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

时间:2019-05-14 16:2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

第一篇: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

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与自然生死观

邹支龙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南京

211800)

摘要:自从生命产生至今,生与死一直在伴随着生命体的进化。人类产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探讨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人们更有意义地生活,更加自然地面对死亡。关键词:生死观;本质;意义;辩证关系;自然生死观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d Natur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

Zou Zhilong(Jiangsu Province Jiangpu Senior Middle School Wenchang Campus

Nanjing 211800)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life,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evolution of life.Since the emergence of mankind, as human society has been developed, various kin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create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more intentional living and naturally to face of death.Keywor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Essence;Meaning;Dialectical relationship;Nation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生渺渺,死茫茫,充满神秘朦胧之感,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进行不断探索。生死观包括生观和死观,对于人类来说,即为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可以让人生得更有意义,死得更有价值。1

生与死的本质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给予人类去雕饰的宝石。

生命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之一,是宇宙中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

关于死亡的判断,古今不一。远古时期,将人不能动作当做死;后来,把不能呼吸当做死;再后来,把心脏停止跳动视为死;现代医学认为: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现代科学认为:死亡是生命体停止生命机能,同时伴有蛋白质的分解[1]-[2]。2

生与死的意义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泽东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他评价刘胡兰烈士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生死观中有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阶层、不同派别和不同时期的人,对生与死的意义有不同的回答。

老子说过:“死而不亡者寿”。人死而道存者,是真正的长寿者[3]。

生与死,既是一个生理现象,也是一个精神现象,同时,它还涉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死观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气节品质,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积 极的人生观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大众谋幸福。

孟子认为:不必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儒家倡导“立言不朽”,借助诗文沟通人心与历史,穿越历史时空,扎根于人类情感的共通处,在心灵的历史中,延续个体的生命[4]。

古罗马作家塞纳卡指出: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

中国近代作家巴金指出:生命是可爱的,但是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宋代诗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生与死的评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汉代王粲在“咏史诗”中也有类似的评述: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3

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生与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生,谈不上死;没有死,似乎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具体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不存在只生不死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死无生的生命世界。实际上,生与死存在着辩证关系。

死的前面是原生,死的后面是新生,生与死处于“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环之中。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一部分。由生观死,有助于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由死观生,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纵观古今,有的人,生不如死,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生命是坚强的,它能够在死神面前毫不惧色,但它又是脆弱的,会在瞬间消失。生命从诞生时候起,大自然就挽着它的手,一步一步地向着死亡走去。

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清明扫墓踏青有两层含义:一是扫墓以祭亡灵,二是踏青以颂新生。这种风俗可谓哀欣交融,悲欢相接。4

自然生死观

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是生命体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必由之路。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命体是一种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能量,又耗散能量,使生命体处于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生就是维护这种有序状态,死就是有序状态的破坏。

在生命过程中,细胞的更新是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实际上,生命体与自然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生命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是简单的自然轮回。

老子曰:“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法自然,人与其它自然体一样,有始必有终。生与死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

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命体生而不死,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生命体只是不断地老化而不会死亡,那也许是一种最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对生命而言,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5]。

生命体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自然体,生长发育与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成形有关,繁衍遗传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关。

生命体都有一定的寿命,这与细胞的衰老和分裂次数的有限性有关。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取决于生物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和半保留复制等;自然死亡,取决于细胞的衰老死亡,非自然死亡是由于生命机能的意外丧失。

生命体的生长过程伴随着细胞的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细胞死亡的同时,另一些新细胞会随之产生,生与死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生的内在根据主要在于细胞核,外在条件是生长环境;死的内在原因是细胞功能的丧失,外在原因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生与死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不足惧,死不足悲。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而应该多为生而奋斗。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而是要活出个样子,活得有意义;死,也要死得坦然,死得有价值。事物总是正反两面同时存在,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生死顺应自然,强勉不得。

参考文献

[1] 梁剑兵.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念评判[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02):9~12.[2] 麻天祥.中国人的生死观念[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6):55~61+159.[3] 李霞.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16~21.[4] 陈力祥.先秦儒道生死相通论——比较视阈中的先秦儒道生死观研究[J].兰州学刊,2006,(01):5~6.[5] 丁建波,王萍.论现阶段科学的生死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7~22.

第二篇:本质安全的意义

“本质安全”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指新设计的不打火花、不会引起瓦斯爆炸的电气开关,称之为本质安全电器开关。后来意义延伸,泛指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近年来这一概念推延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主要体现了安全理念的本质转变。

“本质安全”意思就是本质上是安全的。指从业人员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消除事故风险,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一起构成“人-机”系统的安全。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本质安全的含义,即管理的本质安全、人员的本质安全、设备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的企业安全目标。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我们厂进行的危险点分析、工作现场安全审核和季度性的安全大检查等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本质安全”这一中心所开展的。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所有人员的执行力的提高,做到人人想安全,人人为安全,人人能安全,从而实现我厂的安全目标: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

第三篇:人化自然与人的本质

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表示一种过程,即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或者说,由于人的对象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即人工自然。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本质力量越来越表现了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

自从有了人以后,人类为了能够生活就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变天然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人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体现,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人化自然是主体进步的表现;人化自然是对物化自然的扬弃;自然人化的实现方式;人化自然的现实基础;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直接统一。而统一的关键在于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类活动。在马克思文化自然思想中,表达了他的文化哲学思想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人化自然是指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对象或自然事物,即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包括:人类直接影响到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利用自然材料创造的人工自然物。

作为中国画家,我个人喜爱走进自然去写生。人化自然,在风景绘画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画家在写生时与自然亲近、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绘画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画家们在创作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

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论述,首先我们要对人的本质进行讨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人的本质,才能更好的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要通过具体的人性表现出来,研究人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生成的人类特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同人性,即贯穿于人类一切历史阶段的一般特性。二是具体人性,即表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一般特性。没一个人的人性都是一般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辨证统一。马克思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一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总的来说,人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所谓“本质”,是指一件事物或一个过程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及其有机整体中有别于其他事物、其他过程的内在基本特征。所以要确定一中物一过程的本质,只有把它放在与他事物、他过程的整体关系中来考察,才有可能。例如生物的本质是相对于无生物而言的,它必须以无生物为对象,与无生物作比较,才能确定。人的本质是相对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而言的,它必须以动物为对象,与动物作比较,才能确定。所以关于本质的规定性,不仅来自人类具体地考察各别事物的需要,也来自人类整体地认识世界的需要。孤立的、单独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孤立的、单独的个人也是没有本质的。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叫“无对象的本质是非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怎样超越出动物界,人就怎样进入历史,而形成自己的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而人的本质概念是对人性进一步抽象的结果是人对自身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它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

由于人的本质只能存在于个体和整体的统一之中,所以抽象的、静止的、孤立的个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也不具备人的价值、意义和丰富性。孤独的个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也不具备人的价值、意义和丰富性。孤独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上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这样的人的存在是动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所以一旦人和历史、社会脱节,一旦人和“人的世界”疏远了,一旦人的族类由于内在的矛盾而自我分裂,孤独的、不自由的、在历史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个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空虚、生活没有意义;就会被异化为“非人”的事物,精神生活找不到出路。

而人的本质力量,并非是指人身上的一切社会性因素,它是指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力量,这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它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凡是人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智慧、才能,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理想、情感,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前进的力量,也是为一切从事自由创造的进步人类所共有的力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里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它是就整个人类来说的,因而,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应是人类本质力量所达到的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淀成果。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重要概括,它揭示了美是人类自由创造劳动实践的产物。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一词在美学界极为流行。但是在笔者看来,流行的理解存在许多混乱。我们有必要结合进化论,对“对象化”作合乎自然科学的解释。美学界许多人对马克思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理解,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反映论:红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红的物性的反映,美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物性的反映。按照这种观点来理解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结论只能是:被人改造过的对象,比如梯田,才能说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没被改造过的对象,象原始森林,星空,月亮就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坚持实践美学的人说,对象化是一个深刻命题,不能这样简单理解,而要从人和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理解。关系变了,对象就变了? 如何变的,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 坚持实践美学观点的人就是不敢承认,或有意回避这样一个是事实: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本意是感觉构成的表象对象化,自然人化是指表象世界人化丰富。表象世界是由感觉构成的,是相对的,和人的感觉功能有关。客观对象变化,表象也会变化,但是反过来不一定。虽然在马克思那里,对象化有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意思,但是原来的基本含义并没有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出了美的特点,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俩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上述的对人的本质和力量的理解使得我们要对人的本质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核心内容,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指明了方向。首先,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其次,规定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次,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也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或束缚。

人是自然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经历一系列历史阶段,逐步趋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的本质力量。

第四篇:宗教的本质和社会意义

在唯物主义无神论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宗教虽然在法律上被尊重和保护,但是在主流的意识形态中,宗教被看作“封建迷信 ”的文化遗存。然而,宗教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宗教存在?宗教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并不是人们也包括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们都清楚了解的。下面我尝试探讨一下关于宗教的这些基本问题: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上面是《百度百科》对宗教的基本定义。

我觉得宗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是人类的本性必然表现的形态。人类是靠精神活动支配社会活动及个人行为的高级动物。动物是靠本能生理欲求支配活动的动物。而宗教的主要特点就是靠共同的精神信仰来集合人群,并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宗教教义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和观念。从这个特点可以看出,所有的正常人类都有信仰【对真理的信仰】。就连所谓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和“科学主义”者们也不例外。因此,只要你信仰某个主义,你就是信仰宗教。你说别人的宗教信仰是“封建迷信”,其实你比人家更“封建迷信”!因为除去宗教的名称,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点---教义。离开了教义,宗教就没有了内涵。所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类精神活动和道德行为的基础性指导原则【教

义信仰】。换句话说,宗教教义就好比电脑的源代码程序。源代码程序是电脑的“灵魂”,是电脑的一切运算记忆功能活动的基础。人类若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人的本性,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后天患的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丧失了信仰或信仰混乱。因此,宗教对人类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宗教是人类精神【灵魂】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没有宗教信仰,人类社会就会崩溃,陷入无边的混乱,与禽兽界没有本质的区别。谁若不信,可以调查全球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看看哪个没有宗教信仰?

就说当今中国吧,中国现执政党是以“唯-物-主-义”【无神论】为标榜的。其实它本身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政权组织。它更强调信仰。只不过它的信仰【教义】经常有点变化而已,这从它的口号变化可以证明。如果它的基本信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改变了,它就成为非政教合一的“社-会-民-主-党”了。这个宗教教派的组织性特别强,这是它能“腐而不败”的主要因素。这个教派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即全靠对个人的崇拜来维持本教的社会权威和党员对教义的信仰。例如对马-列等“导师”的个人崇拜,对“四个伟大”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为了维持这种个人崇拜,这个教派甚至不惜在国家首都的中心广场兴建陵墓---毛主席纪念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多民族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时代,各家族或部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自然界万物有特定标志物的信仰崇拜。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的原始图腾崇拜是形象凶恶的龙,龙其实就是蛇的变形。而蛇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是教人【亚当和夏娃】学坏的邪恶化身。不知从什么时候,汉族开始信仰崇拜龙这种形象邪恶的怪物。中国从东汉末期开始从印度引进佛教,2000年来,佛教在中国民间发扬光大,与中国官方的政教--儒教【道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社会并驾齐驱。儒教在官场和读书人中流行发展,佛教在民间流行发展。这两个主要宗教分别管理支配影响着仕人阶层和庶民阶层的精神活动。其它还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一些被排斥限制的宗教在中国艰难的生存着。

动物不会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只有人类总想知道万物从何而来。动物也不会追求真理,因为它们没有人类这样的大脑。因为人类的大脑里有追求真理的理性机制,而动物则没有这种理性机制【不排除有些动物如大象,海豚,鲸鱼、类人猿等高级动物有一点理性】。这种理性机制【其实就是宗教信仰机制】难道真的是进化而来吗?大千世界万物真的也是进化而来吗?进化是什么?进化就是变化发展。然而,我们不难看到,万物的进化是有方向性和特定形态的。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有章可循,即有一定规则的。这规则显然是先于进化过程而存在的。而大千世界和这规则的创造者显然不是人类,而是人类目前还无法真正了解的万能造物主---上帝。而真正的上帝只能有一个。如果有多个上帝,宇宙和大千世界就乱套了!可能会存在一些比人类还有智能【神通】的魔鬼与上帝捣乱,但是都敌不过上帝的智慧和能力。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创始者,除了基督教,都是人创立的。例如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一个王国的王子;伊斯兰叫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是中东地区一个部落首领;儒教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丧葬司仪。而唯有基督教的创始者是圣母处女玛丽亚所生的“耶稣”---上帝的“儿子”,并且在十字架上死了三天后复活升天。这是千真万确的历史。这意味着什么???难道我们中国人还不赶快醒悟吗?!

第五篇:感受自然的意义

感悟自然

你可曾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看蜻蜒的飞翔?你可曾于某个寒冷的冬季清晨眺望巍峨的远山?那你有是否曾恍惚间感到飞翔的蜻蜒突然变得非常沉静,而冷静的群山却在一瞬间放射出无限的活力?于是我们得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前的风景,这就是只有用心灵才观察得到的大自然,它可以轻易地超越一切真相的现实。其实,只要懂得感悟,我们就定会相信夹竹桃也能跳舞,风尾蝶也会歌唱。

初春去郊外踏青,满目稚嫩的新绿!“遥看却近无”。想起孩提时的我们乐于与每一株植物交谈,看见一颗茁壮的小草就仿佛觉得一个婴儿在成长。我想,那就是因为孩提时的我们有一颗无比纯净的心灵,可以不含任何杂念地感受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闭上眼,我能感受到春天的大地在振动,有无数绿色的草芽发出簌簌的声响玻土而出。这世界上还能有哪一种声音比这更令人心醉而振奋呢?。

盛夏,我跟爸爸到嘉峪关,在那里真正震慑了我们的不是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而是那仿佛蔓延了整个世界的漫漫黄沙,天高土厚,眼前的沙海,翻滚着、粗砺着、浑厚着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换。站在无边的沙中,我的被震撼着的微渺的心仿佛看到了沙们神奇的幻舞,听到沙们厚重的低吟。他们有广袤之地的粗犷与不修边幅,他们又有大西北所特有的万种风情,每一张面孔都无比奇异又无比自然,使我感到目眩,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现在想来,用眼看到的固然实实在在,但用心感悟到的奇景最岂非更多了些真诚?

秋日校园落叶纷飞,铺满了小径,踏在上丽一路走去,有沙沙的摩擦声在脚下响起。我听着,一如听到了“叶落归根”的长久而欣慰的叹息。不由想起曾听老农说起,秋天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能在田里听到谷穗压弯杆子时轻微却满溢着喜悦的“啪啪”声。于是我开始明白,无沦我们生活在哪里,无论我们拥有过怎样的人生历程,我们都一样懂得热爱欣赏

自然、感悟自然。这是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奇本领,虽然有些人至今还不曾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在我们的生命中,正是因为有了善于感受自然的心灵,才使得我们了解了“美妙”“奇迹”“珍惜”的含义„„

我是小雪花

冬天的天空,有时落下一些白色的结晶体,那就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雪花。我既不需要土地的养育,也不需要阳光的照耀,更不需要园丁的施肥、浇灌和修剪。这就是我与别的花的不同之处。

我原来并没有那洁白而又晶莹的身躯,只不过是一缕水蒸汽而已。不过由于我在天空中越升越高,与周围的云结合在一起后,天气骤然变冷,我和云兄弟被冻得直哆嗦。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还是挡不住寒气。没办法,我们只有使出最后一招——释放体内的热量,这样一来,空气变暖了,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下雪不冷的原因。但我们体内的温度急骤下降,我们就由轻盈的水气变成了朵朵美丽的雪花。我们的体重也骤然增加,空气再也浮不住我们,我们就从空中跳伞般地纷纷飘落下来。霎时,田野里,房屋上,树枝上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别看冬天一场雪,我们的数量以亿为计数单位,可在这数以亿计的雪花中从来没有相同的两朵,换句话说,我们的家族中从来没有诞生过双胞胎。这就是大自然所创造的奇迹。虽说这样,但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形状,大体上属于六角形,以此为基础,连成片状、星状、针状,柱状和不规则状五大类。

我们雪花是人类的挚友。干燥的冬季,我们不仅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洁净空气,减少人类疾病的发作。另外,我们雪花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给冬麦等农作物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使它们安全越冬,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人们常说:“农家要吃饭,九九雪甭断”,还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些溢美之词都是人类朋友对我们雪花所做贡献的称赞。

近年来,由于地球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气温普遍升高(还有人类不注意保护大气环境),我们也越来越少地光临人间了。我们呼吁人类朋友要很好地保护地球大气层,否则人类以后再提到我们时,就像神话传说一样了。

我,一片小小的雪花,但我的兄弟姐妹们团结一起,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地球上众多的江河的源头,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化融化而成,变成了滔滔的江河,哺育了人类。

感悟自然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自然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寸土地,我经常漫步在曲折弯延的小路上,感受自然的美丽。在这里,夏天紧张、热烈;冬天冷酷、无情;春天温暖繁荣;秋天秋高气爽。

春天,大地像铺了一条绿毯子,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自然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花草树木长得很茁壮,尤其是向日葵,绽开出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石榴花也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他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淡紫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熟了,红色的果实裂开了大嘴巴,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迎着风咧嘴傻傻地笑着。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松树、柏树披上了白雪,山披上了白雪,大地披上了白雪。整个大自然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大自然很美,但是在美的后面,还有血的代价。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各个环节,纵横交错复杂多样。草被羊吃,羊被虎吞;鼠吃禾谷,猫头鹰捕鼠。。。一种植物往往被多种动物所吃,羊吃草,牛、马、驴也吃草,一种动物往往吃几种食物,麻雀吃禾谷,也吃虫子;一种动物也常常被动种动物所吃;虎吃牛、羊,狼和豹也像虎那样吃牛、羊。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藻。”这些更是江湖河海里常见的事了。

就这样,一些动物死去,而一些动物活下来。

自然界的残酷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但自然界的美,美会因为我们而变丑,世间万物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食物链却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界的美,不应该再污染它,破坏它,让自然停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去爱护它,呵护它吧!

感受自然

自然界的生物是形形色色的,是魅力非常的。它们即很渺小,又很伟大。如果与大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尽化灵魂。

我好怀念我家后面的草地啊!那时我家还没有搬家。后面的草地便成了我童年时的另一个可以放松心情的家。有一次,我因一件小事和父母吵架了,我哭泣着跑到后面的草地去。那边还有一棵非常大的树,我一下就跑到它的身上,诉说我的委屈。那时,我的眼里,它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而周围的小草小花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它们好像能听懂我的话,能理解我的委屈。小草的叶子歪了,花也垂下来了,就连大树的枝桠也倒下来了,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它们好像在说:“你的委屈就是我们的委屈,你的快乐也是我们的快乐;你哭,我们也哭,你笑,我们也笑。”我听了这话,马上擦干了眼泪,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这时,小草的脊梁骨又挺起来了,花儿又笑了,大树的枝桠又立起来了,我高兴极了,开心地与它们嬉戏。

啊!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不知不觉天又黑了。爸爸妈妈来找我了。临走的时候,我对它们说:“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要告诉别人喔!还有我明天会再和你们玩的。”妈妈看了看,四下无人,问我:“你在和谁说话呢?”我说:“这是秘密。”“好你个调皮鬼!”妈妈说道。

我好怀念我家后面的草地啊!在那里,可以放松心情,尽化灵魂。我好喜欢它们!

走过四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伴着和煦的风,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它为人类带来了一片世外桃源:小草长出了绿芽,花儿也长了出来,那一个个的花蕊就像一张张忍俊不禁的笑容要绽开似的。

这里有许多赏花的人,也有许多的蜂、蝶在这儿翩翩起舞,热闹极了。来到树林,树枝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它们好像在说:“欢迎大家来树林做客。” 树林里有松树、柏树、枫树等。一棵柳树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级,只看见伫立在草地上的树根。还有一棵长满果子的树,它们遮住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真是令人赞不绝口。

夏天像一束火把,它向人间走来。烈日当空照着,美丽的荷花开了,吸引了许多人群在池塘边观赏着。这时从树林中飘来了一股香气,人们追寻着香气来到了一棵长得十分茂盛的荔枝树下。树上挂着小小的红灯笼,令人垂涎欲滴。摘下荔枝放进嘴里,香甜爽口,人们都夸奖荔枝格外好吃。

秋天来临了,田里的稻谷像金子般成熟了。树叶都像下雪一样从空中飘下,铺成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只有松柏树依然还披着自己的绿袍。它们像勇猛的战士一样,保护着美丽的树林。秋天又像一阵风,悄悄地走了。

冬天,天气寒冷,河流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小朋友们在河流上滑冰,他们都不怕寒冷,一双小手冻得通红,他们也没察觉到。晚上,寒风呼啸,下起了雪,雪花落在树枝上在寒风中一颤一颤的,好像就要飘落下来了。

早晨,万物都披上了白棉被,这样的景色,令人想起一句俗语:“瑞雪兆丰年”。小朋友有的打雪战,有的堆雪人,有的把雪装进瓶子里。大家玩的开心极了。

冬天带着微笑走了,它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景色。

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诱惑力,吸引力,但它们留下的是不能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得清楚的一个美好的回忆和纪念。

走过四季

细细品味四季,你会惊喜地发现每个季节都是那么迷人,那么独特,那么地令人魂牵梦萦——

春,像个快乐的小公主乘着东风姗姗而来。一挥袖,便给大地换上一身五彩纱衣。瞧!远远的山绿起来了。山下,一条清澈的小河唱着“流水谣”欢快地向东流去。山坡上,田野里,园子里,沉默了一个冬天的小草在春风的召唤下,欣欣然睁开了眼,挺直了腰身,换上了一身嫩绿的新衣。花朵们等不及了,也都争先恐后的开放,颜色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红似火,白似雪,粉如霞„„沁人的馨香招来成群的蜂蝶在百花从中忙碌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早早地下地干活,学校里也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咿呀学于的孩子也闲不住了。在草地上打滚,在花丛里嬉戏,在树林间倾听,在春风吹拂下轻轻荡着秋千。在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轰隆隆——”随着一声闷雷炸响,夏天来了。和春天相比,夏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粗犷,热烈。不想连绵的春雨以下就是三两天,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豆大的雨点不带一点儿温柔。“啪啪嗒嗒”地打在窗户上,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首摇滚乐曲。没有春天那种新生的嫩绿,小草,树木都换上一件成熟的深绿色衣裳,像个铁汉子似的站在那。感受不到那温和柔顺的春风取而代之的是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夏日“无常风”。田野里,稻子结满了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干的腰。一眼望去,呵!好壮观的一片“金海”,金色的稻浪翻滚着,起伏着。农民挥着镰刀,弯着腰,流着汗。再累心里也是喜悦的。割完了稻子,又要赶紧播下一季的稻苗。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他们似乎有干不完的事,流不完的汗。

像那片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的落叶一般,秋天悄悄的降临到人间。天上的云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有,也只是几篇薄纱是的云朵在慢慢飘动着。秋天的阳光温馨恬静,不像夏天的太阳那般灼人,照在大地上,暖暖的,柔柔的。南迁的大雁这时候排着人字形的队伍向南飞去,是不是回头看看,大概是留恋这儿迷人的秋色吧!一座座山都披上了金装,山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这些都是秋的杰作。一阵秋风吹过,又是片片落叶悠悠荡荡地飘落。它在用它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稀稀零零的花朵散在枯黄的草丛中,你大概觉得惋惜吧?不!明年,它们便会换上一身绿衣裳,重绽活力。田野里,水稻有成熟了,各种各样的瓜秧也结出那肥硕的瓜果。果园里,柿子涨红了脸,金灿灿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到处都是一片收获之景,农民们乐呵呵地收割采摘这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秋天的美景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含蓄。

不知道什么时候,窗户上出现一层层厚厚的冰珠,晶莹剔透。用手一摸,冰冰凉凉的感觉,顷刻间明白——下霜了。打开窗户,“呼——”直吹的北风直窜进屋里,似乎连它自己也想暖暖身子。噢!冬天到了。走在公路上,见周围的人个个都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可不是,冬天的风像刀子似的,吹到脸上生疼生疼的。山上,路边,果园里树木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花儿谢了,小动物们也都睡了。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松柏依旧笔直地挺立在那儿,依旧是那么绿,不觉让人眼前一亮。窗口的水仙,虽然没有月季的婀娜多姿,没有玫瑰的火红妖艳,没有牡丹的高贵典雅,但它那碧绿的叶儿,洁白的花朵却也让你觉得它胜过玫瑰牡丹。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它是纯美的,因为它,人的心灵在净化而变得纯洁。

走过四季。从春到夏再到秋最后到冬,这都是永恒不变的。我们人不也是一样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让生命变得有意义,有色彩。朋友,不要再犹豫了,抓紧时间努力奋斗吧!让你的生命,变得如四季一般充满色彩!

走过四季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了13个春秋。那风格各异的四季,都给了我美的享受。

春天,万物复苏。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那桃树、杏树、梨树都争先恐后地开着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还带着阵阵清香。“沾衣不湿,拂面不寒”,不错的,柔和的春风春雨,又是春天的一个奇妙景观。

看傍晚时分,下起雨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时,置身于春雨中,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早晨起来,雨停了,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儿,还有各种花儿的香,都向你迎面扑来。此时,你默默地站在那里,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夏天,生气盎然。让我们远离喧嚣,来到农田里,去感受丰收的喜悦。麦子熟了,金黄色,一大片一大片的。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烈日下,汇成一幅绝妙的“夏日丰收图”。那红的、黄的、白的花儿在夏日中争芳斗艳,吸引着美丽的蝴蝶、蜜蜂,还有那碧绿的树叶,映着夏日阳光,展示着生命的魅力。

秋天,草木枯黄,唯有菊花傲然挺立,为秋增添了一份暖意。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点也不错,一阵秋风吹来,满树叶子纷纷飘落下来,像一群群美丽的蝴蝶,给地上铺了一层色彩斑斓的地毯。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大自然调皮的孩子。一场大雪过后,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大街上、田野里、校园中,到处都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有的在滑雪,有的在打雪仗,欢乐的笑声在空中荡漾。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它们就簌簌地往下掉。

春来秋去,风光无限,四季的美景是大自然呈现给人最美的画卷。我爱四季,我爱生活

下载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本质解析

    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本质解析 蒋志辉1周兆雄2 (1.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永州425100;2.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摘 要:本文在明晰意义概念的基础上......

    论人本管理的本质及其意义

    论人本管理的本质及其意义杨生新一、人本管理的本质 笔者认为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解放,它包括人的物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解放。人的物质解放,即使劳动者全面富裕、......

    教学的意义and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教学的意义 1、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学是一门专门组织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系统的教授知识的活动。(教学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高效过......

    把握本质内涵和时代意义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版)

    把握本质内涵和时代意义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授课目的】通过授课,使全体官兵准确把握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深入了解大力培育和践行当代革......

    马哲论文之_人及自然及谐发展意义

    成绩: 论文题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教师:李娜院 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 号:姓 名:刘晓婷 140160135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和往常的周末......

    中国新闻出版报:自然习得英语 回归教育本质(5篇范例)

    中国新闻出版报:自然习得英语 回归教育本质本报记者曾于2009年10月对《典范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霍庆文进行了采访。前不久,备受好评、被全国众多名校列为学习英语必读教材的......

    2017江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之让特色小镇回归“自然”本质

    2017江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之让特色小镇回归“自然”本质 热点背景 2017年7月,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称,各地要有序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

    论何为自然美以及自然美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意义

    论何为自然美以及自然美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意义 作者:动画1304王硕 关键词:自然美审美体验审美对象 摘要:古人善于发现自然美便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