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

时间:2019-05-14 16:3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

第一篇: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

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 不少古诗词里都藏着成语。你能找出下列诗词句中的成语吗?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8、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物换星移)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

1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

1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银花)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

1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2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21、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车水马龙)

22、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别开生面)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沧海)

24、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万籁俱寂)

2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杳如黄鹤)

第二篇: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

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 不少古诗词里都藏着成语。你能找出下列诗词句中的成语吗?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柳暗花明)【解释】: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出自】:唐·王维《早朝》诗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唐·武元衡《摩河池送李侍御之凤翔》:“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洒换离颜。” 【示例】:十二月十三日之晨,我心酸肠断,以为从此要尝些人生失望与悲哀的滋味,谁知眼前有这种~的美景。◎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近义词】: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反义词】:穷途末路、走投无路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无可奈何、似曾相识)①【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示例】:大哥同杨太守来拿我,实是一毫不知,既被他连累,也~了。◎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近义词】:百般无奈、迫不得已 【反义词】:诚心诚意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毫无办法。②【解释】: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出自】: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万紫千红)【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示例】: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近义词】:花团锦簇

【反义词】:流水落花、枯木朽株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龚自珍(不拘一格)【解释】: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示例】: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的。◎秦牧《“果王”的美号》。【近义词】: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反义词】:如出一辙、千篇一律

【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打破常规。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粉身碎骨)【解释】: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出自】: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示例】: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杨朔《东风第一枝》。

【近义词】:肝脑涂地、身首异处、杀身成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为某种目的而死。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千呼万唤)【解释】:形容再三催促。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近义词】:呼天喊地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示例】:~,凭栏处,潇潇雨歇。◎宋·岳飞《满江红》词。【近义词】: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词】: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在古诗词中的成语2

8、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诗》王勃(物换星移)【解释】: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示例】:兔走乌飞,搬不尽古今兴废,急回来~,成就了凤鸾交莺燕侣。◎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近义词】:寒暑易节、年复一年 【反义词】:一成不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物、时间变迁。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春风得意)【解释】: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示例】:在这些“伸手”派心目中,新社会也不过是一个猎场,可以任由他们在其中践踏一切,呼朋引类,~,纵马狩猎。◎秦牧《手莫伸》。【近义词】:春风满面、眉飞色舞、趾高气扬 【反义词】:愁眉不展、愁眉苦脸、灰心丧气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如愿以偿,心情欢畅。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悲欢离合)【解释】: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示例】:童年的记忆最单纯最真切,影响最深最久,种种~,回想起来最有意思。◎朱自清《我是扬州人》。【近义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反义词】:平淡无奇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生活中的悲哀喜悦等情感。

1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李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释】: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示例】:剑阁峥嵘而崔嵬,~。◎唐·李白《蜀道难》诗。【近义词】: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白居易(天长地久)【解释】: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近义词】:日久天长、天长日久 【反义词】:稍纵即逝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时间长久。

1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折戟沉沙)

【解释】: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出自】: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示例】:赤壁曾将百万烧,~铁未消。区区不劝周郎战,铜雀春深锁二乔。◎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分句;含贬义。

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源头活水)【解释】: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1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

【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示例】:~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柳亚子《浣溪沙》词。

【近义词】:张灯结彩、灯火辉煌

【反义词】:漆黑一团、黑灯瞎火、昏天黑地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节日晚上的灯火。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登高望远)【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自】:《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庐山真面)【解释】: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出自】:清·杨伦《<杜诗镜铨>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近义词】:庐山面目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事物的真相。

在古诗词中的成语3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长风破浪)【解释】: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示例】: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近义词】:乘风破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志向远大。

1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扑朔迷离)

【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示例】:敌军却始终~,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近义词】:虚无飘渺、眼花缭乱 【反义词】:一清二楚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

2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李白(青梅竹马)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自】: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示例】:那少年时期的~,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21、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李煜(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示例】: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近义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22、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别开生面)【解释】: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出自】: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示例】: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近义词】:面目一新、别具一格 【反义词】:规行矩步、千篇一律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同一般。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元稹(曾经沧海)

【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自】:《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示例】:老兄是~,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这一点挤,而且不过两个钟头,不算什么,算不了什么。◎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近义词】:见多识广、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反义词】:初出茅庐、乳臭未干、孤陋寡闻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见识广。

24、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万籁俱寂)【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示例】:这时~,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邹韬奋《我的母亲》。

【近义词】:万籁无声、鸦雀无声、鸦默雀静 【反义词】:人声鼎沸、沸沸扬扬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

2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崔颢(杳如黄鹤)【解释】: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示例】:“昨天局长到了没有?”“还是~。” ◎鲁迅《彷徨·弟兄》。【近义词】:杳无音信、无影无踪、泥牛入海 【反义词】:捷报频传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第三篇: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的哲学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把偶然当必然,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其规律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遵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地玩弄概念的诡辩论。13画龙点睛: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情都在一定条件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 体.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盗铃:认为主现感觉决定客观存在,是荒谬的主现唯心主义。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21凿壁偷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22舍本求未: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3庖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24 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26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2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29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物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30 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3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32胸有成竹: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模仿,生搬硬套。

3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物。

35竭泽而鱼、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利 益。

36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7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3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局部联系有时能影响联系的成败。39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物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40东施效颦:只单纯仿效形式,不研究实质内容。

4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侯都不能忘记的。

4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和反映 会有差别。

43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44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5防微杜渐: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46好事多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4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没有的。

4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5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

5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5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定能战胜旧事物。54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

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5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5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5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无因之果;事物只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5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60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第四篇: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的哲学

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把偶然当必然,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其规律的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遵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9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地玩弄概念的诡辩论。13画龙点睛: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情都在一定条件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7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18掩耳盗铃:认为主现感觉决定客观存在,是荒谬的主现唯心主义。19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20舍本求未: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1庖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22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24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25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2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27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物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28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2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30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模仿,生搬硬套。3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物。

32竭泽而鱼、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利 益。

33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3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局部联系有时能影响联系的成败。

3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物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37东施效颦:只单纯仿效形式,不研究实质内容。

3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侯都不能忘记的。

3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和反会有差别。

40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4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防微杜渐: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43好事多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没有的。

4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

4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4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

4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定能战胜旧事物。

50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

5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52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5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5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无因之果;事物只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5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56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归类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14、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

15、揠苗助长。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1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8、量力而行。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就必须破除旧观念,破除迷信盲从;实事求是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按规律办事。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可能解放;反之,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实事求是了。20、相反相成 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2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24、对症下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对牛弹琴。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6、画龙点睛。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28、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30、本末倒置。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1、抓好典型,兼顾一般。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又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等都是这一道理。

32、唇亡齿寒。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33、竭泽而渔。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4、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3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36、看相知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37、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38、故步自封。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41、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42、水滴石穿。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44、适可而止。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4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也是比喻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又如,“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也包含了这一原理。

47、瞎子摸象。比喻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二者不同。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48、万变不离其宗。是说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现象无论怎样变化,它都是本质的表现。

49、声东击西。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50、买椟还珠。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于是出高价买了盒子,而把宝贵的珍珠却还给了卖者。比喻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属同理。

51、知人知面要知心。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52、盲人骑瞎马。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又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即是这个道理。

53、熟能生巧。是说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必须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54、邯郸学步。比喻不动脑筋,一味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

55、活到老,经不了。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停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5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而获得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57书到用时方恨少。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励自身不断地追求知识,扩展视野,深化认识。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又如,“吃一暂,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然后知不足”等,同属此理。

58学以至用。是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所以,那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9、事实胜于雄辩。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如,“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同属此理。

60、众人是圣人。是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那种认为“英雄造世事”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是说这个道理。

61、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也是各种艺术活动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动活泼的素材,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6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63、失群孤雁终难行。比喻个人的实践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否则,将一事无成。

64、苦尽甘来。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又如,蒲松龄落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属此理。

65、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又如:“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66、“心之官则思”(孟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 三者的共同点在于说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的基础。

67、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7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了解什么就承认不了解什么,这样的态度才识明智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客观事物来把握,从自己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己。

68、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故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句俗语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注意: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有时可体现多个哲学道理,做题时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篇: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

背成语名句,一箭双雕

(一)不少成语藏在名句中。例如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匪石匪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不拘一格);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源头活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悲欢离合);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万紫千红);折戟沉沙铁末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折戟沉沙);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物换星移);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俱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庐山真面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乘风破浪);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扑朔迷离);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别开生面);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车水马龙);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曾经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

(二)对于既是名句,又为成语的这种类型,针对其特点大多为上下两句构成对仗的形式,可采用“出句”“对句”的形式,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做默写填空的练习。例如,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史记·高祖本纪》)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9、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2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3、兼听则明,倔信则暗。(《汉·王符》)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9、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3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3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3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背成语名句,一箭双雕。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3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39、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4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4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4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4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

4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52、—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等等程端礼)飞花令

(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五代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近代 · 毛泽东《沁园春·雪》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月何年初照人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唐 · 杜甫《春夜喜雨》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唐 · 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唐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唐 · 柳宗元《江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宋 · 王安石《泊船瓜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唐 · 李白《望天门山》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宋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唐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现代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现代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平生塞北江南 —— 宋 ·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宋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唐 · 杜甫《登高》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唐 · 杜牧《泊秦淮》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宋 · 李清照《夏日绝句》(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唐 · 杜甫《春望》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宋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心远地自偏 —— 魏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唐 · 李商隐《嫦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唐 · 孟郊《游子吟》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汉 · 曹操《龟虽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唐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五代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清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清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魏晋 · 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魏晋 · 曹操《短歌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 唐 · 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唐 · 李白《古朗月行》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 汉 · 司马相如《凤求凰》 欲将心事付瑶琴 —— 宋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唐 · 杨炯《从军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唐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离人心上秋 —— 宋 ·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汉 · 卓文君《白头吟》

下载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古诗词中的成语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四季的古诗词和成语

    1 带“春”字表现春天的: 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③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和成语.doc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和成语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

    古诗词在哲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

    古诗词在哲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 摘要 在哲学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而且能 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笔者分析了......

    古诗词在哲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

    古诗词在哲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 王艳军 摘 要 在哲学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笔者......

    在逆境中成长的成语

    导语:许多伟人都不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的。每一个伟人,都有自己的“逆境”,逆境,对于失败者来说,是痛苦的,而对于成功者来说是一种收获。小编为你整理有关逆境中成长的成语,供......

    古诗词积累及成语出处

    德源中学自主探究导学案(古诗词积累) 1、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012高考古诗词、成语、名人名言选择题

    2012届高三政治古诗词、成语、名人名言类选择题精选专项训练 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

    有关马的古诗词成语俗语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拓展 有关马的古诗词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