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声现象拔高题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2.根据图2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3.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4.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5.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7.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8.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1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13.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
B.隔着防盗门也能辨别说话的人,依据的是说话人声音的大小
C.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 14.关于图l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1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7.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8.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9.“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20.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2.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23.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24.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25.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6.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减少噪声的惟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2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
29.右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30.我们在电话中也能分辨出谁在说话,这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3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 B.频率高 C.音量大 D.音色差
32.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3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5.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36.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37.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38.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39.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生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强弱不同
40.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音量,改变的是电视机声音的 A.音色B.响度 C.音调D.传播速度 4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42.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43.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4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5.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二、填空题
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2.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一种你知道或者你设想的太空测距仪器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7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6.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
7.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音响、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其中,音调由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
8.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10.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效应。11.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_______________;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入人耳。
12.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3.音乐会上台上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________,琴声通过________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观众根据声音________的不同可以听出还有什么乐器在演奏。
14.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15o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15. 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6.在中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两位老师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各自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 _____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17.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___,他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三、简答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请按示例的要求说出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中的一个,并举出一个相应的 实例。
示例:隔声。实例:佩戴防噪声耳塞。
答:________________。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D 6.A 7.B 8.A 9.B 10.D 11.C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C 19.B 20.B 21.ABC 22.C 23.A 24.B 25.C 26.B 27.A 28.A 29.C 30.B 31.C 32.A 33.D 34.C 35.C 36.C 37.B 38.B 39.C 40.B 41.B 42.D 43.B 44.C 45.C
二、填空题 1.空气柱。
2.答案: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3.3000 真空不能传声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装置 4.答案:频率(快慢)5.答案:振动 音色 6.答案:吸声、消声、隔声 7.答案:频率
8.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9.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10.答案:音色、双耳 11.答案:小、空气 12.答案:振动、大于 13.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14.振动 340 声源处 15.答案: 固体(或金属)
16.答案:13.(1)振动、空气、音色;(2)声源 17.答案:音色,空气
三、简答题
1.答案:(1)0.02、20;(2)7500m、8700m;(3)不能,因为月球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答案:消声、摩托车装有消声的排气管
四、实验探究题 1.(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第二篇:声现象第一节训练题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填空题
A级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
3.如图3-1-5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
乙 甲
图3-1-
5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
5.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____m.(v声340m/s)
6.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
7.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8.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10.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米/秒.
11.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12.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秒.
13.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14.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秒以上.
15.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_发生___.
选择题
A级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B.0.1秒
C.0.01秒D.0.001秒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A.快B.慢
C.一样快D.无法比较
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B.振动
C.温度升高D.体积膨胀
4.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A.电磁波B.真空
C.空气D.耳朵的鼓膜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提质的不同而不同.
6.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
B级
7.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B.最多两声C.3声D.4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9.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v=340米/秒).()
A.1025米,175米B.600米,600米
C.1000米,200米D.850米,350米
提高作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填空题
1.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发声体的_________ 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_______,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_.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m/s.3.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
4.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_________次敲击声.5.你知道超音速飞机吗?按常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_ km/h.6.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某同学测出声音在空气中2 s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是690 m,由此他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7.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二、选择题
8.(多选)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9.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D.空气、海水、铝
10.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旷野里空气稀薄
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当气温是15 ℃时,你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你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
A.340 mB.170 mC.34 mD.17 m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D.声音能够在任何物体中传播
三、计算题
13.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
14.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洋的深度,当从海面发出声音3 s后接收到回声时,测量出此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40 m/s)
15.某司机驾驶汽车穿过山洞后以54 km/h的速度向远离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 4 s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此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
第三篇:声现象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声现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s.
6.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m.
7.频率为Hz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Hz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dB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dB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产生的。
二选择题
10.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11.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D.岸——水——鱼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14.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16.医用听诊器的作是()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17.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8.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1-1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9.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
2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21.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1-2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
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22.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 和② 两处补上恰当的文
字:①②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声具有.(4)短文B 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
四、应用题
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声现象》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响度音色音调2.空气音色3.声波振动能量4.2250 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甲116.6607.208.70909.振动
二、选择题
10.D11.D12.C13.C14.C15.A16.C17.C18.C19.C
三、实验与探究题
20.机械闹钟A泡沫锡箔纸衣服 21.(1)低(2)控制变量法(3)改变弦长、改变音调(4)增加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22.(1)超声波频率(音调)(2)次声波(3)20HZ能量(4)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四、计算题
23.固体略
第四篇:声现象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初步学习: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2.过程和方法 ● 经历活动: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传播介质、传播快慢)的活动 对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 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各种声音带给你的不同感受(宁静?欢乐?振奋?烦躁?)
体会声音世界的奇特和多彩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
2、难点:音调与音色的应用,声知识的拓展
3、学习方法: 认真实验、认真观察、认真探究
三.知识疏理
(一)课本知识疏理
1.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
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介质。固、液、气均可,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纵波的形式)
声音传播的速度:在空气中340m/s、水中1500m/s、钢铁中5200m/s 2. 乐音的三要素
(1)响度(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人耳距声源的远近。
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0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50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70 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90 dB。
(2)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嘴能说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3)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于声源的结构。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音色不同。(结构改变较大)
买西瓜轻拍听生熟,是根据音调不同。(松紧发生改变)3.噪声:狭义上说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波形无规则。
广义上说是一切影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消声、吸声、隔声。4.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5.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注意点:伤人。
(二)课外知识疏理
1.双耳效应:两只耳朵更能确定声音产生的方位和距离,有给声源定位的作用,听声
音更具立体声。
2.回声:原声经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0.1s人耳
才能区分,要听到回声,人耳距声源至少17m。
3.发声体越紧、越细、越短,振动所发出的音调越高。如吹笛子、吹酒瓶等。
4.声音的反射:声波像平面镜反射太阳光那样,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5.(从阅读和习题中自己补充)
六.难点讲解
[例 1]“声音的高低”到底指什么? [分析]: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惟—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例2]声音的三要素.
[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它们用来描述人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受.因为响度、音调和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
响度,它表示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音调也称音高,客观上音调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
音色人耳也可以分辨出这不同声音靠音色。[例3]超声波是怎样清洗精密零件的? 精密零件浸没在清洗液中,清洗液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一会儿受压变密,一会儿受拉变疏.在受拉变疏时清洗液会发生碎裂,碎裂时会产生许多小空泡,这种小空泡立即又会崩溃,而崩溃时会产生很强的微冲击波,这种现象叫“空化现象”.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小空泡便急速地生而灭、灭而生.由此产生的冲击波就像是许许多多无形的“小刷子”很起劲地刷洗着精密零件的每个角落.
例题讲解
1.甲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入耳的错觉
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D.人的双耳效应
2.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的()A.音色 B.振幅 C.频率 D.响度
3.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 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
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声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B.各种乐器都是声源 C.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D.公路边的高音嗽叭是声源 2.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们当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气体、固体、液体 D.一样快 3.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A.在海洋深处 B.在月球上 C.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 4.在一般情况下,房间内说话比室外听得更清楚,其原因是()A.房间内能听到回声 B.房间内没有嘈杂声 C.房间内原声和回声混合 D.以上原因都对 5.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音乐会上的钢琴声 B.节日的焰火鞭炮声 C.邻居装修房屋的电锯声 D.爽朗的笑声
6.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几乎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A.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了 B.锣面停止了振动 C.锣的振动频率变低了 D.锣的响度变小了
7.某人在下雨天看到闪电后2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的云层离人大约()A.680米 D.6×107米 C.1360米 D.1.2x108米
二、填空
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9.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______体、_____体和______体能传声,在_____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也能够传声。
10.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1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__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_______。
三、实验
14.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小的泡沫塑料颗粒再用该喇叭播音,想一想,你能得到哪些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结论,试举两例。
五、计算题
15.一艘船,停在海面上利用声音的反射向海底垂直发射声音,经测量,从发射到接受到回声,所用时间为10秒,求海底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
第五篇:声现象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