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人际交往理论(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6: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AC人际交往理论(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AC人际交往理论(共)》。

第一篇:PAC人际交往理论(共)

PAC理论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他将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结构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PAC人际交往理论 PAC的应用 交互作用的类型 PAC人格结构理论的应用 PAC人格结构理论与冲突的解决 PAC人格结构理论的优点 PAC分析理论的基本十种类型 PAC人格结构理论应用意义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目前PAC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咨询,企业管理等方面。

交互作用(语言、动作或非语言信号的交换)可以是互补式的或非互补式的。在公开交互作用中,如果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在回答中仅是方向相反,则交互作用是互补式的。如果用图表示发出者-接受者的心态交互作用的交互模式,线是平行的。在这种关系中,主管对员工说话就象家长对孩子一样,员工的回答就象孩子对家长一样。例如,主管说:“Janet,我希望你停下手中的活,赶快去供给室把为我准备的箱子取回来。”员工回答道:“我不想去,因为我很忙;但既然你是我的上司,我不得不去取。”

如果主管以家长对孩子的模式开始交流,员工往往会以孩童的心态作出反应。不幸的是,传统的上级-下属式关系往往会导致家长-孩童式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当发出指示或进行评估时。如果主管的行为主要以这种交互作用模式进行,人际和群体效果将会降低。当刺激和反应线不平行时,非互补式的交互作用,或者称为交叉式的交互作用就会出现。在此例中,主管努力按照成人对成人的模式来对待员工,但是员工按照孩童对家长的模式作出回答。例如,主管问:“George,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处理IC订单的推迟交货问题?”员工则不是以成人的心态回答,而是以孩童对家长的模式说:“那不关我的事。你拿了钱,该由你来做主。”当出现交叉式交互作用时,沟通往往被堵塞,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冲突经常是紧跟其后。一般来说,工作中最有效的交互作用是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视他人同自己一样有理性,降低了人们之间感情冲突的可能性。但是,互补式的交互作用也能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例如,如果主管想要扮演家长的角色,员工想要扮演孩童的角色,他们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比较有效的工作关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无法成长、成熟,不知如何贡献自己的想法。因此,虽然互补式的交互作用确实能发挥作用,但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最优结果并且最不可能带来问题的是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

肯定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寻找肯定。肯定(Stroking)的定义为对另一个人表示认可的任何行为。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认可,例如人们之间身体上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接触。多数工作中,表示肯定的主要方法是语言的,如“Pedro,上个月你有极佳的销售记录。”行动上肯定的例子如在背部轻拍一下和有力的握手。

肯定可以是正面的、负面的或是正负面混合的。当正面的肯定(Positive strokes)被接受时,感觉很不错,有助于接受者产生良好的感觉。负面的肯定(Negative strokes)将产生身体上或感情上的伤害,使接受者降低对她或他自己的良好感觉。正负面混合(mixed strokes)的例子是下面这个主管的评论:“Oscar,考虑到你在这个领域经验不多,那可真是一个很好的广告设计。”在这个例子中,主管以家长对孩童的评判方式进行沟通,所包含的关于缺乏经验的负面的肯定体现了自己的优越感或是对员工以前曾给予自己的负面肯定进行报复。通过避免使用惩罚性的家长-孩童式的交互作用,提倡成人之间的沟通,主管通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用这种方法对待迟到的员工时,主管可能会说:“早晨好,Maria。你今早遇到什么麻烦了,有我可以帮忙的地方吗?”这样对话则有可能发展成一种成人的问题解决型谈话(“我好——你好”),这将降低今后迟到的可能性。有条件的肯定和无条件的肯定也是有区别的。当员工操作正确或者避免了问题的发生时,他们表示的就是有条件的肯定(Conditional strokes)。销售经理可以向员工保证道:“如果你多卖出3份保险契约,我就给你加薪。”无条件的肯定(Unconditional strokes)的提出与任何行为都无联系。虽然,无条件的肯定可以使人感觉很舒服(例如,“你真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但这些肯定可能使员工感到困惑不解,因为它们没有指出如何得到更多的肯定。如果主管们在行为校正框架中,即奖酬由有效行为决定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肯定,他们将得到更好的结果。虽然员工渴望被肯定,但有时主管们却不愿利用这种方式。

PAC人格结构理论与冲突解决方法间有一些天然的联系。家长心态会导致强制策略的使用,而孩童心态可能会缓和冲突或努力避免冲突。因为运用成人心态和正视策略,持“我好——你好”的立场的人更可能找到双赢的结果。同样,许多行为观点与行动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曾运用过PAC人格结构理论的组织指出PAC人格结构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PAC人格结构理论的培训能使员工进一步洞察自己的个性,也能帮助员工理解为什么有时别人的反应与自己是一致的。一个主要的优点是改进了人际沟通。当交叉式的沟通发生时,员工能够感觉得到,并能采取措施将其恢复到非交叉式的沟通,特别是在成人之间的模式中。结果总体上改进了人际交互作用。PAC人格结构理论在依赖于顾客关系的销售和其它领域中特别有用。

培养自持的行为与PAC人格结构理论的结合能成为增强人际沟通效果的有力工具。它们的共同目标都在于使员工对自己和他人感觉很“好”。同时也都保证了使用更多的基于成人心态的问题解决方法。结果它们改进了沟通与人际合作。虽然它们可以被个体所实行,但当它们被广泛地用于整个组织并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时,这些工具将是最有效的。同时,对于小型群体和委员会中工作的人们所面临的更复杂的挑战,它们也建立了重要的解决基础。

根据PAC分析理论,以下十种类型人际交往比较常见:

(一)PP对PP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气使的武断,如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人干去吧!”

(二)AA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如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的。

(三)CC对CC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到一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

(四)PC对C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表现出权威和服从的行为,即甲方以长者自居对待乙方,乙方亦能服服贴贴不以为然。如甲作为上级对乙说:“这件事完不成要受批评。”乙作为下级回答:“真完不成,我甘愿接受批评。”

(五)CA对A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

(六)PA对A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表现为有理智,但又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为此,甲方经常要求乙方担作P的角色,起到对甲方的监督和防范作用。这在上下级、同事、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和利用这种类型的相互作用。

(七)PC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要求乙方以理智对待他,但乙方则以高压方式对待甲方,这在上下级、同事之间经常发生。

(八)CP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讲理智,而乙方却易感情用事,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在不同人之间的交流中。

(九)PC对P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采取命令式而另一方不服,也采取同样方式回敬。这种交流方式必然会引起矛盾冲突。这经常表现在上下级、家长和子女之间。

(十)CP对CP型

在这种交流型中,甲乙双方都把对方作为权威看待而表现出一种服从的意向,这在同事和朋友之间经常发生。

了解PAC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得到畅通。倘能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国外对管理人员进行PAC分析理论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们在相互接触中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人际交往的PAC理论

人际交往的PAC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他将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结构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当我们的人际出现问题时,不防以这个理论为思想的指导,帮助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

P权威、优越感、命令、指责、呵护 A客观、理智、成熟、稳重 C情绪化、任性、撒娇、服从 怎样的人才是受欢迎的

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法制的人在人际交往中PAC三种状态都有,由于成人处理比较理智、成熟,因此,A的成分可以占大多数。人际矛盾的解决 举例一:

妻子:现在现在该去收拾你的房间了。丈夫:烦死了,我现在不高兴收拾房间。P——A C——P 交叉型交往,不匹配。举例二

甲:请问,现在几点钟?

乙:不要打扰我,你自己去看表嘛。A——A C——A 人际改善策略一:与他人进行平行型交往平行交往举例:

1、P——P 他应该为弟妹们做出榜样。显然他没有做到。

2、C——C 我真喜欢吃“麦当劳”。我也是,我巴不得天天都吃麦当劳。

3、C——P 老师,我不太舒服,想早一点儿回家。回去吧,留下的功课我明天帮你补。

4、A——A 请问现在几点了。我的表8点。

5、看电视影响学习,我以后不看了。其实,适当看一点儿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人际改善策略二:以自身的A状态激发对方的A状态,形成AA交往。

人际改善策略三:先用平行型交往缓和矛盾,再以自身的A状态激发对方的A状态。

第三篇: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

发稿:2007-5-4 21:54:27

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相互交往的动机,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关系的进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等,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持及相互陪伴等。交往动机则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得到什么。

一、社会交换理论

在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和物品等。

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有可能产生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一些学者还讨论了权利对于交换结果的公平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权力较大的人在社会交换中收益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在特定的社会交换结构中展开的,关系的发展必然受到这种结构的制约。

二、自我表露理论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

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主要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前几年,隐私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它还有一些误解与偏见,需要加以澄清。Briggs(2001)也认为:自我表露也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等;个人表露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三、交往分析理论(PAC)理论

交往分析理论又叫PAC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伯恩(Berne,T.A)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包括3种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3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Parent,简称P)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Adult,简称A)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

孩童(Child,简称C)身份像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让人讨厌。他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是……”、“我想……”、“我不知道……”、“我不管……”等等。

在P、A、C三种成分中,P、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与两面性。而A具有自觉性、客观性与探索性,致力于弄清事物真相、事物间的关系与变化规律,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具有反省能力。根据PAC理论,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不同的交往组合。当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构成一种平行关系时,交往就是可持续的,对话可无限制地继续下去。这种交往有6种具体形式:P-P、A-A、C-C、C-P、A-P、C-A。在这6种交往形式中,P-P双方都自以为是,这不顺眼,那也不好,双方谈得很投机,但都在指责别人。这样的两个人,一直在一起交往,久而久之,会互相助长偏激苛求的性格。C-C交往则有些同流合污的味道,两人一拍即合,但都不负责任。C-P、A-P、C-A,均属于互补型的交往,我期望对方的,刚好是对方回应的。这种交往因为互补,所以能够持续,但却潜藏着不平等与依赖,长期以往,也不利于交往双方的发展。只有A-A交往是最健康的,大家都本着负责与尊重的原则,力图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A-A交往是最成功的。

广东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管理入口

第四篇: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运用PAC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PAC人际交往理论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他将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结构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当我们的人际出现问题时,不防以这个理论为思想的指导,帮助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

二、PAC分析理论的十种类型

根据PAC分析理论,人际交往存在着以下十种类型: PP对PP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气使的武断,如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人干去吧!”

AA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如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的。

CC对CC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到一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

PC对C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表现出权威和服从的行为,即甲方以长者自居对待乙方,乙方亦能服服贴贴不以为然。如甲作为上级对乙说:“这件事完不成要受批评。”乙作为下级回答:“真完不成,我甘愿接受批评。”

CA对A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

PA对A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表现为有理智,但又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为此,甲方经常要求乙方担作P的角色,起到对甲方的监督和防范作用。这在上下级、同事、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和利用这种类型的相互作用。

PC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要求乙方以理智对待他,但乙方则以高压方式对待甲方,这在上下级、同事之间经常发生。

CP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讲理智,而乙方却易感情用事,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在不同人之间的交流中。

PC对P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采取命令式而另一方不服,也采取同样方式回敬。这种交流方式必然会引起矛盾冲突。这经常表现在上下级、家长和子女之间。

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作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我们的人际交往无论在愿望、内容方面,还是在方式上都具有与我们的社会知识经验相对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交往愿望的迫切性。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提高、生活空间扩展,大学生交往愿望迫切。同高中阶段相比,我们对人际交往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那种希望被人理解、接受的心情尤为迫切。第二,交往范围的广泛性。我们大学生的交往不仅限于同班同学,而且涉及到班级之间、系级之间、师生之问、校内外等等人员。第三,交往内容的丰富性。相近的年龄和社会认知水平使我们具有广泛的兴趣、活跃的思想,我们对各种自然、社会现象都会注意,交往内容丰富。除专业知识外,广泛涉及到文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第四,交往系统的开放性。大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易接触新事物,加上来自各地,家庭状况、生活各异,决定了交往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系统。另外还有,交往心理的复杂性,我们正处在个性发展期,性格尚不稳定,不仅有幼稚和浪漫的心理,也有孤独和自闭的心理,交往中易产生很多不健康心理。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个性因素和其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导致了我们有些同学在交往中出现一些问题,给和谐的人际关系造成障碍。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二是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A.人际交往技巧方面常见问题主要有: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他人交往不良等。有些人主要表现在不会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不善交往,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技巧与原则。另外,有的有自闭倾向,不易被交往,有的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做人的原则而随波逐流等,易导致心理问题,有的在人际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这些障碍有属于认知方面,有属于情感方面,还有人格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和心理踺康。

B.在交往中存在种种不健康心理,如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面子心理、冲动心理、封闭心理、异性交往困惑等。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

1、自卑心理。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

2、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

3、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

4、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心理给报复者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莫大的阻力和压力。

5、异性交往困惑。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一些大学生主要因为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成爱情。另外,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文化传统,认为男女之间除了爱情就没有其它什么了,使得他们还没有树立起正确“异性朋友观”。另一个是舆论的影响,有的学校、老师、家长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横加干涉,这势必加重了异性之间交往的困难。

(三)、解决对策

1、设立交际与心理的专业必修课,进行公开的正面宣传教育 每个人都有发现别人内心秘密的欲望,一般来说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可能走进别人的心里,主动向别人示好是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融洽的第一步。交往的过程中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通过角色置换来看待问题,也许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同时要明白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不要强制改变别人,尊重他人,不过高要求别人,以豁达心胸与他人合作。室友的好友来访,热情接待,休息时间,切勿大声喧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的。

2、发展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咨询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但也可能易趋固执、钻牛角尖。一些学生虽然平时不愿意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但对心理咨询却有一定的需求,他们可能从学校心理咨询老师那里得到解释和慰藉。在目前“校校通”和“舍舍通”的条件下,建议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上设立采用“不见面、不记名”的文字、语音同步咨询服务,以便能使该项工作能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成为学校的现代教育品牌之一。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中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情感、认识及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是以寄宿为主,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并不能及时了解,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PAC理论在个人人际交往中的运用

通过对PAC理论的学习,我个人认为PAC理论中:P代表权威、优越感、命令、指责、呵护;A代表客观、理智、成熟、稳重;C代表情绪化、任性、撒娇、服从。在人际交往中要有一个好的“成人”心理状态,就是A客观、理智、成熟、稳重,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因为在大学生活的丰富性和交往系统的开放性,能在生活上接触到学校里面来自各个院系的人,他们是来自不用的地区,我着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文化,更有着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只有善于与他人交往,对他人才能于所了解,又了解才能有沟通,有处理好各种关系。另外如何跟他们友好的相处,给予大家一个融洽的团队温馨至关重要。我在大二期间在公关部当过副部长对此深有体会,知道做好一个副部长,要做许许多多琐事,因为部长是一个大三的学长,人家基本不管事情,就跟你打个电话说一说,剩下你自己搞定。当时就觉得管理好一个团队是多么困难。在那段期间,首先要搞好和上级的关系,其次,处理好以下属之间的关系,最后,要将自己的工作和团队任务协调好。在当副部初期,在自己不熟悉那些新进来的成员到底是怎么样,我采用的是PA这样的状态,既要有权威又要客观,理智,因为这样才能使建立自己的威信,能够让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又能呵护他们这些新来的成员们,为今后的各种工作奠定基础,这样也能使上级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在中期,我采用的是PAC三种的人际交往状态,那时候大家都比较熟悉,彼此算了解了一些,加入C情绪化是很重要的,这样既能管理好他们,又能和他们打闹在一起,这样会使他们觉得集体的温馨,不会想着推出部门,最后就是运用CA,客观的评价他们,使他们工作更加积极,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从而对集体充满激情和希望。

第五篇:人际交往理论自我表露理论

二、自我表露理论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

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主要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前几年,隐私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它还有一些误解与偏见,需要加以澄清。Briggs(2001)也认为:自我表露也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等;个人表露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一、自我表露的界定

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发表出来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存在交往的双方关系,如日常关系、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关系等;体现了个体表达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观意愿;同时强调了表达式是真实的。

二、关于自我表露作用的认识

自我表露能够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密切关系;通过自我表露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试;通过自我表露可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增进自信心等。对自我表露的消极认识,学生们认为自我表露会暴露自身弱点,别人可能会利用表露者的弱点伤害他;过多表露自身评价会降低,遭到孤立等。权衡自我表露的益处与危险,多数学生认为还是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

三、关于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

生活中我们很少被要求自我表露,但我们常常选择自我表露或决定某个时候表露,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表露或不鼓励表露呢?李林英在其访谈的材料中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了表露者和倾听者的个人特质(真诚、尊重、共情、保密等)、表露的内容(机密程度、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双方的关系(亲密程度、信任程度、双方是否都有表露的意愿等)、后果评估(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担心等)、表露情境(表露场合、双方心理状态等)等因素。

编辑本段四.自我表露的理论

自我表露的理论大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4.1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Berger&Calabrese,1975)这个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将不断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亲密来交换。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减少人际间的不确定,而表露自己的信息,寻求他人的信息,进行社会交换,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形成人际知识,若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将有助于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通过表露相同的方面进行回应(Derlega,1987)。不过,Joinson(2001)发现,信息的亲密水平在伙伴之间不一定相同。4.2社会渗透性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Taylor&Altman,1987)Altman等人(1973)提出这一理论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说明自我表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者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并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以近似的程度对彼此的表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很少发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引用:蒋索,2006)。

4.3 社会互惠理论(social mutual-benefit theory)(Derlega,Metts,Petronio,1993)这种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得到东西回报相应东西。”通常领受者会通过亲密来回应匹配表露者的信息。影响领受表露信息者是否会回报相应表露的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对吐露者表露信息方式的感知。

(2)领受者是否想加强、建立和持续关系。

(3)关系的发展阶段。

(4)表露者是否允许其回报表露。

4.4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CPM)(Petronio。2002)该理论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根据

CPM,这些界线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到相对不易渗透。个体通过一种隐私管理原则系统来控制隐私界限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组成。根据该理论,表露隐私后会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建构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

【摘要】 自我表露就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处于人格发展适应期的大学生面对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适度的自我表露能增进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自我表露 大学生 心理成长问题提出

人生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到社会人的转变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当代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等问题的认识,处于有时客观,有时主观,有时深刻,有时肤浅等飘忽不定的状态,心理上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理想与现实脱节、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面对人生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这种矛盾且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即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迅速提高和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其心理障碍的发生提供了可能。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尽快解除心理困扰,以适应人生成长的需要?目前国内外不少心理研究认为, 展示个人信息的自我表露行为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对个体的心理成长、社会适应性和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等有重要作用,是一种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成长的重要方式[1-3]。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一词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目标人就是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2]中将自我表露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Derlega和Chaikin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交换自我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的地位、性情、过去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等”。

本文将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1-4]表明,自我表露是一个健康人格的特征;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与他人分享体验;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自我表露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神秘感;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达成合作等。这些研究发现了表露的互惠性,喜欢将导致对他人的表露,并且从对方获取表露的信息将会强化这种喜好的倾向。通过对自我表露的研究,进一步强调自我表露对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我表露也会带来风险,所以也需要勇气和把握尺度。很多研究[1]认为,表露太少或太多都不好,适度的表露将对心理健康有益,即对重要的他人具有高表露性,对社会中的其他人表露适中;适应不良者对每个人做高或低表露。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包含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分为“公我”和“私我”两部分,前者是人们在公众场合或在一般社会情境中表现出的形象,而后者是个人的真实形象,二者往往不一致。人们愿给人一种积极的“公我”,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私我”。但假如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的真实形象和思想,永远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也不行。研究表明[2],允许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对于个人保持心理健康是必要的。朱拉德认为,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正是患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大学生多在17至23岁,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阶段中期,是人生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处于人生自我意识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的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适应期,是一个尝试错误的时期,其心理障碍的实质是“自我同一性”危机。大学生在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常常由于自我期望与实

际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一致而导致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深层次的“内部困难”。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家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变革以及躯体疾病等方面。内部因素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根源,外部因素是直接的诱因,障碍通常是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表露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4.1 增进自我认识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征和习惯,害怕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的人的尊重,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当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时,他就会变成一个套中之人,在面对现实时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用各种心理防卫机制歪曲事实以维持不真实的自我,因而就无法成长和变得自我实现。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备前提条件[1]。他认为一个从不对重要他人表露自己重要信息的个体就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不表露者无法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不仅他人无法了解他的需要和感受,他自己也无法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感受。通过自我表露,人们可以获得自我澄清,因为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观点、想法、态度和感受的同时会使自己感到明了。通过自我表露也可获得自我认同,因为在与他人分享信息时会引出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因此通过自我表露个体可对自己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4.2 有助于问题解决

大学阶段处于人生的尝试期,在校大学生常常会遇到以前未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如恋爱、就业、越来越成人化的人际交往等等。研究发现,人们仅仅是大声地将问题说出来就有利于解决问题,找到对问题或令人担忧的事情的有效解决方法。因为语言的表达是通过思维组织的,一旦人们开始表露自己的经历,就有对事实的再认识,一般会意识到事件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令人郁闷或难为情,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3 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经过交往与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沟通与关系。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情感交流需要,有益于个人、社会发展与完善的人际关系。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有可靠的沟通。

人际关系是在校大学生比较郁闷的话题,他们常常为不被理解和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而苦恼。而自我表露不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促进了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人际支持,而人际支持对处理压力事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对同伴适宜的自我表露与较低的孤独感相联系[3]。

4.4 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韦格纳(Daniel Weg-ner)关于思想压制效应的研究表明,对兴奋性念头的压制反而能够促进兴奋并使后来的兴奋进入,一个兴奋念头在压制后比在自由表达期间更具刺激性。韦格纳认为,个体努力压制兴奋本身反而成为一个新的兴奋刺激,伴随新充入的情绪,进一步压制的念头也得到加强,产生了一个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最后必然发展为恐惧、惊慌和焦虑,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的心理系统和生物系统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的变化会使另一个系统受到影响。在临床上,不仅是特定的病因而且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器官对疾病的易感性。一些研究证实,回避情感表露与严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有关。

下载PAC人际交往理论(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PAC人际交往理论(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ABC理论改善人际交往案例

    A(诱发事件):办公室气氛很沉闷,很少人说笑。 B(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1) 办公室的同事不爱说笑,一定是他们不高兴,在生气; (2) 他们都不愿说话,都在生气,而我却愿意说话,我并没有生气,那么他们......

    人际关系理论下分析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理论下分析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0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尤其是在城市,很大一部分的......

    运用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处理宿舍关系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 13 -- 2014 学年第 一学期) 课号: BK6G01A课程名称:企业管理与营销实务 阅卷教师: 金超剑班级: 11会计3 学号: 114171527 姓名: 阮容容成绩:......

    【DOC】人际交往范文

    现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并称为困扰当代研究生的三大问题。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部分研究生确实在这几方面存在困惑。 在问题阐述之前,先对研究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分析,作......

    人际交往专题范文大全

    人际交往专题 作者:王作生心理辅导来源: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网点击数:1641更新时间:2005-1-12 辅导(一) 课题:你了解我吗? 时间:30分钟 目标:增进彼此的认识,夯实交往的基础 实施方式:访......

    化工用PAC PAM主要特点[5篇范文]

    化工用PAC主要特点:该产品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通过压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等机理作用,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粒子脱稳,聚集、混凝、絮凝、沉淀,......

    人际交往主题班会(共5则)

    130202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教学内容:中职生要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 教学目的:把握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处理交友这一重要人际关系的问题,了解交朋友的......

    人际交往书籍专题

    人际交往书籍推荐 1.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 2.说话的魅力:刘墉沟通秘笈(全本·珍藏) 3.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4.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