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带答案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测试
小古文阅读测试
班级
姓名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 ;为设果(),是 为 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 从文中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 是 的知音,从 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3、高山流水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 惟: 援: 俱: “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惟弈秋之为听是指 :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 ;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去人近及日中 孰 为汝 多知 乎 “为”是多音字,文中的“为”如:此不为读()孰为读()。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
3、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 射大地中午太阳 射大地
五、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 它是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
六、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 原因是(文中原话)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七、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理解词句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邓林是指
2、夸父追日象征着
八、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2、这是一则 故事,告诫我们做事
九、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理解词句意思。
短: 更读音(): 不肖读音():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 修辞手法,我知道成语()的意思是 这三个成语运用了 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2、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字词)的人。
十、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
鬻(): 誉: 其矛: 其人:
其人弗能应也。
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十一、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5.趋:快走。往——去,到„„去。6.槁(gǎo):草木干枯。
1、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
2、“予”在文中指“我”读音()。这个寓言故事教育我们做事要
十二、《为学》 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理解词句意思。
本文第一段使用了、修辞手法。“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句子的意思是
2、作者讲述了 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求学问只要
就 的道理。
十三、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读故事我知道女娲以 补天,我觉得女娲是的人。
十四、陶侃惜谷《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一狼洞其中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4. 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答案:①.拿 ② 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十五、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 6 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羊 2.杨子 邻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十六、鲁人织屦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或谓之曰(2)以子之长
2、翻译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1)有人(2)凭
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十七、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延吾治(2)一人信焉(3)乃索板二片
2、翻译下列句子。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1)请,邀请;(2)相信;(3)取,拿来
2、我干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
3、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就像治驼背,不能只治了弯曲的背,背不再弯曲了,可人的生命也没有了,这就是不看全部只求局部效益,这样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这个驼背的人,被这样的庸医治好了背,却没了命,得不偿失
十八、(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
1、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2、①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十九、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hé何)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你)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我垣(yuán城墙)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里子》)
1.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①“其子患之”的“之”是指 ②“有鼠之祸”是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
1、①其鸡亦尽。②窃吾食,毁吾衣,穿我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2、处事和用人都要分清主次轻重、权衡利害得失。
二十、颜回好学
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②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③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鲁哀公:鲁国国君。③迁:转移
1、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⑴发尽白,蚤死。
⑵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孔子哭之恸
⑵门人益亲
⑶弟子孰为好学
⑷不贰过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4、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案:
1、①“蚤”同“早” ②“亡”同“无”
2、①哀痛到了极点 ②更 ③谁 ④过失,错误
3、(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4、不迁怒,不贰过。
二十一、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请于关尹子()退而习之()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二、解释下列句子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
三、想想你从课文中领悟出了什么道理,结合你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有条理地写下来。
二
十二、掩耳盗钟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欲负而走()(2)有得钟者()(3)以椎毁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恐人闻之
而
夺
己
也,遽
掩
其耳。
3、当“钟况然有音”时,得钟者的心里一定会想:
4、这篇文章中塑造的得钟人具有 的特点。
二
十三、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①,乃复进。其母知其言宣也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③,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言宣矣。
注释:①辍(chuò)停止,废止。如“辍学”、“辍笔”。②喧(xuān):遗忘。③裂:割断。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其母方织(正在)B、孟子辍然中止(„„的样子)C、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D、以此戒之(戒备)
2、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自是之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4分
第二篇:党建基础知识测试 -带答案
党建基础知识测试
所在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2、“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 ;按时上好 党课。
3、“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
4、“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5、“六大纪律”: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 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6、“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7、“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8、“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9、“四风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0、“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11、“访惠聚”是指: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12、“六篇文章”: 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开放合作、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加强党建
13、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4、“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三型政党”:建设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6、“四自能力”:自我 净化、自我 完善、自我 革新、自我 提高 能力。
17、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新十六字方针”: 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18、“两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定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定能实现。
19、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自觉,二是 按时,三是 足额。
20、“两个责任”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简答:
1、什么是“四种形态”?
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福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上提出)
2、“一案双查”指的是什么?
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3、“一岗双责”指的是什么?
指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原则是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
4、“四同步、四对接”指的是什么?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第三篇:小学生猜谜语带答案
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游戏,猜中时有一种胜利的喜悦;没猜中知道答案后有一种恍然大悟;总也猜不中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意味深长……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小学生猜谜语带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文具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打一文具)
【谜底】铅笔
2、身体有圆也有方,常在铅笔盒里装,要是写错一个字,它会马上来帮忙。(打一文具)
【谜底】橡皮
3、白娃娃,爬黑墙,越爬个儿越变小,再也没法往上长。(打一文具)
【谜底】粉笔
4、身体长的细又长,天生美丽黑心肠,上平下尖纸上爬,越爬越短越心伤。(猜文具)
【谜底】铅笔
5、硬舌头,尖嘴巴,不吃饭,光喝茶。(猜用品)
【谜底】钢笔
6、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打一物)
【谜底】书包
7、新时白头发,旧时变成黑,闲时戴帽子,忙时把帽摘。(猜文具)
【谜底】毛笔
8、一个小黑人,跳进洗澡盆,越洗越不净,长人变短人。(猜文具)
【谜底】墨
水果谜语
1、黄包袱,包黑豆,常一口,甜水流。(猜水果)
【谜底】梨
2、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猜一食物)
【谜底】西瓜
3、红灯龙,绿宝盖,十人见了九人爱。(猜水果)
【谜底】柿子
4、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绿衣服,老来都穿黄色衣。(猜一水果)
【谜底】香蕉
5、胖娃娃,滑手脚,红尖嘴儿一身毛,背上浅浅一道沟,肚里血红好味道。(猜一水果)
【谜底】桃子
6、像球样的圆,像血样的红,向珠样的亮,样蜜样的甜。(猜水果)
【谜底】樱桃
7、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猜一水果)
【谜底】葡萄
8、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
【谜底】西瓜
9、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绿衣服,老来都穿黄色衣。(打一植物)
【谜底】香蕉
10、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打一植物)
【谜底】葡萄
11、千姊妹,万姊妹,同床睡,各盖被。(猜水果)
【谜底】石榴
12、青树节青瓜,青瓜包棉花,棉花包梳子,梳子包豆芽。(猜水果)
【谜底】柚子
13、脱下红黄衣,七八个兄弟,紧紧抱一起,酸甜各有味,大家都喜欢。(猜水果)
【谜底】橘子
14、红关公,白刘备,张飞,叁结义。(猜水果)
【谜底】荔枝
15、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猜水果)
【谜底】番茄
16、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猜水果)
【谜底】香蕉
17、黄包袱,包黑豆,尝一口,甜水流。(打一植物)
【谜底】梨
18、红线吊绿球,吊上树梢头,不怕风和雨,只怕贼来偷。(打一植物)
【谜底】猕猴桃
19、小小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掉金饺子,吐出白珠子。(打一植物)
【谜底】橘子
20、青青果,圆溜溜,咬一口皱眉头。(打一植物)
【谜底】梅子
21、小时胖乎乎,老来皮肉皱,吃掉它的肉,吐出红骨头。(打一植物)
【谜底】枣
22、体圆似球,色红如血,皮亮如珠,汁甜如蜜。(打一植物)
【谜底】樱桃
23、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床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着一床疙瘩被。(打一植物)
【谜底】核桃
24、谁说石家穷,家里真不穷,推开金板壁,珠宝嵌屏风。(打一植物)
【谜底】石榴
25、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植物)
【谜底】西瓜
26、胖娃娃,滑手脚,红尖嘴儿一身毛,背上浅浅一道沟,肚里血红好味道。(打一植物)
【谜底】桃子
27、白床铺,黄帐子。(打一植物)
【谜底】桂圆
28、一个婆婆园中站,身上挂满小鸡蛋,又有红来又有绿,既好吃来又好看。(打一植物)
【谜底】枣树
29、脱了红袍子,是个白胖子,去了白胖子,剩个黑丸子。(打一植物)
【谜底】荔枝
30、圆圆红罐罐儿,扣着圆盖盖儿,甜甜的蜜水儿,满满盛一罐儿。(打一植物)
【谜底】柿子
31、白胖娃娃泥里藏,腰身细细心眼多。(打一植物)
【谜底】藕
32、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猜一食物)
【谜底】瓜子
33、茎儿许多根,果子泥里存,没花也没叶,没枝也没根。(打一植物)
【谜底】荸荠
34、个儿小小,头尾尖尖,初尝皱眉,再吃开颜。(打一植物)
【谜底】橄榄
35、味道甜甜营养多,谁说无花只结果,其实花开密又小,切莫被名所迷惑。(打一植物)
【谜底】无花果
36、小刺猬,毛外套,脱了外套露紫袍,袍里套着红绒袄,袄里睡个小宝宝。(打一植物)
【谜底】栗子
37、小时青来老来红,立夏时节招顽童,手舞竹竿请下地,吃完两手红彤彤。(打一植物)
【谜底】桑葚
38、海南宝岛是我家,不怕风吹和雨打,四季棉衣不离身,肚里有肉又有茶。(打一植物)
【谜底】椰子
39、水上生个铃,摇摇没有声,仔细看一看,满脸大眼睛。(打一植物)
【谜底】莲蓬
人体器官谜语
1、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猜器官)
【谜底】手指
2、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胖儿郎。(猜器官)
【谜底】嘴
3、左一片,右一片,两片东西不见面。(猜器官)
【谜底】耳朵
4、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猜器官)
【谜底】眼睛
5、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猜器官)
【谜底】手
6、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起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牙齿
7、哥儿十个分两家,干起活来要请它开机器,种庄稼,越干越巧劲越大。(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手
8、此物管八面,人人有两片,用手摸的着,自己看不见。(猜器官)
【谜底】耳朵
蔬菜谜语
1、身材瘦瘦个儿高,叶儿细细披绿袍,别看样子像青蒿,香气扑鼻味儿好。(打一植物)
【谜底】芹菜
2、不长汁来不生杈,叶子顶上开白花,脑袋睡在地底下,胡子长了一大把。(猜蔬菜)
【谜底】葱
3、一个黄妈妈,一生手段辣,老来愈厉害,小孩最怕他。(猜蔬菜)
【谜底】姜
4、不是葱,不是蒜,一层一层裹紫缎。说葱长的矮,像蒜不分瓣。(猜蔬菜)
【谜底】洋葱
5、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猜蔬菜)
【谜底】莲藕
6、白公鸡,绿尾巴,一头钻进泥底下。(猜蔬菜)
【谜底】萝卜
7、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栽,切开红漆桶,清甜可口好小菜。(猜蔬菜)
【谜底】红萝卜
8、生根不落地,有夜不开花,市场有得卖,园里不种他。(猜蔬菜)
【谜底】豆芽
9、红嘴绿鹦鹉,吃了营养多。(猜蔬菜)
【谜底】菠菜
10、身穿着蓑衣,肉儿香又甜,要脱去那蓑衣,就会手儿痒。(猜蔬菜)
【谜底】芋头
11、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打一植物)
【谜底】豆芽
12、身子长,个不大,遍体长着小疙瘩,有人见了皱眉头,有人见了乐开花。(打一植物)
【谜底】苦瓜
13、不是葱不是蒜,一层一层裹紫缎,说葱比葱长得矮,像蒜就是不分瓣。(打一植物)
【谜底】洋葱
14、紫色衣,肉白细,煮过後,衣儿肉儿都变色。(猜蔬菜)
【谜底】茄子
15、青藤挂满棚,结果像青龙,嫩时当菜吃,老了也有用(猜瓜类)
【谜底】丝瓜
16、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猜蔬菜)
【谜底】小黄瓜
17、好象苹果红又红,好象柿子没有盖,能当水果能当菜,营养好来人人爱。(打一植物)
【谜底】西红柿
18、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家,衣服就扯破。(打一植物)
【谜底】蒜
19、紫色树,开紫花,开过紫花结紫瓜,紫瓜里面装芝麻。(打一植物)
【谜底】茄子
20、白胖娃娃泥里卧,腰身细细心眼多。(打一植物)
【谜底】藕
21、一个黄妈妈,生性手段辣,老来愈厉害,小孩最怕它。(打一植物)
【谜底】姜
22、样子像小船,角儿两头翘,骨头在外面,肉儿里头包。(打一植物)
【谜底】菱角
23、架上爬秧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打一植物)
【谜底】黄瓜
24、脸圆像苹果,甜酸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打一植物)
【谜底】西红柿
25、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打一植物)
【谜底】蘑菇
26、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打一植物)
【谜底】冬瓜
27、一团幽香口难言,色如丹桂味如莲,真身已归西天去,十指尖尖在人间。(打一植物)
【谜底】佛手
28、红嘴绿鹦哥,吃了营养多。(打一植物)
【谜底】菠菜
29、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盛芝麻。(打一植物)
【谜底】茄子
30、红口袋,绿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31、圆圆铜钱挂满身,青皮青骨园中生,本是高低不统一,硬说长得一样齐。(打一植物)
【谜底】芥菜
32、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打一植物)
【谜底】丝瓜
33、一物生来真奇怪,它是世上一盘菜,娘死以后它才生,它死以后娘还在。(打一植物)
【谜底】木耳
34、弟兄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打一植物)
【谜底】大蒜
35、红公鸡,绿公鸡,身子钻在泥底下,你要捉住它,揪住尾巴用力拔。(打一植物)
【谜底】胡萝卜
36、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爱它是样好小菜,怕它吃到嘴里眼泪来。(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食物谜语
1、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里不见。(打一物)
【谜底】盐
2、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3、白胖胖,四方方,一块一块摆桌上,能做菜,能做汤,常常吃它有营养。(打一食物)
【谜底】豆腐
4、来自水中,却怕水冲,回到水里,无影无踪。(猜调味料)
【谜底】盐
5、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猜一食物)
【谜底】蒜
6、脱去黄金袍,露出白玉体,身子比豆小,名字有三尺。(打一植物)
【谜底】大米
7、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实来半截空,半截长在地面上,半截长在土当中。(打一植物)
【谜底】葱
8、长得像竹不是竹,周身有节不太粗,不是紫来就是绿,只吃生来不能熟。(打一植物)
【谜底】甘蔗
9、冬天幼苗夏成熟,滔滔海水是活土,根浮水面随浪晃,身潜水中漫起舞。(打一植物)
【谜底】海带
10、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国家出力气。(打一植物)
【谜底】花生
11、四四方方一块田,一块一块买铜钱。(猜食物)
【谜底】豆腐
第四篇:小学生文言文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君(对他的尊称,谦词)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解释
舍:住处。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安顿。
复:再,又。
是:这。
焉:在那里。译文
(释文)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文言文启蒙读本答案
1.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直接继承人
2.翻译;是亦非所以居子矣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文言知识
焉。焉是个文言虚词,常用在句末作语气词,相当于了。但有时又相当于于之,即在这里,在那里。上文遂居焉,即遂居于之,意为就住在这里。又,《曹刿论战》夫大国,惧有伏焉。惧有伏焉,即俱有伏与之,意为担心齐国在那里有埋伏 文化常识
我国古代统治者十分讲究礼制,家庭有礼,官府有礼,堂上更有礼,所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孟子小时候在学堂里,除了识字外,还要学习揖让揖退,这些都是朝堂上的规矩,比作,姿势都有规定,不合礼制轻者斥责,重者处刑。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5)无益(16),而又害之。注释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5、谓:对…说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8、予——我,第一人称代词.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3、寡:少
14、耘苗:给苗锄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
16、益:好处。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注释
字词 更:改变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缘:因为
空:空口
薄暮:靠近傍晚
具:准备好,准备
口爽:口味败坏
昔:从前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之理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文言知识
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为“反而,反倒”。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注释
①善:擅长
②岂:难道
③这:的人
④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⑤遽急:立即。
⑥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任,对待。任物:对待事物。以:用。
悖:违反。
⑧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⑨引:带着,抱着。
之:代词,指婴儿。翻译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含义
1.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对待,否则就会犯错。
2.无论做什么事情,对待事物如果不做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必定会犯错误。
3.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做出 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4.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字词解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但是
以:用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事实可以一手拿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的另一头放在地上,成一个斜坡,进入城门,如果把竹竿放平进去,容易扎瞎别人的眼睛,有害他人身体。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 1: 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2: 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cagd语言来讲就是piecewise.或者是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子的人了。含义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词意
某:某个人;有个人。
恶:厌恶,讨厌。
破家:倾尽所有的家财。
益:更加。
厌:饱食。
以:用。
腥膏:鱼和肥肉。
毡毯:毯子。
率:全部。
畜:养。
以为:认为。
暴:凶暴。
逐:驱逐,赶走。
遂:于是;就。
天下无良猫也: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凶暴。故:原因。益:更加。暴:凶暴。翻译
有人十分讨厌老鼠,破产讨得一只好猫。用大鱼大肉去喂猫,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过着很安逸的生活,都不去捕鼠了,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猫赶走后,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寓意
故事告诉我们:溺爱是不可取的,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猫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环境过于安分,人就会懒散,不思进取。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全是他一手造成,他没有想过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给人以深思启示。对人太过迁就会适得其反,对动物也是如此。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注释
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
谷:山谷。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行为举止不像偷斧子的。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而: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走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随便猜疑别人。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②使③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⑦以⑧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⑨立,好⑩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⑪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混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混子就难混。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⑫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⑬使:派,让,指使。
⑭ 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⑮ 这里是戏 称。请:请求。
⑯说:通“悦”,喜欢。
⑰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廪:粮仓。食:给东西吃。以:同“与”。
⑱以:给。
⑲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
⑳好∶喜欢,爱好。
(11)逃:逃跑。
(12)立:继承王位。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寓言故事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⑴也。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
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④特:不过,只是。
⑤戏耳:开玩笑罢了。
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⑴烹(pēng):煮。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赏析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反思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8)恶(e):害怕。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句与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设:摆放,摆设。甚:非常。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3)对题目的理解杨氏之子杨氏:姓杨的 之:助词,相当于“的” 子:儿子 把它连接起来.整个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指:拜见 乃:就,于是 示 :给 看 曰:说 未:没有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朗读方法
/=停顿的地方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杀骆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注释
①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翻译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注释
斫:zhuo,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 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 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人有负盐负薪者
(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注释
①负:背。
②薪:柴。
③释:放下。
④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⑤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⑥顾州纲纪: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
⑦群下:部下,属员。
⑧咸:都。
⑨实:事实,真实的。
⑩伏:通“服”,文中指趴在地上认罪。遣:派,此处指打发。译文
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补充
(1)同释重担息(下)树荫
(2)惠令人置羊皮在席上 阐述道理
①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②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③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湮:填塞 古今异义词
赤足: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吴起守信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16)解释
加点字词
暮:傍晚 令:派、使、让
方:才 之:代词,代“老友”
俟(sì):等待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信:诚信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理解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4)以:以为,认为。(5)去:离。
(6)日中:中午。(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辩日启示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中心思想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 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 片面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3.一词多义:
止 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 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5.常用字词:
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
顾:看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学弈
1.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弈:下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数:指技艺。
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
不得:学不会
善:善于,擅长。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惟:同“唯”,只。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为:因为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弈者:下棋的人。
通国:全国。
使:让(动词)。
之:他,之前一个人。(指第一个用心听讲的人)
俱:一起。
弗:不。
若:如。
矣:了。(语气词)
为:同“谓”,指有人说。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同“欤”叹词,相当于“吗”。
然:这样。
也:是。译文
现在你把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来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三层意思。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第三层(最后两句)是自问自答:是不是后一个比不上前一个聪明呢?我可以说:完全不是。联系第二层可知,后一个只因为他不肯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落后的啊!只有四句话,却层次分明地讲明白了不专心致志便学不好本领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的简洁精炼由此可见不一般啊。
《学弈》通过弈秋教学生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老师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绝对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第五篇:小学生成语专项训练(带答案)
小学生成语专题训练(答案)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后()
七()八()
三()两()推()出()同()共()
无足()()
水()石()
舍()为()
危在()()
半()半()()倒()歪()顾()盼 有()不()()()顿挫
能()能()坐观()()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死()伤
()机()算()谋()计 高()远()()峰()石
()古()青
鬼()神()()风()雨
千()万()
左()右()
东()西()()花()草 无()无()()功()绩
()途()路()()失措
()身()骨
自()自()
日()月()
()()无路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出四个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4)描写自然景物的:(5)描写人物神态的:(6)描写建筑物的:(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8)形容知识丰富的:(9)含有动物名称的: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 AABC式: ABCC式: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 9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 夸张手法: 拟人手法: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二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各一个)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纸上谈兵()背水一战()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______________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______________ 形容医术高明:______________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_____________ 形容重归于好:______________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___________ 形容十分喜爱:_____________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____________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言()语
6随口乱说的话()言()语 2说了很多的话()言()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言()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言()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言()语
/ 9
4豪迈雄壮的话()言()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言()语 5像蜜糖似的话()言()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言()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然大物
()然大悟
()然泪下
()然大怒()然无存
()然若失
()然起敬
()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近义成语()-()
()-()
()-()
()-()
反义成语()-()
()-()
()-()
()—()
九、成语填空。
春意()然
有备无()
日月如()
瓜熟()落 勤能补()
观者如()
跋山()水
()拳擦掌()犊之情
艰苦()绝
披星()月
根深()固 一()风顺
()阳似火
目不()接
鱼()而入 倾()而出
()天大厦
运()帷幄
沧海一()星罗()布
()息万变
有()无恐
出类拔()力()纸背
义无反()
雷()风行
披荆()棘 烟波浩()
()驴技穷
郑人买()
()苗助长 发人深()
羊()小道
花团锦()
永()不朽 水()不通
晶莹()透
憨态可()
相得益()名列前()
满腹经()
()古通今
同舟共()开卷有()
循规()矩
天道()勤
()塞顿开 才华横()
鞠躬尽()
斩钉()铁
声色俱()含辛()苦
眼花()乱
()名而来
闪()其词 惊涛()浪
()才是举
革故()新
身()其境()然而止
迫不()待
()然大波
()竽充数
/ 9
()流不息
无()之谈
安然无()
()篇巨制 家()四壁
化为()有
脍()人口
哀()遍野()而走险
高()远瞩
气宇()昂
处之()然()经风霜
扶老()幼
化险为()
惊涛()浪 心()诚服
所向披()
()然开朗
高深()测 拾人牙()
()波斩浪
不()思索
积水成()浓()淡抹
银()素裹
负()顽抗
悲愤欲()与世长()
()然泪下
()费心血
顶礼()拜 众星()月
()雀无声
()立鸡群
心急如()广()无垠
艰苦()绝
颠()流离
()泊不定()息万变
相()相成回()荡气
硕大无()风卷()云
()谋已久
万()俱寂
同仇敌()()不及防
如火如()
()羞成怒
明()秋毫 顾名思()
匪()所思
时光荏()
白驹过()莫()一是
()往如来
窗明()净
()大精深 苦心孤()
()者如斯
轻举()动
螳臂()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十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响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1)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2)教师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赛跑、游戏。(请写出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4 / 9))))))
小学成语练习(答案)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俯)后(仰)
七(上)八(下)
三(言)两(语)推(陈)出(新)同(甘)共(苦)
无足(轻)(重)
水(落)石(出)
舍(己)为(人)
危在(旦)(夕)
半(信)半(疑)(东)倒(西)歪(左)顾(右)盼
有(恃)不(恐)(抑)(扬)顿挫
能(屈)能(伸)坐观(成)(败)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救)死(扶)伤
(神)机(妙)算(阴)谋(诡)计 高(瞻)远(瞩)
(奇)峰(异)石
(万)古(长)青
鬼(斧)神(工)(呼)风(唤)雨
千(磨)万(击)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奇)花(异)草
无(边)无(际)(丰)功(伟)绩
(穷)途(末)路(惊)(慌)失措
(粉)身(碎)骨
自(言)自(语)
日(新)月(异)
(走)(投)无路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出四个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惊弓之鸟 拔苗助长 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完璧归赵(4)描写自然景物的: 万古长青 姹紫嫣红 崇山峻岭 花红柳绿(5)描写人物神态的: 呆若木鸡 目不转睛 目瞪口呆 聚精会神(6)描写建筑物的: 高楼大厦 拔地而起平地而起 高大挺拔(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 为国捐躯 舍己为人(8)形容知识丰富的: 博览群书 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博学多才(9)含有动物名称的: 牛刀小试 羊肠小道 胆小如鼠 呆若木鸡
/ 9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平平安安 ABAC式: 无边无际 无缘无故 半信半疑 任劳任怨 AABC式: 蒸蒸日上 碌碌无为 滔滔不绝 历历在目 ABCC式: 千里迢迢 大名鼎鼎 小心翼翼 白发苍苍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左邻右舍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南腔北调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化敌为友 贪生怕死 瞻前顾后 声东击西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避重就轻 此起彼伏 前因后果 凌强扶弱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天经地义 左思右想 东张西望 东倒西歪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街头巷尾 谈古论今 摇头摆尾 博古通今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生死存亡 阴晴圆缺 轻重缓急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 视死如归 守口如瓶 呆若木鸡 挥金如土 夸张手法: 逃去如飞 大步流星 狼吞虎咽 挥汗如雨 拟人手法: 呆若木鸡 龙争虎斗 百花争艳 闭月羞花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二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各一个)
杞忧 东道主 八九不离十 百闻不如一见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项羽)
初出茅庐(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三顾茅庐(刘备)
望梅止渴(曹操)
图穷匕见(荆轲)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煮豆燃萁(曹植)
破釜沉舟(项羽)望梅止渴(曹操)
图穷匕见(荆轲)指鹿为马(赵高)
围魏救赵(孙膑)草船借箭(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
/ 9
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
毛遂自荐(毛遂)
闻鸡起舞(祖逖)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得心应手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三)言(两)语
6随口乱说的话(胡)言(乱)语 2说了很多的话(千)言(万)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冷)言(冷)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自)言(自)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闲)言(秽)语
4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流)言(蜚)语
5像蜜糖似的话(甜)言(蜜)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潸)然泪下
(勃)然大怒(荡)然无存
(怅)然若失
(肃)然起敬
(嫣)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近义成语(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安然无恙)-(相安无事)
(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
反义成语(欢天喜地)-(愁眉苦脸)
(将信将疑)-(坚定不移)
(千方百计)-(一筹莫展)
(垂头丧气)—(神气活现)
九、成语填空。
春意(盎)然
有备无(患)
日月如(梭)
瓜熟(蒂)落 勤能补(拙)
观者如(市)
跋山(涉)水
(摩)拳擦掌(舔)犊之情
艰苦(卓)绝
披星(戴)月
根深(蒂)固 一(帆)风顺
(骄)阳似火
目不(暇)接
鱼(贯)而入
/ 9
倾(巢)而出
(摩)天大厦
运(筹)帷幄
沧海一(粟)星罗(棋)布
(瞬)息万变
有(惊)无恐
出类拔(萃)力(透)纸背
义无反(顾)
雷(厉)风行
披荆(斩)棘 烟波浩(缈)
(黔)驴技穷
郑人买(履)
(拔)苗助长 发人深(省)
羊(肠)小道
花团锦(簇)
永(垂)不朽 水(泄)不通
晶莹(剔)透
憨态可(居)
相得益(彰)名列前(茅)
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同舟共(济)开卷有(益)
循规(蹈)矩
天道(酬)勤
(茅)塞顿开 才华横(溢)
鞠躬尽(瘁)
斩钉(截)铁
声色俱(厉)含辛(茹)苦
眼花(缭)乱
(慕)名而来
闪(烁)其词 惊涛(骇)浪
(唯)才是举
革故(鼎)新
身(临)其境(戛)然而止
迫不(及)待
(轩)然大波
(滥)竽充数(川)流不息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化为(乌)有
脍(炙)人口
哀(鸿)遍野(铤)而走险
高(瞻)远瞩
气宇(轩)昂
处之(泰)然(饱)经风霜
扶老(携)幼
化险为(夷)
惊涛(骇)浪 心(悦)诚服
所向披(靡)
(豁)然开朗
高深(莫)测 拾人牙(慧)
(劈)波斩浪
不(假)思索
积水成(渊)浓(妆)淡抹
银(装)素裹
负(隅)顽抗
悲愤欲(绝)与世长(辞)
(潸)然泪下
(枉)费心血
顶礼(膜)拜 众星(拱)月
(鸦)雀无声
(鹤)立鸡群
心急如(焚)广(阔)无垠
艰苦(卓)绝
颠(沛)流离
(漂)泊不定(瞬)息万变
相(辅)相成回(肠)荡气
硕大无(朋)风卷(残)云
(蓄)谋已久
万(籁)俱寂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如火如(茶)
(恼)羞成怒
明(察)秋毫 顾名思(义)
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莫(衷)一是
(鉴)往如来
窗明(几)净
(博)大精深 苦心孤(诣)
(逝)者如斯
轻举(妄)动
螳臂(当)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成千上万)→(万国来朝)→(朝闻夕死)→(死缠硬磨)
/ 9
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人高马大)→(大材小用)→(用兵如神)→(神出鬼没)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望洋兴叹)→(叹为观止)→(止步不前)→(前仆后继)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全心全意)→(意味心长)→(长生不老)→(老当益壮)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下为家)→(家破人亡)→(亡羊补牢)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行云流水)→(水性扬花)→(花前月下)→(下里巴人)
十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响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1)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百花齐放 春意盎然
(2)教师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赛跑、游戏。(请写出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热闹非凡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热火朝天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