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因斯坦谈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爱因斯坦谈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2009年06月20日19:45:02 来源: 一个不是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人,却要对社会主义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这是否适当呢?从某些理由来看,我相信是适当的。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知识的观点来考查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天文学同经济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方法论上的差别--这两个领域里的科学家都试图发现对一类范围有限的现象普遍适用的规律,从而尽可能地弄清楚这些现象间的联系。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别确实存在。在经济领域里,由于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时常要受到许多难以分离开来考察的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发现普遍的规律就很困难了。此外,从人类历史上所谓文明时期以来所积累的经验--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的。比如,历史上多数大国都靠征服别的国家而得以存在,征服者在法律上和经济上自封为被征服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垄断了土地,并且派出了教士。这些教士通过控制教育达到愚民的目的,把社会的阶级分化确立为永久的制度,并且创立起一套扭曲的社会价值体系--即所谓的礼教,从此以后人民大众的社会行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被这套准则所左右。
但是历史遗留的传统--可以这样说--已经是昨天的事了;可是我们从来就未曾走出索尔斯坦·凡布伦所说的人类发展的“肉攫阶段”。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经济现象都属于这个阶段,就算我们能从这些现象推导出什么规律,也很难说能适用于别的阶段。既然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带领人类越过这个弱肉强食的阶段,那么,当前的经济科学就基本上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
其次,社会主义为人类带来了明确的人生目的--一个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下的社会;科学不能创造这样的目的,甚至通过灌输也不能使人们获得这样的人生目的--科学至多只能提供达到某些目的的手段,但人生目的这一真谛本身却是由那些具有崇高道德理想的伟人构想出来而通过潜移默化而被那些对社会进步决定性作用的大众渐渐接受的--如果这些伟大的理想在推行的过程中没有夭折的话--但即使如此社会的进步也必将步履维艰。
基于以上的理由,在涉及到人类社会的问题时,我们就应当提防着不要过高地估计了科学和科学方祛;而且我们更不应当认为只有专家才有权对有关社会组织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段时间以来,曾有过无数这样的论调,说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危机,人类社会的稳定性已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典型的情况是:个人对于他所属的集体--不论大小--都漠不关心,甚至会有敌对情绪。为了表明我所讲的意思,让我在此说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不久以前,我同一位有才智的并且是好脾气的客人讨论下一次战争的威胁。我认为如果发生下一次战争,人类将九死一生;因此我说:“只有超国家的组织才能防止那种危险的发生。”我的那位客人却对此无动于衷,只是冷冷地对我说:“您为什么要那样强烈地反对人类的灭绝呢?”
我相信,在短短一个世纪以前,还不会有人那么轻率地讲出这样的话。说这话的人,他曾挣扎着想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但结果却是徒劳的,而且或多或少对此绝望了。这句话只是他内心痛苦的寂寞和孤独的表现而已--在这些日子里又有多少人所遭受着如此的煎熬呢?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
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是容易的,但却难以作出任何有把握的回答。不过我还是要尝试着得出一些结论,尽管我心里清楚我们的情感和努力往往是矛盾的,含混不清的,不像在物理学中的问题,可以用简易的公式把它们表述出来。
人既是独立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作为独立的人,他试图保护自己以及那些亲近的人,试图满足他个人的欲望并发展他自己的天赋。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他试图得到周围的人的认可和好感,同他们休戚与共,以别人生活的幸福为乐。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些变化无常而时常相互抵突的倾向,才能说明,为什么人的性格是这样特殊的;而且这两种不同性格的结合决定着一个人的心境以及他所能对社会和谐作出的贡献。这两种倾向的程度很可能主要取决于遗传,但一个人最后表现出来的个性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他所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的结构和传统,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舆论。对于个人来说,“社会”这个抽象概念意味着他与它的同代人以及之前无数代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的总和。虽然人是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感觉、奋斗和工作的;但人的肉体、理智和情感的生活是那样地依赖着社会,以至于在社会框架以外谈“人”是没有意义和无法想象的。是“社会”供给人以粮食、衣服、住宅、劳动工具、语言、思想形式和大部分的思想内容;只是因为有着过去和现在亿万人的劳动和成就,生活才成为可能,而这亿万的人全都隐藏在“社会”这两个小小字眼的背后。
因此,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显然是自然界的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正如蜜蜂和蚂蚁那样。可是,蚂蚁和蜜蜂的整个生活过程,甚至在最微小的细节上也都是由遗传下来的不变的本能所决定着的,而人类的社会型式和相互关系却是可以轻易改变的。记忆力、创造力以及语言交流的能力,使得人类可以不受生物遗传上的必然性的限制而得到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传统、制度和组织中,表现在文学中,表现在科学和工程的伟大成就中,表现在辉煌的艺术作品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自己的生活,以及为什么自觉的思考和愿望能够在这种过程中起着作用。
人一出生就已经通过遗传已得到了一种生物学上的特质,包括那些人类特有的自然冲动,我们应当把这种特质看作是固定的和无法改变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一种文化上的素质,这是我们通过社会交往以及其他许多影响而取得的。这种文化上的素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起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代人类学通过对原始文化的比较研究告诉我们:根据流行的文化型式和社会中占优势的组织类型的不同,不同社群之间的行为可以相差很大。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命运的人以此可以建立起他们的希望:人类并不会因为他们的生物学的素质而注定要自相残杀或是听任那残酷的、自作自受的命运来摆布的。
如果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应当怎样对社会的结构和人的文化面貌进行改造,才能尽量地使人们对生活感到满意?那么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条件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的生物学本性实际上是不会变化的。此外,最近几个世纪来技术和人口的发展,造就了当前既有的情况: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为了人类的继续生存,就要生产足够的物资,从而极精细的分工和高度集中的生产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个人或者小集体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尽管回顾起来,这是多么地有田园风味啊。不妨夸张地说,人类甚至在目前就已经组成了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行星公社。
现在可以简要地说说我们时代的危机的本质上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牵涉到个人对社会的关系。现代人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对社会的依赖,但人们并没有体会到这种依赖性是一份积极的财产,是一条有机的纽带,是一种保护的力量--他们反而把这看作是对其天赋权利的一种威胁,甚至是对其经济生活的一种威胁。而且,他在社会里的地位总是这样,这导致他性格中的唯我倾向渐渐增强,而他本来就比较微弱的社会倾向却逐渐在衰退--所有的人,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全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他们不自觉地做了自己唯我意识的俘虏--他们感到不安、寂寞,同时丧失了天真、单纯,从而也就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唯一的出路,我想,是投身于社会事业之中,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找到这短暂而又风险重重的生命的意义。
照我的见解,今天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是这种祸害的真正根源。我看到我们面前的一个庞大的工商业界,它的成员在不断地彼此剥夺他们集体劳动的果实--总的来说,这种剥夺不是通过暴力,而是严格地按照法制的要求进行的。在这方面,我们只需要注意到这一点:生产手段--那就是为了生产出消费资料以及附加的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全部生产能力--可以合法地是,而且绝大部分已经是--一小撮人的私有财产。
为了简便起见,我在下面的讨论中,将把所有那些不占有生产手段的人统统叫做“工人”--虽然这并不完全符合于这个名词的习惯用法。生产手段的占有者处于工人劳动力的买主的地位,而工人则使用生产手段生产新商品--这些商品就成为了资本家的财产。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在工人所生产的东西同他所得的报酬(两者都用实际的价值来计量)之间的关系:在劳动合同是“自由”的情况下,决定工人的收入的不是他所生产的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是他生活的最低需要,以及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同竞争就业的工人数目的关系--即使是在理论上,工人的报酬也不是由他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来决定的--了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私人资本趋向于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这一部分是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另一部分是由于技术上的发展和不断细化的分工促使更大生产单位的形成--这会以较小的生产单位被淘汰为代价。这样的结果就会是私人资本的寡头政治,它的巨大权力甚至连通过民主手段组织起来的国家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控制--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立法机关的成员是由政党选出来的,而这些政党即使没有收到财团的大笔赞助,也会处处为他们所掣肘。实际上,资本已经把选民同立法机关隔离开来了,其结果必然是人民代表不可能照顾到人民(?)中无特权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此外,在目前的条件下,资本还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大众的信息主要来源(报纸、广播电台、教育)。因此,一个公民要想得出客现的结论,并且理智地行使他的政治权力,那是极其困难的,或者说白了在多数场合下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以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以两条主要原则作为其特征:第一,生产手段(资本)是私人所有的,所有者以他们认为是最恰当的方式来处置它们;第二,劳动合同是自由的。当然,如此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应当注意的是,通过长期艰苦的政治斗争,对于某些行业的工人来说,他们至少已取得了形式上多少有点改善的“自由劳动合同”。所以整个来看,今天的经济同“纯粹”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多大差别。
经营生产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使用,这就是资本主义。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凡是有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总能得到就业机会--因此总是存在着这样一支“失业大军”--让工人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资本家才能借机压低劳动力价格。既然那些失业的和报酬微薄的工人无力提供有利可图的消费市场,消费品的生产就会受到限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困难。讽刺的是,技术的进步,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失业,而不是使大多数工人的劳动负担有所减轻。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加上资本家之间的互相倾轧,使得资本的积累和利用过程难有稳定之时,从而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经济萧条。无限制的丛林法则造成了劳动力的空前浪费,同时也导致了个人社会意识的消沉--正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
这种人性的败坏,我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最大祸害。我们的整个教育制度都深受其害--人们把这种夸张的竞争姿态教给学生,训练他们对独占一切的自私主义的崇拜,美其名曰为他们未来生涯的一种准备。
我深信,要消灭这些可怕的恶魔,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同时配上一套注重于社会目标的教育制度。在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里,生产手段归社会所有,并且有计划地加以利用。计划经济按照社会的需要而调节生产,把工作分配给一切能够工作的人,这样就能保障每一个人的生计。对个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的天赋,还应当努力培养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代替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称颂。
但是应当牢记这一点,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还可能伴随着对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以下这些社会、政治方面的难题:如何避免集中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被官僚集团所篡取?如何对领导层进行民主制衡以从根本上杜绝官僚主义?只有解决了这两点,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弄清楚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存在的疑问,对我们这个的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于这些问题的自由探讨无疑是犯了衮衮诸公们的忌讳的,因此这个杂志的创立我想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篇: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谈人生
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凡人是多么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只在这世界上作短暂的逗留,究竟为了什么却并不知道,虽然偶尔觉得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无需深思,从日常生活中就可认识到我们是为别人而活。首先是为其幸福和健康维系着我们幸福的那些人。其次是为许许多多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纽带把他们的命运和我们联系在一起。每天早上我都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与别人的劳动分不开,这些人有的仍健在,有的已过时,我还提醒自己,对于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要尽心尽力作出相应的回报。我非常愿意过简朴的生活,我经常不安的感到自己过多地占有了同胞的劳动成果。我认为把人分成不同的阶层是没有道理的,归根到底是一种强制行为。我还认为简单朴素、不事张扬的生活,对任何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我根本就不相信哲学所谓的自由。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外界所迫也是内心所需。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从年轻时这句话就深深地激励着我。生活中,无论是我自己面临困境,还是看见他人遇到艰难,我都以此自慰;同时,这句话也是我宽容忍耐的不尽源泉。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安心的缓减那已使人气馁的沉重的责任感,并使我们不至于对自己对他人都过分苛求;这也是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特别是那种该幽默就幽默一下的人生观。
探求个人或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客观地讲,我一直都认为是荒谬的。当然,每个人都有某种理想,正是这种理想决定了它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我从来不认为安逸和快乐本身是最终所求,我把这种理想准则称之为“猪舍的理想”。一直照亮我前进道路并反复使我愉快面对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如果没有与我同心同德的人在一起而产生的亲和感,如果不轻信于客观世界、不轻信艺术和科学领域达不到的目标,生活对我是十分空虚的。至于那些老生常谈的人生目标,诸如物质占有、功成名就、舒适享受等等,对我来讲都不屑一顾。
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另一方面我又明显地不愿与世间人士直接接触,这形成了奇特的反差。我的确是个“孤独的旅行者”,从未全心属于我的国家,我的朋友,乃至我的直系亲属;面对所有这些社会关系,我一直有一种距离感,一直想要孤独,这种感觉与时俱增。一个人会强烈地感到和他人相互理解、意见一致总有限度,但并不为之遗憾。毫无疑问,这样的人会失去一些天真和无忧;
另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独立自主,不受他人的主张、习惯和判断的影响,同时也不至于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内心的平衡建立在这种不牢靠的基础之上。
体验神秘是最美妙的。真正的科学正是萌芽于这种最原始的情感。任何一个人不懂得这点也不再会对此感到神奇、为之惊叹的人,就如行尸走肉一般,他的眼睛将毫无神采可言。
正是人们对神秘的体验使宗教得以诞生。我们知道存在未知的事物,我们感到有最深奥的“理”和最灿烂的“美”,它们以最原始的形式出现时,我们才认识到,正是这种认知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结;从这个意义讲,也仅仅是从这个意义讲,我是个虔诚的信教者。我无法构想出一个奖赏和处罚自己所造之物的上帝,也无法设想上帝具有我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意志。我不能也不像居然会有一个在其肉体死亡后仍能生存的人;让脆弱的人们处于恐惧或愚蠢的利己思想而这样想吧。我对生命永恒所具有的神秘,对现存世界奇特结构的觉察和少许了解感到满足,包括我力图去理解的,自然本身显露出来的“理”中的一小部分,尽管这部分微不足道。
第三篇:《爱因斯坦谈人生》读书笔记
《爱因斯坦谈人生》读书笔记
26岁时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利用6个月的业余时间,在三个不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光电效应理论
布朗运动理论
狭义相对论
关于人生: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这就
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关于理论:
诚然,没有经验基础就很难发观真理。但是,如果我们探索得愈是深入,我们的理论所包罗的范围变得愈是广大,那么,在决定这些理论时,经验知识所发挥的作用就愈小。要创立一门理论,仅仅收集一下记录在案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能深入事物本质的大胆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物理学家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研究那些从属于事物现象的表面因素,相反,他应该进而采取推理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根本实质。科学研究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之上的,即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的行为也是如此。因此,一个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很难相信只要向一个超越自然之上的上帝祷告一番就能影响事物。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些自然规律的认识非常不完善和非常零碎,因此,相信自然界存在一种包罗万象的根本规律,这种观点本身分是建立在某种信念之上的。科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迄今已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种信念是站得住脚的。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字亩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一精神面前应当感到渺小。当这个世界不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当我们以自由人的身份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观察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艺术和科学的领域。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描绘所见所闻的身心感受,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如果传达给我们的印象所假借的方式不能为理智所接受,而只能为直觉所领悟,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便是艺术。这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于超越个人利害关系和意志的事物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关于肉体与灵魂:
肉体与灵魂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而只是察觉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而已。同样,物理学与心理学只是试图用系统思维把我们的经验贯穿起来的不同尝试而已。我们的内心体验是各种感觉印象的再造和综合,因此,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的灵魂这种概念,在我看来是愚蠢而没有意义的。
关于宽容:
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与杜会对个人的宽容。为了确保个人自身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安全,国家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国家变成主体,个人却沦为唯命是从的工具,那么所有好的价造就全部丧失了。必须先砸碎磐石然后才能长出树木,必须先松土然后植物才能茁壮成长。同样,只有在人类社会达到足够的开放水平、个人能够自由发展自己能力的时候,人类社会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就。关于哲学:
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母亲,它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因此人们不应该因为哲学的赤身露体和贫困而对她进行嘲弄。而是应该希望她那种堂吉珂德式的理想会有一部分遗传给她的子孙,这样它们就不至于流于庸俗了。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都有赖于此。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教育的首要任务可能就是把道德变成一种动力,并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道德的基础不应该建立在神话之上,也不应该同任何权威联系在一起。否则,对神话的怀疑或对这一权威合法性的怀疑,都有可能危害作出健全的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第四篇: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更好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键词:社会主义
文化
认识
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呼唤着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人们往往把广义的文化称为“大文化”,把狭义的文化称为“小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文化”。“中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主要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有人才有文化,有文化才成其为人。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记录着文化产生的经历;社会从古到今的演变,镌刻着文化进步的印记。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生命迁衍和岁月推移的历史,更是文化进步和文明传承的历史。一部人类文化史,记载了文化发展进步的历程,也反映了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拓展着人们的视野,激励着人们的斗志,锤炼着人们的品格,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的伟大创造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画廊增光添彩,老子、孔子、屈原、蔡伦、毕昇、祖冲之、李白、关汉卿、李时珍、曹雪芹、鲁迅等文化巨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壮丽的日出,它所带来的思想文化的深刻革命,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注入了勃勃生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集体的智慧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我们党关于文化的一系列科学认识。
第一,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给经济、政治以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并开辟新的领域;文化建设以政治为导向,政治建设以文化为依托,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创造和文化受用的主体。
第三,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的生命力,激发民族的创造力,铸造民族的凝聚力。文化反映着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丰富性的重要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文化,各具特色,交相辉映,使世界绚丽多彩。不同的文化,应当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文化产品就其大多数而言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与市场运行一般规律的联系愈益紧密。商品属性是普遍性,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殊性。不能用特殊性否定普遍性,也不能因普遍性忽视特殊性。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六,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第七,文化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人越是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
第八,文化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机所系。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不可能保持其先进品格。文化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遵循规律、鼓励探索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九,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顺应历史潮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总是同落后文化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第十,先进文化是先进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中国共产党致力建设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大对文化建设的深刻论述,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成熟和历史自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更加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使我们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发展先进文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时代条件紧密相联。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先进文化的发展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应当看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但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但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已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但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但文化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带来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但我国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形势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建设先进文化的任务极其繁重、极其艰巨。站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我们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坚持不懈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科学理论是先进文化的灵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南。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那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那种淡漠“二为”方向、远离群众生活的倾向,只会使文化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不能给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锻造出来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崛起的支撑、挺立的基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和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的内存。这是我们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有力量。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把民族精神进一步弘扬起来,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相辉映,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同样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在神州大地回旋激荡。生活如大浪淘沙,在涌动的前行中总会有污浊和逆流。一切向钱看,一切为自己,不讲诚信,不讲公德,不讲文明的现象还大量出现。先进文化的争奇斗妍与落后文化的沉渣泛起,生机勃勃的文化创造与荒诞无聊的文化垃圾,健康高雅的精神追求与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在社会上同时存在着。人民群众既受到鼓舞又感到不满,既充满信心又不无忧虑。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建设先进文化,就要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就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制定和发表,深得党心民心,顺应时代要求,令人振奋鼓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未来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基础工程。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人人尽一份责,个个出一份力,为祖国培育造就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
(四)优先发展科学教育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战略。当今世界,科学和教育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在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基础功能,努力发挥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大张旗鼓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人们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更有成效地进行科学思维,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教育水平提高了,科学精神弘扬了,各种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也就失去藏身之所、立足之地。
(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扶持和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多种方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在这方面尚处于落后状态,必须知难而进,奋起直追,抓紧发展,做大做强,尽快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尽快形成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朝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个目标,促进由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动由市场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双轮驱动,比翼齐飞,我们才能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占得应有的地位。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们如果不加快改革和发展,就有既打不出去也守不住的危险。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着眼发展、着力创新,在革除制约文化发展体制性障碍上探索新的路子,在建立促进文化发展机制上采取新的举措,在增强事业发展活力上取得新的突破,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高效,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建设一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敬业奉献、勇于创造的高素质文化队伍,是先进文化建设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文以人兴,事在人为。一切有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都应当勇敢地担当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坚持祖国高于一切、人民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第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知难而进、精益求精、团结协作。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没有现实活力的文化是“文而不化”。既要珍惜宝贵遗产,发扬优良传统,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使文化创造活动充满生机。成就越大,名气越高,越要谦虚谨慎,德艺双馨,永不自满,展示良好形象,永攀文化高峰,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中造就文化的进步,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
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民族奋进的号角、先进政党的旗帜。背倚五千年厚重历史,过往先贤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过去,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我们应该也能够续写文化新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我们以科学的指导,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给我们以坚实的依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给我们以难得的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给我们以丰富的素材和充分的自信,我们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
第五篇:淡谈社会主义荣辱观
淡谈社会主义荣辱观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当下,要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创造有利于公民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传媒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群众实践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典型的示范作用,实现价值观教育大众化,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向道德模范学习,使全社会道德力量不断传递。青少年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任重而道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地阐释了青少年自身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荣辱观;道德教育;社会主义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对自我加强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叫声;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塑造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是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自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等,引发了社 会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青少年这个群体的影响是 深刻且深远的[1]。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对广大青年人进行“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青少年的我们正处在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在当前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有重大意义[2]。“八荣八耻” 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导向。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变异性明显增强。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现在一部分人的思想觉悟低了,品德修养差了,是非观念模糊
了,甚至出现了荣辱不分、是非美丑不明的现象。这是一些人走上违法违纪道路的重要原因。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思想和行为的底线和准则。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11]。
(三)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涵的研究
荣辱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而形成的对荣辱和耻辱的一种心理感受及其相应的稳定的观念体系,它属于道德人格和道德良心的范畴,表现为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4]。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要是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荣辱思想观念,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崇高先进、敢于争先、团结务实的良好思想和道德品质,使之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接班人,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行为保持在一个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范围之内的实践活动的总和。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中重要工作之一,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素质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少年是学习的主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6]。
要正确认识当代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状况,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5]。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青少年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工作队伍建
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广大青少年受社会浮躁情绪影响较大难以纠正,对思想政治课不重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增强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是多元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担当起教育的职贵,形成合力;同时,还应当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创造有利于公民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适应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开放性、多样性的要求,我们要重视大众传媒影响的正负效应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为加强与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10]。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自身做起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的地位要求每位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确立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体公民的荣辱观,需要全体公民自觉实践。要人人做到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7]。社会风气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每个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做出贡献。
(二)把荣辱观教育融入校园文明建设中
学校要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要教会学生从点滴入手从身边做起“八荣八耻”在深刻阐述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热爱祖国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重要内容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服务人民崇尚科学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对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理解和阐述的新高度[12]。“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9]。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或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性的高度认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主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指导方针。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抓紧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3]。
参考文献
[1] 杨红英.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模式.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8期
[2] 胡锦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年第9期.[3] 程立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科学路径[N].学习时报,2011年第3期.[4] 冯君伸.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8期.[5] 江南.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研究,2011年第20期.[6] 林建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法制与社会,2011第9期.[7] 赵豫林.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建设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 周太山,石云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10].杨金辉.重视荣辱观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文教资料,2011年第8期.[11] 李怀林.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党建研究,2006年第8期.[12] 阮银甫.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涵的解读[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