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时间:2019-05-14 17:0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第一篇: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摘要:《天鹅湖》的音乐充满了迷人的旋律,感人的抒情段落,生动的场景和或优雅或奔放或热情或凄切的舞曲,充分表达了柴可夫斯基用音乐对爱情的诠释,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用音乐与悲剧抗争。音乐就是他永远的召唤力和最强的原动力。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结构严谨、完整,手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雄伟气魄,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用数十年的心血凝结成的对生命的无限肯定与祝福,引导人类上升的永恒巨作。《第九交响曲》拥有着和平、正义、博爱的主题,使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人学会如何去坚持至爱至善的人类至高点。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贝多芬

命运

第九交响曲

正文:

这个学期我上了交响乐欣赏这门课程,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交响乐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著名交响乐的作品,而无论是从熟悉程度,还是从喜爱程度,我都对柴可夫斯基以及贝多芬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印象。于是我选择了老师重点讲解的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以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作为我结课论文的分析对象。

1、首先是《天鹅湖》的分析:

芭蕾舞剧《天鹅湖》,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作品经过多次改编,直到1895年,在俄罗斯杰出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和编导彼季帕与伊万诺夫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散发出惊人的光彩。剧中强烈表现的生与死、善与恶、信任与背叛的主题与音乐极融洽地交织在了一起,互相辉映。终于成为了世界芭蕾舞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以致于舞剧《天鹅湖》几乎成了芭蕾的代名词。

印象深刻的作品内容有以下几个。(片段1)舞剧的幕前序曲,这是很容易被观众忽视的地方。以双簧管为主要乐器奏出的浪漫、忧伤的曲调,伴随着弦乐,仿佛作曲家在缓缓地讲述着悲剧故事的起因和发展,此时的序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高度地浓缩了舞剧悲观的色彩和低沉的情绪,为观众的欣赏埋下了伏笔,定下了神秘的基调和伤感的主题。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又强烈的带有作者的感情,虽然没有多少气势磅礴的段落,但是音乐表现出来的那种非同寻常的感情则是让我有一种沉浸其中的感觉。音乐也是由低到高,直至最高点的时候再升一个层次,随后趋于结束。应当说音乐传达给我了作者的感情。(片段3)第二幕中《四小天鹅舞》、《三大天鹅舞》。《四小天鹅舞》是舞剧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舞蹈,经常被各个舞蹈团体单独体现在舞台上。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千净利落,风格明快、充满着跳跃的动感。演员重点强调头部、小腿和脚,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动作中,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边嬉戏、游乐的情景,富于童趣。如果说《四小天鹅舞》代表着天鹅的童年,那《三大天鹅舞》则体现出天鹅青春的活力。音乐悠扬、婉转,女演员在三拍子的音乐旋律中自由飞舞,无拘无束。舞台上处处涌动着青春的欢 乐。单纯从我们的欣赏角度来讲这一段芭蕾舞无疑是最为出名的一段,几乎为我们每个人所熟知,而音乐传达出来的活泼悠扬则在每一次演出中也被演员发挥的淋漓尽致。(片段4)第三幕,性格民间组舞。五种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性格舞,就象一颗颗绚丽夺目的珍珠。她们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毫无关联的地域风清此时和谐地被“串”在了一起。少女们翩翩起舞,相互争奇斗艳。印象最深的当然还属老师为我们放的《西班牙舞曲》,节奏上让我们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俄罗斯人之手的作品,真的是达到了西班牙作品风格的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带有着强烈西班牙色彩的音乐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天赋。

《天鹅湖》为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剧情大致是: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梦幻般的世界、湛蓝的湖水、雪白的天鹅、坚贞的爱情„„《天鹅湖》中的一切都永远让人们印象深刻并深深为之感动。

2、其次是《命运交响曲》的分析:

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毫无疑问,如果有一个名字几乎与音乐本身成了同义语,那就应当是“贝多芬”。贝多芬的音乐占特殊地位的是他的交响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面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优秀传统,吸 取了法国大革命音乐的各种成果和富于英雄性的音调,凝聚了德、奥民族音乐的精华,因此,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最富于哲理性和戏剧性的作品之一,早在1804年《第三交响曲》脱稿之际,贝多芬就已构思创作了,只是他改变计划先完成了《第四交响曲》。1807年《第五交响曲》总谱出版。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皇家剧院由贝多芬指挥首次演出了第五、第六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是《第三交响曲》之后又一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贝多芬称第一乐章主题是“命运在敲门”,因此后人称之为《命运交响曲》。“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令人窒息的德国封建社会,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争,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从与苦难“命运”抗争和与封建势力搏斗,上升为欢乐和胜利。确实命运交响曲不失为史诗性的巨著,对我们而言,从听觉上的刺激则是与前面提到的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这种音乐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气势磅礴,强烈的听觉震撼。喜欢《命运》源于它从这种气势磅礴的音乐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灵体验,从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宏伟的音乐表达着宏伟的感情,确实,从这部音乐中感受到的真实不同于其他音乐带来的震撼。

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显示出来的基调与主题十分的与众不同。(第一乐章)这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就是主部主题。(第二乐章)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宏伟而又辉煌,同第一乐章形成了对比。它体现了人们的感情世界,战斗后的静思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互相交错,最后转化为坚定的决心(第三乐章)这个乐章用复三部曲式写成,在调性上,回到了动荡不安的情绪,像是艰苦的斗争还在继续,它是通向第四乐章的过渡和转换。临近结束时的音乐音域不断扩大,力度由弱到强,调性色彩由暗到明,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响亮的和弦导入光辉灿烂的最后乐章。(第四乐章)。规模宏大的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的情绪,是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庞大的尾声,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恩格斯说过:“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一曲《命运交响曲》让贝多芬名留千古,也让全世界人为之心颤,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力,就像一个舞蹈家失去了双腿,一个画家失去了双手,但勇敢顽强的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不向命运屈服,凭着自已对音乐的热爱和坚强的意志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乐章,这是一曲催人奋进的生命之歌。

3、最后是对《第九交响曲》的分析:

我想首先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开始:“黄昏将至,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 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 们。”

老师也说道,在自己生涯的最后时刻,贝多芬竭尽自己的所有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确实,对于一个已经双耳失聪的人来说,加之身体又不好,能有如此的创作只能让我们对其多了一分敬重。这样一位音乐大师为我们用音乐,更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自己顽强、展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

暮年已近的乐圣用数十年的心血凝结了这部对生命无限肯定与祝福、引导人类上升的永恒巨作。它是自由之神、和平之灯。我们为《第九交响曲》倾倒,为《第九交响曲》所深深的感染。音乐中我们依然能聆听到他的雄心犹在!他运用生存的意志,为我们谱写了英雄时代的交响音乐,唤起了人类灵魂深处对团结、友爱、和平永无止境的渴望。第四乐章中的《欢乐颂》是全作的灵魂,那首圣洁高贵的心灵之歌始终引导着我们寻找通向内心之路。

1817年,贝多芬在完全耳聋的情况下,开始创作他的《第九交响曲》。这部包含四个乐章的作品,前三个乐章是器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人声,用了四个独唱者和一个大合唱队。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是贝多芬的一个创举,在交响曲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第一乐章描写凄凉的人间情景。第二乐章展示兵荒马乱之中偶尔露出一线曙光。第三乐章是慢板,充满了悲天悯音独唱者唱出:“啊,朋友,人的情绪和深沉内在的哲理性探索。第四乐章最为奇特,先是大段器乐,把前三乐章的主题一一拿出来加以否定,然后由男低不要这种音响,让我们唱出更愉快更欢乐的吧!”于是唱出了声乐的“欢乐”主题,接着以重唱、合唱、独唱和乐队等形式,把他十分钦佩的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演绎得淋漓尽致。

贝多芬以他天赐的智慧、个性的音乐气质在《第九交响曲》里,直面人生的痛苦,趟过凝重的悲愁,高扬生命之力。以他坚韧的音符涤荡我们的灵魂,激起我们心中对和平、正义的狂热,对博爱的执著追求!《第九交响曲》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震撼,相对于《第五交响曲》,虽然音乐不再有气势磅礴,但是体现出的气势与心灵的洗礼却毫不逊色。《第九交响曲》中的某些段落已经为我们所熟唱,从小开始就有过对欢乐颂的接触,熟知的过程,更是更加对作品了解的过程,《第九交响曲》让我们体验到了生命、力量和热情。摘要:

1、侯乐萌.探析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9年 9期.34-35.2、伍文杰.赏析芭蕾舞剧《天鹅湖》.《 剧影月报 》.2006年 2期.85-85.3、曲永新.贝多芬与他的《第五交响曲》.《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 6期.82-83.4、李雁.“命运”的斗士——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赏析.《 歌海》.2008年 4期.16-17.5、单留.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集邮博览 》.2001年 8期.14-14.6、钱岩.感悟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真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 21卷 14期.135-136.

第二篇:经典交响乐欣赏论文0

题目: 感受民族交响乐

单位: 作者: 学号: xx大学xx学院

wangq1238

xxxxxxxxx

感受民族交响乐

一年前欣赏过《保卫黄河》这一部分,至今记忆犹新。今年有选修了交响乐欣赏的课程,从中学到了许多这方面知识,最近又巧遇校园交响音乐会。更是欣赏到名曲名作和演奏现场的盛面,以及著名女指挥家张培豫的风采。近距离的感受了交响乐,受益良多。

乐队编制为单管制乐队,由著名女指挥张培豫担任指挥,由XX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完成演奏。整场音乐会以儿童话剧《彼得与狼》开篇,在指挥旁白解说的帮助下,大部分观众都“走进”了交响乐,然后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序曲《黄河大合唱》以及《雷鸣闪电波尔卡》最后在欢快的气氛中以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了解到:她是一部史诗性大型。1938年创作,由冼海星作曲,光未然作词。作品共分八个乐章依次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每章开首都有配乐朗诵。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

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矿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的第一幕。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

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第三篇:北交大交响乐课结课感想

《交响乐欣赏》

结课论文

(社科类)

题目:交响音乐之感想 专业:软件学院 姓名:石硕然 学号:12301044

2013年6月5号

摘要

本学期在何腾老师的“交响乐欣赏”课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了解了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和著名作曲家,以及交响乐的体裁、特色、以及一些名作等。伴随着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乐曲袅袅溢出开来,我也沉浸在音乐之美中。通过对一些经典曲目的欣赏,以及老师的讲解,我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进而真正走近音乐。本论文介绍了三部知名度很高的作品,分别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以及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详细地从创作背景、创作内容、作品特点、文学价值等方面对这三部进行了分析,表达出真实的学习心得。

虽然乐曲的风格各异,但都具有共同的功效,那就是洗涤人的心灵。遨游在音乐的国度,聆听是一种幸福。

关键词

交响乐

赏析 《拉德斯基进行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1.《拉德斯基进行曲》

作者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0岁左右在伴舞乐队中演奏中提琴。1819年参加兰纳组织的四重奏团。1824年兰纳将乐队一分为二,老约翰·施特劳斯任第二乐队指挥。1825年他自己组织乐队,并发表作品。1833年起,他率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受到欢迎。1846年返回维也纳被任命为皇室舞会音乐指导。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曲式

1)(音色)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但实质上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2)主题: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 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3)节奏

《拉德茨基进行曲》D大调,2/2拍,复三部曲式,由管弦乐队演奏。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第一部分A段为单三部曲式(a+b+a)。其a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又经过4小节的间奏,以b小调的属和弦,特别是以音程作为过渡,然后再现a主题,结束A段。第二部分B段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音乐转入A大调,此段也有一个简短的引子。B段的a主题比较活泼,与A段形成对比。描写拉德茨基骑在马上慢步奔跑、检阅部队时的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B段第二乐段b的音乐材料来自a主题,是它的展开,最终再现a主题结束。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A段音乐 4)我的感想

2.《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作者简介:

小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ß,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1899年,约翰·施特劳斯逝世时,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

创作背景:

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结构: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节奏: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3.《第三钢琴协奏曲》变奏曲式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创作

结构:这首协奏曲题献给普鲁士的斐迪南王子。全曲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活板(Allegro con brio),C 小调,2/2 拍,协奏奏鸣曲式。贝多芬遵循传统,在主奏钢琴进入之前,先由乐队演奏呈示部。第一主题是建立在C 小三和弦上的质朴而又刚健的旋律,在全部弦乐上以八度奏出:后由木管接过再转到乐队全奏,并予发展。第二主题恬静、闲适,与第一主题成对比,翱翔于大小调之间,由第一小提琴与单簧管奏出:主奏钢琴开始奏出音阶,然后导入第一主题。之后与乐队形成对话式的发展。第一主题最后两个音符形成的节奏在展开部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乐队的“ff”全奏进入再现部。后面有贝多芬自己写出的华彩乐段。尾声很有想像力,最后从很弱到很强,结束这个乐章。第二乐章,广板,E 大调,3/8 拍,三段体。开始由主奏钢琴奏出宽广的主题,以后过渡到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声部:后来,旋律在弦乐及木管上出现时,主奏钢琴编织琶音来装饰它。第三段是第一段再现,先由主奏钢琴奏出。随后出现短小极有表现力的华彩乐段。最后,在乐队的“ff”中结束这个乐章。第三乐章,回旋曲,快,C 调,2/4 拍。这个活泼的终乐章是贝多芬许多回旋曲与奏鸣曲精妙结合的例子之一。其结构是正常的回旋曲,主部的主题饶有舞曲风格: 继由双簧管接过并予发展。第一插段的主题也是由主奏钢琴奏出,与主部的主题形成对比(这也可认为传统的奏鸣曲式中的抒情第二主题):乐队反复这个主题,发展成主奏钢琴与乐队互相应答。后来主部的主题进入,有华彩乐段,并以主部主题为基础予以展开。第二插段的主题全由单簧管奏出: 然后在钢琴上反复。后面是建立在主部主题上的赋格段。下面钢琴又暂时转入远距离的E 大调,即第二乐章的调。后来在主部主题出现后,第一插段的主题再现,至此转为C 大调,在一个短小的华彩乐段之后,进入急板,6/8 拍,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尾部,欢乐地结束全曲。

参考文献

《C调上的贝多芬》 【出 版 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音乐丛书2:约翰·施特劳斯》

[4]互联网参考资料来自于百度文库和维基百科。

第四篇:中西方交响乐欣赏论文(最终版)

中西方交响乐欣赏论文

【摘要】

音乐是心灵碰撞的火花,是生命有声的呐喊。交响乐,更是人心深处的精深表达。交响乐的发展,亦如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时期,有着各自不同的风貌,展现着音乐家对生活的种种表达。徜徉在交响乐的殿堂,领略到的不仅是饕餮盛宴,更是心灵的碰撞!

【关键字】

交响乐、学习认识、贝多芬、赏析

【正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喜欢音乐,喜欢建筑,音乐带给我难以言表的宁静、闲适心情,而交响乐的激情与细流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交响乐的高深莫测、激情震撼是纯洁、高尚的,需要用心去心聆听、去感受,聆听艺术家的呐喊,感受艺术的熏陶。

一学期的交响乐知识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了解了一些交响乐的有关基本知识:交响乐曲的源由、交响乐的发展过程、交响曲的特点、交响乐队的组成、交响乐的艺术效果以及一些观赏交响乐的演奏注意事项等等。以前只是戴上耳机随便听听,后来才知道,交响乐欣赏竟是这样„„真是开阔了视野啊!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交响音乐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民族乐派和现代音乐时期。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

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到了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在异彩纷呈的音乐世界中,交响音乐恐怕是最让人爱恨交织、取舍两难的了。她总是一副“古典”、“高雅”和“严肃”的面孔,令人望而却步。

在交响乐曲中,有些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有些取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

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像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知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展、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交响乐发展期间涌现了太多著名而杰出的音乐作家,就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海顿、马勒、约翰·施特劳斯、莫扎特、普契尼„„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宝贵而精彩的财富。而他们面对命运不断抗争的精神更是无边的宝藏。

还记得老师在交响乐课上让我们欣赏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演示的那句铿锵有力的“梆梆梆梆”,给我们介绍《命运交响曲》的各个章节的特点和联系。感觉在老师的介绍下我对这部惊世之作的欣赏似乎更进一步了!感受到大师对音乐的完美诠释!在幽暗的灯光下,我似乎看到一位英雄的不屈奋斗!感受到无语言寓的激动!

贝多芬的《命运》,这首曲子一直都存在我的音乐盒里。曲子里那急冲冲的扣门声及作者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就会使我马上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命运之神满目狰狞,手持权仗逼近贝多芬的小屋,贝多芬有所警觉,迅速的抓住一把长剑,命运开始扣门了,声音越来越响,最后门被撞开,贝多芬虽然被他弄成了耳疾,但毫不退缩,坚定与命运做战:这是一场毫不喘息的战争,但最后,命运屈服了,贝多芬吹出了胜利的号角。

贝多芬的座右铭是“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他的音乐是面向全人类的,他的刚毅、英勇、勇往直前和百折不挠的贝多芬精神在《命运》中演绎的淋漓精致。《命运》整曲听起来激昂,紧张。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交响曲创作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恩格斯对这部交响曲有过很高的评价,他在给妹妹的信上甚至这样说:“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有听过。” 这部交响曲原先并没有标题,后人根据贝多芬自己对这部交响曲的主导动机所做的说明,为它取名为《命运》。在讨论海顿与莫扎特交响曲时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如此具体地谈及其音乐激起的感情,这首交响曲却是从开始的明显威胁开始,以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结束,这是贝多芬英雄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他对困扰他的恶劣形势的征服。

在他的交响曲中,人的胜利是同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他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但是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人们格外奋不顾身去建立功勋。英雄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这部作品实际上最深刻地阐释了贝多芬 “通过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获得胜利”的思想。

《命运》交响曲创作于1807年,此时的贝多芬正经历着感情的危机以及耳聋所带给他的痛苦,此刻的贝多芬是绝望的,他甚至想到了死亡,但是,贝多芬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活在这个世上,为了他心爱的艺术!贝多芬用音乐喊出了自己的誓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是我屈服。”“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这是命运的敲门声,这是音乐史上最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向世人展示了严谨而有机的“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整部作品以第一乐章的主题为中心,表现了主人公与命运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充满了力量与动感之美。

俄国作曲家一语切中要害“音乐欣赏的困难一般在于人们对音乐总是怀有过多的尊敬”。他认为首要的事情是“应当教他们热爱音乐”。对于交响音乐,其实并不存在懂与不懂。有了感受就是懂,不同的感受都是懂。面对那些早已逝去的音乐大师,你不必担心你的感受是否完全合乎原意。与其刻意的去考证,不如自由的去聆听。音乐对人原本就是完全开放的,因此具有无限的包容性。自由聆听、放飞思绪,你个性化的感受就是一次新的解读,又何尝不是对乐曲内涵的又一次丰富和扩展呢?你所感受的就是你所得到的,也是你与大师共同拥有的。

或许课上的时间很短但一个学期下来给我带来的又岂止这十几节课呢?现在写着论文仍很高兴这学期选了交响乐欣赏这门令人陶醉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仿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

【参考文献】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交响乐赏析》

第五篇:交响乐欣赏礼仪

交响乐欣赏礼仪

昨晚,在国家大剧院,听了一场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会。席间,我们发现,不少国人对于交响乐的基本礼仪常识有所欠缺。朋友建议我,是不是可以结合音乐会,在开演前向观众讲解一下听交响乐的礼仪。突然发现,真让我讲解这个内容,似乎不太系统呢,因为,之前针对音乐会的礼仪,很少涉及到。今天没事看来要补一下课了。。上网查阅书籍,将相对比较系统的交响乐礼仪总结如下,和朋友们分享: 音乐会前多熟悉曲目

如果你即将聆听的音乐会曲目, 大多是你所不熟悉的, 先让自己熟悉是很好的做法.如果你愿意掏钱购买CD, 当然是最好的办法, 不仅可以不限时间尽情欣赏, 还可以永久收藏.如果不想花钱, 尤其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喜欢那些曲目, 那麽, 向朋友或从图书馆借来听也是省钱的好办法.假使能听到不同版本的演奏录音更好, 因为每位演奏者对相同乐曲, 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风格, 欣赏并比较不同的演奏诠释, 更有助於你了解曲子的全貌.也可帮助建立你自己的鉴赏标准.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听众家版本, 也不要紧.至少听过一两次, 人们对多少有些熟悉的事物, 总是比较容易接受和喜爱.时间若不充裕, 至少先熟悉主要曲目

通常我们未必拥有或借到每一首演出曲目的录音, 尤其时间又不够充裕, 那么, 建议你先从聆听主要曲目着手.一场音乐会的主要曲目通常是中场休息之后的第一首或整场音乐会最后的压轴曲(如果是交响乐, 中场休息之后通常就只有一首).安排于这个次序, 当然是为了避免听众于上半场结束后便离去.其次, 上半场第二首曲目通常也是颇具份量.当然, 你也可能是因为喜欢音乐会中其它作品而选这场音乐会的, 请别误会, 非主要曲目并不表示乐曲就不好,(我又听到音乐家已经在抗议了), 通常被选为主要曲目的作品可能是该演奏者最拿手的代表作, 或是最近卖力练习的新作(虽然曲子可能已经老旧的有两叁百年的历史了), 也可能是整场音乐会中技巧最艰难, 最能展现演奏者精湛的技巧功力的, 有时是份量最重, 完整一系列的演出, 如: 奏鸣曲1-4乐章全部, 另外也有因为是该曲目在该地区的第一次首演, 或当地本土作曲家的重要作品, 也是常会被选为主要曲目的.音乐会的穿着礼仪

西方电影老喜欢嘲笑听音乐会的女性,美其名为欣赏音乐会的高尚理由, 实际上是为了中场休息时的咖啡时间, 和其它女性朋友争奇斗 , 闲话八卦, 争风吃醋才是主要目的.虽然有些讽刺但也有写实贴切的描写, 比如听音乐会的女性大排长龙就为了进女生洗手间的画面, 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的确, 已有不少音乐会还为此延长中场休息的时间呢!所以, 准备好好欣赏一场音乐会, 第一件要注意的事, 就是: 音乐会前不要吃喝太多让你频频跑厕所的食物.当然, 也不要吃太撑让自己当场打嗝, 成了临时加入最不受欢迎的伴奏!

关于参加音乐会的穿着, 国内外最普遍的情况是, 男性着西装, 女性着洋装(裙装)或小礼服, 许多正式场合仍认为女性穿着裤装是不礼貌的打扮, 若是知名音乐会如:四大男高音的演唱会, 或重大音乐会等, 不论男女甚至穿着正式晚礼服, 尤其欧洲国家较美国更重视穿着.一群上了年纪, 着低胸晚礼服出席音乐会的女人们, 在维也纳的音乐会场是见怪不怪了, 有些音乐厅的入口还按座位票价高低不同, 区分开来呢!当然, 穿着得宜不仅显示个人的素养, 也是对演出者的尊重和礼貌, 但的确有些人是藉着音乐会的场合, 特地展示自己华丽高贵的服装.一般而言, 除了户外音乐会不须对服装加以要求, 聆听音乐厅的音乐会演出, 还是建议大家注意服装仪容的整洁, 虽不用过度华丽, 但最好避免牛仔裤, 拖鞋或奇装异服的打扮.担心拍错手吗,鼓掌时机不对吗?

聆听曲目不熟悉的音乐会, 最让人紧张的莫过于何时该拍手.关于拍错手的笑话也是许多学音乐者茶馀饭后聊天的话题.国外音乐会拍错手的机会较少, 当然和他们文化背景, 较常接受到古典音乐的熏陶有关, 虽说拍错手的情形较常发生在第一次听音乐会的人, 或是对曲目不了解的情况下, 但也有因对曲目太熟悉, 因而忘我拍错手的情形.在国外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次聆听 Kiri Te Kanawa女士来校演唱, 会场中不少是上了年纪的乐迷, 其中一首歌曲因有多次反复, 且结尾的伴奏型态都相同, 终于有人拍错手了(而且还不少人), 当钢琴伴奏继续弹奏时, 气氛显然有些尴尬, 但风度极佳的Kiri Te Kanawa小姐做了个“不要紧”的手势, 并且继续演唱, 等到所有反复完毕, 歌曲真的结束了, 反而没人敢拍手, 这时幽默的Kiri Te Kanawa小姐立刻作出“快给我掌声”的手势, 于是如雷的掌声轰然响起, 也引起大家会心的“大笑”.其实拍错手很严重吗? 拍手的规矩到底是谁

决定的? 其实, 就连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对拍手的意见也有分歧.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要尊重乐曲的“整体性”, 所以拍错手可能会影响到音乐的进行, 也干扰到演奏者的演出情绪.举例来说, 一般独立的乐曲于演出结束后拍手并无不妥, 但若有乐章曲式的乐曲如: 奏鸣曲, 交响乐, 或是组曲等, 虽然各乐章或各舞曲间, 大多有暂停的时间间隔, 但由于彼此之间仍具有关联性, 因此在乐章或组曲之间拍手会破坏乐曲的整体性.所以现在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有相同的默契, 即于整首交响乐或整组乐曲全部演奏完毕时, 才一起鼓掌.乐章之间和组曲之间不个别拍手.甚至有些乐团指挥, 为了不希望观众拍手, 会刻意于乐章与乐章之间的暂停时间, 仍保持手势高举的动作, 表示音乐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意思, 也有独奏家会以动作暗示: 如保持还要继续演奏的姿势, 表示音乐还在进行, 等等.当然也有更强势的, 就直接转头对听众说:“请不要拍手!”的确, 当台上演奏家正精采演出的同时, 台下的听众也能扮演高水准的聆听者, 台上台下固然皆大欢喜, 但有些人会问, 不就是因为音乐实在太棒了, 令人十分激赏所以才会忍不住想拍手, 这样难道有错吗? 事实上, 包括我自己在内, 每个有过演出经验的表演者应该不会否认, 有掌声总比没有掌声好吧!当然, 欣赏者若能加强对乐曲的认识, 并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对音乐本身和演奏者而言, 都是一种尊重的表现, 仍是值得鼓励和学习的, 但对于拍错手的朋友, 是否也要避免用瞧不起或“没水准”的眼光待之, 毕竟, 每个人都当过入门者, 更何况, 他可能真的受到音乐很大的感动才忍不住鼓掌呢!

在这里, 提供大家一个小诀窍, 若对何时该鼓掌没有把握, 建议你不妨多观察 旁人, 等别人先拍手再跟着拍, 就不会出错啦!同时我也希望演奏者都如Kiri Te Kanawa小姐一样机智又有风度, 也许聆听者的音乐素养程度不一, 但任何听众喜欢你的音乐演出, 他们的鼓掌拍手都是一种鼓励和肯定, 在我们抱怨古典音乐的听众愈来愈少, 音乐会卖座每况愈下的同时, 是否更应该要以感谢包容的心情, 愉快的接受呢?

你知道音乐厅中哪里的位子最好吗?

如果跟你说, 绝大部分的音乐厅都一样, 最好的位子在最便宜的票区, 而最贵的位子其实是最差的, 你相信吗? 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 是真的!其实音乐厅中最好的位子, 刚好就在音乐厅楼上后段的座位, 因为声音会向上飘, 传到远处刚好融合的最好, 而且许多音乐厅的设计是前低后高, 所以前排最贵的位置通常是低于演奏(唱)者的高度, 所以声音都从这些人的头顶飘过(连理都不理, 好象有点目中无人), 直接到后头顶端正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再加上来自天花板的反射, 坐在那里的听众彷佛坐在乐团旁边一般, 更有身历其境的立体音响.而坐在最前端, 舞台正前方, 票价最贵的听众, 则听到不平衡的音响效果, 可能某个乐器声部特别大声, 而另一个声部则特别小声, 好象吃到一道盐加太多, 而糖放太少的菜肴, 口味都走样了.因此, 音乐厅后座通常坐的是音乐系的学生(因为没钱)以及真正的行家.反而前面那些贵贵的位置都是给穿着华丽的贵宾贵妇们(反正他们很多都只是来亮相衣服的, 音响不好不重要, 漂亮的服装要让大家都瞧得到才重要.)所以, 不要觉得买最便宜的票不好意思, 因为你才是行家.若是觉得距离太远, 无法看清楚台上演奏的姿态, 可以携带小型的望远镜, 保证清晰到连眼角纹都躲不掉.不过, 有一种情形你可以买中间稍前的位置, 就是想让孩子看清楚乐器时.虽然也可准备望远镜, 看的更是巨细靡遗, 但年纪很小的孩子使用望远镜毕竟不方便, 所以为了让孩子看清楚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 这种情形下, 我会刻意选择视野较清楚的中段位置.偶尔一两次酌情舍弃最好的音响效果.有儿童时的注意事项

即使参加的是专为儿童设计的音乐会, 气氛不像一般音乐会严肃, 但仍应该事前告诉孩子, 音乐会场不像电影院, 禁止喧哗或在会场进食, 当然更不可能于演出中吃爆米花或喝可乐了!让孩子事先了解这点, 以免进场之后才生气哭闹.演出前, 虽要让孩子吃饱, 但不要吃太多种类的食物, 避免消化不良, 中途肚子痛, 跑厕所, 更避免打嗝或发出难闻的气味.让自己不舒服且引起周围听众的不愉快.若担心孩子肚子饿或口渴, 可于中场休息时再慰劳孩子, 并且利用和孩子喝饮料的时间, 说说上半场的欣赏心得.如: 最喜欢哪首曲子? 最欣赏哪一段演出? 孩子的感觉是什么? 最喜欢什么乐器的声音?并想想演奏家要花多少时间准备?....等等.若是欣赏歌舞剧(musical), 还可讨论剧情, 布景, 道具, 舞步等, 让孩子表达对音乐的神奇体验, 以及了解精采的演出背后, 努力的过程是必须的.此外, 孩子当天若健康情况不佳, 如: 重感冒, 发烧, 咳嗽流鼻水等, 也最好忍痛取消活动, 除了消耗精神体力不利复原, 想咳嗽却不能咳的痛苦更是令人难以忍受.对国人来说, 有一点比较难理解的是, 外国人认为音乐会或会议进行中, 咳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当事者通常要赶快走避, 以最快速度从现场消失, 但他们对大

声擤鼻涕的动作和声音却不以为忤, 甚至在音乐会中也有人公然擤起鼻涕呢!请准时入场

国人的时间观念一直为人所诟病, 尤其是婚丧喜宴, 大家对于开席时间不准时, 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幸好, 大都市音乐会不守时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 但若是场地不佳, 规模较小, 或地点较偏僻乡下的音乐会, 不守时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其实, 不论哪种场合, 迟到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最好能于开演前15分钟左右到场, 不仅可以充分熟悉环境, 有充裕时间阅读一下乐曲解说.才能从容不迫, 放松心情, 好好享受聆听音乐的演出.当然, 许多音乐会的曲目编排也特别针对此点设计, 第一首曲目通常安排时间较短的乐曲, 目的就是方便迟到的听众还能于第二首演出前的空档进入, 当然, 也有愈来愈多的音乐厅严格限制迟到的入场者, 演出一开始即将入场的大门关上, 迟到的人只能等到中场休息才可以进入了.不要制造噪音

现在的电子产品盛行, 从早期的电子表, B.B.call, 到现在几乎人手一机的行动电话, 都是音乐会场最不受欢迎的产品, 请记得一定要事先关机, 以免铃声响起引来众人对你怒目相视.甚至千夫所指的滋味最好别 到!若是和心仪的对象一起聆听, 一定让她对你十分失望!当然,现在很多剧院已经设立的专门的设备,使您的手机没有信号,省去了不少麻烦。

下载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响乐欣赏作业

    《交响乐欣赏》结课作业----不一样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这部不一样的音乐巨诗,给我也是不一样的感觉。记得当时第一次学唱的就是其中一首很著名......

    交响乐欣赏作业范文合集

    《交响乐欣赏》结课作业 ----不一样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这部不一样的音乐巨诗,给我也是不一样的感觉。记得当时第一次学唱的就是其中一首很著......

    交响乐欣赏心得

    交 响 乐 欣 赏 心 得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当最开始报交响乐这门选修课时我心里其实很忐忑,因为对于交响乐我基本上没什么......

    交响乐论文

    西方交响乐的鉴赏 内容提要: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看,可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交响音乐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这期间,西方交响乐慢慢的演变与发......

    经典广告案例欣赏结课论文(合集5篇)

    姓名:张思远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级:学号: 经典广告案例欣赏结课论文 经典广告语鉴赏 1 10-02 311003030226 经典广告语鉴赏 广告语,又称广告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

    交响乐《梁祝》欣赏(5篇范文)

    浅谈交响乐中的形象塑造 ——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感 音乐艺术的形式多姿多彩,诸如轻音乐、圆舞曲、小夜曲、咏叹调„„,轻音乐轻松优美,圆舞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小夜曲......

    交响乐欣赏心得感受

    交响乐欣赏心得感受 很幸运的抽中了点评的这次活动——北京交响乐团2012演出季-大师系列五,参加地点是中山音乐堂。这次活动是每人2张票,很不错,特意报名带老妈去。老妈退休以......

    交响乐欣赏心得感受

    摘要:交响乐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有严谨的结构和丰富表现手法,被称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古曲主义音乐,再到浪漫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