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创新能力 拓展作文途径
文科
培养创新能力 拓展作文途径
平江县虹桥镇胡筠学校 黄伟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而创新的本质在于“新”。江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创新”已成了新世纪最受关注的词语。教育需要创新,语文教学需要创新,作为教学更需要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成了一大难题,学生不愿学,老师还得循规蹈矩地教。一说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叫头疼。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创新,死板沉闷,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所以让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快乐。许多同学写作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或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啊,我愿意多劳动,可否让我不写作文。由此可见,没有兴趣,就没有成功,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而一个作文教学好的老师要激发写作兴趣,关键也就是在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这种教学创新的形式随处可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的创新。
一、学生展示表演
小孩子特别好动,那就让他们在作文中动起来。在设计第七册课文《新型玻璃》教学时,我让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分别上台拟人化的充当各种玻璃进行表演,先说样子再说用途,几个同学合作编一个故事,要求情节生动。学生非常踊跃的上台表演,并且有很多独特的创新之处。紧接着我马上让全体同学根据学生台上的表演来完成一种产品自我介绍的片段联系。结果就连平时最不喜欢作文的同学也没出现抓耳挠腮的局面。随之我让学生拿起笔以《我是——玻璃》为题,把自己刚才表演时说的话和自己当时心里想的内容写下来。学生都感到有话可写,尤其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有的学生把表演过程中其他同学说的特别好的词语、句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了。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小珊迪》等课文时,也都先让学生上台表演,然后写作文,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激发丰富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小学生的想象力尤其丰富,他们常常会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上天入地,想到翻江倒海。童话和科幻故事深受孩子喜爱就可充分反映这一点了。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作文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联系,敢于质问。知道他们写童话故事,写科幻作文,让他们尽情表达心中的追求、愿望和理想。如学习完《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这一类课文后,我出示了以下几种动物“猴子、孔雀、乌龟、大象、老虎、山羊、熊猫”,让学生们从中选择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故事,从表面看起来几乎没有联系的动物,如“熊猫与乌龟”,可到了学生的笔下却有着各种不懂的关系,有的同学写的是熊猫和乌龟相互帮助;有的同学写的互相嘲笑对方的模样;有的同学写的是熊猫与乌龟举行有趣的比赛;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熊猫和乌龟两位老板为了吸引顾客,打出了商品打折的广告牌”。真可谓是思维各异,写出的作品百花齐放。有时围绕中心想象出动(植)物、风、雨、雷、电像人那样对话,活动等。结果同学们兴趣盎 然,写得活泼生动。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有意识地在想像作文的训练中采取了“先说后作再评再写”的做法。先向学生说明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并给予启发,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展开想象,先在小组上说说,然后根据所说的内容写出你想象的结果。最后把学生的课作放到小组评点,根据小组的意见让学生自己修改,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习作,听取大家的意见,再次要求学生自己修改。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地开动脑筋进行想象,不受约束。这样,同学们想象来的东西多姿多彩。对同一题材,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伸展,思维活跃,写出来的文章就跟有特色,不会千篇一律。
三、创设优美情境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创设作文情境,使学生对所写事物充满兴趣,激情满怀,并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记一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时,根据内容设计了题目《不想说再见》。一上课,先用一段感人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又播放了一首学生喜爱的乐曲《伙伴》,并有旁白,给我生创造了轻松、民主、和谐的情景,激起学生遐想。学生们自然追随音乐去追忆那难忘的学习生活和教会他们学习、生活的老师。一桩桩一件件事涌上心头;一张张可亲可敬的面孔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在经过了轻松的师生对话后,学生用了很短时间就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文。那些话都是从学生心底涌出来的。把深情的岛屿和动人心弦的配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
四、模拟体验生活
创作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的生说是枯燥无味的、暗淡无光的,那么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肯定也是干巴巴的、大同小异的。叶老师说得好:“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因此,必须加强课外练笔训练,并要改变日记、周记的传统格式,推行“生活速写”,为学生铺设一座沟通生活与写作的桥梁。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我指导学生把绘画中的“速写”,借鉴到写作中来,用文笔代替画笔,去描绘灿烂多姿的生活片段,抒写灵动多变的心情,感想;只要是美的材料,不嫌其小,不嫌其少地进行捕捉,并迅速地写下来。虽然其反映的内容往往是一个瞬间,但瞬间凝结着永恒,抓住生活中闪光的瞬间,也就捕捉住了生发妙文的良机。因为我强调的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所以就称它为“生活速写”。我意在通过“生活速写”这座桥,让学生介入社会,让生活走进作文。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总之,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开拓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第二篇:学生干部能力培养途径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学生干部能力培养途径
学生干部作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群体,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所具备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及各项学生活动的开展,所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把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意识和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一、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六个基本意识
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起着领袖、组织者和榜样的作用,是学校各级组织、老师的助手,又是学校各级组织连接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广大同学效仿的对象,因此,学生干部要想在同学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想完成组织和老师交给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意识。
1.政治意识
立足本职,胸装我们党和国家及学校的大事。学生干部说话、办事、组织活动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学校的指导意见进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作风正派,能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2.责任意识
要有大局意识,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到要对各级组织、老师和同学们负责。如当遇到同学对学校在伙食、住宿等生活方面;教学安排、老师讲课等教学方面;学生干部换届、学生中发展党员等思想政治方面有意见或建议时,一定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既要贴近同学,急同学之所急,需同学之所需;又要及时与组织和老师反映问题,同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理解,要带头相信、积极配合组织,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并不是学生官,更不应该也不能够是身份的象征,不能拿以炫耀于人,更不能带有捞上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好处的功利思想。学生干部应该是也只能是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公仆,必须做到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无怨无悔,这是作为学生干部最起码应当具备的思想认识。
4.安全意识
安全稳定的大环境是进行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在教室、宿舍、食堂,还是组织活动或外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创建平安文明校园而努力。
5.创新意识
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意识,谁缺了它谁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学生干部在学习、开展各项活动时都要体现继承弘扬与开拓创新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凝聚力、推动力。
6.形象意识
由上述五个意识决定学生干部的形象必须达到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流畅。用外在的形象表现出内在气质,用气质增强自身的场能效应。把同学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发挥学生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为学校赢得赞誉;为自己赢得鲜花和掌声。
二、学生干部应具备的五个能力
学生干部的作用决定了在具有上述六个基本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才能够成为学校各级组织和老师强有力的助手,把学校和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预期目的。
1.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学生干部上承下达、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它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干部要经常发表讲话、主持会议,要经常与同学交流。
2.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学生干部的核心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大都由学生干部来组织开展,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要周密,在开展活动前进行论证,做好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使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创新、决策能力
3.创新、决策能力
创新、决策能力是学生干部的关键能力。在开展各项学生活动中,有许多事情固然有经验可循,有例子可效仿,但更多的时候要面对的是完全没有做过的工作,需要一种创造性思维把工作从无做到有,从有做到好。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勇气。
4.随机应变能力
随机应变能力是学生干部综合能力的反映。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是常事;加之学生群体中,每个人的思想方法、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社会交往、家庭状况、处世方式等都有不同,尽管学生工作者思想工作再到位,也难免偶发事情的发生。面对突发事件和困难,就需要学生干部发挥上承下达、组织协调的作用,能够随机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5.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学生干部开展工作、完成任务的保障。一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干部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可能让所有的同学满意;二是由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干部与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时难免出现嫉妒心理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甚至竭力的反对或抵制。对此,如果心理调控能力差,或者意气用事,不能冷静处理,反而会使矛盾扩大,这样不仅不利于整体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威信。
三、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我们是在选拔—培训—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干部的基本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1.择优选择,任人唯贤
即首先将学生干部条件公布、宣传到广大同学中,然后通过自荐、推荐、竞聘、选举、任命等形式选拔学生干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深入师生当中调查研究,注重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做到坚持标准,全面考察,公平公正,择优选择,任人唯贤。适用于新生入学、每学期或学年学生干部改选、换届等。
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学生干部选好后,首先各级主管领导要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并且及时给予指导,要时刻对他们关心、培养和教育,这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因为学生干部的思想、性格尚未定型、工作经验不足、学业负担较重,容易导致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
3.大胆实践,奖励优秀
要使学生干部较快地进入角色,就要在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后,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取得一点儿成绩就表扬,经常表扬会使学生干部信心倍增,情绪高涨,发挥各种潜能使工作、学习进入最佳状态,取得好成绩。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期末综合测评中都要有所加分,并且在评优中将学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树为标兵,以此激励他们;对于做的不合适的要进行批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以使他们知错会改,不断进步。
4.及时总结,勇于创新
总结是使人进步提高的要素,因此,要指导学生干部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勇于创新。学生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如果不注意及时总结,不注意及时发现自己工作的得失,就无法扬长避短、提高工作能力。因此,各主管部门和主管教师在各级学生干部的使用过程中,要经常给他们指点迷津,针对具体工作及时加强指导,定期总结阶段性工作,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文 章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第三篇: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桦南县桦南镇幸福学校樊春玲
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就是说,这一阶段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作文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是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指导、训练。
一、教师指导,学生为主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命题——审题——立意——选材——起草——修改——成文这几个环节,主要办法是教师步步指导,学生跟着教师走,缺乏自主性。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必须突破这种模式。
作文命题方法要改革。从形式上说:第一,作文的题目教师可以命,但题目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表达的愿望,就是要做到虽然题目是老师出的,实际上正是学生想要表达的,这样老师出的题跟学生表达的愿望就一致了。第二,我们也是可以采取半命题的方式,如《XX变了》。看到人、景等的变化都可以写。再如,《XX教育了我》。凡是对我起教育作用的人、事、活动均可作为写作内容。这样一种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第三,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就是提出一个范围然后让学生在这个比较宽阔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要写的东西,然后自己确定一个题目来写。还可以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
择,喜欢写哪个就写哪个,应该允许学生写自己想写的。
从内容方面看,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语言正在发展中,对周围人、事、景物的认识不够。因而作文题目要简单扼要、通俗易懂。换句话说,作文命题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最好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第一,命题要新。在命题时,应找准生活的妖艳点、事件的新奇点、人物闪光点、景物的细致点拟定题目。这样所命的题目新颖别致,学生一见就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如《我是妈妈的小帮手》、《那天,我真高兴》等题目让学生乐于接受。第二,命题要小。题目大而不当让学生无处着手。他们连题目都弄不清楚,作文自然也写不好。《第一次包饺子》、《观升旗》,就比《记一件事》要具体。
二、把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间学作文,用作文,以实践性活动为练笔的基础。
要多组织活动,仔细观察。多看,多想,多记,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生活范围本来就很有限,多数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经常是看不到;或者是看到了不会想;或者是看到了,想到了,没有记。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做到有内容可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使学生观察事物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参观中央广播电视塔》之
前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让他们明白本次观察的地点,先从远处观察,对电视塔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按照参观的顺序,抓住从高处观景的特点去观察。由于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因此在写作时,能按照参观的顺序,有重点地去写。
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对事物有整体认识;分步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比较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特点。例如,在学生学过《观潮》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懂得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去的时间顺序观察。其中潮来时又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潮来前,抓住江面平静的特点调动了多种感官,用眼看、用耳听,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因此,观察得具体、细致、写作起来有声有色,生动形象,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培养学生创造想像的能力
《大纲》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思维时间和创造空间,多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1、仿写,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方式。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仿写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范文同类仿写,二是创造性写。
学习了《小站》,学生知道了按方位顺序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方
法,让学生仿写《我的卧室》;在写记一次游览的作文时,可模仿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游金华的双龙洞》;学习了《忆铁人》,教给学生通过人物言行、心理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可以写一个《XX的人》。
2、学会联想。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想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进行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叙写、扩写、编写、改写等形式都是有效的训练形式。学习了寓言《买卖还珠》,让学生把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想像得更加具体、细致、创造性地改写下来。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自我,通过创设特别的情境,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学生找到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投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起情绪,有创造的欲望,从而写出自己必须要说出来的内容。
我认为作文教学关键讲究一个“真”字,它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不能“为作文而作文”
第四篇: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分办法
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分办法
(一)专业能力
1、“科技读书节”活动
参加学校“科技读书节”系列活动获一、二、三等奖,计一分;优胜奖及参加者计0.5学分。
2、“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参加国际或全国科技创新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3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2)参加省级科技创新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分别计2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3)参加市(校)级科技创新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分别计1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3、“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1)参加国际或全国创业计划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3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2)参加省级创业计划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2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3)参加市(校)级创业计划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1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4、学术竞赛(包括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基本功底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等)
(1)参加国际或全国各类学术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3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2)参加省级各类学术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2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3)参加市(校)级各类学术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者,计1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5、学生社团活动
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满一学年者,经审核认定后,可获得0.5学分。
6、心理健康活动
(1)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计0.5学分
(2)参加“525心理健康活动周”系列活动获一、二、三等奖计1学分;参加者计0.5学分。
(二)发展能力
1、艺术活动
(1)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获一、二、三等奖,计1分;优胜奖及参加者计0.5学分。
(2)参加系级举办的各类晚会,组织者及监察者计1学分,表演者计0.5学分。
(3)参加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获一、二、三等奖者,计1分;参加者计0.5学分。
2、体育竞技
(1)参加系级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获一、二、三等奖者,计1分,参加者计0.5学分。
3、担任干部
担任学院干部、系级干部、协会干部、班级干部者,分别计2、1.5、1、1学分;担任寝室长、心理专干、礼仪队、篮球队队员、足球队队员、辩论队队员者,计0.5学分。(同类只取最高分。)
第五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时成功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
时成功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不竭的动力。”新课标指出:“中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知识,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性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是当前我校课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并不是脱离教材,让学生任意地去想去说的教学活动,这是对创新教育的错误认识。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与时俱进,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3)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求欲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驱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建好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要素
(一)小组组建
1、分组的基本要求:(1)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习成员的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态度、发展潜力)、行为表现、思想状态,性格特点等要保持基本平衡;(2)注意男女搭配。女生较细心,听话,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但比较粗心,往往注重结果,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3)还要考虑家庭条件等因素,要让家庭条件好的和家庭条件差点组合在一起,给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相互帮助的空间;(4)尽量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成绩相当的同学在一起,这样会出现小组间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各小组开展学习活动。
2、分组的方法: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个等次,在此基础上将各等次的学生平均分成七至八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每组最多6人,最少4人;小组内成员座位最好按A1C2、B1B2、C1A2对面而坐,使对面左右都能结成学习对子。
(二)课桌摆放。按东西走向摆放桌子,前面三组,中间两组,后面三组,桌子离前后黑板的间距以不影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为准,讲台一律放在前黑板靠北墙处,每组桌面上除放盛粉笔的盒子,当节课的学习用具外,其他一律放到桌斗内,确保学生能无障碍交流。
(三)选好小组长。各组最好选2名学生任组长,一名负责文科(语、英、政、史、地),一名负责理科(数、理、化、生),分工负责,这样既可以减轻组长负担,又有利于在小组内建立竞争机制。如何选呢?(1)小组长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念;(2)小组长必须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他要成为本组的“学习领袖”;(3)小组长还要有较强的自制力,能率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影响本组的合作;(4)小组长最好采取个人申请或老师推荐,并由本组成员认可的方式产生,这样小组长在本组才有号召力。(5)小组长可以实行任期制,期满后实行组内民主选举,可以连任,这样对小组长是一种鞭策,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机会。
(四)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特别是我们当前刚刚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对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运作还不熟练,编一个统一代号更有必要。按照前面我们分组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把各组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相当的编成同一个号(应特别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按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编号,那样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五)加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内的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扬帆、雄鹰、阳光、智慧、先锋、疾风、劲草、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等等。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如,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挑战自我,团结第一;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等。
制作组徽——有绘画创作特长的小组可以尝试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后,制定本学习小组节目标、天目标、周目标和月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当然,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形成班级文化的过程,他们相互促进,互相支撑。小组文化氛围形成了,班级文化氛围自然就浓了。
(六)小组建设要稳中求变。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推倒重来。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七)小组的座次可以以大周为单位进行调整。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小组内组员可以面对面互调,小组之间可以是南北、前后互调,也可以采取推磨式互调。
二、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是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研讨、交流、创作的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起讨论、形成科学的概念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彼此的启发或思考的碰撞,就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合作是创新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发展其创新思维。
三、构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方法与途径的模式。
通过“三案导学”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摸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初步模式。即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种方法。
(1)、一个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两条途径:
1、学科课程为主,2、活动课程为辅,(3)、三种方法:
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3、创新地考核、评价
----------两条途径实施。
1、学科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五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氛围的民主性,教学过程的自主性,教学方法的弹性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课堂上激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2、课外活动渠道: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我们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优化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脉,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套方法重落实。
(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①、激趣生疑。A、情景激趣生疑。B、动中激趣生疑。C、多媒体教学中生疑。②、探究质疑。③、合作释疑。④、实践创新。(3)、创新地考核、评价。
(四)、环境因素在自主、合作学习创新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1、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2、初步构造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模式和雏形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提炼,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在各学科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案导学”,并仍在不断地完善,以求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3、青年教师队伍得到锻炼,崭露头角。
我校青年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94%。为让她们尽快成长,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将青年教师作为重点,送她们去学习,给她们“压担子”,“引导她们上“三案导学”过关课,教她们写论文„„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迅速成熟,有了长足进步。
五、一些思考
1、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实验者在长期的艰苦的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探索,去实践,使现有的模式更加科学,完善。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抓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3、由于学生好动天性,在其思维活跃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自控能力差,影响课堂纪录的现象。还需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着手,强化训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在整个“三案导学”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条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操作样式已基本构建。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或独立活动,或合作活动,通过多向交流的汇集,参与的意识极浓,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极强,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潜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我看到了一颗颗金子在闪光!要相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作为每一个双语人都应有坚强的信心、强大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气概,埋下身子,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勤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继续扎实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着力建设具有我校特色,自主、开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将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合作学习坚持到底,相信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局面逐渐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开放、高效的理想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