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上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六上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鹿邑县真源四小
朱新立编写
1《山中访友》——李汉荣 课文记叙了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山雨》—— 赵丽宏 课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 郭枫 课文具体描写了黑甲虫、小圆虫、蜥蜴的生活情景,还简略的写了甲虫的音乐天赋、小虫子的智慧。流露了作者赞叹小虫子友善和谐的相处、勤勉的劳作的思想感情。
4《索溪峪的“野”》——曹敬庄 本文作者通过具体描述索溪峪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索溪峪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5《詹天佑》—— 课文主要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怀念母亲》——季羡林 课文以回忆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 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
7《彩色的翅膀》—— 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从黑龙江捕捉小昆虫,将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8《中华少年》——李少白 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9《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穷人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10《别饿坏了那匹马》——许申高 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11《唯一的听众》——落雪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第二篇:六上语文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
1、本学期要求我们养成(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2、《我们爱你啊,中国》从(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等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4、《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5、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和(兴办教育)。
6、课文最后一节在全文起(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的作用。
7、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音乐家,课文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文中提到他的名曲是(《革命练习曲》)。
8、肖邦离开祖国的时间是(1830年11月的一天),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送给他的特殊礼物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其目的是(要肖邦永远记着祖国)。老师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是(《即使你远在他乡》)。
9、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个场景:(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10、解释:(1)妻子:(妻子和孩子)。(2)漫:(随意、胡乱)。(3)元:(同“原”本来)。(4)但:(只)。
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被称为(“诗圣”),这首诗被前人称为他(“生平第一首快诗”)。诗中表达全家人狂喜之情的诗句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2、《示儿》一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血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3、陆游希望死后儿子们在“家祭”时告知的事是(“王师北定中原日”)。
14、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相同点是(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是《闻》是通过(“喜”)来表达,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
15、“负荆请罪”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愿受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这个成语出自【来源于】(司马迁)写的(《史记》)一书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与这个故事相关的另外两个故事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这三个故事合起来则叫(“将相和”)。
16、《船长》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7、本文中的船长叫(哈尔威),文章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18、本文是按照(“遇险——自救——牺牲”)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19、本文在写作上有两大特点:(1)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品质;(2)在(叙述)中适当地融入(议论)。20、《最后的姿势》一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课文除了(正面描写)谭千秋老师,还运用了(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品质和人物形象。文中共(四处)环境描写,引用了(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这三位人物的对话。
2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
22、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是这样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样的姿势还可以说是:(生命的姿势、永恒的姿势、英雄的姿势„„)
23、谭千秋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课文展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24、《爱之链》一文主人公叫(乔依),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
25、《小草和大树》一文讲了(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逆境成才)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三姐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以及(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26、三姐妹及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
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27、霍金是(英国)人,被称为(“宇宙之王”),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28、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9、我们要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30、“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指(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31、《姥姥的剪纸》一文,(“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作者喜欢的几幅“牛兔图”让我们感受到“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
32、《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作者(叶圣陶)。中国最著名的民间故事有(《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33、这个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34、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鹊桥”相会,这就是“七夕节”的由来。
35、《安塞腰鼓》是我国现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36、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更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37、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38、“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4)次,“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①好在火烈的舞蹈场面;②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③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④好在变幻的舞姿。)
39、文章最后一小节(“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话的作用是(呼应开头),“一声渺远的鸡啼”表明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40、《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洋溢着作者对它的(敬畏)之情。
41、作者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树起到(衬托)、(对比)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4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写(柳树),还在写(人)。读了这句话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43、《草原》作者(老舍),他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44、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赞颂了(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
45、课文最后两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全文中起(揭示中心)的作用。
46、草原的特点可概括为(大、绿、美);蒙古族人民的特点可概括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47、《麋鹿》一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48、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49、《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作者(巴金),他的代表作有(《家》、《春》、《秋》)等。本文是一封(书信),它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50、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课文赞扬了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51、《钱学森》一文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
52、按时间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第六自然段后面),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在写作方法上叫作(倒叙),这样写的作
用是(它可以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
53、《詹天佑》一文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4、我们要学习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55、课文具体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件事。
56、居庸关
特点:(山势高,岩层厚)开凿方法:(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
特点:(长约1100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开凿方法:(竖井开凿法)。
这两个隧道的开凿方法体现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
57、《鞋匠的儿子》一文中参议员们的态度变化:(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58、文中三个“永远”分别体现了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重、爱戴和感激)。
59、解释:示:(指示、训示)。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躬:(亲自)。渠:(它,指方塘)。为:(因为)。始:(才)。终:(到底,毕竟)。
60、我们了解的陆游的诗作还有:(《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朱熹的诗作还有:(《春日》)。
61、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名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2、《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63、全文的中心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6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65、《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题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
66、修改病文(句)的一种方法是:(放开声音去读)。文学大师(叶圣陶)先生特别提倡利用这一方法修改稿子。
67、描写戏曲表演精彩的成语:(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68、各种各样的风:(寒风、劲风、金风、凉风、热风、朔风、狂风、微风、暴风、清风、轻风、旋风、龙卷风)(1)(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2)(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3)(金风)送爽,大雁南飞。(4)(狂风)刮来,飞沙走石。(5)(暴风)骤雨,(寒风)刺骨,(和风)细雨,(狂风)大作,(凉风)习习,(微风)吹皱池水,(热风)吹来,令人皮肤有着火之感。69、照应(zhào yìng):这篇文章前后照应。
(zhào ying):奶奶正在照应她那刚满月的小孙孙。70、(化妆)打扮
(化装)成男生
71、冰雪(融化)钢铁(熔化)
白糖(溶化)72、(临近)演出时间
我家(邻近)有一棵大榕树。73、很讲(品位)
(品味)名菜
74、(直截)了当
(直接)指导
(直捷)到达
75、照样子写词语:(1)雪白——白雪:(故事——事故)(著名——名著)(鸡蛋——蛋鸡)(国王——王国)(蜂蜜——蜜蜂)(2)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互相——相互)(适合——合适)(寂静——静寂)
75、“煮书”就是(把书读熟了,读透了)。有关读书的名言:(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76、文体归类:
(1)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四首古诗
(2)小说:《船长》、《爱之链》
(3)记叙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郑成功》、《詹天佑》„„
(4)散文:《草原》、《青海高原一株柳》、《安塞腰鼓》
(5)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6)历史小话剧:《负荆请罪》
(7)书信:《给家乡孩子的信》
(8)说明事理(议论文):《学与问》
77、课题归类:
(1)爱国主题:《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詹天佑》、《钱学森》
(2)反映人间真情:《爱之链》、《船长》、《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
(3)反映奋斗事迹:《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4)反映风俗民情:《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
(5)赞美祖国大自然:《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 78、作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示儿》:陆游
《爱我中华》:乔羽
《船长》:雨果 《我不期望回报》:汪国真
《小草和大树》:谈雨山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杨红樱 《姥姥的剪纸》:笑源 《牛郎织女》:叶圣陶
《安塞腰鼓》:刘成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
《草原》:老舍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观书有感》:朱熹
《大自然的文字》:伊林 《大风歌》:刘邦 79、按类写名言:
(1)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3)与“团结就是力量”意思相近: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关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5)(6)(7)(8)(9)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与“知识”有关: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赞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老师对自己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复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复习
第一课:
1、《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讲了两个孩子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了未来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第二课: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这一主题思想。
第三课:
《桃花心木》通过记叙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事,说明了人在艰苦环境中要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的道理。
第四课:
《顶碗少年》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详细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说明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拍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第五课:
《手指》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虽各有所长,个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从而阐明“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第六课:
《北京的春节》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
京纯洁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第七课:
《藏戏》的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
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民居》详细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展示
了我国地方居民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居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
第九课:
《和田的维吾尔》的作者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
点以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性格的赞美与歌颂。
第十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
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
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第十一课:
《灯光》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
桩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十二课:
《为人民服务》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
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第十三课:
《一夜的工作》通过记叙作者陪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看到他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单朴素的工作作风,表
达了作者对人民总理无限敬仰之情。
第十四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记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
第十五课:
《凡卡》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的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
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第十六课;《鲁宾孙漂流记》由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了大风暴,船翻了,他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了重重困难,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
八年,最终获救,回到英国。片段部分主要写了鲁宾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
和面对现实的思考。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宾孙不畏艰险、正视现
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第十七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由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更改围
绕“历险”,介绍了主人公汤姆五次历险的过程。精彩片段讲述了汤姆和贝
琪从迷路的山洞反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 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十八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以“美丽”为线索,选取了居里夫人长达
67年之久的人生旅途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片段,由表及里地塑造了她从
外表、人格、心灵到精神境界都具有的“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感人形象,给
读者留下“什么是真正美丽”的深刻思考。
第十九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
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
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关斌的共同努力
下,“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
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第二十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实际问题,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
论断。
第二十一课:
《我最好的老师》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
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第四篇:六上语文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六上语文理解课文内容填空(2)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主人公分别是 赵 国的 廉颇 和蔺相如。发生的年代是战国时代“负荆”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因为廉颇错怪了蔺相如,所以他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说明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知错就改的人。而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想着国家,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后来,“负荆请罪”就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我还知道和这个有关的两个故事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故事来源于《史记》。
2、《最后的姿势》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
保护四名学生 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谭千秋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他用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这样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3、如果让你采访地震灾害的幸存者,你会说:“请问,面对灾难您是如何坚持到最后的 ? ”
4、《船长》这篇课文选自 法 国著名作家 雨果的短篇小说。他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课文按(遇险—自救—牺牲)为提纲分为三个部分。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 ”号客轮遭“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5、1)忠于职守的意思是忠诚于自己的职业与岗位。2)做人之道的意思是做人所要遵守的道理。3)船长的做人之道体现在先救妇女儿童,救了船上所有的人,自己选择与船共存亡。我认为:尊老爱幼、帮助同学、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之道。
6、“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句话是说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的品德所感动,蕴含着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
7、“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英雄的权利”指的是在生死关头表现出英勇、无私、无畏的精神。
8、《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本文记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这“爱”发生在 乔依、老妇人 和 女店主之间,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课文以“爱之链”为题是因为:乔依关爱老妇人,老妇人关爱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了爱的链条。也传达了作者希望这种关爱能如美丽的链一样,连续不断的传递下去。
9、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 给予了你,我便不期望回报。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0、“爱之链”的意思是爱的链条环环相生、接连不断。因为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而老妇人又资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和乔依互相扶持,所以就将爱心不断传递下去。学了这课,我明白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的道理。
第五篇:六上复习课文内容
1.山中访友
1.在作者的眼中,山中的一切都成了有生命的人,他们能跟作者说话、交流,成了作者的朋友,所以作者进山看景成了山中访友。
2.老桥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虚名,任劳任怨,作者对老桥的赞美和敬佩。3.描写:古桥/拟人 树林/拟人想象 山中的一切/排比拟人 石头/联想 雷阵雨/想象 4.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首尾呼应 2.山雨
1.这篇如诗般的散文,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雨图。重点写了山雨的声音、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山雨的余韵,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草虫的村落
1.草虫的村落中蕴藏着亲情、友情、音乐、快乐、勤勉、智慧、团结、生机。
2.这篇课文作者郭枫以奇特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以草虫的眼光,把细密的草茎想象成茂盛的森林;把草虫生活的地方想象成村落„把草虫走的路径想象成大街小巷‟把小虫包围蜥蜴的情形想象成友好交流。
3.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比喻想象 他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比喻想象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他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比喻拟人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比喻 4.索溪峪的野
1.野的含义:原义不讲情理。本文义不经人工雕琢,一切顺其自然,返璞归真。2.给野加双引号的作用:强调
3.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几个方面体现索溪峪的野。总分结构 5.詹天佑
1.这篇课文以人名为题,以詹天佑的热爱祖国,工作严谨的精神贯穿全文。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用具体的方法安排材料。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体现了詹天佑充满智慧工作严谨。詹天佑对工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工作到位。詹天佑是在地理险恶,被帝国主义者嘲笑,科技落后的情况下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个爱国,维护国家尊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的人。2.课文从詹天佑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6.怀念母亲
1.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生身母亲和祖**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不变的爱意。
2.频来入梦的原因:作者身居异国他乡,对两位母亲的怀念思念
3.为什么凄凉又甜蜜:说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居异国他乡不能与朋友相聚感到孤寂,说甜蜜是因为作者想到在故国的情景,幸福感无处不在。7.彩色的翅膀
1.表达了战士们热爱祖国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思想感情。
2.战士们都咬着……每个战士的心田。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兴奋开心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用一系列动词表现 8.中华少年
1.诗人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9.穷人
1.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穷人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穷人悲惨命运,赞美了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3.桑娜:勤劳善良有爱心无私有同情心贤惠。渔夫:勤劳善良有爱心无私有同情心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别饿坏了那匹马”出现三次,贯穿全文,层层推进。
2.“我”:手不释卷求知若渴爱书如命 父亲:有同情心为他人着想正直 残疾青年:善良不计一己得失善解人意 碧云:善良为他人着想 11.唯一的听众
1.我为什么会忘记老人是个聋子?因为在我的眼里老人不是聋子,我每天用心拉琴,老人每天用心听琴。2.从老人的眼中能看出老人对我的关心鼓励以及对我的期望。3.老人并没有耳聋,因为他看到我没有信心很自卑所以说自己耳聋 12.用心灵去倾听
1.苏珊:善良善解人意尊重孩子的语言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蔼可亲乐于助人。2.三件事:1.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2.在我痛苦时给予安慰3.耐心倾听我的心声
3.“汤米我要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为了不想让汤米知道苏珊死了很难过鼓励汤米要乐观面对生活。13.只有一个地球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养育人类孕育万物,破碎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对地球的危害。14.鹿和狼的故事
1.启发:丛林中的生物有着优胜劣汰但又唇齿相依的生物链。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生态灾难。我们看待一件事要多层次多角度防止片面性。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空气与人类的生命十分重要息息相关一定要保护好。
2.“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眷恋不可分割的关系。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谁也没有权利去破坏神圣的大地,大地提供丰富资源养育我们,我们应该爱护大地的一切
4.“任何降临在大地身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孩子身上”我们和大地的关系不可分割,如果我们破坏大地,我们和大地共兴亡。16.青山不老
1.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它的价值的?天气环境恶劣之下
2.老人实现的价值是什么?他把沙化地变成了绿洲,他造福人类绿化环境的精神。3.老人精神: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人类、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17.少年闰土
1.选自鲁迅的《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见多识广,活泼开朗的闰土。课文主要讲了闰土给我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鱼四件事。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话是写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作者先描写出一幅月夜下宁静的景象。环境描写起到烘托人物形象作用。
3.闰土生活在海边的农村,而作者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见多识广,而作者孤陋寡闻。说明作者向往农村生活。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课文写了五件事: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是因果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表面指没有光线,实际上是指旧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名连一点自由的民主都没有。“碰壁”表面上指碰到墙壁,实际上指鲁迅先生在革命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迫害。
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委婉的批评作者读书囫囵吞枣。4.鲁迅先生对青少年关心爱护、对旧社会罪恶的痛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心、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和蔼可亲、语言风趣、5.为什么严肃起来?因为车夫的遭遇,使他再次看到旧社会的罪恶,而且联想到更多的苦难中国人民,所以他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19.一面
1.讲述了作者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和为革命事业愿牺牲一切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鲁迅先生敬佩、怀念和喜爱之情。2.进行3次外貌描写,6次写到了鲁迅的瘦。3.3次外貌描写不同在于观察距离和观察细致程度 4.从外貌看出他坚强刚毅顽强乐观。
5.“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作者与鲁迅见了一面,这给他极大的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作者巨大的力量。
6.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不顾自己的健康忘我地工作,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20.有的人
1.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对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全文用了对比手法。21.老人与海鸥
1.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我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默契和谐,海鸥翻飞的景象像一幅有声有色的画。
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晴里带着期盼。我体会到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
3.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白色漩涡中脱出生来。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语意未尽。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需要强调。从描写海鸥的词语我体会到海鸥对老人尊敬爱戴和依依不舍。22.跑进家来的松鼠
1.松鼠在我家做了三件事:储备冬粮、晾晒蘑菇、烟囱垫窝 2.松鼠可爱活泼,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关心和喜爱。23.最后一头战象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的在上面摩挲着,眼晴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从逢的老朋友。从作者对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嘎羧见到象鞍时心中的激动,对过去的怀念与回味。
2.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扑啦啦跳出水面。久久凝望也许是在想二十六年前,战场上那惊天动地的场面。亲了又亲礁石也许是他曾经洒过鲜血,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在呼唤战友的灵魂,诉说对战友的怀念。24.金色的脚印
1.狐狸们和正太郎的关系变化:先是有距离,老狐狸对他十分惧怕,后来是互相信任,友善
2.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当然他有更深刻的含义。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的东西。文中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与人类和谐友善的相处,还有正太郎对动物生命的珍爱。这些正是一种美好崇高的情感。因此课文以金色的脚印为题来赞美这些珍贵的有意义的东西。日积月累七
诗人是借咏马言志,诉说自己盼望建功立业却不获赏识的苦闷。26.月光曲
1.第九段:先是表现音乐舒缓柔和,然后气势逐渐增强,最后高昂激越。2.文中两个您:第一个表示猜测,第二个表示肯定
3.贝多芬用美妙的琴声把盲姑娘带入了月光下的大海,所以盲姑娘看到大海了是他用心感受音乐。
4.因为贝多芬同情兄妹两,盲姑娘有那么热爱音乐,被兄妹两互相体贴关心的亲情所感动,所以给他们弹琴。
5.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弹完一首再弹一首。27.蒙娜丽莎之约
1.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28.我的舞台
1.我为什么对两位大师提出抗议?因为我自尊心强烈,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热爱。台上认真演戏,台下认真看戏。
2.在作者眼里做人和看戏事紧密联系的,不仅要认真演戏还要老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