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拉萨名字是怎么来的?
拉萨名字是怎么来的?
拉萨什么时候叫拉萨——从拉萨河追溯变迁提起拉萨,或许你只知道拉萨,你可知道它曾经有很多动听诗意的名字,那是她不曾走远的过去,却在历史的风中,被渐渐吹散。它曾唤作吉雪沃塘,与拉萨河紧紧相依;它曾唤作惹萨,与大昭寺连为一体;它曾唤作逻些,与盛唐交相辉映;它曾与盛极一时的噶琼寺相逢又错过,它曾在唐蕃会盟碑上流传于民间,始名:拉萨。吉曲河流的孕育-------------松赞干布初长成拉萨河,它是一条从远古而来的河流。像一匹蓝色缎子,剔透,晶莹,纯粹,从前世的山谷奔流而来,淡然从容地流向远方的未知,融化了深秋那蓝得不能再蓝的寂静的天空。最早的时候,拉萨河并不叫拉萨河。古时候,“吉”氏族的大部分人出生在此,因此,拉萨河叫作“吉曲河”,也叫做吉雪藏布,意为清凉舒适之波。这条源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东起墨竹工卡县,西至曲水县与雅鲁藏布江汇合的拉萨河,在公元7世纪前西藏高原的文明史中,像隔着云雾看星星那样朦胧而又迷乱。人们只知道山南的雅砻文明和冈底斯山的象雄文明。拉萨河谷的文明,似乎是一片空白。公元6世纪末,山南雅隆部落第三十一代赞普“朗日松赞”,联合四个很有势力的家族秘密结盟,一举推翻了松波杰的统治,从而把势力扩展到了吉曲河流域。公元617年,松赞干布出生在吉曲河南岸的甲玛沟“强巴明久林宫”。传说他刚落生的时候,只是一个酥油包大小的肉球,父王“朗日松赞”和母后“赤萨德噶”以为是魔鬼投胎,让人将其扔进了波涛滚滚的吉曲河。肉球随着河水漂流到不远的“吉米采”(欢乐园),被神鸟乌鸦啄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跃然而出。松赞干布是朗日松赞的独子,从小在幸福和充满赞誉的环境中长大,他的生活如澄澈的吉曲河,没有掺杂一丝杂质。幸福的日子并不长远,在他13岁那年,发生了许多事情:“父王之臣相继叛离,母后之臣又复作乱,象雄、苏毗、达布、工布、娘布等族于四路起兵,父王朗日松赞又被人置毒暗害而死。”(《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松赞干布幼年亲政,在娘氏、蔡邦氏、噶尔氏、穷波氏等大臣的辅佐下,登上了赞普宝座。首先,他便“对进毒为首者诸人断然进行斩灭,令其绝嗣”,叛乱者被铲除,内部局势很快稳定下来。接着,决心讨伐叛乱者,亲自纵马挥刀,南征北讨,斩杀叛逆,征服周边各部,重新统一建立王都。他变得深沉、孤僻、坚韧,臣民们送他“松赞干布”的尊号,意思是“深沉睿智、有着雄才大略的王”。少年展雄略——松赞干布与他的吉雪沃塘公元633年盛夏的一天,一大群身着戎装的骑士,簇拥着16岁的白袍少年,沿着吉曲河北岸的高山峡谷纵马飞驰,登上俊俏的纳金山头,白袍少年勒住狂奔的马,遥指前面开阔平坦的坝子,说“看!前面就是吉雪沃塘,我要在那片坝子上,建造一座新的王城!”————他,就是松赞干布。而那时的拉萨城并不叫拉萨城,叫做“吉雪沃塘”,意思是——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在种种政治形势下,松赞干布决心离开他祖先的发祥地,抛弃山南雅隆河谷作为王都的想法,迁都吉雪沃塘。松赞干布把王都向吉雪沃塘迁移,摒弃那些神话传说,综合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山南有吐蕃旧贵族盘踞,这些旧贵族曾对其父下毒手,故松赞对其存有戒心,搬迁王都,可远离旧贵族仇人,防止故技重施;二是松赞雄心勃勃,想统一西藏高原,这时吐蕃以北有个吐谷浑,以西有象雄,如果不把王都迁到雅鲁藏布江以北,便不能有效地组织对外敌的进攻,何况当时吐蕃及苏毗的军事力量集中在吉曲河流域,如果政治中心在山南,军事力量在吉曲河流域,这便不利于松赞干布的指挥和控制。其外,吉雪沃塘地势开阔,平原四周群山环抱,远处山岭夹谷,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是建基立业的好地方。于是,经过氏族部落首领讨论,于公元633年开始迁都——吉雪沃塘。根据藏史记载,松赞建都以前,吉雪沃塘还是一片未经人工雕琢的原始处女地。吉曲河从雪山深谷中汹涌澎湃而来,在朗若分为南北两股河道,把这片原野紧紧环抱,成为一大片森林漫野、湖沼棋布的河州,其中有个最大最美的湖,名叫沃塘湖。松赞干布到了吉雪沃塘,马上兴修水利,规划城建。他调动臣民百姓,在古扎修筑堤坝,堵住北面的水道,迫使河水全部南流,顺着奔巴日宝瓶山麓向西奔去;北面河道和沼泽地干涸,形成大片干爽的地面,在上面兴修了城堡、宫室、兵营、民居和其他房室。古史上说:吐蕃臣民齐动员,吉曲河上改面貌。吐蕃王城的第一座建筑,就是高耸红山之巅的藏王宫堡,它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雄伟而壮观,周围乃至远隔数十公里,都在它的视线之内,整个地改变了吉雪沃塘的自然人文环境,驱除了这片土地的原始、空寂和荒芜,开始有了历史人文气息,有了王者风范。五世**喇嘛《西藏王臣记》中描述了红山宫堡的雄姿:“其宫如帝释天堂移来人间,华丽悦目;如天庭玉阶,高俊威严”。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将他的吉雪沃塘建造的风生水起,生机勃勃,制定法律,划分行政区域,分封官职,力主对外交流,赞普属下设五商、六匠。吐蕃王朝和吉雪沃唐一起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文成公主献妙计————羊背上的城市公元634年,文成公主进藏,到达吉雪沃塘。尼泊尔赤尊公主嫁过来比文成公主早,她带了一尊八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为了供奉这尊佛像,她请松赞干布帮忙选址,准备建一座寺庙。建寺之前,大昭寺本来是一片湖泽,松赞干布把自己的戒指扔进湖中,湖中正好升起一座白塔,意思就是这是建寺的好地方。但是总是白天建,晚上就塌。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这时候,文成公主进藏了。赤尊公主早有耳闻这位从中土大唐来的公主学识很高,懂得五行八卦,于是就请公主测了一卦。于是文成公主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魔女为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好就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就是她的血液。那么要建大昭寺,则必须填湖建寺。很奇特的是,按照文成公主的要求,运土所用的牲畜,不是牛或马,而是白色的山羊,分析其原因:一个很现实,按照这种填湖的方法,初期根基不实,大牲畜体量过重,易陷于木栅之中,而山羊小巧灵便,来去自如;二是羊在汉地文化中,认为是土怪、树精,为克水之物。由于山羊驼土这一特殊功劳,这一填湖地所形成的区域,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意为“羊土城”,惹萨便慢慢流传开来。此处会有人质疑,只是大昭寺这一片区域称之为“惹萨”,何来拉萨旧称呢?可以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今拉萨城里中巴汽车穿梭来回跑动,车上的售票员向行人高声叫喊“拉萨,拉萨,有人到拉萨吗?”售票员高声叫喊当然是为了多招徕几个客人,可有心的行人觉得纳闷,这车正在跑的路不是拉萨街道吗?难道说中巴车上的售票员喊错了吗?其实售票员没喊错,行人也没听错。在地道的拉萨人眼里,通常习惯上所指的拉萨就是大昭寺为中心的古城区,连布达拉宫脚下的居民区都没算在拉萨的范围内。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上指的拉萨就是神佛所的大昭寺附近地区。于是美丽富饶的吉雪沃塘,在建立大昭寺后,华丽变身为了“惹萨”。金城公主寻归祖————神佛之地的起源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禄东赞家族掌控了吐蕃军政大权,唐蕃边境不时发生冲突。吐蕃为了防止唐军夺回觉阿释迦像(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将其从小昭寺搬到大昭寺,以泥封住,并绘文殊像藏之。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成为藏王赤德祖赞的王妃。金城公主是一位有有胆有识的大唐女子,她到惹萨后,马上动手寻找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祖像,藏文古史《巴协》有这样一段记载:金城公主说:“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养处--释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献了供养,没有找到释迦牟尼佛像;然后来到大昭寺,先给诸佛像上供奉,再找释迦牟尼像,也没有找到。金城公主说:“根据有关大昭寺的记载,寺庙中共有五间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间,定然还有一间隐蔽的内佛堂。”于是便在佛殿的墙壁上到处敲击,敲到殿中一处向内凹入墙壁上的门坎的下部时,墙上出现了裂缝,便挖去泥皮,发现一门,打开门,果然看见内藏释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举行‘现面’典礼!”马上摆献了盛大的供奉。《西藏王统记》记载,金城公主将佛像安置在殿后净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从此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从此,释迦牟尼的金像,在吐蕃的名声越来越大,信仰的人越来越多,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吐蕃各地的人,不再说“惹萨”,而是说到那个有神佛的地方去,“神佛之地”,就是“拉萨”。拉萨这个名字,慢慢在西藏老百姓中叫开,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拉萨之谜——最早的记载与最广的流传其实关于“拉萨”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只是当时没有普及流行开来。噶琼寺遗址然而更具影响力的,是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同盟碑”,此碑立于大昭寺门前,唐柳下,碑中有这样的记载:“---------又盟於吐拉萨(逻些)东哲堆园,时大蕃彝泰八年、大唐长庆二年也。”就这样,拉萨的地名,不但在民间普遍使用,而且为官方正式承认,记载于金石碑刻,流传于历史长河。惹萨到拉萨,自然名正言顺地称之为“神佛之地”拉萨了。后记:沿着吉曲河的脉络追溯拉萨的过往,会蓦然发现,从荒无人烟的吉雪沃塘到建立圣神大昭的惹萨,再到无数信徒心中的神佛之地拉萨,几千年的变迁,从荒凉到繁华,从争斗到平淡,从生存到信仰,沧海一粟,一切都在变化。只是它无论如何变迁,沧桑与否,我依然深爱她。因为这里是美丽富饶的吉雪沃唐,有大昭,有传说,还有流向来生的,吉曲河(拉萨河)。藏地手册记者 悠悠藏地手册、带走旅行联合发起318+稻城亚丁金秋拼车自助游进入公众号查阅本期第二条丰富图文介绍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直接报名
第二篇: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段世文)今天上午,第8号热带风暴娜基莉登陆我国台湾。在此之前,第5号台风威马逊、第6号台风查特安已先后“光临”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台风名字是怎么来的?
据专家介绍,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热带风暴)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就有六、七个之多。多年来,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为了避免名称混乱,有关国家和地区举行专门会议决定,凡是活跃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热带风暴),从去年起一律使用亚太14个国家(地区)共同认可、具有亚太区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称,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除了香港、澳门各有10个外,祖国大陆提出的10个是:龙王、(孙)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专家们介绍说,第5号台风威马逊,是泰国命名的,含义是“雷神”;第6号台风查特安是美国人给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登陆台湾的第8号热带风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种花的名字。据悉,热带风暴加强后就会成为台风。
专家们说,早在18世纪,澳大利亚气象学家突发奇想,开始用女性名给台风起名,作为一种荣誉或纪念,赠予自己的女友、爱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这一做法在欧美各国迅速流行。1949年,大西洋第一个飓风被命名为“哈里”,因为飓风袭击佛罗里达州时,美国总统哈里斯·杜鲁门正在那里视察;不久,又一更疯狂的飓风扫荡了佛罗里达,人们便把她尊称为总统夫人“贝斯”。某年台风季节,墨西哥湾同时跳出两个台风,分别取名为“艾丽丝”和“巴巴拉”。这对小姊妹引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结果,反对用女性名给台风取名的运动风起云涌,信件和呼声几乎淹没了报界和天气局。尽管如此,但是固执的气象学家们仍坚持这一做法,许多国家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1979年的赛西尔飓风,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男姓名字命名的台风。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有关专家认为,台风不仅仅会带来狂风骤雨,有时也会造福人类。高温酷暑季节,台风的光临可解除干旱和酷热,因此起个文雅的名字也无妨。不过,台风委员会另有规定,如果某个台风确实犯下滔天大罪,有关成员可以提出换名申请,从而把这个恶魔永远钉在灾难史的耻辱架上。
文章来源:新华社
第三篇:科技公司名字是这么来的
科技公司名字是这么来的
如何给公司起名是让很多创业者头疼的一件事情。起不好名字叫不响不说,未来还可能会遭遇各种产权麻烦(如域名被注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那些巨头科技公 司是怎么起名字的。其中一些故事还颇为有趣,譬如google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打字失误才出现的;Yahoo的定义是“粗鲁,不通世故,粗 俗”;Zynga就是其创始人宠物犬的名字。
1、阿里巴巴
马云有 一次在美国一家餐厅吃饭时,他突发奇想,找来了餐厅服务员,问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回答说知道,并且还跟马云说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 “芝麻开门”。之后马云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经过这个测试,马云发现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不论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从我外婆到 我儿子,他们都读阿里巴巴。”就这样,一锤定音,马云将“阿里巴巴”确定为公司的名字。
马云说: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我做淘宝,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 以做102年的优秀公司。不过,“阿里巴巴”域名已被一个加拿大人买下了。马云认准了这个域名将来会流传全世界,他在当时的启动资金50万元中,拿出了1 万美元从那个加拿大人手中买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
2、百度
“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诗句:“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彦宏说: 我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非常强。当时的想法是,网站的名字要有中文的含义,要让中国人能明白。还要有简单的拼音,能表现搜索的含 义,但不能很直接地就叫搜什么,要有文化的底蕴。想来想去,突然就冒出辛弃疾的这句词,当即就拍板了。因为“百度”两字把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都涵盖了。
3、腾讯
马化腾给公司起名为腾讯,饱含着深长的意味。一方面,马化腾的名字里有个“腾”字,公司和自己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后缀为 “讯”,更多是因为老东家润讯对马化腾的影响。至于英文命名Tencent,更多是参考著名的通讯公司朗讯(lucent)而起的。后来腾讯在香港上市,Tencent的英文名被香港人称为“十分钱”(ten cent),正好那时的腾讯至多是家SP(短信内容提供商)公司,用户所发的短信腾讯收费一毛钱一条,正好十分钱,起名很是贴切和形象。
4、苹果
比较官方的说法是,乔布斯当年雄心勃勃,立志要把公司打造成神级大牛,所以一开始设计的标志是牛顿拿着一个苹果,因为牛顿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传说已经家喻户晓。后来觉得太复杂了,就把牛顿删了,只留下苹果。
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乔布斯喜欢苹果,所以标志选了个苹果,但是设计好以后发现远远看去仿佛一个屁股,恐怕要被人嘲笑,所以就在苹果上咬一口,这样大家就知道这是一个苹果而绝不是一个屁股。
另外一个离奇的说法是,乔布斯的偶像是阿兰·麦席森·图灵,也就是著名的数学家及计算机逻辑学家。图灵因同性恋被定罪。他被迫进行了荷尔蒙注射,并持续了 一年。后来因为不堪诬陷,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苹果还没有吃完,图灵就死了。乔布斯是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尊敬和爱慕,将苹果的LOGO弄成一个被 咬一口的苹果。
5、Google
“googol”一词,指的是10的100次幂,写出的形式为数字1后跟100个零,可用来代表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得的海量的资源。但想出此名字的是斯坦福 大学学生肖恩·安德森,他在互联网域名注册数据库里面搜索时,把这个词打成了“google。com”,他发现这个域名刚好可以使用。
6、NOKIA
诺基亚(Nokia)指的是生活在芬兰的一种长着黑色长毛与利爪的野兽,这种野兽主要生活在芬兰境内一条河的两岸,因此,人们就以这个怪兽的名字来命名了 这条河,称之为诺基亚河(River Nokia)。1865年,当弗雷德里克-依德斯塔姆(Fredrik Idestam)准备开始创业的时候,选择了在诺基亚河的岸边设立它的公司。
7、Yahoo!《格列佛游记》的作者Jonathan Swift发明了yaho这个单词。在小说里,它代表了一个在外表和行为举止上都令人厌恶的家伙,简直都不能算是一个人。David Filo和杨致远坚持选择这个名称的原因是他们喜欢字典里对Yahoo的定义“粗鲁,不通世故,粗俗”,觉得他们自己就是这种人。
8、Microsoft
BillGate起了这个名字,其首次出现于盖茨1975年给微软另一创始人保罗·艾伦的信中。表示公司将专注于 MICROcomputerSOFT-ware(微型计算机软件),让人感觉这是混合“微型计算机”和“软件”而成的单词。原来叫做 Mi-cro-Soft,后来把中间的“-”去掉了。
9、Facebook
Facebook究竟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还是其他哈佛大学学生在几年前的创意曾多有争论。但毫无疑问,它是来自与百年前的一种花花游戏。
百年前曾有一种画画游戏,即在“主人”的“脸谱集”(Face Book)中留下注解或画上图像;此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收藏留有访客或朋友写下的想法或笑话的留言本的做法也很常见。Facebook的名称即来源于此。
10、Twitter
创始人Jack Dorsey在一次接受洛杉矶时报(LA Times)的采访中表示,曾为了选一个合适的名字而煞费苦心,想出了很多名字,希望能表达一种世界各地都在嘁嘁喳喳谈论的感觉,本想采用 “twitch(抽动)”一词,但它无法让人的脑中浮现出正确的图像。之后只得在字典中寻找相近的字词,“Twitter”是一种鸟叫声,创始人认为鸟叫 是短、频、快的,符合网站的内涵,因此选择了“Twitter”为网站名称。
11、Zynga
你是否觉得“Zynga” 听起来更像一个宠物的名字,而不像是一家公司的名称,真相就是如此,其创始人Mark Pincus正是以他美国老虎犬“Zinga”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公司命名。
第四篇:四川省21个城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四川省21个城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四川省现辖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这21个市州不同的名字背后,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城市名有什么来历?它们有过哪些曾用名、别名、艺名?这其中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避讳而成的市名
内 江
内江原名中江,沱江北段的牛鞞水称北江,南段的枝江称南江,县城驻地便为中江。古时取名有避讳的风气,皇家的名字即便是同音也尽量不能用。因为要避讳隋文帝之父杨忠,中江便改名为内江了。
寓意吉祥的市名
成 都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它的首都一开始并不在成都,而是在郫县。公元前4世纪,周代末年时期,蜀国开明第九世决定迁都,并打出了“一年成邑,二年成都”的口号。于是,以这句口号而命名的古蜀国新的中心地便诞生了,这就是成都。从成名至今,成都已经走过2300多年的历史了,老大的地位无人可及。后来还多了几个美名,比如锦城、蓉城。
德 阳
据说西晋太康初年,担任旌阳县令的道教仙人许逊有着点石成金、化符水祛除瘟疫的本领,从而救死扶伤、有德于民,朝廷为了表达对他“德政如阳”的赞赏之意,便将旌阳县改为了德阳县。有点玄乎有木有啊……不过所寄予的期望还是很美好哒!
广 元
广元原名利州,新名诞生在元朝,名字中的“元”便是取自元朝的意思。公元1277年,元世祖在四川用兵,突然很想要抒发点壮志豪情,于是一腔热血下将利州改为广元,意在“广我元路”,也就是希望元朝德威广播,疆域广大,广元之名便传承至今了。还以为广元之名与三国文化、古蜀路很有瓜葛的童鞋们,不要再误会啦!
遂 宁
遂宁作为一个地名,开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各国之间的连年混战,使得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境内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令他感慨万端,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以表达 “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愿。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雅 安
雅安的曾用名是雅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雅州为雅州府,并增加设立了新的雅安县。几经变更,这个名字终于成为它如今的大名。因为雅安是连接西藏的重要物质转运站,“安”也寄予着大家希望它平安稳固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它的别名“雨城”倒是颇有些诗情画意,也更显其气质。
达 州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因为这个地方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处于四达之路,因而改通州为达州。但是这个达州的名字并没有一直使用到今天,期间还有一段时间,有个达川的曾用名。
广 安 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取“广土安辑”的誉意,在渠江县设置军吏,并命名为广安军,广安便由此而得名了。经过几番淘汰,这个名字终于流传下来,成为今天的市名。
因山而成的市名
绵 阳
历史上,绵阳的名字有很多,涪县、统睦、涪城县、巴中县、巴西县、绵州、绵县,绵阳这个名字诞生在1913年。在城北二里有一座绵山,自古有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的说法,而当时的县城在绵山的南面,绵阳因此而得名。
乐 山
乐山本来被唤作“嘉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设乐山县。这个名字一听也是和山有关的,但所取的山名并不叫乐山,而是在城西五里的地方隔江雄峙着的至乐山。
眉 山
眉山古称眉州,知道峨眉山的人,都会有所联想吧。没办法,谁叫这座山的名气那么大呢。关于眉山的名字来源,史料中没有很确切的记载。相传眉州改为眉山,是来源于当地的一位名人,这便是一代文豪——苏东坡。据说有人见他眉如山丘,智冠五洲,觉得他的特征正和天相,便建议县令改名为眉山。如今看来,这其中大概多有巴结之意吧。但如今的眉山,的确以这位文豪而闻名遐迩。
凉 山
凉山的名字不用多说,自然是源自于其境内的大小凉山。而凉山的山名又是因为它“群峰嵯峨,四时多寒”的特征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便是通往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因水而成的市名
资 阳
与山相反,水的南面为阴,北面为阳。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给这个地方取名为资阳县,就是因为这里位于资水(沱江)的北面。
巴 中
巴中的名字来源于绕成而流的一条江——巴江(今南江),因水在外,县城在其中,故得此名,巴中真正建市是在公元1933年。
泸 州
泸州的曾用名叫江阳。江即为长江;阳,指长江以北。西汉景帝时,赵国丞相苏嘉因协助削藩有功,被封为江阳侯。泸州称江阳,就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封侯故地。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从统治需要出发,在马湖江口设州。而马湖江又叫泸水,大概为今天三峡至金沙江一段,取水之名,便是泸州了。
宜 宾
宜宾的前身叫做“僰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取少数名族“慕义来宾”的意思改称呼为“义宾”。宋大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讳太宗赵匡义的名讳,按《孟子》“义者,宜也”,由“义宾”改称宜宾。
因特产而成的市名
自 贡
自贡,这个以盐而发财出名的地方,连名字也离不开盐。该地最早的一口露天的自流盐泉——自流井和一眼生产贡盐的贡井合称,自贡之名便诞生了。以后提到自贡,满满的都是盐了……
攀枝花
攀枝花是一种花名,又称木棉花、英雄花。每到春天,繁花似锦,红艳如火。但据说,这个名字最初其实是取自一个叫做攀枝花的村名,因为正是在那里,发现了数亿吨的巨型矿藏。它也有一个曾用名——渡口。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原渡口改名为攀枝花。攀枝花市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卉命名的城市。
甘 孜
甘孜不仅风景相当好,名字也是相当漂亮的,在藏语中,它是“洁白美丽”的美好寄托。在甘孜美丽的土地上,神圣而庄严的寺庙应该也算是这里的特征之一。据传,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五世**派弟子霍尔地区建十三座黄教寺庙,甘孜的名字是取自于其中的一座甘孜寺。
其它有故事的市名
南 充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为纪念让自己“金蝉脱壳”而牺牲的纪信,在他的家乡设立了安汉县,后改称“充国”。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拆分充国为西充、南充两国,到了隋文帝(公元598年)时,又将安汉、巴西两县合并为一县,因地处充国的南边,就定名南充县了。
阿 坝
阿坝一词形成于1200年以前,唐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迁民于松州以南地区,并在此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阿坝”则意为阿里人开发的地区。
第五篇:邓绍根 电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邓绍根: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民国“电视”概念史 ●邓绍根
【内容摘要】随着1920年代世界电子技术新发展,英文“television”一词作为电传图像概念在西方兴起,中国留学生将英文“television”传入中国。1927年,《申报》和《科学》采用意译方式,将古汉语“电视”一词对译英文“television”,借以表达“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和“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外来概念,赋予它新语义,成为新名词。1932年,“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基本固定,逐渐成为报刊常用语。1934年,中国物理学会制定《物理学名词》,“电视”等相关名词得到官方学术权威认可,“Television”正式命名为“电视”。此后,“电视”一词成为反映电子技术新知识的物理学关键词和新兴电子媒介的新闻学关键词,进入各大辞典和著作,融入社会,流传至今。
【关键词】民国;电视;新名词;关键词
电视(television)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电子技术新发明,“电视”一词曾以新名词出现民国新语词辞典中,如《新名词辞典》(1934年);作为反映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的新知识,它出现在《物理学名词》(1934年)中,成为物理学关键词;作为使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也在新闻学期刊和著作出现,如《新闻学概观》(1935年)、《报人世界》(1936年)、《综合新闻学》(1941年)等。虽然,已有研究者撰文探讨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的认知情况。如孙建三教授认为:1934年,孙明经成功完成自制television装置,金陵大学理学院杨简初教授命名为“电视”,“从此,television在中国有了一个汉语名字。”1谢鼎新教授撰文商榷并认为:《科学》杂志在1927年6月发表的《电视之进步》一文,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在中国最早介绍电视的文章。2语言学者黄河清则主张:“电视”一词的辞源来自1934年《新知识辞典》。3三者分歧异见,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弥合;而详细考察民国时期“电视”一词,回顾其概念的变迁场景与历史脉络,实是经历过一段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发展过程,反映出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电视”一词历经时光汰洗由新名词转化为公众生活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成为人们诠释与理解世界的重要凭借。
一、民国“电视”词源探究
语言学者黄河清在被誉为“给出始见书证,学术价值大”的《近现代辞源》指出:“电视”一词的辞源来自1934年《新知识辞典》,是错误的。该辞典由新北书局1934年9月出版,而上海新生命书局的《新名词辞典》和商务印书馆的《物理学名词》分别出版于1934年6月和1月,时间比它都早,均收录有“电视”辞条。1927年6月,《科学》杂志就刊登文章《电视之进步》,而该刊此前5月就有该文的出版。
“电视”一词是由“电”和“视”字组成的古汉语词汇,曾在1914年底《游戏杂志》刊登的文章《研究室丛谈》出现,“天公电视应相笑,织女星期任改名。”4但这不是新诗,而是出自近代诗人樊增祥《赋得女学堂十四韵》诗中。1909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的《新上海》第三十六回就曾引用该诗。
古汉语“电视”一词收入目前最具权威的《汉语大词典》,“【电视】,犹瞪视,怒视。明刘基《述志赋》:‘开明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5但是,明朝刘基的《述志赋》也不是“电视”词源出处。据笔者考察发现:“电视”一词至迟出现于中唐文学家李翰《裴将军旻射虎图赞(并序)》中。李翰,约公元762年前后存世,曾作史官,累迁翰林学士。《裴将军旻射虎图赞(并序)》叙述裴旻将军射杀群虎的英雄气概,显示军人报国安疆之志,笔墨酣畅,文采斐然。他描写裴将军射杀群虎情景,使用“电视”一词,“将威有所胜,气有所全,精专于中,志正于内。故能以一人之力,战群虎之命。使锯牙钩爪,戢而莫措;雷声电视,消而不扬。”6“电视”一词在该句中与“雷声”相对,译为“闪电一般地看”,具“瞪视,怒视”之义。
唐代后,古汉语“电视”一词零星地出现在各朝文献之中,如元代《傅与砺文集》、《芳谷集》,明代《诚意伯文集》和《文章辩体汇选》,清代《四库全书》、《全唐文》和《历代赋汇》等文献。时至民国,古汉语“电视”式微;但随着英文“television”一词传入中国,赋予“电视”新意涵,反映出新兴电子技术发展的新概念。
二、英文“television”一词传入中国
英文“television”来自希腊语,是“远处”(tele)和“景象”(vision)的意思。1900年8月25日,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首次使用英文“television”名称,表达“将远处传来的声音和图像加以播放的工具”概念。71907年6月,《科学美国人》刊载文章《电视的问题》,这是“电视”一词第一次在出版物中出现。8在研究者不懈努力下,电视技术不断取得进展。1922年,美国发明家坚肯斯将美国总统哈定肖像从华盛顿传到费城。1923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获得第一份有关电视专利。1925年,贝尔德在伦敦第一次向公众展示机械电视机。随着远距离传送图像由梦想变为现实。英文“television”一词逐渐普及推广开来。
20世纪初期,中国已经关注到电传图像新发明。1917年6月,胡愈之翻译《美国科学报》文章发表《电传照相术》,详细阐述电传图像发明过程、原理,“近世发明家梦想电报传形术之实现,盖已久矣。电报传形与电话相似。电话可以聚千里之人晤谈一室。电报传形术则能使参商异地之人互相见面。„„电传摄影术者,以电力将照片、图画及他种墨迹传送远地之法也。”91920年12月,《东方杂志》刊登文章《由德律风传达影像之新发明》,介绍法国工程师贝林成功在安妥卫北大赛会试验电报传达图像新闻。1922年6月,《东方杂志》推出《无线电最近的进步》专题,并刊登美国哈定总统电传图像。1923年5月,《东方杂志》刊登文章《无线电最近的应用》,再次介绍贝林电传照像技术。在中国不断报道电传图像技术过程中,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将英文“television”一词传入中国。
1924年7月,法国里昂大学中国留学生黄涓生撰写《电书与电相之新发明》在《东方杂志》发表。该文叙述贝林发明电传影像技术事迹,介绍电传图像原理方法,引进英文“television”一词,“伯兰氏尚有极大之贡献,极大之成功,曰:‘电晤’(television),即在远方籍电线或无线电与人相晤。”10虽然他将英文“television”翻译成“电晤”,而不是“电视”,却引进了概念清晰的英文“television”一词。1926年9月,美国普渡大学中国留学生孔祥鹅在《东方杂志》发表文章《电传像的成功与电传影的将来》,指出:“电传影在德文是Telesehen,在英文是Television,”并清晰地阐述英文“television”概念,“凡是把一张照像或图画,或广告等从甲地用电力传至乙地的通常叫做‘电传像’,或‘电像术’,或简称‘电像’,或改称‘传像术’,均无不可。凡把甲处的食物传送乙处去,使甲乙两处的人同时异地的看到甲处食物的变化。这便叫做‘电传影’,或‘传影术’,或简称‘电景’,及有区别于普通称的‘电影’。”11
在中国留学生介绍海外电视实验过程中,英文“television”传入中国,其译名“电晤”、“电传影”、“电景”、“传影术”或“无线电传形术”等,并不统一,但概念却越来越具体。同时,英文“television”中国开始且生根发芽,在国内学生中产生了影响。1926年12月,上海交大学生汪德官发表《无线电界之新发明》一文,介绍贝尔德机械电视原理,采用了英文“television”一词,“英国人贝尔德氏(JohnL.Baird)新发明之无线电传形术(Television)。”12
三、“电视”对译“Television”,渐成报刊常用语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各国积极开展电视研究。中国报刊在持续报道世界电视研制新进展过程中,将古汉语“电视”一词作为“格义”工具,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赋予其新内涵,表达英文“television”外来概念,成为今用译词形式的新名词。
1927年5月8日,上海《申报》报道说:“迩来,天文学家某氏已能利用紫烈光线,摄取天空影。英人复能应用此种光线以造电视器具(Television)。”13报道中,作者首次将古汉语“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不再是古代“瞪视、怒视”之义,而是表达英文“television”外来概念。同月,《科学》杂志使用“电视”一词,预告将刊登文章《电视之进步》。6月,《科学》发表《电视之进步》一文介绍美国电视研制的新进展,先后六次使用“电视”一词,“各种传递方法史上成功之最伟大者,电视居其一。”“在电视之接受方面,其影响亦由于五十个蒙眼小点排列而成;惟视若紫色者,以所用之光由于勺热氖气而得也。”“在电视装置中,则欲传之面貌即相当于幕,电影机中之动片周期也极速,故所见者非单片之影,乃为连续之影;而电视中之动碟亦然,上具细孔五十,其光掠过面幕一周,为时不过十五分之一秒耳。”“狐灯发射之光,经圆碟小孔而达传递者之面部,色呈淡黯,前则置光电池三,不啻电视中之眼也。”14它们表达出两种概念:第一,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第二种,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民国对外来概念的译述方式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不会引起词义错位,却也未能给译词提供意义支撑,其含义只能在词形以外另加注入;意译则借助汉字的表意性,由词形透露词意,为熟悉汉字文化的人们所乐于采用。意译方式除创制新词对译外来词外,更多地是以汉字古典词作为“格义”工具,通过借用并引申古典语义,表述外来概念。15《申报》和《科学》就是采用意译方式,使用古汉语“电视”一词对译英文“television”,将“电视”一词作为“格义”工具,表达英文“television”外来概念,即“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和“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赋予其新语义成为今用译词。
1927年9月,“电视”一词不仅继续在文章标题和正文中出现,而且使用频率大为增加。当年4月7日,美国商业部长胡佛发表讲话,并由贝尔实验室电视试验系统从华盛顿传送到纽约。沈嘉瑞发表文章《美国电视试验之成功》,评论说,“这是科学研究的贡献,征服自然的成绩。在人类文化史上。诚有莫大的光荣!”16该文不仅25次使用“电视”一词介绍电视试验经过和电视原理,而且将“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直接对译,“1924年,无线电照相成功。当时测想电视(Television)也是可能之事。”17
1928年,美国发明家艾利克散德森采用机械电视系统试播电视取得成功,中国留学生孔祥鹅前往西屋电机制造研究所参观。该所所长肯纳(S.M.Kintner)“特为试演电视”。他感慨说:“此次得目击‘电视’之动作,实为记者生平第一快事。”18他为《科学》撰稿《参观电传活影机记实》,先后11次运用“电视”一词向国内读者介绍电视发明历史、电视原理以及电视试验演示过程。同年10月21日,《申报》报道说:“电视(Television)——电视之实现,业已不远,其播送将采用短波。”19当时英文“Television”仍有其他译法。如1929年,《学生杂志》刊登文章《近年无线电学发达史》和《无线电之应用》均将英文“Television”一词译为“电景”。
1930年7月,周惠久在《东方杂志》连载长文《电视及其新进步》向中国民众介绍电视原理,普及电视知识,是当时介绍电视篇幅最大的文章,26页,万余字。文章为五部分:1)绪言,2)从原始的电视理想说到今日成功的电视机,3)电视机中几种重要部分的研究,4)色电视,5)结论。作者明晰阐述“电视”概念,“用电传达活动的景像便叫做‘电视’(Television)。距我们很远的人,我们能用电话通他像在对坐一样的谈话,同样距离我们很远的景物,无论死的、活的,我们都可以用电视看到,如同在眼前一样。”20
1931年7月13日,《申报》首次使用“电视台”一词报道美国费城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费府创设破天荒商用电视台将成立。”21同年8月,《海事》杂志刊登《电视装置之改良》报道德国电视研究的进展。1932年12月8日,《申报》刊发专文《电视》,介绍电视定义,“电视是以无线电(Radio)原理而将音影同时播送的科学发明,英名为Television。”指出:“关于这一科学,各国仍在竞争的继续研究,可以说还是试验时代。”22至1932年,“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基本固定,成为报刊常用语。
四、“电视”成为反映电子技术新知识的物理学关键词
“电视”一词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确立并成为报刊常用语后,研究者开始尝试撰写电视专著,向民众系统介绍电视知识与原理。赵真觉就是探索者之一。赵真觉,民国电讯专家,192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电机工程,1929年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归国后受聘为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1932年7月,他在《无线电问答汇刊》开始连载《电视学(Television)》直至1933年。该刊连续刊登电视方法概述、发影机之构造、贝氏收影机、利用图像记号、收影机、另一观察点等章节内容。他对电视下定义,“电视者,乃一种技术,籍电气之传道,使远处活动,或固定之事物,表现于目前也。犹吾国俗语之‘千里眼’”23。虽然《电视学(Television)》未能结集出版,但作者是按照著作形式分章节编写,具有著作特点,是中国人撰写电视著作的尝试。作者将英文“Television”译为“电视学”,提高了“电视”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知识地位。
1933年4月,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以“电视”命名的著作《电视浅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篇幅110页,目录如下:第一章绪言,第二章电视的元素,第三章电视发明史,第四章光、人目、电磁波,第五章分像法,第六章感光电池,第七章变光灯,第八章同步法,第九章贝尔德电视机,第十章柏尔电视机,第十一章真恳斯电视机,第十二章亚历山大森电视机,第十三章电视的现在和将来。“绪言”中,作者阐述电视概念,“‘电视’的英文名称叫做‘Television’,有‘远视’之意。”24该书作为“电学丛书第一种”出版,系统介绍电视知识、原理及其发展现状,受到社会欢迎,提升了“电视”知识的学术层次。
电视知识在中国系统传播后,物理学者开始研制工作。据记载:1932年,杨教授向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提出研制Television设备设法,获得支持。他聘请孙明经作助手,开始研究。二年后初获成功,自制Television设备能完成摄取、传输、接受、还原工作。25物理学者电视研究遇到定名问题。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提请该会组织名词审查委员会,专门负责厘订物理学名词事宜。1933年4月,南京召开“天文数学物理讨论会”,中国物理学会受国立编译馆委托,对各方编译的草案,详加整理,逐字复查。8月,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届年会推举出吴有训、周昌寿、何育杰、裘维裕、王守竞、严济慈、杨肇燫等7人为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审查草案。1934年1月,教育部公布由国立编译馆编订、中国物理学会审查通过的《物理学名词》。其中有关“电视”的物理学名词有:“7241,Television,电视;7242Televisioncolor,彩色电视;7243Televisionwire,有线电视”26。从此,“电视”对译英文“Television一词”得到官方机构的学术权威认定,成为物理学关键词。同年,“电视(Television)”作为辞条,收录进《新知识辞典》和《新名词辞典》中,表达“借电波的传达而将远方的景物放送到眼前来”概念。
1935年,“电视”一词频繁出现在报刊中,英国电视科普读物《电视学浅说》(EasyLessoninTelevision)在中国翻译出版。是年5月,陈岳生翻译英国胡罄生的《电视学浅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篇幅252页,分八章系统介绍电视基础知识与原理。各章如下:第一章关于电的几种基本观念,第二章关于光的几种必要的观念,第三章电视所用器械一瞥,第四章电视的发送与接收,第五章电视接收上实用要点,第六章热电真空管及其用途,第七章电视所用无线电收影机,第八章电影与照相的电视。序言写道:“本书之作,其主要目的在使初学者明悉电视之基本原理、实际功用,而无须先具算学、电学、光学、电学、或电视学之知识。”27《电视学浅说》在英国仅是科普读物,但在科技落后的中国却是系统介绍电视原理的科学著作。《电视学浅说》进一步提升电视知识在中国知识体系层次,巩固了“电视”一词物理学关键词地位。
五、“电视”渐成代表新兴电子媒介的新闻学关键词
“电视”一词从报刊用语转变为物理学关键词过程中,新闻学者开始关注到新兴电子媒介——电视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935年1月,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出版《新闻学概观》。该书收录文章《一个新闻教授的新闻学观》,作者聂士芬教授阐述了电视对新闻事业冲击,“‘电视’(Television)如果试验成功以后,整个的报纸将要在空气中发表了。订报的人,乐意的时候坐在家里就可读。”281936年,电视“Television”出现在新闻刊物中。燕大新闻学系刊物《报人世界》刊登《报纸之将来》一文阐述电视对报纸的冲击,“至于电力传影(Television)影响或将较大。因其效用之便捷,将来之印刷报纸,将仅为一般搜集及剪报者所订阅,其他只需备以电力传影机,在家中或办事室墙上,即可读到报纸。至于缺点,于与无线电相似,亦不过在不便剪报及保存而已。”29该预言很快实现。1936年5月,法国在巴黎埃菲尔铁塔设置电视台播放电视节目获得成功。《申报》报道:“邮电部曾于去年初试办电视(一称无线电传影),所得结果,颇为良好。乃在巴黎铁塔设置电视台,已于昨日起,开始播送各种节目。„„凡有电视接收机者,安坐室中,视之听之。”308月,柏林奥运会举行,德国进行电视转播。11月2日,BBC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开始电视正式播出,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抗战爆发后,新闻学者并没有停止对电视的关注。1939年4月,杜绍文在《战时记者》撰文叙述电视对报纸的冲击,特别写到电视概念,“‘电影传真’亦名‘电视’或‘无线电传影’,英文叫做TELEVISION。它是RADIO的小弟弟。现在这个小弟弟,竟青出于蓝,„„造就了天涯咫尺的奇观,真可谓音容宛在四海一家了。”311941年,任白涛撰写《综合新闻学》出版。其中第三卷“采访技术和通信方法”第七章“现代的高速度通信机关及其作用”第四节即为“电视”,包括两方面内容:1)电视之父——白阿德;2)什么是电视。他解释说:“电视,有如其原名,是看见远处活动景色的意思,比摄影电报更进了数步。但在中国一般的新闻杂志界,有译为‘无线电传影’的;有译为‘电传影像’的。”他对“电视”译法提出意见,“最近„„译为‘无线电影’,虽然比较好些,但在这里权且采用专家所翻译的‘电视’一名;不过单有‘视’,而没有‘听’,觉得仍有缺陷。”32新闻学著作专门讨论电视充分说明:随着电视成为新兴电子媒介,“电视”一词已是新闻学关键词。
六、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一词词源不是1934年的《新知识辞典》,也不是1927年6月《科学》杂志的《电视之进步》;根据笔者考察发现:古汉语“电视”一词至迟出现于中唐文学家李翰撰写的《裴将军旻射虎图赞(并序)》,表达“瞪视,怒视”之义。“电视”一词的近代概念则是随着20世纪电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反映电传图像概念的英文“television”传入中国后诞生。特别是1927年5、6月,上海《申报》和《科学》先后采用意译方式,将古汉语“电视”一词作为“格义”工具,对译英文“television”一词,借以表达“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和“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外来概念,赋予“电视”一词新语义,成为以今用译词形式出现的新名词。1932年,“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基本固定,成为报刊常用语。1933年,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电视著作《电视浅说》作为“电学丛书第一种”出版,成为系统化传播电视知识与原理的开端,提高了电视知识在中国知识体系中的地位。1934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由中国物理学会审查通过的《物理学名词》,电视、彩色电视、有线电视等电视相关名词得到官方学术权威认可,“电视”一词成为反映世界电子技术新发展的物理学关键词。这才是英文“Television”命名为“电视”的根本原因。此后,新闻学者密切关注到电视这一新兴电子媒介对新闻事业的冲击,并不断在新闻学论文、期刊和著作中深入研究讨论,“电视”一词成为新闻学研究关键词。因此,民国“电视”的概念历史,实是经历过一段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发展过程,终经民国官方学术权威部门认定,确立了“电视”一词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成为反映世界电子技术新知识的物理学关键词和新兴电子媒介的新闻学关键词,并不断催生出与电视相关的系列词汇,如电视台、电视机、电视学、电视事业、电视业等。
“电视”一词逐渐成为物理学和新闻学关键词后,不断被收录进民国各大工具书中,如《现代语辞典》(1939年)、《中华国语大辞典》(1947年)、《新名词辞典》(1949年)、《新辞典》(1950年);也不时出现在相关著作中,如《新闻史上的新时代》(1946)、《现代日常科学》(1947年)、《波的奇迹-电视》(1948年)、《有声电影和电视》(1948年)等。特别随着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1948年创刊后不断报道苏联电视发展新成就,如《苏联文化集锦》(1949年1月13日)以及新中国不断修订出版《物理学名词》(1950、1953、1956年),“电视”一词及其概念逐渐融入新中国话语体系,流传至今。
注释:
1,25.孙建三:《在中国Televison为什么叫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3期,第69、68页。
2.谢鼎新:《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的认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第62页。
3.黄清河、姚德怀:《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4.尘城野鹤:《研究室丛谈》,《游戏杂志》1914年第14期,第21页。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1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672页。
6.李翰:《裴将军昊射虎图赞(并序)》,《全唐文》第05部卷四百三十一。
7.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8.欧阳宏生:《电视文艺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2页。
9.愈之:《电传照相术》,《东方杂志》第14卷第11号,第94页。
10.黄涓生:《电书与电相之新发明》,《东方杂志》第21卷第13期,第96页。
11.孔祥鹅:《电传像的成功与电传影的将来》,《东方杂志》第23卷第22期,第67页。
12.汪德官:《无线电界之新发明》,《东方杂志》第23卷第23期,第99页。
13.杨复耀:《死声之发明》,《申报》,1927年5月8日。
14.《电视之进步》,《科学》第12卷第6期,第839-840页。
15.冯天瑜:《我为何倡导研究“历史文化语义学”》,《北京日报》2012年12月10日。
16,17.沈嘉瑞:《美国电视试验之成功》,《东方杂志》第24卷第17号,第67、72页。
18.孔祥鹅:《参观电传活影机记实》,《科学》第13卷第11期,第464页。
19.徐志芳:《广播无线电话亦将趋用短波乎》,《申报》,1928年10月21日。
20.周惠久:《电视及其新进步》,《东方杂志》第27卷第13号,第75页。
21.《电视术之发明》,《申报》,1931年7月13日。
22.《电视》,《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8日。
23.赵真觉:《电视方法概述》,《无线电问答汇刊》第13期,第161页。
24.张佐企:《电视浅说》,中华书局1933年,第2页。
26.中国物理学会编订:《物理学名词》,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52页。
27.胡罄生,陈岳生:《电视学浅说》,商务印书馆1935年,原序第2页。
28.聂士芬:《新闻学概观》,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35年,第40页。
29.聂士芬:《报纸之将来》,《报人世界》1936年第3期,第3页。
30.《巴黎铁塔设电视台》,《申报》,1936年5月26日。
31.杜绍文:《敌乎?友乎?——新闻广播与电影传真果有害于报纸么?》,《战时记者》第8期,第4页。
32.任白涛:《综合新闻学》,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7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