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换好鞋,拖鞋放在鞋架上(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要出门了,和家人道别(出必告)。走出家门(步从容)来到室外,见到熟人和长辈(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乘车时(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
来到了单位,见到同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事诸兄,如事兄)。坐在办公桌前(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开始工作了,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事勿忙,忙多错。字不敬,心先病)。和同事交谈(邪僻事,绝勿问。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善相劝,徳皆建。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和同事相处(用人物,虚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勿谄富,勿骄贫。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与有些同事相处(斗闹场,绝勿近。宽转弯,勿触棱)。遇到了领导同事的表扬或批评帮助(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单位工作结束了,该下班了(步从容)。
回到家里,“我回来了”(返必面)。脱下外衣,换好鞋,放好包(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读看必,还原处)晚饭过后,洗衣,做家务(衣贵洁,不贵华。勿畏难。凡是人《物》,皆需爱)。先生不帮忙也没关系(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冺。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做完家务和家里人交谈,向父母汇报一下一天的工作情况(怡吾色,柔吾声)。不看电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看一看幸福人生讲座(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列典籍,有定处,读看必,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伺候父母休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静下心来,读一遍《弟子规》,总结一下自己一天的言行举止,静坐常思己过(有则改,无加警。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睡前洗漱(兼漱口)。以感恩的心叠好换下的衣袜,感谢它们为我保暖,遮风,挡灰,无所求的付出(凡是物,皆需爱)。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哪一刻我们离开《弟子规》啦?《弟子规》就是这样的和我们密不可分,并不是离开日常生活去学习落实弟子规,生活中,《弟子规》时时刻刻在呵护着我们,感恩圣贤人的庇佑,有圣人相伴的人生,怎么会没有智慧与快乐呢?不要抱怨没有时间学习圣教,只要我们每天都活着,都工作着,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就是最好学习落实弟子规的时候!愿我们大家共勉!让圣贤的教诲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天的生活,当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圣贤相伴的时候,和谐社会,大同世界就会到来!大同世界,和谐社会——这才是人类该过的生活,我们人该过的日子!
第二篇:初级中学学习落实弟子规教育方案
温泉县初级中学关于学习落实《弟子规》教育
第一阶段活动方案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温泉县教育局关于《弟子规教育之建议》文件要求,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经温泉县初级中学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我校全体学生及家长启动“学习落实《弟子规》教育第一阶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为依据,以学习落实《弟子规》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厚德博学,受益终身。
二、组织领导
由学校党支部领导,于桂兰校长任总指挥,党支部书记那次克任副总指挥,德育处主任负责具体项目,根据民、汉族学生分为两个大组。汉语组由何淑萍负责组织和检查,民语组由阿加尔克孜老师负责。
三、具体任务
(一)学生方面
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创建和谐校园。通过主题班会、升旗等活动,大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首先在上半年组织观看五个专题的讲座:
第一讲:百善孝为先
第二讲: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第三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幸福人生基石
第四讲: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第五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幸福人生
2、上半年召开四次主题班会:
第1次班会:如何尽孝
第2次班会:文明礼貌伴我行
第3次班会: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第4次班会:良好的道德规范伴你一生幸福
3、音乐教师教会全体学生唱《跪羊图》(于3月完成)、《感恩一切》(于4月完成)等“弟子规”系列歌曲。
4、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养成鞠躬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5、每日在升国旗唱完国歌后,组织念一遍《感恩词》。
6、要求学生每周书写至少两篇关于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并推荐感受深刻的学生心得通过校园广播予以宣传。
7、每日在课间操之前教学生学唱手语歌,如《生命之河》、《一家人》、《感恩一切》等。
(二)家长方面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舞台上一个广大的空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补充,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我校已成立有温泉县初级中学家长学校,现根据以《弟子规》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学校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1、为确保家长学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家长学校的教师可由校领导、学校教师、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担任。
2、今年学校以学习贯彻落实“弟子规”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
3、家长学校每学年授课(含活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家长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提高教学实效。
4、课程计划:
1)学习“弟子规”,为孩子树立榜样。
2)参加幸福人生讲堂。
四、工作日程
总负责:于桂兰
具体负责:何淑萍(汉语组)、阿加尔克孜(民语组)1、2月21日至2月25日,德育处主任何淑萍汇报在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第四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美好和谐家园”研修班上的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路,与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研究讨论在我校学习落实《弟子规》工作的途径和方法。2、2月28日,经校委会研究,通过《温泉县初级中学德育处关于学习落实弟子规教育活动方案》,并在下午举行的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印发并宣读。
3、自3月1日起,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和带领下坚持每日诵读《弟子规》,时间为每日大课间活动的前十五分钟。学校领导及德育处工作人员将进行检查。
4、每月初的第一周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利用微机课观看视频《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3月1日至4日观看第一讲:百善孝为先,自此践行《弟子规》中“入则孝”的规范。5、3月18日,各班开展主题班会“如何尽孝”,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不少于2篇的体会,并与同学分享。6、3月25日下午第七节课组织全校学生对《弟子规》经文进行闭卷考试。7、4月1日至7日,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 第二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此践行《弟子规》中“出则悌”的规范。8、4月4日举行清明节祭扫活动。9、4月22日,各班开展主题班会“文明礼貌伴我行”,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不少于2篇的体会,并与同学分享。10、5月4日至10日,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 第三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幸福人生基石,自此践行《弟子规》中“谨”的规范。11、5月20日,各班开展主题班会“良好的道德规范伴你一生幸福”,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不少于2篇的体会,并与同学分享。12、5月30日至6月3日,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 第四讲 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自此践行《弟子规》中“信”的规范。13、6月17日,开展主题班会“我是一名诚实守信的中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不少于2篇的体会,与同学分享。14、6月27日至7月1日,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 第五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幸福人生,自此践行“余力学文”的规范。
15、放假前举行“学习落实《弟子规》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大会”,并安排假期学生践行《弟子规》的相关事宜。
16、除以上特定时间外,还要求班主任利用其它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1-4部,学会唱《跪羊图》、《感恩一切》等“弟子规”系列歌曲(不少于两首),最好能组织学生编排手语表演,在总结大会上进行展示。
温泉县初级中学
2011年2月28日
第三篇:在生活中感受物理
在生活中感受物理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例如,光是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就有以下几点: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3.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4.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国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再如下面一个例子: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水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
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一般的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坚固。
另外,有些电器元件却是用两种热膨胀性质差别很大的金属制成的。例如,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不同而发生弯曲。利用这一性质制成了许多自动控制装臵和仪表。日光灯的“启动器”里就有小巧的双金属片,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能够自动屈伸,起到自动开启日光灯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
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有位同学别出心裁,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更牢固。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这样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用的卷尺诞生了。同时,这位同学受软尺自作的启示,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把软尺拉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刻度,然后用透明胶粘贴,再扯下来,便做成了“软尺”,用“软尺”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案,而且还清楚地看到分度值变大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同学在学习蒸发的知识时,不厌其烦地座在桌旁观察相同的两滴水(其中一滴水滩开),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蒸发的因素;……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行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
践能力。”
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空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篇: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题
目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1
(一)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1 1.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3(1)生活是艺术的载体………………………………………………………………3(2)个人的艺术修养也来源于生活…………………………………………………3 2.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经过洗练后生活的片段……………………………3(1)生活是个过程,艺术就是每个片段……………………………………………3
(二)生活不全是艺术 ………………………………………………………………4 1.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4 2.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4
二、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4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4 1.艺术来源于生活……………………………………………………………………4(1)艺术源于生活,也是建立在生活上的,是对生活得美化……………………4(2)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5 2.艺术高于生活………………………………………………………………………5
(二)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 ……………………………………5 1.艺术源于自然………………………………………………………………………5 参考文献 ………………………………………………………………………………6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对于我们大家来说,艺术和生活这些字眼都太熟悉了。无时无刻得不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听觉上,从嗅觉上,从味觉上甚至从肢体上感悟出生活的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类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起源于对生活的关照认识。没有生活,人类的意识活动以及人类自身也不复存在了。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艺术不等同于生活,生活的美往往是瞬间的,而艺术表现的美是永恒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使人在生活中的精神得到升华,生活变的多姿多彩。关键词:艺术 生活 自然 关系
Experience the arts in life to find life in the ar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Student majoring in Fine arts study(oil painting)
Gongcheng
Tutor
Huoxude Duhaitao Abstract:For all of us, art and life of these words are too familiar with it!Not accompanied by all the time about our.In real life is everywhere, as large as all things in nature, small to our daily life, from the hearing, from the sense of smell, taste and even from the physical insights from a better life, no awareness of the arts not.Art comes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the living.All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care.There is no life, awareness of human activities, as well as a human being has ceased to exist.Art source of life, natural source of livelihood.Life is both varied and
(1)生活是个过程,艺术就是每个片段
生活是时空之中体验的过程,时间不停在走,空间不停有变化,人的生活是不能重复的(时空机暂时没出来,也有可能是没普及),所以很多东西优于时间及现实条件的局限我们没办法一一体验,但艺术——这些提炼后的片段我们却可以随意拿来体验,也许这片段是别人的,一般式你希望成为的那种“别人”,通过艺术来体验他们的生活。越说越无味,其实欣赏艺术和吸食毒品的核心原因差不多,无非生理和心理体验的侧重不同,而且同样都很过瘾。
(二)生活不全是艺术 1.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
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2.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对艺术的说法,生活是自己的,艺术是生活上面漂亮的点缀,有可能是自己的,也有可能拿自别人而变成自己的,这些点缀同时又构成了生活本身,最后发现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从属关系,同在一体。生活那,没有人,没有体验,也就不复存在,关键又回到人身上。最后结论你的生活好于坏,有没有艺术或有没有欣赏艺术,都在于其本人。
二、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1.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梧;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
(1)艺术源于生活,也是建立在生活上的,是对生活得美化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艺术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实践,使生活充满新意,更加个性化,当然,艺术虽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中提炼的精髓,就象香精是从百花里提炼出来的一样!
(2)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
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一点说,比起日常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是高了。或许不是很准确,但举个例子,文学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作品与现实有了差异,更强烈,更震撼,等等
2.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
第五篇:在生活中学习汉字
5在生活中学习汉字
5月8日到11日,本人有幸被安排到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参观学习,为期四天的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的主题是“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专家和一线老师来观摩。我一共听了12节课和10个报告,都是围绕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和阅读教学来研讨。但这一次跟传统的识字教学大不一样,真让我大开了眼界,为什么这么说,就听我介绍一下吧。
其实,与其说是研讨会,倒不如说是南京这几年来在各所小学掀起了“在生活中学习汉字”的课题研究的报告展示会。“在生活中学习汉字,以生活为背景学习汉字,将识字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成为南京各间小学探索“科学认读”识字活动的宗旨。“科学认读”活动课紧紧扣住汉字文化特性和儿童学习汉语言的特点,将汉字的有趣传递给学生,把发现、关注、寻找、比较、交流的乐趣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孩子看到汉字就兴趣盎然,就会浮想联翩,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识记汉字。他们努力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舞台,激发识字的情趣.渗透识字的方法,取得了非常棒的成效。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广读生活有字书,构建自己的识字本
1、发掘孩子身边的识字资源,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是“科学认读”课题的核心思想。
“科学认读”实验班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剪贴本。即学生依据一定的主题,从通过各种商品的包装盒、广告纸、报纸、网络等途径,搜集相关带有文字的图片资料贴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做成属于孩子自己的识字剪贴本。这种做法在一堂叫《我最爱吃的食品》充分展现出来,课堂上孩子们人手一本识字剪贴本,主题是收集食品的包装袋或盒子,然后把商标剪下来,粘贴在一个专有的本子上。课堂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所收集到的最爱吃的食品包装,并一一介绍带有文字的食品名称和品种,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到在课本上没学到的汉字。从剪贴本的介绍可以看出这班的孩子识字量非常的大,表达能力也是惊人的。他们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如还有“我喜欢的花”,“我爱南京的美食”,“我国的名胜古迹”等等。听完这节课,我反思我们的识字教学实在是太落后太死板了,怪不得我们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如别人,因为识字量少,造成了孩子们思维是空泛的。
2、亲子活动,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助手”
剪贴本的制作既是一个搜集与整理汉字的过程,更是一个孩子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发挥的过程,我觉得家长的功劳不可抹杀。游府西街小学尝试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助手,帮助孩子在有趣的剪贴活动中轻松识字。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毕竟能力有限,很多事情是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能完成。从课堂上反馈出来的情况,家长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带着孩子到处跑商场,收集同一种食品的不同包装,不同牌子,不同批次等等。让我想到了家长是学校教学的一大坚强的后盾。这个活动还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亲子活动上,校长向家长宣讲了“科学认读”活动的特色及目标。教师展示了优秀学生剪贴本,介绍了剪贴本的作用和制作过程。家长配合孩子边剪贴边识字。面对自己制作的识字本,孩子对上面的每一个汉字都多了一份感情,认读起来印象格外深刻,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情景记忆的汉字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色彩,有温度,有形象的立体的文字。剪贴本中所选择的都是孩子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内容,当然在学习认读时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乐趣,自然而然地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渠道,使得他们的视线向课外不断延伸。
二、充分展示识字本领,说说自己认识的汉字
1、把识字权交给学生。
“科学认读”课堂是一个为学生提供识字环境、搭建自学自教平台的活动课,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讲解、自我思考与交流应该成为活动课的主体。在“科学认读”活动课上,老师不停地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的?你还发现与它长得差不多的汉字吗?这样把识字的权利和机会完全交给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考方法与思维方法。
2、汉字开花,趣味联想识字
在“科学认读”课题活动中,似乎看不到教师教汉字的痕迹。然而,在课堂上,你会时不时看到教师指着某一个汉字,对学生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你发现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这样抛出的问题往往都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上《采茶》一课的老师令我很佩服。就“采”和“茶”这两个字就能让学生探讨了一节课,这节课也充分体现出在生活中识字的好处。首先老师用生字开花的方法让孩子认识了跟“采”有关的汉字:菜,踩,彩,睬。如说到“彩字”时居然有孩子会用彩带跳起了丝带舞,老师紧抓着丝带的形状代表“彩”的右边三撇,这样就形象地让孩子记住了这个“彩”字。用联想识字认识了“茶”,学生说出并介绍中国有哪些茶的品种,这样一研究,孩子们不但深刻的记住了“茶”,还认识了中国的茶文化,大大的深厚了汉字的内涵。从上述片断不难看出,识字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是息息相关的。这样认识的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是活的,是有意义的。
识字的方法除此以外还有引导孩子认识什么是形声字,通过形义和声旁记字,有悦读童谣快乐识字,有顶针歌诀识字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2节课,节节有它的亮点,节节有我们可学的地方。而那些报告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其中黄亢美教授说到中国的文字越来越走向灭亡。为什么?很多人都忘记了每个汉字都有它的起源,我们应该寻找汉字的根,把语文的根留住。他举例说了“阝”,左耳刀由“阜”(fù)字变形而来。“阜”字本义为土山,故从左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陵”、“陡”、“险”、“陆”、“阴”、“阳”等。右耳刀由“邑”(yì)字变形而来,“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右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都”、“郊”、“邦”、“郡”、“郭”、“郑”等。说真的,黄教授不说,我真的不懂,原来汉字的学问博大精深啊!
这次的学习之旅,我感触很深,觉得自己就像是井底之蛙,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需要虚心学习,勇于尝试,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