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评价的多元化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评价的多元化
摘要: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师评价标准。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观、教书育人观、教育工作效果。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应该关注课程标准完成、启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运用教学方法、指导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情况等因素。教师教科研和教辅工作评价可以着眼于从事课题研究、发表教学论文、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的实效、成果。关键词:教育教学;以人为本;多元评价
为了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就有必要建立与素质教育思想相吻合的评价制度。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的追求目标是形成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唯一标准的做法必须改变,新型教师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对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起到正面催化作用。笔者认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视角:
一、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评价
(一)教师学生观评价 评价教师的学生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考察教师是否着力于学生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全体学生。2.考察教师能否从学生所处的客观条件以及现实状况去领会学生的思想特点,理解学生的情感,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针对学生实际,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考察教师是否具备发展的学生观。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把握度如何,能否依据客观规律科学施教,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4.考察教师的学生观是否辩证。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对象又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的双重身份,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否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天性和兴趣、愿望,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和谐发展,让每个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二)教师教书育人观评价
教书育人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是每一位教师的崇高职责。评价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一看教师是否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否把德育工作从狭义的思想品德教育扩展到人格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体现“德育工作是对人的教育工作的一半”这一思想,才能真正解决很多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困惑,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二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是自觉地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加以整合,在学科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三看教师是不是为每位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四看教师是不是对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倍加关注,能否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得到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利他精神是否养成。五看教师是不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日常来往中身体力行,通过自己工作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熏陶。
教师教书育人方面的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网上测评、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
(三)教育工作效果评价
教师教育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方方面面的进步之中。故此,可参考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来考评教师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多种可操作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预期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行为提供信息数据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
(一)课程标准完成情况评价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各科教学的指导文件,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依据课程标准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从三方面着手:
1.看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多少;没有完成的原因何在;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
2.是不是基于课程标准施教,是否存在因超标而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3.教材学习是否体现了学科价值,课程标准要求组织的相关实践活动,如实验、学习、参观等是否如期完成。
(二)启发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况评价 这方面评价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教师课前是否有计划地安排了学生预习?预习目的、任务是否明确?预习要求是否具体?学生是否按照要求认真预习?
2.在中高年级,本学科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师是否向学生进行了交代?学生是否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是否清楚怎样去学习这些内容?是否知道本学期要读哪些课外读物?对如何分配时间学生是否心中有数?
3.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不是乐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提问质疑的质量怎样? 4.学生能否正确、熟练的使用工具书?学生能否独立地利用图书馆资料学习?学生能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学习资料?
5.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独立钻研教材?能不能引导学生独立地找出章节中重要的、关键性的学习内容?
(三)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师借助于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能不能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2.教师选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之间是否互相关联、互相配合、相辅相成?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完成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任务是否有效?
3.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强化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责任感?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并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
4.是以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式为主,还是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展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师仅仅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主要的工作是“激趣,启思,导疑”。
5.教学方法对课堂具有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特性是否起到促进作用?能否满足学生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和心理需要?
(四)教师指导拓展型课程学习情况评价
拓展型课程是新课改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拓展型课程的指导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对教师这方面工作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主要考察教师的认识水平、指导工作的计划性、组织程度如何、以及活动课的实际效果等,关键看所指导的拓展型课程能否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五)教师指导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情况评价 针对目前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评价,关键看教师能否处理好以下五组关系: 1.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所谓学生自主,并非不要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发表意见与学生主体地位不是矛盾对立的,教师不能撒手不管,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不能采取放羊式的粗放管理。
2.问题意识与问题知识。研究(探究)型课程的学习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认定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口,但是教师不应是问题知识的讲解者,而应该是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培养者。
3.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教师决不能把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仅限于学生把有关资料拿回来做简单的拼装组合,而应该安排充分的时间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迁移对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最具价值意义。
4.学会学习与教会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仅仅依靠教师的上课讲授很难让学生学会学习。
5.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与学科教学。不要用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去否定学科教学。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有自身优势,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学科教学,不能用贬低学科教学来抬高研究(探究)型课程学习。二者自有其独特价值,它们是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的关系,共同对学生发生作用。
三、对教师教科研和教辅工作情况评价
主要看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开展个别辅导、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的实效、成果。?
(一)教师教科研工作情况评价
教科研工作的评价关注的是教师本人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具有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科研课题的立项以及各级课题研究的参与情况,学术论文的发表,科研成果的获奖,以及教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和取得的实际效果等,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需要结合以上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师教辅工作情况评价
对教师教辅工作的评价主要考核教师在完成个人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提升情况的考查,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学科竞赛的指导以及获奖情况等方面的工作。?
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诊断功能、改进与形成性功能、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教师的使命是使每个学生实现自身最大潜能的发挥,因此,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立足点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的过程就是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如果通过多元评价能激励一位教师成长为具备下列条件的优秀教师,我们的评价就充分体现了其价值意义:心中装着学生,对育人工作充满激情;头脑里是丰富的学问和智慧,学科素养一流;洋溢着人格魅力和才华,被学生充分认可;安然面对不无烦恼的教育过程;有心理学家的洞察力和教育专家的技能技巧;从自己所奉献的教育事业中获得满足和幸福感。
作者简介:李春华(1963-),男,汉族,籍贯湖北潜江。本科学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1997年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98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上海市中学高级教师语文学科论文鉴定专家、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上海市普教系统“优青工程”研修班主持人、“李春华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嘉定区第一、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嘉定区第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嘉定区教育咨询中心高中语文组专家。正式出版的专著有《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写作指导与点评》《语文耕耘录》《中学生古诗文最新读本》《高考古诗文优化训练》《名校校本研究创新力》《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如何炼就教学风格》。其著作入选《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在全国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00多篇。多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市、区一二三等奖。多次应邀在全国语文学术会议上执教示范课、观摩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全国著名核心期刊遴选其为“封面人物”、“专栏人物”面向全国中语界隆重介绍。曾先后在几所中学担任校长。现任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第二篇:教师多元化评价总结
水冶镇五中 教师多元化评价总结
按上级的要求,在教师多元化评价活动中,我们认真开展了教师多元化评价工作。加强了教师素质建设,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坚持讲奉献、讲正气、爱学习的工作态度,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吧我校教师建设成为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队伍。现将本次多元化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根据安阳县教体局印发的《关于实施教师多元化评价评选“教育标兵”的意见》的要求和部署,制定了水冶镇五中教师多元化评价细则,同时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刘鸿刚为组长,杜连卿、韩长水为副组长,韩复员、周艳瑞、朱建军及教代会为成员的领导组织机构,做到每个程序都严格筛选。
2、选好教育标兵,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对自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体现自我的价值,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进一步促进学校良好教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在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篇:评价多元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策略的几点思考
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多元评价,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评价,应把评价“学生的学”放在首位,通过评价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应建立“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评价标准,即从教与学、师和生两个方面入手,实行“双向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课堂评价要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要充分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多方面的体会和感受,使评价成为学生和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1.开展自我评价,促进自主发展。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用手段。
2.通过生生互评,增强学习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倡师生互评,保持学习张力。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润滑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课堂评价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肯定学生的优势智能,鼓励和带动学生开发弱势智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的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因为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涨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健康学习的根基,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动力。
2、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的传授过程去进行;必须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地全面地培养。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必须采用一些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策略,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形式,要把个别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由全体学生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把“一刀切,齐步走”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达成的组织形式。
总之,我们应把数学课堂教学视作师生成长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要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功能,使课堂中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新的成长。
第四篇:多元化评价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德政中学 陈明奇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评价 多元化
【论文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多样化。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2.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2.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3.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3.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3.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3.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而且,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形成积极、民主的评价关系,更有利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第五篇: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范文]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具体而言,包括:
1、道德与品质。
2、学习能力。
3、交流与合作。
4、个性与情感。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练,用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达。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此外,还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这是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所在。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总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显性、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对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
地理备课组 唐炜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行为来培养人才,学生要以科学的学习观(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来进行自我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应当是一个指挥棒,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很显然,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我们的改革有点“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平时的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改革再怎么好,老师和学生还是要面临一张卷子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成绩高的是好学生,对老师来说,班级成绩差就代表自己的教学水平差。最后我们又不得不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阿基米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我以为,一套科学的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评价激励机制将是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上升的支点。而这一点也早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们的同行也做了许多的探索,今天我就学生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思考一:看现实,找本质
镜头1:镜头2:镜头3:镜头4:(多媒体,略)《思考二:他山之石
以上的评价从表面看似乎没有瑕疵,可是深入思考,这些评价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观。新课改要求必须做好两个转变: 一要改变学生评价的理念。要改变评价理念,首先要更新学生观,要把学生作为具有完整意义的生命对待,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要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其次,要更新评价观,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甄别与选拔,注重的是知识学习,评价态度要求冷静客观,评价整体划一;新课改要求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重视对学生的诊断与帮助,重视全面育人,态度上要充满人性关怀,评价要由单一向多元、个性化过渡。
甘肃省天水市廿十里铺中学除过考试评价之外,还从以下方面来评价:作业——作业已经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外,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业开始进入学生的学习中;成长记录袋——在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创造了诸如学习活动记录卡片(分门别类记录)、每日反思语录(每晚睡觉前写)、心得体会薄(有感而发)、单元小结册、成长白描记等多种记录观测学生成长变化的方法,成为当前中小学学生评价的一大亮点。在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开始改变教学语言,更多地运用激励、尊重、赏识的教学工作语言,关爱学生,倾听学生。在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上写评语时,教师开始运用描述性、激励性的语言,变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变定性结论为温情寄语式的叙述评语,倾注了人文关怀,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二是要改革以考试为主的学生评价。新课改倡导开放型考试,不片面追求客观、准确性,强调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采用考试的方式上要探索时间(不是120分钟,可以是几天)、内容(如:考试的内容的可选择性和答案不确定,不是唯一答案)、情境(如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合作完成)、命题权(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命题)等方面的开放性,要正确认识与处理考试的结果(如事后百分制度、自我纠正分数)。三是要重视和形成个性化学生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甘肃省的一些学校,在学生的评价方法上,开始打破传统纸笔测试、分数评定、重在排名的单一做法,加人口试、面试和实践创新能力等考查项目,并探索出了采用“成绩+评语+等级”的成绩评定模式(这三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数学加法)。如甘肃省天水市廿十里铺中学,考试形式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可以有:选考、免考、多次重考(成绩不理想者);开卷考试有:演讲、朗诵、表演、制作、创造、背诵、研究性学习等。考试试题可以由教师命题,也可以由学生命题(经教师组合)的多样性考题;可以由学生抽签随机考试(用于开卷),有必答题、有选做题、也有一次考试的多套试题,由学生选做一套;考试时间有固定时间(期中、期末),也有随机时间(早读、自习、上课期间等,主要用于多项测试)。三.可否攻玉
(一)面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 论指出:每个人都同时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对学生评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而忽视个体差异。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改革考试制度
我们应把考试形式的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突破口。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考试分数仅仅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教师教学得失,从而改进教学的依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考试以后,不排教师名次,不排学生名次,只要求教师做好分析试卷,找出薄弱环节,并认真讲评试卷,为学生补上缺漏的知识。
在考试命题上,注意测试的评价目标层次与教学大纲要求层次相一致,力求体现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的内容上要作到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编排合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难易不同的试卷,让每个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体现评价的促进功能。我们还可将考试分为书面闭卷和综合实践题课外开卷两部分。课外开卷突出四个原则:即学生主体性原则、贴近生活原则、科学探究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在内容上,充分考虑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在阅卷评分时,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评分时统一从宽把握。
2、开展等级评定
在评定学生时,可以把德智体美劳整合成具体的评价项目,每项分别给予优、良、中三个等级。例如,可以分为5项,第一项为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项为科学文化素质;第三项为心理素质;第四项为身体素质;第五项为劳动素质。每项素质包括5至6个子项目。评定操作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以日常学习、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学生的各项表现来评定学生。通过每周的考核结果汇总,让学生对自己一周的表现有所记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则起到激励作用,对于该周表现差的学生也是一种警戒,以促使他下周努力。评定的步骤分别为自评、集体评(利用周会课)、任课教师评(利用平时的上课记录)、班主任评、家长评五个方面相结合。每周评出优、良、中三个等级,每月一大总,向家长通报情况,学期末的“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团员”也据此选拔。等级评定方法,要克服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弊端,使学生可以在若干方面争得优秀、良好。既发展个性特点,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批评、自我批评的民主作风,便于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关心他人,团结互相的好风气。
3、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设计许多表现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因为组织参赛的过程就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如校园歌手大奖赛、文艺演出、诗歌朗诵、运动会、书法绘画等比赛,都是培养特长生的好机会。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设立一定数目的“奖章”,如体育活动,我们就设“体育章”,文艺活动就设“艺术章”;学习竞赛活动就设“学习章”,生活自理活动就设“自理章”。活动结束后评比、总结、奖励。评出“单项积极分子”。再如保洁、劳动、值日、体育、图书管理,经典诵读等多项活动的积极学生,都作为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奖励,扩大奖励面。
另外,对于个人特长的认定,我们应该把结果认定,同平时形成性的认定相结合。而且更加重视日常的、多项、多次的活动组织及表彰奖励,因为培养学生提高素质是在平时细致的教育过程而不在最终。
(二)针对不同的学科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学生学科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师是新课改的最直接的实践者。各学科应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建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学科评价体系。各学科评价方案中都应该包括具体的评价指标、操作细则、学科成长记录、学生过程性评价初评表和过程性评价总评表。应该坚持综合评价和学科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学科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尝试建立了“学生发展性个人成长小档案”
“成长小档案”能比较充分地展示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反映学习的努力、进步和成就,使每位学生获得自信。①评价的主体多元互动性:成长记录袋中有一些内容是学生自评、互评自己满意的作品;还有教师日常评价、家长平日和假期评价等内容,让学生在与伙伴交流、与家长、教师对话中不断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②评价内容多样化:一张试卷、一份与课文有关的联想材料、一份调研报告„„成长记录袋中评价内容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它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优势和不足,对孩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成长状况都进行了记载,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③评价过程的开放性:成长记录袋所记载的材料不仅仅是学生在校内学到的,而且还延伸到社会、家庭中。为使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个性正常的发挥,提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评价自己。
2、尝试期末考试免考制
平时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免试学生只需要经过如下程序:①个人和家长提出免试申请②班级民主推荐③平时作业综合评定为A。这是给学生的荣誉,激励了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也实行了过程性评价。
3、尝试“学科发展性评价”:
①评价内容上从听、说、读、写和学习行为五个方面采用等级评价方式来认定,除了知识点要掌握外,还关注学生听、说、读、写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情感的养成,既有书面测试,又有口试,对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参与合作均进行评价。②评价方法上注意测试性评价(测验、听写)与非测试性评价(观察、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相结合,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改进学习计划。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考试结果不满意,教师应允许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了原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以鼓励性的评语,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种“延后式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结束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我们要通过改革和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是泥土我们要把它烧成砖瓦,是矿石我们把它百炼成钢,是金子我们让他闪闪发光,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人才辈出、百花满园。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具体而言,包括:
1、道德与品质。
2、学习能力。
3、交流与合作。
4、个性与情感。
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达。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此外,还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收集和分析放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
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这是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所在。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总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显性、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