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共5篇)

时间:2019-05-14 17:3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第一篇: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一、引言 英国,一个历经千年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古老国度,一个见证了人类蹒 跚学步、茁壮成长的沧桑智者,一个坚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翘首观世界、看 未来的猛士。他走过邪风冷雨,带着他那份沉甸甸的回忆,带着他那份独有的 气质与底蕴,正一刻不停歇地朝着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蓦然回首,那一长串深 深浅浅的历史脚印中,每一步都述说着一段不一样的却都一样惊心动魄的历史 岁月,或伤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 轻掸灰尘,打开那幅已微微泛黄的厚重历史画卷,“大英帝国”“日不落帝 国”“维多利亚时代”在光芒闪烁,诉说着英国在 19 世纪的灿烂辉煌。19 世纪 的英国,经济上、国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从一个小 小的岛国一步步壮大,成为领土遍及世界各洲,影响世界的大帝国。在19 世纪,它流了血,流了泪,也收获了财富,取得了进步,脱胎换骨。在当时的世界上 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19 世纪的大英帝国都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话。

二、经济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1801 年以后,英国在与法国长达14 年之久的战争之后最终大获全胜。英国 的皇家海军控制了海权,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商业空前繁荣。战争的胜利扩大 了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成为了英国的原材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地,不但为英国 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原材料还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为工业发展 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工厂日夜不停的机器喧嚣声,英国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成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速度飞速发展。工业产值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 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英国在世界上的 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伦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19 世纪50~ 70 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 “维多利亚时代”。在这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 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 1/3 以上。1850 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 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这个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 岛国成了不容小觑、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

(二)城市化与人口增长 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带动和促进下,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 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极其快 速。到1851 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农村人口,初步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 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舞台。农村文明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与理念。铁 路网在英国土地上星罗棋布,贯穿大江南北,让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更加的方 便更加频繁。在19 世纪的一百年中,英国总人口增加了3 倍,人均收入却增长 4 了4 倍,这就说明了19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让 解决人民温饱,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三)万国博览会 19 世纪中期,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繁荣让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如日中天,英国人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所拥有的财富极为自豪。为了向世界展示 强盛的英国,万国博览会(亦成为“水晶宫博览会”)于 1851 年 5 月 1 日在伦 敦海德公园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钢管搭建而成的建筑物内举行了。万国博览会以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为主题,展期为 185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1 日,历时 5 个多月,吸引了 6039195 名参观者。展馆长约 563 米,宽约 138 米,建造费时仅九个月,后被移动并且重建于伦敦南区的塞登哈姆,这个地 区后来也因此被更名为水晶宫。展出了包括轨道、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 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等万余件展品。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在“灿烂光辉的玻璃顶下举行了他们的工业 和和平的凯旋式”。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 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淋漓尽致、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了英国人对自己的自豪与满 足,以及他们对未来,对人类科学的满腔希望、虔诚信服。

(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经济的初期发展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有 利也有弊。19 世纪的英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相当迅速,人们尚未意识到或 者尚未想出合适策略来适应并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下是当时最 主要的两个问题:

1.阶级剥削 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 受剥削压迫的弱势群体。“血汗工厂” 频频出现,工人阶级,特别是中下层 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并未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多少好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市贫民的数量居高不下,他 们的生活用“凄惨”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2.环境污染 工厂的“三废”让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伦敦的大地上插满了“大烟管”,日 夜不停歇的朝着天空排着滚滚浓烟,这些烟遇水汽后便变成雾,伦敦也就在 19 世纪成了“闻名于世”的“雾都”。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 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 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

(五)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重要特点,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 状态,经济危机便会席卷而来。英国,作为一个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工业化程 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次经济危机理所当然的在英国爆发。

1.爆发原因及背景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18 世纪末19 世 纪初,英国国内也曾多次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机器生 产发展尚不充分,这种危机仅限于局部地区及部门。1825 年以前,英国经历了 一个短暂的工业高涨阶段。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1820 年增长了大约 1/3,当时 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 58%,棉花消费量增长了 39%。但是,国内外市场却 6 没有随着相应扩大。那时拿破仑战争结束不久,再加上欧洲农业歉收,欧洲市 场缩小,一片萧条。从前局部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转变成周期性和普 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正如《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一书中所说:“英国在欧洲 市场的商品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额从 1814 年的2690 万英镑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万英镑。对美国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从1815 年的1580 万英镑减少到 1340 万英镑。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受到极大限制。1824~ 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 严重的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2.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英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遭受了沉重打击。3549 家 企业、80 家银行破产,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 年3 月的1390 万英镑骤 跌至1825 年12 月的 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生丝、煤的消费量锐减,出口 额减少了 16%。失业率骤然上升,并导致人口外流。但是当时德、法、美等国 工业革命尚未完全展开,所以,1825 年的经济危机还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议会改革

(一)1832 年议会改革

1.第一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国王 在首相和内阁成员选举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权(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宁·哥 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灵顿时,都是国王自己的选择。)。在乔治四世在 位期间,英国内阁越来越独立于王权,并向议会下议院靠拢,实际上,内阁才 7 是当时英国行政决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罗金汉姆和首相福克斯当政时期,他们 从不将国王视为“一国之主”,也不把自己当做国王的“仆人”。首相,从国王 的“总管家”变成了英国的真正主人。首相与内阁之间的微妙而紧密的关系让 他们同享利益、共担风险,而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却越来越被疏远。1830 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推动下,民主运动铺天盖地一般席卷欧洲,势不可挡。从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几个月里,上下议院收到全国各地总共645 份请愿书。但威灵顿公爵为首的托利党认为现行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甚至还公 开宣称坚决反对改革,寸步不让。当时,英国国内民众间施行改革的呼声震天,这就注定了托利党在同年的选举中必然惨败。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国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辉格党领袖格雷组阁。格雷内阁于1831 年 1 月成立了以罗素勋爵为首的四人小组,负责起草改革议案,同年 6 月 7 日 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并生效。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议席分配做出调 整。取消了人口未达到2000 人的56 个“衰败选区”的议席,人口在2000 至4000 的31 个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143 个议席给大型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县,下议院总人数则不变。

二、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在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后,除了大银行家、大商人、大工厂主有选举权外,大批手工作坊主、小商人和部 分佃农也获得了选举权。

三、规定了选民登记程序,缩短了时间。选举时间从 15 缩短到2 天。3.意义

1832 年的议会改革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经过如此大规模的运动多番周 折而换来的改革,却收效甚微。马克思也曾批评说:“恐怕还从来没有一个像这 样强大的、看来似乎成功的人民运动得到这样微不足道的表面结果。”虽然工人 8 是改革运动的主力军,但是改革并未改变工人们艰苦的生活,并未带给他们真 正的民主权力。中尽管如此,1832 年的议会改革任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削弱了国王、贵族、上议院的势力,促进了政党组织的完善和两党制 度的形成,是英国议会君主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激发了人们深入选举改 革的信心和决心,一种内阁与国王、政党、社会舆论、上下议院之间的新型权 力关系逐渐形成。

(二)1867 年议会改革

1.第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进入19 世纪60 年代后,工人阶级政治积极性再次高涨,议会改革燃起了新 的希望。1861 年,英国各地工会组织纷纷要求改革制度。1864 年,积极支持英 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65 年,“全国改革联盟”成立,力争改革选举制度。马克思亦积极支持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他认为结束资 产阶级垄断性统治的时机尚未成熟,最大限度的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才是切实目 标。在第一国际、“全国改革联盟”等组织以及马克思等人的支持下,大规模的 改革运动在英国曼切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展开。声 势浩大的改革队伍行进在各大街头和公园,议会的改革已成了大势所趋,势在 必行。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当时的首相是反对改革的保守党的德比,但是拥有较高政治声望及地位的 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累利审时度势,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应顺应天势民意。于是本杰明扮演改革派以笼络人心,于1867 年3 月18 日向下议院提出改革议 案,在做部分修改后,8 月通过上议院批准以及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9 签署后生效。1867 年的改革法案对议会席位做了再一次调整,取消了46 个“衰 败选区”,空出52 个选区给大工业城市和郡。伯明翰、曼切斯特、伦敦以及其 它中型城市席位有所增加。改革议案基本去除了“衰败选区”,小资产阶级和上 层工人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3.意义 虽然广大的城市下层工人以及全部的农业人口并未获得选举权,议会选举 制度的民主化任务认为结束,但是大多数工人境况得到好转。1867 年的议会改 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三)第三次议会改革 1.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1880~1885 年英国爆发严重经融危机,失业率暴涨至历史最高点,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爱尔兰掀起了民主自治运动的高潮,苏丹更是爆发了马赫迪抗英大 起义,英国在非洲东北部的殖民扩张也遇到了困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执政的格拉斯顿自由党政府陷入困境。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约瑟夫·张伯伦为自由党激进派代表,他趁机联合在野的保守党给政府施 压,促使格拉斯顿政府提出两个新的议会改革法案——《人民代表制》法案以 及《重新分配议席》法案。《人民代表制》于1884 年12 月通过议会。该法案对 选民范围进一步作出了调整扩大,选民增加了1 倍,扩大到450 万人。“房主选 举权”扩大到了各郡县,部分工农业者也也有了选举权力,但是未成家立业、依靠父母生活的男子以及全部的妇女、家庭佣人都没能获得选举权。《重新分配 议席》于1885 年1 月通过议会。它取消了72 个人口未达到1.5 万城市单独选派 10 议员的权利,并将之并入其它郡县。按照每5.4 万人分配1 个议员席位的标准将 全国划分为617 个选区。全国22 个城市以及剑桥、牛津大学仍然保留2 个议席,其它各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能有一个议员代表。3.意义

这次议会的改革让议席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对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的工人 有一定好处,一定程度上让工人阶级以及部分农业人员参与到了国家政治中,对改善工人的处境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三、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兴起和发展 世纪30 至40 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进行着巨大变革的,一种新 型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在英国文坛。它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贴近真实生活,最大限度的反应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面貌。在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消退的时候逐渐占领英国文坛,19 世纪40 至50 年代达到鼎盛。

(二)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可谓是密不可分。并且具有小资 产阶级文学特点,由于大部分作家均出生于小资家庭,故其作品也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小资阶级的生活。在这些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中,大部分都塑造了一个 奋斗不息的积极的小资形象。虽然此类文学作品幽默讽刺,反对暴力性革命、主张社会改革、拥护道德批判和道德感化。此外,不少优秀女性作家在文坛也 占据一席之地,例如盖斯凯尔夫人、乔治 · 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优秀的女 11 性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三)代表作家。

1、奥斯汀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一个牧师家庭的奥斯汀天生就对文学有 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她生活一个乡村小镇上,终生未婚。在她短暂却充实的一 生里一直锲而不舍的追求着自己的文学之梦,完成《理智与感伤》、《劝导》、《曼 斯菲尔德庄园》、《艾玛》、《诺桑觉寺》、《傲慢与偏见》等六部小说。她的小说 主要描写了乡绅家庭里女性的婚姻与生活,以一种轻快活泼又风趣诙谐的方式 体现了女性世界的酸甜苦辣,着重描写少女从懵懂与盲目走向认识现实、认识 自我的过程。奥斯汀也因此被誉为描写女性意识的卓越作家。

2、萨克雷 萨克雷(1811——1863)萨克雷父亲是东印度公司一名官员,自四岁丧父 后,年幼的萨克雷继承了父亲巨额遗产,常常出入于上流社会,过着公子哥生 活。1833 年将家产挥霍殆尽,先后任《弗雷泽杂志》和《笨拙》杂志专栏作者。在他的一生中写过大量小说,例如《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纽克姆 一家》、《弗吉尼亚人》,中篇小说《巴利·林顿的遭遇》,短篇小说集《 势利 眼集》等。最具代表意义的要算是以辛辣讽刺见长的长篇小说《名利场》,它真 实的再现了1810~1820 年摄政王期间英国上流社会之间勾心斗角与腐败丑恶。这部小说篇幅宏大,情节跌宕起伏,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萨克雷也因 此在文坛上与狄更斯齐名。

3、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盖斯凯尔夫人自幼受到父亲文学修养和宗 12 教信仰的影响,并且进入当地一所女子学校学习。盖斯凯尔夫人夫人一生发表 过六部长篇小说(包括《玛丽·巴顿》、《北与南》、《露丝》、《克兰福德》、《西 尔维娅恋人》、《夏洛特·勃朗特转》)。处女作是发表于1848 年的《玛丽·巴顿》,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的生活与命运,在19 世纪英国文学 上占有重要地位。

4、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代表作是世界著名女性著作之经典——《简·爱》。这 部作品虽不能说是巨作,但也称得上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从女性要求 独立平等的角度,展现了英国19 世纪上班也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的为慈善事 业的残暴本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 妇女要求平等地位同样待遇的思想,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础。艾米丽(1818-1848)《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唯一一部小说,但是仅此一部 已经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呼啸山庄》被成为是“最奇特的小 说”,艾米丽以其“心灵中非凡的热情”和她继拜伦之后无人可比的“强烈的情 感、忧伤、大胆”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心灵。安妮(1820-1849)安妮的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虽然比起《简·爱》 和《呼啸山庄》在文学上的地位稍逊一筹,但是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5、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玛丽·安·埃文斯,生于沃里克郡一个农村 家庭。对宗教有着虔诚的信仰的乔治·艾略特曾进入过两所女子学校学习。她 心地善良,终生热衷于慈善事业。于1859-1876 年间创作了《亚当·彼得》、《弗 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传》和《米德尔马契》《丹尼尔·德萨达》等7 部 13 长篇小说。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了19 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而后期 作品则牵涉到重大历史事件及政治社会内容。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刻画也非常 的生动传神。

四、19 世纪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一)英国1800~1880 期间的殖民扩张

工业发展,财富积累,英国统治世界的野心如无法控制的烈火,很快在世 界各地熊熊地燃烧起来。1801 年,爱尔兰被合并,英国正式更名为大不列颠及 爱尔兰联合王国。地大物博而又相对落后的亚洲大陆成为了英国一个主要战略 对象,沦陷的印度成为英国巨大的原材料提供地和广大的市场。19 世纪中期,英国利用鸦片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并参与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1758~1759 年 间,印度爆发爱国的民族大起义,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拥有着较之先进的军队,大举镇压起义队伍,此次起义以失败告终。1876 年,保守党 B.迪斯累里内阁为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 英帝国)。英国继续扩大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 亚等地的侵略,此外,英国还在南美洲大举投资,南美洲也被列入“狩猎”范 围。1867 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 个自治区域。

(二)1880~1900 年间英国的殖民扩张 世纪末期,英国的殖民扩张主战场转向非洲。在从法国手中夺得苏伊士 运河的控制权后,英国于 1882 年占领了埃及,紧接着在 1899 年占领了苏丹。英国埋头苦战在非洲战场,与其他殖民国家激烈争夺者东非、中非及西非的土 14 地。1884 年~1885 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实际上是帝国列强们的分赃大会,英国“满 载而归”。帝国主义分子 C.J.罗得斯提出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 陆的大铁路,也就是所谓的“二 C 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 母都是“C”),以便加紧侵略南非。1899 年英布战争爆发,英国吞并奥兰治和德 兰士瓦。19 世纪末,在亚洲战场上,缅甸、阿富汗沦为英国殖民地。1900 年,英国参与镇压了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众多贪婪的殖民扩张国家中是最大的,遍及世界各洲,掠 夺来的财富不计其数。其土地之广,无国能及,成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既是让人痛恨又让人所震惊,对英国人来说,19 世纪的大英帝国是英 国人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神话。

五、结论 综上所诉,19 世纪的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上都进行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三次议会改革让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让更多人民参与到国家政 治中,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中起着典范作用;经济上来说,在19 世纪上半叶 英国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让英国面貌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化同 样也产生了种种问题,例如阶级剥削、工业污染、经济危机等等;文学上,19 世纪 30~40 年代,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种种黑暗,曾经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褪色,以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性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40~50 年代达到 高潮。19 世纪的英国,危机与变革并存——在危机中进行变革,而在变革中又产 15 生新的危机,继而又是新的变革。英国在危机与变革中取得进步,并逐步登上 世界巅峰,了解19 世纪的英国对生活在充满危机与改革的世界我们来说有着重 大意义。总而言之,19 世纪的英国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不但有了量变,甚至有了质的 飞跃,让英国从平庸到脱颖而出,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先驱,当时世界的霸主。

评论(1)| 4 0

2013-05-07 20:59 21ofLove | 五级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化初具规模.即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韧,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海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一直是研究英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对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说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正如马克思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闸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加上工业革命使铁路和海船这个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国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这“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一些以农业为主或纯粹从事农业的国家,郡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大部分过剩原料,同时又满足它们对工业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无怪乎英国工业获得这样巨大的空前的发展”。

可见,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英国的现代化或工业化更不能没有海外贸易。正是这个海外贸易,扩大了英国的粮食供应.开辟了新的和广阔的原料(尤其是棉花)来源;正是这个海外贸易;又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国内或欧洲内部市场所能取得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贸易还有助于提高英国人均产量,从而提高英国的收入和消费。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国海外贸易经历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转变的论述,展现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以期后起现代化国家借鉴:

一、重商主义和工业革命早期 英国海外贸易的模式

工业革命早期.即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初的英国海外贸易.受制于重商主义政策的局限。

重商主义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全盛于16—17世纪,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政权为了获得商业资产阶级支持,实行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起了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重商主义并不完全适应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深入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英国早在17世纪中叶爆发了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这个角度,英国似乎是欧洲诸大国中最不重视重商主义的国家,并且是在国家政权最少干预下,一马当先地迈开了工业化的第一步。但是,从17世纪以来,整个政治演变和工业化进程看,英国所营造的大部分市场环境,还是由国家行动造成的。重商主义对英国诲外贸易的调节是另类的“重商主义”,它着重体现在为英国和殖民地商业利益而垄断帝国贸易的“航诲法”:即硬性规定殖民地输出商品必须先到英国,殖民地进口商品必须经过英国;进出口货物必须由英国或殖民地船只装载。这实际上是向当时荷兰的海上运输垄断权挑战。它意味着战争,战争使英国最终成功地扩大和保护了殖民地和商业,国家通过这另类的“重商主义”,在工业革命最初阶段(即13世纪),确实发挥了虽然是间接,但却是很重要的作用。

在重商主义政策下,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的后果及特点表现如下:

1.18世纪头70年,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势头较大,1700年英国出口量占国民产量的8.4%,1760年上升为14.6%。出口增长占国民产量增长的51%。但1760—1780年.随着美国独立战争而骤然下降,1780年后又有急剧增长。可见,贸易模式要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出现.加上重商主义政策的约束,英国出口占整个国民生产的比率未能达到自由贸易政策时代所达到的水平:

在整个13世纪,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工业产品,出口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1700年是14.4%,1760年是35.2%,1801年是34%,体现出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业化的初步成就。

2.进出口产品的构成,也反映出英国这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首先,从出口产品的构成看,英国大部分出口产品是纺织品,这反映英国在这方面生产技术的优势。但是,在出口纺织品的构成上,到18世纪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几个世纪作为英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毛纺织品,在18世纪初仍占出口纺织品的85%,随着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和产量的增长,这一优势被棉纺织品所取代。棉纺织品的出口,从18世纪初只占出口纺织品0.6%,一下子上升到19世纪初的35.4%。在工业革命早期(1784—1806 年),棉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为16.4%,而除棉纺织品外,包括毛纺织品等其他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仅2.9%。此外,工业革命中仅次于棉纺织业的重要的工业部门——金属业,其产品的出口额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其次,18世纪进口产品性质也发生变化。工业品,尤其是从印度等地进口的印花布的比重大大下降;原材料在进口产品中的比重一直很高,随着工业革命对原棉需求的扩大,到19世纪初更是急剧的增长:绝大多数进口食品可以说是非生活必需品.基本食品,如稻米、小麦和谷物只占小部分,食品.尤其是蔗糖和茶叶的比重上升。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粮食出口超过进口,到18世纪末才倒转过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把从殖民地进口的产品再出口,再出口商品的价值,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有所增长,相当于国内生产的出口产品的一半左右。再出口产品一般是殖民地生产的食品,如烟草、咖啡、蔗糖、稻米和茶叶等。英国从这些进口商品再出口的赢利,基本是运输和销售的利润。主要是因为“航海法”之类重商主义政策,限制了殖民地产品的贸易:

最后,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大都局限于对自己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18世纪初,英国4/5以上出口产品输往欧洲,而到18世纪末下降为大约30%:输往美洲的比例大有增长,从10%增至60%。进口来源地的变化也表明,在重商主义政策下,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贸易主要局限于美洲大陆、西印度和东印度殖民地或前殖民地。

总之,在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扩展主要归因于工业革命的启动,重商主义政策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一时段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制约了这时英国海外贸易只能达到初步的层次。这种局限性典型地表现在“航海法的负担”上。

托马斯认为,“航海法”造成的最大影响是,绐殖民地带来经济损失。殖民地一些产品(如烟草和蔗糖)在出口到欧洲大陆前先要输往英国。这种迂回或间接的运输耗费,实际上造成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扬。“航海法”直接给殖民地生产者带来巨大的负担,也没有给英国带来利益。由于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直接从美洲到欧洲目的地的海运耗费,要比英国的迂回或间接海运费用便宜许多,英国人因而从中遭受一些经济损失。“航海法”也给英国造成负担,这就是包括“航海法” 在内的重商主义政策必须随着现代化和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市场力量的威力,而让位给自由贸易的重要原因。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二、自由贸易和工业革命全盛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

自由贸易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谷物法”的废除,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其直接动力是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赋予英国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棉纺织业和铁器业)在世界上的技术领导权。从而英国得以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廉价地制造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工业革命创造了廉价的铁路和轮船运输的伟大时代,使长途或远洋贸易革命化。美洲和亚洲辽阔的旷野和平原吸引农民和商人、投资者和殖民者、投机家和冒险家,迅速建立依托母国工业中心,带有充足原料供给的外国的真正的国际经济。英国的海外投资、销售以及运输业服务,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大市场。贸易必然开拓、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工业革命还造就了一个社会经济力量愈益增强的工业资产阶级。他们需要获得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他们十分迫切地要求打破重商主义政策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以更高的速度实现工业化。

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谷物法”作为重商主义或贸易保护政策,特指1815年通过的有关限制粮食出口的法律。这是中世纪以来,尤其是17世纪以来重商主义为维持谷价低廉,禁止谷物出口的一系列谷物贸易政策的总结和高潮。“谷物法”为确保当权的英国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规定在国内小麦价格抵于每夸脱80先令时禁止外国小麦进口,并提高进口税率。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改变了英国的关税政策。虽然,英国政府继续为增加收入征收消费产品进口关税,但从此取消保护性关税的原则已经不可逆转。1849年废除“航海法”,1853年全面征收收入税,1860年绝大多数保护性关税被取消,四百多种商品关税只剩下丝绸品的关税。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税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在1841年,进口关税等于进口价值的35%,1881年下降到只有6%。政府收入来源从关税转为消费税。可见,自由贸易首先通过废除高额关税,削弱和打击英国土地贵族的实力。自由贸易给制造业资本家——工业资产阶级带来实质性好处。自由贸易只有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下,才得以向利于英国的方向转化。工业革命确立了英国工业资本家在棉纺织业、铁器业和机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权。18世纪初的关税保护主义,限制了英国为了这些工业产品而接受外国产品的“自顾性”;外国也因为过重关税而减少对英国工业产品(如布和铁)的购买。只有自由贸易才能真正开拓辽阔的工业品海外市场。确实,“谷物法”废除,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英国的农业,但这种伤害却被自由贸易的获益所弥补。因为工业品出口的扩大,使英国工业部门获得了工业化所需要的规模经济,失业者的就业率以及储蓄率也上升了。自由贸易造就了维多利亚中期的繁荣。英国坚定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撑着半个多世纪世界贸易的扩展。

自由贸易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这时英国处于贸易和增长的全盛期,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不论是海外投资还是运输服务收入,都处于曲线的最高点。

1821—1873年,英国人均工业产品出口年增长率是4.4%,几乎是同期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四倍。同期,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8世纪60年代翻了一番,进口等于国民收入的25%—30%。

而在出口构成方面,棉、毛和麻织品,在19世纪初,占出口总值的3/4左右,到19世纪末,仍占40%;英国工业革命典型的工业品——棉纺织品仍占出口总值的25%,铁和钢占15%,机械占7%,煤占1O%,体现了“世界工厂”的往日雄姿。工业革命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品(棉纺织品、铁和钢、煤)占据出口总值的2/3。外国人消费英国这些重要产品所占的比重是:棉纺织品的80%.钢和铁的50%,还有日益重要的服务业的出口;1913年服务业(尤其是运输和销售业)的出口占总出口价值5,3亿英镑的近80%。

上述可见,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出口国外要比国内消费多得多;消费进口食品要比自己生产多得多。英国变得如此依赖世界贸易,英国从而成了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尤其在1876—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数大约38%,即使到1899年有所下降,仍占世界工业国家总出口的33%,是当时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和印度的总和。英国这一统治或优势地位在世界经济史是独特的,只有美国在20世纪中叶才达到这个水平。

三、自由贸易和英国海外贸易评述

按重商主义学说,财富和利润只能从对外贸易中产生,对外贸易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差。在自由贸易政策下,到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70年代后,进口一直大大高于出口。这样严重的“出超”会使英国变穷吗?回答是:不会!因为贸易额有利于英国。贸易额(terms of trade)指出口产品的价格与进口产品的价格之比,即:

一方面,因为工业品价格要大大高于原料和农产品的价格,所以.尽管在19世纪后期,进口的“量”要大大超过出口的“量”,但贸易额一直朝向有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18世纪期间,为了确保出口收入超过进口支出,英国千方百计地开拓服务业(尤其运输业)出口来弥补收入的不足。所以,从贸易额指数看,即使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英国仍处于海外贸易中有利地位。

海外贸易保证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几个重要工业部门(棉织业、铁器业和工程业等)得以惊人的发展。没有进口和出口贸易,英国的棉纺织业简直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更不能像实际上所发生的那样带动英国整个经济的飞速增长。例如,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棉织业生产成本,40支棉纱的成本耗费,1812年只是 1779年的1/6,英国迅速利用出口机会.把大量低廉棉织品销售国外,从而扩大雇工和生产规模.普及使用蒸汽机等先进能源和机器。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企业和公司才得以统治世界近代工业,在世界贸易中拥有绝对优势甚至垄断权。

海外贸易还大大促进英国工业的增长和原料的供应。1841年,英国生产的棉织品总数已经达到1815年的5.2倍,而这两个年份,又都有 60%生产的棉织品供出口。多亏这样的出口,方能支付了工业所需的进口原棉和其他原料的耗费。在1815年,原棉进口的耗费是总工业产量的1/4,而到 1841年却上升达31%。由于棉布价格下降而原棉价格基本不变,原定的出口所得价值只能购买原定进口棉花的一半;但棉布价廉又使棉布生产量和出口量有了 4—5倍的增长。由于这种进出口的海外贸易的增长.从而增强了英国的工业规模和国际影响。

但是,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中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

1.整个19世纪,英国出口过分集中在几个处于工业革命前列的基本或重要的工业部门,即像棉纺织业、铁器业和金属冶炼业等几个“老”工业。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赢利一直占出口总利润的2/3。可见,英国出口赢利的繁盛取决于出口市场对这几个“老”工业部门的依赖。但是,到20世纪,随着从蒸汽机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转变,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分委身”于这几个工业,暴露了英国经济的弱点,也导致了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处于弱势,新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德)利用科学技术优势而发展了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英国沉重的包袱使其经济难以向更新兴的工业调整,从而失去了技术“领袖”或“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经济这种过分维持几个传统工业部门,而不是利用新技术优势走出困境的特点,严重地影响它对外贸易的均衡。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口产品在欧洲北美传统市场曾占40%以上,但在1870年开始下降,到1910年下降到不足30%。与此同时,通过技术改造的德、美生产的产品却日益受到青睐,甚至打入英国市场。

2.长期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进口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超过出口。这时期贸易额的平衡靠的是英国海运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的销售收入,“逆差”还被国外资产的股启、和利益所弥补:例如,1913年,英国产品贸易缺额(进口,出口)是1.3亿英镑,但是这一年服务业和海运业的收入盈利达1.9亿英镑。英国的海运业、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获利,长期地隐蔽着英国工业和贸易竞争的失败:英国这种“服务业”出口,在英国还能利用工业优势在统合市场中扩大财富,并发挥“服务业”的优势时,还可以暂时地保持外表上贸易大国的地位;但是,一旦其工业优势丧失。这种外表上贸易大国的优越性就要随即下降。到了“一战”前夕,英国海外贸易格式,尤其出口、进口产品的销售和产品构成起了重大变化(见图示)。

图示中,每对箭头(一)所指,表明该国对它国的剩余(收入超过支出)。英国对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贸易的人超(用虚线表示)分别是6000、1300和 1300,总价值8600万英镑。而英国对除这三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都出现“逆差”,“逆差”总价值达12000万英镑,要大大高于“人超”的 8600万,这表明20世纪初,英国与外界贸易模式暴露出的弱点。幸好这时尚有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收入,海外投资的利息和股息的弥补,英国才暂时免于陷入困境的局面。但是这种“隐蔽”实质上延缓了英国出口的增长,造成了英国工业创新乏力。这就是所谓“荷兰病”或“英国病”。

综上所述,19世纪末以来,英国海外贸易模式的特征或弱点制约了英国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是后起现代化国家要引以为戒的;

一是,由于英国始终把工业品出口集中在几个工业革命率先发展的重要部门.到19世纪下半期,这些旧工业产品只能出口到西欧和美国之外的初级生产国家。英国对几个重要工业部门的重点生产虽保证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业领导权,但这种技术早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了“过分依赖”的后果。在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不断进步的20世纪,这种“过分依赖”损害了对需要技术进步潜能的新工业投入,致使英国生产力和外贸地位优势减缓了下来。

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贸易的模式影响了英国和德美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业的对比:英国只能在一些旧工业(纺织业、造船业、重型工程业和铁金属业)占有竞争的优势地位,而这些优势似乎只是基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陈旧的工业技艺;而德美这两个后起之秀却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自己新兴工业。工业优势的对比和竞争的格式制约了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篇: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号:201351054姓名:马天鸿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

文学与艺术与建筑

一直以来都对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很感兴趣,这也成了我选择这门课的初衷。从呀呀学语时就知道有高尔基这个俄国的大文豪。小时候妈妈给我教高尔基名字的全称,老是记不住,后来慢慢的接触到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童年,他的大学。再后来又读到更多的俄罗斯的作家的著作,看过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啃完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俄罗斯的文学几乎成了我了解俄罗斯最主要的途径。在这门课中,在老师带着我们对俄罗斯的一次次漫游之后,结合俄罗斯的社会环境,我对俄罗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俄罗斯文学无疑是俄罗斯人民完美的和清晰的创作天才表达,而不仅仅是居于庙堂之高的象牙塔式的文学,无论是高尔基,托尔斯泰还是普希金,尽管他们的作品形式不同但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都是当时社会普遍道德和文化价值的表现。按照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的观点, 文学也是俄罗斯哲学的体现。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出现之前,俄罗斯也有过文学上的薄弱期。直到18世纪在俄罗斯几乎还没有世俗的的文学作品出现。那时只有一些古俄罗斯的历史传记,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却无从知晓。对于这些作品我之前根本不了解,在上了这门可之后才知道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从彼得大帝开始之后人们接受到西方新的思想意识和当时依然落后的农奴制之间的矛盾不无关系。在 18世纪 俄罗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诗人与作家.他们中间有瓦西

里·特里季亚可夫、米海伊尔·罗曼诺索夫、作家剧作家亚力山大·苏马洛科夫。那时主要的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是古典主义、散文。在后来就出现了我们今天都十分熟悉的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与民众意识的作品。像我们都读过的《死魂灵》,这些作品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读起来也很容易理解。

再说说歌剧,我本身对歌剧的兴趣并不大,也不是很了解,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到在今天这个流行音乐肆掠全球的大形势下,俄罗斯人休闲的方式依然是去歌剧院听歌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足以看出歌剧本身巨大的魅力的。总之,歌剧是俄罗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及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歌剧就不得不说。

在这门课中,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俄罗斯的建筑与它那优美的风景了。老师说过,在俄罗斯拍的每张照片都像是一张明信片。确实,透过一幅幅图片,俄罗斯建筑的美妙绝伦和华丽的内饰都让我们惊叹不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圣彼得堡建筑。圣彼得堡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巴洛克式风格的俄罗斯城市,是彼得大帝时期,由德国 法国 意大利设计师设计 建设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磅礴、高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号:201351054姓名:马天鸿

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虽然在上圣彼得堡那一课之前,就有一些比较充分的了解,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对圣彼得堡的介绍,但是上课以后还是不由自主冒出一堆感慨,建筑风格很吸引我的眼球,你不用走到旅游景点,也不用站在地标性建筑物旁,就能感觉到浓厚巴洛克式艺术建筑风格。在这门课中我也首次听到了“哥特式”建筑这个新名词,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尤其琥珀宫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此外,俄罗斯名人墓园也非常的吸引我,在哪里是几乎是所有俄罗斯名流的身后所在地,墓碑的造型各异,但无不反映了主人生前的性格与成就。还有托尔斯泰、普希金的故居,让人不禁想象他们当时生活的场景„„

总之,这门课给我带来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过的知识。也让我对俄罗斯有了新的认识,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让我们眼中不再是那个大概念的俄罗斯,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在这门课中获益颇深。

第三篇:德国社会与文化

论文题目:德国啤酒

学校:江苏大学 班级:环境工程1302 学号:310903050 姓名:徐鹏

目录

摘要........................................................1 1.简介.....................................................2 2.制作过程.................................................2 3.啤酒基本分类.............................................2 3.1 基本种类............................................3 3.2 几种代表性的啤酒....................................3 4.慕尼黑啤酒节.............................................3 4.1 起源................................................3 4.2 过程................................................4 4.3 内容................................................4 4.4 影响................................................4 5.啤酒之都..................................................5 参考文献....................................................6

摘要

德国啤酒历史悠久,因口感纯正而出名,文章就德国啤酒入手,分析了德国啤酒的产生与发展,并就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 德国啤酒文化 1.简介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即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今日的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五千多种,而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特别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期间竟可消耗高达六百万公升的啤酒。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制作过程

啤酒的成分是大麦芽,啤酒花,水(90%以上)和酵母。无氧呼吸作用:“大麦经过发芽,加热以后经过过滤,加上啤酒花再加热,成为浓缩啤酒液。冷却后的浓缩液再被加上水和酵母,装入发酵瓶中。等待五至八天,新鲜啤酒就制成了”。最后鲜啤被装入酒瓶,还需几个星期才能完全发酵成熟。啤酒花能使啤酒清澈,延长啤酒的保质期,使它具有典型的苦味和香味。啤酒花加得越多,酒味越苦。啤酒上的厚厚泡沫(德国人称之为泡沫皇冠)也是啤酒花起的作用。

3.啤酒基本分类 3.1基本种类

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1],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这六大类。

白啤酒(Weissbier)是把小麦芽和大麦芽混合后酿制的,所以它们也叫小麦啤酒(Weizenbier)。它的特点是液体较浓厚,口味不太苦,喝上去口感润滑,是典型的液体面包。著名的品种有巴伐利亚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莱比锡白啤酒(Leipziger Gose)等等。巴伐利亚白啤酒中有我们熟知的牌子Tucher,Paulaner等等。柏林的Berliner Kindl也是很出名的牌子。柏林人喝它时还常常加入覆盆子糖浆(Himbeersirup)或香车叶草糖浆(Waldmeistersirup),使她成为红色(Rot)或绿色(Grün)的混合饮料。清啤酒(Pils)主要流行于北德地区,是当地人首选的啤酒品种。清啤酒品质清冽,呈透明的浅黄色。它是德国啤酒中苦味最重 的一种。因为采用二次发酵的工艺,酒中所含的糖份少,不容易使人醉酒,清啤酒很适合大量饮用。最知名的代表品牌是弗伦斯堡(Flensburg),在当地家喻户晓。

此种就采用推盖设计,开瓶时不需要起子,并可以发出香槟似的开瓶声音。黑啤酒(Schwarzbier)的家乡在杜塞尔多夫和鲁尔区。它的颜色相当深,有着淡咖啡般的棕色。黑啤酒不象清啤酒那样苦,口感上稍带甜味,和爱尔兰的基尼斯啤酒(Guinness)有点相似的地方,只是浓度稍微淡一些。科什啤酒(Kölsch)是科隆的特产。科什啤酒(Kölsch)的酒质非常清淡,有着比清啤酒还要浅的颜色,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细长玻璃杯。会喝酒的人可以一连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

出口啤酒(Exprotbier)是专门供出口的德国啤酒,象著名的贝克啤酒(Beck’s)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较少,总的口味比较清淡,在国际上很受欢迎。鲁尔区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产量最高的城市。

无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适宜驾驶车辆的人饮用。

3.2几种代表性的啤酒

比尔森啤酒(Pelsen),原产于捷克斯落伐克,是目前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啤酒,是世界上啤酒的主导产品。它为一种下面发酵的淡色啤酒,特点为色泽浅,泡沫丰富,酒花香味浓,苦味重但不长,口味纯爽。

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是一种淡色的下面发酵啤酒,原产于德国的多特蒙德。该啤酒颜色较浅,苦味较轻,酒精含量较高,口味甘淡。慕尼黑啤酒(Mumich dark beer)是一种下面发酵的浓色啤酒,原产于德国的慕尼黑。色泽较深,有浓郁的麦芽焦香味,口味浓醇而不甜,苦味较轻。博克啤酒(Bock beer)是一种下面发酵的烈性啤酒,棕红色,原产地也为德国。发酵度极低,有醇厚的麦芽香气,口感柔和醇厚,泡沫持久。

德力士小麦王(delurll beer)具有独特口味的浑浊型小麦白啤,浓香宜人,入口清新,给您带来独特的来自德国拜仁洲的啤酒享受;酵母的二次发酵工艺让您在饮用的同时更能帮助消化;微酸的口味是在佐餐时最好的伴侣。独具德国拜仁洲风味的啤酒,德力士小麦王代表了德国啤酒的最高品质。

4.慕尼黑啤酒节

4.1起源

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4.2过程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4.3内容

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举世闻名的德国啤酒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烤猪腿,除了喝酒之外,街头张灯结彩,市内7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音乐会、马戏团表演,也有许多贩卖站与游乐设施,如旋转马与摩天轮等。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活动则在晚上11时结束,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许多人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摊。

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会场中,会看到十余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厅合开的大型啤酒屋帐篷(Beer tent),而虽名为帐篷但每个帐篷都宛如小巨蛋,因为工程浩大跟盖房子没两样,为容纳每晚数千至数万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尽了心思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7月中就开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内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几个啤酒棚共可容纳9万多个座位,每个啤酒生产商会在帐篷内展示属于他们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内唱歌、跳舞,吃烤鸡、烤鱼及巨无霸德国面包 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设有乐队表演的舞台,每晚都会有乐团表演一些耳熟能响的德国歌曲,还有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传统的歌舞。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啤酒棚外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游乐设施,还有提供游客德意志帝国美食的小摊位,好让任何年龄的人士都会在啤酒节玩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会场,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丽,而巨型的摩天轮,则是俯瞰啤酒节会场的最佳地点。4.4影响

这场誉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了超过700万名的观光客,足足喝掉600万公升以上的啤酒!没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其实也有如此热情好客的一面。连续16天的啤酒节,每年在特里萨广场上架起可容纳数万个座位的大帐棚,提供游客啤酒、德国美食;帐棚外则竖立着摩天轮之类的游乐设施,会场中不时穿插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民俗活动。2003年就约有六百万人万人挤进约31公顷大草地上的14座帐篷里,饮尽约570万公升(一百五十万加仑)的德国啤酒。而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临时搭建的,每个大棚都有2000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独立的舞台和啤酒销售柜台。

5.啤酒之都

事实上,多特蒙德才是德国真正的啤酒之都,6大啤酒厂年产啤酒超过了6亿公升,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美国的米尔沃基排名第二,原产于多特蒙德的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更是球迷们不可错过的佳酿。钢铁与啤酒是多特蒙德的象征,啤酒是普通市民最喜欢的饮料。据说,1700多年以前,啤酒酿造业就在这里兴起。如今该市年产啤酒75万千升,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啤酒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啤酒产地。

在多特蒙德大街上,啤酒店依然随处可见,估计有六七百家之多,满城洋溢着啤酒的芳香。德国人喜欢在啤酒店相聚,就像中国人爱坐茶馆一样。因此,多特蒙德不仅是个盛产啤酒的城市,也是个啤酒消费量颇高的城市,其啤酒人均年消费量是欧洲人均水平的4倍左右,不愧“啤酒桶中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蔡玳燕.德国饮食文化[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2] 鲁成文.德意志之在:游思德意志民族文化性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3]中国论文网,德国的啤酒文化与德意志民族性格分析,2014.07.09

第四篇: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社会与文化同性婚姻

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同样这种观念也适用于同性恋者们。没有人能干涉同性恋者们婚姻的意愿。为此,我就说说美国的同性婚姻。

美国同性婚姻运动于1970年代开始成形,自2004年以来,美国共有16个州在法律上认可同性婚姻。

支持同性婚姻的人通常认为,法定的婚姻及其权利不应该对同性伴侣关闭,这种拒绝同性婚姻的做法损害了其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

此外,在美国,支持同性婚姻的人认为,同性恋者不能结婚使得他们不能享受超过1,049项权利和权益以及大量的各州法律和私有权益(例如家庭成员关系,折扣等等)。他们说,一个从法律上否定为公民提供联邦权利或权益的行为直接与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相违背,这个修正案规定为公民提供平等的保护和大量的法定程序。这就意味着为一个群体提供的权利不能否认另一个团体享用。

在2010年12月,美国同性组织正式提出重新要求把同性婚姻合法化,并在12月18日发起游行,争取他们应有的人权及自由,认为同性也能结合,组织家庭。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歧视他们的性取向,向平等机会委员会投诉,但没有清楚的被告人而不了了知。在2011年3月,经立法会仔细讨论议案,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的地方,理应批准同性婚姻,最后议案正式通过,在2011年7月正式实施。

2012年5月9日,奥**成为首位公开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国总统。此前他虽然支持同性恋,但却反对同性结婚,2008年大选时,他曾表示反对同性婚姻,但赞成民事结合作为一种替代。奥**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他仍支持由各州的政府自行决定是否承认同性婚姻。2012年5月9日,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主播罗宾?罗伯茨(Robin Roberts)采访时,首次表明支持同性婚姻的态度,获得娱乐圈众多明星的交口称赞。

我作为一名同性恋者,理所当然对于美国同性婚姻表示支持态度。

第五篇:印度社会与文化论文

瓦尔那统治下的印度女人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生活在种姓制度下的印度女人的历史与现状,不仅是对普通印度女性的真实面目做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提高对印度妇女的重视;并且也是在探寻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培养包容性,积极摒除偏见,创造和谐社会。研究方法:首先,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有关专家论文,借鉴他们的观点,深化对印度女性的认识;其次,浏览互联网上网民的评论,以扩宽自己的思维,做到与时俱进,批判性地吸收有关论述;再次,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已形成对印度社会一个比较感性生动的认识;最后,利用比较分析的方式,对印度女人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研究结论:印度妇女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印度女性终会得到充分地解放。

关键词:种姓;社会;女人;权益;变革

目录

1.女人的创造

2.总体特点

3.社会地位

4.妇女权益

5.婚姻制度

6.嫁妆制度

7.希望与福音

引言

印度女人经过曲折的发展历史,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可是她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终有一天会迈向性别平等,实现社会 1的和谐。本文通过了解印度女人生活的历史与现状,提高对她们的关注与重视,以消除妇女歧视和解决妇女权益问题,并推进印度妇女发展进程。

女人的创造

要了解印度教创造的概念,就要学习《大林间奥义书》中的创世神话。虽然这则神话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且直至今日仍鲜为人知,但它表明了印度人对起源、创造、创造力的一些思考特征,它们在今天依然是基础,并具有影响力。其中关于女人的创造,它是这样描述的:

太初,这个宇宙是以原人的形象出现的自我。原人环顾四周,除了自己,别无他物。他先说:“我是,”于是“我”字产生了。因此,现在人们一讲话,就先说“我”,然后再说别的他知道的名字。

原人有些害怕,因此,任何孤独的人都会感到害怕。但原人醒悟了:“既然只有我一个人,有什么好害怕的?”于是,恐惧消失了,因为,他有什么好怕的?一个人感到恐惧,是因为有别的人存在。但他也没有什么快乐,因为一个完全孤独的人没有什么好快乐的。原人希望有第二个人。

现在原人的大小及样子均如同紧紧拥抱的一男一女。他将自己分为两部分,从自身生出一夫一妻。因此,圣哲雅若洼基夜说:“一个人就如同一半碎片。”但这个空间被女人填补了。他与她结合,如此人类便诞生了。但女人醒悟了:“既然我是从他而造,他怎么能与我结合?真羞耻!我要躲藏起来。”①

„„

至此,女人就被原人所创造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女人与男人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女人是被征服者,是男人的附属品,她的被创造是出于男人的需要。

总体特点

西方人的脸型、东方人的眼神,在印度女人脸上得到了和谐统一,黑人和白人的肤色也在印度女人身上得到了调和,印度女性的特征是丰乳、细腰、肥臀,身体扭成“三道弯”,性感妩媚,风情万种。印度女人的好人缘是天生的,她们擅长歌舞,几乎个个都是天生的舞者。另一方面,印度女人又是保守的,在一个宗教国度里她们几乎都是围绕着家庭而生存,一生都是以家为主,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印度女人也有属于自己特殊的时尚,纱丽、吉祥痣、鼻饰、脚铃等都是独属于印度女人的标志。

社会地位

有这样一句话:在印度,与其做女人,还不如做一头牛比较划算。印度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贬低。一方面,是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影响,“多少年来,以男人为主的社会制度告诉男人们,女人是比他们下贱的泄欲工具。甚至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修行人都不断在他们心中播下对女人敌视的种子„„一些学者把妇女看做无知的雌性动物,认为她们的作用不过是操持家务和生儿育女,以使家族传统得以延续。”(《被双重道德摧残的妇女》,《萨哈拉报》,1999年11月14日);另一方面,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也形成了一张天然大网,吠陀经明确地把妇女和印度教认为的低级种姓首① 此神话出自《大林间奥义书》第一部分第四婆罗门书。

陀罗视为同类。尽管印度独立以来,政府比较注意提高妇女的地位,且印度现任的总统也是女性,但是这不能代表整个印度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印度女性在各方面仍然面临着明显的性别歧视。例如妇女出嫁时要附带昂贵的嫁妆,而且随时有可能被丈夫休掉。总之,对妇女的歧视观念,是阻碍印度妇女发展的一大思想桎梏。

妇女权益

印度独立后至今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妇女的重要法规,其中如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了对公民在宗教、性别和民族上不得有任何歧视,确认了男女的平等地位;1956年印度教继承法第一次赋予妇女以财产继承权;1976年公布的有关男女同酬的规定等。这些法规促进了印度妇女发展事业的进程,使妇女的地位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宪法确实赋予了平等的权利,但仅有宪法的条文还不够,平等鲜花绽放的美好形势还有待营造„„事实上,几十年来印度妇女发展进程及其迟缓„„毫无疑问,一些名门闺秀也曾问津高官要职,但一般妇女则依然匍匐在原地。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得到了充分地解放,但在实际生活中,她们却进一步沦为男人的附庸。”(拉贾基绍尔:《妇女的地位》,《萨哈拉报》,1998年8月22日)目前,“由于没有文化和受歧视,印度妇女的地位仍极低下。”(1998年12月16日《新印度时报》社论《妇女的保留席位》)印度社会对妇女认识上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歧视观念,法律对妇女权益保障的软弱无力,以及妇女在经济上的不能自立,决定了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决定了她们在生存权、人身权利、健康、受教育、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和就业、财产继承和维护自身权益等诸多方面均面临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印度妇女的权益尚得不到有效地保障。①

婚姻制度

印度的婚姻制度与种姓制度密不可分,它深深地打上了种姓制度的烙印,属于种姓婚姻。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宗教法所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它是与当时的种族、姓氏有着密切关联的社会集团,各集团除了严格职业世袭外,其特征最突出的领域是婚姻方面,实行种姓内婚制。依据婆罗门教法的规定,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截然不同。即婆罗门为最高种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权;刹帝利为第二种姓,掌握军政大权;吠舍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首陀罗为第四种姓,从事低贱职业,多数为奴隶。各种姓间戒备森严,不得同桌而食,同井而饮,同席而坐,同街而居。这种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婚姻制度自不例外。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摩奴法典》规定了各个种姓结婚的最高原则,即同类种姓通婚原则,该原则强调只有同类种姓的婚姻才是合法的,任何越过种姓界线而与其他或高或低的种姓结合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必将受到神灵和世俗社会的惩罚。

印度教认为,人生来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根据“洁净”和“污秽”的观念来分类的,并且这种“洁净”与“污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样,不同种姓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有可能转换,正是基于对被“污秽”玷污的内心恐惧,印度教社会确立了种姓内通婚的原则,因为混血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污染,所以禁止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姻。①摘自:李小溪,《印度妇女权益问题浅析》,《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p8

2印度教法规定原则上各等级种姓间不得越位通婚,尤其不允许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但特殊情况下,高等种姓男子可娶低等种姓女子为妻,也被社会所认可。也就是说,如果高种姓的男子想与低种姓女子结婚,虽然会遭到家族及其他同种姓人的反对,但经过坚持仍能达到,这种婚姻被称之为“顺婚”。这样,婆罗门男子除了可以娶婆罗门女子为妻外,还可以娶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女子为妻。(事实上,种姓等级相差太大也是不被接受的。)而高种姓的女子则绝不能被允许下嫁给低种姓男子为妻,这种婚姻被称为“逆婚”,他们的婚姻及子女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如首陀罗男子与婆罗门女子竟然成婚,那是最不能容许的,其子女将被作为不可接触的贱民,称为“荫陀罗”,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地位比首陀罗还要低下。

事实上,这种种姓婚姻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荣誉谋杀”在印度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是较高种姓的女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较低种姓的男子。女方家人或亲属为了所谓的家族荣誉和种姓纯洁,而谋杀这样的夫妇。“荣誉谋杀”是十分残忍的行径,毫无人性可言。其折射出的印度种姓制度令人扼腕。

显而易见,种姓婚姻及其保守性和落后性钳制了印度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行动,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为人类的婚姻是以感情为内在基础的,不可能以等级标准来维系。种姓通婚的原则反映出古印度男女极不平等的现象,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些鄙视女性的社会陋习,影响了印度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在漫长的印度社会生活中,由于婚姻被限制在同一种姓内,很多青年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以致不少无辜青年成为婚姻上的牺牲品。①

嫁妆制度

印度盛行嫁妆制度,女儿出嫁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得准备嫁妆给夫家。本来按照印度古代的大家庭制度,家庭财产由儿子继承,女儿有权在出嫁时向娘家要求一份嫁妆,作为到夫家的生活费并为自己提供保障。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嫁妆制度被增加了许多不道德因素,逐渐演化成社会陋习。甚至不少妇女由于嫁妆不能达到夫家要求,而出现了“嫁妆死亡”。1988年6月30日《今日印度》载文:“火烧新娘,恐怖扩散——与嫁妆相关的死亡突破宗教、种姓和地区界限。”夫家残杀年轻媳妇后又让儿子再婚以获取另一份嫁妆。无数妇女因为嫁妆的缘故,饱受着夫家的折磨与摧残。所以嫁妆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改革家的重视和批判。甘地曾经指出:“婚姻作为双方家长为了金钱而达成协议的事必须停止。”“任何年轻男子如果把嫁妆作为婚姻的条件,对他所受的教育和他的国家是一种耻辱,也是对妇女的侮辱。”另外,印度政府也于1961年首次颁布了《禁止嫁妆法》。

可是事实上,印度政府虽然从法律上规定禁止嫁妆,但人们对巨额嫁妆的要求并未因此而改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嫁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有学者评论说:“只有当嫁妆犯罪本身被法律和普通人视为严重罪行而非轻微罪过的时候,只有当大多数人改变他们的家庭地位由金钱和婚姻决定的观念之后,只有当印度妇女真正获得政治、经济、社会独立时,嫁妆制度才会被消灭。”②

希望与福音 ①

② 参考:谢冬慧,《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河北法学》,2009年,第3期,p171参考:邱永辉,《今日印度嫁妆制度》,《南亚研究季刊》,1990年,第2期,p6

1虽然,目前印度妇女的整体地位以及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妇女所占的人口比率仍远远不相称。由于传统保守观念的制约,陈旧习俗的束缚,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真正能迈向社会前台、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利的女性只能是少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印度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印度妇女的身影正活跃在政坛、商界及社会的每个角落,为印度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方面有赖于历届政府的鼓励倡导和舆论的大力推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印度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而印度妇女要想真正撑起“半边天”,还必须做出三方面的努力:一是转变传统习俗和观念;二是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三是在经济上能够独立。也许在印度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度,妇女走向社会将面对重重束缚。不过,通过不懈地努力,我坚信属于印度妇女的美好明天终将到来。

当印度妇女的地位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数亿妇女巨大的潜能得到开发,写在印度宪法中“男女平等”的字句不再停留于一纸空文,那么印度必能实现和谐社会,新世纪的印度迈向世界舞台的强国战略也才必将得以实现。①

结论

纵观印度妇女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她们的生活是逐渐从宗教化向世俗化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明示着人类的进步历程。印度对妇女保障的法制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它在印度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有利于取缔陈旧的宗教规范,有助于保护妇女的生命、健康和尊严,并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而且促使了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树立起新的法律意识。诚然,消除传统习俗的糟粕,真正实现印度妇女的解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久努力。

参考文献:

陈峰君:《印度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1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僧伽厉悦著,李燕译:《周末读完印度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克卢尼著,叶济源译:《印度智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① 参考:钱峰,《人民日报》,2001年3月23日,第007版

下载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推荐5篇]

    Bruce Plourdepuluowen@gmail.com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1960s”China-Canada Program Cheng Gong Campus 311 Zhongshan BuildingForeign Teacher’s Office,......

    论文-民国时期社会与文化(写写帮整理)

    浙 江 师 范 大 学 课程名称:论文题目:教师: 学院专业:姓名: 学号: 编号: 成绩: 民国时期社会与文化 民国时期婚姻礼仪的变迁 1 民国时期婚姻礼仪的变迁 婚姻风俗是人类文......

    美国社会与文化竞赛题复习大纲

    第一届美国社会与文化知识竞赛复习大纲 1. On August 3, 1949 President Truman officially declared June 14th Flag Day. 2. Houston is located in the state of Texas 3......

    尔雅2016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期末考试(20) 52' 48''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6-12-10 23:59 一、单选题 1中国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 A、 遵义会议 B、......

    传统社会与文化--茶与酒5篇

    茶与酒--穿越千年的诗情画意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琴棋书画诗”乃古代文人雅士立足之本,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髓所在,而饮酒和品茶竟然也能与之并列,可见其在文人......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选择题答案5篇

    1.新闻这个职业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哪个城市?——威尼斯 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李大钊 3.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是:埃德加〃斯诺 4.《纽约世界报》和《纽约......

    日本社会与文化

    一.日本的礼仪 1.问候礼仪 进出门都要喊一声且鞠躬 吃饭,双手合实,说要吃了,吃完要说吃好了,男士双手拍桌说吃好了 小鞠躬,说话问好打招呼 睡前说要睡了兄长辈上司加敬语,动作幅度......

    社会与宗教论文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着广而深刻的影响。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及对社会的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