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文的朗读停顿
古诗文的朗读停顿
近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对古诗文的朗读停顿进行了测试。事实上,朗读的停顿涉及对诗文意思的正确理解,涉及诗文的节奏美、音韵美。仔细研究数年初中教材,觉得古诗文的朗读停顿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古文的朗读停顿
1、主谓之间停顿。例如:“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该句的停顿表示“乡邻的生活”(主语),“一天天窘迫”(谓语)。如果诗句到“日”停顿,就变成“乡邻的生日”“窘迫”了,那就不符合文意。例如“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该句停顿表示“其中一只狼”(主语)“象犬一样坐在前面”(谓语)。可有同学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其意就变成“其中一只犬”“坐在前面”,这也就不符合文意了。又如“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此句意思是“想与普通马一样”(主语)“是不可能的”,如果读成“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就不好讲。再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丘明《曹刿论战》),这里的“再”“三”分别是“第二次击鼓进军”“第三次击鼓进军”的意思,均作主语,可有同学读到“而”停顿,就不准确了。
2、动宾之间停顿。例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句的停顿表示“刻”的宾语是“诗赋”,“唐贤今人”则是“诗赋”的定语。可有的同学到“人”停顿,那样的“刻”的对象就是“唐贤今人”了,不符合文意。又如“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活板》),此句“印”是谓语,“本(书)”是宾语。“数十百千”意思是“数
十、数百、数千”,作定语;如果到“数”停顿,“印数”即“印的数目”,只能作主语,跟后面连起来就不好讲了。再如“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之”在此句作动词,“到、去”的意思,在“之”前停顿,全句表示两个动作的承接,若“之”前不停顿,句意就不通。还有“知/幸与不幸,则/读书也/必专”(袁枚《黄生借书说》),据停顿可知“知是谓语”,“幸与不幸”是宾语。若到第一个“幸”后停顿,句子就不好讲了。
3、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停顿。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出”分别是“在国内”,“在国外”的意思,均作“无”的状语,“”入“出”“国”均作单音节词停顿,前后三句连续,就有一种节奏美,音韵美。反之,到“则”停顿,不但失去节奏美、音韵美,句子也不好讲。又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出师表》),到“今”停顿,是因为“今”即“今天”,后面“天下”指“全中国”,不好拆开。可有同学读成“今天/下三分”,实在是大笑话。
4、补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如“战/于长勺”(左丘明《曹刿论战》),“投/以骨”(蒲松龄《狼》),“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四句停顿后的补语,分别补充说明了“战”的地点,“投”的物品,“告”的对象,“受任”的处境,如果改变停顿,就不顺文意了。
5、并列短语间停顿。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三句都在并列短语间停顿,读起来很有节奏美。
6、句前关联词及副词后的停顿。如“乃/重修/岳阳楼”,“苟/富贵,无/相忘”,“且/壮士/不死即己”,“而/乡邻之生/日蹙”,“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黄生借书说》),加点词单独停顿,不仅因为他们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还有加强语气等作用。“且”有递进的意思,“惟”有强调的意思。
7、现代的双音节词,在古文中多为两个词,要注意停顿。如“可/以一战”,“可以”在现代是一个双音节词,中间无停顿,但在古文中多作两个词,“可”即“可以”,“以”即“凭”,所以必须停顿,这样句意就是“可以凭此打一仗”。
8、句末双音节语气词前的停顿。我发现单音节语气多用在句末,不单独停顿,但若是双音节语气词,则要停顿。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两处语气词前的停顿表示对以上判断确定无疑的语气。若不停顿,“者”连在前面读,其作用就发生了变化,句意也不顺。
9、“也”在句中的停顿。“也”作为语气词在古文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它多附用在句末,不过它也可用在句中。如:①“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②“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读课本第六册)例句①②均在“也”后停顿,“也”就表示舒缓语气,若在“也”前停顿,“也”就表示“同样”的意思,句子就讲不通。
二、古诗词的朗读停顿
古代诗歌和现代人写的旧体诗歌,一般按音节划分节奏。七言诗2—2—2—1,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五言诗:2—2—1,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词4—2,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也有变化的,七言诗:2—2—1—2,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五言诗:2—1—2,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二篇:古诗词的朗读停顿
古诗词的朗读停顿
古代诗歌和现代人写的旧体诗歌,一般按音节划分节奏。七言诗:2—2—2—1,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五言诗:2—2—1,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词:4—2,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也有变化的,七言诗:2—2—1—2,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五言诗:2—1—2,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三篇:关于朗读中的停顿
关于朗读中的停顿
一、停顿的作用
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常或短的停顿,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或句子的结构的需要,停下来换口气或使句子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分的表达思想感情,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
二、朗读中停顿的分类[TU6{7GHU5
1、用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都属语法停顿
标点符号表示的停顿是这样的:顿号最短,逗号、分号、冒号稍长些,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更常些。这个长短的确定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之间的停顿有要稍长些。停顿叫逻辑停顿。
3、为了显示文章的节奏、结构、语意而采用的停顿叫节拍停顿。
三、恰当确定朗读中的停顿
z:q6WH9(@;Z]Z
%c-n#m%aXXS9Xs2、在没有标点符号之处,为了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要做些停顿,这样的朗读的停顿与所读作品的文体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不同文体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决定了朗读速度,因而也要求有不同的朗读语速。
J!B一般地说,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根据需要适当停顿。记叙文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果内容表达的是激动、欢快、紧张的情绪,语言慷慨激昂、豪迈奔放,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停顿的次数要减少,停顿的时间也要短一些;如果内容表达的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情绪,语言速度要慢一些,停顿时间也要长一些。
朗读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根据诗体的不同,停顿也要不同。
古诗四字句一般是两拍“二,二式”。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9zZw0F5gM“N
五字句一般是三拍“二,二,一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字句一般是四拍“二,二,二,一式”。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vh2C)zK2X
v3P$`:8~)LQM现代诗歌的停顿,一般也是两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一拍。
如: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25L){8K&oT)E”u3[
第四篇:《伯牙绝弦》朗读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五篇: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和静县第一中学
古诗文历史悠久,意境优美,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瑰宝。要让孩子们喜欢并欣赏它们,就需要孩子们在朗读中悟,在朗读中感受那种美,因此培养孩子的朗读非常重要。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道的语言,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朗读是古诗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中国古典的诗歌都是很讲究声律的,而韵律与节奏又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合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诗词的良好语感,“进入角色”,深切品味古诗词的优美情景和情感世界。
诗文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其背诵、理解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要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要一句一句的、一段一段的细度让学生在读中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难以读懂的教师可帮助他们揣摩涵义,读准节奏,读出语调。
一、正音听读,读得通顺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
二、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
三、品味物象,体悟意境,深入作者情感世界,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把握准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读得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叶圣陶说:“这些规章,都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乎语言的自然。”
四、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间,品味诗意,渐入意境。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没得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更加细心揣摩作品中的词句声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如我在教同学们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指导学生在诵读“咏柳”的诗名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提高对诗词的兴趣。
意境是诗歌意象通过艺术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诗歌的意象组合成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喜,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激昂,或表现为哀怨……
杜甫的《登高》通过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不读不足以品味其沉郁顿挫的情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泣如诉、飒飒有声的落木,滚滚而来、咆哮不止的长江,读时脑海中必显现一幅壮阔、沉郁悲凉的画面,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顿生心底!
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而生动、形象的画面又可以克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诵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深入想象。
“文章不是无情物,诵读得法遍生花。”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髓。在诵读文章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使学生在之乎者也中,把握文章思想的脉搏,引起感情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