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2:1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最终版)》。

第一篇: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最终版)

一、课题题目

本组课题为: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

组长:许晓雄

指导老师:李林娟

成员:吴缙、林仪、陈胜倩、李余慧、许婷婷

二、背景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常青之树,从古至今,对联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以此来增添喜庆的氛围。而当今社会,对联已不仅仅是增添气氛的工具,更是人们表达情意的媒介,它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为了弘扬对联文化,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作为中学生,我们也深深地喜欢上它,并以此活动来让它发扬光大。

三、课题研究目的

加强对对联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了解。了解对联的形式以及文字表达中的更深刻的内涵。传播相关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重活5000年的优秀文化,传承这一古老的常青之树。

四、研究过程

在此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分四个阶段进行,并分两学期完成。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有两个阶段的任务。第一阶段在6——10周实施,即各成员收集春联并进行整理,通过查资料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过程及文字变大形势和如何创作对联。第二阶段时间为15——18周,在此期间,我们通过对学校学生及乡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大

致上了解了人们对对联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学期弘扬对联文化做铺垫。

为完成上述活动,我们进行了七次活动。

但人们对对联还是存在很大兴趣,并且大多数人表示愿意接受对联列入语文教程以及

以创新的姓氏来增强自己对对联的了解。这也为我们下阶段进行宣传以及普及对联文化知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在高二下学期,我们的任务氛围第三、第四阶段,在第3——6周实施,其主要内容为:将我们在上学期遇到的难题与老师及专家探讨,从而获得对对联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帮我们提高了活动的效率;第四阶段实施时间为7——9周,我们各自书写对此次轰动的感想文章,并进行宣传,然后总结这次活动。

在下学期中,我们进行了六次活动。

五、研究成果

1、精美春联以及图片

2、对联起源发展及文字表达形式等资料

3、六篇感想文章(属于各成员真实体会)

4、多份问卷调查表及其分析表,专家访谈记录表等

六、心得体会

此次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收益匪浅,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对联不仅有营造氛围的作用,还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及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内涵,了解了对联的基本形式,发展历程及其深刻内涵,使我们的文学功底大大提升;另一方面,这次活动也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如“精确的分工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关键”、“团结力量大”、“尺有所成寸有所短,要取长补短”、“有志者,事竟成”、“礼貌使询问变得简单”等等,加深了与老师同学间的友谊,更深入的了解社会,有利于我们以后在社会中独立。

七、建议或倡议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有三点建议:①可以考虑将对联纳入语文教学中;②各地应多举办一些有关对联文化的活动,如征文、对联竞赛;③多向乡村居民宣传对联的文化内涵。

第二篇: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双流中学贺学玉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南地区)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沈从文及其《边城》,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学,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然后教师引出这一番话,自然的过渡到对胡同的解读,对胡同文化的解读:“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明确:“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那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它怎么那么厉害,能够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呢?请大家引用1-5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把握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总括句、过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走向——方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称来源——趣、俗);大小数量——很多;(胡同环境——安静);(居住形式——与四合院一体)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其次,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再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四、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第三篇:品味对联

奇妙的对联

一、(一)关于“对联常识”

1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2(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3子夜、春蚕

(二)关于“对联欣赏” 1

(1)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陈澧题钟山书院联)

(2)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

(3)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张百熙题京师大学堂联)(4)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

(5)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船山学社)(6)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桂山书院)

2(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1)韩潮学派百川会;公起文章八代衰。(衡阳韩文公祠联,韩愈)(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

(4)枫叶四泣秋,枨触天涯千滴泪;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九江白太傅祠联,白居易)

3(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山西霍县韩信祠联,韩信)(2)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吴云樵题汤阴县岳飞墓,岳飞)4(1)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贺捷题武昌黄鹤楼联)

(2)铁板铜琶,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黄州赤壁联)

(3)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曾昭寅题桃花源联)(4)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苏州寒山寺联)(三)关于“对联作法” 1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绝对也必须存在着对应的逻辑事物,才能对出。纪昀曾煞费苦心也没能对出其妻所出的绝对“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后来有人为增加此联的难度和情趣,又在句首添一“明”字,遂使之成为历经二百余年而未获佳偶的名副其实的绝对。1984年两位澳门楹联学会会员联合悬奖六千港元,为绝对求偶,尽管应征踊跃,但未发现匹配的妙对。获“鼓励奖”的有:“直臣罹铁网,官官子直令狐绹”“德门传礼记,篇篇敬德尉迟恭”等。“今世进士,尽是近视”中“今世”“进士”“尽是”“近视”都为同音。沈善增对下联:“往时王室,枉使忘食。”意思是说过去时代的王室,白白地让他们耗费民脂民膏。

2“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据说他在路过一个小镇时,在十字街的墙上题出上联:“一条大路通南北”。走后数日,仍无人能对,他便自己又对出了下联。作对联时,要注意对仗、平仄,书写与张贴时要按照传统和习惯去做。

(四)关于“课外延伸” 古诗文妙联选: 敏而好学;乐以忘忧。(联出《论语•公冶长》)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联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联出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联出王之涣《登鹳雀楼》)

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上联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李颀《缓歌行》)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第29回)

二、关于对联的具体分类

《中国对联大辞典》把对联分为:白话联、文言联、短联、一字联、长联、名胜联、胜迹联、山水联、庙联、祠联、寺观联、庭宇联、廨宇联、衙署联、试院联、会馆联、学校联、戏台联、居室联、喜联、贺联、节日联、春联、婚联、寿联、祝联、自寿联、挽联、他挽联、自挽联、墓联、岁时联、干支联、元旦联、元宵联、端午联、七夕联、中秋联、重阳联、故事联、本事联、谐趣联、题赠联、格言联、行业联、商业联、杂题联、一般联、御题联、御联、应制联、时事联、文艺联、谜联、节气联、迎春联、述事联、抒情联、状景联、哲理联、评论联、装饰联、交际联、宣传联、会场联、广告联、游戏联、巧妙联、通用联、专用联等。

三、关于对联常识 楹联

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人们会在各种殿堂庙宇和亭台楼阁的楹柱上看到左右两边字数相等、工整对仗的词句,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楹联,又叫楹帖,俗称对联、对子。由于这些楹联写景状物生动帖切,抒情叙事寓意深远,往往给游客增添许多兴味。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发达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楹联已经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比如南宋学者朱熹不仅在自己的住所和读书处,而且在许多地方的府学、县学甚至个人住宅题联。他赠给漳州的一个读书人一副对联: 东墙倒,西墙倒,唯见家室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代还有个叫叶洪俞的文人,考中进士后,曾上书揭露官场腐败作风,上自宰相下至县官他都骂到了,文中句式相同,末尾都用“而已”二字,以表示他对腐败现象的鄙视,其中有“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宰相因此大怒,十年不肯提升他,为此他自题对联一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舞文弄墨,常常自作春联。一年除夕,他突然下令南京城家家户户门前必须挂一副春联,并且微服察访,看看有哪一户不挂。在他的带动下,明代题联之风更加盛行。清康熙、乾隆年间,这种风习达于极盛。凡遇大典,楹联如林。如康熙皇帝六十寿辰,从大内(今故宫)经西直门至西苑路,搭起许多牌楼坛宇,每座都挂着为他歌功颂德的楹联。

楹联内容大体分写景、言志、记事三类。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楹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楹联为主,目的是表达主人的某种志向或愿望;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其中又多歌功颂德之词。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联云: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明代东林党人曾在他们讲学的东林书院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至于记事楹联,或歌颂主人品格,或赞扬他的功绩,杭州岳飞庙前有一联云:

岳军振难撼威名,扫敌在指顾间,奉诏班师成遗恨;

秦贼施摧残毒计,加罪以莫须有,尽忠报国复何人!楹联的写法,格式繁多,主要有叠字、集句、问答、变音等。叠字格如苏州网师园一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集句格是集前人诗词文赋之句成联,如扬州平山堂楹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上联前二句,为范仲淹《岳阳楼记》句,后一句为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下联前二句,为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句,后一句为苏轼《放鹤亭记》句。问答格或上联问下联答,或上下两联皆问,或上下两联中各有问答,湖南岳阳楼有一联甚妙: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变音格是利用汉字多音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一联中的音调变化,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

cháozhaozhaocháo

zhaocháozhao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cháo,四、五、七、九字读zhāo;下联三、六、八字读zhǎng,四、五、七、九字读cháng。

楹联的字数,向无一定,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四川江津县城楼现存的一副长联,多达1612字。现存著名长联是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写的,共182字。(选自《祖国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四、参考书目

谷向阳主编《中国楹联大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苍舒《中国对联艺术》,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荣斌主编《中国名联辞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羽生著《名联谈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严昌选编《名胜楹联集锦》,岳麓书社2003年版

梁申威主编《中国书院对联》,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孙保龙编《古今对联丛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杨光治、李经纶编著《过目难忘对联》,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甘桁编著《奇联妙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张器友、许厚今编著《千古名联》,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张鲁光编《中国名联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廖福招、柳景瑞编著《名趣联欣赏与评点》,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尹贤著《对联写作指导》,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篇:对联文化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春联俗称“门对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横批;红梅报春 爆竹声声辞旧岁 红梅朵朵迎新春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人勤三春昌 地肥五谷丰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巳呼迎盛世;亥算得高年。

天狗归仙界;亥猪拱福门。

天狗驱寒尽;宝猪带暖春。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生财猪拱户;致富燕迎春。亥时春入户;猪岁喜盈门。农户百猪乐;神州万象新。守家劳玉狗;致富有金豕。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财神随岁至;豕崽拱门来。狗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

辛福吉祥;花开富贵。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横批;红梅报春 07年春节晚会对联 和睦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和美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和顺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和谐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剪刀裁出春夏秋冬四季文章,笑脸迎来五湖四海九洲宾朋 横批:生意兴隆 08五字春联

碧野青蛙叫;黄山松鼠鸣。丙辉觇瑞应;子庶庆丰登。丙辉腾瑞气;子庶乐丰年。苍松随岁古;子鼠与年新。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春风拂绿柳;灵鼠跳松青。春燕鸣暖树;金鼠跳青松。鹊语红梅放;鼠年喜气浓。人欢为体健;鼠硕因年丰。豕去呈丰稔;鼠来报吉祥。豕去春无限;鼠来岁有余。鼠来豕去远;春到景更新。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鼠至调新律;鸡鸣早报春。欣有鼠须笔;喜题燕尾书。新妆鼠嫁女;美景艳迎春。子年春到户;鼠岁喜临门。子时春意闹;鼠岁笑声甜。子时岁交替;鼠节春更新。子为地支首;鼠乃生肖先。子夜松涛劲;鼠年鹊语香。子夜钟声响;鼠年爆竹喧。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猪守太平岁;鼠牵富裕年。天猪归仙界;子鼠拱福门。天猪驱寒尽;宝鼠带暖春。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08七字春联

万千禽兽尊为子;十二生肖独占先。

甲第宏开他造府;子年遍地祝丰收。岁月峥崂逢子鼠;江山锦绣倾甲年。银花万簇迎金鼠;火树千株展玉龙。银花火树迎金鼠;海味山珍列玉盘。莺歌燕舞春添喜;松韵清流庆子年。子来亥去年更岁;斗换星移日转轮。宰掉肥猪开美宴;迎来金鼠庆新春。春光曙色兆甲岁;子年遍地祝丰收。子夜钟声燃爆竹;鼠年吉语化春联。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喧。子岁人奔新富路;鼠岁三春报好音。花香鸟语山村好;雨顺风调鼠岁丰。亥岁祝福歌九曲;子年尽兴饮三杯。祖国健儿兴骏业;鼠须彩笔绘宏图。丙年有庆猪辞岁;子夜无声鼠报春。丙夜未眠思国计;子时早起讶春光。子年大有山河壮;甲岁丰盈日月新。才见肥猪财拱户;又迎金鼠福临门。窗花巧剪吉祥鼠;科技尊称致富神。春鼓频敲鼠嫁女;秧歌竞扭喜盈门。稻菽千重金浪起;春风万里玉梅开。火树银花迎玉鼠;山珍海味列金盘。吉祥鼠报丰收岁;科技花开富裕家。甲兵永戢书康乐;子庶同歌世共和。甲第连云欣发展;子年遍地祝丰收。甲乙科名佳话在;子孙孝友古风存。甲子迎春多瑞霭;文明建国遍春风。嫁女画图呈喜庆;迎春燕子舞祥和。跳舞唱歌庆子岁;题诗作对颂甲年。老鼠娶亲成故事;雄鸡迎日报新春。老鼠娶亲鸣鼓乐;羊毫蘸墨写春联。麟角凤毛增国誉;鼠须妙笔点春光。灵鼠跳枝月影晃;春牛耕地谷香飘。灵鼠迎春春色好;金鸡报晓晓光新。龙国群英兴伟业;鼠须彩笔绘蓝图。年画喜人鼠嫁女;红梅傲雪鹊鸣春。鹊喳梅放春迎户;鼠报年来福满门。

壬遇深恩心谢党;子图大业力描春。

豕去鼠来新换旧;星移斗转腊迎春。鼠怀不可告人事;年到非常吉庆时。鼠女出嫁千里外;钟声敲响两年间。鼠无大小名称老;年接尾头岁更新。鼠颖描春成画稿;羊毫触墨舞龙蛇。肃贪惩治官仓鼠;正本当纠裙带风。万千气象开新景;一代风流壮鼠年。鸠妇雨添正月翠;鼠姑风裹一庭香。务本神农播百谷;刺贪硕鼠吟三章。丙丁烈焰开新宇;子丑银花兆丰年。丙辉耀福腾淑气;子舍承欢聚太和。人逢盛世情无限;鼠拱华门岁有余。吉日生财鼠拱户;新春纳福鹊登梅。名题雁塔登金榜;鼠拱华门报吉祥。戌年引导小康路;亥岁迎来锦绣春。孟春之月方营室;宝盖进豕恰是家。国泰民安戌岁乐;粮丰财茂亥春兴。

第五篇:品味家乡文化

品味家乡文化

----太谷秧歌

教材分析:

太谷秧歌流行于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区,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内容大多是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基本上是一戏一调,节奏明快,易于上口,深受城乡大众喜爱。

太谷秧歌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10余县的乡土小戏,是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是我省戏曲花篮中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应该深入研究,很好继承发展,使它更加繁荣兴盛,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

目标:

1.通过资料和图片,了解太谷秧歌的相关知识。2.了解太谷秧歌的过程中,品味家乡文化,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3.热爱家乡,有为家乡贡献自己一份力的决心。

重点:了解太谷秧歌的相关知识,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难点:了解太谷秧歌,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过程:

一、起源初考

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是小曲(亦称时曲或俗曲)广泛传播的时期。当时晋中一带,已流行着当地民间艺人传唱的小曲曲。太谷县文化馆曾搜集抄录了不少古代小曲曲,如:《编根罗》(夸耀长袍)、《并蒂莲》、《一块铜》、《小尿床》、《高老庄》、《小二姐拜媒》、《铜青蚂昨》等20余首曲词。它们大都是反映当时当地民间生活故事的,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据明英宗朝廷禁唱‚妻上夫坟曲‛条令称:正统间,北京满城忽唱《妻上夫坟》曲……(亦称《小寡妇上坟》曲)祁太秧歌中亦有此曲。《顾曲杂言》云:嘉靖、隆庆年间,‚乃兴 《闹五更》、《哭皇天》、《粉红莲》……‛等曲,与太谷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异。

明代万历刊本,《玉谷调簧》里,有咏私情的问答体小曲,同太谷秧歌小曲《娘问女》、《挑水》的题材和体裁极其相似。可见明代小曲盛行之时,晋中平原的小曲亦在广泛流行。

每逢元宵节闹红火时,各地大搞龙灯、旱船、背棍、高晓 以及鼓乐欢奏等活动,大大小小的舞队极其普遍。其中的扮演者,在舞蹈间歇唱支小曲,渲染气氛,载歌载舞,歌舞结合,这种形式就是太谷秧歌的起源。

二、发展简况

踩街秧歌的由来

据《祁县志》康熙四年版载:‚臵里镇臵市集奠民居而通民财也。‛‚县市奇曰各街轮开自辰至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天地,设鳖山,悬花灯,放烟火,聚欢弦歌,有太平景象。‛可见,当时太谷县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民间文艺也比较活跃,走村串乡的艺人来往不断。据清代《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五刑杂犯》法令:‚民间如女中有一等秧歌脚惰民婆,及土妓流唱、女戏游唱之人,无论在京在外,该地方官务尽驱回籍……‛康熙 十年,禁唱秧歌妞女条:‚凡唱秧歌妇女及惰民婆,令五城司坊等官,尽行驱逐回籍,毋令潜住京城……‛当时太谷县一带经济优裕,交通畅达,卖艺求生的‚凤阳花鼓‛艺人,来到这里学唱流行的秧歌,以演唱为生计。这说明秧歌较早就见于文字记载了。

清康熙四十七年,孔尚任《平阳竹枝词》第一首‚踏歌词‛有:‚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从词中可以看出凤阳少女在平阳(今临汾)表演凤阳花鼓踏歌的情景。太谷秧歌歌舞节目《打花鼓》中亦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锣鼓介:呛得隆咚呛)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花鼓夫妻没得卖,身背花鼓走四方(锣鼓介:呛得隆咚呛),南京收了走南京,北京收了到北京,南北二京全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锣鼓介:呛得隆咚呛呛!呛得隆咚呛!呛得隆咚呛呛呛!呛得隆咚呛!)又《缀白裘》中多处谈到凤阳花鼓,如:《闹灯》中有:‚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人跟着跑‛之句。可见凤阳花鼓于清初就流行到了山西南部、中部一带。

《平阳竹技词》第二首中的。‚踏歌词‛‚蹴鞠场中不用球,轻轻对踢眼斜瞅,分明学得秦楼舞,五彩裙边露凤头。‛描绘了两个秀丽女子表演踢球游戏的情景。太谷秧歌中的《踢僦球》,又名《踢绣球》,也是姐妹二人表演踢球。唱词是:‚二月里来龙抬头,姐妹三人踢蹴球,大姐姐踢了个龙摆尾,二小妹妹来接球。走三走,扭一扭,踢了个狮子滚绣球,哎咳哎咳,踢得咱家姐妹二人,两鬃间儿、水汗珠儿,滴淋淋淋往下流,吼吼吼!‛两者对照,充分说明《踢蹬球》确是凤阳花鼓艺人所传播:又如《采花》、《采莲》、《珍珠倒卷帘》、《十二月对花》、《荣莉花》、《小放牛》等一批节目,也是当时流传到晋中一带的歌舞节目。

凤阳花鼓艺人的活动形式是:每到一地,由二人打鼓敲锣、引来了观众,先唱‚凤阳歌‛、‚广东调‛、‚满江红‛等小曲。接着表演歌舞节目‚踏歌‛等,有时也唱几段北方流行的秧歌曲调,以迎合当地观众的喜好。这种活动形式,被晋中民间艺人吸收、溶化,逐渐发展成了踩街秧歌队。

踩街秧歌队的表演形式,是由俊扮和丑扮两个公子相配,手持折扇领头,带领身背花鼓的女角色和拍小钗、敲小锣的男角色共二三十人,分两行沿街行进表演,炮声响处,走至迎接的户主门口,由领队公子咏颂,如:‚男人种地女织布,和和气气闹家务,指望今年收成好,儿孙满堂全家福。‛之类的即兴顺口 溜,朗诵完毕,两三个演员进入场地中央,边舞边唱小曲,表演歌舞

小戏。之后继续前进,直至踩遍各街为止。所表演的节目,如:《写十字》、《十把扇》、《游社社》、《看画儿》、《四保儿上工》等。其中,有第一人称的歌舞小戏,也有第三人称横排式的歌舞节目,他们唱见闻、数典故、叙景致、表古人,故事情节均较简单。歌舞时没有弦乐伴奏,只是轻敲鼓边轻击锣钗,掌握节奏。舞蹈动作也较简单,但却是歌中带舞,歌舞结合,这是太谷秧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踩街秧歌活动的时间较长,一直延到民国初年,才逐渐消失。

戏曲化的形式与演变

清乾隆六十年刊印的《霓裳续谱》云:‚[秧歌]凤阳鼓、凤阳锣,凤阳姐儿们唱秧歌。‛太鼓秧歌《打花鼓》中也有:‚夫妻双双出府门,海走天涯唱秧歌。‛唱凤阳花鼓艺人到了北方,也随着北方的风俗习惯唱秧歌了。虽然凤阳歌与秧歌的曲调,在调式、调性、音韵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互相吸收、溶化,逐步成了一体,统称秧歌,而风阳歌的名称在北方也逐渐消失了。另外,还吸收了‚莲花落‛的格调,按《津门杂记》云:‚北方之唱‘莲花落’者,谓之‘落子’,即如南方之花鼓戏也。‛又云:‚后有人改名太平歌词云‛。‚莲花落‛是夹说夹唱的一种说唱艺术,用竹板打节拍,每段常以‚莲花落、落莲花‛一类 的句子做衬腔或尾声。太谷秧歌《烙碗计》剧中,丑角学唱 ‚莲花落‛词:‚呱哒儿呱,呱哒儿呱,花鼓汉子把话明,再把妻儿叫一声。‛这是以‚莲花落‛形式唱《打花鼓》中的唱句。又如《小放牛》

唱词:‚打个什么锣?打个太平锣;打个什么鼓?打个凤阳鼓。‛念白中有:‚口儿里唱的都是莲花落吆降呀咳。‛又唱,‚一喷一朵莲花,花开一朵美。‛又《打花鼓》中唱,‚转过这条臭胡同,咱们再唱莲花落。‛这说明凤阳花鼓艺人流串到北方后也唱‚莲花落‛。这都对太谷秧歌的丰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太谷秧歌曲调增多了,剧目也丰富了,并且增加了数板与念白和唱完有说,说完再唱的节目。当地艺人也编出不少剧本,如:《割田》、《大挑菜》等,还有另一种形式,丑角上场先说一段与剧情无关的杂说,如:《双唤妹》、《碾糕面》等。这种有歌有舞有说的三结合节目出现后,对太谷秧歌又是一个大的发展,而且孕育了戏曲化的胚胎。

清嘉庆、道光年间,太谷、平遥、祁县等县的商业蓬勃兴起,商人四处经商,外地商人也频繁来这里通商。商业的发达也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交流传播。当时人们对时兴小曲,流行珍戏倍感兴趣。如:《走西口》、《金全卖妻》、《小上坟》(是水秀的故事)、《放风筝》等剧目,都是这一时期由外地传来的。在这些剧目的影响下,启发了民间艺人编唱反映当地农村生活的口头剧目,如《割田》、《回家》、《柚筒记》、《当板箱》等。这说明秧歌戏曲中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道光年间,晋中平原农村,成立了许多‚自乐班‛组织;据晋剧票社活动家郭少仙(已故)讲,他在太谷韩村时曾看到该村‚自乐班‛的一只衣箱,上写:‚道光十九年立‛等字祥。又据

老艺人大四儿旦[已古]谈:‚自乐班的组织,最迟是在清朝中叶,即太谷商业发达时就有了‛、当时农村一般是踩街秧歌活动,后即登上台子演出。台后设一卯桌,上插‚同乐班‛、‚喜乐社‛等产类的慢帘。节目有小曲曲、歌舞小戏、杂说、秧歌等。不过秧歌戏是占主导地位的,并有武场配合,如《埋儿》、《巫神》、《劝女》、《缝袍子》、《骂鸡》、《卖豆腐》等。从此,秧歌戏的胎儿产生了,这也是太谷秧歌的发展,由渐变到突变的重要标志。秧歌艺人登台演出后,起初在本村演出,后出村出县演出。据晋中地方志办刘俊礼同志从清徐县尧城村见到舞台墙壁上记录有光绪二十二年的演出剧目:‚五月初七日,太谷德胜社,首日《吃油漠》、《采茶》。午《换碗》、《求妻》、《哭五更》。晚《翠屏山》、《火算命》、《卖豆腐》。‛太谷德胜社,据说是由太谷县名艺人‚老双龙‛、‚四杆旗‛两师傅组织的半职业性班社。这类班社的出现,说明太谷秧歌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

民国15年前后,太谷秧歌艺人,根据当地真人真事编出了一批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生活的秧歌戏,并创作出一些新曲调,一直流传至今。如:《唤小姨儿》、《做小衫衫》、《十家排》、《送樱桃》、《跟大嫂顶工》等曲调。但其中的一些剧目,有淫荡低级下流的内容和表演动作。如‚钻幌帐‛、‚脱裤子‛等,这是太谷秧歌发展中出现的一股逆流,它败坏了太谷秧歌的声誉。

在这一时期,有些晋剧艺人,曾与秧歌艺人合作,改编和创作过不少优秀秧歌戏。最早创办太谷秧歌剧团的是贾堡人高保昌

他对太谷秧歌情有独钟。常常和喜爱太谷秧歌的人们聚会,邀请晋剧名旦‚二蛮旦‛创办了‚武秧歌‛采用老西调演出《杀嫂》等剧目在当时很有名。涌现出了一大批秧歌爱好者,在音乐和唱腔方面,也大有改进,戏曲韵味也浓,是太谷秧歌中的优秀节目。现在除《恶家庭》外,其余节目,仍流行演出。晋剧和秧歌,这两种姐妹艺术的艺人,还一起组织‚风搅雪‛班子,同台演戏,既演晋剧,也演秧歌。

晋剧艺人在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给秧歌以重大影响,对提高秧歌艺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晋剧和秧歌艺人,互相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太谷秧歌剧种,很快推广到了晋中10多个县,它在群众中的声誉,也越来越高。

三、建国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谷县共有业余秧歌剧一百多个[几乎是村村有剧团],艺人12000余人。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秧歌,精华与糟粕并存。在表演上既有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艺术,也有摄取的生活中丑恶淫秽的渣滓。1951年 5月 9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代的指示》后,各级领导和文化工作者,明确了既要继承遗产,又要改革创新,反对保守思想,反对乱加干涉和如何使秧歌艺力发展前进的方向。于是,便着手开展搜集整理工作,教育团结艺人,提高自身素质,为改革创新创造条件。

同年11月间,榆次专署文教局,组织太谷、文水、交城、祁县4县的名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在演出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推

陈出新‛的工作。从而,剔除了不健康的东西,整理改编了《新打花鼓》、《缉草帽》、《五秃嫂逃婚》、《下山》、《三十劝劝》等一批传统秧歌剧目,移植上演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功,并在声腔、音乐方面,加强了节奏性,丰富了锣鼓点。有的剧目,还配以弦乐伴奏。从此,太谷秧歌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太谷秧歌剧种名称的诞生,是继晋中秧歌之后的又一次改革。民国20年前后,太谷县的秧歌艺人,创作演出的剧目与曲调,曾轰动一时,传布甚广。因此,太谷秧歌名称的诞生是符合上述实际情况的。另从地域上看,晋中范围内,除有太谷秧歌外,还有介休的干板秧歌,汾孝地秧歌,晋源秧歌(太原南郊区),祁县温曲武秧歌等。如果将太谷秧歌仍称晋中秧歌,就不切合上述实际情况了。因而,改革为太谷秧歌,是比较恰当的科学的称谓。再次,从沿革上看,太谷秧歌自清康熙十年至抗战时期,由秧歌改称晋中秧歌,直到解放后的1951年改称太谷秧歌,而流传至今,再别无他名。

1955年,榆次县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团:‚榆次县秧歌剧团‛。演出了很多移植现代戏。如《朝阳沟》、《李双双》、《李二嫂改嫁》、《三换肩》等。也改编了不少传统戏,如《偷南瓜》、《当板箱》、《卖高底》、《卖豆腐》、《绣花灯》等,均受到观众的赞扬,以邱金兰为代表的第一代优秀女演员,出现在舞台上,这是太谷秧歌的新发展,尤其是出现了男演男、女演女的情

况,男演女的历史开始改变。同时,全部剧目增加了弦乐伴奏,丰富和发展了击乐锣鼓点;改一剧一曲为一剧多曲。在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进。从此,太谷秧歌走上了一条完善而又不失泥土气息、改革而又不变其特色的新型戏曲化道路,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飞跃。

1964年‚四清运动‛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文水工作队的某些人,写出《必须使太谷秧歌获得新生》的文章,其基本精神是全盘否定,把秧歌说得一无是处。这对各县秧歌的演出,大受影响。有的只演出移植的现代戏,形成了一条腿走路。

十年**中,太谷秧歌横遭祸害,全部被扼杀。榆次县秧歌剧切被解散;农村业余剧切也销声匿迹了。直到1978年,党中央提出了拨乱反正,太谷县成立了‚太谷秧歌剧切‛。在名演员王效端(香忙旦)培训下,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演出节目有:《逼婚记》《西厢记》《王老虎抢亲》等。1982年,晋中地区戏剧会演时,青年演员刘丁英、籍红玉获优秀演员称号。此后,太谷秧歌开始恢复上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体制改革,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越来越好。农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渴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就为发展太谷秧歌,提供了有利条件。太谷秧歌艺人,为适应这一大好形势,努力地进行改革前进,如在体制方面,变官办为自愿组合,10余个业余班、社,自负盈亏,进行演出。在训练演员方面,采用自办、自育和师带徒的办法,几

年来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秀和拔尖演员,活跃于舞台上。不少班、社,演出效益很好,收入颇丰,观众反映热烈。

四、小结

太谷秧歌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历史上,太谷秧歌曾多次被政府禁演,很多剧本被毁,影响和制约了太谷秧歌的发展。许多民间艺人也都已垂垂老矣。现在太谷秧歌正努力发展,以延续往日的繁荣。就让我们也为家乡文化----太谷秧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下载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味对联的文化魅力(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味习语文化

    品味习语文化 摘要:解读英汉习语,体味中西文化风格。习语就英文的解释包括成语、熟语、谚语等。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式,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幽默典雅, 历史悠......

    品味诗词魅力(共五则)

    品味诗词魅力 感受语言芳香 ——古诗教学研讨会听课总结 10月25日,我和学校的田老师一起来到了县实验小学参加全椒县古诗教学研讨观摩会,尽管天气已经有点冷了,但丝毫没有减弱......

    品味小古文语言魅力

    品味小古文语言魅力 谢晓霞 文言文是不仅文字简约,还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小学高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比在小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

    拟写对联 感受魅力

    《走进对联》说课稿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走进对联》,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学......

    品味法国文化5篇

    品味法国文化,置身浪漫之都 文章摘要: 浪漫的法国给人印象最深刻,而现在法国人通过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展览,呈现法国在多个领域的创造力。旨在改变法国在人们心目......

    品味蜡染感受文化

    品味蜡染感受文化 蜡染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懂得以及会做蜡染的只有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国内),这几个省份。作为典型的一种非遗,值得并且应该被人......

    品味警营文化1

    品味警营文化  警营文化就是公安建设的根和灵魂,是公安机关凝聚力、向心力和智力支持。政工干部作为警营文化的组织者和谋划者,树立“文化润其内,养德以固本”的理念,必须要把......

    对联文化进校园

    对联文化进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充分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