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即生活”的现代意义
“教育即生活”的现代意义
教育不仅是现实生活的过程,更是实现未来民主生活,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主性会不断增强,因此,“教育即生活”无法摆脱历史的局限性,而再生产理论正是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揭示出了历史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历史局限性并不能掩盖“教育即生活”在当今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魅力。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史学家雷克明锁评价的那样: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的教育改革中还会复活并不断发展。同样,当面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也能够体会到“教育即生活”在我国的复活。尽管“教育即生活”有其自身的缺陷,但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考量它时,如果我们着眼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及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时,“教育即生活”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人一生发展最根本的需求是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成功地生活,如何幸福地生活,这就构成了人一生最基本的学习需求。所以说教育即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生活”,我以为应该包含这两层意思:第一,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们的教育内容就有多广;第二,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书本。还“教育即生活”以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学习、多彩地学习、自由地学习,然后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杜威指出,最好的教师明白思维是产生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的,要经历五个必要的步骤:第一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第二步,从这个情境里产生一个问题;第三步,通过观察等心智活动,搜集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步,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第五步,用行动检验假设。与思维的五步相对应,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不急于把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种疑问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的。今天,也许我们还无法完全实践大师的睿智理念,但我们可以靠近教育的规律、本质,应该让教育中有生活,更应该让生活中有教育。
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的需求来审视教学的本质。这一点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也有了更加清晰的体现。略加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从每一个学科的设立到每一节课程的编排,无不源于生活中的某些需要,无不试图去提高或优化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某种技能。比如物理中的《温度与温度计》一节就是源于生活中有着太多与温度有关的观测需要,有着太多与温度有关的理解与测量需要。所以当我们在面对某一学科的定位,在面对某一课时准备的时候,不能只是狭隘设计让学生记下哪些公式,会做多少试题,而是要充分地挖掘学科知识背后那一段段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其次,我们可以从成长的需要来优化育人的策略。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将高深的教育理论都学懂、学透,但我们必须以一个过来人、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去思考,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什么是他们需要的人文素养,什么是他们要必备的生存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的教育策略才有更强的实用性,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受学生的欢迎。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展示的过程中更要让他们懂得去尊重和欣赏,在引导他们去朗诵和演讲的过程中更要让他们懂得语言的文明和交流的礼节等。对学生的未来而言,学习的能力、礼仪的优化、品格的熏陶比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教师都能站在这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关注学生未来生命质量的角度去设计育人策略的话,教育就会更加实用、更加丰富、更加完整。
再次,教育的魅力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回味和有效地使用。学以致用是有效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朴实的境界。教育的过程应该力求让学生在创造与实践中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他们会因为今天学到了一种新的概念、新的技能、新的理解而兴高采烈,更会在这种炫耀、传播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成长。教育的魅力更在于学生能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或者可以解释自己曾经不会、别人不会的现象,或者可以探寻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或者可以用自己新掌握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当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有用的时候,当他们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的时候,教育的魅力就会得到足量的彰显,学习的兴趣与潜能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最后,教育的功效在于学生能在生活中矗立智慧的高度,描绘理性的未来。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要引导他们利用教育传递的智慧与灵感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教育智慧的引领下他们可以享受更加明晰的生活,更能站在理性的高度之上去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方向的引导下,他们自然会远离庸俗无聊的游戏,自然会摒弃不文明的言行举止,也自然会营造出快乐、舒适、健康、和谐的生存空间。
关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资料: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入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命题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求学校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生活,教育要直接参与儿童的生长过程。
从而,“教育即生活”的实质可作如下理解:
“教育即生活”命题首先强调的是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本身,那么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使儿童能够适应生活,更新生活。”不合乎时代精神的生活,是压抑儿童天性的生活。
1.教育即生活的含义?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生活”,我以为应该包含这两层意思:第一,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们的教育内容就有多广;第二,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书本。还“教育即生活”以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学习、多彩地学习、自由地学习,然后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2.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以及教育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教育需要把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作为儿童生长的背景,但又不能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无所作为。因而,“教育即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教育改造社会生活的涵义。
3.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4.生活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他并且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4.学校教育的功能? 其一,简化社会生活,以便使儿童适应并促进儿童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其二,净化社会生活。其三,平衡社会生活。经过教育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的社会生活”。杜威指出,最好的教师明白思维是产生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的,要经历五个必要的步骤:第一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第二步,从这个情境里产生一个问题;第三步,通过观察等心智活动,搜集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步,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第五步,用行动检验假设。与思维的五步相对应,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不急于把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种疑问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的。今天,也许我们还无法完全实践大师的睿智理念,但我们可以靠近教育的规律、本质,应该让教育中有生活,更应该让生活中有教育。
5.“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与人的一生的生活共始终,意味着儿童的生长与发展。“我们的最后结论是,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即生活”不仅仅强调教育要联系生活,而且强调生活本身的发展性和教育性。“教育即生活”并不割裂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联系,并不完全否定未来生活。杜威批评当时美国教育“注重于专门性的和技术性的东西而漠视了美好的生活”,没有成为美好生活的审慎的创造者和培育者。
6.教育所要追求的理想生活是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的需求来审视教学的本质。这一点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也有了更加清晰的体现。略加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从每一个学科的设立到每一节课程的编排,无不源于生活中的某些需要,无不试图去提高或优化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某种技能。当我们在面对某一学科的定位,在面对某一课时准备的时候,不能只是狭隘设计让学生记下哪些公式,会做多少试题,而是要充分地挖掘学科知识背后那一段段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其次,我们可以从成长的需要来优化育人的策略。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将高深的教育理论都学懂、学透,但我们必须以一个过来人、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去思考,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什么是他们需要的人文素养,什么是他们要必备的生存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的教育策略才有更强的实用性,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受学生的欢迎。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展示的过程中更要让他们懂得去尊重和欣赏,在引导他们去朗诵和演讲的过程中更要让他们懂得语言的文明和交流的礼节等。对学生的未来而言,学习的能力、礼仪的优化、品格的熏陶比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教师都能站在这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关注学生未来生命质量的角度去设计育人策略的话,教育就会更加实用、更加丰富、更加完整。再次,教育的魅力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回味和有效地使用。学以致用是有效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朴实的境界。教育的过程应该力求让学生在创造与实践中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他们会因为今天学到了一种新的概念、新的技能、新的理解而兴高采烈,更会在这种炫耀、传播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成长。教育的魅力更在于学生能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或者可以解释自己曾经不会、别人不会的现象,或者可以探寻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或者可以用自己新掌握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当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有用的时候,当他们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的时候,教育的魅力就会得到足量的彰显,学习的兴趣与潜能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最后,教育的功效在于学生能在生活中矗立智慧的高度,描绘理性的未来。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要引导他们利用教育传递的智慧与灵感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教育智慧的引领下他们可以享受更加明晰的生活,更能站在理性的高度之上去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方向的引导下,他们自然会远离庸俗无聊的游戏,自然会摒弃不文明的言行举止,也自然会营造出快乐、舒适、健康、和谐的生存空间。
真实故事证明了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千真万确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中润物无声的教育比学校上课更为有效。如果能够好好开发利用生活这个课堂,那么学生们的成长将是多么地快乐有趣而又事半功倍。生活的点滴都有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机会,有心教育工作者会让生活成为教育,教育成为生活。今天在新浪网看到了作者卡布季诺的博文《请大家迅速传播一个真实的故事》,阅后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思考。现将全文转发。
一个穷苦学生郝武德.凯礼,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他在大街上犹豫徘徊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准备讨点饭吃。
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然后问道:“我应付您多少钱?”而女孩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
他怀着感恩的心,向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您了!”?当郝武德.凯礼离开时,不但觉得自己的气力强壮了不少,而且对人生的信心也增强了。他本来已经陷入绝望,准备放弃的。
数年后,那个年轻女孩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他们请到了郝武德.凯礼医生来诊断。当他听说,病人是自己的家乡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奇特的光芒。他立刻走向医院的病房。当他来到病人的床前时,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女孩。他立刻回到诊断室,并且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生命。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终于让她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帐单送到郝武德.凯礼医生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帐单一眼,然后在帐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将帐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她不敢打开帐单,因为她确定,她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但最后她还是打开看了,而且帐单边缘上的一行字,特别引起她的注目。她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 签署人:郝武德.凯礼医生。她的眼中顿时盈满了泪水,她心中高兴地祈祷着:“上帝啊!感谢您,感谢您的慈爱,藉由众人的心和手,在不断地传播着。”
当您读完这个故事时,你有两种选择:1.你可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当然你也可以改编、续写。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这就叫做: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我当然选择作者的第一要求,付出真情,收获感动;传递爱心,纯净心灵;博爱人间,源远流长。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我立刻想到了当今的中国教育,想到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伟大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只有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行生活教育应该把学校的一切融入大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中。
郝武德.凯礼的感恩知恩报恩的真实故事证实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伟大之处。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我们真正的指南针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供给我们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破除成见,避免抄袭,要运用虚心的态度,精密的观察,证实的试验,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精辟地指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我们的教育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科学文化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科学文化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意识。
郝武德.凯礼的感恩知恩报恩的真实故事告诫了“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教育” 千真万确的真理。人类的一切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任何教育都不例外,现实的生活教育就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学问中处处是生活。所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适合学生年龄层次的各种教育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我们的教育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学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发现教育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只有更加深刻地去体会生活的意义、教育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成长空间。
苏联的心理学家 Vygotsky 认为:人类自出生的婴儿期开始,就生长在由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社会制度等构成人类生活的文化世界中,所以影响儿童生活中各项表现的,并非只有学校生活教育,尚包括家庭生活教育、社会生活教育等项目众多的生活教育。故生活教育的实施时程应涵盖人一出生到无法学习为止,其内容并约略划归成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所以说,教育即生活,生活离开了教育,便不成为生活;教育离开了生活,也不成为教育。虽然已有许多事实已强烈地证明需要家庭生活教育、学校生活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教育既然影响国家社会之前途,那么生活教育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上,应该是全面的基本教育才对,希望齐家治国之道更有力量及依据。
第二篇:生活即教育---家长会材料
生活就是教育---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成帮接伙、道德败坏、打架斗殴、互相伤害、违法犯罪、甚至走上错误道路的例子比比皆是,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每个人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的答案是:这是个社会问题。还有些人的答案是:这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我想说:这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孩子从出生到上学的幼年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还没有形成,思维模式也没有定型,但是很多最最基本的道理、意识、规范、品格却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受社会的影响很小,受学校的影响更小,孩子在幼年阶段的成长完全应该由父母负责。即使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简单归纳一句话——— 生活即教育!《从天津到牛津》一书中魏老师之所以能把女儿从呱呱坠地培养成牛津大学的受欢迎和关注的教师,其深奥的道理在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永远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室”,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材”,而父母自然就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教师”!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时刻严格要求孩子,把各种做人做事的规矩告诉他们,不能放松,不能失控,一旦失控,等走上邪路,再管就晚了。在独生子女的世界,每个父母只有这一次做“教师”的机会,所以不学习、不“进修”是绝对不行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家长是学出来的”,这一点对今天的父母来讲,意义更大。能够认真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不仅仅是在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在造福家庭和孩子,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为家庭负责,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因为一位学习型家长能带动一个学习型家庭,而无数个学习型家庭就能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生活就是教育!”,很多人还不懂这个道理,读过《从天津到牛津》,就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这个道理。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切实承担起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才会和谐,社会也必定和谐。
给孩子做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为师、能够成范,能够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为此,不少家长花了大量时间教孩子怎么为人、怎么处事,但结果却是事倍功半。因为不少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了孩子的坏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最容易影响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有些家长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要求孩子遵守社会公德、讲卫生,一边是自己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满口脏话„„凡此种种,孩子对于家长的“苦口婆心”怎么能够心领神会?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从小跟家长接触的时间最长、交流的机会最多,受家长的影响最大,不少为人处事的方式、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以家长的行为作为参照,以家长为榜样,如果家长总是在“自家人”面前说话、做事“随便一些”,在不知不觉中就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另外,现在多数家长比较关心孩子的智育教育,对德育教育不太重视。不少家长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只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不良氛围,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不足,常常用“成绩好”来一俊遮百丑。所以,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家长做一个具有正确道德观和良好社会礼仪的好榜样,以使您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正派的人,而不是一个反面之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讨厌。
男孩危机现在的教育界,从上到下都有一个普遍认识:“男孩危机”!什么意思呢?当今,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男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普遍比女生差,什么原因呢?教育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是家庭长期溺爱,不正确的教育造成的。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在计划生育实行很长时间以后出生的,要么是独生子,要么是二胎,从一出生就是家里的宝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姥爷姥娘等众人悉心照顾,这当然是对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思想与观念教育,过分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得不到就哭闹,一哭闹大人就屈服了;大小事全由家长包办,自理能力很差;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光向着自己的孩子,从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批评„„长此以往,一些男孩就形成了不良行为:自私自利、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目无他人、心胸狭窄、不思进取等,这样教育出来的男孩一般在学校里的表现都比较差,学习成绩比较低,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经常参与一些破坏性事件等。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如何成为有用之才?如何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为了孩子和家庭的未来,请家长同志们务必严格管教自己的男孩,家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途径,家庭教育的失误,会给一个家庭和孩子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案例:北集坡一中2001级男生某某,于2003年9月的一天,与某老师因事发生争执,受到批评,心中不满,打电话叫来其父,其父不问究竟,二话不说,欲与老师动手,被其他老师制止,某某在这一过程中大喊大叫,口出污言秽语。此事过后,某某主动辍学,两年后因参与拦路抢劫,被公安机构留置,数月后,其父交两万元将其保出,后一直在社会上游逛。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不良的后果,望我们都吸取教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当前状况:现在,我们洪沟中学八年级五班,也存在着如上所说的一些情况:男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表现,总体比女生差。前十名男女比例一般是3:7或4:6,前二十名男女比例一般是9:11或8:12,而30名之后的12人,男生占8人,并且违反纪律、打架等事情,都发生在男生身上。当然,也有少数男生表现很好的,比如:游桂增、安留学、常超培、李建栋、范方超等表现很好,其中游桂增学习认真,多次取得班及级部第一名。希望家长们更加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使他们成人,成器!
第三篇:《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一文中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以生活为中心和基础,既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读了陶行之的教育论,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作为基础教育教师的我,也产生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和感悟,以下是我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陶先生所说,现在的教育要结合生活、社会,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教会学生生活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做人、处世。学校里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论性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终生的教育,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种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纵观当代的教育,真是让人担忧。家长、学校都是为了分数而教育学生:“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个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学生的一切都是以学习的成绩分数来决定。导致现在有的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生活白痴。这些人将来如何生活、生存?这类人其实到了社会上也做不了什么事的。连生活都成问题的人,我想在社会上立足也是很困难的。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号召学生到社会中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果然收获不小。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学生的实践体会:“假日,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社会活动。老师给我们每人发放6张报纸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这一组领到报纸后就迅速的来到小区广场,我和罗龙二人一组,我们一起向行人推销,罗龙骧递报,我找补零钱。我在家时已准备得很好,因为一份报纸6角钱,我就把4角钱分成一扎,这样顾客给一元钱,我就拿出一扎找补,如果顾客给5元钱,就拿出4元钱和一扎角票,这样又快又准确。我回家进行了盘点,还真是一分都不差。这次卖报很顺利,是我们把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都用得很好,礼貌用语赢得了顾客的夸奖,数学知识赚到了辛苦钱。回家后,我和妈妈讨论假如我一个月生活费700元,而卖报纸每份赚两角钱,那么要卖3500份报纸,一天要卖110多份报纸才够生活费,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头顶烈日,走街穿巷,还要不停的吆喝,口干舌燥。我终于知道我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我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相信这些在生活中真真实实体验过的孩子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感恩,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四篇:生活即教育教育随笔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很荣幸能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和学习本次活动。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教育工作,但是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还是有些粗浅的,希望通过本次“金点子”的探讨,能吸收一些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将从一下几个实例中说一下我的观点:
刚刚进入幼儿园时,我发现每天早上小朋友与老师之间的相互问好,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于是,今日我在我们班实行了”迎宾小礼仪“活动。来加强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礼貌教育。同样,在进行此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很大方的和老师打完招呼后还会跟两个执勤的小朋友打招呼,有的需要老师提醒后再打招呼,有的小朋友直接不说,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针对这一现象可能会发生在胆怯的孩子身上。
胆怯的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要求严格,家规很严,家庭氛围等原因。
2、家长们对孩子的保护措施或者灌输安全意识的缘故。(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别人东西……)
3、家长们看不到的闪光点。也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态度,不善于鼓励孩子。
我觉得关于胆怯这一话题可以在班会活动上适当的点到。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举例子。
针对刚刚我们班文明小礼仪例子中胆怯孩子教育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1、自我示范(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有些慢,等老师或者同学示范过后会明白)
2、渲染法(请执勤的小朋友在一次友好的表达,请周围小朋友给予鼓励)
3、在日常活动中多留意胆怯的小朋友并且安排活泼开朗的小朋友带动。
前几天,我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发现有部分小朋友对于蔬菜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后来我跟几位家长了解了一下情况。由于孩子挑食问题严重,所以,平时吃饭时能喂进孩子饭去就很费劲,没空闲对孩子对蔬菜进行认知教育。
有的家长那个能让孩子安稳坐下用餐,不过是包办似的,有的对着一桌子菜问小朋友”你想吃绿绿的那个还是黄黄的那个呀你想吃酸酸的还是辣辣的呀“根本不会教育孩子蔬菜的名称。所以,每次,进餐前,我们会给孩子介绍今天吃什么蔬菜。会给孩子尽量展示图片或者事物,然后会小朋友们讲解吃这个蔬菜的好处。及其他的蔬菜的用途。
第五篇:浅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浅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教育理论思想,教育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知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儿子就读的兰溪市聚仁学校本着以社区为依托,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已多年,让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教育网络体系,其做法已多次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报道。本人作为此次活动的其中一个小分队的带队人浅谈一点体会:
现如今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的青少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爱劳动,怕苦怕累,自我意识强烈,不愿合作等。从人的社会化的理论分析,上述问题正是说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走向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缺乏一致有效的教育引导,而这一任务,单靠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
我们小分队总的运作过程是:先由班主任选好小队长,组建小分队,再由队长联系其他队员就近集合,讨论、拟定小分队名称、小分队的主题、小分队的计划、小分队的行动等事项,在小队长的主持下,实施自己分队设计的活动,等小分队活动结束后再去社区盖参加社会实践章,再把小分队的实践活动用日记形式写下来交给我装订。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队员几乎是自己说了算,让孩子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自主意识得到发挥。
小分队的具体行动:
一是做。手脑结合,服务社会。陶行知先生从实践中提出 “教学做合一 ”、“手脑相长”等教学原理,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服务于社会。我们小分队去过广场给小树浇水,去过社区打扫卫生,去慰问过孤寡老人,不仅使队员们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也培养了队员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如在上次的小分队活动中,去慰问孤寡老人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路下,在半路遇到了老人,老人一听说我们是来看她的,当场就感动地流下泪来,随即我们把她送回去,老人还一路喃喃自语地说你们真好,小队员们看到老人如此感动,都表现地很懂事。小队员深刻体会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的含义,培养了小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二是看。慧眼看社会,辨别美与丑。所谓 “看 ”,就是让队员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仅用自己的眼睛,更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领略社会生活。孩子的心灵就像摄像机,眼睛便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想要拍下什么录像片在孩子心灵的录像带上,就要引导孩子将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摄下一组感人的镜头。通过看红色电影,使小队员们体会了中国解放军战士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舍生忘死、充满正义、无所畏惧的精神。在看到消灭小鬼子时小队员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如小队员bao qi xiang就在日记中写到“胜利是属于勇敢的人”。
三是听。耳闻天下事,从小树大志。这里的听,不是学生听老师讲课,它具有更深广的内涵。学生读书看书,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也就不深刻,如开展英雄事迹报告会、红军长征事迹报告会、听红色革命歌曲等,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小分队的队员们切身感受了纷火战乱的岁月中,中国解放军战土们热血沸腾、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以上活动,从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验了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灿烂,在丰富的活动中增强了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净化了小队员的美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