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时间:2019-05-14 16:0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第一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四种沟通网络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中的四种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对人际关系交往积极性的经典研究: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4个实验组成。)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的结论有:(1)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有物质条件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西方主要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场合交往论(康波和斯尼格)、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R。G。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其主要观点是:(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也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2)米德等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交往者需要具有一样的译码系统。(4)米德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符号 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流行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其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交往理论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人际特质理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种需要为:(1)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2)控制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3)感情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1)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2)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友谊,受人爱戴。(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求,必然争权争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但该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七个层次的需要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什么是社会测量法?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有: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社会测量法的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社会测量法的不足:无法提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易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藏人际选择真正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什么是态度

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经验性、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特性: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属于个人和外界对象关系范畴。)、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成分所组成的心理倾向。)、稳定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结合、协调一致。)

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往往无意识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这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力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 一定的制约作用。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如果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就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组织与新群体,就建立了新的态度。而且态度一形成就根受到此群体的共同行为准则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群体成员必须共同维护和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此时群体或组织作为参照系对个体发生作用,个体接受对他来说是新的现汇,必定要有新的态度与此对应。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包括内化与同化两个步骤。

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习一系列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即内化和同化。

社会化的含义:一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的东西。二是社会群体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东西。

4、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

①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

②认知失调程度下列因素影响: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差异的认知数目,与个体所有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③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从而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改变的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

④人们在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的情况,一旦作出决定,不协调就伴随而来,通过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可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5、转变态度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登门拜访: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目的的方法。

团体规定论:群体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是因为个体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也因为个体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所以通过利用群体规章、准则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全面宣传法:一般说,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的结合,有助于改变人们态度。沟通信息法:在态度转变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沟通有两种重要方式,一为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6、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沟通者:可信性(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类似性、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出全部力量,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会有较大的效果。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概念))

沟通内容:利用情感(好感、恶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都要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

沟通对象:听众的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让听众承诺以及听众的处性因素。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

①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诱导服从实验:费斯订格和卡尔史密斯

实验结果: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提供的诱因与态度改变的程度成反比。

前提条件:愿选择、作承诺有责任感、能预期到消极后果。②努力理由研究:我们的努力,是态度改变的关键变量 ③不足阻碍研究: ④决策后失调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努力理由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而心理治疗中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加治疗的效果。

二、儿童教育:不足阻碍研究表明,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儿童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采用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方法更有利于儿态度的转变。

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会体会到认各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用认知失调理论的话说,一种小诱因是解释行为的不充分理由,而诱因过大,或得到的奖励过大时,这种诱因便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产生较少的认知失调,不利于原有态度的改变。

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充分理由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在决策后失调部分,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一个方法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厂商和商品推销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顾客购买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式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对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决策:当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已作出的决定,并出现“承诺升级”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对决策失调后的“承诺升级”现象,可通过其他方法加以预防。如让管理人员把一个项目或设计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交给另一个小组。

第五章

印象形成

1、人际印象及形成中的三个成分

人际印象即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是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中已含着三个成分即:认知对象、认知主体及交往情景。

2、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致性:在对人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总把零散的信息资料汇总,形成一个一致的互不矛盾的印象。评估性: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事,人们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叛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或之后,进一步对对象作出一定的评估,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中心特定作用:在印象形成中某些特定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则起边缘的作用,前者为中心特定。隐含个性理论:普通人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定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定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用它们来作出超越所获信息的推论。(概念)

3、人际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优先效应:也首因效应,指的是在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新近效应:有时,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先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新近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后,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有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叫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定型:即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会导致对他人知觉和判断的错误。

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期望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则照着做了。)(概念)

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这个现象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理论

库利和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印象。

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总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产生了印象管理。

亚历山大的情景认同论,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要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其他人常常形成 对我们的印象,并用这些印象来指导我们的交往,所以理解他们对我们的知觉和努力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恰当的印象,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因而印象管理是际知觉的必然。

第六章 人际知觉

1、人际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及意义。

方式:脸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语言。

意义:通过控制自已的诽言语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提高自已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辨别说谎的人(脸部细微的表情、说话的声调、目光接触、无意识动作。

2、什么是归因?主要的归因理论

归因:一个观摩者根据外在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足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就一般人而言,都要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要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概念)

相应推论理论:独特的、非共同效果,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容易成为推论的依据。因果归因模型:归因的三个维度: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3、常见的归因偏见

行为中心偏见:根据行为,而不太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作出归因,称着“行为”吞没“场”,也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显着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一致性反应用不足偏见: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妆一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4、归因理论工作者的应用

(1)心理健康,我们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

(2)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中归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在绩效评价中,由于归因而出现偏见。如管理人员对于他们喜欢的下属,会比不喜欢的下属,作出更偏爱的归因。

(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斗争,长期的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等都要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许多研究证明了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

第七章 自我知觉

1、贝姆自我知觉理论 ①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②从外部行为得到内在态度,情感的推论过程与用于推论其他人态度,情感等过程是一样;是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③二者不同的是最初的态度,但最初态度对其后来的推论没有影响。

④前提条件:自愿选择(行为出于自愿),学内在线索模糊,我微弱时,才利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准时。

2、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会进行常进行社会比较。

情绪归因:詹姆斯认为情绪有两部分组成——情感的和认知的。在一个情绪反应中第一件发生的事对生理反应的一种体验,然后是用获得的认知或信息去加以解释。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3、自我知觉编见 ①行动者与观察者编见

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自我,情景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②自我服务编见: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为环境。

③启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见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自我服务偏见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或环境条件。

4、自我障碍: 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其性质是,行动者在情境中导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引起人们注意影响行为的多种可能的原因,从而使每个原因行的归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紧张后,即使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测落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①动机上,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②认知上,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③情绪上,习得无助能产轻微或严重的状郁症,这取决于三个

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稳定性。习得无助模型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干预的四种方法 ①引导改变对结果的评价。②改变认知的目的指向性 ③改变一个人的期望,变不可控为可控的期望。

④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归因,将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归因。第八章

自我导向

1、自我控制

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运用符号工具,通过自我意识而达到的。(人所持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两种理解:传统的自我控制;采取社会所能接受的行为自我。

自我作为动因的自我控制。

2、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与选择。

3、自我实现: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5、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运用

①强化和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强化形式主要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厌恶式强化。

②强化方式的选择原则:一是它必须能加强个体的行为,一般以个人经验为向导。二是个体用的强化方式必须是立即可使用的,三是强化方式应是强有力的,即强化的结果必须是有效的,能指导个体去实施,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③强化方式的运用

1)及时强化

2)利用视范帮助,运用记号等方式来填补强化直接经验间的空隙。

3)制订强化的实施计划

第九章

人际影响

1、遵从,遵从的种类

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我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群体压力,真实的或想象的)* 种类:人类行为可分为遵从与非遵从,非遵从又可分为“反模仿”和“非模仿”两种。遵从行为有:简单服从(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自反改变其公开行为)和内心接受(公开行为又在和下态度

与群体相一致)两种。

2、遵从的群体理论,阿希与凯利 ①群体一方面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来源,对我们来说具有信息性压力,另一方面群体有它的规范,对其成员形成规范性压力。“规范性压力”:服从其他人的积极期望的一种影响力。

②两种不同形式的遵从 信息性压力——内心接受 规范性压力——简单服从

3、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谢利夫的自主运动范例,阿希范例。

4、影响遵从的因素:

①个体特点:总的结果、个体能力、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都要会影响个体的遵从。一般来说具有下列个体易被感到没有被群体完全接纳的个体;期望继续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遵从。

②群体特点:群体规模,阿希发现当群体规模增加至4个“助手”时,遵从程度增加了。

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只要有一个偏离者都要会剧烈地减少遵从的程度。

③任务特点:任务的难度,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容易的、清楚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大的遵从。

5、偏离与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去个性化理论(去个性化的概念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6、感染、模仿、时尚的涵义

感染:在感染发生之前,必须存在四个条件,观察者受到激励,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动;观察者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行为,但是没有完成它;观察者看到了一个榜样完成了这种行为;观察了榜样之后,观察者完成了这种行为。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时尚: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 模式。

7、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牢骚现象,是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当意见得不到采纳、一种状况独不到改善时,舆论就转化为牢骚。或者说,牢骚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社会助长与社会惰性,社会助长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惰化意味着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第十章 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概念。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其含义是:

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

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个特征。

2、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3、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与模仿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责任规范(是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回报规范(指人们应该帮助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学习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于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这种强化可以是直接的经验,也可以是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的期望。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本身是一种强化来源;利他行为受奖励与代价的同时影响,在任何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利他行为 也可由模仿而学得。

4、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情景的模糊性: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

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紧急事态下的助人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的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都要影响利他行为。

5、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助人者的心境,一般来说,助人者在心境好时更可能帮助人。但消极心境与利他的关系更为复杂,历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有时没有影响。

同情和内疚,自己引起的损害,产生了内疚,会增加利他行为,看到别人受到损害,产生同情也会增加利他行为。

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个性,与利他行为有关的个性特点是赞同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是指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一种信念,它使个体可能不去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受害者是“罪有应得”;也可能使个体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好人理应得到帮助)。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2、人际吸引的主要理论。

一类是强化理论,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情绪反应,视个体为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该类理论代表有强化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强化理论以“强化”概念为核心,提示情感强化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克洛拉等人认为,评价任何事物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 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恶感的情绪,这是进行第二次交往基础。还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

另一类认知理论,强调对周围世界评价时所经历的思维过程,视个体为理性的、按逻辑办事的,该类理论的主要代表有阿伦森提出的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象先讲坏话然后讲好话来得更吸引人,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有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人际关系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

梅特认为这种得失是否得当,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得失评价应是谈论到同样的人格特质或事物,明白显示出批评者态度有了改变,二是态度改变必须是逐渐的。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情境因素: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

个人特质因素: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包括:外表和容貌,对首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吸引因素;才华和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比外表与容貌更为重要;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是持久、稳定而深刻的,受人喜欢的品质主要有真诚、理解、正直、乐于助人、友好等;类似和互补,会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与强度,因为类似性具有一种增强作用、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能版预期的报偿、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能验证自身的能力和才干。

1、自我暴露: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西鲍和凯利提出的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交往的满意程度不仅与交往的结果(结果=奖励-代价)有关,还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比较水平: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该个体所了解到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比较水平决定了交往的满意程度。

选择比较水平:选择比较水平的值依赖于他认为他能目前可供选择的最佳交往关系中获得的结果,决定了个体是否继续交往。

研究合作与冲突的类型

社会两难情境:指的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境。在该情境中的个体,竞争行为将比合作行为产生较大的得益,但是,如果所有个体都要进行使用而不竞争的话,所有人都要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研究运用的两难情境主要有:模拟社会两难情境、公共利益两难情境、囚徒两难情境。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回报,人们常对合作行为 作出合作反应,对竞争行为作出竞争反应。

对他人动机的知觉,我们决定是否合作,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内在动机的归因,认为合作是出于真诚动机,同认为合作是出于别有用心,我们更愿意同前者合作。

沟通,有效沟通是更生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威胁,对合作行为特别有损害的沟通是威胁,这种威胁包括一些警告,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增大会出现责任分散效应。个人倾向性等

冲突及人际冲突的种类。

冲突:一个人被驱动去作两个或更多个互不相容的反应时所处的状态,是个人内部冲突;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两用人才个或更多个社会舆论成员间的紧张状态,是人际冲突。

人际内部冲突: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人际冲突:“零—总和”冲突、“非零—总和”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及管理

原因: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归因、报复、信息沟通不良。

对冲突的管理:冲突对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都有消极的影响,它破坏了人际团结,妨碍了群体目标的实现,降低了组织的效率,因而想方设法避免冲突。但是,近年来,人们认为冲突有它有利之处。因而有人把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凡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凡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破坏性冲突。所以,重要的不是去防止它产生,而应该去管理它、解决它。

第二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XXXX大学XX学院(本 科)

考察科目论文

论文题目: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学科名称:人际关系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09级

姓名:XXX

学号:XXXXXX

E-mile:XXXXXXXXX.com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7日

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摘要: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人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学,而学生会中也有着自身的人际关系网,怎样处理好这张网,帮助学生会更好的发展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话题...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学;学生会;

English: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psychology is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 facts and norms, based on the use of modern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knowledge of the objectiv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theory in psychology, and students also have their own interpersonal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how to deal with this network,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better developed today we want to explore the topic...Key:Interpersonal psychology;Students;

引言

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狭义来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人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其也可属于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

今天我主要是想从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为题,来展开探讨一下人际关系对于学生会的运行和管理有什么帮助。因为我是从大一入学后不久便开始接触和参与院、系各级学生组织,其中待的时间最长、感悟最多的就是学生会了。我曾担任过院学生会组织部委员;系学生会组织部委员、副部,现是我系学生会的主席。我本身是心理学专业的,且本学期又开设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于是便试着将所学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搬到学生会这个舞台上,在其中逐步去实践人际关系心理学,并且结合自己大

一、大二的经验来探讨和小结一下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一、以个人阶段性发展来看人际关系的递进作用:

1、初期

也即是我大一进校的时候。我加入学生会还只是一个委员,这是一个过程,也是在学生会中人际交往的一个开端。我们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须经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阶段。学生会有着一定的组织结构,即:主席团→部长(副部)→委员(老委员、新委员)→考核期成员。而初期也就需要分为几个时期去看了:

⑴、考核期。在其间,由于学生会同时进入大批新成员,因此最初的结合群可容纳的各种特征的人,结合群内人的个性也呈多样性,且在这一阶段,富于外表吸引力的成员具有优势。因此,这一时期要懂得改善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并且在其间要注意观察老委员和部长的性格特征,从而逐渐朝着所进部门的组织氛围去适应和调整。在这一时期,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熟悉组织部门内部的人员,快速找到内部成员建立一定的关系,互帮互助,这时要给对方留下积极的映像。虽然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越熟悉和了解后,关系和吸引力就会减弱,但在刚进学生会这段时期,做这些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⑵、委员期。这一期间,因为已经成为学生会的正式成员,所以部门内部成员的关系和熟悉度就进一步紧密了。但这一时期也会区别于考核期,因为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失去新鲜感,个性特征也开始逐渐单一,相互吸引力逐步降低,相互的交往也从外部特征转为内在气质了。所以这一时期,就需要成员更多的去展现能力和主动性,去积极参与到学生会的团体活动中,主动去帮助他人和承担工作,这样既可以在别人心中留下好的映像,而且也能展示和磨砺自身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要想博得他人的肯定,自己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为前提。

2、中期

也就是我大二成为副部的时候。这一期间,我已逐步开始参与到学生会更高层次的部长会议中去,与团总支书记和主席团的接触也就更多。且在这一期间,因为已经有新生加入,所以我需要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去选拔和处理好新进委员的问题?因为自己也是从这一时期过来的,因此知道这一时期里新委员会出现许多心理,最突出的如:紧张、陌生感、不适感、反应慢、主动性差等。所以我们就需要开展一些素质拓展、聚餐、团队活动等,意为一种破冰的活动,帮助新进委员,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团队中。因为一个良好的团队,优秀的团队,如果不建立融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行的。而同时,还需要面对的就是和同级部长以及和团总支书记的人际关系处理。此时,作为副部,更多的是提出意见和增强实施能力,在同级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度,表现不能太冒尖,要和同级部长保持平衡水平,但也要刺激性的带动他们,不能顾此失彼了,工作质量和完成度也是需要保证的。对于老师,我们需要的就是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因为老师常会在活动中出现,因此做好本职工作,务实、认真就是最满意的答复了。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是我根据自身情况,总结的一个人从进入到提升需要懂得和处理的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事物。在这一期,总结了几点如下:

1、保持良好形象;

2、建立良好关系;

3、主动参与活动;

4、不断提升能力;

5、懂得谦恭礼让;

6、懂得务实创新;

7、博得良好口碑;

8、树立诚信威信;

9、保持竞争实力。

二、树立全局观,从整体着眼学生会的发展:

保持全局意识,从整体去把握学生会的发展走向,从大局去鼓励和建设好学生会的人际关系网,对于学生会的整体发展是有必要的。从霍桑实验中,我也学到一点:虽然外部刺激可以对成员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如今我已成为学生会主席。,在这一时期里,我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学生会,我需要处理好的是各部门、各部长、委员间突出事件等。而我在整个学生会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突出位置,对于新进来的委员更是有一份神秘感和不可亲近感。所以这期间我就需要做几件事:

⑴、和新进委员建立一种平等关系,保持亲近感,增加大家对我的熟悉程度,主动去找新委员说话,了解和关心他们生活学习情况;

⑵、树立优秀的榜样,凡事在统筹安排好活动后,我就会去各个活动版块参与其中,身先士卒的去带头工作。在例会等制度中,自己则需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我是主席,如果我不带好头,对下面的成员就是一种负面的参照;

⑶、完善制度,实行责任制,让每个成员懂得帮助部门,帮助学生会,让每个成员都形成一种团队意识,从而就不会制约和影响学生会发展。

从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的其他理论中,我也知道,要让团队能发展好,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个体自身的能动性外,更重要的就是管理者对其提供了怎样的环境,为其提供怎样的条件,帮助下面的人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在这一阶段,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树立大局观;

2、以人为本,以纲为本;

3、关心成员,激励为主;

4、主动发现,积极调整;

5、不断革新,完善机制;

6、制造机会,创造平台;

7、标榜诚信,建立威严;

8、角色互换,将心比心。

三、结论与展望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而我现在通过去实践和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作用,以期帮助自己更好的管理好学生会组织,也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人际关系处理铺垫。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余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内容,1999-9第1版.[1]许峰.《社会心理学》内容参考,2001-03-01版.[1][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参考,2006-05版.

第三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

三种。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知)和(情绪)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对抗理论)和霍兰德提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化),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其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主要是(情绪)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 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冲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型)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回避—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第四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1的相互关系的总称。1.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6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2、认知失调: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会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

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1、所谓人际印象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

2、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3、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4、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5.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6.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7.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8.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1.人际知觉就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语言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学,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

4.所谓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5.为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子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1.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2.习得无助: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 1

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

3.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

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11.简单地服从是指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12.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13.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14.社会助长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1.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2.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

4.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之后的后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

5.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1.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2.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的值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

3.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4.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现象。5.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6.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7.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吸引力。)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1927到1932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为霍桑实验。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作,产量会提高。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究其原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霍桑实验的结论:人是社会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对霍桑实验的评价: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三、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概述: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这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观点:1.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作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评价: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此理论的缺陷。2.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是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多启发。

四、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概述: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思想基础为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观点: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后又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成为七个层次。2.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3.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4.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但也有例外。5.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评价:1.需要层次理论把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独有的,打破了传统的人兽不分的情况。同时,他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2.马斯洛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是一种生物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

五、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同伴、老师、父母、朋友对个体的社会生活、观点、意见及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2.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个体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较困难。一般智力发展水平高的人,性格外倾的人,态度形成都相对容易些。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个体进入某个组织,必然要接收这个组织的规范,这些规范又会影响个体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六、态度转变的方法

1.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再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再在交往种得以改变。(举例)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举例)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因为个体有力求正确安全的需要以及有一种依赖心、自卑自恋心理,这样,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

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举例)4.全面宣传法。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改变态度。(举例)

5.沟通信息法。沟通过程中,若引起的情绪越强烈,态度改变的效果反而较差。(举例)

七、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1.沟通者。(1)可信性。这是指沟通者有一种能够提高其使人相信的程度的特点,主要包括沟通者的专长和权威和沟通者的动机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沟通者越权威,越有专长,越能说服人;沟通者越为听众着想,越容易改变听众态度。

(2)睡眠者效应。这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3)类似性。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对于类似我们的人,我们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自己人”。这会导致吸引和喜欢。2.沟通内容。(1)利用情感。态度可以在情感基础上形成,也可以在情感基础上改变。既可以利用好感等积极情绪影响态度,也可以通过恶感,激起人们恐惧来改变人们对此的看法。(2)组织沟通。除了感情,我们还要通过组织理性的论证来改变态度。首先要理解材料,因为理解了,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其次论证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呈现单一的材料或者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再次,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观点的呈现顺序,一般观点在开始与结尾呈现,容易让人形成深刻印象。最后,要引出结论,这比把结论留给观众自己去做效果要好,但不排除例外情况。3.沟通对象。沟通对象同样影响着有效的沟通材料。(1)听众态度。听众的态度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听众使得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为极端,这是对比效应;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类似自己的观点,这是同化效应。听众的态度越温和,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中等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可信性越高,态度改变越大。(3)让听众承诺比如可以采用公开讲述、登门槛技术、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等方法让听众承诺。4.个性因素。(1)可说服性。某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某种个性,更容易被说服。

(2)智力。智力高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没有多大的差别。(3)自尊。自尊的人与自卑的人相比较,后者更容易发生态度改变。(4)个性和社会情景的相互作用。

八、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1.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从事一项个体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转变原有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2.儿童教育: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其结果适得其反,而循循善诱、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再者,认知失调理论的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为的诱因是较小和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即小诱因可以使人产生认知失调,而大诱因会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从而产生较小的认知失调,不利于态度改变。3.消费行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如提供优惠券的广告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商品的依赖。4.决策:一个人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作出决定,如果实施之后发现这个方案不好,但决策者往往坚持,更糟的是,明知道它有缺陷,还常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是一种承诺升级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预见并作有效的预防措施。

九、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举例)(2)新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顺序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举例)2.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它所有的特征和特点,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举例)3.定型。定性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举例)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这是指人们能够是的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举例)

对各章理论的梳理

人际关系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场合交往论(康波、斯尼格)、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E.R.G理论(奥德弗)、成就激励理论(戴维.麦克利兰)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期望理论(弗罗姆)

公平理论(亚当斯)

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伯果.克劳雷、斯台茨)

认知理论:平衡理论(海德)、一致性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强化理论(霍夫兰德、贾尼斯、凯莱)、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印象管理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表现(呈现)论(戈夫曼)、情景认同论(亚历山大)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相应推论理论(琼斯、戴维斯)、因果归因理论(凯利)、成功与失败(成就动机)归因

理论(韦纳)、控制源理论(罗特)

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贝姆)、自我归因理论(凯利)、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理论(沙赫特、辛格)

遵从理论——个性理论、群体理论(阿希、凯利)

偏离和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布雷姆)、去个性化理论、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

利他行为理论——生物学理论(威尔逊)、相互作用理论、得失理论(阿伦森)、相等理论

人际合作与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第六章——第九章论述题

一、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举例,如面试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这个人行为的解释和对人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2)新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形成的信息有强烈的影响。(举例)尽管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但研究总的表明,开头的信息与后来的信息相比,开头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较大。2.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举例)3.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举例,如东北人与江南人的特点)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举例,罗森塔尔的实验)

二、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心理健康。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对此有帮助,办法之一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

2.绩效评价。对于绩效背后原因的归因,管理人员更愿意原谅因缺乏能力而绩效低下的人,而非因缺乏努力而绩效低下;讨论强烈地受到提供给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影响。相对群体外成员来说,对于群体内的成员,管理人员把有效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内在原因,反之,对于低下的绩效,其评价方式恰恰相反。3.冲突。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三、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耐力。(1)增加痛苦。(2)减少痛苦。在心理治疗中,如果病人把他们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其他外在刺激,象恐高症等症状就会减少或消失。“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以缓解,得到治疗。2.错误归因治疗(举例)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一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决定了他是否变得抑郁以及决定了抑郁的程度。三个归因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四、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包括三层含义:(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和厌恶形式的强化。(2)选择强化的方式。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①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②个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可行。③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3)强化方式的运用。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而填补强化与直接经验的空隙有:①利用视觉和记号,②利用计划

五、影响遵从的因素

1.个体特点。一般来说,表现出最大的遵从的人有以下几类:(1)认为不具备较高能力的个体;(2)被群体高度吸引,但在群体中的地位较低;(3)感到并没有为群体所完全接受;(4)期望将来还要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2.群体特点(1)群体的规模越大,遵从程度越大;(2)群体一致性越强,遵从的程度越大,群体的分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有损于迫使成员遵从的力量。3.任务特点。(1)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使人们易产生遵从。(2)使被试作出承诺,那么他不容易发生遵从。(3)当问题涉及个人偏爱时,被试较少显示遵从行为。(4)任务指导语与遵从也有关系。

六、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舆论形成过程分三步: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意见的归纳与综合。舆论给人提出社会规范,并大大加强了对人的约束力。(2)牢骚现象。当意见得不到采纳、状况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会转化成牢骚。带有强大的不满情绪色彩。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及国家的关系,是社会风气好坏的最重要指标。(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影响因素:活动内容的难易、动机水平的激发、外界刺激的干扰。社会惰化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所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七、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1.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责任扩散和对社会举止失措的害怕。2.情景的模糊性。情景模糊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3.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在紧急事态下的救助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即使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也有积极影响。4.求助者的特点。(1)依赖性。两人之间存在依赖性的话,容易产生利他行为。潜在的助人者会评价求助者依赖的合理性,越合理,越可能获得帮助。(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人们往往先帮助熟悉的人。也更愿意帮助有吸引力的人。(3)类似性。类似性导致较大程度的助人行为。

(4)责任。人们更可能帮助那些对于问题是由不可控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人,而不是帮助那些对于问题应自己承担的人。

八、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有可能帮助人。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个体从事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少这种可能性。消极心境有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2.同情和内疚。旁观者体验到内疚的消极情绪时,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轻这种情绪,而利他行为能够减轻这种情绪,那么旁遮就会提供帮助。3.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4.个性。每个人对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都不一样,如果需要赢得赞扬的愿望强烈,以及相信世界总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的人更可能发生利他行为。

九、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共三种:(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人们会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会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3)学习和模仿理论。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当利他行为在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①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②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通过利他行为,我们会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体验到一种积极情感。③奖励和代价。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④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十、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1)人际间的交往距离。距离近更有好感。(2)交往频率。交往次数多,关系更为密切。(3)交往中的集群性。结群需求较高的人,人际吸引强烈。(4)个体的体验性。能给人良好情绪感受的将形成喜好关系,反之,则造成嫌恶关系。2.个人特质因素。(1)外表和容貌。漂亮的人受人欢迎,有魅力的人容易得到宽容。(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比较有能力,比较聪明易受欢迎。一般而言,犯了错误、能力超凡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犯错误的庸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吸引力属第二。(3)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品质十真诚和真实、以及热情,而最富排斥力的十说谎和虚伪。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1.回报。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如果认为他人的合作是出于真诚的动机,我们更愿意作出合作的行为;反之,如果把他人的合作归因于别有用心,我们则不大会作出合作行为。3.沟通。增加沟通,会增加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合作容易发生。4.威胁。如果沟通的形式是威胁,则不利于合作。5.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增大,合作反而减少。但如果规模增大,合作带来的群体得益增加,那么规模对合作没什么影响。6.个人倾向性。不同倾向的人采取合作或竞争的行为就不同。社会行为有四种类型:竞争者,合作者,个人主义者,平衡者。其中合作者最易产生合作行为。

十二、论述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中的解释。答:学习和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为在先前爱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过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该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这种理论强调强化和模仿在利他行为习得中的作用,这对人类利他行为的习得过程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人类情感在利他行为中的作用,把利他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强化的结果,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第五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人际关系心得体会浅谈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因此,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是得以生存、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相联结并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系统。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响。我们心里都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毕竟没有人会愿意成为一个人见人厌的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恰恰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必备的一项,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最强有力的条件。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将在这里分享一点人际关系心理学心得和体会。

一、真诚待人。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最稳定的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其中排在序列最前面的就是真诚。他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二、尊重他人。不要“官气”十足。所谓“官气”,就是指有些人只许他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尊重他人。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无意中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必遭众人厌恶。尊重他人既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也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誉形象,无论做任何事,不尊重他人,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首先就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说“官气”十足而令众人生厌了。爱摆架子的人,人人看见都会敬而远之。能够随时随地放下身份地位,和其它人愉快相处,这样的人才让人由衷喜爱。愿意说些家常话,这种和自己家人一样的亲切态度,往往使人乐于接近,而且发自真心地受到吸引。

三、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对人的印象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既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第一印象。在现实生活中,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四、宽容待人。青年人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尤其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更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这种处世方式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圣人,说话办事哪能没有个闪失呢。每个人都有心气不顺的时候,如果对方所说的话语,你感到不悦耳甚至反感,不妨充耳不闻。假如对方的行为,你觉得不顺眼,不妨视而不见,何必过分认真、锱铢必较,定要报以尖刻的话呢?

五、幽默逗人。会说笑逗大家开心的人,人人都会喜欢,去哪儿都占了上风。人人都喜爱开心果,谁爱愁眉苦脸呢?虽然或许他们背后有满腹苦水,但是面对大家时还是把欢笑带出来,谁能不爱呢?人际关系又怎能不好呢?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下载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 时:51学时 学 分:3学分 理论学时:45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方双虎大纲审定人:心理学系集体审定 一、说明 (一)课......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这个学期很有幸选修课选学的是人际交往心理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逐步自我反思,在人际交往方面领悟了不少,我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学,是一种心理学。人之......

    心理学教案设计——人际关系(部分原创)

    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by张忠立 心理学活动课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课程名称 《人际关系》 专业班级 _12级物理学(创新实验班)__ 实践设......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在彼此交往的过......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感悟

    人际关系之我见 一直以来,人际关系都是与成功息息相关的因素,古语里关于成功的三要素有“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强调的就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

    普通话必过

    从懂事到现在我旅行过很多地方,比如说东海岛、北海、湖光岩,还有许多公园。但是其中让我难忘的却是在我小时候的那次旅行。我六年级的时候与同学一起到市区的天马山。第二天早......

    人际关系心理学2解读(全文5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⑴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理性条件)、情感(基础)、行为(外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