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理水》分析
《理水》是鲁迅改编的中国传统神话大禹治水的故事,却隐晦深刻地联系现实,塑造了大禹以及其他协同治水的实干家,文化山的只有空论的学者,昏庸的官员等鲜明的有指向性的形象。
第一段,写治水前的情况。先写舜爷的百姓遭到了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百姓们淹在水中,过着苦难的生活。,舜决定把治了九年水不见效的鲧充军,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这些都与神话故事中的情节一致,但和写作时间结合来看又另有所指,一种看法是,本文写作时间1935年,鲁迅写《理水》前两年的1933年,黄河决口达五十多处,淹没了冀、鲁、豫等省六十多个县,受灾人口达三百多万。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不顾人民死活,以“视察”,“贩济”为名,从中渔利,更加残酷地搜刮民脂民膏。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中,曾揭露过这种“大水,饥荒”的现实。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中,更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宣扬尊孔,演奏“韶乐”,祸国殃民的罪行。当时,江南一带十四个省大旱,江、浙、皖三省受灾面积达几千万亩,仅安徽一省灾民就有几百万,浙江余姚还发生农民争水互殴致死的悲惨事件。鲁迅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残害人民的种种惨状,感到极大的愤慨,对灾区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示无限的同情。《理水》中舜爷的百姓在“洪水滔天”中挣扎的惨状,实际上正是当时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缩影。而后面的内容更包含了鲁迅对现实的讽刺。“文化山”上的学者讨论暗指一九三二年十月北平文教界江瀚、刘复、徐炳昶、马衡等三十余人向国民党政府建议明定北平为“文化城”一事。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我国东北,华北也正在危殆中;国民党政府实行投降卖国政策,抛弃东北之后,又准备从华北撤退,已开始准备把可以卖钱的古文物从北平搬到南京。江瀚等想阻止古文物南移,可是他们竟以当时北平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没有重要性为理由,提出请国民党政府从北平撤除军备,把它划为一个不设防的文化区域的极为荒谬的主张。他们在意见书中说,北平有很多珍贵文物,它们都“是国家命脉,国民精神寄托之所在„„是断断不可以牺牲的”。又说:“因为北平有种种文化设备,所以全国各种学问的专门学者,大多荟萃在北平„„一旦把北平所有种种文化设备都挪开,这些学者们当然不免要随着星散。”要求“政府明定北平为文化城,将一切军事设备,挪往保定。”(见一九三二年十月六日北平《世界日报》)这实际上适应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同国民党政府投降卖国政策的“理论”如出一辙。当时国民党政府虽未公开定北平为“文化城”,但后来终于拱手把它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古文物的大部分则在一九三三年初分批运往南京。作者在“九一八”后至他逝世之间,曾写过不少杂文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主义,对所谓“文化城”的主张也在当时的一篇杂文里讽刺过(参看《伪自由书·崇实》)。本篇在“文化山”的插曲中所讽刺的就是江瀚等的呈文中所反映的那种荒谬言论,原文中有的宣扬反动的“遗传学”,说什么“阔人的子孙都是阔人,坏人的子孙都是坏人”;并据此推断,鲧治不好洪水,禹当然也治不好。也有一个唯心主义的“考据学家”,则根本否定禹的存在,以至考据出“`鲧,是一条鱼”,“`禹,是一条虫”的荒谬结论。此时,他们声嘶力竭地否认华夏有治水的人才,这和当时国民党御用文人崇洋媚外,毫无民族自信的鼓吹何其相同。鲁迅先生意味深长地指出:这批吃的是飞肱国运来的面包的学者,又是腐朽官场的宠物,他们乃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特产。正
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毫无民族尊严、民族自信,才会这样断然否定在中国可以崛起民族自救自新的力量。这些人在特大洪灾面前无动于衷,不关痛痒,言谈举止十分荒唐。更有甚者,他们乘机大肆咒骂劳动人民都是“愚人”,宣扬“上智下愚”谬论。其中几个所谓学者,是以当时文化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模型的。例如“一个拿拄杖的学者”,是暗指“优生学家”潘光旦。潘曾根据一些官僚地主家族的家谱来解释遗传,著有《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等书;他的这种“学说”和欧美国家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关于人种的“学说”是同一类东西。又如鸟头先生,是暗指考据学家顾颉刚,他曾据《说文解字》对“鲧”字和“禹”字的解释,说鲧是鱼,禹是蜥蜴之类的虫(见《古史辨》第一册六三、一一九页)。“鸟头”这名字即从“顾”字而来;据《说文解字》,顾字从页雇声,雇是鸟名,页本义是头。顾颉刚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歌谣研究会工作,搜集苏州歌谣,出版过一册《吴歌甲集》,所以下文说鸟头先生“另去搜集民间的曲子了”。
乡下人对禹的解释是禺的简体字,有根有据的反驳了学者。“禺”《说文解字》:“禺,母猴属。”清代段玉裁注引郭璞《山海经》注说:“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据《说文》,“禹”字笔画较“禺”字简单,所以这里说“禹”是“禺”的简笔字。
在这一段里,小说对“文化山”上的“学者”的面目,作了维妙维肖的刻画,同时,用“乡下人”踏实、机智、勤劳的形象进行生动对比,更显出这些“学者”的丑恶嘴脸。实际上,这正是对国民党反动文人以及“正人君子”、“洋绅士”、“土绅士”们的有力揭露和抨击。
第二段,写治水活动的开始。先写舜爷派来“胖胖的大员”和“穿虎皮的武士”,威风凛凛地到达了灾区。他们吃的好住得好,只能听到学者们的不实之言,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想听也听不懂,如“面包是每月会从半空中掉下来的”,“鱼也不缺,„„很肥”,“那些下民„„有的是榆叶和海苔,„„味道倒并不坏”,“榆叶里面是含有维他命的,海苔里有碘质,两样都极合于卫生”,还有什么“饮料呢····一万代也喝不完。可惜含一点黄土,饮用之前,应该蒸馏一下的。”接着描写了“大员”们“传见下民的代表”的可笑情状。这班大员可以“不办公,也不见客”,但却兴致勃勃地“在最高峰上赏古松,山后面钓黄鳍,一直玩到黄昏”。好一副官僚老爷相。里在“传见”下民代表时,群众互相推诱,“做代表,毋宁死!”生动表现了大家对做代表的严重恐惧心理。广大灾民从长期痛苦的经历中体会到,见了官,除了加重灾难之外,是得不到任何益处的。官民之间的阶级对立是何等严重。可是,“下民的代表”最后总还是推举出来了。但去反映情况时,他同样也没有反映受灾的真情,什么“托大人的鸿福,还好”,什么“我们是什么都弄惯了的,吃得来的。”当他受到几句称赞时,就受宠若惊,得意忘形地说:“我们总有法子想。比如水苔,顶好是做滑溜翡翠汤,榆叶就做一品当朝羹„„”云云。这一副令人作呕的阿谈奉迎相,满嘴唾沫四溅的谎言,多像当时国统区的一些所谓的“国民代表”。这些“学者”、“下民”的“代表”反映灾情的结果,当然丝毫没有也不可能减轻灾民们的苦痛。《理水》中,鲁迅用文化山的下民代表形象,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病态社会中不觉悟群 众精神上的愚昧麻木,对他们在反动统治下形成的精棒枷锁,如:遇到灾难临头时心做代表去见官相间的冷漠;陈述灾难时的自欺欺人及传达官员吩咐时的二重性格等等,也进行了嘲讽,又一次向我们强调了他“改造国民性”的主张。鲁迅在这里也同样是以“袁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严肃态度指出,这种愚昧的精神状态,恰恰是反动黑暗统治者赖以顽固地守旧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是最容易受黑暗势力所利用的。
第二段,借用大人们也无心听,无心为百姓做事的形象,学者的不实之言同“国民代表”的形象深刻地讽刺当时昏庸的官员,趋炎附势的学者、百姓。
第三段,写禹的到来。这段着重描写了禹的治水方针与反动官员们之间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段先写大员们“考察”回来,“休息了几天”,“大排筵席”,着重刻画了他们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情形。“一边是庄严地工作,一边是卑鄙与无耻”。在描绘了群丑的情态以后,紧接着,作者以强烈的对比,描述了大禹到来时的情状:“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这简捷的几笔,把大禹和他所带领的治水大军历尽艰险为治水而奔忙的伟大形象表现出来了。“黧黑”,“黑瘦”,“黑脸”均是形容夏禹及其一同治水的人们,他们这些人坚定、坚决,正是他所谓的“拼命硬干的
人”,是“中国的脊梁”。大禹等“闯”入局里的气概,轩昂的姿态,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天斗地威武形象的写照。写禹太太追上来寻找丈夫而不得进见表现了大禹毫无私利,带头遵守法纪的精神。禹太太在门大口“骂”丈夫,这一“骂,固然说明了她对丈夫的伟大精神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骂”,恰恰是更加有力地表扬了大禹,说明他“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具有一心为大众解除水害谋求福利的伟大品德。
作品通过叙述大禹和官员们之间的一番对话,生动地表现了在治水方针上尖锐激烈的斗争。“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展现了他豪迈而壮美的形象!禹到了以后,不讲任何虚伪的客套,而是立即查问灾情,表现出他心里想的、说 的和做的,都是治水。他坚定地说:“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这几句话,千净利索,斩钉截铁,铿锵有声,力重千钧!大厅上许多大员就不支持,不表态,消极怠工;有的以反动“孝道”来阻挠改革,有的“愤激”地骂禹是“蚩尤”的法子,还有的想以亲戚关系动摇他改革的决心。尽管群丑们如何阻挠, 但“禹一声也不响”。最后,禹“微微一笑”,然后以不可动摇的誓言宣告:“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第三段,写出了大禹的决心和官员们无用的阻挠。
然而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写出他向往的“民族的脊梁”的同时,又写了瓦解这些英雄的一群庸众,使大禹他们“真诚努力,牺牲,都成了表演而消失了意义与价值。
第四段,写大禹治水的成功。小说并没有仔细铺叙大禹治水的经过,只是用“景况日见其繁盛”,说明治水见了效。小说画龙点睛地写了关于禹爷的新闻传说,特别是夜里化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的疏通了九河;说明禹为了治水,足阱手服,昼夜苦战,流尽了血汗,付了很大代价,作出了极大的牺牲。作者采取白描的手法,生动描述了大禹治水成功后回师的情状: ····
一个半阴半晴的上午,他终于在百姓们的万头攒动之间,进了冀州的帝都了。前面并没有仪仗,不过一大批乞丐似的随员。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黑脸黄须,腿弯微曲,双手捧着一片乌黑的尖顶的大石头„„
这就是治水成功“地平天成”以后的大禹形象!禹还是保持着他那种可贵的“土气”:“粗手粗脚”,“黑脸黄须”,“乞丐似的”,既没有居功自傲的神态,也没有因功得赏的表现;所不同的,由于出外治水多年,“腿弯微曲”,患了关节炎后腿弯变得有些畸形了。小说在结束前,描写禹与舜的一段对话,叙述大禹治理国家大事的主张,补叙用“导”的方法治水的经过,以及自己 对家庭、婚姻、孩子问题的看法。小说最后写到“皋陶也和舜爷一同肃然起敬,低了头叫百姓都要学禹的行为”,并以“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作结,对大禹作了崇高的评价,有些研究认为本文是在写大禹的中国脊梁精神。然而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写出他向往的“民族的脊梁”的同时,又写了瓦解这些英雄的一群庸众,使大禹他们“真诚努力,牺牲,都成了表演而消失了意义与价值。能看出《理水》的结尾则具有颠覆力量,那个在人们口中众说纷纭的貌如乞丐、一脚老茧、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实干家大禹,回京后“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在庸众和昏官的包围下,成了特权阶层的禹的硬骨头被软化了。“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一切照旧,禹似乎并没有将他的实干精神投入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社会上的广大百姓仍过着蒙昧的生活,官员们依旧昏庸。一切如旧的现实是对大禹英雄形象最强有力的消解。不难想象,禹以后的生活将在一片太平的平庸中度过,尽管他也许不会面对后羿那样的生存困境,但二者完成英雄壮举后堕入平庸,被庸众软化的命运却是何等的相似,透过羿和禹,我们仿佛看到了魏连殳、吕纬甫的影子开始时革命、维新,有着实干家和革命家的风范,可是最后却不得不与旧世界、旧观念妥协。鲁迅将这些英雄们拉下神坛,还他们以凡人的面貌,对他们的崇高性和正义性进行了无情解构与反讽。在这些群小的重重围剿中,大禹终于做出了某种妥协,维持着所谓的“太平”。尽管《奔月》和《理水》中的庸众们并不像《补天》、《铸剑》和《非攻》中那样成为导致英雄悲剧的直接动因,但他们却像无数把软刀子,消磨着英雄的斗志。后羿和大禹的形象与女娲、黑色人、墨子的形象互为对照和补充,显现了鲁迅生活的时代英雄们的某种困境: 或者被自己所为之奋斗的庸众所利用乃至杀害,或者在庸众的合围中被逐渐同化。
鲁迅把古代事件拉到现代,把神话中的英雄变成平凡卑微的现代人,把禹还原为平常人,有平常人的甘苦,也有平常人的弱点,以平凡作为标尺来构建大禹的人物个性,实现了对荒诞的超凡表达。当禹作为一个胜利者回到京城时,自然成为被众人看的对象,这是鲁迅小说经典的看客模式,“百姓们在宫门外欢呼、议论,声音像浙水的涛声一样”。正是在“万人传颂”中,大禹治水的真实奋斗被故事化了,成为供人鉴赏的荒诞无稽的谈资。而在“万头攒动”间,大禹本人也以“高明的表演”供众人效仿,在充当残忍的娱乐的材料下,一切英雄真实的行为,变得毫无意义。开始禹的行为异常积极、活跃,却是孤独的,而最终在现实中失去了平衡。英雄早期的孤独与末期人们的效仿相互对照,奠定了小说荒诞的基调。《理水》取得了违背历史文本的荒诞效果,这恰恰与现实世界的各种不合理不谋而合。为此,我们会发现,在荒诞艺术的驱使下,鲁迅始终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出乎意料的《理水》的结尾,正是作品的精妙之点,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它使读者不致沉醉于荒诞的情节中,而是从其背后去窥测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和人情世态的冷暖炎凉。
《理水》的语言表达方式也独具匠心,造成了小说叙事话语的碰撞和语境的不谐和。细细回味后,不难从作者荒诞的表达中,领悟到个中寓意。在鲁迅的语言表述中,尧舜的天下不仅有满嘴外语以做学问谋生的学者,还有幼稚园、飞车等古代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鲁迅有意将现代话语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时空环境中,使时间错综交叉,呈现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的结构呈现出反讽的艺术形态。这种时空结构的反讽,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体现了鲁迅对生命和生存的独特感知,是鲁迅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折射。
第二篇:鲁迅与《理水》
鲁迅及其故事新编《理水》
2008年03月07日 13:32:54中国柯桥网[发表评论] [大 中 小][打印]
(一)鲁迅堪称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无情地撕破旧社会的假面和鞭挞丑类的罪恶,又以博大而仁爱的心胸、孺子牛的精神,将爱洒向劳苦大众,赢得了“民族魂”和“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等美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出生在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入绍兴著名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宿儒寿镜吾读书。鲁迅自幼聪颖,勤学好问,涉猎广泛,爱看具有爱国民主思想和反抗精神的野史、笔记。他在故乡生活、工作近20年,深受越文化的熏陶,特别是陆游、王思任等越中先贤思想和精神的影响,又有较多机遇接触农村,亲近农民。13岁那年的家庭变故,更使鲁迅深切地感受到世态炎凉和上流社会的堕落与下层社会的不幸……这一切,都为他的思想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1898年,鲁迅毅然离开绍兴去南京,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读书。在此期间,他接触新学,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初步形成了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的社会发展观,成了中青年鲁迅反帝反封建的主要思想武器。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于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进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毕业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他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样,怀有科学救国的思想,曾著译出版《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中国矿产志》、《中国地质略论》、《说钼》等书文,并希冀通过习医解救国人的疾苦,促进他们对于维新的信仰。可是,那些颇具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偏见的日本同学对来自弱国的鲁迅的无端歧视,令这位热血青年不堪忍受。特别是在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时事幻灯片时,鲁迅不时听到周边日本同学的狂热欢呼声,看到被指控为俄军侦探的中国人被日军抓捕后杀头示众,而围观的许多同胞显现出麻木不仁、甚至凑热闹前来欣赏杀人艺术的样子,这极大地刺痛了他的心灵。鲁迅痛感学医并非紧要事,以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何等健壮,充其量只能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认定第一要务是改变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这样,鲁迅决然弃医从文,从1906年开始了革命文学生涯。
1909年鲁迅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并在故乡参加了辛亥革命。未几,绍兴政局与全国各地一样,发生逆转,令鲁迅相当失望。1912年2月,他离乡应邀赴教育部工作。鲁迅一度彷徨、苦闷,但仍关心时局的发展,审视中国几千年历史,苦苦思索中国的前途。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中国的希望。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时代赋予的全新意义上,创作了《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大量优秀小说和投枪、匕首式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其文学革命的实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
由于支持进步**和正义斗争,鲁迅横遭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1926年8月,他愤而南下,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执教。鲁迅接受了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又经受了1927年4月反革命政变的严峻考验,纠正只信进化论思想的“偏颇”,开始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根本性转变。10月,他定居上海,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也开始了一生最光辉的战斗历程。鲁迅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以指导革命实践;他勇敢地揭露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抨击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镇压进步人士、扼杀进步文化等罪行,同时,热情讴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进步运动;他团结广大左翼文艺工作者,热情提携青年,倡导版画艺术,又不怕高压,率领左翼文艺大军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根据形势和斗争的实际需要,鲁迅写下了大量深受民众欢迎和喜爱,却令敌对势力既害怕又忌恨的杂文,成集的就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他为世人留下了800多万言煌煌著译,这是一笔永具魅力与价值的精神遗产。
鲁迅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以高超的文艺形式和独特的视角让人感受病态社会沉疴之重,一生不断寻求疗治国民劣根性的良药,催人猛醒、觉悟,无愧为唤醒国人灵魂的文学巨匠。即使在当今,“他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而是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他的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章法和技巧,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
(二)正是鲁迅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远古时代的大禹和近现代的鲁迅,虽然在时空上相隔遥远,但是,他们的伟大思想、崇格品德和对中国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彪炳史册,一直为后人所颂扬,无愧为“中国的脊梁”。
大禹是我们华夏祖先,为民治水的英雄。为了降服水患洪魔,他抱定“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苍生”的誓愿,“娶后三日而出,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难险阻,乃至身患“偏枯之疾”,终于获取“地平天成”的圆满结果。古往今来,关于大禹的丰功伟绩,可谓有口皆碑,史不绝书。
鲁迅对大禹始终怀有由衷的敬意,对有关大禹的文物古迹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分外珍爱。1910年春,鲁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时,率领该校师生到禹陵旅行,还在禹庙百步禁阶合影留念。他们胸前均佩戴一朵小白花,凭吊大禹,追思他的功德。1911年3月18日,他又“出稽山门可六七里,至于禹祠”,在近旁的山上采制植物标本,还著有《会稽山采植物记》一文。据三弟周建人、工友王鹤照等亲友回忆,他们多次陪同鲁迅到禹陵等地拓碑。1912年1月3日,鲁迅在《<越铎>出世辞》中自豪地说:“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1913年6月,鲁迅回乡省亲,26日一早,鲁迅、周建人陪老同学、老同事伍仲文畅游禹陵、兰亭等名胜古迹。1914年,鲁迅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又提及“禹,句践之遗迹故在。”1916年3月25日下午,鲁迅“往留黎厂(即琉璃厂——引者注)买《麃孝禹碑》一枚,银四元。”1917年上半年,鲁迅根据自己在禹庙所拓铭文,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写了一篇考证文章《会稽禹庙窆石考》。民间传说这状如秤锤的窆石是大禹下葬时所需用的工具,甚至有人说它是大禹下葬后的镇石,即陵墓所在的标志,所以民间也有窆石下面才是大禹的真正葬地的说法,激起人们对这位远古英雄的追念。鲁迅对窆石题字、年代和形制等作了精辟的考证和辨析,还辨释、照录龙朝夫瞻拜禹陵的诗:“沐雨栉风无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古柏参天[表]元气,梅梁赴海作波涛。至今遗迹衣冠在,长[使]空山魑魅号。欲觅[冢]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1918年10月21日《鲁迅日记》载:“午后往留黎厂敦古谊帖店买定造象二种八枚,券五元,卖与禹陵窆石拓本一枚,作券二元,添付券三元讫”。鲁迅在1927年8月17日致章廷谦信中说:“禹是虫,故无其人;据我最近之研究:迅盖禽也,亦无其人,鼻当可聊以自慰欤。”他对顾颉刚的说法不屑一顾,予以辛辣的讽刺。1933年8月14日,鲁迅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直到1934年4月13日,鲁迅在致母亲的信中还提到:“害马(鲁迅对许广平的戏称——引者注)多年想看南镇及禹陵,今年亦因香市时适值天冷且雨,竟不能去”,颇为此而深感惋惜。笔者的上述罗列,足以说明鲁迅是十分崇敬大禹,十分热爱禹陵及其有关文物,十分重视学习、弘扬大禹精神。尊重大禹,就是尊重民族,一旦社会上出现对大禹不敬之词,他就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予以迎头痛击。毛泽东说:“神话想象出人们征服自然力等等,而能够吸引人们的喜欢,并且最好的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鲁迅写于1935年11月的新编历史小说《理水》,虽然不能与神话等同,但是,他在《理水》一文中所塑造所讴歌的大禹形象,正是这样一个为历代人民大众所崇敬、拥戴,并具有永久魅力的“中国的脊梁”。
(三)从1922年写作《补天》到1935年《故事新编》全书编成,鲁迅历时13年,这部新编历史小说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已在1936年1月了。《故事新编》除《序言》外,按故
事的时代先后由《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等8篇历史小说编成,它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鲁迅根据现实斗争和作品主题思想的需求,对历史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选择,并加以生发和改造,熔古铸今,叙事对既保留“旧书上的根据”,又“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以鲜明的爱憎立场,塑造一个个古代历史上“中国的脊梁”式人物来鼓舞和激励人民大众。刻画古代反面人物则是刨现代“坏种的祖坟”,发挥古为今用的重要作用。在小说中穿插某些现代生活中人物、情节、语言等,更是直接嘲讽、鞭挞了现实生活中的丑类(人、事、地、物等),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平心而论,在残酷的斗争现实面前,“鲁迅不能不去创造既能有力战斗,又尽量避开反动派迫害的巧妙的斗争形式。在貌似描写古人古事的形式下,真接反映和紧密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与斗争的《故事新编》,正是鲁迅在这种情况下的一个奇特创造。”茅盾说得好:“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作品,自„五四‟以来,已有了新的发展。鲁迅先生是这一方面的伟大的开拓者和成功者。他的《故事新编》在形式上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给我们树立了可贵的楷式;但尤其重要的,是内容的深刻,——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先生以他特有的锐利的观察,战斗的热情,和创作的艺术,非但„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而且将古人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他既揭示了《故事新编》的创新意义、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战斗性,又道出了它错综交融、“一而二,二而一”的艺术特点。
《理水》,原名《治水》,它有深刻的创作背景。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侵略,国民党政府却推行媚外卖国的反动政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江河年久失修,全国各地的水灾、旱灾、蝗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相当频繁,如1933年,黄河决口达50多处,灾区有冀、鲁、豫等省60多个县市,灾民达300余万之众。1934年,江南14个省大旱,仅江、浙、皖三省受灾面积达几千万亩,安徽一省灾民高达几百万,浙江余姚还发生农民因争水互殴致死的悲剧 ……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令所有正直的人愤慨的是,一些御用文人却粉饰太平,为当局开脱罪责,竭力散布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焉无存”的失败主义谬论和其他奇谈怪论。1935年10月,毛泽东亲率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闻此喜讯,兴奋异常,致电祝贺,他看到了中国和人类的希望。不到一个月,鲁迅便写下了《理水》。
在《理水》这篇新编历史小说中,鲁迅倾注了心力、理想和爱憎,他既热情地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式的远古治水英雄大禹,又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御用文人、学者的种种丑恶表现。在鲁迅笔下,大禹为了降伏洪魔,在实地“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的基础上,不顾昏愦、顽固、守旧的大员们的种种阻挠,记取前人的教训,以创新精神,坚持变“湮”为“导”的正确方针和方法,并身先士卒,与民众一起战天斗地,埋头苦干,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的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和克服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它有力地激发亿万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鼓舞他们去冲破黑
暗,战取光明。
在鲁迅笔下,《理水》这篇小说里的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信手状物,妙趣横生。全文分成四个部分,作为大禹的对立面的水利大员和文人学者,在这篇小说里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前两部分全写他们的言行,即使在第三部分大禹出现后,有关他们的描写所占的篇幅仍占一半以上。就内容而言,鲁迅穿插大量现代消极负面的生活材料,如现代人物——聚集在文化山上的学者文人等;现代语言——“O·K!”“维他命W”等。显然,这些被穿插进去的现代生活材料在性质上大都属于消极、落后、丑恶的东西,是作者着意批判、鞭挞、嘲讽和否定的对象。就艺术表现而言,这种“游戏之作”——油滑,是作者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它使读者感到滑稽可笑,从鲁迅的幽默风趣中让人获得一种谐趣美的艺术感受,并在你、我、他的笑声中达到对假恶丑的人和事物的嘲弄、抨击和否定的效果。如《理水》中的乌头先生用“法律解决”的话语来吓唬乡下人,鲁迅就是借此来揶揄、讽刺将大禹说成“虫”的“考据家”。同样,对那些“优生学家”、“遗传学家”辈,鲁迅也是采取类似手法。这种信笔写来的方法,是他在杂文、小说、散文中经常使用的,显得灵巧、俏皮而幽默。鲁迅在古人古事的描绘中穿插进现代生活材料,其目的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讽喻现实,以便充分发挥历史小说的社会战斗作用。事实正是如此,那些水利大员和文人学者所表演的一幕幕丑剧,不也是同样有力地烘托出大禹的美好品质,使其光辉熠熠夺人眼目吗?在勤劳勇敢,大公无私的大禹高大形象面前,水利大员们反衬出何等卑劣自私、猥琐丑恶!这足以说明鲁迅是有意识地用古人的伟岸映照出“现代人”的萎缩来。真善美与假恶丑确实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两者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一边是庄严地工作,一边是卑鄙与无耻”。鲁迅在第三部分描绘了“大员们”的种种丑态后,便以鲜明的对照,描述了大禹出场时的情状: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寥寥数语,鲁迅把大禹和他率领的治水大军历尽艰险、战天斗地的伟岸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接着,作品描绘了大禹与官员们在治水方针上激烈斗争场面,他坚定地说:“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尽管“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用沉默来表示对抗;“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吼着说:“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甚至用孝道逼迫大禹收回成命,然而,他用钢铁般的誓言回答:“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大禹治水的正确决策,来自调查研究,来自人民大众,必然得到他们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小说的第四部分主要写大禹治水的成功。鲁迅虽然没有在大禹治水的经过方面费笔墨,但读者完全可以从鲁迅用白描的手法描述大禹胜利回师的情景中想见他所作出的牺牲、他的谦和亲民、他得到民众的拥戴:
一个半阴半晴的上午,他终于在百姓们的万头攒动之间,进了冀州的帝都了。前面并没有仪仗,不过一大批乞丐似的随员。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黑脸黄须,腿弯微曲,双手捧着一片乌黑的尖顶的大石头——舜爷所赐的“玄圭”,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里去了。
就这样,鲁迅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大禹形象,促人亢奋,促人勇进。
第三篇:鲁迅与果戈理
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
内容摘要:1918 年 5 月,鲁迅先生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而早在 1835 年果戈理就已发表过同名小说。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各门艺术都有一种源流关系,每逢看到一位大师,你总可以看出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就是这种精华培育出他的伟大。” 鲁迅先生在谈到对果戈理的借鉴时曾经指出:“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1835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中国鲁迅的同名小说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看这两篇小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
一、两个狂人有着不同的深层含义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典型, 是一个九品文官的小九品, 因为官职卑微而没有权利去爱其上司的女儿, 所以忧郁致狂。他的狂, 缘自官场上的大人物对他的轻蔑。
鲁迅《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虽然也被诬蔑为疯子, 其实是一位反封建的战士, 是一位“ 五四”运动前夜黑暗大牢里率先觉醒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向封建主义发起猛烈的进攻, 对家族制度和吃人的礼教作了全盘的否定和彻底地批判。
二、狮子狗与赵家的狗 在两篇《狂人日记》中间,都出现了“狗”的意象。果戈理笔 下的狗有了好听的名字“美琪”,可以和人一样讲话、通信,被赋 予了足够的人性特征。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赵家的狗”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以及“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
两篇小说都采用了以狗喻人的手法, 这当然是对封建奴才辛辣的讽刺和极端的鄙夷。果戈理借它来比喻卑驯的奴才、封建帮闲。这种狗, 媚态可掬, 奴性十足, 仰主人的鼻息,果戈理对狗仗人势、人狗同流合污的丑恶现实只停留在讽刺、嘲笑和揭露上, 而不想更没有付诸行动将这种社会怪胎彻底根除。在鲁迅的小说中, 曾经三次出场的赵贵翁的狗也不能简单视为畜类之狗, 而是隐喻嗜血成性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走狗帮凶。通过狂人的眼睛对狗的观察, 揭露了吃人者笑里藏刀的阴险狡诈!
三、结尾的哀鸣与呐喊
两篇小说都在结尾处点明了主题, 都喊出了“ 救救孩子” 的声音, 乍看似乎相同, 确实形同质异。果戈理所写的是一个单恋上司女儿的小官吏个人的悲剧, 所呼喊的是“: ———妈呀!可怜可怜患病的孩子吧!……”虽然果戈理笔下发出的也是被虐待者求救的呼声, 但却是可怜兮兮的哀鸣。他所倾诉的只是个人的痛苦和哀怨, 格调低沉。鲁迅的《 狂人日记》所控诉的是阶级压迫的社会悲剧。他发出的“ 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直接面向社会的, 是为了拯救青少年, 使他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束缚而表现出来的对青年一代的热切关怀。这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战斗呐喊!鲁迅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理同名作品的许多有益的方面,但又有创新。时代、个人经历、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两篇作品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品。从整体上看,鲁迅借鉴了果戈理《狂人日记》的许多地方,如日记体的格式、篇名等等,但鲁迅又有创新。从根本上看,鲁迅的《狂人日记》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从历史到现实,都是中国的;主题意蕴、人物形象、狂人与其周围人的心态,都是纯中国的;所用的白话语言也是接近当时中国人的口语的。因此,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民族化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
参考文献:
《比较文学》陈惇 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意象背后的心理真实” ——鲁迅、果戈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比较
姚怡婷
南京师范大学强化院
2011年三月刊
鲁迅与果戈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比较研究 [J] 张雪花《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02期.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J]
王一玫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6年第03期.
第四篇:鲁迅作品 整体分析
鲁迅作品
学完鲁迅的小说单元,对鲁迅的文章做了一个总结。
鲁迅作品的精神情结,从整体上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作结。一个坚固的大的铁笼子,铁笼子里有三类型人:
(一)熟睡的人
(二)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人
(三)醒着的人
这个比喻形象贴切,描述了鲁迅的作品的精神情结。
大的铁笼子,比喻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他的特点就是禁锢人们、摧残人们,在身体上的摧残蹂躏,最主要的是精神上的禁锢迫害。熟睡的人,比喻当时社会中,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迫害而致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的人们,作者对他们寄予了同情,但更多的是悲痛,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例如《药》中的把人血馒头当作救治病的良药的华老栓等人;《祝福》中的捐门槛的祥林嫂等人;《阿Q正传》中的自轻自贱、盲目趋时、欺弱怕强的奴相十足的主人公阿Q等等。
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人们,比喻当时社会中,开始觉醒,但仅处于朦胧状态的人们,在他们身上,作者给予的是同情,寄予的激励。希望他们尽快彻底觉醒。
醒着的人,比喻当时黑暗社会中已经觉醒的人,在他们身上作者寄予了希望,激励他们奋勇直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呼吁这些人唤醒沉睡的人们,行动起来冲破禁锢束缚人们的封建社会“铁屋子”。如《药》中的资产阶级革命烈士夏瑜,《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左联五烈士: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殷夫等等。
第五篇:祝福鲁迅角色分析
鲁迅《祝福》中各人物性格分析
(一)祥林嫂: 生活在旧中国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委弃的典型。
祥林嫂没有姓氏,比丈夫大十岁(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她在鲁四老爷家担负着沉重的劳役: “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也白胖了”。这与她刚逃出村来时的青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反衬她在丧夫之后,在婆婆家难以忍受的待遇,暗中写出了她出逃的原因。希望凭借劳动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挣扎下去的活路。鲜明地揭示她勤劳、淳朴、坚韧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后来,她又被当作赚钱的货物卖到深山野坳里(贺老六家),由于受“寡妇守节”这种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而且不知道今后过的会是怎样的生活,因此,毅然在香案上撞破了自己的额头,来表示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帮工,四婶对她不满,鲁四老爷更嫌她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这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甚至把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认为以此可以赎免“罪孽”,可是,四婶仍旧不让她在祭祀时沾手。就这样,她最后的一星半点的希望也破灭了,从此,她全然陷入绝境。祥林嫂临死向“我”提出三个问题,是对灵魂的有无表示怀疑。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这种疑惑、这种无可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祝福》通过“嫁而守寡,寡而再嫁,嫁而再寡”这三个特定情节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典型的悲剧形象。从她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看到:封建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无形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族权强迫她改嫁,夫权剥夺她做人的资格,神权摧毁她的心灵,政权是这一切罪恶活动的总后台。
祥林嫂的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鲜明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揭露和有力抨击的。
(二)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剥削人民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是迫害祥林嫂的元凶。作者先交代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大骂新党。骂祥林嫂是个“谬
种”,这说明他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接着,写他书房里的陈设,勾勒出他道貌岸然的伪善面孔。其实,他的这种伪装,已在憎恶、诅咒、迫害祥林嫂的同时,自己剥得干干净净了,暴露出极端凶残、冷酷、自私的本质。这样前后对照,互相映衬,不仅深刻地揭示了鲁四老爷这类人物的主要特征,而且收到了极好的讽刺效果。
(三)“我”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因此,“我”既充当小说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结构文字,展开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
“我”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我”同情祥林嫂,但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显出了“我”的无能为力。
(四)柳妈
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同祥林嫂一样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她是一个“善女人”,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完全出于善意,从主观上讲,她想帮助祥林嫂找到“赎罪”的办法,救祥林嫂出苦海,这是她作为女性善良的一面。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她把地狱、天堂、灵魂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从而给祥林嫂造成无法支撑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在向“我”询问有关“灵魂的有无”之后,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柳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说明用封建迷信来挽救祥林嫂是行不通的,柳妈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是可悲的,而她又将这些思想灌输给祥林嫂,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就更加增强了。另外,柳妈对祥林嫂被卖改嫁反抗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讥讽、奚落的态度,讥讽、奚落中还带有几分诡秘,把玩味别人的苦痛作为自己的享乐。这是当时中国农村妇女令人极其生厌的一面,而在柳妈的身上却表现得琳漓尽致。而且因为她发现祥林嫂头上的伤疤,好像哥仑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使“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从这里看,柳妈是一个罪魁祸首。“别人的笑容和声调”使祥林嫂“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祥林嫂在别人的讥讽、嘲笑中,内心有无法言表的痛苦。由此可以看出,柳妈给祥林嫂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双重的。
(五)卫老婆子
卫老婆子是一位利欲熏心、毫无人情味、虚伪狡黠的中人形象。她以介绍人打工为职业,从中谋利。即使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善良、安分耐劳、命运悲惨的人,也把她当作自己谋取金钱的工具,即使对鲁四老爷这样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她为了拿到祥林嫂婆婆的一点施舍,也敢于欺骗,合伙将祥林嫂劫走,她认为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是“交了好运”。在鲁镇,她奔走于大户人家和穷困潦倒人家之间,凭借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貌似有同情、怜悯之心,活得有滋有味。因为她被金钱所迷、被封建礼教所缚,不能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实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勾当,她认为自己在鲁镇能左右逢源,能说会道,且会挣钱,是一个能人。实际上,她被金钱和礼教吞噬了灵魂,而同时又帮着封建礼教吞噬任何一位她认为有可能被吞噬的人。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不来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因此,卫老婆子和祥林嫂之间纯粹是一种金钱关系,卫老婆子命运的悲剧性更显示祥林嫂命运的可悲。
(六)四婶
四婶是一位备受歧视而又剥削、歧视别人的女性形象。她作为鲁镇大户人家的女主人,沾了富人家的光,又有一种自得其乐的优越感。她雇用打工人,剥削自己的同胞,自己享受,看来过得逍遥自在。实际上,她的命运同样是悲惨的,她作为虚伪、保守的鲁四老爷的妻子,除生活在鲁四老爷的歧视之下外,她作为当时中国女性仅有的一点同情心、善良、耐劳的一面也被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吞噬了。如果说第一次雇用祥林嫂还有她一点虚假的同情心的话,第二次雇用祥林嫂连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了,因为她常常提起祥林嫂只是“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只有祥林嫂是她最满意的雇工。祥林嫂又一次送上门来,从她心理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是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的表现,使她大失所望,祥林嫂的劳动不能带给她轻松自在,她在鲁四老爷的指使下,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的事,自己要在祝福时忙碌。最后,她对祥林嫂表现出她的极大不满,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再也不能使她的“眼圈有些发红”,再也唤不起她的同情心,因为祥林嫂没有能力充当劳动的工具了。四婶认为祥林嫂在她家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最终将她赶出家门。即使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之后,她还和鲁四老爷异口同声大骂祥林嫂为“谬种”。四婶所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毒害是最深的。作者描写她与祥林嫂之间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一旦这种关系不存在,祥林嫂在她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她是当时中国农村妇女中剥削意识浓厚者的化身,同时又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即使是鲁镇大户人家
的女主人也难逃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吞噬的命运,那区区祥林嫂又怎能逃脱封建礼教的魔掌呢?
(七)祥林嫂的婆婆
祥林嫂的婆婆由于婆婆要把她嫁到深山野林里去和大伯收屋使她不能生活下去,如果不是这种人身的迫害和生活的威胁,祥林嫂或许不致得到这么悲惨的结局。可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存在那么长,统治阶级的思想弥漫整个社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一
种成见,他们有意无意地为封建宗法思想散布影响,织成了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罗网。篇二:《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
解读人生,呼唤人性的光辉
了解了鲁迅创作的主旨,也就找到了解读其作品的钥匙。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仍抱着十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这种“为人生”的责任感,改造国民性的宗旨,写实批判的力度,于日常生活中揭示黑暗和专制下的悲剧,他关注人民的苦难,关注人的命运,重视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小说《祝福》同样体现了这样的主旨,小说选自《彷徨》,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低潮时的创作。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队伍已经经过了分化和重新组合,已退化了当时的气势;但当时的中国社会黑暗依旧、国民愚昧如故。这正如他在《祝福》中写到的:“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又有“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似写雪,实写封建势力、封建思想。
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鲁迅的“为人生、为人性”的主旨,而他的重点是将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和封建文化,揭露了其“吃人”的本质。并且大多都是愚昧麻木和奴性十足。他们之中最多的是孩子、女人、老人和青年。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深刻的人性探究价值。所以要让学生站在“人性论”的高度去研究、探讨。爱和尊严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所以“‘人性论’包含:人都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热爱美好、美丽的东西是人的天性,正常的爱是人的本能,仁慈、善良、同情是人性光辉的体现。”[2]既然仁慈、善良和同情是人性最珍贵之处,那么就立足于此让学生从这几处分析小说中除了祥林嫂之外的人物,从他们身上去找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学生们通过阅读讨论总结了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除祥林嫂之外有柳妈、四婶、鲁四老爷和“我”。继续概括后分别从女人、老人和青年的角度分析。先说女人。鲁镇上的女人们在对待祥林嫂(以下简称祥)时是充满了耐人的诡异,从她们的语言和行为上丝毫看不到同情与怜悯,更别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触了,拥有的只是排斥、歧视和取笑。就如鲁迅这样写道:
(1)这故事倒颇有效,??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该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他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
(2)??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3)“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女人们无法意识到大家都一样,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都看不到自己原来与祥一样被封建势力压迫者、迫害者,却像个“看客”一般“把玩”着祥的不幸,同时也在“啃噬”着自己的麻木。实在是可恨、可悲、更可怜!
说完了女人们,大家开始将矛头指向鲁四老爷,有学生甚至提出正因为有鲁四老爷这般极端冷酷的人的存在,才让祥无处藏身、悲惨死去。所以学生给出细节描写:(1)初到鲁镇:鲁四老爷“皱了皱眉,”后又有“暗暗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2)祥被绑改嫁时:“可恶,然而??”
(3)祥死时:“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那么作为青年的“我”呢?此时又掀起了另一个讨论高潮。“我”是“自诩”为新党的新青年。但我的表现是在“不堪入目”。
(1)当我看到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时,“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2)祥问了“我”三个问题: a:“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也许有罢,—我想。” b:“那么,也就有地狱了?”—“也未必,??” c:“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我”是完全知道那些所谓的“魂灵”、“地狱”之类,实属封建迷信的谎言。但在祥面前,“我”始终没有彻底否定,“我”是拥有同情心的,但更多的是软弱,是妥协。就像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一样。“我”虽沐浴了新世界的阳光,可惜“我”仍保留着封建时代的心。文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鲁迅曾说过,“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我为何“说不清”?自以为是慰藉、却不曾想增添了祥的烦恼,想要含糊对付过去,却不曾在祥的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波澜,加剧了她的恐惧。
读鲁迅的小说,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总会纠结着我们的心。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祥的可怜在于到死还在问“人死了究竟有无灵魂”的问题,她的死似乎比阿q更痛苦,阿q至死都是麻木的,而祥至死都在被巨大的恐惧包围着;祥的可恨在于至死她都没有觉悟,她并不去痛恨封建的夫权和神权,而去痛恨自己嫁了两个男人,所以捐了门槛赎罪。她的死是痛苦的,悲剧是双重的。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人性沦丧的宽广,无论是女人、老人、青年,甚至还有孩子,他们始终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愚昧,无法看到自己的可悲。铃声响起,但大家仍沉浸在“人性”的探究之中?? 注释:
[1]原载《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设1982年版,第512页。
[2]《语文学习》2010年2月,总第372期。篇三:鲁迅祝福》学案附答案
《祝福》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学习难点】
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3.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课前预习]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
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字音字形】
1.阅读课文,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
钝()响 寒暄()朱拓()间()或悚()然 踌蹰()()不更()事 谬()种 俨()然 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 形骸()脸颊()沸反盈()天 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 桌帏()讪讪()咀嚼()()赏鉴 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炮、咽、薄、强 【整体感知】 1.梳理情节
(1)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课文排版时已将情节自然分明,请指出小说情节发展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序幕(第段——第 段):
开端(第段——第 段):
发展(第段——第 段):
高潮(第段——第 段):
结局(第段——第 段):
尾声(第段——第 段):
(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在结构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2.初识人物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可分为哪几类?请简单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3.环境分析
(1)文中共有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有几处社会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
(一)梳理文章结构
完成整体感知第1题
(二)作者是如何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
找出文中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品味分析。
1.文中有几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有什么变化? 从中反映了什么?肖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体会其作用。
⒉.找出几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品味其心理。
⒊.动作描写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a 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 抗争表现: b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⒋.总结祥林嫂形象
(二)简要分析祥林嫂周围其他人物(找出相关语句品味分析)
鲁四老爷
柳妈
“我”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鉴赏小说主题,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 [合作探究] 【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
1.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二)自然环境
1.小说描写了几次雪景?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三)环境描写总结
【分析小说主题】
祥林嫂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死亡?谁是杀害她的凶手?
【课堂总结】
1.总结塑造人物的方法: 2.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 [课堂检测]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我很sǒng()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着了芒刺一般。
②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fai()反盈天的。
2.下列句子中,每句有一个错别字,挑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句后括号里。
①旧历的年底必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煊??()③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④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韪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3.选词填空: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②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③“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④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前先(a.悲凉b.悲苦c.悲郁d.悲哀)的神色。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 常见些但愿不为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a.尽管 而 就b.因为 却 所以c.既然 也 所以d.即使 也 就 5.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
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b.“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
c.祥林嫂出现在祝福之夜,亦死于祝福之夜,突出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谨严。d.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6.“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四婶这句大喊在文中的作用是: a.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祥林嫂的歧视和摧残。b.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迷信与自私。
c.使祥林嫂用替身赎罪的幻想破灭了,造成她在封建神权压力下精神崩溃。d.表现了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说明祥林嫂死于封建政权的迫害。7.《祝福》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限于一项):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a.真实地描绘了鲁镇旧历年底的欢庆气氛。b.具体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
c.形象地展现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背景。d.衬托“我”及时回到故乡过年的欢愉心情。e.表现“我”对故乡鲁镇深沉的感情。
8.《祝福》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不限一项): a.为展示小说的人物关系拉开序幕。b.表现鲁四老爷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