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响乐论文
西方交响乐的鉴赏
内容提要:
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看,可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交响音乐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这期间,西方交响乐慢慢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品味风格。因此,交响乐大师的每一部作品值得每一个人去品味和探索。
关键词:
交响乐 历史 时期 发展
正文:艺术世界中,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音乐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人类传达感情的工具,是一些用旋律和曲调驯服的噪音,宛如一些活泼的精灵,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而在众多音乐之中,交响乐凭借其气势磅礴、深不可测的特点越发受到人们的追捧。
交响音乐是指能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交响性的各种类型的乐队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体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和交响合唱等。它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交响音乐的内涵深刻,其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激昂处如行云流水,奔放时如疾风迅雷,痛苦时它会安抚人们的心灵,孤独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欢乐,困难时它会增添我们的勇气,胜利时他会与我们同欢共庆。
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交响音乐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下面我将结合课上所学的交响乐知识和我个人的理解与感受,谈一下这几个时期的交响乐特点与发展,带大家走近西方交响乐。
一、巴洛克时期
在欧洲艺术史上称1600年至1750年间的150年为巴洛克时期,这段时期的音乐有一种宏阔的气度,是以感情强烈而求新求变、内涵丰富而结构富于理性为主要审美特征的。因此,追求气势宏伟而富于动力性、丰富多样而热情如火的音乐美成了这一时期音乐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巴洛克音乐风格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开始转向和声性主调音乐。在这一时期,大小调体系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开始以大、小调直接充当标题以说明乐曲的性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宏伟壮丽、高贵庄严、富有动力感和装饰性、乐思精美的特点。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对巴洛克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小提琴协 奏曲《四季》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四季》套曲分别由《春》E大调、《夏》 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组成。其中《春》最为脍炙 人口,尤其它那春天的主题,充满欢乐和激情,经常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
《春》分为三个乐章:1.快板回旋曲,华丽洒脱,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本乐章(快 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 2.慢板,描写静 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3.快板,描写在春光明媚的阳光下乡间欢乐景象,以一支当时 流行的西西里舞曲为主题,展现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的情景。
《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 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 轻音乐而广为流传。总之,《四季》使我对交响乐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它真的很美。
二、古典主义时期
在欧洲音乐史上,称十八世纪最后的二十五至十九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为音乐的 古典主义时期,也被称为“古典乐派”时期,这时期交响乐题材重大、推崇理性、气 势宏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发展了器乐动力性语言,并广 泛用于各种体裁,作曲家既有传统理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作曲家们除了继承原来 的复调音乐外,还确立了主调音乐的写法地位,形成一系列的音乐体裁与曲式规范(如 歌剧、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他们的这一审美趣味与重大成就对于后来 的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和现代的音乐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在众多的著名作品中,令我不能忘记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曾反复地听它,并深深地被这首乐曲所感动。“命运的敲门声”是那么震慑心灵,让人听过之后再难忘却。让我想到自己在面临挫折和命运考验时的感受,而第二乐章中舒缓的节奏仿佛给人以抚慰,接着流露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使我心情平静下来,并汲取奋进的力量。最后,打破黑暗,冲出压抑,迎来胜利的欢呼。听到这里,我感受到内心深处充满了勇气,并有着坚定的信念。整篇乐曲使我振奋,激励着我鼓起勇气面对人生中的挑战。
三、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乐派开始于十九世纪20年代,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阶段。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就已拉开了浪漫主义音乐开始的序幕。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有:旋律直接诉诸情感,易于哼唱;音响更强大;表情更明确;色彩绚丽;结构自由等。
早期浪漫派作家有德国的韦伯、门德尔松、舒曼,奥地利的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法国的柏辽兹,波兰的肖邦等,其曲风大都具有甜美和忧郁的特点,给人完美、纯净、安详与沉静的印象。中期浪漫派作家如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国的瓦格纳、勃拉姆斯等,其曲风多样,但常与民族主义音乐相并行。晚期浪漫派作家如意大利的威尔第、普契尼,德国的理查·施特劳斯,其曲风是音乐的表现意欲更强,音响规模不断扩大。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部经典的圆舞曲。它格调轻松,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爱。初听这首乐曲,它给我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虽然没有真正见到过多瑙河的样子,但是闭上眼睛,跟随着乐曲的旋律,便能够想象到阳光洒在水波荡漾的蓝色多瑙河上,一幅无比美丽的画面呈现。
四、现代主义时期
现代主义音乐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所创作的有特殊风格的作品,并非指所有写于20世纪的作品。和浪漫主义及其以前的西方传统音乐相比,现代主义音乐风格十分多样化。
在这一时期,作曲家创造了更多的音乐表现手法,而且,很多音乐家打破常规,超出了人们通常对音乐的理解范畴。虽然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也有着巨大的欣赏价值,但是我个人对这时期的有些作品实在很难理解。
五、自我感想
总而言之,西方交响乐是极具魅力的音乐,是高雅而富有内涵的艺术。欣赏交响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感悟生活,陶冶情操,接受灵魂的洗礼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它的含义与内容只能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科普兰认为:“音乐除了能发出悦耳之声和特定的表现力之外,还存在于音符本身和对音符的把握之中。”音乐的曲调,也就是音乐的主旋律,仅仅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还包括节拍、节奏、音色、调性、和声、力度、织体等等。这些就是表达音乐内容的最基本的“语言”。这也就是音乐层次了吧,可是对于没有专业乐理知识的我们来说,要了解这一点也还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也感谢老师的教导。!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谢尔曼·汤恩比克.音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卞祖善.西方交响乐巡礼.福建艺术,2010(2)
西方交响乐的鉴赏
学校:海南大学
学号:20110507310012 姓名:李尚华 专业:车辆1班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第二篇:交响乐论文。感悟
交响乐学习的杂忆与杂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因为喜欢音乐营造的那种心灵的宁静,喜欢高深莫测的交响乐,喜欢那种震撼。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心聆听、感受,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不会像球迷那样用狂热和躁动来诠释自己的喜怒哀乐。对我来说,音乐永远是生命中最美、最真的享受。而我义无反顾的投入了交响乐的课堂。
或许课上的时间很短但一个学期下来给我带来的又岂止这十几节课呢?现在写着论文仍很高兴这学期选了交响乐欣赏这门令人陶醉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仿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还有令人啧舌的音乐歌舞剧。莫扎特忧郁绝望的安魂曲、贝多芬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洋溢飘洒的小夜曲、柴可夫斯基俏皮灵巧的四小天鹅,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音乐,特别是交响乐中的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
交响乐(SYMPHONY),人们常把它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而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如中国作曲家郑路、马洪业的《北京喜讯到边寨》等。那么欣赏交响乐又何曾不是获得一次和谐之美的享受呢?音乐美学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然而无一例外的是音乐的美只有在音乐的格调中静心体味才能完全领会而不是只凭苍白枯燥的文字能加以描绘的。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还记得当巩老师给我们上交响乐发展历程时说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时脸上所表达出的那种欣赏与陶醉,更记得在音乐中伴着老师惟妙惟肖的画面讲解,当然还有老师清吟的曲调„„每当阶梯教室回荡起雄浑震撼的《第九交响曲》时那种带给人听觉和精神的冲击又怎可用苍白的文字能表达清楚呢?!而唯有静心在他的音乐中感悟才能顿悟音乐中的精妙!假使有人试图来褒贬贝多芬的音乐那他是显得那么的自不量力!
喜欢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贝多芬。在其生命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就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罗曼-罗兰曾称赞贝多芬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最伟大的音乐诗人,是最生动地描绘了拿破仑时期的暴风骤雨的艺术家;他的描绘包括人民的苦难、悲伤;战争的紧张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欢。”
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因为喜欢那种逆境中挣扎后迎来的阳光,喜欢的是那种人性的坚持和生命的阳光与安宁。历经7年完成的音乐,贝多芬计划在柏林首演,后经维也纳众多的朋友坚决请求,才改在维也纳。首演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欢 呼、兴奋、不能自己,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丰子恺赞叹道:“世间最伟大的杰品”。
培根说:“凡美而妙者,比例上必有怪异”。浪漫主义向往超越眼前的时代或境界去捕捉永恒,向后退回到过去、向前伸展入未来,跨越广阔的世界、穿过太空;一反古典主义的秩序、平衡、控制和一定范围内的完美,而珍重自由、运动、激情和永不休止地向往和追求那不可攀登的高度。浪漫主义是感性多于理性、想象超越现实、本能超过理智。
从古典音乐中陶冶高雅情趣;从对巴罗克音乐之逻辑与秩序的抽象感觉中,可以找寻到人类智慧的崇高;从宏伟、气派、壮丽的音响里,可以体会英雄的人类形象;从富有动力感的节奏中,可以体验人类明确的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对理想彼岸的向往;从乐思精美的演变中,可以体会人类的创造力及追求高雅;从小提琴音乐中寻找隐藏在乐谱中的色彩;在圆舞曲中踏着节拍与音符起舞;在诙谐曲中捕捉音乐丰富的喜怒哀乐„„
我喜欢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喜欢把小提琴乐器领入到“乐器之皇后”的位置的意大利小提琴巨匠帕哥尼尼。喜欢他之后的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西贝柳斯等等名流青史的人物。浪漫主义时期带来了音乐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可以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又归于感性。但是,这种感情不是肆无忌惮的,它也遵守着自己的结构框架,只是形式上更为自由。同时,音乐理论、和声、演奏的发展也让表达更多情感成为可能,标题音乐的繁荣放飞了人们的想象:乐句也可以自如地描述故事,描绘风景。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也拉动了整个欧洲民族音乐的发展,格里格、西贝柳斯、德沃夏克、格林卡„„民族音乐的代表层出不穷。同时,音乐先驱与保守派人士并存,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在维也纳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怎样,他们都在音乐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古典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情感、自然„„一切都在音符中或舒缓、或豪放地流淌,淌出了一条不朽的音乐之河。
音乐总是在不断地超越。斯塔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让多少人为那些从来没有听到过的音符、和弦所震撼;勋伯格将十二音音乐推上了历史舞台,音乐变成了形式主义创作;梅西安与布列兹玩起了序列音乐,音乐创作也是在做数学题;施托克豪森更是让电子音乐也展露头角,“古典”这两个字都快要被踢翻了。十二音音乐和序列音乐等,将音乐圈上了形式主义的套子,充分凸显了理性甚至科学规律般的色彩。
欧洲音乐史,就是这样,一个经历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的本身也是音乐家们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探索音乐与人性、思想和生命的关系的过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充满了大量令人欣喜的和声和旋律,那些乐句或激昂、或柔情、或愤怒、或欣喜,它们都是作曲家细致入微的感情的外化表现。
音乐便是拥有这样一种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神奇。交响乐气势磅礴的意境,作曲家宽广博大的胸怀,会让我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灵魂洗礼。音乐是天使飞翔时扇动的清风,可以穿越种族、国界、宗教和时空的壁垒,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它是造物主赐给人类的甘泉,从人的心上汨汨地流过,带走污垢和尘埃。音乐又是神奇的,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地方,挽救你、感动你。
古时有“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 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恶,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之说。
而我一直以来都认为音乐是高于语言的交流。
音乐已成了我每日的必需。或早上一个人听着MP3或晚上躺在床上伴着音乐入眠„„自己对交响乐有什么高深独到的见解我只是愿意在音乐的世界里守着一片宁静,遗世独立„„它流泪、微笑、震撼、放纵、思考„„
参考文献: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交响乐赏析》
第三篇:交响乐鉴赏论文
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
第一乐章之赏析
【摘要】维瓦尔第的生平及其所处的音乐时期,使其创作出了如此美妙的《四季》,在聆听《四季之春》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下的感受,受其音乐的感染,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春之境中,充满活力。整个乐章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听了感觉很舒服。【关键词】维瓦尔第;四季;春;活力。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在于透过音乐刻画出诗词当中的意境、抒发人们的七情六欲;出生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维瓦尔第,在他音乐中,就具有这项典型的特色。维瓦尔第的诞生,可说是意大利巴洛克音乐新的里程碑,在他一生中创作有五百多首协奏曲作品,而其本人也是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兼音乐教师;他的协奏曲作品不但受到巴哈的重视、并引用作为写作的模板,同时对于其后一百多年的古典音乐协奏曲格式,奠下了基础。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原系出自维瓦尔第的一部包括有12首作品的小提琴协奏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当中的前四首,这四首作品在十八世纪初于威尼斯首演以来,就已成为维瓦尔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在当时如此,在今天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本曲魅力之所在。从四季协奏曲开始,维瓦尔第把十八世纪之前抽象概念的音乐、转移到后来所谓的标题音乐创作上,为日后的作曲家开启了一个遵循的方向,包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内,都可以看出维瓦尔第音乐创作方式的影响。但是,严格说起来,维瓦尔第并没有“发明”标题音乐,他只是把音乐带进一种新的聆赏层次,目的就是在音乐中呈现出标题或是文字当中的明确画面。在四季协奏曲中,维瓦尔第表现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创作风格,这是他对周遭自然世界的认知、以及对人类百态观察的结果。这部作品是对一年四季有智能、成熟、敏锐的描述,乐曲中也不时可闻威尼斯质朴乡土的旋律风格,这都是作曲家深深受到自环境影响的明证。维瓦尔第对于描写或是标题音乐的影响,可以由海顿、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中看出。
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华丽而洒脱,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开曲即展开轻松愉悦的旋律,使人顿时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和生机。描写的是春光重返大地,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突然,电光乍闪,春雷惊蛰,万物苏醒。这一乐章是整部《四季》中最为著名的乐段。
第二乐章(广板)很短,描写的是静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在簌簌作响的草丛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实的牧羊狗躺在一旁。”是春雷过后,雨过天晴,小鸟又唱起了动人的歌曲,牧羊人和他忠实的小狗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悠闲小憩的恬静景致。乐章开始是小提琴声部以很弱的音量奏出的附点节奏音型,以及中提琴那有点唐突的、仿佛是牧羊狗的吠叫声的切分音型。在这个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以优美而恬静的旋律牧歌般地唱了起来。
第三乐章(快板)描写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乡间的欢乐景象:“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首当时颇为流行的西西里舞曲,它一开始就出现在独奏小提琴和小提琴声部,低音弦乐器奏出的和弦节奏和管风琴浑厚的音响则着意渲染了舞曲的欢快情绪。
一打开音乐播放器,流淌出《四季之春》的旋律,回旋曲轻快欢畅,让人自然生发出一种自内而外的兴奋与快乐,感觉整个生命都有了活力。春天来了,春风所到之处,一切生命又重新开始他们周而复始的循环,世间万物争先恐后地对世界探出了小小脑袋,热闹非凡,它们一齐欢快舞蹈以迎接春天的到来!蝶蛹中蛰动的幼蝶,一点点冲破禁锢常青藤沿着墙壁蜿蜒爬长,有节奏地攀援地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新芽从湿润的土地中迸发出来花苞花蕾在春风的拂动下,瞬间绽放,随着风动,点头摇晃,从冬眠中苏醒的动物们伸着懒腰,拥抱春日和煦的阳光。这让我想起小学时候学过的一片文章《春姑娘》,在音乐的感染下,我仿佛觉得是真的有一位春姑娘在春风里欢欣鼓舞,带着小草小花,小鱼小鸟一齐肆意歌唱舞蹈。而后,突然一阵惊雷骤然响起,发出春的呐喊,大地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让人为之一振。而后春雨霏霏,渐渐地天又晴朗,雨后春笋生长得更加肆意了,雨后新鲜的空气让所有生命都感到心旷神怡,更有力量的向上生长。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心得召唤,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羊人们和着牧笛翩跹起舞,分享着他们对春的来临的喜悦。这是我在听着《四季之春》时,眼前所浮现之景,我觉得整个人仿佛新生。我感觉自己仿佛就置身于一片广阔的大自然中,同这些生命一起,一齐歌唱舞蹈,一起感谢春天给我们带来的生命活力。维瓦尔第的音乐表现力,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管是《四季之春》还是《夏》、还是《秋》、还是《冬》。
整个协奏曲给我的感觉是温馨而又亲切,遥远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如此平易近人,从来都不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让人产生距离感。而我想这正是维瓦尔第的《四季》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
对本课程的看法
我本身是非常喜欢听音乐的,对音乐理解只是停留在它很好听的层面上,所以当老师上课放那些比较好听的音乐的时候,我就会觉的心情很舒畅,当下受到的压力都得到一些缓解了。
连续两年选了音乐的选修课,也是觉得音乐于我来说是一种舒缓压力的工具。但我粗浅的认为,老师让我们考听辨不是很合适,因为我们非音乐艺术生,对音乐的感知没有老师这样的到位,很多时候我们听音乐知识用来放松自己,而我们上交响乐鉴赏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丰富自己的生活。在如此少的时间内要听完整十首的音乐然后听其中一分钟猜出这首音乐的音乐时期,作曲家,作品,真的有难度。所以希望老师可以要求不要太苛刻,让我们顺利通过考试。
第四篇:北京交通大学 浅谈交响乐论文
浅谈交响音乐
姓名:———— 学号:———— 专业:———— 院系:________
年 月1
摘要
交响乐是为整个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它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具有共同的特征:首先,都是由大型的管弦 乐队演奏;其次,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 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再者,交响音乐有较 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本论文阐述了交响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几部交响乐的赏析。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身心的感受。交响乐作品结构庞大,手法多样,各乐章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它长于表现强烈的戏剧性和深刻的哲理性,痛苦时它会安抚人们的心灵,孤独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欢乐,困难时它会增添我们的勇气,胜利时他会与我们同欢共庆。
另外,本论文还特别选入三首交响音乐进行了赏析,分别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特别是《命运交响曲》,本人十分喜欢。音乐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音乐的生动描绘,使人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如莫扎特,巴赫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交响乐名家,对交响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交响音乐 发展 贝多芬 赏析
目录
摘要 目录
一.交响音乐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1交响音乐的背景
2.交响音乐的代表人物 二.对三部交响音乐的赏析
1.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2.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三.交响音乐的赏析方法 四.参考文献 一. 交响音乐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1交响音乐的背景
交响乐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她的词源于“和音”“和谐”这两个词的组成。到了古罗马时期就演变成了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号。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时期,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声乐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等器乐曲。18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开始逐步的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柏林和维也纳乐派。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来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哲理性,它的结构与奏鸣曲一样,通常为四个乐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更自由,乐章数目不定,乐队编制庞大等。以舒伯特、柴科夫斯基、布鲁克纳和马勒等作曲家为代表。2.交响音乐的代表人物
海顿作有交响曲一百余部,莫扎特作有五十余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浪漫乐派的其他作曲家如舒曼、柴可夫斯基、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近现代的著名交响曲作曲家有奥涅格、伏昂·威廉斯、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等。
二. 对三部交响音乐的赏析
1.柴可夫斯基《第一刚琴协奏曲》
1)作者简介: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2)赏析: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它的音乐光辉灿烂、富丽堂皇,色彩变化多端,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充分的发挥,所有这些都是很多协奏曲所难匹比的。第二乐章是介乎前后两个乐章之间的一首抒情间奏曲,它的音乐怡神悦耳,具有温雅朴质的田园风味。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支具有民歌气质的优美动听的旋律,体现了人对大自然形象的静观和省察,反映了人同大自然永远相亲的感情。最后乐章是一首欢乐的颂歌,是充满元气和生命力的表现,乐章中出现的一些形象,全都在同一个明朗、乐观的氛围中活动。
章的两个主题,一个急速有力,充满无尽的表现力,另一个虽然比较平静,但逐渐也转换为胜利的步调,发展成为对生活的狂喜赞歌。这两个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共同表达这终曲的明朗而乐观的基本思想。最后,尾声的音乐更是高潮迭现,其雄浑的气势,其亢奋的情绪,其辉煌的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2.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作者简介: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等,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2.)赏析:第一乐章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战斗图景。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第二乐章 是著名的“送葬进行曲”,这一部分宛如死亡临近的压迫,沉郁却又激亢的情感几乎让人屏息以聆。英雄死了,音乐速度变得缓慢,并由激跃转化为沉思与悲哀。小提琴在低音区发出的低微的音响,抒情诗般的旋律,构成一幅庄严肃穆的葬礼行列。悲痛之中,人们又开始回忆英雄生前的战斗业绩,对英雄业绩进行缅怀。
第三章 渐渐远离了沉痛的死亡问题,弦乐器发出隐约的沙沙声,起初微弱却呈现出无比的朝气。紧接着,在激昂愉快的情绪中,活泼、清晰的基本主题象激流一样直泻,前进!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整个乐章声势浩大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鼓舞了人们的斗志。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1)背景资料: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在这4年中,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但生活的磨练使他越来越坚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的《命运交响曲》。
2)赏析:
第一乐章 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主题激昂有力,具 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第二乐章 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 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最后,第一主题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 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的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却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三.交响音乐的赏析方法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当然,要得到这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历。四.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http://baike.baidu.com/view/39082.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094.htm 《柴科夫斯基作品精选集》,《贝多芬作品精选集》,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
第五篇:交响乐论文写作说明
2013-2014年第二学期“交响乐赏析课”论文说明
1、题目:“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在本公邮下载使用同一的封皮。
2、要有结构地自然衔接和过渡好每次课的作业内容,或必须在每次课后论文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为一大篇论文。
3、论文写作过程应该是音乐意识与意义的唤醒,不仅是理性知识的归纳,更是感性感受的加深,还有审美与批评观念的提升。
4、论文内容要有目标和语境感,反应学习态度、课堂理解和独立见识,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式赏心悦目,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5、知识需要寻求借鉴萃取消化、整理概括归纳总结,但忌讳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