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7:2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篇: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遇到曾经和你有误会的人时,应该()。1.0 分

A、无所谓,任其发展B、与其理论、斥责其过错 C、把握机会,解开误会D、当陌生人,视而不见 我的答案:C 2“今天你有多幸福?”这句话假定的一个前提是()。1.0 分

A、今天的你是幸福的B、今天的你是不幸的C、今天的你是消极的D、今天的你是幸运的 我的答案:A 3泰勒·本-沙哈尔关于快乐的六点秘诀中不包含以下哪一项()。1.0 分

A、接受自己B、越复杂越好C、身体也重要D、快乐需要意义 我的答案:B 4西方哲学的幸福观包括()。1.0 分

A、快乐论和客观论B、快乐论和禁欲论C、实现论和禁欲论D、快乐论和实现论 我的答案:D 5电影《求求你表扬我》里,范伟扮演的杨红旗这样阐述自己的幸福观:我饿了,你手里有肉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穿着棉袄,你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在那里,你就比我幸福。杨红旗的幸福来自于()。A、智慧B、满足C、比较D、认可 我的答案:C

1.0 分

6遇到曾经和你有误会的人时,应该()。1.0 分

A、无所谓,任其发展B、与其理论、斥责其过错C、把握机会,解开误会D、当陌生人,视而不见

我的答案:C 7情绪知觉包括图案、故事和()。1.0 分

A、庆幸B、孤独C、羞愧D、音乐 我的答案:D 8斯滕伯格所提出的爱的内涵要素中不包括如下()。1.0 分

A、激情B、亲密C、承诺D、思念 我的答案:D 9()的人既不为现在考虑,又不为将来考虑。1.0 分

A、忙碌奔波型B、虚无主义型C、幸福型D、享乐主义型 我的答案:B 10正性错觉不包括()。1.0 分

A、不真实的正性自我觉知 B、对未来过分乐观 C、高估对未来的控制力 D、善意的谎言 我的答案:D 11《人性的弱点》是()的著作。1.0 分

A、保罗·艾克曼B、乔治·赫伯特·米德C、戴尔·卡耐基D、路斯·哈里斯 我的答案:C 12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中,存在大量的追求快乐和()的本能倾向。1.0 分

A、避免痛苦B、解决痛苦C、实现目标D、追求财富 我的答案:A 13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1.0 分

A、外在价值B、社会价值C、他人价值D、内在价值 我的答案:D 14蚯蚓家族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两个儿子处理问题的()不对。1.0 分

A、出发点B、地点C、方式D、时机 我的答案:C 15()的人既考虑现在的利益又考虑将来的利益。1.0 分

A、享乐主义型B、虚无主义型 C、忙碌奔波型D、幸福型 我的答案:D 16提升幸福感不仅可以使人们感觉良好,还可以带给人们很多()。1.0 分

A、虚荣心的满足B、预期的收获C、目标的实现D、额外的收获 我的答案:D 17只有当人们的人格与()相适应时,个体才会体验到高水平的幸福感。1.0 分

A、品德B、秉性C、信仰D、情境 我的答案:D 18以下哪项不是主观幸福的指标()。1.0 分

A、积极情感B、消极情感C、生活满意度D、生活感悟 我的答案:D 19以下属于内归因的是()。1.0 分

A、能力B、难度C、运气D、政策 我的答案:A 20认知改变的开始是()。1.0 分

A、观察B、思考C、想象D、接受 我的答案:D 21以下哪项是消极情绪()。1.0 分

A、警觉的B、活跃的C、敌对的D、鼓舞的 我的答案:C 22丹尼尔·吉尔伯特研究发现,人类对未来情绪的预知能力()。1.0 分

A、不存在B、比较强大C、非常有限D、非常强大 我的答案:C 23丹尼尔·吉尔伯特研究发现,人类对未来情绪的预知能力()。1.0 分

A、不存在B、比较强大C、非常有限D、非常强大 我的答案:C 24人面对问题的策略包括控制策略和()。1.0 分

A、逃避策略B、转移策略C、战斗策略D、麻痹策略 我的答案:C 25情绪产生的脑机制不包括()。1.0 分

A、小脑B、大脑皮层C、下丘脑D、边缘系统 我的答案:A 26积极情绪让人()。1.0分

A、产生更有创造力的事情B、高度专注于决策C、高度专注于思考D、思维聚焦在某个点上 我的答案:C 27在“我看到……,我感到……”的游戏中,以下哪种心理结构没有参与()。1.0 分

A、情感B、需要C、认知D、行为 我的答案:B 28内在自我的两个部分是()。1.0 分

A、思考自我和认识自我B、思考自我和观察自我C、观察自我和认识自我D、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我的答案:C 29强烈的积极情绪和()密切相关,而与人工环境不相关。1.0 分

A、社会环境B、家庭环境C、学校环境D、自然环境 我的答案:D 30恐惧是()。1.0 分

A、不能消除的B、能消除的C、很容易控制D、完全不受控制 我的答案:A 31Tal Ben-Shahar的幸福模型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 分

A、忙碌奔波型B、幸福型C、享乐主义型D、快乐型 我的答案:D 32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1.0 分

A、外在价值B、社会价值C、他人价值D、内在价值 我的答案:D 33以下哪一位名人曾被老师认定不可能成为作曲家,可后来却成为了一名世界闻名的音乐家()。1.0 分

A、巴赫B、舒伯特C、爱因斯坦D、贝多芬 我的答案:D 34想想你明天晚上要吃什么,这是大脑出现的信息不包括()。1.0 分

A、表现B、感觉C、幻想D、思想 我的答案:C 35追求目标的同时()才是带来幸福的要素。1.0 分

A、去行动B、去遐想C、制定计划D、去倾诉 我的答案:A 36相对于正面信息,人()关注负面信息。1.0 分

A、绝对不会B、很少C、一定只会D、更容易 B、我的答案:D 37

追求目标的同时()才是带来幸福的要素。

1.0 分

A、去行动B、去遐想C、制定计划D、去倾诉 我的答案:A 38()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内向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1.0 分

A、道家B、儒家C、佛家D、法家 我的答案:B 39()是积极情感的传递素,过多会躁狂。1.0 分

A、肾上腺素B、多巴胺C、内啡肽D、复合胺 我的答案:D 40工作满意度与幸福()相关。1.0 分

A、几乎不B、正比例C、中等程度D、反比例 我的答案:C 41幸福的心理结构不包括()。1.0 分

A、情感B、需要C、认知D、想象 我的答案:D 42心理咨询通常能解决()。1.0 分

A、客观现实问题B、主观现实问题C、客观现实问题和主观现实问题D、实际问题 我的答案:B 43改变是()。1.0 分

A、积累的效应B、直线的关系C、被动的结果D、量的变化 我的答案:A 44相比之下,幸福的人会比不幸福的人取得()。1.0 分 A、更坏的评价和更少的报酬B、更坏的评价和更多的报酬C、更好的评价和更少的报酬 D、更好的评价和更多的报酬 我的答案:D 45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包括()。1.0 分

A、脑机制B、表达的机制C、药物的影响D、积极幻想 我的答案:D 46下列哪项不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1.0 分

A、自尊B、自卑C、自我清晰D、自我一致 我的答案:B 47下列哪项属于观察自我()。1.0 分

A、我很难过B、我很伤心C、我很失败D、我知道我很失败 我的答案:D 48以下哪项是积极情绪()。1.0 分A、强烈的B、紧张的C、内疚的D、神经质的

我的答案:A 49只有当人们的人格与()相适应时,个体才会体验到高水平的幸福感。1.0 分

A、品德B、秉性C、信仰D、情境 我的答案:D 5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幸福心理学理论()。1.0 分

A、精神分析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环境弱化理论D、适应理论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当面对问题时,人不能采取自嘲的方式。()1.0 分

我的答案: ×

2太淡定的人不容易幸福。()1.0 分

我的答案: √

3男性感受幸福、感受痛苦的能力比女性强。()1.0 分

我的答案: × 4多行善事和学会原谅能很好地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1.0 分

我的答案: √

5人不应该有不好的情绪。()1.0 分

我的答案: ×

6不同对象对同一句话的理解是不同的。()1.0 分

我的答案: √

7参加休闲或运动组织,可以带来更高的幸福感。()1.0 分

我的答案: √

8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的责任。()1.0 分

我的答案: ×

9不同个体对幸福的描述是完全相同的。()1.0 分

我的答案: ×

10人的基本情绪体验具有广泛的一致性。()1.0 分

我的答案: √

11如果一个人不幸福,那他就是有缺陷的。()1.0 分

我的答案: ×

12当更有价值的事情受到妨碍时,应放弃使用控制策略。()1.0 分

我的答案: √

13信赖的人际关系与幸福无关。()1.0 分 我的答案: ×

14当思考自我广播有意的东西时,观察自我不去注意它。()1.0 分

我的答案: ×

15影响幸福认知能力的因素有感知能力。()1.0 分

我的答案: √

16为了让快乐更加持久,人们应该亲自参与到事情当中去。()1.0 分

我的答案: √

17工作的是否开心快乐取决于是否是自己内在想要的。()1.0 分

我的答案: √

18一旦目标达成后,获得的轻松感就是幸福。()1.0 分

我的答案: ×

19有意义的事情必定快乐,快乐的事情必定有意义。()1.0 分

我的答案: ×

20对过分乐观的研究表明,许多积极情感和积极的认知常同时产生,很难确定是认知产生情感还是情感产生认知。()我的答案: √

1.0 分

21幸福感和文化密切相关。()1.0 分

我的答案: √

22多行善事和学会原谅能很好地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1.0 分

我的答案: √ 23积极情绪更容易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负性的东西上。()1.0 分

我的答案: ×

24人不应该有不好的情绪。()1.0 分

我的答案: ×

25央视提出“向幸福出发”等口号是“幸福热”在媒体层面的时代表现。()1.0 分

我的答案: √

26有意义的事情必定快乐,快乐的事情必定有意义。()1.0 分

我的答案: ×

27我们总是想象所有令人害怕却从未发生过的情景使我们很难幸福。()1.0 分

我的答案: √

28异常聪明的人一般身体和心理上没有普通人那么健康。()1.0 分

我的答案: ×

29个人改变的意义在于目标的达成,而不是体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1.0 分

我的答案: ×

30基因使人类生来就有一个幸福的原点。()1.0 分

我的答案: √

31应该主张对儿童进行宗教宣传,因为这可以让他们自主地选择价值观。()1.0 分

我的答案: ×

32幸福的产生不仅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还需要认知过程的参与。()1.0 分 我的答案: √

3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排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为世界第二位。()我的答案: √

1.0 分

34有安全感的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弱。()1.0 分

我的答案: ×

35消极想法和消极情绪必然跟人类共存。()1.0 分

我的答案: √

36一般来说,相似的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比不相似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要深厚很多。1.0 分

我的答案: √

37社会关系不会影响幸福感。()1.0 分

我的答案: ×

38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0 分

我的答案: √

39同样一个问题,因调查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1.0 分

我的答案: √

40当你拥有自由时,可以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1.0 分

我的答案: ×

41幸福是所有人的常态。()1.0 分 我的答案: ×

42幸福的暗示很重要。()1.0 分

我的答案: √

43应该主张对儿童进行宗教宣传,因为这可以让他们自主地选择价值观。()1.0 分

我的答案: ×

44在人的一生中,遇见知己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1.0 分

我的答案: ×

45为了美好生活,必须摆脱消极情绪。()1.0 分

我的答案: ×

46马歇尔认为财富能够使人摆脱贫困,从而获得幸福。()1.0 分

我的答案: √

47积极情绪与现在有关,而与过去、将来无关。()1.0 分

我的答案: ×

48不同对象对同一句话的理解是不同的。()1.0 分

我的答案: √

49积极情绪与高职位的工作和婚姻满意度密切相关。()1.0 分

我的答案: √

50一栋新房子、一部好车、升职加薪等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的整体幸福感。()1.0 分

我的答案: ×

第二篇: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尔雅课期末考试答案

注:1,所有“我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这套题我错了两个判断题,括弧里有说明。

2,我的考试时间是:2016年6月21日周二晚上,考试时长:50分钟 1情绪知觉包括图案、故事和()。2.0 分 A、庆幸 B、孤独 C、羞愧 D、音乐 我的答案:D 2塞利格曼是()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2.0 分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我的答案:A 3以下哪项不是主观幸福的指标()。2.0 分 A、积极情感 B、消极情感 C、生活满意度 D、生活感悟 我的答案:D 4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2.0 分 A、外在价值 B、社会价值 C、他人价值 D、内在价值 我的答案:D 5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比其他人幸福的原因不包括()。2.0 分 A、宗教信仰使人们能够发现生活的意义

B、定期参加宗教活动,成为宗教组织的一员能够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 C、宗教常常是和生理与心理上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D、参加宗教活动可以为所欲为 我的答案:D 6一般情况下,有目标的人与没目标的人相比,成功率()。2.0 分 A、更高 B、更低 C、一样

D、以上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A 7以下哪项不是幸福的核心指标()。2.0 分 A、外界评价 B、富裕 C、内在体验 D、主观幸福感 我的答案:B 8微观经济学创始人是()。2.0 分 A、马歇尔

B、丹尼尔.卡尼曼 C、保罗.萨缪尔森 D、苏格拉底 我的答案:A 9现实表明,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这一悖论表现为:()。2.0 分

A、财富带给人们的并不是幸福 B、财富能带给人们幸福 C、财富跟幸福无关

D、财富跟幸福呈正比例关系 我的答案:A 10中国传统三大幸福观是儒家幸福观、道家幸福观和()幸福观。2.0 分 A、法家 B、佛家 C、墨家 D、释家 我的答案:B 11《幸福是陷阱?》是()的著作。2.0 分 A、乔治·赫伯特·米德 B、保罗·艾克曼 C、戴尔·卡耐基 D、路斯·哈里斯 我的答案:D 12改变是()。2.0 分 A、积累的效应 B、直线的关系 C、被动的结果 D、量的变化 我的答案:A 13以下哪项不属于产生情绪所需要经历的阶段()。2.0 分 A、重要事件 B、准备行动 C、行为表现 D、大脑卷入 我的答案:C 14心理咨询通常能解决()。2.0 分 A、客观现实问题 B、主观现实问题

C、客观现实问题和主观现实问题 D、实际问题 我的答案:B 15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包括()。2.0 分 A、脑机制 B、表达的机制 C、药物的影响 D、积极幻想 我的答案:D 16总觉得自己被欺负,对一切事物都觉得不公平,这是典型的()。2.0 分 A、相对比较 B、相对剥夺感 C、受害者心态 D、弱势群体感 我的答案:C 17斯滕伯格所提出的爱的内涵要素中不包括如下()。2.0 分 A、激情 B、亲密 C、承诺 D、思念 我的答案:D 18一份英国调查表明,无论现在幸福值是高还是低,人对未来幸福预期值与现在相比()。2.0 分 A、更低 B、更高 C、一样

D、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B 19一般情况下,有目标的人与没目标的人相比,成功率()。2.0 分 A、更高 B、更低 C、一样

D、以上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A 20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中,存在大量的追求快乐和()的本能倾向。2.0 分 A、避免痛苦 B、解决痛苦 C、实现目标 D、追求财富 我的答案:A 21提升幸福感不仅可以使人们感觉良好,还可以带给人们很多()。2.0 分 A、虚荣心的满足 B、预期的收获 C、目标的实现 D、额外的收获 我的答案:D 22以下哪项是消极情绪()。2.0 分 A、警觉的 B、活跃的 C、敌对的 D、鼓舞的 我的答案:C 23受教育水平与幸福有()的关系。2.0 分 A、中等程度 B、反比例 C、几乎不 D、正相关 我的答案:D 24内在自我的两个部分是()。2.0 分 A、思考自我和认识自我 B、思考自我和观察自我 C、观察自我和认识自我 D、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我的答案:B 25在()文化背景下的同居者幸福程度比已婚者高。2.0 分 A、共产主义 B、资本主义 C、个人主义 D、集体主义 我的答案:C 26强烈的积极情绪和()密切相关,而与人工环境不相关。2.0 分 A、社会环境 B、家庭环境 C、学校环境 D、自然环境 我的答案:D 27消除消极故事的方法包括()。2.0 分 A、置之不理 B、倾诉 C、争论真假 D、积极幻想 我的答案:C 28以下属于内归因的是()。2.0 分 A、能力 B、难度 C、运气 D、政策 我的答案:A 29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2.0 分 A、外在价值 B、社会价值 C、他人价值 D、内在价值 我的答案:D 3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幸福心理学理论()。2.0 分 A、精神分析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环境弱化理论 D、适应理论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20,共 40.0 分)

1马歇尔认为财富能够使人摆脱贫困,从而获得幸福。()2.0 分 我的答案:√

2当面对问题时,人不能采取自嘲的方式。()2.0 分 我的答案:×

3在社会心理学上,爱的定义是人际交往中非常强烈的高级形式。()2.0 分 我的答案:√

4一旦目标达成后,获得的轻松感就是幸福。()2.0 分 我的答案:×

5不同个体对幸福的描述是完全相同的。()2.0 分 我的答案:×

6美国人是享乐主义的典型。()2.0 分 我的答案:√

7基因使人类生来就有一个幸福的原点。()2.0 分 我的答案:√

8如果一个人不幸福,那他就是有缺陷的。()2.0 分 我的答案:×

9心理学知识可以运用到与人交往中。()2.0 分 我的答案:√

10为了美好生活,必须摆脱消极情绪。()2.0 分 我的答案:×

11当思考自我广播有意的东西时,观察自我不去注意它。()2.0 分 我的答案:×

12我们总是想象所有令人害怕却从未发生过的情景使我们很难幸福。()2.0 分 我的答案:√

13社会关系不会影响幸福感。()2.0 分 我的答案:×

14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情感变化。()0.0 分 我的答案:×(这道题我选了“√”,结果是错的)15多行善事和学会原谅能很好地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2.0 分 我的答案:√

16影响幸福认知能力的因素有感知能力。()2.0 分 我的答案:√

17幸福感和年龄、性别无关。()0.0 分 我的答案:×(这道题我选了“√”,结果是错的)18不同对象对同一句话的理解是不同的。()2.0 分 我的答案:√

19在人的一生中,遇见知己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2.0 分 我的答案:×

20参加休闲或运动组织,可以带来更高的幸福感。()2.0 分 我的答案:√

第三篇: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要求如下

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要求如下:

 结合上课所学有关理念、理论或者概念,对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阐释分析,探讨自己的幸福感及在挫折压力面前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文章要求真务实,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是最重要的。

要运用但是不要罗列过多理论。

不要求制作封皮,但是文章要按照规格来写:首先写文章标题,在标题下面写上学号、姓名,如果是周三下午两点十分的同学,请另外标注“1”,下午四点二十的同学请标注“2”,之后就是正文。不要求一定有参考文献。字数1500-2000字,适当多一些也可。  

 文章名请认真拟定,不要是诸如“幸福心理学论文”“我的幸福心理”之类,能有你的个性展现的地方,别放弃。

文章无论手写或打印,一律用A4大小的纸张,请自己装订好。

论文在本课程最后一次课提交,延期者,扣分处理,会有些许小不幸福。 

谢谢!

作业与思考:

•回忆你六岁之前生活中的突出事件,尤其回忆你

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对你的反应以及你对每个

家人的反应。

•在你看来,你儿时在家庭中的感受与你现在在社

会中的感受有什么联系?你认为你的家庭对你有

什么影响?对于你现在的个性,这些早期经验又

有什么样的影响效果?

第四篇:2016年尔雅通识课《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99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内在自我的两个部分是()。(1.0分)

1.0 分

 A、接纳自我和拒绝自我

 B、思考自我和接纳自我

 C、思考自我和观察自我

 D、拒绝自我和观察自我

我的答案:C 2

《梦的解析》的作者是()。(1.0分)

1.0 分

 A、塞利格曼

 B、弗洛姆

 C、弗洛伊德

 D、马斯洛

我的答案:C 3

Tal Ben-Shahar的幸福模型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分)

1.0 分

 A、快乐型

 B、忙碌奔波型

 C、享乐主义型

 D、幸福型

我的答案:A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法国经济学家约翰·纳什对博弈论研究颇有建树

 B、幸福并不完全跟财富有关

 C、研究发现,个体支持利用度对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几乎没有关系

 D、目前中国对产业工人的需求依然很大

我的答案:C 5

无论改变的愿望有多大,一切都应从()开始。(1.0分)1.0 分

 A、周围环境

 B、他人

 C、自我

 D、求助

我的答案:C 6

PTSD是指()。(1.0分)

1.0 分

 A、认知障碍

 B、学习障碍

 C、创伤后应激障碍

 D、创伤前应激障碍

我的答案:C 7

追求目标的同时,()才是带来幸福的要素。(1.0 分

 A、1.0分)制定计划

 B、去倾诉

 C、去行动

 D、去遐想

我的答案:C 8

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1.0分)

1.0 分

 A、保罗·萨缪尔森

 B、凯恩斯

 C、马歇尔

 D、亚当·斯密

我的答案:C 9

丹尼尔·卡尼曼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1.0 分

 A、文学奖

 B、1.0分)和平奖

 C、物理学奖

 D、经济学奖

我的答案:D 10

情绪产生的脑机制不包括()。(1.0 分

 A、下丘脑

 B、大脑皮质

 C、边缘系统

 D、脑干

我的答案:D 11

尼采是()哲学家。(1.0分)1.0 分

 A、德国

 B、法国

 C、1.0分)

美国

 D、英国

我的答案:A 12

观察者对他人行为易做()。(1.0分)

1.0 分

 A、内归因

 B、外归因

 C、自我贬损

 D、防御归因

我的答案:A 13

泰勒·本-沙哈尔关于快乐的六点秘诀中不包含()。(1.0 分

 A、接受自己

 B、身体也重要

 C、越复杂越好

 D、1.0分)快乐需要意义 我的答案:C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亲身参与会更容易带来幸福感

 B、幸福感很大程度源于符合外部社会标准

 C、语言的表述有鲜活性,会影响我们的心理、行为和决策

 D、对幸福的理解,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我的答案:B 15

研究结果发现,幸福的人比那些不幸福的人取得()。(1.0分)

1.0 分

 A、更好的评价但是更低的报酬

 B、更低的评价和更低的报酬

 C、更好的评价和更高的报酬

 D、更低的评价和更高的报酬

我的答案:C 16

在艾里斯的ABCD理论中,B是指()。(1.0分)

1.0 分

 A、诱发事件

 B、消极结果

 C、自我信念

 D、观念调整

我的答案:C 17

口头上的承诺会()。(1.0分)

1.0 分

 A、增加逃避的几率

 B、减小实现目标的几率

 C、保证目标的实现

 D、加强成功的几率

我的答案:D 18

以下不属于产生情绪所需要经历的阶段是()。(1.0分)1.0 分

 A、行为表现

 B、重要事件

 C、准备行动

 D、大脑卷入

我的答案:A 19

认知、改变的开始是()。(1.0分)

1.0 分

 A、想象

 B、接受

 C、思考

 D、批评

我的答案:B 20

按照幸福心理学角度,人们在择业时应选择与()一致的工作,比较容易获得幸福感。(1.0分)

1.0 分  A、个人的专业

 B、个人的性格特征

 C、个人的能力

 D、社会主流价值

我的答案:B 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的幸福观。(1.0分)

1.0 分

 A、佛家

 B、法家

 C、儒家

 D、道家

我的答案:C 22

关于柏拉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古希腊哲学家  B、著有《理想国》

 C、认为幸福是善的生活加上理性

 D、认为生活需要抑制个人的欲望

我的答案:D 23

本·沙哈尔博士认为有两种学习模式,分别是()。(1.0 分

 A、溺水模式和强制模式

 B、快乐模式和享乐模式

 C、溺水模式和享乐模式

 D、自由模式和快乐模式

我的答案:C 24

为了提升幸福,我们不应该()。(1.0分)

1.0 分

 A、表达感恩之情

 B、想象未来最好的自己

1.0分) C、享受生活之美

 D、攀比、多虑

我的答案:D 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同一个问题,调查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 B、研究者自身的情况会影响研究的方式与结论

 C、大众幸福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轻信

 D、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很难相互转化

我的答案:D 26

在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中,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是()。(1.0 分

 A、《牛郎织女》

 B、《孟姜女》

 C、《白蛇传》

1.0分) D、《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的答案:D 27

情绪知觉包括图案、故事和()。(1.0分)

1.0 分

 A、庆幸

 B、孤独

 C、音乐

 D、羞愧

我的答案:C 28

当代的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理解包括三要素,是()。(1.0 分

 A、快乐、参与、意义感

 B、快乐、认知、意义感

 C、满足、参与、意义感

 D、满足、参与、价值感

1.0分)我的答案:A 29

在大脑中,放大恐惧性情绪主要是()工作的结果。(1.0分)

1.0 分

 A、下丘脑

 B、海马体

 C、杏仁核

 D、视丘

我的答案:C 30

人面对问题的策略包括控制策略和()。(1.0 分

 A、战斗策略

 B、逃避策略

 C、麻痹策略

 D、转移策略

我的答案:A 31

1.0分)按照本·沙哈尔提出的幸福模型,中国人大致属于()。(1.0分)

1.0 分

 A、虚无主义型

 B、忙碌奔波型

 C、幸福型

 D、享乐主义型

我的答案:B 32

《逃避自由》是()的著作。(1.0分)

1.0 分

 A、弗洛伊德

 B、塞利格曼

 C、弗洛姆

 D、本·沙哈尔

我的答案:C 33

皮格马利翁效应曾被()用于中小学的教学实验中。(1.0 分

1.0分) A、弗洛伊德

 B、弗洛姆

 C、马斯洛

 D、罗森塔尔

我的答案:D 34

在积极情绪中,以下属于与未来有关的是()。(1.0分)

1.0 分

 A、乐观

 B、信仰

 C、希望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5

下列不属于主观幸福感基本特点的是()。(1.0分)

1.0 分

 A、主观性  B、整体性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我的答案:D 36

在当下中国,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患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约为()。(1.0 分

 A、.1

 B、.2

 C、.3

 D、.4

我的答案:C 37

以下哪位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1.0分)

1.0 分

 A、弗洛伊德

 B、塞利格曼

1.0分) C、弗洛姆

 D、本·沙哈尔

我的答案:B 3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某些电影由于满足了人们的希望感而受到欢迎

 B、人们开心的时候,生理也会有变化

 C、行为取样来测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只需要一个取样即可

 D、在幸福的指标中,中国人比较看重外界评价

我的答案:C 39

按照本·沙哈尔提出的幸福模型,()的人既考虑现在的利益又考虑将来的利益。(1.0分)

1.0 分

 A、幸福型

 B、虚无主义型

 C、享乐主义型  D、忙碌奔波型

我的答案:A 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待人待物往往缺乏赞扬

 B、一个人积极情感体验多,那么他的幸福感一定也高

 C、中国的80、90后青年对物质幸福的体验更少,因为物质要求太容易满足

 D、在保罗·萨缪尔森看来,幸福就是效用与欲望的比值

我的答案:B 41

“垮掉的一代”出现在()之后。(1.0分)

1.0 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C、宗教改革

 D、经济改革 我的答案:B 42

在研究神经递质对积极情感影响中,发现()是积极情感的传递素,但产生过多会使人躁狂。(1.0分)

1.0 分

 A、复合胺

 B、内啡肽

 C、多巴胺

 D、甲状腺素

我的答案:A 43

《人性的弱点》是()的著作。(1.0 分

 A、罗森塔尔

 B、戴尔·卡耐基

 C、马斯洛

 D、弗洛姆

我的答案:B

1.0分)44

在研究神经递质对积极情感影响中,发现()会减轻痛苦,加速心跳。(1.0分)

1.0 分

 A、复合胺

 B、内啡肽

 C、多巴胺

 D、甲状腺素

我的答案:B 45

积极情绪与()有关。(1.0分)

1.0 分

 A、过去

 B、现在

 C、将来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6

在塞利格曼的研究中,最幸福的10%的大学生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1.0分)1.0 分

 A、学习成绩很高

 B、有长远的人生规划

 C、有丰富充实的社会生活

 D、有鲜明独立的个性

我的答案:C 47

幸福是有心理结构的,包括()。(1.0分)

1.0 分

 A、情感、理性、认知和行为

 B、情感、理性、认知

 C、情感、需要、认知和行为

 D、情感、认知和行为

我的答案:C 4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积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 B、计划内生育的孩子和计划外生育的孩子,成长的差异可能很大 计划外生育的孩子,身心发育会有显著差别

 C、积极情绪能让一个人思维扩展,行动更积极

 D、悲观的人一般比乐观的人长寿

我的答案:D 49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排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世界第()位。(1.0分)

1.0 分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我的答案:B 50

所谓“裂脑人”,是指()出现了问题。(1.0分)

1.0 分

 A、大脑皮质

 B、视丘

 C、胼胝体

 D、海马体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在灾难发生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与受到的社会救援有关。()(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

相比男性,女性对情绪的感受性更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

受教育水平跟人们的幸福感关系不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

重大的危险的决策,往往是一个人独断专行的结果。()(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

在精神分析中,苏格拉底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存在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本能倾向。()(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6 人类会经常以制造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7

认知的改变有个基本的常识,即在你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不用担心;不在你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也不用担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8

不同对象对同一句话的理解是不同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9

相对于正面信息,人们更容易关注负面信息。()(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0

一个有自我感知能力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1

在中国,成年人普遍很善于处理愤怒和悲伤。()(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2

西方文化往往把幸福看成个体的体验,而东方文化更看重外在标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3

应该倡导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这有助于让他们自主选择价值观。()(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4

一旦目标达成后,获得的轻松感就是幸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5 因为两个相似的人之间的友谊,比不相似的两个人之间的友谊要深厚得多,这也同样适用于婚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6

为了美好生活,必须摆脱消极情绪。()(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7

个人改变的意义主要集中于目标的达成,而不是体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8

人类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处于大脑皮层的控制之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9

面对同一份工作,人们感受到的压力和心态乐观与否,基本是相似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0

自我实现的预言,其本质是一种信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1

恐惧是可以消除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2

消极想法和消极情绪必然跟人类共存。()(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3

有意义的事情必定快乐,快乐的事情必定有意义。()(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4 幸福是可以测量的,在做单题和多题的测量表时人们很难伪装自己。()(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财富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人们的幸福感。()(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6

当代年轻人对无条件加班的拒绝,会阻碍社会的进步。()(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7

某些自我欺骗是使自己产生幸福感的一种方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8

生活质量运动的兴起与战争有关。()(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9

在友谊开始的阶段,“匹配”很重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法国数学家傅里叶曾做过关于幸福的研究。()(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1

人们之所以渴望自由又逃避自由,是因为自由也意味着责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2

明白两个自我不同的功能,可以找到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3 有关心理控制源与幸福感的研究有两种结果:西方研究者认为外控者的幸福感较高,中国研究者认为内控者的幸福感较高。()(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4

掌握知识一般分为预习、听讲、复习和做练习四步。()(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与解决现实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差不多是一样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6

实验发现,人的消极情绪在30岁以后会较青春期更强。()(1.0分)

0.0 分 我的答案: √ 37

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小小的起步是一切的开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8

每个人的自控力都会有着重使用的方面,而且这种力量是无限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9

人不应该有不好的情绪。()(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价值观的形成属于社会的责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1

聪明的人大多数身体比普通人要差。()(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2 荣格提出的关于幸福感的测量,包括强度,持续性,确定程度,远近程度等。()(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3

社会文化对民众的幸福感影响很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4

如果想要改变自卑,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目前自卑的状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好车、新房子、升职加薪等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的整体幸福感。()(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6

人的幸福感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得到显著提升。()(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7

在不开心的时候,即使持续的微笑也无济于事,因为大脑无法被欺骗。()(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8

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来自心理学领域,其他学科对此问题关注很少。()(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9

在一个人如果具有延迟满足能力,会更容易成功和幸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那些背叛过我们的人,是永无可能再成为我们的朋友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第五篇: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部分答案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答案:D

答案:A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A.自下1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1加工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 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 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 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D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答案:C

Neisser于()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答案:D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答案:B

答案:A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A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

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

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博奕性聚焦

D.继时性扫描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答案:A

15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组块。A.3 B.4-5 C.7±2 D.9-20答案:C

16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1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1加工答案:A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C 18根据(),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19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样例集和特征集

B.概念、事件和背景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1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答案:B 20 根据HAM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概念、事件和背景

B.样例集和特征集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1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答案:D 21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

A.特征鬼

B.映像鬼

C.决策鬼

D.认知鬼 答案:D

22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四层为 A.特征鬼

B.认知鬼

C.决策鬼

D.图像鬼

答案:C

23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答案:B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根据(),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Atkinson和Juola B.Sternberg

C.Hamilton

D.WiC.kelgren 答案:A 24记忆的产生效应支持

答案:B A.多重存储模型

B.加工水平途径 C.TuLving(1972)的情节和语义记忆模型D.平行分布加工途径 25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最先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

A.唐德斯(Donders)B.斯滕伯格(Sternberg)C.波斯纳(Posner)D.汉密尔顿(Hamilton)答案:A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目的分析

D.算法 答案:C 27 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

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 28 属于前瞻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存储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

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 29 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

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答案:C 30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

A.工作记忆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A

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Broadbent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A.过滤器理论

B.衰减作用理论 C.晚期选择理论 D.特征整合理 答案:

答案:B 32 所谓()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A.气氛效应

B.启动效应

C.典型性效应

D.首因效应 33 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 案:D 34 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

A.心里不应期

B.负启动 C.负启动反转

D.返回抑制答案:D 35 图像记忆具有除()以外的三个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 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答案:B 36 下1列方法中,()是用来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

A.双作业操作

B.空白实验

C.部分报告法

D.扫描实验 37 下1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直接检验概念形成中所采用的假设

A.人工语法实验

B.空白实验

C.人工概念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B 38 下1述方法中,()适合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39 下1述模型中,()是计算模型。40 下1述模型中,()是计算模型。

答案:D A.眼动记录法

B.反应时记录法

C.开窗实验

D.出声思考法

答案:C

答案:B 答案:C

A.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技术

B.跨通道启动技术C.双耳分听技术

D.句子核证技术

A.TLC.模型

B.ELINOR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集理论模型 答案:D A.特征比较模型

B.ELINOR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TLC模型 答案:A 41 下1述模型中,()是心理学家Clark提出的

A.空间表象模型

B.操作模型

C.语言模型

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 42 下1述模型中,()是心理学家Hunter提出的。

A.空间表象模型

B.操作模型

C.语言模型

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 答案:B 43下1述研究方法中,()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A.开窗实验

B.计算机模拟实验

C.减法反应时实验

D.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

44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A.90

B.120

C.180

D.320 答案:D

答案:B 4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 A.字母优势效应

B.字词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客体优势效应

答案:C 4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这种现象叫做 A.字词优势效应

B.客体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字母优势效应 47 心理学家吉布生(Gibson)提出的知觉理论是

A.假设考验说

B.认知理论

C.直接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答案:C 48 一般认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脑区是 A.顶叶

B.额叶

C.颞叶

D.枕叶 案:D

答案:C 答案:B

A.联想

B.命题

C.原型

D.概念 答49 在Collins和Loftus的激活扩散模型中,结点(方框)代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50 在Quillian和Collins的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___,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空间。51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A.问题

B.气氛

C.语义

D.启动 答案:C

在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答案:C

在对数字“7”进行反正判断的实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 A.60 B.120 C.180 D.270 答案:C

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多重通达模型与整合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

B.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

C.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D.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 55 在绝大多数发表的语义记忆损伤个案中,选择性地受损通常是

答案:B

答案:C

A.有生命物体的识别B人造物体的识别 C具体词的理解D抽象词的理解 答案:A 56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

A.模板

B.原型

C.样例

D.维量 答案:B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57 左半球顶叶受损的视觉忽视病人,在划线测验中

A.只划左边的一半

B.只划右边的一半

C.只划上边的一半 D.只划下1边的一半 前意愿

C.当前唤醒的能量

D.短时记忆的容量 答案:A;B;C

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等因素的控制。2 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等因素的控制。前唤醒的心理能量C.长期倾向

D.当前意愿

E.短时记忆的容量

答案:A;B;C;D 3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凋的主要是 答案:A;C

自上而下1加工

B.自下1而上加工

C.概念驱动加工

D.数据驱动加工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概念

B.最佳实例

C.事件

D.样例集和特征集

E.情景 答案:A;C;E 5 根据特征表说,概念是由()等因素构成的。

A.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B.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

D.整合定义性特征的规则

E.最佳实例

答案:B;D 根据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等功能。制 E.条件性迁移 答案:A;C;D;E

根据原型说,概念的表征是由()等因素构成的。8 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1述观点正确的有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E.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A;B;C;E 9 关于Stroop效应,正确的说法是

A.一般来说,老年人在早晨的Stroop效应要比晚上的大 B.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C.神经心理学和临床医生经常用Stroop任务来评估病人顶叶的机能 D.Stroop干扰量已经被用作评估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

A.建立符号结构

B.过滤 C.贮存 D.复A.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B.概念的定义性特征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

D.整合定义性特征的规则

E.最佳实例

答案:A;E 答案:B;D

10关于选择性注意,正确的说法是

A.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 B.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

C.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仅仅在输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 D.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晚期选择模型 答案:A;B

答案:A;B;D 11 尽管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等基本特征。A.目的指向性

B.认知操作

C.选择算子

D.操作序列

E.问题空间 12可以安全的用于人类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有

A.PET扫描技术

B.fMRI技术

C.ERP技术 D.单细胞记录技术 答案:A;B;C 13 能为直接通达假设提供证据的有

A.同规则词相比,人们对不规则词阅读的潜伏期更短B.规则词与不规则词阅读的潜伏期没有差异C.对同音异义词的分析

D.临床上对深层诵读困难的观察答案:B;C;D 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等基本方法。

A.减法反应时实验B.出声思考法C.开窗实验D.计算机模拟E.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B;C;D;E 认知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等方面。

A.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B.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C.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D.重视生理机制的研究

E.从心理物理函数研究走向内部心理机制研究答案: A;B;C;E 认知心理学家将()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

A.视觉代码

B.听觉代码

C.语义代码

D.言语代码

E.口语代码 答案:B;D;E 属于内隐记忆测验的有

A.线索回忆

B.再认

C.词汇判断

D.知觉辨认 答案:C;D 属于日常记忆研究关心对象的课题是

A.短时记忆中材料的编码方式

B.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

C.前瞻性记忆

D.自传记忆

答案:B;C;D 属于上位范畴的物体有

A.椅子 B.家具 C.动物 D.猫

答案:B;C 20 图像记忆具有()的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 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 E.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

答案:A;C;D;E 下1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Broca区靠近大脑额叶,Wernicke区位于皮层后部

B.Broca失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受到损伤

C.Wernicked失语病人语量较多,但不能表达意义

D.Wernicke区也某种程度地参与语言产生过程 答案:A;B;C;D

22下1述模型中,()能解释范畴大小效应。

A.特征比较模型

B.激活扩散模型

C.集理论模型D.直通模型E.层次网络模型 答案:A;B;C;E 下1述模型中,()是命题模型。

A.集理论模型 B.HAM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ELINOR模型

E.特征比较模型

答案:B;D 心理词典中存储着词汇的

A.正字法信息

B.语音信息

C.语义信息

D.句法信息 答案:A;B;C;D 语义记忆可以储存

A.过去发生的事件B.将来发生的事件C.关于“大象”的知识

D.关于“pint”如何拼写的知识 26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

A.平行加工 B.系列加工 C.自动加工 D.控制加工 答案:B;D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C;D

___复述是指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答案:精细 ___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答案:语义

答案:加工器

答3 ___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的加工。答案:控制性 “三段论”推理的“气氛效应”是指___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答案:前提的性质 Anderson认为,问题解决具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和___三个基本特征。答案:认知操作6 Atkinson和Shiff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___。案:缓冲器 7 Atkinson和Shiffr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___;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___。答案:心理模型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___。答案:知觉;表象

答案:图示

答案:发现

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___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11 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图示过程,___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12 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___和言语系统。答案:表象系统Posner和Cohen(1984)提出,视觉注意包括___、___、___三个成分。模型以___为基础。

答案:把视觉注意施加到一个目标上;把注意从一个目标上解除;把注意转移到新的目标上14 Selfridge(1959)提出的“鬼城”(Pandemonium)答案:特征分析15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___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同构关系。答案:类比16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___关系。答案:同构 Wason通过四卡问题的研究发现,在命题检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人们表现出强烈的___倾向。答案:证真按照区别性特征模型,当一些字母共用很多关键特征时,人们判断这些字母是否相同要花更___的时间。19 编码刺激的空间关系和特性的皮层视觉系统分别称作___系统和___系统。答案:后期注意;前期注意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___编码和语义编码三种方式。答案:视觉 2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___编码三种方式。答案:语义 号结构

答案:复述

答案:建立符

答案:长 根据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贮存、复制、___和条件性迁移六种功能。根据Shiffrin和 Atkinson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通过___而实现的。25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___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26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___四个阶段。根据特征比较模型,一个概念的各种语义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__特征,另一类是___特征。件性迁移 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析法 经典心理旋转实验说明表象以___形式存储,这样,表象是___的近亲。答案:模拟码;知觉

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___加工,而练习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___加工。答案:自动;控制 24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___、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答案:问题表征

答案:应用算子

答案:评价当前状态

答案:定义性;特点 根据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___六种功能。答案:条

答案:抽象分32 模板说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它的基本思想就是___,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这种形式的匹配被称为模板式匹配。

答案:刺激与模板匹配

答案:典型性

答案:操纵符号33纽维厄(Newell)、西蒙(Simon)等人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计算机,其信息加工系统都是___系统

确认某种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叫做___。答案:模式识别

人们对作出“苹果是水果”的判断要快于“葡萄釉是水果”的判断,该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中叫做___效应。现。该种启发式策略叫做___启发法。答案:代表性 36 人们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总是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37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___。效应。答案:客体优势 答案: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认知心理学家们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识别一个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叫做___39 认知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感觉信息的___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答案:组织和解释

40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动物的视觉系统中有一些神经细胞只对具有一定特征的刺激作出反应,这种专门化的神经细胞叫做___ 案:特征觉察器

答案:行为

双通路假设认为,词的意义既可以通过___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___通路间接达到。答案:视觉;语音

42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是一种___水平的类比,而不是结构水平的类比。

答案:感觉;意义

答43提取条件与编码条件相匹配时回忆成绩更好意味着,当提取任务强凋表面信息时___加工比___加工记忆效果更好。44 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的全部认知状态叫做___。答案:问题空间 答案: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45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___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答案:信息加工46 心理扫描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____。47 新手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而专家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答案:表面;结构

答案:加工水平理论

一种记忆理论认为,记忆代码是对加工这个代码的认知过程的记录,每种加工方式都产生一个认知代码,一般说来,语义加工越多,加工深度就越深,代码越深,记忆越持久。这种理论叫做___ 的参与 大。49 有研究者提出,深加工之所以能导致更好的记忆,是因为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___,一个是____。答案:深入分析;精细的联想和表象50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___,不带有任何感觉通道的特性。通过抑制实验表明,在短时记忆中两种被加工的材料越接近,互相干扰越答案:抽象的代码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语义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___空间。答案:语义;认知52 在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__等方法。答案: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

在特征整合理论中,___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答案:分散注意 的解释。答案:较小的知觉单元;较大的知觉单元 55 最先提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概念的是___。键之处。简述集理论模型。

54自下1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___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___,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

答案:美国学者詹姆士

答案要点:该模型由Meyer提出。是关于语义记忆的特征模型的一种。在该模型中,基本的语义单元为概念,每个概念都有一集信息或要素来表征。这些信息集可分为样例集和属性集或特征集。样例集是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这些特征称为语义特征。这样来看,语义记忆就是由无数的这种信息集所构成的。然而,这些信息集或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当要从语义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对句子作出判断时,就可以分别搜索属性集,再对两个属性集进行比较,根据其重叠程度来作出决定两个集的共同属性越多,重叠程度就越高。重叠程度高时,就可以做出肯定判断,反之则作出否定判断。

七、论述题

1试评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答案要点:(1)特征表说的基本观点是: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它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A.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B.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Bourne等用下1述方程来表示这种概念结构:C = R(X,Y,„)其中,C为概念,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性特征;R为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些规则又称作概念规则,它们确定诸定义性特征的关系。

特征表说的观点简单明了。它的优点是可以很好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并且与当前的一些语义记忆模型相一致。但是,特征表说的弱点也是明显的。目前它只涉及一些逻辑概念和取自命题演算的概念规则,还难以解释各种类型的自然概念或现实概念。特征表说寄希望于深入研究规则学习的规律,进而发现更适合于解释现实概念的更有效的概念规则系统。

(2)原型说的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含着原型,而且也包含维量。Rosch认为概念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A.原型或最佳实例;B.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作用。照Rosch来看,这种概念结构可以解释全部自然概念,包括我们日常应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

特征表说和原型说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特征表说着重概念的诸定义性特征,带有分析性色彩,原型说强调最佳实例或原型,带有整体性或综合性色彩。前者认为特征是由语义表达的,后者设想原型是以一般表象来编码的。特征表说与逻辑对概念的解释及下1定义的方法有直接联系,原型说则可以追溯到古典哲学认识论对概念的理解。但是,二者仍然有共通之处,彼此是可以沟通的。特征表说并不排除概念的诸特征在实例中的整合,原型说所强调的的原型则是具有更多的同类个体共同的属性的实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征表说比较符合一般对概念实质的理解,因而易于被接受。原型说将概念与感性形象相联系,这有合理的成分,但表象的概括程度是有限的,抽象概念与表象没有直接联系,难以解释所有的概念。

4试评述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答案要点:层次网络模型是Collins和Quillian提出来的,它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不过它们说明另一些概念的。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1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层次网络模型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在每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只贮存该级概念独有的特征,而同一级的各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贮存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由于概念按上下1级关系组成网络,因此每个概念和特征都在网络中处于特定的位置,一个概念的意义或内涵要由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Collins和Quillia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该模型,实验结果支持语义记忆具有层次网络结构的看法。

层次网络模型的核心是概念是按逻辑得上下1级关系而组成的网络。这使它具有简洁的特色,但是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层次网络模型涉及的概念间联系的种类是极少的,概念之间既有垂直联系也有横向联系。在层次网络模型中,主要连线为“是一种”、“有”、“会”等性质的关系,没有涉及其他种类的关系。其次,层次网络模型节约了贮存空间但是增加了提取信息所需的时间。此外层次网络模型不能解释典型性效应。激活扩散模型是Collins和Loftus提出的,也是一个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用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模型中的结点表示一个概念,概念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的联系,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愈短,表明联系愈紧密,两个概念有愈多的共同特征。在激活扩散模型中,一个概念的意义也是由与它相联系的其他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的,但概念特征不一定要分级贮存。该模型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启动效应是对该模型的支持。

激活扩散模型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它用语义模型取代了层次结构,因此比层次网络模型显得更加全面和灵活。激活扩散模型更适合于人,可容纳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二、单项选择题:

4.认知心理学之父是(C)

A、Newell

B、Simon

C、Neisser

D、Miller 5.以下1有关知觉的理解目前认为是错误的是(C)A 它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即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B它是一种主动的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

C它是对刺激的觉察,是在刺激作用下1即刻产生的,而且似乎是自动的 D它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6、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效果依赖于(D),因此它对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所强调的复述作用提出尖锐的批评。A加工方式

B加工过程

C加工理论

D加工深度 7.在双重模型中,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是(B):

A、中间直通,两头搜索

B、中间搜索,两头直通 C、熟悉值高采用搜索模型

D、熟悉值低采用搜索模型

8、Kossly(1980、、1981)提出的深层表征,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本义特征,另一类是(C)A 概念特征 B引申特征C命题特征

D表层特征

9、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的区别(B)

A、有无原型 B、维量的构成性质不同C、有无实际存在物

D、有无实际意义 10.《逻辑理论家》编写时依据的问题解决策略是(C)

A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B计划策略C逆向工作策略

D算法搜索策略 11.单独贮存说中,可以说明的是(C)

A单独的意义表征及统一存贮系统

B共同的意义表征及独立的存贮系统 C单独的意义表征及单独的存贮系统

D共同的意义表征及统一的存贮系统

三、多项选择题:

12.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是(ABC)

A、Donders(1868)所做的实验

B、Posner(1969,1970)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

C、Clark & Chase(1972)的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D、Sternberg(1966)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 13.Atkinson-shiffrin提出的包含控制过程的记忆系统的模型中,以下1正确的是(ABC)

A三种贮存都与控制过程相连 B三种贮存都与反应发生器相连C感觉登记与反应发生器交互作用

D三种贮存均交互作用E控制过程与反应发生器相连

14.以下1有关长时记忆信息贮存的激活扩散模型的表述正确的有(BD)A不是认知心理学第一个语义模型

B并不排除概念的逻辑层次关系,且概念间有更多的横向联系C概念特征分级贮存D放弃了概念的层次结构,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 15.表象具有(ABC)功能.对知觉的促进作用B对学习记忆的作用C在思维中的作用D对注意的作用

五、简答题

21.特征比较模型是如何解释范畴大小效应、熟悉效应、典型性效应、否定判断的?

参考答案:(1)范畴大小效应是指在长时记忆的的信息储存模型中,当一个句子的谓语的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的时间也多。在特征比较模型中,在概念之间,共同的语义特征特别是定义性特征愈多,则联系愈紧密。特征比较模型认为对“麻雀是鸟”的判断在两阶段加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就可完成,因为两者的语义距离小,有很高的相似性;对“麻雀是动物”的判断似需第二个阶段,因为两者的语义距离较大,其相似性略低,前者就要快于后者。

(2)典型性效应:是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因为典型性成员的语义特征的相似性要高于非典型性成员,那么典型性成员与这个谓语事物的语义距离较近,故而前者要高于后者。

(3)熟悉效应,判断一个包含直接的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于判断一个包含更高的上级概念的句子,这可能是由于人对后者更为熟悉之故。还是一样的解释,因为是熟悉的上下1级这间的关系,因为经常应用,故反而两者之间的语义距离较小,有很高的相似性,所以出现熟悉效应。(4)否定判断,作出一个否定判断,通常需要进行较长的搜索。因为肯定判断的两者之间语义距离较小,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判断较快,而否定判断,因为两者语义距离很大,相似性也不高,需要搜索较长的时间才可判断,所以产生了否定判断。22.请对算法和启发法作比较

答:(1)算法(Algorithm):指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出现的算子或途径,直到选择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质是按逻辑步骤以保证问题得到解决的一套程序。它是一套解题的规则,并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但是,算法不一定都有公式的形式。而且很多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像上题一样简单易行如上节提到的密码算题,算法就体现在搜索树中。算法的特点:保证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但较为烦琐。

(2)启发法(Heuristics):是凭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称经验规则。特点: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却常常有效解决问题。两者更具特色,算法是不能代替启发法的。

首先,现在不能肯定所有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算法。其次,一些问题虽然有算法,但应用启发法可更迅速地解决问题。(如开保险箱,破解密码)许多问题的算法过于复杂,无法应用。问答题:

试述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条件并对这一心理学流派进行评价。(1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内部条件(4分):(1)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影响;(2)行为主义的影响;(3)格式塔学派的影响;(4)二战后心理学的发展 外部条件(3分):(1)哲学思潮及方法论的影响;(2)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影响;(3)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评价(3分):(1)进步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理论贡献大;(2)应用的前景十分广泛;(3)存在缺陷,受到批评。(1)相减因素法:

理论逻辑:通常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2分)以Donders(1868)实验为例进行分析。(2分)评价:可以分解出大脑内一个完整的认知加工过程各阶段的反应时。但以系列加工为前提,研究者必须对S——R之间的阶段过程有着精确的认识,这很难;减法的观点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矛盾,某一阶段单独加工的反应时不一定等于他放在整体中所占的反应时。(2分)(2)相加因素法:

理论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2分)以Sternberg(1969)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实验为例进行分析。(2分)评价:通过严密地推理,可以间接地确定一个系列加工各阶段的存在。但仍然是一种间接测量,其系列加工假设的合理性有待检验。(2分)(3)开窗法:

一种直接测量RT的方法,在各个加工阶段的转换之际给一个外部指标(如按键),以便直接记录下1每个阶段的RT。(2分)以Hamilton(1977)字母转换实验为例进行分析。(2分)评价:能够直接测量RT,但是在认知加工的后面阶段可能存在对前面阶段的复查、提取和整合等,难以区分。(2分)

(4)反应时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反应速度和正确率的关系(2分)以实验为例述评模式识别的三种理论模型(2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1)模板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2分)实验简析。(2分)优缺点简评。(2分)(2)原型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的概括表征。是外部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代表的类别,从而得到识别。(2分)实验简析。(2分)优缺点简评。(2分)(3)特征分析理论:

基本思想:人在识别一个模式时,将这个模式分解为许多基本特征,再将它们与储存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的组合来进行模式的分类。(2分)实验简析。(2分)优缺点简评。(2分)(4)对三个理论模型的异同比较(2分)

试述自下1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1加工的特点。(5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自下1而上(材料驱动、数据驱动):由刺激到意义,即先分析小的知觉单元,再到大的知觉单元,最后形成对感觉刺激的解释。(2分)自上而下1(理论驱动、概念驱动):由意义(期望、假设)到刺激,即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形成某种期望或假设,制约加工的所有阶段和水平。(2分)

二者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加工,相互结合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1分)

以实验为例述评注意的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2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1)过滤器模型:瓶颈的观点,选择是为了避免系统超载;是一种单通道模型,按照“全或无”的方式选择;是一种早期模型,依据物理属性(新异刺激、强刺激)在高级分析之前进行选择。(2分)实验简析。(2分)优缺点简评。(2分)

(2)衰减模型:不是全或无,而是进行不同程度的衰减;不同刺激材料的激活阈限不同,影响因素有个性倾向、项目意义、熟悉程度、上下1文和指导语等。(2分)实验简析。(2分)优缺点简评。(2分)

(3)反应选择模型:不存在瓶颈,所有的刺激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进行加工,选择发生在晚期的输出阶段,只对某些刺激做出选择反应;选择的原则:重要性原则,重要的信息才输出,按照重要性优先、替换。(2分)实验简析。(2分)优缺点简评。(2分)(4)对知觉选择和反应选择两种观点的比较(2分)

简述注意的中枢能量理论并用该理论分析解释对注意分配问题和影响因素。(1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1)注意是心理能量(或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总能量有限。(2分)(2)两种加工:资源有限加工和材料有限加工。(2分)

(3)注意的分配问题:如果两项加工对资源的总需求不超过资源总量,则可以同时进行。(2分)

(4)影响分配的因素:可供分配的能量受制于唤醒因素;个人的长期倾向;当时的任务要求(指导语)和目的;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4分)

以图像记忆实验为例分析说明感觉记忆的特性?(1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1)全部报告法的实验及结果分析(3分)(2)部分报告法的实验及结果分析(3分)

(3)感觉记忆的特性:延时回忆的结果(2分),图像记忆的容量讨论(2分)

述评长时记忆的层次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3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供参考:(1)层次网络模型

基本观点: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概念(结点)之间有带箭头的连线,形成具有层次的网络;每一级概念水平上,只贮存每一个概念独有的特征,共同的特征贮存在上一级概念上;这是一种预存模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层次网络的连线搜索来提取概念信息,理解句子。(3分)

实验分析:“句子验证”作业。(2分)

评价:语义记忆的第一个模型;不能解释熟悉度效应、典型性效应和否定判断。(2分)(2)激活扩散模型

基本观点:概念用结点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连线表示;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的长短取决于使用频率的高低。当一个概念被激活,就能向四周结点扩散,四周的结点又向下1一级结点扩散。越向下1扩散,强度越弱,直至最后无反应。(3分)

实验分析:启动效应。(2分)

评价: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使模型更加灵活,更具有人性,带上了学习的色彩。能够较好地解释范畴大小效应、熟悉度效应、典型性效应、否定判断现象等。(2分)(3)集理论模型

基本观点:语义单元仍为概念,每一个概念是由一集信息来表征的,包括样例集和属性集。语义记忆由无数的信息集构成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不是由连线决定的,而是由共有的一些样例和属性决定的。重叠程度越多,联系越紧密。(3分)

实验分析:谓语交叉证明“所有句”平均反应时长于“一些句”。(2分)

评价:预存模型的思想,体现了较强的推理能力;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能够较好地解释否定判断现象;全称命题RT长的原因不一定是两级加工;无法解释熟悉度效应和典型性效应等。(2分)(4)特征比较模型

基本观点:每个概念都由一集属性来表示,这些属性可以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属性;信息加工包括两级加工过程。(3分)

实验分析:“多维量表法”验证语义空间。(2分)

评价:能够解释范畴大小效应、典型性效应和熟悉度效应;但是概念的储存是否全是特征,不包括例子值得怀疑。(2分)

(5)总的评价:以上的模型都是以概念为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主要说明概念是如何提取和贮存的。针对人类语义记忆的复杂性,知识不仅局限于概念一种形式,还应该涉及规则、定律等。另外,由于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区分的相对性,在分别研究的同时还应该综合研究。(2分)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启发式策略。(10分)

(1)手段-目标分析:总目标分成子目标,寻找算子缩小问题空间。(1分)以河内塔或野人-传教士过活问题分析(2分);评价:通用性强,属于局部优先;有时会遇到障碍;这种策略是新手的策略,并非专家的策略;两个问题空间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有时很难发现。(2分)。

(2)双向搜索:包括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设立与已有思路相联系的目标,双向交替思维。(1分)举例分析(2分)。一般来说,逆向搜索是新手策略,是知识尚未自动化、熟练化的表现。(2分)

(3)简化计划法:抓住问题的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先解决简单的问题,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解决复杂问题。(2分)举例分析(2分)。

(4)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人们往往是采取有限深度优先和代价深度优先(1分)

下载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6月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感心理学 期末考试 答案 98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大易不卜”出自()。1.0 分 A、 《论语》 B、 《中庸》 C、 《孟子》 D、 《周易》 我的答案:D 2下列哪一项不是君子三畏的对象。()1.0 分 A、 天......

    湛师家庭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中外家庭教育的理论有哪些,解释他们对现实家庭教育的影响。 “活教育”理论体系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它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

    幸福心理学2尔雅满分答案

    ————————————————————————————— 幸福与心理学(一) 1 以下哪位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A、弗洛伊德 B、塞利格曼 C、弗洛姆 D、本沙哈尔 正确......

    2016尔雅通识课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100分专题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蚯蚓家族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两个儿子处理问题的不对。 1.0 分  A、 出发点  B、 地点  C、 方式  D、 时机 我的答案:C 2 “撒谎的孩子是好孩子”......

    幸福心理学论文

    摘要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就如同每个人的爱也各不相同一样,当幸福敲门的时候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当幸福逝去的时候你有没有遗憾曾经没有牢牢抓住幸福的尾巴,......

    幸福心理学论文

    1.何为幸福1.1幸福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心理学,有两个词语组成,一个是幸福,一个是心理学。我觉得这就是很有创意的幸福,,这告诉我们这门课不仅仅是心理学课,更是一门给予让我更好地感......

    幸福心理学总结

    幸福心理学——让幸福与我们同在姓名:芦鹤学号:1110600016班级:2011级物理师范一班摘要:幸福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到底要怎样获得幸福?本文从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为什么不幸福和......

    幸福心理学(论文)

    追求——我的幸福观[摘要]:如果你问幸福是什么,会得到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答案。如果你问对方幸福吗,却只有是和否两种答案。对于幸福的认知,既是我们的主观情感,也受客观环境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