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效区化、“新城市主义”与“新都市主义
效区化、“新城市主义”与“新都市主义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部分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扩散和转移的倾向;尽管其扩散方式具有与西方国家城市化晚期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并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但人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在中国的这些城市,郊区化进程已经开始发生。
与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郊区化趋势相对应,近年来国内“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都市住区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国内地产界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由于“新都市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在英文字面上完全一致,使得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前者是后者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但事实上,时下国内地产界广为流行的“新都市主义”这个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种商业的炒作,与西方“新城市主义”真正的内涵并不相同。
一、西方国家郊区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早在20世纪初期,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初见端倪。人们迁往郊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诸如:恶劣的居住与卫生条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人们渴望在郊区找到一块净地作为自身的庇护所,以躲避工业化所带来的危害的侵袭。在美国,拥有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一座被宽敞的花园或庭院所环绕的独立式住宅,成为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强烈的梦想。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剧增,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兴建,政府关于郊区低税率政策的吸引,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往郊区,许多制造业和零售业也从中心城向外迁移,郊区改变了起初仅作为“卧城,社区的角色,同样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购物和娱乐的机会,使郊区居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弱化。通过远程通讯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方面的大量信息,高效率地完成业务联系而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进行“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交流,这为人们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居住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美国近几十年来的郊区化蔓延也存在一系列致命的弊端:首先,过长的通勤距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生活质量;其次,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许多不能开车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寸步难行,同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三,郊区化的无序蔓延已造成郊区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的消失。
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郊区化模式是以严格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缺乏具有识别特征的空间的明确界定,使人们难以获得起初所向往的郊区生活的安定感和归属感,反而陷入一种无法认定自我存在的茫然之中;无所不达的电讯网络虽然为人们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却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无法满足人们希望把握清晰确定的物质居住环境的需要。
由此人们深深地感到,二战后主流地位的郊区化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寻求新的社区模式,才能适应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作为与郊区化相对应的居住社区理论应运而生。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念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它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上世纪30年代由Clarence Perry提出的“邻里单位”(Neighbo rhood Unit)理论,被“新城市主义”予以发扬光大,并重新归纳了作为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
(一)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二)最优规模是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四分之一英里;
(三)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
(四)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五)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予以优先考虑。
相对于邻里,分区曾被视作是功能专门化的地区,建立在高度由专业化必将带来高效率的观念基础之上。但随着信息革命和环境技术的发展,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已不再被尊为唯一经典,分区也允许多种功能活动来支持,分区的结构则是按照与邻里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和尺度,有具有明显特征的公共空间,有互相联系的环路服务行人,并通过公交系统与更大的区域发生联系。走廊既是邻里与分区的联接体又是隔离体。在郊区模式中,走廊仅仅是保留在细分地块和商业中心之外无形的剩余空间;但“新城市主义”将其视作连续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城市元素,由与之相邻的分区和邻里所确定,并为他们提供进出路径。
“新城市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后,近十余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包括:位于佛罗里达州Panhandel的倍受称赞的Seaside旅游小镇;洛杉矶内城的复兴规划;被誉为“进步的建筑”的亚利桑那州机动家庭村庄;德克萨斯州国家级的最大的城市更新住宅项目的重建;不列颠哥伦比亚为12000人所建的可持续性“社区”等等。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新型社区的设计和开发中已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但目前在美国并没有被广泛视为适于主导未来社区发展的模式。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城市主义”的实际设计标准和执行操作还不能完全与北美地区的法规框架相匹配,如目前美国许多消防部门所要求的街道宽度要超过“新城市主义”的建议宽度;另外,“新城市主义”未被很快普遍采纳的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业高度分隔形成的土地使用分类(如单户住宅地、多户住宅地、零售、办公和仓库用地等),每一种类别都有其不同的运作方式、市场、行业组织和融资来源。
三、郊区化与“新城市主义”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形势下,郊区化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无形的、虚拟的电子化空间(CyberSpace)的发展可以使人们的活动完全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大大拓展了人们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也为郊区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们生活的流动和不稳定性,使人们寻求可认同的稳定场所、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愿望也日趋强烈。而“新城市主义”所构筑的以传统邻里为基础、具有多元文化与
自然特征的乡村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对规划师、设计人员和开发商都应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中国未来的居住社区发展而言,郊区化模式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郊区化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其对自然环境的推崇,用阳光、空气、草地等等,去引发人们心中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而“新城市主义”则将传统的价值观念:多样性、社区、宜人尺度等,作为人类都市理想的基础;它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图去创造一种现代、美好的居住社区,并由此唤起人类住区生活最基本的向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是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权利的,人与人相互依存和沟通,人与都市紧密相连。
但由于目前国内大城市的郊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生活便利程度和社会安全性与都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可能导致郊区化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生活质量。从中国的国情而言,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突出,郊区化难以避免地蚕食城郊绿化带与耕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城市郊区化必将带来大量交通工具的运用,不仅会加大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交通压力,而且还会产生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浪费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深受其害的城市问题。
“新城市主义”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创造场所的新语言,它创造的紧凑型社区取代了无序蔓延的郊区模式,减少了对土地的浪费和小汽车的使用,既减少了交通拥挤又节省了能源。“新城市主义”吸纳了许多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但并没有否定现代科技手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相反,它所提倡的传统社区邻里,由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而得以实现。远程通讯节约出来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用于家庭和邻里之间的交流。“新城市主义”似乎预示着一种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即多中心的居住社区网络和各具特色的多元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人们的家园坐落在自然景区内,在享受着清新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在步行范围内享受到社区生活的温馨,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保持与世界的联系。这种居住社区形式不仅是“新城市主义”的理想,而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人居梦想。
四、“新都市主义”的提出及其特征
随着国内许多大城市郊区化居住模式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趋势,“新都市主义”近年作为都市地区居住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推崇。由于语意的相同,人们往往将目前颇为流行“新都市主义”视作北美“新城市主义”的中国版。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推出的“新都市主义”居住概念,既不同于追求自然、宁静、清新的生活风格的郊区化模式,也与国外“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有所不同,它具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独特的内涵。国内目前推崇的“新都市主义”概念,更多地强调以都市中心为生活工作核心,重视在都市区域内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填补性开发及利用,将现代生活诸多要素进行充分的融合整理,使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等“链接”起来,构成一个十分完善、便利、现代的生活空间,确保日常的各类生活、公务、商务性活动可在此范围内迅速得以解决,使现代人生活、工作需求和心理感受得到最大的保证和满足。“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社区特征是:居住与办公地点接近,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配套设施齐全,周边资源较为丰富。这是由目前我国大城市中人们以工作为生活轴心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现代都市人面临激烈的竞争,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活便利性,需要把握住都市的脉搏,占据繁华的心脏地带,才能保持生活和事业的节奏,才能有效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各种矛盾,将居住、工作、商业活动、休闲愉乐紧密结合起来。而“新都市主义”居住模式最根本的优越之处,就是在于外在城市资源交汇的中心地带,将现代人的时间、交通成本缩至最短,反之将机遇、情感等概率提高,形成最具个性、时代、广泛、效率的“新都市主义”居住主张。
尽管在高科技及信息化社会时代,传统的居住模式和观念、行为都可能发生本质的变化,但都市作为各种新生事物的聚合地带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及影响。“新都市主义”的居住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充分顾及个人与社会、自然、城市的关系,能够发挥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迅速引发人们新的居住思潮。“新城市主义”能让人产生更多的认知感,与社会的较近接触也使人保持更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新都市主义”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对各个生活层面质量的高标准追求,使得都市具备了自然与城市共同融合的特征,使人们可能同时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回归。与都市毗邻而居,可以充分把握社会的进步节奏,进而引发自我奋斗和追求成就感,这是当代人的主要精神和目标所在。与郊区化向城市外围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同,“新都市主义”重视都市已有社区的再设计和填补性的开发,强调再造城市中心的活力并限制城市的蔓延式扩张,这一点对于中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不是旧城改造,而是反对开发单一化郊区,主张整合构建平衡健全的城市社区。
五、结论
无论是对于城市外围的相对分散的居住开发,还是紧凑型社区的建设,抑或位于都市中心地带的开发,崇尚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人类居住社区的共同追求。体现在社区的规划设计手法上,应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一)在社区设计中,明确的社区边界是创造领域感和归属感必不可少的条件;(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的场所的关键;(三)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
(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行人为基本尺度的道路系统应构成社区基本的网络结构;
(五)公众参与应成为社区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保证社区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第二篇: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融合思想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居住社区分化现象日趋显化。在辨析与借鉴“心城市主义”有关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居住社区融合的若干建议。
近年来,在城市化与居住效区化的进程中,居住社区的分化现象日益突显,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化与区隔不断地加深着不同住宅群体之间的社会排斥问题,笔者在借鉴“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居住社区融合的对策。
1、社区融合的基本内容
社区融合包含社区内部融合与不同社区之间融合两个层次。社区融合不仅承认居住分化的现实,而且提倡保持适度的分化状态。在允许一定程度分化的前提下,突出社区之间的联结和形成功能层面上的统一体,并且在社区内部实现社区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社区融合有两个基本主张:
(1)适度地将某一层次的住宅及消费群体穿插到相近层次的社区当中去,并逐渐取代以往低收入住宅区成片开发的模式。由于处于阶层分化序列中相邻位置的群体在经济实力、生活方式等方面比较接近,共居后不容易生产新的矛盾,也更可能形成交往,但必须注意配置的比例不宜过高。这样,尽量避免同一个社区居民之间差距过大,保持社区较高同质性。
(2)更重要的是,要在社区居民相对同质化的情况下,提倡交往活动的多元化,使社区居民进行对话,形成交往。创造出更多多元化的活动,使社区更具生动性和生命力。
有学者指出,社区人际交往不足往往表现为人际活动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分散,前者是指在居住区交往空间(公共空间)内活动的人数过少,后者则是人们的逗留时间不够长久。为促使更加频繁和具有一点深度的人际交往,一方面应该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另一方面鼓励每一个逗留更长的时间。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将结合对“新城市主义”相关观点的讨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2“新城市主义”社区融合思想
2.1“新城市主义”社区融合思想的形成背景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居住效区化运动密切相关,该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效区的发展模式与分区原则使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种族和家庭的人们分隔开来,而不是形成多样的、人性化的社区。向效区迁移的同时,人们往往与亲朋分离,并切断了与原来社区间的联系。原本较为完整的都市感、城市文脉、邻里关系和社区情感等都被隔断。更严重的是,美国的效区化加剧了阶层化与种族隔离等社会问题。美国效区住宅区大多都是“门禁社区”,它“不仅是企图创造次序的城市政策失败的象征,却将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人分离为不同社区,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分层对立,并使得”种族马赛克“这种隔离形式表现得更加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正是在郊区功能分区及住区分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新的社区开发模式。1981年,安德列·杜安妮与伊丽莎白·齐佰克夫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设计了滨海社区,这成为”新城市主义“的初次实践并成为一个典型个案。建筑规划师彼特。卡茨出版的《社区建筑:新城市主义》是第一本论述“新城市主义”的专著,书中总结了“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之作。199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亚历山大市,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新城市注意”的组织成型,其思想及理论初步确立,“新城市主义“运动正式开始。又经过十年的发展,”新城市主义“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与效区社区开发模式。
2.2“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
“新城市主义”运动在阐述了郊区主义局限性的基础上,“要求回到优秀的美国模式中去,即回到一种紧凑的、联系紧密的社区。”其核心思想表现为:①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②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③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④多元开发的设计理念。”新城市主义“本身就是在吸收建筑学、规划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元的、开发的设计理念构成其核心生命力,而”新城市主义“的目标也十分确切,就是通过心的设计理念与模式来”创造居住的多样化,使不同收入者和不同住房类型共处以创造更为融合的社区“。
2.3“新城市主义“社区开发模式
“新城市主义者”在上述核心思想的主导下,分别推行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一种是杜安妮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简称(TND)另一种是彼得·卡尔索普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简称(TOD)。
2.3.1 TND 杜安妮夫妇设计的滨海社区就是典型的TND模式,她们主张向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学习。该模式试图打破简单的功能分区,重塑邻里空间,回归传统的社区生活方式,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其主要内容是:以邻里为社区的基本单元,每个邻里以400cm左右为半径,规模约为16—80hm.邻里有多种类型的住宅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大部分家庭到邻里中心的距离都在5min左右;公共设施围绕邻里中心进行布置,住宅后巷作为邻里间交往活动的场所等;以网格状道路系统来组织邻里单元,增加出行路径与方式的可选择性,尽可能减少交通拥堵等。
2.3.2 TOD模式
TOD模式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来规划设计社区,将公共空间、居住、商业、办公服务等组织在一个高密度的步行社区中。该模式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①在邻里的层面上,注重营造适宜步行的社区,减少对于小汽车的依赖程度;②在区域的层面上,引导空间开发沿区域性公交干线或便捷的公交支线呈节点状布局,形成有序的网络状结构。
TOD模式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②提供多种不同类型、2价格和密度的住宅,满足不同阶层家庭的需要;③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增加包括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各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机会;④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公共领域使用方便舒适等。
2、社区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本质上来认识“新城市主义”,它实际上是试图通过城市规划的手段,实现人、社区和自然三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融合性社区,营造理想的社区生活。
3.1社区边界的确立与柔化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一个相对清晰的社区边界对于社区感,形成局‘民的自我认同意识是必要的。然而,以社区门禁为标志的社区硬性边界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性,不仅阻碍非社区居民的进入(如中高档社区常常将非本社区居民从人身到视觉都排除在外),而且社区周边,尤其是入口处缺少吸引人们停留的设施和场所,只能适用于居民短暂的出入,难以增加人们接触、交往的机会。柔性边界则考虑用自然地形
绿化带或农业用地来形成社区的围合空间,同时设置一些公共设施,便于人们休息、停留、交流,目的是要增加人们的逗留时间,人们既可以在公共的座椅上休息,也能够有事可做、有话可谈。例如,社区人口处的音乐广场即为一种柔性边界形式,人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广场中小憩。当然,柔性边界并不能完全取代目前大多数社区的高墙铁栅,尤其在社会治安状况并补理想的情况下,社区边界柔化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2社区规模与密度控制及住宅类型多样化
为了保证住宅、就业、日常需要和其他活动控制在5—100min步行范围的需要,也为了让同一个社区的人们有足够的交流机会,社区规模应该适度。“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交往的前提是在确定空间内有足够的人群和交往辅助设施,因此必须推行较高密度的社区模式。在居住社区规划中,可以考虑逐渐采用混合密度空间,即在同一社区内开发不同密度的组团,价格也相应不同。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弹性,适应人们的多样化需要。
目前许多居住社区都采取单一的或一主一辅式住宅类型,如多层、高层住宅社区、别墅住宅社区,或以多层等住宅为主,兼有少量别墅住宅等。在同一个板块或相邻地块上,也以湘潭或相近的住宅类型为主。“新城市主义”提倡在社区内部及相邻区域中,开发多种住宅形式(如独立住宅、联立式住宅、多单元公寓等),使不同经济水平和年龄层次的人住在相同或相近社区。此外,混合住宅类型的开发可以提供多元选择的户型与建筑风格,也更加富于变化和形式美。
3.3功能分区与重组
“新城市主义”强调对各类资源的混合使用,使居民区、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有机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中,同时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成居民邻里生活的舞台。居住区、工作区、商业区、娱乐区等应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其实质是将同一区域的功能要素看作一个统一体,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上形成合理的互补关系。围绕居住社区形成居住、工作及生活消费一体化的格局,目的在于“异中求同”,即在居住空间适度文化的前提下,为不同社区的居民提供共同的活动与交往空间,从而形成不同社区居民的生活共同体,这无疑是针对目前君主社区分化的一个重要思路。
3.4 公共场所与开敞空间的设置
公共空间的建设对于消解不同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分化,加强社区融合具有明显的意义,对于社区内部来说同样如此。“新城市主义者”强调在社区内设计公共空间,形成公共中心,而其他建筑都围绕该中心配置。社区中既应该有多种开阔空间,如小广场、绿地、小公园等,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其使用率,也可以建立一些过渡区域,在这些区域中设立休闲区、游戏区、观赏区等。对于室内公共空间来说,在有条件的中档以上社区中可以进一步完善会所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对有能力且有意愿来活动与消费的其它档次社区的居民也应该准许进入,并给予同等待遇。中档以下社区应该在当地政府部门,如街道、居委会等组织的扶持下,主要由社区自主建设和自主管理。
此外,作为新型的社区,公共空间的社区网路普及化对于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显然,“建设网络社区最根本的挑战在于遵循社会平等原则安排获取信息的机会,不能采用扩大富有者特权、加剧贫困者边缘化的做法”。当然,社区网络的建设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居民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等因素,但作为政府部门和社区管理者至少应该在提供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尽量做到一视同仁。
3.5 多种出行方式的有效结合
从“新城市主义”的连个主要模式可以看出其对步行与公共交通方式的偏重,“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19世纪西方国家的小城镇规划中的“可步行社区”设计,提倡人们以步行为主,社区中的道路系统、居住布局、服务设施等都为步行者提供方便。公交系统也尽可能设计在人们步行距离以内。对居住分化问题而言,提倡围绕步行与公共交通主导方式,来形成网格状道路系统的意义在于增加人们在室外逗留的时间和直接接触的机会,为促进更有效的互动提供更多可能。但是从现实来看,城市居民对私家车的购买欲望和能力都在快速上升,因而,比较现实的做法实在步行、公交、私家车极其它方式之间形成均衡关系,如增加公交的路线、班次与站点,提高公交服务质量;道路设计上考虑到行人步行的安全,并且提高道路本身的“乐趣”,增设道路景观;增加道路两边的公共设施,如小型商业设施、小广场及其它可供休憩赏玩的空间等。
3.6 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新城市主义”的一个重要诉求。“新城市主义者”明确指出,应该禁止对社区内部及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切割、开发或改变用途。这无疑也切中了当前国内居住空间分化的要害。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对明显影响公众生活质量的自然环境必须严格规定公有共享,尤其逐步取消在土地拍卖过程中将自然资源附带租售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利用环境保护组织、土地保护组织等进行监督以防止破坏环境”。结语
毫无疑问,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日益深化的阶层分化趋势,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化以及社会排斥问题将更为凸显。本研究结合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想,从社区规划设计层面进行的讨论只是一种尝试性努力,还有必要从政府政策调控以及区域整合与管治等层面展开新的探究,此不赘述。居住社区空间分化与排斥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地理现象,亟需从空间——社会统一的视角切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析,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命题。
梵瑞国际,梵瑞建筑,梵瑞设计, ,建筑设计公司,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
第三篇:新都市主义
新都市主义(即新城市主义)
“新都市主义”是指上世纪80年代晚期美国在社区发展和城市规划界兴起的一个新运动。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与住宅,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与住宅。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它不仅注重社区的整合,而且注重考虑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与居住舒适的结合,并注重避免奢侈布局对环境的破坏、对土地和能源的过度耗费。它和城市郊区化、更适宜的生活的环境有关。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比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
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一、概念
首先,它必须是位于城市中心的物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城市资源,包括最好最便捷的医疗、消费、教育服务等。
其次,物业所处的环境很好。外部环境上,它具有广场、湖景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人文特色的外部资源;内部环境上,它非常强调物业本身的品质,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到园林设计都具备一流的水平。
再次,它还是一个不能跟别的物业形式相混合的纯住宅物业。
二、历史
形成
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是指上世纪80年代晚期美国在社区发展和城市规划界兴起的一个新运动。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与住宅的意义和形成,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与住宅。它的出现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城市住宅和社区发展,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它起源于二战前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寻求重新整合现代生活诸种因素,如居家、工作、购物、休闲等,试图在更大的区域开放性空间范围内以交通线联系,重构一个紧凑、便利行人的邻里社区。
意义
新都市主义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体现为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个方面是在城市的郊区发展,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也是对城市郊区化扩张模式的深刻反思。与郊区化扩张模式相反,新都市主义赞同将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重构形成社区,使其具有多样化邻里街区,而不是简单地形成一个人们居住的“卧城”。精髓
将这两个方面简单概括为:让城市自然化,让自然城市化。新都市主义的精髓就是让都市文明与自然属性和谐共存,在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的基本作用,充分顾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倡导的是一种快节奏、低生活成本、高娱乐的都市“跃动人群”生活模式,强调居住背景、个性化生活;强调生活轻松便利的居住环境、和睦的邻里关系、全力以赴的工作、尽情地享受与娱乐的生活方式。
三、演变
19世纪 18、19世纪工业革命是西方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为解决所出现的这些城市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划方案,如公园城市运动、田园城市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等。
面对大规模的郊区化,人们的反思一直没停止过。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后来称为“新都市”的浪潮出现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建筑界。新都市主义者旗帜鲜明地向郊区化无序蔓延“宣战”,以作为郊区化蔓延的“终结者”为己任。针对郊区化过程中的问题,新都市主义重新倡导较高密度、重视邻里关系的社区,广泛提倡不同阶层的融合,以步行为主要交通形式的居住模式。
新都市主义的概念,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探索住宅的意义和形式,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和住宅。新都市主义强调社区感,试图寻找人们周遭物质环境的社会意义,以及人们对物质环境的认知感。它通过强调调整环境中的物质因素来加强人们的社会交流,从而强化社区居民的相互联系、认同感和安全感,从而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具体体现在建设多功能的新社区和新城镇,刻意营造社区和城镇中心,让社区回归网格状道路系统,重建富有活力的城市街道以及协调的建筑单体设计。
二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城市在战争的废墟上迎来了高速的现代化。在此进程中,城市的现代病日渐显现出来,诸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人居生活空间狭小等。这时候,人们开始渴望郊外新鲜的空气和原生态的环境,试图到郊外寻找居住的“诗意”,住宅郊区化开始出现。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住宅郊区化的出现,让现代都市遭遇了另一个困境:城市中心的居住人口日益减少、城市中心空心化、城市中心资源被大量闲置、城市商业日渐衰弱、城市固有的魅力一天天在流失。与此同时,由于住宅外迁,而人们的工作地依然在城市中心区,这就更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交通堵塞,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成本。
在诸多的弊端面前,人们开始反思住宅郊区化的问题。反思的结果是新城市主义,或者可称之为新都市主义的出现。新城市主义提倡回归城市中心,主张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强调社区的功能配置,强调社区与整个城市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21世纪
历史进入21世纪,在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城市复兴理念开始出现。200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英国伯明翰召开了由1600多人出席的英国城市峰会。峰会的主题和提出的口号是:城市复兴、再生和持续发展。关于“城市复兴”的概念,英国副首相普里斯克特解释说,城市复兴就是用可持续的社区文化和前瞻性的城市规划,来恢复旧有城市的人文性,同时,整合现代生活的诸要素,再造城市社区活力。城市复兴理论强调,建筑必须满足人们两个方面的基本需求,即人与自然融合交流的要求和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要求;同时,要保持和延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让城市成为“有故事的建筑空间”。毫无疑问,城市复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城市再塑魅力的有效途径。或许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城市复兴让我们重新寻找到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会像文艺复兴一样在历史的时空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生活方式
目前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不受都市的嘈杂、都市交通拥挤的影响,就把家和工作都安在离城不远,但是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工作舒心。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住在城南可以享受一个比市区更为舒适的环境,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大片的绿地、田野,可以选择花园洋房、联排别墅、独栋别墅等多种低密度的住宅,不必再去挤电梯公寓。新城南的政府配套设施、新会展中心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医院、学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一样都不少,完备的商业配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可以居家在城南,更可以工作在城南,不必再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在家和单位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息、娱乐、学习。新都市主义带来的就是这种生活。
五、开发模式
传统邻里开发模式
TND即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是由安杜勒斯·杜安尼和伊丽莎白·普拉特赞伯克夫妇提出的,代表作就是“佛罗里达沃顿郡海滨镇”。TND社区规划的基本建筑地块是邻里。它的大小从16到80公顷不等,半径不超过400米,使得大多数房屋处在街区公园3分钟的步行范围内,离中心广场或公共空间5分钟步行距离;TND采用联结点很多的街道网络来划分邻里,可以提供不同的交通路线来缓解交通堵塞,同时又通过频繁停车控制车速;它强调邻里间的活动平衡,包括居住、购物、工作、上学、礼拜和娱乐休闲;优先考虑公共空间,优先考虑市政建筑的适当地点。
交通导向开发模式
TOD即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由彼得·卡尔索普提出的。第一个运用TOD原则的开发项目是“加利福尼亚萨克拉曼多拉圭纳韦斯特社区”。这个模式将社区开发设计在沿轻轨铁路和公共汽车网络排列的不连续节点上,它利用了运输与土地使用之间的一个基本关系,把更多的起点与终点散放在公交车站很近的步行范围内,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每一个TOD都是一个密集的、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社区,在公交车站周围密集的、较近的步行范围内有商店、住房和办公室,使得居民很容易得到工作、购物、娱乐和各种服务。在商业区周围是联排住宅和公寓。最后一圈在核心周围400米的位置,包括独立住宅和大规模的商业企业。应该说,给“新都市主义”下个精确的定义比较困难。从哲学角度来说,“新都市主义”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与现代主义思潮相对应的。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兴,而是一种全新的复归。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新都市主义运动都还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运动,它的理论还不是很明朗,它的影响还没有它宣扬的那么大,它的应用和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六、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肯定,新都市主义在中国城市的现阶段还不具备指导意义,但它对中国的城市建设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新都市主义具有思想和形式两个层面。其内核思想是对都市化和郊区化的扬弃,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希望回到人性化和有机联系的社区,回归传统,保持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需求满足达到一定高度后,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都市主义在现阶段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掌握其精神内核的。
新都市主义更具标志作用的还是它的外在形式。在经历了现代主义之后,新都市主义对历史风格、地方风格和创新风格的尊重值得我们重视。尤其是他们对建筑的重视。杜安尼和普拉特赞伯克认为规划不会首先出现,首先出现的是当地风格的建筑,规划是在这种建筑本身成为塑造社区的三维结构后才出现的。因此,不管对新都市主义的评论如何,海滨镇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好评。新都市主义的建筑处理和布局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小城镇。我们的小城镇的历史悠久,有着值得珍惜的地方传统和特色。小城镇的规模具有天然的宜人尺度,完全可以实现职住的平衡和步行交通。在地方政府主持的规划下,统一建设公共空间和市政基础设施,再由企业来开发住宅。
七、特征
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
2、连通性。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大多数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
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
4、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
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
6、传统的邻里结构。可辨别的中心和边界。跨度限制在0.4~1.6公里。
7、高密度。更多的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
8、精明的交通体系。高效铁路网将城镇连接在一起。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9、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开发和运转对环境影响到最小程度。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和燃料的使用,多用当地产品。
10、追求高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以上各点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整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人类社区的生活质量。
八、新都市主义宪章
大都市、城市和城镇
(1)大都市地区是由地形、流域、岸线、农田、地区公园和河流盆地为地理边界而确定的许多地方组成。
(2)大都市地区是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单元。政府合作、公共政策、物质规划和经济战略必须反映这个新的现实。
(3)大都市与其内地和自然景现有一个必然的和脆弱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环境、经济和文化上的。耕地和自然对大都市就像花园对它的住宅一样重要。(4)开发模式不应该模糊或彻底破坏大都市的边界。在现有城市地区内填空式的发展,以及重新开垦边缘和被抛弃的地区可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投资和社会网络。大都市地区应该发展某些战略来鼓励这样的填空式开发,而不是向边缘扩张。
(5)只要适当,朝向城市边缘的新开发应该以社区和城区的方式组织,并与现有城市形式形成一个整体。非连续性的开发应按照城镇和村庄的方式组织,有他们自己的城市边缘,并规划达到工作和住宅平衡,而不是一个卧室型的郊区。
(6)城市和城镇的开发和再开发应该尊重历史形成的模式、常规和边界。
(7)城市和城镇应该带来尽量多的公共和私人使用,以支持地区经济并授急于所有收入的人群。经济住宅应该在地区范围内广泛分配,来适应工作机会和避免贫穷的集中。(8)地区的物质规划应该被众多的交通选择所支持。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应该在全区域范围最大限度地畅通,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9)收入和资源应该在区域内的城市和中心之间共同分配,以避免对税收的恶性竞争,并促进交通、休闲娱乐、公共服务、住房和社区机构的理性的协调。
社区、城区和条形走廊
(1)社区、城区和条形走廊是大都市开发和再开发的基本元素。他们形成了可确认的地区来鼓励市民对其维护和发展担负责任。
(2)社区应该是紧凑的、步行友善和混合使用的。城区总体上强调一个特别的使用,如果可能应遵循社区设计的原则。走廊是地区内社区和城区的连接体,他们包括大道、铁路、河流和公园大道。
(3)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应该发生在步行距离内,使不能驾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有独立性。相互连接的街道网络应该设计为鼓励步行,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次数和距离,节约能源。
(4)在社区内,广泛的住宅类型和价格层次可以使年龄、种族和收入多样化的人群每天交流,加强个人和市民的联系,这对一个真正的社区很重要。
(5)在合理规划和协调的前提下,公共交通走廊可以帮助组织大都市的结构和复苏城市中心。相反,高速公路走廊不应该从现有城市中心转移出投资。
(6)适当的建筑密度和土地使用应该在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内,使得公共交通成为机动车的一个可行替代物。
(7)集中的市政、机构和商业活动应该置身于社区和城区内,不是在遥远的单一用途的建筑综合体内与世隔绝。学校的规模和位置应在孩童可以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的范围。(8)通过明确的城市设计法规作为可以预见发展变化的指南,社区、城区和走廊的经济健康与和谐发展可以得到改进。
(9)一系列的公园、从小块绿地和村庄绿化带到球场和社区花园,应该分布于全社区内。受保护地和开敞土地应用于确定和连接不同的社区和城区。
街区,街道和建筑
(1)所有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的最基本任务是在物质上定义街道和公共空间,多种用途的地方。
(2)单独的建筑项目应该完美地与它的周围相连接,这比独特风格更重要。
(3)城市地方的复苏依赖于安全保卫。街道和建筑的设计应加强安全的环境,能牺牲开放性和方便使用性。作为但不
(4)在当代的大都市,开发必须要充分地适应机动车交通。它只能以尊重步行和公共空间形态的方式完成。
(5)街道和广场应该对步行者安全、舒适和有吸引力。合理的布局鼓励步行并使邻居相识和保卫他们的社区。
(6)建筑和景观设计应植根于当地的气候、地形、历史和建筑实践。
(7)市政建筑和公共集散地要求重要的地点以加强社区标志和民主文化。他们应得到与众不同的形式,因为它们对形成城市网络的作用与其他建筑和地点不同。
(8)所有建筑应该提供给它的居住者以清晰的地点、气候和时间感。自然方式的采暖通风比机械系统有更高的资源效率。
(9)历史建筑、城区和景观的保护和更新兵保持城市社会的连续和演变。
第四篇:万科与新城市主义
万科城:新城市主义“四重奏” “车轮生活”四大方式
近40年来,美国有60%人生活在郊区,而城市人口增长不到50%。美国多区域中心城市的布局,有效地解决了人口剧增而引发的城市交通无序。那里的中产家庭几乎100%有小汽车,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
严格上说,小汽车仅仅是流动车轮时代的四种方式之一。公交、轻轨、地铁作用也非常明显。
将“大交通”比喻成“大深圳格局”的生命线,不为过。集公交、轻轨、地铁、小汽车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使扩张的城市发展“有路可循”,膨胀的都市生活也有多样选择。
车轮滚滚,文明开道。每100户家庭拥有汽车13辆,超过汽车普及时代10辆的国际标准。深圳的发展业已进入了汽车时代的快车道。
数据还在攀升。保守估计深圳本地机动车数量为55万辆,加上外地牌车辆,每天上路车达70万辆。预计未来三、五年,深圳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突破30辆。
国家积极鼓励经济适用性家庭汽车的发展,辅以积极的信贷、保险政策,绝大多数家庭开上汽车,成为可能。另外,由于现代通信、计算机以及强大的物流网络运用,工作在A区、住在B区、学习在C区、休闲在D区,如此“多元生活方式”,给生活添上潇洒的翅膀。
随着全球经济、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元的经济基础决定革新的上层建筑,同样包括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轻轨、地铁建设方面,2004年深圳地铁试运行。按照《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中期发展综合规划》,深圳将建设地铁108.29公里,轻轨、城铁141.1公里,总投资689.97亿元。政府规划与建设“七横十三纵”,优先发展1号、2号、3号、4号、11号等5条地铁、轻轨线。其中,地铁3号线连接福田中心区、罗湖中心区、布吉、横岗、龙岗中心城。4号线连接皇岗口岸、市中心区、龙华新区和龙华镇中心。11号轻轨连接南山、龙华、坂田、横岗和盐田,衔接1、2、3、4号线,全线53.5公里。
北邻机荷高速、南近北环大道、西接梅观高速、东靠深平快速干道,在3号、4号、11号线路交汇区域,在坂雪岗片区,一个总占地1平方公里,容纳1万住户,4万人口的大型万科城版图旗帜猎猎。其中54万平方米的四季花城,已成为万科全国性品牌项目;43万的“亲地生活”万科城即将在10月1日开盘;25万平方米的华宇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规划中。
“新城市主义”四大中心
在“大深圳”的呐喊声中,“四季花城”的“大深圳居住观”先知先行在6年前。
谁占领了中心区“CBD延展区”谁就拥有了生活、经济、人文、商业的第一位置。就像当年的四季花城,让一个原本清淡的中心区成熟起来。
规划于6年前的万科城,在“CBD第一辐射圈”,在城市繁荣与“居住的我空间”之间,编织一个城市版图的柳暗花明。
以中心区为圆点,我们不妨看看,万科城与城市发生着怎样的关系?
发展的中心———深圳中轴带,中心区第一辐射圈,指日可待的繁华与远景。当年的广州天河,北京三环,上海浦东,都是这样炼成的。
楼市的中心———早几年的罗湖、福田,近年来的南山,正起步的东部,楼市经历了带状的西移东进;作为中轴发展带、中心区后花园,必然成为楼市新中心。
区域中心———万科城,无疑会成为坂雪岗片区的品质生活中心;以华为基地为首的高科技带,将成就高品质“城区现状和环境”。
城市白领居住中心———四季花城,已经形成一个“万人白领社区”;万科城将聚集更多的“高知阶层”;一个城市优质人口聚居地,会造就一道蔚为壮观的城市人文风景。
如果说,6年前的四季花城是万科“城市运营”的一种探索一种“蜗行”,那么,今天的万科城和万科城版图就是万科大张旗鼓、雷厉风行造城运动的“狂奔”———汽车时代,一切均有可能。武汉万科总经理杨海:魅力来源品牌 站在浪潮前端
全国房价多年持续走高。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央行于今年10月28日历时九年首次加息。对此,房地产业界反响不一,各界对房价的升涨也各持一词。房价是涨是跌,成为人们今秋讨论的焦点。
就此,武汉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近日做客武汉新浪房产频道,结合武汉的房价走势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武汉万科自身的发展。
以下为采访实录:
在加息之下的武汉房价走势
[需求]
新浪房产:一般来说,房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国家加息,对房产的需求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
杨海:房地产市场需求,可从买房自住者和投资者两方面来谈。
真实的需求结合实际的购买能力,才能促成实际的购买行为。对于自主者而言,买房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结婚,或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进行房屋升级;另一方面,有实际购房经济能力的人,才会考虑去买房。而现在国家加息0.25%,对于买得起40万房子的人而言,相比而言,一个月的按揭只增加了几十块。这跟40万相比,这个比例非常微小。所以,目前的加息对于买房自住者影响不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加息意味着以后买房子的成本比现在要花更多的钱,作为投资,那就必须在投资成本低的时候买进,加上投资时“追涨”的心理,投资者的需求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提前爆发。
新浪房产:您能谈一下武汉目前的需求状况么?
杨海:从目前武汉房产市场来看,武汉需求仍然旺盛,这主要来源于三点:
1、老房子更新换代;
2、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扩大需求总量;
3、市场的不断规范,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在百姓的监督之下,这使得老百姓的需求变得真实。
[地价]
新浪房产:今年8月31日后国家实行土地公开拍卖的政策,今后地价也将更多的影响到房价。地价是怎样影响房价的?
杨海:地价是促成房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土地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随着城市的开发进程,土地将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所实行土地拍卖政策,将使土地使用权的竞争上将越来越激烈。这两方面从而导致地价的提升。地价上涨了,房价自然就涨了。
新浪房产:那么一般来说,地价在房价中会占多少比例?
杨海:地价根据其土地位置和质量的不同,而相差甚远。但一般来说,地价占到房价的1/4。
[房价]
新浪房产:之前你所说的房子购买的成本随着加息会越来越高,是在房价不变的前提下的。那么,武汉房价的未来走势如何?
杨海:房价整体要涨。因为在土地和建材涨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品质的升值。房产品质的提升,是城市日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而房子一年比一年建得漂亮,除了建材、土地的涨价之外,房子品质的提升就一定会有消耗、就会花钱。
新浪房产:武汉房价的涨幅会是多少?
杨海:2002年到04年,武汉房价每年的涨幅在5%-10%之间。预计未来10年内,涨幅还是会维持在5%-10%之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武汉人不会住那么大的房子,而是住合适的房子。
[住房趋势]
新浪房产:“合适的房子”是指什么?
杨海:比如说,现在武汉人拿30万买2房2厅,那么过几年就是拿31万或者更高一点的总价,买2房2厅,只是面积不再是100平米,而是80平米的2房2厅了。
新浪房产:那么,武汉未来的住房趋势,是住小的合适的房子了?
杨海:是的。在可预见的未来武汉,房价上去了,面积变小了,老百姓住得舒适了。
站在浪潮前端
新浪房产:针对新的住房趋势,万科有什么新的举动?
杨海:万科的新举动,是随顾客的需求而动。要让老百姓住得舒适,首先是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的产品体系。
在万科第三个十年的开始,万科提出了“精细化”新的战略起点。其含义是建立住宅标准化及实现精细化的产品制造过程。其中,标准化,是指到达人们不断提升的对住宅的综合需求,以及按照以此要求作为底线来建造的房子。其次,住宅标准化一定要进行创新,这包括类型和品质的创新。所以,我们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口号。
新浪房产:近期有没有新的项目?
杨海:在05年,武汉万科除了武昌万科城市花园外还将有在汉口的两个新项目启动。
魅力来源品牌
新浪房产:今年万科已经走过第二个十年,步入第三个十年的开端。您觉得作为中国房地产领跑者的万科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杨海:经过20年万科人的努力,万科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的品牌。万科的魅力来自于万科的品牌。而品牌的效应,是品质的保障,代表着她驻足哪里,就为哪里带来实力和光彩。
新浪房产:现在万科在武汉郊区开发的两个大项目,其房价都比周边卖贵20%-30%,这是万科品牌使然。因此,有人说,万科很精明,拿郊区的地,卖市中心的价格。您对此怎么看?
杨海:实际上,早期由于市场的不规范,万科很难拿到市中心的地。拿城乡结合部的地是无奈之举,但久而久之,万科人凭借着在规划上的创新和营销上的不断努力,探索出一条开发新区大盘的成功路子。
要说到万科的精明,只能说是遵循了一条地产投资的规律。即看准了新城区的不断增值,以及乘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期的东风,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增值前景更快地体现出来。
品牌注定万科站在浪潮前端
新浪房产:现在,万科在武汉•光谷的中心地带正在开发的城市花园,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杨海:所传递的,是“城市复兴”这一开发理念。城市花园是在“新城市主义”这一规划思想指导下的项目,强调“生活格调与居住质量”的新城市生活理念,塑造‘时尚与品味’的新城市形象,打造更完善的新兴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社交、休闲中心。
可以说,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是上升到一种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全程服务的全新引导性开发,她是万科新一代开发的里程碑,也是万科参与武汉城市复兴的里程碑。
新浪房产: “新城市主义”是什么概念?
杨海: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是“二战”后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地产开发理念。它从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有创意的开发计划,通过合理的地区化开发,将无序的郊区改建成丰富多彩、功能完备的社区,并在规划和改造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资源和建筑文脉。
新浪房产:武汉万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新城市主义”,开发这一近郊大盘?
杨海:这是由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也是万科对自己总结和反思的结果。
一直以来,万科致力于探索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新尺度、新关系。“这种追求,首要的在于通过建筑重建真正的生活形态:鲜活的、丰盈的、强调交流的、富于人文气息„„”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万科人所做的,就是捕捉到这些变化,敏感的察觉到由这些变化引发的最新需求,结合这些需求,反思自己,及时做出调整,先人一步走上正确之路。
在2001年武汉万科推出四季花城,顺应郊区化大盘住宅的发展趋势,它标志着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也引领万科进一步探索住宅规划设计与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时隔3年,在万科对大盘开发模式的反思之后,武汉万科推出“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花园,针对人们的居住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根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更多人能享受到低密度、大庭院的别墅式的生活方式。
【楼盘:探求索引万科从光谷城市花园开始】
万科•城市花园作为武汉光谷板块独树一帜的奇葩,在众多风格各异的楼盘中自成一派,匠心独运,挺拔尊傲,浑然天成,令无数楼盘竟折腰,也引领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说到万科•城市花园,不能不提起万科集团,不能不分析万科集团之所以成功的秘诀。
首先,万科房地产的核心竟争力表现为品牌效应,万科集团这几十年来为走品牌化道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构造万科品牌的每一个细节微观,让一个元素都为万科这个品牌而跳动增辉;
其次,万科集团有着强有力的执行能力,让万科每一个创意都能得到具体的落实,使抽象创意真正成为具体的生产力;
第三,严格的规章制度造就了一个纪律严明的领导核心和企业团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摧城拨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勇往直前,也只有这样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才能脱离人治变成法治,一切按照企业既定的运行机制进行自身建设;
第四,精准的定位是企业发展必须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万科的定位范畴是:楼盘地处城乡结合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高品质的房屋、最新科技的运用、超强的服务素质、鲜明的企业人性等因素,是知己知彼熟练市场运用自如高瞻远瞩的市场定位;
第五,坚定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催生了万科服务的革命,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赏心悦目舒适到家的感受。在这些方面,万科做得非常好,非常出色,非常卓越,非常优秀。
万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具体优点当然不止上述这么多。企业领导稳健的经营思想,稳扎稳打地经营模式,低调务实地工作态度,标准化地生产流程,客观地研判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审慎跟随房地产政策的走向,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用新技术新科技引领未来居住生活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观念。也是万科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关键步骤。
万科每走一步都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瞻前顾后;既要耐得起寂寞,也要经得起诱惑,用一种科学地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发展规划,用持续稳健发展来权衡自己的发展速度,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万科,不愧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面旗帜,不愧为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块品牌,不愧为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偶像。
当然,万科企业并非完美无缺,万科的建筑质量在业内行间并不是做得最好;万科市场定位有待进一步地细分;万科服务标准的内涵和外延应该可以继续延深和夯实。
任何企业的前进发展都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坎坷荆棘,都会碰到发展上面的瓶颈,都会有危机管理下随机应变的顿悟。万科下一步将会怎样地发展,社会各界关注万科企业发展的人士将会有目共睹。
本文只是浅显地将万科企业本身所披露出来的一些资料,以及笔者随机采访时所看到的一些细节,综合加以展示,以达到管中窥豹的真实目的。探求并索引万科房地产所走的道路,一切从万科•城市花园开始!
“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是从未有过的项目,她是‘城市复兴’这一全新开发理念的实践,是‘新城市主义’这一新规划思想指导下的项目,强调‘生活格调与居住质量’的新城市生活理念,塑造‘时尚与品味’的新城市形象,打造更完善的新兴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社交、休闲中心。可以说,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是上升到一种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全程服务的全新引导性开发,她是万科新一代开发的里程碑,也是万科参与武汉城市复兴的里程碑。”
——武汉万科总经理•杨海 经典项目的企示:
新城市主义价值不如郊区化的价值那么外在,不像布置一条景观轴那么显性,但这些价值对于人,对于满足人们从简单的居住到社会交往,自我发展等各层次的需求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有条景观轴的规划是容易,谁都可以做,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只有万科能做的事,这是万科十五年经验教训得来的。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无论从位置、周边环境还是规模都具备了这一规模思想实践的条件。”
——万科集团规划设计总监•张纪文
第五篇:新都市主义宪章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书名:《新都市主义宪章:区域·邻里·街区·廊道·街块·街道·建筑》 作者:新都市主义协会
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以20世纪末期的美国为代表,一些现代城市出现了郊区无序蔓延,旧城区衰退、种族隔离和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社区以人种和收入水平划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田郊野逐渐消失、建筑遗产被破坏等现象。为此一些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了新都市主义协会,力图通过城市设计和规划来解决上述问题,协会发表了一系列观点以及原则,这些原则经过修订,形成了新都市主义宪章这本书的主体,共陈述了27条设计原则,囊括了从大都市到城市乡镇乃至邻里街区廊道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宪章中所列举的种种问题同样随之而来,由此我认为这本书在当下依然有着指导意义,也比较切合居住建筑与社区这门课所研究的方向。在通读全书后,我基于自己的理解,将书中27位设计师的主要思想以及他们提议的措施整理成为读书笔记。简化了结构,去掉了一些重复的内容,方便自己以后再次查阅。
概要:
新都市主义的主要思路:以新的设计概念解决新问题,将城市与郊区整体考虑,综合治理。通过营造公共交通和步行系统减少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通过交通网将大都会区域各部分联系起来;通过建设公共设施、控制犯罪率、提升教育品质等手段提高新建地区经济效益,恢复旧区的活力;通过建设邻里单位,分散布置平价房和各种市政设施确保城市的多样化;通过对农田和公园的营造和保护限定邻里乃至城市的边界,遏制城市蔓延;通过让设计师、专业人士、投资者以及广大市民联合参与规划和设计,来改善不完善的法规并避免武断的投资决策等。
笔记:
大都会、城市和城镇:
一、彼得 卡尔索普
依区域靠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零星的法令来解决区域性难题,不局限于地方化法案和满足于表面症状,在整体区域框架内通过各项措施的互相协作进行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建设与工作区紧密相连的居住区,并完善社区公共交通及社区活动配套设施;
2、在每个社区内部开发平价房,将集中的贫困社区分散,为城市贫民提供方便,消除经济隔离;
3、整体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规划绿化带,明确城市的边界;
4、实行区域税基共享,兼顾社会公平;
5、利用特许学校和城市学校担保制的方法保证穷人在教育问题上的话语权,平衡各社区教育资源,为区域整体注入活力。
二、罗伯特 雅洛
通过地理边界限定大都市区域,通过营造舒适环境吸引优质居民,将增进区域经济和维持生态健康联系起来,实现大都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具体措施:
首先对对象区域进行调查,掌握其自然文化及建筑遗产等信息;其次,发动区域内市民广泛关注,由居民组织或区域政府进行管理和规划,通过改善交通网络,保护历史格局,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和营建城市绿色边界等手段保证城市健康和竞争力,限制城市蔓延。
三、阮德尔 阿润特 以对开发形式有利的方式节省土地,保护农业用地生产能力,注重对城市腹地土地资源的保护,维持大都市区域经济自然平衡。
具体措施:
1、在城市腹地设置闲置土地作为集水区,兼做居民户外休闲旅游之用;
2、在城市腹地建设小型农场,提供城市居民所需农场品,使城市与农村和平共处;
3、保护城市远郊地区(处于市中心和城市腹地之间)土地资源,通过技术手段补偿土地所有者;
4在占用较少土地的前提下,在分块土地的制定地块上成群组开发项目;
5、提倡事先规划好的、紧凑而集中的开发,从而将零散地块组织起来形成绿色环带或开放空间,并节约了农田;
四、杰克 格里沙
改造城市边缘和废弃区域,在现有地区中进行填充式开发而非外向型蔓延,提升低收入者居住区竞争力,营造适宜居住的小尺度邻里项目,方便的公交网络,从而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投资和社会结构。
具体措施:
1、依靠市民和民间组织抵制城市蔓延,说服政府灵巧的改造利用废旧的城市设施而不是粗暴拆毁、阻止收费干道的拓展等;
2、为低收入者居住区居民提供创业机会,保护并创造旧区的工作机会;
3、在旧区空置地区新建住宅,并利用地点抵押贷款的手段,为购买此区域住宅的购房者提供经济优惠,增强旧区住宅吸引力;
4、构建一流的大众公共交通,使城市和郊区的住宅交通条件更加平等;
五、温迪 莫里斯
将整个地区视为整体,以邻里和地区的形式开发都市郊区,明确他们的边界并考虑工作场所与住宅的平衡,创造自立的混合使用的城镇和村庄。只有满足地区人口规模适度,社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条件,才需要建设新城镇。
具体措施:
1、将居住人口和工作人口集中布置在适于步行的邻里群中形成城镇,重工业和公共空间布置在外,商业中心布置在公交中转站和交通要道交口,以土地的特征确定他们的边界;
2、城镇及邻里中心应当能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作场所,并完善服务上班族的设施;
3、完善城乡结合部功能,为现有住宅创造中心;
六、斯蒂芬妮 波斯威尔
尊重城市的历史形式、典例和边界,遵循传统的城市规划原则,以城市天然的或历史遗留的边界为规划提供指引,关注建筑的社会性,保护传统的街道尺度及原有建筑完整性。
七、亨利 R 瑞奇蒙
城市和城镇应符合各阶层人士经济利益,规划分散的平价住宅,避免穷人集中和种族隔离,方便就业。为都市中贫困的少数民族提供住房,使他们享有能提供工作、教育和安全的社区,缓和城市矛盾,产生社会效益,控制城市边界的生长。
具体措施:
1、增加小面积廉价住房的数量,使相同面积的用地能容纳更多家庭,减少都市郊区的发展压力,使城市更加有效率的容纳居民;
2、放宽过时的分区制度,实行交通引导分区制度,通过交通连接住房,在平价居住区附近兴建轻轨;
3、对住房进行补助,建造分散的公益性平价住宅,增加穷人在不同社区的就业和受教育机会,丰富社区种族和阶层多样性;
八、G B 阿灵顿 建造能提供多种选择的公共交通框架,鼓励步行、骑车以及乘坐公交,追求更小的街道,更多的连接,不同的交通线路,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减少高速公路对不同社区的隔离作用,避免因久坐和缺乏活动带来的公众健康问题。
具体措施:
1、把对大型公路的投资转用于建设人行道和道路交口的步行系统,回归短程交通模式,以行人为本,为行人服务;
2、公交系统不仅服务于内城,也应服务郊区,改善公交系统的乘车环境;
九、米隆 欧菲德
在区域范围内合理的共享税收,促进交通、娱乐、公共服务、住房和社区机构的协调,使都市各部分的基础设施得到公共基金的同等扶持,让低税收区域也享受平等的教育医疗服务,使税收不再依赖社区的成长,让地方政府跳出“开发新社区—背负债务—提高税收—开发新社区分担成本”的恶性循环,遏制高级住宅的发展和都市中心向外迁移的趋势,消除城市内各区域为保证自己税收而展开的恶性竞争。
具体措施:
1、废除分片纳税制度,施行各区域税基共享政策;
2、分散地方债务,缓解发展中社区的压力;
邻里、街区与街道:
邻里、街区和廊道是构成大都市发展的基本要素。
十、约翰逊 本拉特
邻里:所有居住区的基本构筑块,在十分钟的步行圈内,具备各型邻里店铺、学校、市政建筑等功能建筑,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和清晰的街道联系系统。相比战后相似而单调,缺乏公共交通和公共建筑的住宅区,邻里更亲切、更方便、更有个性,也更适宜居住。
街区:提倡回归街区,打造全部由邻里组成,囊括基本活动和各种其他用途的街区,商业街区应为购物办公和居住的复合体。
廊道:以沿廊道设置交通引导开发节点的方式替代蔓延式条状开发,对行程区域廊道的自然系统加以保护。
十一、伊丽莎白 普拉特
邻里:应当是一个紧凑、适宜步行和混合使用的城市化地区。邻里具有中心和边缘,市政建筑位于中心,商业建筑与中心相联系,边界由自然保护区、预留耕地或林荫大道界定;邻里由购物、工作、学习、休闲等各种行为均衡组合,为各种收入阶层提供住宅;邻里理想规模是中心到边界距离400米;邻里适宜步行,也适宜自行车和汽车行驶;邻里优先考虑公共空间的塑造和市政建筑的合理分布。
街区:围绕某一重要活动组织起来的城市化地区,结构平行于邻里并遵循邻里的设计原则。街区强调某一特定用途,有个性鲜明的中心和有利于邻里的交通系统。街区以公共空间为主要特征,并有适当的辅助性活动支持其主要活动。
廊道:邻里与街区的联系者或分隔者,是以连续性为特征的城市元素,通向邻里和街区并由它们的边界所界定。
十二、沃尔特 库拉施
将邻里重新排列为高度联系的道路网,保证大多数日常行为可以在步行距离内完成,减少汽车的出行次数和行程。使道路网相互连接,形成各种交通线,并使用分配交通的手法控制特定路线上的出行流量,减少狭道塞车现象。
高度联系的道路网的优越性:
利用局部区域街道解决交通,减少主干道流量;让交通更为直接,减少无谓的行程;让干线道路更有效的服务于重要交通区域;使居民行为集中化,利于创造城镇中心;为步行、骑行和公交出行创造理想环境,让人们更少的依赖私家车。
十三、马克
A 威斯
让邻里街区内的住宅拥有多种类型和价格层次,方便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的人群日常交往。将邻里视为连贯单元将邻里与社区中的各功能紧密相连。建立混合收入型环境和混合利用型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积极的社区精神。
具体措施:希望VI工程 要点:拆除限制高层住宅,将低收入居民与周边邻里联系;出租住宅与商品房融为一体,公共住宅与私人住宅相结合以吸引混合收入型人口;借助经济发展、贴心服务和良好的规划建立社区;建设小规模的有利于观赏的公园;在邻里中建设完善的市政功能设施;前后院私人化,创造出住宅的防卫性空间; 严格审查房客。
十四、约翰 O 诺奎斯特
适当规划的交通廊道有助于组织大都市的框架并重新激发城市中心的活力,而不结合商业设施的高速公路会对城市产生切割破坏其价值,并形成分隔邻里的物质屏障,因此应以多样化的交通网络取代高速公路。
具体措施:
1、重视铁路交通,在沿线车站附近建设密集型邻里;
2、提倡有大马路与林荫道的传统街道模式,改善景观,荫庇邻里,促进土地价值稳定;
十五、威廉 利波曼
在步行可达公交车站的范围内提高建筑密度和土地使用率,降低公交沿线居住密度,以舒适方便的公交代替私家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节约能耗和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
具体措施:
将车站布置在大型零售设施或学校的入口附近,将劳动密集型工业、办公楼、邻里零售业和服务业布置在车站附近,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形成交通焦点。
十六、伊丽莎白 莫尔
公众性、公务性和商业性活动应集中分布于邻里与街区之间,学校选址应保证儿童可以步行或骑车到达,让居民尤其是妇女儿童享受自由、友善而安全的邻里环境,提高儿童自理能力,从而减轻对女性、穷人、残疾人、老人、儿童的孤立和隔离。
十七、比尔 莱奈茨
用刚要的城市设计规范对变化做前瞻性的知道,让邻里街区和廊道的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建筑应在优秀的建筑规范控制下,做到体量、高度和建筑风格的相互关联。规范应在自由的创造性和严谨的和谐型之间取得平衡,将单一使用和单一密度分区中的建筑改造成和谐的混合使用型邻里建筑。
具体措施:
1、由开发商、城市规划师、地方机关制定建筑规范,规范应对建筑风格、材料及建造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并包含在城市法规之内。具体内容包括控制性规划、城市准则、建筑条例、街道规范和景观规范等。
2、利用法规对土地开发进行实质性调控,促进邻里协调,保证公众安全和健康。法规的修订可以有以下方式:在邻里社团、开发商、市民的协助下重新制定新法规;保留原有法规的同时制定出有利于邻里开发的法规;改写原有法规的某些部分,收录关于邻里、街区和廊道的指导性政策。
十八、托马斯 J 柯米塔
公园应分布于邻里各处,用保护区和开放空间来限定和联系不同的邻里街区。
公园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建筑围合的周边街道形成的绿地、儿童游戏场、设施完备的娱乐场和运动场、邻里共享的社区公园、社区花园、林荫道和开放空间廊道、城镇间的农田。公园系统的作用:
1、带来优美与平衡,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休闲、锻炼、文化、观景以及公共空间,成为社区的纽带,保持邻里空间、特征、质感和生活环境的平衡,促进周围邻里的繁荣;
2、赋予邻里形式,成为城市的形式要素,界定街区和城市的边界并通过边界公园与街区建筑的对比带给人居住区组织有序的印象;
3、维护与庆祝邻里生活,提供邻里居民活动和庆典的场所,公园应有独特的意义和可识别性。
街块、街道和建筑:
宪章所涉及的最小尺度,在城市设计中应加强人的尺度设计,将就业机会引入邻里区,打造能连接社区的街块、街道和建筑。
十九、丹尼尔 所罗门
用建筑和景园限定出多用途的街道和公共空间。将建筑和景园作为公共领域的墙体、入口、通道,并寻找建筑形式与公共空间形式间传统的相互依存关系。
具体措施:用首层轮廓法分析城市文脉,调整建筑总体平面布局,用压红线取代退红线,规定建筑物的空间形状,保持相邻建筑表面特征的一致性。
二十、斯蒂芬诺斯 波利左迪斯
风格不是设计的前提条件,单体建筑应与所处环境紧密结合,提倡场所建筑而非时间建筑,保护文化历史与自然和谐,将建筑视为完善街道、街块、邻里、街区、廊道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填充物,以完美的将建筑嵌入物质环境中为设计追求,打造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建筑。
具体措施:
1、区域框架内的操作:发掘和恢复多样化的区域地方设计语言;
2、区别居住建筑和纪念性建筑,居住建筑保持大体基调的一致性,成为城市背景,纪念性建筑则可加以自由创作以突出象征性;
3、分析城市和自然的场所秩序,确认项目所处地块的边界,作为设计的依据;
4、参考历史经典范例作为设计的指导和灵感的来源,尊重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等元素,抓住区域的典型秩序;
5、整合形式元素,巧妙处理路网、停车、基础设施等众多因素,使原有场所更加丰富生动;
6、顺应自然的力量,利用可循环材料,鼓励改造、修复和再利用;
7、灵活使用技术手段建造不同的场所建筑,运用适应当地环境挑战的施工方法; 二
十一、瑞 金德斯
街道和建筑的设计应在保持接近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加强环境安全设计。安全的城市和住区对居民具有吸引力,用秩序、明亮、干净、视野开阔、维护周到的场所带给居民安全感,提升居民对其所在场所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安全场所的7个特点:
1、24小时有人的活动;
2、有合适的尺度;
3、有平和的气氛;
4、有可视性、充足的光线和开敞性;
5、有秩序;
6、与其他街道和空间有明确的连接;
7、有易识别性。
在不同公共空间中营造安全感应用的法则:
1、邻里区街道的法则:前庭有大窗和开敞的门廊,房屋立面与街道宽度成一定比例;
2、商业街的法则:连续的店面紧贴街道两侧相对而建;有透明的玻璃,宽敞的人行道,充足的照明,聚会的场所和景园设施;上层办公室和公寓的窗户俯视街道,避免正面出现封闭围墙和车库门;建筑中断的地方设停车场;
3、城市空间的法则:空间尺度要足够大,视野要足够宽,建筑物入口清晰开窗多,树木和景园设施在人的视线上无遮挡,建筑尺度和空间尺度成比例。二
十二、道格拉斯 法尔
尊重行人的权利和公共空间的形式,设计多功能街道。设计准则:
1、保护行人,设计人行便道、交通环岛和交通缓冲设施;
2、巧妙设计停车场地,采用停车楼方式停车,将首层店铺沿街道布置;
3、使行人与汽车互相依赖,慎重的改造汽车设施,强调步行重要性的同时保持车流带来的商机。
二十三、维特 多沃
营造安全舒适有趣的步行环境,增强邻里关系,将建筑设计和街道设计相结合,使建筑融于街道,让街道不再荒凉冷漠,而是有明确的方向引导,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具体措施:
1、规划和设计步行商业区,增加街边停车和街边行道树,商店门脸增加雨篷拱廊等元素;
2、设计安全的居住区街道,朝向公共空间的建筑必须有窗子等外向设施,以自然监视感威慑不良行为,将建筑的门廊阳台灯靠近公共空间,带给户主领域感和主人翁意识,将道路设计为慢车道降低车速;
3、布置广场,将城市中的乏味区域改造成有座椅、阳伞、食品等元素的生动的市民广场或有顶棚的室内休闲购物广场,使人们找回公共空间的氛围; 二
十四、道格拉斯 卡尔巴赫
以当地气候、地形、历史和建筑习惯做法为出发点设计建筑和景园。避免一般化的建筑、街道和街区,鼓励本地特色的设计,反抗现代主义的标准化和类同化,尽量用建筑本身而非技术设备解决气候地形施工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重视建筑对自然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具体措施:
1、气候方面:利用太阳能取暖和空气冷却,追求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避免采用单一的技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2、历史方面:维护城市中历史街区街道和建筑遗产,将地域特色的建筑语汇转化,顺应新技术让地方建筑语言得到进化;
3、地形方面:避免大规模的动土改造,使用格栅型作为项目开发模式;
4、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多使用地方材料和再生材料等绿色产品,节省运费,减少能耗;
二十五、安杜勒斯 杜安尼
市政建筑应位于重要地段并具有杰出的形式,加强社区可识别性,并成为所在社区展示自己的最佳场所,可以集中布置也可分散在社区之中
具体措施:
1、公益和市政建筑应成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由社会决定建筑的类型;
2、在社区内将显赫的地块预留为市政建筑用地,提升建筑物重要性;
3、公益建筑由政府独立负担以确保建设资金来源;
4、使用古典建筑语言,与周围建筑的地方语言形成对比,类似的方法可以让市政建筑从视觉上展现自己; 二
十六、马克 M 施门提
建筑应为居民提供方位感、天气感和时间感,以自然的方式照明、采暖和冷却,减少对机械系统的依赖,减少能耗。控制建筑的体型,制定开窗数量和建筑比例的规定,了解建筑如何选址定位定向,以及每栋建筑与其相邻建筑的关系。二
十七、肯 格林伯格
对历史建筑、街区和景观的保护应注意城市的延续和进化,从原有的痕迹中发展新的建筑形式以满足新时期的需要,新旧建筑一脉相承,相互融合。顺应街区、街道和建筑原有的组织框架,在这一框架内进行合理程度上的变化。视历史建筑为生命体,给予持续的保护和再利用。
读书感受:
读过这本书,仿佛是和27名设计师有了一次短暂的交流。让我这名建筑学学生接触到很多城市规划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一次脱离建筑单体,从街道、邻里乃至城市等更大尺度上审视了建筑设计。让我感到自己以往的思维过于拘泥建筑风格和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前做设计时遇到的很多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通过这本书得到了答案。如虽然知道要注重建筑的场所感,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现在则了解了它们对整个街区乃至城市的经济、自然、社会影响。又如关于规范上对建筑体型控制、开窗面积、红线控制、高度、绿化率和容积率等的要求,以前只是简单遵循,现在则有了城市规划层面的理解。对于平时观察建筑和景观时的一些感受,通过读书也有了理论上的解释,如以往经过购物公园、海岸城等商业设施或塘朗山公园、梅林水库等城市公园时,只是感觉很方便很舒适却说不出原因,现在则了解到这是由于它们注重了与交通的结合,对公共场所安全感的营造,对步行系统的尊重等新都市主义原则而产生的良性效果。当然,毕竟这只是一本九十年代的书,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原因,书上很多方法和事例有些落后,比如在公共交通方面就没有想到地铁这一新型交通形式的普及,步行系统方面没有想到会出现人车分层的天街立体商业步行系统,公共空间方面也没有想到会出现城市综合文化中心这种处理方式,但书中的原则并未过时,因为这些新事物本身就是由书中原则进一步深化而产生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些九十年代先行者的伟大,今后在实际设计中还应多多站在街区和城市的视角进行考虑,将建筑融入街道、环境、城市当中,做出亲切舒适,方便实用,绿色和谐的建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