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处理宿舍关系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 13--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号: BK6G01A
课程名称:
企业管理与营销实务
阅卷教师: 金超剑
班级: 11会计3 学号: 114171527
姓名: 阮容容
成绩:
如何运用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处理宿舍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宿舍中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一些普遍的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建议,让女生宿舍的人际关系更加和睦。
【关键字】人际交往 宿舍 问题现状 建议
什么是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总而言之,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要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可见人际关系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我们每天大约有30%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生活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搞好宿舍中的人际关系就至关重要了。
如果被分配在同一个宿舍的话,那么基本上就是4年都要一起生活了的。所以寝室的成员之间的接触是非常频繁的,而且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个宿舍的女同学的生理期是很接近的。这足以见得其影响力之深。因而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和生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有巨大影响。
二、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和现状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见女人是一种复杂并且麻烦的生物,男生之间 的友谊产生的很快,因为他们心胸比较开阔,不拘小节,或许可以因为一个游戏就变成死党。而女生不一样,女生比较细心,注重小细节,而且挺不容易交心的,往往要在一方做出“贡献”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正是因为女人的天性,导致女生宿舍的矛盾,特别多一点。
生活习惯矛盾。不同的生长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天差地别。有些人比较勤快,爱干净;有些人比较懒惰,不讲卫生;有些人做事雷厉风行,而有些人则喜欢拖到最后在做,这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比如说厕所垃圾问题,那些比较勤快,又爱干净的人,总是在差不多快装满的时候,就主动去把它倒掉。一次二次还好,可是次数多了,不免心里就出现不平衡了,为什么这事都是我做呀,这垃圾又不是我一个人扔的。不管怎么样,一个不大不小的疙瘩就留在了心里。
现在宿舍条件好了,基本上都自备一个小功率电饭锅,不想出去吃饭的时候,就来一锅粥,简单有方便。可是吃完之后,刷锅问题又来了,大冬天的水这么冷,大家都不喜欢刷锅。然后就这么放着,结果发现每次都是那个勤快点的最先憋不住,把它给洗了。洗着洗着矛盾又出来了,有时候除了负责煮,还得负责洗,特别是你在洗的时候,其他人在那边悠哉的看电视,于是那小疙瘩就发芽了,并且茁壮成长。等他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就要暴发“战争”了。
性格差异矛盾。我觉得性格方面的差异就是一条导火线。有些人就是比较直,说话也是直来直去的,有啥说啥,偶尔不经过大脑,有时候会比较容易说出一些伤人的话;有些人就是比较“闷骚”,什么事都喜欢憋在心里,不太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心。第一种人就比较好相处,因为她遇到不满或是看不惯的就会直接说出来,大家摊开了说,交流过了,自然矛盾就会少了;而第二种性格的人,就难相处的多,大家没交流,你不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你也猜不透她的想法,那么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她的杀伤力是很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 13--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号: BK6G01A
课程名称:
企业管理与营销实务
阅卷教师: 金超剑
班级: 11会计3 学号: 114171527
姓名: 阮容容
成绩:
悍的。因为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都会被她提出来,然后越演越烈,直到两败俱伤。
而且我发现,一般出现过这种大型“战争”之后,一个宿舍就分成了好几个小团体,无论是在宿舍还是不在宿舍,都不互相说话,互不搭理。这应该是属于对立型。这是最糟糕的宿舍关系了,但是这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数量也不少。
当然除了对立型的,也有友好型和冷漠型的。所谓的友好型,就是宿舍成员之间能通过互相体谅和磨合,形成和谐、友好的氛围。甚至通过更深入的交往后,能成为知己的那种。这是最好的宿舍关系了,也是我们都希望得到的关系。可是,这种现象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说要是一个宿舍感情太好的话,可能会排斥外部的交往。这样就不利于我们交到新朋友,接触新事物了。
冷漠型,就是有事的时候大家交流一下,大多数的时候彼此之间都是各顾各,各做各的事。与人交往的时候缺乏热情,人际关系冷漠、平淡、形同路人。这种现象和我们现在社会很像,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感,相互猜疑,将自己包裹在厚厚的保护壳里面。大学生形成这样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受社会的影响。
三、人际交往应具备的原则
坦诚。即坦率、真诚、表里如一。这是具备良好人际交往,建立稳固、融洽人际关系的基础。几乎没有人喜欢与口是心非、虚伪的人交往,这类人或许开始给人以“坦诚”的假象,为了让别人接受,大学生在宿舍的相处时间很多,随着交往的深入、了解的增多,“坦诚”的假象终会暴露,人们则会敬而远之,不愿与其交往。
尊重。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余姚,而且这种需要相当强烈,这是人类的天性。你想得到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正如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就如何无对待别人一样。这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尊重与社会地位高低、金钱的多少无关。
同情和理解。这也是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很多人在与人交往时很难做到真诚地同情和理解对方,这要求我们常常“换位思考”,真正地站到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问题,考虑问题。
平等。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四、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1.制定相应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觉得适当合理的制定一些宿舍条例,有利于避免一些矛盾,不如说就上面所说的由倒垃圾产生的矛盾。而且大家都遵守这些条例的话,对每个人相对也是公平的,就没有所谓的“受委屈”这类的事发生了。2.学会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对于室友的秘密,我们不需要想方设法去探求,就算知道了某些隐私,我们也要守口如瓶,因为别人对你说她们的秘密是她们信任你的表现。无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尤其注意的是,未经同意,切不可擅自乱翻其衣物。我们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千万不要随随便便,以为是熟人就忽略了细节。避免使宿舍产生不和谐因素。
3.不要嫉妒。大学是一个人发挥自身才能的大舞台,有人在这里如鱼得水,有人默默无闻,由此产生的强烈对比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甚是产生嫉妒情绪。若这种情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 13--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号: BK6G01A
课程名称:
企业管理与营销实务
阅卷教师: 金超剑
班级: 11会计3 学号: 114171527
姓名: 阮容容
成绩:
绪产生在同一个宿舍里会破坏寝室和谐,其实向取得成绩的室友表达你真诚祝贺,分享她的喜悦的同时也会激励着你进步。
4.学会体谅和宽容。一个宿舍4个人,体谅是不可缺少的。况且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一代。而寝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室友之间的磕磕碰碰避免不了。共同作息时间很重要,只有大家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才能减少争执,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5.互相帮助。当室友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有人生病,应该相互关心照顾,离家在外孤单一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如果能得到室友的照料,一定会感到特别温暖,这样有利于增进室友间的情谊。
总而言之,我们要设身处地,宽以待人,同一宿舍,在漫长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之间的意见相斥、发生口角、产生摩擦都是可以常常的碰到事情。此时,要学会站在多角度看待问题,其中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尤其可以使冲突得到解决!对于别人所提出的建议,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其合理的一部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我们都做好了,对我们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篇:如何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精选)
如何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处理宿舍人际关系
在最需要友情、最热情洋溢的年代,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志愿”相聚到了一起。一个宿舍几个人,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性格的差异,天天在一起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应该说是正常的。但如果宿舍内长期问题重重、矛盾不断或死气沉沉,则会影响到同一宿舍同学的学习和情绪。在校学习期间,宿舍就是同学的家,人人都希望宿舍气氛温暖和谐。当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出现时,宿舍人际关系自然便趋向不和谐。面对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来处理宿舍人际关系:
一.学会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对于舍友的隐私,我们不要想方设法去探求,无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尤为注意的是,未经得舍友同意,切不可擅自乱翻其衣物。我们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千万不要随随便便,以为是熟人就忽略了细节。同住一宿舍,有时难免知道舍友的某些隐私,我们也要守口如瓶,告诉他人不仅是对舍友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容易使宿舍产生不和谐因素。
二.学会感谢。大学是一个人发挥自身才能的大舞台,有人在这里如鱼得水,有人却默默无闻。由此产生的强烈对比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嫉妒情绪。若这种情绪产生在一个寝室里很容易破坏寝室和谐。其实向取得成绩的室友表达你真诚的祝贺分享她的喜悦的同时也会激励着你使得你进步,这时你应当感谢她给予你的榜样。只有播种真诚,才会收获别人对你的欣赏及感谢。
三.学会体谅。一个宿舍五、六个人,体谅是不可缺少的,况且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一代,而寝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室友之间的磕磕碰碰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共同的作息时间很重要,作息时间只有大家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才能减少争执,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如果你晚上待宿舍成员都睡了,才洗漱睡觉,这样就容易惊醒其他人,影响了舍友休息,久而久之,你就会引起舍友们的反感。因此,宿舍的全体成员应当尽量统一起居时间,减小作息差距。倘若实在有事,早起或者晚睡的成员也应尽量减少声响和灯光对舍友们的影响。
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时刻想着他人。宿舍的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活动,更是舍友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参与配合。千万不要错误地把集体活动当作是无聊之举,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的样子。其实,那都是感情投资,不可或缺。舍友们决定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确实不能参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出来,不要勉强参与反倒让舍友觉得你在应付了事,更不要一口回绝而伤了舍友们的兴致。可以说,集体活动的有无和多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宿舍的团结程度。倘若这样的活动你老是不参加,多多少少显得你不合群了。
五.互相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当舍友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有人生病或身体不适,应该相互关心照顾,离家在外孤单一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如果能有室友的体贴和照料,定会倍感温暖,这样有利于增进舍友间的情谊。
总而言之,我们要设身处地,宽以待人。大家同一宿舍,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的意见相斥、发生口角、产生摩擦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此时,要学会站在多角度看待问题,其中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尤其可以使冲突得到解决。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倘若我们都能够注意做到,相信对我们处理好宿舍关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篇: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
发稿:2007-5-4 21:54:27
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相互交往的动机,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关系的进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等,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持及相互陪伴等。交往动机则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得到什么。
一、社会交换理论
在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和物品等。
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有可能产生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一些学者还讨论了权利对于交换结果的公平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权力较大的人在社会交换中收益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在特定的社会交换结构中展开的,关系的发展必然受到这种结构的制约。
二、自我表露理论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
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主要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前几年,隐私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它还有一些误解与偏见,需要加以澄清。Briggs(2001)也认为:自我表露也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等;个人表露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三、交往分析理论(PAC)理论
交往分析理论又叫PAC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伯恩(Berne,T.A)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包括3种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3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Parent,简称P)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Adult,简称A)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
孩童(Child,简称C)身份像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让人讨厌。他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是……”、“我想……”、“我不知道……”、“我不管……”等等。
在P、A、C三种成分中,P、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与两面性。而A具有自觉性、客观性与探索性,致力于弄清事物真相、事物间的关系与变化规律,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具有反省能力。根据PAC理论,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不同的交往组合。当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构成一种平行关系时,交往就是可持续的,对话可无限制地继续下去。这种交往有6种具体形式:P-P、A-A、C-C、C-P、A-P、C-A。在这6种交往形式中,P-P双方都自以为是,这不顺眼,那也不好,双方谈得很投机,但都在指责别人。这样的两个人,一直在一起交往,久而久之,会互相助长偏激苛求的性格。C-C交往则有些同流合污的味道,两人一拍即合,但都不负责任。C-P、A-P、C-A,均属于互补型的交往,我期望对方的,刚好是对方回应的。这种交往因为互补,所以能够持续,但却潜藏着不平等与依赖,长期以往,也不利于交往双方的发展。只有A-A交往是最健康的,大家都本着负责与尊重的原则,力图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A-A交往是最成功的。
广东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管理入口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方面论述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C124 夏清源 127917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方面论述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工商C12
4姓名:夏清源
学号:127917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所以当代的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交际中缺乏主动性往往跟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从环境来说,对陌生的环境,人总会有距离感甚至恐惧感。另外生活条件的艰苦也常会造成人的一些焦虑、不满情绪,使人没心思主动去与本来陌生人沟通了。从个人性格来说,对陌生环境和生活艰苦产生焦虑不满情绪的人,往往是那些遇事爱斤斤计较的人,对于那些豁达、开朗或者容易满足的人来说,一般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另外,有的人比较内向,一向不爱主动跟别人交往;有的人从小到大都是佼佼者,交朋友从来都是别人先靠近他,所以习惯了。这些都是影响交际缺乏主动性的原因。
(二)率性而为,不顾他人的感受
率性而为不能说是缺点,因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这样表现的话,别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坦率、不作做。但是在人际交往中率性而为,却常常会搞僵人际关系。比如做事情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别人的意见,就会让人觉得你刚愎自用不谦虚;在行为方面率性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注意时间、场合,别人就会觉得你无组织无纪律;经常改变主意,没有经过周密计划或事先请示就行事,让人觉得你做事卤莽,缺乏诚意等。
(三)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你的言行举止会给交际对象留下或良好或不良的印象。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言行举止不庄重、不检点,就会给我们的交际对象留下不好印象。别人见到你只会退避三舍,哪里还愿跟你交往。
人际关系的改善
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与人交往和相处的问题并不是大学中独有的,但这一问题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却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生与人交往的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只是在进入大学以
后这一问题才突显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同学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压力,却缺少必要的经验和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相处,为将来步人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拓展。此外,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我们可以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理他。然而,一旦成为了大学生,我们就不能再仅凭个人好恶与人交往了。不仅要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了解这一特点并建立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环境的要求,也是每个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走入社会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不能够从一开始就对这种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还按照以前的方式行事,就很容易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另外,在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还表现在不能仅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还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别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因而,在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就不能仅仅指责和埋怨对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谅解和彼此的适应。大学生必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常听到有同学讲:“那人性格好,懂得多,所以喜欢同他交流”.的确,一个品质好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人们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在同学中选择朋友,首先考虑的是个性品质,与成熟、热情、坦率、有责任感的人多交往。
另外,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等情绪反映为特征的。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真诚评价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喜爱,得到好的评价,就会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如果你能多注意别人,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并且肯定别人的长处,举会给自身带来益处。
(3)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以诚相待。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备宽宏豁达的心理品质,多为别人着想,做到以诚相待。
在生活中,我们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了误会,受到别人不公正的对待、不为人接纳时,你一定会为之焦虑和烦恼,也一定会影响你的学习、生活及社交关系。如果我们做到宽宏豁达,也许就会心平气和些,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会体会他人的心情和感受,误会、委屈就常常会烟消云散,别人也将欣然接受你。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定要注重这种品质的培养,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以同宿舍的室友为例,每个人都要注意观察,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如经常打水、扫地,为生病或有事的同学打饭、补习功课等。而现在的大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交往倾向。只注意自己目的实现,却无视他人的利益和要求等等。他们常常不顾场合和对方心情,一味由自己的性子去交往,致使在交往中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4)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很多同学都说,他们在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往时能表现得很自如,但与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往往很被动、畏缩,不知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往往容易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并造成在人际交往的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必要的技巧,应采取主动的方式,去逐步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事实上,社交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增强人际吸引力、幽默、语言艺术等等。对大学生来说,在树立了人际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之后,在人际交往中要掌握的技巧主要是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和正确运用语言艺术。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包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热情助人,尊重理解,宽宏豁达等等。语言艺术的运用包括准确表达,有效倾听,文明礼貌等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自信,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逐渐走向交往成功,走向人生成功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当然都有会犯错的时候。只是在我们犯错的同时我们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始终处于平静,这样有利于和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优化了自己的社交关系。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
第五篇:人际交往的PAC理论
人际交往的PAC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他将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结构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当我们的人际出现问题时,不防以这个理论为思想的指导,帮助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
P权威、优越感、命令、指责、呵护 A客观、理智、成熟、稳重 C情绪化、任性、撒娇、服从 怎样的人才是受欢迎的
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法制的人在人际交往中PAC三种状态都有,由于成人处理比较理智、成熟,因此,A的成分可以占大多数。人际矛盾的解决 举例一:
妻子:现在现在该去收拾你的房间了。丈夫:烦死了,我现在不高兴收拾房间。P——A C——P 交叉型交往,不匹配。举例二
甲:请问,现在几点钟?
乙:不要打扰我,你自己去看表嘛。A——A C——A 人际改善策略一:与他人进行平行型交往平行交往举例:
1、P——P 他应该为弟妹们做出榜样。显然他没有做到。
2、C——C 我真喜欢吃“麦当劳”。我也是,我巴不得天天都吃麦当劳。
3、C——P 老师,我不太舒服,想早一点儿回家。回去吧,留下的功课我明天帮你补。
4、A——A 请问现在几点了。我的表8点。
5、看电视影响学习,我以后不看了。其实,适当看一点儿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人际改善策略二:以自身的A状态激发对方的A状态,形成AA交往。
人际改善策略三:先用平行型交往缓和矛盾,再以自身的A状态激发对方的A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