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古诗的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可见想象在古诗词赏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为教学实例,展开联想和想象,从了解诗人生平,想象诗词写作背景;读懂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场景;深入诗歌情境,想象诗人情感三个方面对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做以探讨。
一、了解诗人生平,想象诗词背景
诗词是诗人用来抒发自己情感、表达个人志向的一种载体,正所谓“诗言志”。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社会体验各不相同,由此激发出的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生平的基础上,试着从诗词中暗含诗人情感体验的字、词、句入手,对诗人当时的生活经历、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准确地解读诗词。
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书下注释标注了这样的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凉州,宣慰河西节度使。这样的写作背景仅仅点明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地点、担任的官职和出塞的任务,并没有涉及到时代政治背景。如果对诗人的生平缺少必要的了解,学生很有可能会进行错误解读。学生会认为,王维受朝廷指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从京城去边塞慰问是一桩幸事美事啊,但是从诗句中的描述又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何“中央特使”到荒远边塞去慰问,是“单车简从”出行?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那么诗中的“征蓬”是比喻王维这样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吗?此时尤其需要学生去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王维青少年时期就富于文学才华,21岁中进士。了解了王维个人经历、并结合诗中暗含情感体验的字词所透漏出的信息,笔者开始引导学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王维年少有志,很想干出一番大的作为,但是因受牵连而被排挤出京,他的理想抱负要如何实现?再加之他一向生活在繁华安逸的京城中,现在却要去往北方荒凉之地,他的心情又会是怎样?身为“中央特使”出使塞外,去慰问边塞打胜仗的将士,既无排场而是“单车”出行,又把自己比喻成枯黄的蓬草,身不由己,随风而飞。可以说,整首诗是在一种低沉抑郁的氛围中起笔的,出塞之初王维的心情是苦闷抑郁的。
只有在了解诗人的生平、结合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诗人还原到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去,才能准确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初步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
二、读懂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场景
了解诗人生平、把握诗词写作背景之后,笔者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懂诗句内容,并凭借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句中的空白,合理拓展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或场景,进而深入到诗词的意境,去感受诗词凝练语言的魅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堪称千古名句,但要深入地体味这诗句的妙处可不易。苏轼盛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借书中人物香菱之口评价此诗:“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不管是苏轼还是曹雪芹,他们的话都道出了一个方法:读者想要直观地去感受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场景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
在《使至塞上》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单独地理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个意象的意思,然后引导他们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拓展诗句中的意思,填补诗句空白,用形象思维去感受王维的“诗中有画”,想象苍茫大漠中“孤烟直”、长河边“落日圆”的雄奇景象。引导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诗句中的这几个意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在一个空旷无比的沙漠中,有冲天而起的烽烟、蜿蜒曲折的黄河和一轮圆圆的落日,然后把这些景物放置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上,天边有落日,空中有烽烟,地下有河流,形成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其次,让学生去感受画面中景物所呈现出的线条美,在一望无际的大漠背景之上,烽烟是纵的,长河是横的,落日是圆的;最后,再给这些景物添加上丰富的色彩,荒凉大漠中漫天的黄沙,黄昏时分橙红色的夕阳,泛着粼粼白光的黄河水,天空中升起一道白色烽烟。诗句中出现的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直观的画面,学生能形象地感受到王维笔下如画一般美的雄奇壮观的边塞风光,感受到古诗词凝练的语言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三、深入诗词意境,想象诗人情感
《使至塞上》这首诗,更多人的目光被诗中雄伟壮阔的大漠风光所吸引,而忽略了挖掘诗中隐含的诗人情感。实际上,这首叙事写景诗同样蕴含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其中的含蓄隐晦需要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去细细地品读。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带着诗人个人的生平印迹来感悟其内心情感。笔者用这样的一个开头引导学生开始这趟“边塞之行”:“我”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开始了此次出塞,乘着一辆车,带着几个随从。名义上察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我”伤心苦闷,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然后让学生结合诗句来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探寻诗人情感上的变化。颔联中,学生联想到诗人犹如“征蓬”一般,随风飘荡,身不由己,想象出当时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飘零。尾联中,从雄豪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句中想象出诗人得知战争即将胜利时的喜悦振奋。从首颔联低落苦闷到尾联喜悦振奋,诗人的感情经历了大跨度的转变,可见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人情感大扭转的关键语句,也是最值得深入品味的。“孤烟”“落日”本给人孤独伤感之情,但加上了“直”和“圆”,诗词的意境就发生了变化。诗人置身在广阔的荒漠之中,看到烽火台上燃起的“孤烟”和黄河边那轮“落日”,感受到了直上云端的孤烟的劲拔坚毅和夕阳落下时的亲切温暖,必定从中获得了人生启示,让他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心胸也变得开朗豁达起来,这恰好和尾联中喜悦振奋的心情顺畅衔接。诗人这种从苦闷孤独到豁达开朗再到喜悦振奋的感情变化过程,如果不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亲身感受诗景融入诗境,恐怕就无法准确深入地感悟出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历程,也就感受不到诗词中“景语皆情语”之妙处了。
让学生在凝练的古诗词文字中挖掘出最丰富的内涵,必须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解读文本,深入拓展诗词空间,品味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才能真正体验到古诗词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215000)
第二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初探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初探
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中学 李步会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呢?我认为这品诗一如品茶。既这品茶有观、闻、尝,这品诗词亦有读、想、画。关键词:读、想象、情境、意境、意象、画、古诗词(曲),之所以为后人传诵、运用,经久而不衰,就是因为它意境深远,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吟赏它,能陶冶人的良好品质、情操,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多学古诗词,并学会赏析,我们才能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我们理解、运用语言的品位。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呢?我认为这品诗一如品茶。饮茶,主要在“品”字上下功夫,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通过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使饮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这种重在“精神”的饮茶方法,其妙趣不可言传,却可意会。
既这品茶有观、闻、尝,这品诗词亦有读、想、画。
一、诗读百遍 其义自现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朗读诗歌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
实践提高。所以不仅要在课堂上读,还要把这种习惯培养到课外。那么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愿意自己在课外再接触。古语说“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可以在课的尾声掀起一个诵读高潮,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学生是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课堂诵读的精华,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如果,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高效而有意义的。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成片的森林也是从一颗种子开始的,只要有一个同学开始了,好好培养,一定能养成一种好的风气。
二、发挥想象,探究古诗词之情境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 “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意境全出。老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境,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
血 苌弘化碧—梦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科举及第 怀桔—孝顺双亲 红叶—以诗传情 红豆-相思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咏絮—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古诗常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形成一首诗歌的完美意境。而一个个意象组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画面,这画面就构成了诗的意境。它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诗”,即“意”的意思,就是作者在他所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主观的思想感情。二是“画”,即“境”的意思,就是作者创造的可以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二者可简称为意与境或情与景。平时我们读到一首好诗,看到一幅好画,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这就是评价艺术意境的形象化说法。这种“诗”与“画”,“情”与“景”的有机统一,就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境界,能使读者从作品所提供的有限的具体画面中,感受到形象之外的更深刻、更丰富的东西,从而使人流连忘返,获得美的享受。
鉴于此,赏析诗歌,在领会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可闭上眼睛想象,此诗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把文字转换成画面。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等翁,独钓寒江雪。”从诗的意境看,不难看出诗人孤立寂寞而又努力顽强的性格特点。闭上眼睛一想,一幅活脱脱的雪天垂钓图便呈现在眼前:皑皑白雪覆盖着千山万岭,大道小路,茫茫旷野上,不见飞鸟的影子,没有行人踪迹,江天一色,粒尘不染,好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冰雪世界!雪,还纷纷扬扬地下着,幽寂、寒冷的气氛笼罩着一切,连空气也几乎凝固了。
第三篇: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焕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生活中不乏美,古诗中更是充盈着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过时间长河淘洗之后的耀眼真金,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中的美呢?一.从直观的形象中感受画面美中国古代诗歌讲究以画法入诗,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唐代的王维等人就在以画法入诗的写法上颇具成就。读诗就像看画,如崔颢的《黄鹤楼》开篇呈现于眼前的是鹤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飘忽不定。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伫楼台、翘首苍天,凭栏凝思的身影。诗人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住,而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慨由感而生,很自然将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境之中。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就画面的经营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将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法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古典诗词对于中国读书人来说,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精神佳肴”。但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觉到,孩子们对古典诗词是既爱又怕。既爱她的美好清晰、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又怕她在语文试卷中以变幻莫测的题型出现,让自己痛失考分。本着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既保持浓厚兴趣,又不至于因考试题而对它生厌的目的,我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先让学生广泛诵读古典诗词,并初步了解古典诗词作品的写作背景,初步感知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古典诗词加以再创造,形成新的作品。再将新作与原诗词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更深切地感悟古诗词的精髓与魅力。这样的教学实践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
一、广泛诵读,捕捉丰富意象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十分丰富,而且有些意象已具备约定俗成的思想内涵。比如“落花”,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叹年华易逝,美丽繁华不再。从诗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中可以看出作者痛失国家,感叹繁华不再有的无可奈何之情。又比如“杜鹃”,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用以表达思念之情、归家之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为了让当代学生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料,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养高尚品格,使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我认为作为中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古诗词的教学。
一、多读诗词,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习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通过读、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修养,学生边读边背,能够提高自身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阅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一般的诗词可以听读、略读、泛读,而对于古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要进行精读,然后进行背诵,进而理解诗词的深远意境。不少古诗词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不去认真读、多读是难以理解其价值的。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又如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中落弟的秀才张继在归程中,夜泊姑苏城外,深秋霜冷,渔火灯暗,联想自己壮志未酬,思绪万千,触景生情,当年与他一同应试并高中头名状元的那位是准?恐怕自己无人知晓了,但张继却凭这一作品而流传于后世,究其原因就是诗歌凭其艺术魅力而感染了读者。多读、反复朗读,自然就会热爱诗词的兴趣。
二、加强字词句的推敲,打好学生的知识功底
学生语文知识功底要扎实,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字词句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字词句进行大量的、动情的、身临其境的品味。如“羌笛何须怨杨抑,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运用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又如“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这句诗用“湿”言“光”,用“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之妙恰到好处。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字写出烽烟的劲拔、坚毅,“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针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剖析透彻,学生的学就缺乏深度,浮于表象。
三、从不同的欣赏角度,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好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让学生去赏析诗词,当然欣赏的角度是多方面的。这里结合中学教材,谈谈几种赏析的角度。
1、要让学生欣赏古诗词塑造的人物形象
为了教育小孩要爱惜粮食,往往教孩子们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不难看出,在诗人笔下前面两句仅十个字就把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形象写活了,特别是一个“滴”字,说明劳动紧张,时间紧迫,汗珠下滴,连擦一下也顾不上,农夫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又如:同样是写抗敌的爱国诗句,由于用词不同,所体现出来人物的思想境界就不完全一样。从明代夏完淳《别人间》中的“毅魄鬼来日,灵旗空际看”,到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文天祥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但他还是想要在史册上留个好名声,夏完淳说他死后还要看到河山的收复,这种爱国精神更加值得敬佩,而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更是气贯长虹,他不是旁看,而是死后还要亲自率领部队起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作为诗人抒发某种感情的“兴起”之托,诗词中的色彩是作者胸怀情绪的集中体现,有的是以情染景,以景显情。如同样写梅花,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与杜甫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所体现的情感显然就不同;有的是以动衬静,以闹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明显的例证。
3、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妙用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古诗词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把握也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于谦的《石灰吟》,作者借物喻志,字字铿锵,用石灰的诗句隐喻自身立志报国廉洁仕途的决心。又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用夸张手法凸现蜀道之险阻,从而表明仕途的险阻。
4、要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主题
“诗言情”、“诗言志”。古代诗词中,一般都有较强的思想性,有的是忧国忧民,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充分表达;有的是凭吊遗迹,怀古伤今;有的是愤世嫉俗,蔑视权贵;有的是忆友怀旧,思念乡亲;有的是归隐田园,怡然自乐;有的是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有的是怀才不遇,寄情山水。主题是诗词中的灵魂,如果对其中的主题没有把握好就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
四、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写好诗词的真正水平
在学生对古诗词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仿写古诗词是关键的一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拥有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这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如何让学生在领悟、积累的基础上去写古诗词,我认为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进行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然后是进行深度仿写,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不同的背景题材、不同的主题思想、不同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仿写,通过多次的训练,达到最终的目的。近年来,我校通过省、市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在省市诗词、楹联学会专家和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引导学生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有不少在各级报刊或杂志上发表,学生中涌现了不少爱好写作古诗词的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相信,长此以往,中华古诗词文化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
第四篇: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双流中学贺学玉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南地区)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沈从文及其《边城》,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学,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然后教师引出这一番话,自然的过渡到对胡同的解读,对胡同文化的解读:“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明确:“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那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它怎么那么厉害,能够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呢?请大家引用1-5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把握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总括句、过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走向——方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称来源——趣、俗);大小数量——很多;(胡同环境——安静);(居住形式——与四合院一体)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其次,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再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四、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第五篇: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的魅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南白岱小学
赵瑞鑫
今天是9月1日星期五,晚上九点,奶奶和我一起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着名主持人董卿、撒贝宁化身“班主任”,带领大家从前辈们身上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任嘉伦、柯洁、郎朗、吉克隽逸集体上线,还有我们超级喜欢的吴磊小哥哥带领大家唱响“班歌”!
节目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第三课文以载道,这节课上,有“瑜老板”之称的着名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将用京剧念白表演了苏轼着名诗词《水调歌头》。京剧和诗词的结合让我们领略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文以载道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古典文化之美,许渊冲老人将诗词翻译成外语,使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诗词独特的魅力。他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理想和追求,让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古典文学是董卿老师心目中的“中华骄傲”,她的魅力和对诗词的热爱深深的触动了我。看了央视《开学第一课》,我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做一个爱好诗词、努力上进,对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