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摘要】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特别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组织,和学生一起制订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关键词】 自主探究合作反思
在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综合学习,适应了语文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堂集中授课形式的补充与延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打破了学科围城,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在这里,平时所谓的优生与后进生,一样地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探究、交流,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学生像鸟儿一样都能展翅飞翔。那么怎样组织语文实践性活动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订方案
语文实践活动在组织管理上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听,是在老师的一个接一个问题中,逐步完成知识的接受过程。而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更加接近,学生更乐于参加,主动性更强,因此在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显得很活跃,但因为其开放程度比较高,学生的吸引力、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研究重点发生偏差,因此每次活动认真制订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要确定目标。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组织者教师来说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目标的确定,最好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样学生感觉到目标是自己订出来的,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比如《说名道姓》(苏教版五语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给学生发了一本《百家姓》书,让学生自己读书,然后问学生:读了书以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经过师生讨论,归纳为以下几个探究目标:
1、名字的由来,2、姓氏的比例,3、姓名的民族差异,4、称号的变化。
其次是确定步骤,明确分工。目标确定后,还要和学生围绕主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活动的步骤,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差异,组建活动小组,再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方法,以及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制定计划,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在小组内做到优势互补,活动过程做到有条不紊,提高研究实效。
二、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主要内容是自主探究,在这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后,我安排了“走近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提出:既然是“课本”,那么这本“书”里就有很多的知识,那么有哪些知识呢?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探究,制订研究计划,并且指导了探究途经:可以在书中获取,可以在网上看看,可以问别人,当然最好是自已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学生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在这里,没有“差生”,全是优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又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在他们的脑袋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像一块块小磁铁,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引着他们走向科学的深处。在这里,学生的探究面非常广,有研究鸟的,有研究海洋的,有研究鱼类的,还有研究植物的……有的根据花儿开放的特点,编出了四季花谱,根据花儿每天开放的时间特点,绘出了鲜花时钟,根据花的药用价值,写出了花茶经……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小组相互交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补充,进行加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分辨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给予适当的协调和指导。
三、注重体验
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结果,但更关注的是过程,学生亲历了探究过程中的苦与乐,对一个个疑问的解决所带来的欣喜,是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特别是对那些语数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也明白了我们的许多知识是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是人类以大自然为师的结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大量地翻阅资料,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相互交流,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互相补充,互相纠错,形成了科学的态度。
有个小组对河流进行了研究,了解我国有哪些河流,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怎么样,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非常少,在全世界排在了后面,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水很少,常常面临干旱的情况。后来学生观察了我们周围的河流,被这种严重的污染现状震惊了,到处是垃圾,工业废水任意注入河中,还有农田里有残余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水的排放,几乎没有什么干净的河流了。学生还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数我们周围有多少河,大约测算了污染面积,写成了水污染报告寄给了相关政府部门,寄给了有关工厂,上街散发传单,呼吁社会爱护水资源,在班级里发起了珍爱每一滴水的征文活动。这项活动,虽然水的净化不能一蹴而就,但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四、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能根据评价要求去规范自己的活动。评价我认为要做好两点:
1、在评价内容上要科学,主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参与态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反思能力等。
2、要进行正面评价。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观察、走访、查阅,自主寻求答案,这种答案也具有不唯一性,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改正。
3、开展自评与互评。综合实践活动有学生的个体钻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成员之间要经常地进行交流,对活动成果也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成员之间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权尽量地放给学生自己,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整理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相互评价,能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实践性学习,不但能够培养探究、全作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践报告形成过程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总之,这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回到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既是我们的学习途经,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
第二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臵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生活,回顾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如《秋天的雨》一文,雨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秋天才会有变化,使他们做到脑中有秋、心中有秋。然后在课余生活中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秋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秋的特点,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2、体验生活,再现生活。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自己的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古代寓言《滥竽充数》时,把课文编排成小型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又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感悟。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运用生活,设计生活。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 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如当推销员、导游、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如学习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琵琶、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在学校中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 交给老师,五年级的同学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都坚持在学校执勤,这些事情学生都刻意去观察,去讲,去写。
2、在社会中学习语文。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黄河三角洲,黄河大桥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3.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一切生活皆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第三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推荐]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文化中解读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案例
学校:重庆市66中学姓名:李畅学科:语文教学 教学年限:14年联系电话:*** 创新点说明: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在本案例中我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创造了一次实践创新的机会。
一、问题背景
我现在所教的高2011级2班学生都来自酉阳、秀山、黔江等地,从小生活在边远山区,学生单纯朴素、好奇心强,但知识结构单一,视野较为狭窄,兴趣爱好也不广泛,生活单调。由于长期生活在偏僻闭塞的农村,学生缺乏城市生活经历,对一些包含城市元素的文化认知能力相对较低,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另外,这些孩子由于家远,生活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平时学习任务重,他们的业余生活很是单调枯燥,周末除了做作业,就是睡懒觉,显得极为无聊。
二、设计依据
1.本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强,而且能吃苦耐劳,有追求有理想。周末时间长,其生活单调乏味。再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对城市生活陌生好奇,于是给他们搭建这样一个走进生活、亲近城市的平台,利于学生对包含城市元素的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也利于学生在地域民俗文化的学习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的博大精深。
2.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新课标有这样的阐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三、教学情景
“半期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所教的2班的班主任给我打来电话,“我班的语文平均分89.9,有21人及格。”听到这里我顿时懵了,我教的重点班的学生历来语文成绩平均分都没有下过98分,这是怎么啦?正在这时他又接着说;“一班平均92分,最高分也在他们班上,及格人数比我们班多6个。”这更如晴天霹雳,那一瞬间,愤怒、羞辱、失落充斥我的大脑,我对学生所有的期望值都灰飞烟灭。但强烈的自尊心已不容许我再这样呆下去,我立马起身来到学校拿到2班的试卷,马不停蹄地开始分析。其中有一个题让我印象最深,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一段话的暗示回答文后的问题。这段话是这样的:“我是个夜猫子,一到晚上就倍儿精神。一般我下午六点七点钟上班,早上三四点钟回家。你不是不知道,我特别爱
凑热闹,听别人说话,和别人逗乐儿,再打听点事儿什么的。有些常客可就好我给他们的那一口。比方说,上星期那个长毛老外,下午四点就来了,候着我,嚷着给做‘秋日海风’。他还担心我不回呢!哪有我不会的呀?别说书上有的,就是书上没影儿的,我都能调出来。得!也有烦心的„„” 要求填写出人物的性别、所在城市及其理由、职业、性格、爱好和不满。结果在职业和所在城市这两项我班的学生只有9人做对了。在后来我讲评时讲到其职业是调酒师,学生都委屈地说没有听过有这样的职业,当时我被他们呛得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还有考试前我刚给他们讲过《胡同文化》,我花了很多工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来很多胡同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还对本文具有浓厚北京方言的有丰富内涵的句子作了详细的讲解,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我讲得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甚至讲得唾沫横飞,不过当时学生的热情的确不高。可这些都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当时我只想极力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完美的教案中的目标。结果这个文段中有那么多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韵,我的学生却没能判断出这个城市是北京。看着这一份份打着红“×”的试卷,我是多么的沮丧、气恼和失落。
不过潜意识中我的理智告诉我,我的课堂教学一定在哪里出了问题,因为我对我的教学工作是那么的兢兢业业,对我的学生是那么的热爱和亲切,而我的学生又是那样的好学有追求,可如今面对这样一道富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包含城市元素的题目却束手无策。是啊!冷静一想我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很是不够。我一味的看重我的教案设计和作为骨干教师的个人素质,而且极力的想把我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北京这个地域的文化常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还沾沾自喜的在学生面前显摆我在北京的经历,我自认为我的讲课已经相当完善和精美,根本没想到我的这些学生基本没有城市生活经历,有的甚至对电视和网络都十分陌生,视野十分狭窄,他们囫囵吞枣的“吞”下了我的课堂,却完全没有理解一个地区的建筑和风物人情对文化的影响。这时的我真是追悔莫及,觉得自己有点误人子弟的味道。
后悔也于事无补,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针对学生们好奇心强,刚到重庆,对这座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直辖市还很陌生的状况,我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真正融入这个城市,通过自己走访这个城市,去触摸它的灵魂,感受它独特的地域文化。
是啊!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个暂新的重庆,然而现代城市人已渐渐将历史淡忘,对从前的巴渝还留有多少印象?事实上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沉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重庆地方文化。而我的这些学生对这座年轻的直辖市更是知之甚少,何不抓住这个契机让他们以“重庆地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去了解它的发展,解读它的文化,进而产生对这个城市的热爱,然后用这种心理体验和情感去感受汪曾琪先生用朴实的语言概括出的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文中洋溢着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流露出的作者对故园的独特情感。
说干就干,我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利用三个周末的时间,带着他们分别到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沙平坝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拍摄了大量图片。如在解放碑步行街穿梭的人流中记录下重庆女性时尚的风采,在朝天门码头留下了棒棒艰辛而坚实的步履,在枇杷山公园留下了灯火辉煌的山城夜景,在瓷器口留下了重庆人昨天的回忆,在好吃街留下了重庆人淌汗摇扇吃火锅的情景,当然破败残存的古城门和即将走向绝迹的吊角楼也
进入了我们的镜头。另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大致掌握了人们对重庆人的性格,地理特征,建筑风格,吃文化,棒棒文化,码头文化等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程度。与此同时还走访了十来位80岁以上的老人,了解了当年重庆的历史文化并谈论了他们对如何在发展中保持重庆特有的地域文化的看法和建议。专门还带着学生去新建的重庆市图书馆查阅了重庆地方志和相关图片,进一步了解重庆的地域文化,并要求学生写查阅资料的感受然后对这些图片进行整理归类,并写出相关总结。
通过这次在生活中的实地考察学习,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调查研究的艰辛,但同时在这次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我的学生掌握了主动学习方式:涉及自己喜欢的领域,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自己喜欢的书,请教自己喜欢的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大了知识量,开拓了视野,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周末空余的时间,丰富了单调枯燥的业余生活。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的学生还得到了以下几方面领悟:(以下文字均摘自学生的习作)
①了解了重庆文化的最大特征——码头文化,重庆独特的产物——棒棒。重庆人江湖气息浓厚,直率、好斗、大胆、不拘小节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②残破的城墙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吊角楼,勾起了我们深深的怀恋。古城重庆多城门,“开九门闭八门,九八一十七道门”,这古老的传说至今还流传在人们的话题闲谈中。而重庆“三面环水两江交汇的地理特征”,形成了沿江依山,筑城的独特建筑气质——吊角楼。为了保留这种建筑特色,渝中区还修建了洪崖洞名俗文化街。③领悟了重庆女人的纯真热情,爽朗大方。山围绕着城水围绕着山,生于斯的重庆女人于是有了白皙细嫩的皮肤娇小玲珑的身材和娇好的容貌。重庆女人把女性的才气,水性,美丽和泼辣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才有人说重庆女人一半是山一半是水。④最令人陶醉和留恋往返的是重庆的火锅和夜景。重庆的夜晚,被万家灯火和闪烁的霓虹点缀得梦幻又璀璨,倒影在波光荡漾的江水里,错落有致。只有重庆的夜景才会让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水天一色。
正如一个学生在文章中写到“这就是重庆,这就是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上‘最火暴的城市’,是‘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惹人爱,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的重庆,想起重庆,想起清幽的长江和嘉陵江,想起朝天门码头,想起巴山夜雨,想起解放碑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忽然明白,一个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历史的沉积和现代的交融,在于他独特的人文和地理。”你说对重庆地域文化有如此深刻理解的学生,让他再去解读汪曾琪先生的《胡同文化》,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啊。
曾经我在不经意间,在自我陶醉、沾沾自喜中差点误人子弟,不过对教育事业充满无限热爱的我也在痛定思痛中教会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地域民俗文化去解读传统文化,让学生重拾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也让自己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
四、教学反思
目前充斥语文课堂的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独霸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本案例在第一次教授《胡同文化》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只关注了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没有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没能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忽视了学生课堂以外的语文能力的发展。然而要将学生的“学
得”与“习得”融为一体,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打破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壁垒,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本案例后来的“重庆地域文化知多少”的实地考察研究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所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跨学科中学语文,在文化交流中学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已势在必行。
其中在分组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对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讨论写出相关总结这一环节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入木三分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走到了尽头!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在本案例中,可以看到这一“燃烧”的实现,这是教师大胆把语文教学置于生活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把舞台让给他们,给他们多一点的空间,让他们多一份主动,多一份生动。
另外,用地域民俗文化来认识和解读文化,也是极大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着意挖掘民俗文化。而本案例中对重庆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不但增进了各学科的联系,也增强了学生历史的积淀,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发展。
当然,本课案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讨论重庆地方文化后应再回到文本,引发学生更深层次思考课文主旨。
第四篇:在生活中学到语文
在生活中学到语文
中午大课间的时候,我无聊的打开语文课本,“语文”这两个字出现在我的眼前,别看我是个初二的学生,到现在也没注意过语文这两个字,而到今天才知道语文知识的可贵。
语文就向一位美丽的春姑娘,带着生命和希望,迈着轻盈的步伐,带领我们越过山峰,飞过河流,一刻也顾不得歇息,是我们从快乐中学到语文。我们去过的地方充满着无限的生机。有时候,春姑娘害羞的掩藏着自己的容貌,让我们寻找他的足迹。
你们会学习吗?你们懂得学习么?正如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99的汗水。”对呀,只有现在辛苦,勤奋的背后,才有“才”的出现啊,让我们努力学习语文。
时间就像一匹骏马,如果你不紧紧拴住它的鬓毛,他就会把你甩得很远很远。不错,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语文,那么语文就会把你甩得很远很远。——幸福不是一块巧克力,而是他的笑容。幸福不是一块蛋糕,而是他的心意。
初二:李孟阳
第五篇:在生活中学习汉字
5在生活中学习汉字
5月8日到11日,本人有幸被安排到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参观学习,为期四天的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的主题是“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专家和一线老师来观摩。我一共听了12节课和10个报告,都是围绕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和阅读教学来研讨。但这一次跟传统的识字教学大不一样,真让我大开了眼界,为什么这么说,就听我介绍一下吧。
其实,与其说是研讨会,倒不如说是南京这几年来在各所小学掀起了“在生活中学习汉字”的课题研究的报告展示会。“在生活中学习汉字,以生活为背景学习汉字,将识字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成为南京各间小学探索“科学认读”识字活动的宗旨。“科学认读”活动课紧紧扣住汉字文化特性和儿童学习汉语言的特点,将汉字的有趣传递给学生,把发现、关注、寻找、比较、交流的乐趣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孩子看到汉字就兴趣盎然,就会浮想联翩,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识记汉字。他们努力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舞台,激发识字的情趣.渗透识字的方法,取得了非常棒的成效。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广读生活有字书,构建自己的识字本
1、发掘孩子身边的识字资源,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是“科学认读”课题的核心思想。
“科学认读”实验班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剪贴本。即学生依据一定的主题,从通过各种商品的包装盒、广告纸、报纸、网络等途径,搜集相关带有文字的图片资料贴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做成属于孩子自己的识字剪贴本。这种做法在一堂叫《我最爱吃的食品》充分展现出来,课堂上孩子们人手一本识字剪贴本,主题是收集食品的包装袋或盒子,然后把商标剪下来,粘贴在一个专有的本子上。课堂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所收集到的最爱吃的食品包装,并一一介绍带有文字的食品名称和品种,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到在课本上没学到的汉字。从剪贴本的介绍可以看出这班的孩子识字量非常的大,表达能力也是惊人的。他们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如还有“我喜欢的花”,“我爱南京的美食”,“我国的名胜古迹”等等。听完这节课,我反思我们的识字教学实在是太落后太死板了,怪不得我们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如别人,因为识字量少,造成了孩子们思维是空泛的。
2、亲子活动,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助手”
剪贴本的制作既是一个搜集与整理汉字的过程,更是一个孩子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发挥的过程,我觉得家长的功劳不可抹杀。游府西街小学尝试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助手,帮助孩子在有趣的剪贴活动中轻松识字。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毕竟能力有限,很多事情是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能完成。从课堂上反馈出来的情况,家长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带着孩子到处跑商场,收集同一种食品的不同包装,不同牌子,不同批次等等。让我想到了家长是学校教学的一大坚强的后盾。这个活动还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亲子活动上,校长向家长宣讲了“科学认读”活动的特色及目标。教师展示了优秀学生剪贴本,介绍了剪贴本的作用和制作过程。家长配合孩子边剪贴边识字。面对自己制作的识字本,孩子对上面的每一个汉字都多了一份感情,认读起来印象格外深刻,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情景记忆的汉字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色彩,有温度,有形象的立体的文字。剪贴本中所选择的都是孩子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内容,当然在学习认读时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乐趣,自然而然地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渠道,使得他们的视线向课外不断延伸。
二、充分展示识字本领,说说自己认识的汉字
1、把识字权交给学生。
“科学认读”课堂是一个为学生提供识字环境、搭建自学自教平台的活动课,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讲解、自我思考与交流应该成为活动课的主体。在“科学认读”活动课上,老师不停地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的?你还发现与它长得差不多的汉字吗?这样把识字的权利和机会完全交给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考方法与思维方法。
2、汉字开花,趣味联想识字
在“科学认读”课题活动中,似乎看不到教师教汉字的痕迹。然而,在课堂上,你会时不时看到教师指着某一个汉字,对学生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你发现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这样抛出的问题往往都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上《采茶》一课的老师令我很佩服。就“采”和“茶”这两个字就能让学生探讨了一节课,这节课也充分体现出在生活中识字的好处。首先老师用生字开花的方法让孩子认识了跟“采”有关的汉字:菜,踩,彩,睬。如说到“彩字”时居然有孩子会用彩带跳起了丝带舞,老师紧抓着丝带的形状代表“彩”的右边三撇,这样就形象地让孩子记住了这个“彩”字。用联想识字认识了“茶”,学生说出并介绍中国有哪些茶的品种,这样一研究,孩子们不但深刻的记住了“茶”,还认识了中国的茶文化,大大的深厚了汉字的内涵。从上述片断不难看出,识字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是息息相关的。这样认识的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是活的,是有意义的。
识字的方法除此以外还有引导孩子认识什么是形声字,通过形义和声旁记字,有悦读童谣快乐识字,有顶针歌诀识字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2节课,节节有它的亮点,节节有我们可学的地方。而那些报告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其中黄亢美教授说到中国的文字越来越走向灭亡。为什么?很多人都忘记了每个汉字都有它的起源,我们应该寻找汉字的根,把语文的根留住。他举例说了“阝”,左耳刀由“阜”(fù)字变形而来。“阜”字本义为土山,故从左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陵”、“陡”、“险”、“陆”、“阴”、“阳”等。右耳刀由“邑”(yì)字变形而来,“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右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都”、“郊”、“邦”、“郡”、“郭”、“郑”等。说真的,黄教授不说,我真的不懂,原来汉字的学问博大精深啊!
这次的学习之旅,我感触很深,觉得自己就像是井底之蛙,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需要虚心学习,勇于尝试,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