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方言(整理版)(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7:5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宜昌方言(整理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宜昌方言(整理版)》。

第一篇:宜昌方言(整理版)

宜昌方言(整理版)

宜昌市方言属于中国北方话方言体系的中的西南次方言区,为湖北土语群。赞扬,赞许,夸奖,鼓励,表扬,得意,感觉,开心,高兴,享受,欢欣,欣赏,关心,鼓励,形容程度 好俏皮:形容事物很好,很满意的意思。比如以前买的日本的收录机,到现在还比国产的音质好,这时可以说:好俏皮喔,啧啧~~ 没得解(gai^):好的没话说,实在是很好的,和好翘皮意思差不多 划得来:很便宜,很合算,性能价格比高的意思,或者是买到比平时的多的东西 安逸:(四川话)很舒服,满足的意思 玻璃人:形容人长的很漂亮,很耐看,一般指男孩,就象陆毅一样的 撑抖(tou^):体面,整洁,整齐的意思,可形容人和事物.形容人时一般指标致,棱角分明,形象好 瞧得起:看得起,很欣赏的意思 蛮喜欢:很喜欢,很中意的意思 几好喔:很夸张的说好,和没得解意思差不多 耍拉:(武汉话)形容动作麻利,流畅,活儿干的漂亮,又快又好 ,利索 清爽:好的意思,感到很满意,心情很愉快,就象是大热天喝冰水,到有空调的屋子的感觉,凉爽和耳目一新 好不得:好的不得了的,形容特别好 居于:(当阳话)放心,满意,合适的意思 放乖点:这个的意思也太简单了吧~ 蛮是那么回事:比较满意,觉得不错的意思 是那个事:意思同上 玩的蛮铁(贴):关系很好,很紧密,贴心的意思 好最(zui'):很精明,狡猾的意思,坏坏的~~ 火好:运气好 询问: 搞么儿:询问别人做什么的意思 好看的:哎,就是那种带色的东西 荤的:意思同上 兴许:也许,可能,大概的意思 你要哪么搞沙:质问他人怎么做才满意,口气比较强硬,不耐烦的情绪 搞嘛得儿:(当阳话)做什么? 搞哄子:(宜昌郊区话)干什么 哪么涅:为什么 回答: 找不倒: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的意思,应用比较广泛 不晓得:不知道的意思 得幸:幸亏,幸好。比如,得幸你帮忙才解决了问题 哪么来偶:很不耐烦,不高兴,不愿别人管,好象是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意思 巴幸不得:终于可以脱身的感觉,解脱的意味,就象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有人接手一样 搞不清白:不知道,不清楚,同找不倒 惯用语,后缀,感叹词,口头禅: 莎: 语气词,如你好莎 你儿:您,表示尊称 你吓(he')我:很惊讶,很意外时的说法 搞不好哒:发牢骚,怨言时讲的 搞不赢:拿别人没有办法的意思,或者是时间太紧忙不过来的意思 屑:语气词,不屑一顾的表情时说的 戚:同上,不以为然的意思 晓不晓得唉:有的人经常说的口头禅 是的唉:同意 咸(han')没得什么东西:很失望的说法 行哒:可以了 有没有(什么)搞头:有没有价值 站倒:站住 舍哒:出事了,少东西了,常常是忘了拿某东西,或者被偷时,还有某些事情没有提醒或办好时讲的 紧搞(guo^):总是在忙,拖延时间的意思 黑哒:天黑了 伤脑筋:很不耐烦,伤神的意思 吃(qi')直巴是:可能是,也许是,大概是,好象是 恰(qia')不恰儿:恰好,正好 哈(ha`)哈儿:总是,每次都是,形容不走运,比如每次上班讲话都被领导抓住,哈哈儿都着手 搞么儿玩意儿偶:询问,关心的意思 哪个兴的偶:不同意这样做 一搞:总是,经常是这样 狠是:本事,有一套.比如说吃饭很行,说你还蛮狠是呢 没得菜:客套话,其实菜多的吃不完~~ 专指某事物,称呼,动作,状态,神态,表情,相貌,性格,脾气,秉性,气质,面貌,安慰,行为,情绪,特征,形象,情感,气氛,方位,衣着,打扮,言行,举止: 解手:上厕所,去卫生间 模(me')子:样子,面容,相貌,脸庞,常用来形容女孩子的,比如某某模子可以,条子也不错 ~~ 条子:体形,身材 打条(tiao^)条:赤身裸体,光着身子 光膀子:上身没有穿衣服,赤膊 翘胯子:二郎腿,引申请为架子大 抱膀子:帮忙,为别人出头 老娘:称呼母亲,妈妈 老头儿:称呼父亲,爸爸,爹 抽跳:逃跑,偷偷走,没有和别人打招呼就走了,不辞而别 触香儿:亲嘴啦 受踹:受压迫,排挤,不得志,没有发挥特长的机会 扎在旮旯里:躲在角落里,藏起来 中巴:小型公共汽车 倒渣子:倒垃圾 偷油婆:蟑螂 抠痒:抓痒,挠痒痒 做相:脸色,表情很不好,并且是当着别人的面,表现出不喜欢,不耐烦,厌恶的样子 骗地:就是耍赖,躺地下不起来,直到答应条件为止 姑娘儿:女孩子,少女,年轻姑娘 儿子儿:小男生,小伙子 打零用:零花钱 借光:请人让路 闯:同上 玩洋画儿:小朋友的游戏,用小卡片玩耍 掐(ka`)倒:准点,比如掐倒时间来的 上头: 上面 高头:同上 欢喜坨:一种油炸的象小球一样的早点,外面裹满芝麻的 面窝:油炸早点,用小碟子盛着在油锅里成型,中间有洞,里面很薄,外面厚 蜘蛛蛋:象面包圈一样的油炸早点 烧梅:用面皮包糯米,肥肉蒸出来的一种早点 包面:北方叫馄沌,一种面皮包肉馅用水煮的食品 金果条:一种象茄子形状的油炸的,外面裹糖的早点 豆花:豆腐花 凉虾:一种夏季消暑的饮品,用糯米和石灰做原料,用漏勺形成的类似虾一样的纺锤体 凉粉:夏季饮品,用赤花籽做成,类似果冻 拐子:大哥 堂客:妻子,老婆 伙计:夫妻双方的另一半 扈儿流:流氓,小混混 油子儿:同上 算坛子:算账 撇撇:对公安人员,警察的蔑称 床头柜儿:怕老婆的人 头儿:领导 在玩:没有工作 气昏哒:口头禅 狗屎妹:小姑娘的贱称,为的好养活 找事:找工作 臭脚丫子:这不用解释了吧 税狗子:对税务人员的蔑称 地皮摊子:没有铺面的小生意 尕儿:一种游戏的工具,用纸折成 雀尕:麻雀 下头:下面,也作“底下” 对河:河对面 自抠:麻将术语,自摸 搞摸合儿:浑水摸鱼占便宜 死人子:一百元 关饷:发工资,领薪水 捡渣火的:拾破烂的 扯皮:找麻烦 跌为:特意 呼烟:吸烟 穿钱:换零钱 凑份子:大家一起合伙凑钱 抬石头:同上 呕气:生闷气 珠珠儿:小姑娘 汊雨:淋雨 汊倒:被雨淋 挝瞌睡:打盹 卡倒哒:卡住 股市:证券公司 灶马子蛐蛐:3个尾巴的蟋蟀 驼子蛐蛐:驼背的蟋蟀 卡卡角角:角落 吊颈果:梧桐树的果实 屋里:家里 第娃儿:弟弟 起心:有计划,预谋 肇曳:很可怜 拽倒:蹲下 搞事:做事,闹事 吓滚哒:口头禅 套笼子:做圈套,引人上当 持手:动手 汗流:汗流的很多 弟兄伙的:兄弟一样的 弄饭:做饭 过早:吃早点 做事:工作 打下手:别人手下的 压马路:逛街 吃跑得快:在饭馆里借口上toilet跑掉,让别人付钱 玩朋友:谈朋友,谈恋爱 接客:请客 气得哼哼神:口头禅 乜(mie)乜儿:婴儿 打赤膊:光膀子 番茄:西红柿 挝(zhua)球:踢球 殃不拉稀的:没有精神,很懒散的样子 将将:刚刚 雀雀儿:男孩肚脐以下,两腿之间的部分 妈妈儿:胸部的凸起 马之乎:差不多了 嗡鼻子:讲话瓮声瓮气的 大碑:大块头 单支:单挑 1号:洗手间,厕所 丢包:上厕所 四眼狗:戴眼镜的 缺巴齿:掉了门牙的 小卵子:小混混 陀(de')螺:一种用绳子抽打的上面圆柱体,下面圆锥体的玩具 凹丝:垫圈,用来做键子承重的 爪子:手 掰人:骗人,糊人 背心:背部 颈腔:颈部 顶门心:额头 外头玩的: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 捞竿子:举旗子 起火哒:失火了 起风势疙瘩:长成片的疙瘩 香柑:橘子 跳摇摆舞:跳disco 拿起:拿着 秧子儿:女孩子称呼小男生,很不屑的 彻巴子:积极份子,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很热心的人 划起来:原来是 檐老鼠:蝙蝠 叮叮:蜻蜓 蛤(ke)蟆儿:青蛙 抓阄儿:一种小游戏,用于分配人员的 猜懵(meng)懵儿:瞎猜 装翘:假装矜持不理人家的 下不来台:很尴尬的样子 泅水:游泳(yun)抻倒搞:压着别人,超过人家的 呷鲜:很鲜的样子 划子:小船 筲箕:盛菜的蔑制品 出拐:出问题,出事了 龌龊:很脏,见不得人的 一角(jio)儿:一角钱 一个春儿:一元 一张钱:10元 大一张:一百元 一颗钱:一百元 一撇钱:一千元 一方钱:一万元 做皮蟠: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将就:凑合着 眯一下儿:打个盹 清生八早的:很早 耍单边:独身,没有伴侣 穷的叮当响:比喻很穷的样子 唯愿不得:希望那样,盼望是 辍箕:盛垃圾的器具 吹壶:烧水的壶 隔壁左右:邻居 连下人都不如:很潦倒的情形 很差劲:能力有限的 的尕点尕儿:很小的样子 的点儿:同上 弥弥儿:很细微的 那么点儿:很少的 笋子炒肉:挨打 挨篾片儿:同上 过去(kr)一下 岗子高头:伍家岗那里 东门:环城东路,环城南路和西陵一路交汇一带 北(be')门:环城北路和沿江大道交汇一带 南门:环城南路和沿江大道交汇一带 河边下:长江边 镇川门:西陵一路和沿江大道交汇处 罚跪:受惩罚 苍蝇拍(pa)子 着手: 遭遇,不幸碰上,一般指遇到麻烦事 没得什么大不了的:没有关系,影响不大 辣子:辣椒 背时:运气差,背运 打call机:寻呼 菌子:称呼蘑菇 扬毛赖子:一种草本植物的带刺的纺锤体果实 带一脚:停一下,也作“刹一脚” 直巴事:轻松的工作 敲边鼓:在旁边提醒 默得在:以为是,蒙在鼓里 混点:混时间 你把我当钟敲,我把你当点混:不满别人不重视自己 招乎点:小心点,注意些 别个:别人 混得蛮栽:近况不佳 装洋:装糊涂 马泥咣:卵圆形的石头 樱(en)桃 : 车嘴巴:打嘴巴 玩派:装酷,很新潮的样子 到学(xio)里去(kr)张花时:注意力不集中,神游去了 糊得到处都是:形容弄的周围很脏 招报应:言下之意会有人收拾你的 忘精完了: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 茅厕(si):厕所 碜哒:皮肤干裂 家(ga)家:姥姥,外婆,外祖母 家公爷爷:姥爷,外公,外祖父 娘娘:阿姨 幺幺:阿姨,对年轻女子的尊称 馊水:收集的剩饭剩菜 灰大:环境差 载(zai')石头儿:扔石头 轻身事:容易干的活儿 惹狐臊:自找麻烦 赶车:乘车 黑(he')皮:皮肤黑 亚非拉:同上 乌漆抹黑:形容所处的环境非常黑 撞包:不走运,碰上坏事了 搓一顿:吃一吨 麻混席:混水摸鱼占人家的便宜 打了招乎:也就是托了关系的 礼拜天:星期天 作指望:有盼头,希望有好结果的 上坟:扫墓 发毛:很生气的样子 发飙:发怒,很猛烈的 暴牙齿:豁牙,兔牙,很有趣的 掉底子:没面子,很尴尬的 赊家子:小气鬼,很吝啬的 噼:玻璃碎 急的毛焦火辣:形容很急的样子,火烧眉毛的 曲黑(he'):非常的黑暗 正经八骨:很认真的,不马虎 正儿八经:同上 伺缝缝儿:窥视,偷看 尸臭八臭的:很不好闻的说法 假巴儿意思:假装 合共:总共,一共 婪人:一种刺激的感觉,就象剥辣椒使手指和眼睛很难受,还有切葱时的感觉,熏的睁不开眼睛 川川神:形容一种状态,很夸张的说法 恶奢:使劲,不顾一切的,不理会别人的样子 卯起来:豁出去 画猫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谚语,提醒人注意 搞着了:弄疼了 乓脑壳:撞头了 醪糟:米酒 划策儿:一种游戏,用于比高低的,娘娘(拇指按住食指,也做“剪子”,伸出食指和中指)管大刀,大刀(伸出五指,也作“布”)管锤头,锤头(握拳,也作“石头”)管娘娘 配板:一种游戏,用于分配人员,几个人用手的正反,组成各自的小团体 撇妥:简单,轻松 擤(xing^)鼻涕:捏鼻子出气 黑汗水流:形容很繁忙,很辛苦,很累的样子 刮拐包:弯曲中指在别人头上敲击,一种惩罚措施 吃栗子:同上 吃胡豆:在别人微张嘴,不注意的时候,迅速合上,听见“砰”的一声 弹崩子:拇指按住中指弹出去,用于惩罚人的 有量:有胆量 曲蟮:蚯蚓 刺了子蛇:壁虎 胀笨:不讨好,很下贱的事情 眼高手低:形容目标很高,实际却干不了 大事干不了,小事干不好:同上 柔和点:动作放缓点,幅度小一些 早不忙,夜心慌:形容临时抱佛脚的样子 猴三:猴子 神兮:装疯,玩闹 装扈:装黑老大,蛮横,不讲理 河坝里:河边的空地 捉麻木:趁人不注意占便宜 打补巴:缝补丁 巴倒:粘着 过细:很细心,认真 拐话:坏话,丑话 板命:临死挣扎,也形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张(za)嘴 糊人:骗人 欠:想念,渴望 躲朦朦藏(qiang^)儿:捉迷藏 掉味:没面子,很失态的 送情:在别人婚嫁、过生日、升迁等红白喜事的时候,送钱送物,联络感情 赶情:同上 还情:以前接受过别人的送礼,现在轮到自己送了 和(huo')旋:很有亲和力,讨人喜欢的 得(dei^)老包:揭别人的老底,让人家难堪 好话说了一箩筐:比喻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产生效力 搞不成:做不到,不会做 以头:里面 画地图:小孩尿床 冲到沙市去:同上 充六个指头:比喻不懂装懂,瞎摆活 晕味:自我陶醉,满足的样子 挎倒(dou^):欠着 该倒:同上 症候:情况,状态 肉(ru')撩撇:简单,轻松 听铃哐啷:象声词 踏代:继承 岔(cha^)倒(dou^)用:敞开着花费 日大瞎:形容事情远不如预想的那样,很不堪,差劲的 开轧:开始打架 伽事:开始,最初的 旮(ga`)倒(dou^):放着 搞不成:做不到,办不成 看下(ha)儿:看一会儿 活弦:受欢迎的,很活跃的 淘力:费力 贴皮:倒贴钱 梭下来:从滑梯上滑下来,比喻很快掉下来 打野食:在外面有情人 削削板:滑梯以及类似的斜面物体 得是:幸好,还好,幸亏 有的无的:总是,频繁的。如有的无的开啊灯关啊灯的,不晓得有好费电 活泛:活络,点子、主意,方法多 够意思:够朋友,有义气 打粑糖:麦牙糖,呈米黄色,微甜,很粘牙的 胳蚤:跳蚤 少煲哒:很多的意思 话婆婆:话很多 不照教(jiao^):不理会的,不管别人怎么说的 攀倒:勾肩搭背的 括(kuo)起:放着不管不问 硬(en`)邦邦:非常硬 先(xuan)噔儿:刚才,不久前 零星茶:一种椭圆叶子的茶叶,夏季消暑的饮料 蘑黄李子:李子 很事:有本事 着(zhuo')和:严重的,实在的 泡溶哒:比喻水浸(qin`)的很厉害 立巴墙:靠墙倒立 蓬灰: 讽刺,挖苦,骂人,责备,埋怨,嗔怪,愤慨,激动,耶揄,取笑: 天阴跑:骂人的话 鲍鲍:笨蛋,傻瓜 鲍因:同上 巧气:这么巧? 宝气:冒傻气 得不得:形容很得意,目空一切,自我感觉很好的样子 吃药:比喻很糊涂的样子 饿相:吃饭很猛的样子 好老实:好笨,不灵活 有瘾:有问题的 贱三爷:骂人的话 头上长包,脚下流脓:形容滥的一塌糊涂 怪不得:原来是这样 鬼话:瞎扯 话多:废话多,罗嗦 讨人嫌:很讨厌的 苕:骂人的话 体面苕:相貌还可以的笨蛋 偷油:想蒙混过关 掭:煽风点火,说人家的坏话,对别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找下家:找垫背的 张不倒事:不清楚状况,不会随机应变,脑袋不灵光 自作神:自言自语忙自己的事情,不理会别人的反应 垫包:替人家受过 张方儿:(郊区话)样子,模样 见不得:很讨厌,怪罪的口气 撇(pie`):不好,不喜欢,不满意 伙疱:拍马屁,奉承 吃干饭的:做事不怎么样的 铁匠铺的:不怕挨打的 无稽大谓:很无聊的一些话,很馊的主意 翘死:找死,骂人的话 农果子:农村的 外麻子:外地人 神经病:与别人不同的人,比较惹人讨厌的那种 日白(be'):吹牛,瞎掰 接下句:很大人顶嘴 扯白:瞎吹,胡扯 欠捶:骂人的话 捶死你:真该死吧 才有味咧:好象脑袋不灵光,反应不快,或者慢性子 扯人:急人,受连累 体得:得意,忘乎所以,自我感觉良好 黄埔军校毕业的:才从监狱放出来的 得叭儿:喜欢献宝的人,以为他的东西和主意很不错,很自得的样子 扑粉:吹捧,献媚 立墙:同上 粉冬瓜:同上 电灯泡:比喻不合时宜的第三者,通常是别人约会时请来作陪的人 饿牢放出来的:比喻很饥饿的样子 吓(he')鸡痱子:吓的起鸡皮疙瘩 板眼多:鬼主意多或者喜欢挑刺 做劫寿:做对头、冤家 岔(shua`)子:少胳膊的人 拜子:少腿脚,或者走路不方便的人 夹舌子:说话含糊不清,半天不知所云的人 麻木:人力三轮车 恶心:感觉不好,厌恶某事物 噱指甲,舔屁儿:形容很滥的动作 学别人的艺,舔别人的屁:比喻照搬别人的,没有创意 250:二百(be')五,笨蛋,傻瓜 死开点儿:很讨厌别人的打搅 有蛆:有问题 日白不打草稿:就是吹牛不上税 庖皮:就是装阔的人或者本事不好的人 下江人:上海,江浙一带的人 汉蛮:武汉人 瞎搞:乱来,不懂装懂 广广:广东人 川麻皮:四川人 滥代包:乱发誓,瞎承诺,不知道能不能兑现的 傥(tiang^)傥:做事很随便的人,乱花钱,不知道节约的人 三只手:小偷,窃贼 钳工:同上 得了便宜卖乖:有了好处不吱声,还装糊涂的人 蓄(xiu^)条子:节食,减肥,保持身段 装庖:装有钱,其实穷的叮当响 无JB了事:没有事情来打搅人家 得性不好:品格很坏,喜欢小偷小摸的人 坏了胚子:从小就不干好事的人 330的:葛洲坝集团的人,因为纪念毛主席3.30视察葛洲坝而得名 二不楞腾:傻不拉叽的,愣头愣脑的 闯鬼了:比喻运气不好,事情不顺 见盼:见鬼 缠不赢:惹不起或者被人骗怕了 脸皮厚:不知道状况,不会拐弯,不怕别人笑话的人 彻邋(la):衣着很随便,而且比较脏的人 踏厥:排挤,给小鞋穿,不受重视,被人压着无法升迁,或者讽刺的意思 巴(ba^)巴:脏东西 咸(han')萝卜操淡心:比喻瞎操心 不晓得甘蓝辛苦:不知道柴米油盐的贵重,浪费,乱花钱 少根弦:脑袋不开窍,不灵光 缺根筋:同上 豆腐盘成肉价钱:比喻做事情很花费,很让人失望那种 穷死滥业的:一文不名,一付穷酸相,不会发财的人 少搞点:少来这一套 把嘴巴闭起:别插嘴,少废话 猴爪子:喜欢到处乱动的手 滥拣(jian`):到处乱动,乱翻东西 瘦精八骨的:很浓缩的身材 看戏不怕台高:讽刺说风凉话的人 坐倒说话不腰疼:讽刺不了解情况就大发议论的人 MD儿:骂人话 狗JBR的:同上 RNMR:同上 不清白:不明白事理,做事冒失,以至结果不好 搞个喘喘:凭什么做? 挖田的:农民 下力的:干力气活的 是TM什么东西:骂人话 操些子瞎心:讽刺人多管闲事 找不着庙门:找不到由头发泄,有气没有地方出 鼻涕拉糊的:形象邋遢,不爱干净的 二道贩子:做低买高卖生意的 起早哒:不清醒吧 少见鬼:不要多生事端,主意很馊 嚼牙巴骨:发牢骚,说闲话,发泄不满 茅厕板子:形容皮肤粗糙有裂痕 野人家家:形象很丑陋,吓人 扯白撂谎:骗瞎话,说谎话想蒙混过关 你尽我去:不要管我的事情 旁屎滥臭的:气味很难闻 瞎眯糗眼的:眼睛不好使,不会看事情 彻得屁流:很积极参与某事情,忙前忙后的 旁腥八臭:很腥臭的气味 活胀得:你真是做的出来 急着胞:尿急的情况 日古哪:乱七八糟的,没有价值的东西 妖精八骨:形态,样子很性感撩人的,有时也形容撒娇的情形 妖儿邪法:同上 铺儿漫嫌:弄的到处都是的,可以是水装太满,也可以是东西装的很多 人来疯:比喻小孩子在客人面前嘻闹,不用担心大人的责备 剐人:很难听的,很难受的。比如,有人唱歌象杀鸡杀鸭的,很让人不自在的,起鸡皮疙瘩那种 放狗屁:简直胡说嘛 卯(mao')痞:耍赖,不按约定做 贱相:给脸不要脸的 好吃佬:贪吃的 好哭佬,卖灯草,黄屎马马儿三扒尿:讽刺别人哭的,逗小孩子的把戏 炉子靠钵(bo')子,你热我不热:比喻热脸贴上冷屁股,受到冷落 忙的屁颠屁颠的:形容忙的程度,很形象的 画猫子:脸上有脏东西,样子很可爱,搞笑的 嘀哆:说话罗嗦,做事情拖拉 蛐蛐拱拱:小声讲话 啧的屁流:自我满足,自我欣赏,很陶醉,瞧不起人家的样子 撩疯摄眼的:喜欢骚扰别人,很让人讨厌的 旁屁臭:讽刺建议没有创意 鲍噻:骂人话 摸蛆:磨洋工,做事迟缓 肿眼泡腮:形象很憔悴,没有睡好的神态 懒的烧蛇吃:比喻懒到家了 杀猫子过年:居然这样,生活过得不象个样子 热的烘烘神:很热 闹的哄哄神:形容吵闹的程度 坐官:方便,以前方便的时候没有厕所,坐尿罐,取其谐音,犹如现在的说法丢炸弹,伦敦一样 紧挨:做事缓慢,迟迟没有结束 省(xin`):走神,想到别的事情了 意儿毛:很烦人的骚扰 翻锹:做对 摸摸嘘嘘:形容做事不让人知道,偷偷的样子 火背:运气差 吓得打筛:很害怕的样子 讨人嫌:惹人厌烦,不被人喜欢的 搞邪哒:没有看到面前的是谁吧 翘叶子:生气,不满意,受委屈 三文不当二文:比喻花钱大手大脚,或者不爱惜东西 叫(gao`)花子发欢,打破砂罐:讽刺别人很得意的样子 叫花子搁不得隔夜食:比喻很贪吃得样子。羊儿在山上就把皮剐了:形容不会量入而出,寅吃卯粮得情形 三个坛子两个盖子:比喻入不敷出的状态 眨巴眼整成瞎子:比喻不懂装懂,生出新的事端,比原来的情况更糟 以风作邪:仗着别人的势力干坏事 攉螺丝:滥竽充数 吊儿啷当:流氓气息的,很随便的 掸胯子:形容很得意,放肆,旁若无人的样子 狗打爷:骂人话 生得贱:同上 扬场舞道:形容没有规矩的,很放肆的 扭筋拌(pan`)筋:很固执的,倔犟的 歪嚼:乱说,不负责任的讲话 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讽刺50步笑100步人的 二黄八吊的:行为很放肆的,做不成事情的人 穷骨头发烧:讽刺不合时宜的穿着,很单薄那种 飞天神狂:比喻小孩子很吵闹的,到处惹事,很放肆的胡闹,不把大人放眼里的 颠二倒三:犯迷糊 丑贩子:丢脸的 麻(ma`)乎子:嘴巴没有擦干净的 扯闪:打闪,溜掉 天河:银河 雪子子儿:霰 蒙蒙儿亮:黎明,清晨 太阳窝儿:太阳穴 脸巴儿:脸庞 新郎倌:新郎 姑娘婆婆儿:对女人的称呼 丈人老头:岳父 丈母娘:岳母 卧单、床单:被单 帐子:蚊帐 枕头袱子:枕巾 罩衫:汗衫,汗衣 巴钉:图钉 树秧子:小树 麦豌:豌豆 嘴巴:嘴 荸(pu')球:荸荠 灰面:面粉 元子:丸子。肉(ru')元子:肉丸子 鼓出来:凸出来 老哇:乌鸦 土狗子:蝼蛄 亮火虫、亮壳儿虫:萤火虫 团鱼、脚(jio')鱼:鳖 声气:声音 俩(lia^)瓜:肮脏 左以:索性 神起:同上 宁馨:干净、整洁、漂亮 差火:缺德 靛水:蓝墨水 脱蓝纸:复写纸 抱耳风:腮腺炎 哪么起搞:怎么办 结火:便秘 哒倒:跌倒 干祸:打架 打鼓泅:游泳 走人家:走亲戚 阔(kuo)德性:开玩笑 日白:乱说、说谎 洗口:刷牙 刺(ci')鱼 :剖鱼 跑暴:暴鱼 发炸:发脾气、发火 来神:要发作 飞天:顽皮 阴倒:暗地里 占香因:占便宜 咧:这 哪个:谁 你儿:您 婆婆:外婆,奶奶 家门:同姓氏者 包谷:玉米,玉蜀黎 胡豆:蚕豆 欠:想念 呼:哄骗 威武:老人精神好,身体健康 麻木:人力三轮车 饭蚊子:苍蝇 肉(ru'):猪肉 大妈::母亲,伯母 齐整:整齐 鸡公:公鸡 鸡母:母鸡 被窝:被子 当中:中间 摇窝:摇篮 后儿:后天 耳洞:耳朵 香菇:香菌 冒火:发火 烧火:做饭 怕丑:害羞 搞事、做事:干活,工作 吹吹儿:哨子 纸飞飞儿:纸屑 滂臭:非常难闻 黢黑:形容很黑 缺湿:湿透了 稀烂:很烂 死笨:非常笨 胀(障)眼睛:讨厌某人或某事物 世界(gai `)日(er ')不要脸:骂人语 两嘴巴铲死你:骂人语,两巴掌打在你的脸上气死你 花头:棉絮 锑锅:铝锅 毛儿咪:一种植物,象成熟的麦穗,椭圆形状的头以及很细的枝,常常用来挠痒痒 蒸(zen`)子:蒸食品的格子 散子:一种油炸食品,象拉面形状,翻折着油炸而成 靠饺:象花卷一样的油炸食品 麻叶儿:象发夹一样的油炸食品 臭翻天:形容非常难闻 呆期、死期:定期储蓄存款 个狗日的:骂人语 瓮家子臭:很闷的气味,比如盐菜豁风(发酵)后形成的难闻的气味 翁(wong`)起:盖着,挡着 伤病老爷儿:生病的人 包老爷:头上包扎着的人 有的无的:总是,经常 杏(hen`)子米米儿:杏核 满处唉都是:到处都是 冤路:冤枉路,弯路 娃娃书:小人书,连环画 画娃娃儿:画人或景物 自在:安心,舒适 三不滥齐:不整齐 黑黢麻拱:形容很黑 想迂哒:讽刺别人不会转弯,脑筋不灵活 水打棒:漂浮在水面上的已经浮肿的尸体 正经八骨:非常认真的 苕果子:象条状的风干红薯 顶顶糕:一种糯米做的清蒸点心 蚱(zua)蜢儿:蝈蝈儿 精挝(zua')儿:嚼起来很有韧劲 钻密头儿:潜泳 坝坝儿:一块空地 淹(an)荒货:破烂的东西 现成的:已有的 现饭:隔了一段时间的饭 清生八早:很早 清哒百姓:口语,清白清白的 发摇:小孩子淘气,乱仍东西 卷包肉:一种卤制猪肉 包白菜:卷心菜 朝天望:讽刺别人的塌鼻子,鼻孔向上的 晕味:自我陶醉的 洋里洋登儿:讽刺别人不识时务,做法不当的 无名堂儿:说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 跟着羊儿造反; 团; 咸 ;怕好得哒; 怕喜欢哒; 渣滓; 三不之 ;挝毽 ;兴不兴 ;得亏; 咬 ;鞋子; 靠牢 ;地瓜; 米刀尺; 原子笔 ;渍胶; 叫化子 ;车笔刀 ;一道巷子,二道巷子 ;苕 ;假巴儿意思 ;假爱干净尿洗锅 ;搁出 ;来; 咯人; 观花婆婆

第二篇:宜昌方言童谣(普通话版)

宜昌方言童谣

宜昌方言童谣,是宜昌长大的孩子们永远的记忆。

那些童谣虽然土气,虽然顽皮,虽然没有正统教育的高雅文采,但是,宜昌童谣里充满了欢乐,透着稚气,饱含着生养我们的乡土气息。那韵味,那情景,会使宜昌的孩子们回忆起当年。

育儿谣

【摇篮曲】竹摇窝,两头翘,窝里睡个小宝宝。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宝宝快睡觉;鸡子鸡子你莫喊,狗子狗子你莫叫。摇啊摇啊摇摇摇,我的宝宝睡着了。

【辨声音】小河流水,哗啦啦;风吹树叶,沙沙沙;雨滴落下,嘀嘀嗒;鸟儿唱歌,叽叽喳。小鸭下水,呷呷呷;青蛙说话,呱呱呱;娃娃大笑,哈哈哈。

【月亮】月亮月亮爱洗澡,河里洗,乐陶陶。风一吹,吓一跳,糟糕糟糕真糟糕,月亮变成线条条。

【点状元】挖挖鼻子不伤风,搓搓小手手不冻,扯扯耳朵赚大钱,捧捧脸巴点状元。

【推磨拐磨】推磨郎,拐磨郎,三斤糕,四斤糖;送哥哥,上学堂。读了三年书,考个状元郎。

【背伢儿】伢儿乖,背上街。伢儿哭,背上屋。伢儿笑,背进庙。伢儿伢儿你莫哭,还有三间大瓦屋。伢儿伢儿你莫笑,还有五间大白庙。背一个,抱一个,屋里还有十三个。

游戏谣

【点兵点将】点兵点将,点到哪个好吃腊肉的就……是……你!点兵点将,点到我的虾兵蟹将的就……是……你!

【跳橡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橡皮筋】红花红花几月开,一月不开二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二月不开三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三月不开四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四月不开五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五月不开六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六月不开七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七月不开八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八月不开九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九月不开十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十月不开十一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十一月不开十二月开;红花红花几月开,春天到了红花开--------【拍手游戏】你一拍,我一拍,大家来打麦。麦子打得多,明天吃馍馍;麦子打得少,明天要赶早。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澡来常换衣。你拍二,我拍二,每天都要带手绢儿。你拍三,我拍三,干净衣服身上穿。你拍四,我拍四,打死苍蝇和蚊子。你拍五,我拍五,消灭臭虫和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公共卫生要爱护。你拍七,我拍七,千万别吃烂东西。你拍八,我拍八,每天洗脸要刷牙。你拍九,我拍九,饭前便后要洗手。你拍十,我拍十,个人卫生要落实。

【划拳】先出槌,后出叉,三娘娘,管金叉;大老爷,小娃娃,白板,黑板,赵子龙,煽嘴巴。

数字谣

【数数】一打一,一把梳子一杆笔;两打两,两个大姐对巴掌;三打三,三只喜鹊穿花衫;四打四,四个铜钱四个字;五打五,栽秧田里敲锣鼓;六打六,六只鸡子六头猪。宰母鸡,杀肥猪,宝宝吃鸡又吃肉。七打七,爹爹钓回七条鱼;鲤鱼整汤香喷哒,宝宝添了拌饭吃;八打八,八位嫂子摘棉花,前头摘,后头炸,八个嫂子忙晕了;九打九,九个老头喝醉酒,回家不知怎么走;十打十,宝宝吃饭不挑食,方面大耳有福气,娶个漂亮媳妇子。

【数腿】鸡鸭鹅,两条腿,猪狗牛羊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鱼儿蚯蚓没有腿。

【数螺】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住瓦屋,五螺六螺打草鞋,七螺八螺挑屎买,九螺赚大钱,十螺中状元。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五螺六螺开当铺,七螺八螺把官做,九螺十螺享清福。一螺儿穷,二螺儿富,三螺儿四螺儿住瓦屋,五螺儿六螺儿打草鞋,七螺儿八螺儿挑屎卖,九螺儿当天官,十螺儿中状元。十个筲箕有饭吃。

【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青蛙青蛙共五对,蹦蹬蹦蹬跳下水,一共多少嘴和腿?算得清白吃麻叶,算不清白喝冷水。

品行谣

【小羊儿乖乖】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妈妈要进来。我开我开我来开,妈妈回来了,我把门儿开。

【打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花镰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毛铁没打起,妈把我耳朵揪个缺。毛铁打了三斤半,娃娃婆娘都来看。张打铁,李打铁,打把花剪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毛铁打到二斤半,婆娘娃娃都来看。【莫骗人】骗人骗人,烟杆嘴嘴烫人,长大不是好人,二天要成犯人。

【莫小气】小气鬼,喝凉水,搬倒了缸,没喝到水。小气鬼,喝凉水,搬倒了缸,砸断了腿。

【莫纠缠】跟着别人学,像陀螺。跟着别人跑,像根草。跟着别人追,像乌龟。跟着别人爬,像巴巴。跟着别人学,烂牙壳。跟着别人跑,烂爪爪。跟着人家走,是狗狗。跟着人家追,变乌龟。

【莫赌博】胖子胖,打麻将,输了钱不还账,左一棒右一棒,打得胖子不敢犟。

【莫好吃懒做】好吃佬,卖灯草,卖到河下狗子咬,狗子狗子就是巧,专咬儿们好吃佬。

【有借有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是不借,只怕不还。

礼节谣

【谦让】伢们上山捡白果,捡一个吃一个,还给哥哥留三个,哥哥听了笑呵呵,赶着竹马来接我。

【孝顺】屋檐水哟滴旧窝,儿含妈子不挨饿,雀尕长翅向高飞,莫忘天黑早回窝,娘不见儿睡不着。

常识谣

【气象】青蛙叫,鱼儿跳,大雨眼看就要到。知了鸣,喜鹊叫,出门太阳高高照。太阳要比大山高,大雨跟着乌云跑。闪电总比雷声早,春雷响时山动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雪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有雨山戴帽,无雨顶上光。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

【习俗】正月来把龙灯耍,二月来把风筝扎,三月清明把坟上,四月稻秧满田插,五月龙船水上划,六月蒲扇手中拿,七月正好烧砖瓦,八月中秋观月华,九月到处看菊花,十月丰收晒场坝,冬月柑子瓣瓣大,腊月家家把猪杀。

第三篇:浅谈东北方言

浅谈东北方言

摘要: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动、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它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我将要从东北方言的形成,优点,特点,及其现在的传播的现状及形式这四方面来谈一谈这个贴近我个人生活的东北方言。

关键词:东北方言的形成、特点、传播现状及形式、东北方言的优点

正文:东北地区位于山海关以北,包含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不仅为数不少,而且其中很多词汇基调健康,内涵丰富,极具个性,往往为普通话词汇和其他方言口语词汇所难以代替。东北方言体系开放、粗犷豪放、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特点,在中国大地上有口皆碑。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柏默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协助和启发。” 这说明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相互依存,又有着各自内部的发展规律而独立存在。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为家乡的方言感到自豪,它渗透出东北人的人生哲理——热情、奔放,对生活始终充满期待,对未来永远怀有向往。我也怀着一颗热爱的心来介绍我每天说的语言。

最近在网上流行这样那个一段对话问题,一人问:“那本书没了没。”“没没。”“到底没没没?”“我说没没就没没,没了就没了,墨迹呢。”最后问那本书到底是没了还是没没。看到这段话,我忍俊不禁,我想把这份快乐传递,就急着和宿舍人说,没想到,他们反应的尽是茫然,我才发现,她们没懂,这是东北方言。不是东北人一般是不懂的,这就是地域的差异吧。由于我从小就在东北方言的语境中成长,对东北方言,我喜欢去了解和研究这种诙谐,豪放的语言。

第一,东北方言的形成。可以这样说,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1、语言分化成方言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看,地域的变异是形成方言的根本原因。从地域的民族构成来看,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间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 “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的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的外来语吸收现象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俄语)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为方言。如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我们)、“那嘎哒”(那个地方)、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老公母俩)、“干哈”(干啥)、“稀罕”(喜欢)都是误读而形成的。

4.东北方言中的一字多义现象。一字多义也是东北方言的一种形成方式。如“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则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贼好”不是说小偷好,而是“非常好”意思。“贼漂亮”不是说小偷漂亮,而是“特别漂亮”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语言环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儿的意思。

5.东北方言中的有待考查现象。

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认同、运用它。比如“埋汰”(脏)、“整个浪儿”(全部)等。东北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其形成不是单

一、孤立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顺着东北方言这条藤,挖掘蕴含着的丰富的东北文化现象。东北方言还有的来自正字的误读。由于传输手段受限,加之东北口音影响,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成为东北方言的一部分。如“干哈”是“干啥”的误读;“稀罕”是“喜欢”的误读;“lèn”是“嫩”的误读;“得瑟”是“抖擞”的误读等等。这些误读在为东北方言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也传承了东北“黑土文化”,为东三省乡土文化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第二,东北方言的特点。语音上,不分平卷舌是东北话的一大显著特点。比如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一句台词:今天的你我能否重(cóng)复昨天的故事(sì),我这(zè)张(zāng)旧船(cuán)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cuán)。宋丹丹作为一名北京人,以其过人的表演功力将这段话的“东北味”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这个特点在许多其他影视作品和小品中亦有所体现,它为这些文艺作品增加了不少亮色。在以元音“a”开头的词组前加“n”,是东北方言的另一大特点。如,“安排(”nān pái)、恩爱(ēn ài)等等。近些年来,由于普通话在东北地区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普及程度不断加深,这一特点已经很难显现,尤其在青年群体中,很少有人再使用具有此特点的东北方言。在东北方言中,一些发阳平音的字往往读成上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福”、“职”、“蠕”等。除此之外,东北方言中变“üe”音为“iao”音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如“乐”、“学”等。以上这些特点使得东北方言更加风趣诙谐,读起来虽有些“土气”,却十分亲切。东北方言从发音上体现出了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和无畏的个性。

构词上,东北方言特别常用叠词表程度,除了前文说到的“杠杠的”“嗷嗷”,还有“磴磴”(形容结实)、“呼呼”(形容迅疾)、“咔咔”(形容灵敏)等等,这些副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之深,同时又体现出东北人直爽奔放的内心世界。

词语运用上,东北方言更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例如,东北方言中,人们把没精打采的人成为“瘪茄子”,这是由茄子被霜打或日晒而呈现出来的蔫状所引申的;再如,“香饽饽”原指一种好吃的面食,却常被用来形容人气高的人或事物;又如,“铁”是牢固坚硬的金属,因此东北方言中常用“铁子”来形容与自己关系亲密、牢不可破的人…… 东北方言灵活的词语运用,像是为东北人的生活注入一针兴奋剂,让东北人如此有激情地面对

三、东北方言的发展和影响东北方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语言根基,也是一种情结,是一种社会需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三,东北方言的传播现状及形式。

近些年来,东北方言通过影视作品,相声小品,二人转等形式突破地域局限,逐步走向全国,说明东北方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小品演员赵本山就是在媒体传播东北方言的领军人物。1990年赵本山小品登上央视春晚,紧接着黄宏和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与观众见面,东北方言通过春晚成为各方言中最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小品《卖拐》获得2001年“我最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小品类一等奖。接着,东北方言剧《刘老根》在央视一套播出,立刻奠定了东北方言剧的万人迷身份。“忽悠”之后,全国一片“咋整”声。从乡村爱情到不差钱,从忽悠到急眼„„这些作品和语言体现着浓厚的东北文化底蕴,通过方言表现人物形象,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东北人感到熟悉亲切,北方人感到新鲜有趣。南方人也能看得懂听得懂,在文艺百花园中又多了一朵奇葩,也为民族语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壮大了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声势和影响,弘扬了地域特色,促进了文化交流东北方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语言根基,也是一种情结。是一种社会需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此,展望东北农村题材小品剧和电视剧的健康发展之路,必须持之以恒地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脉搏,更密切地关注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生活,在这一原则下,继承优秀传统地域文化,恰当融入东北特有的诙谐、风趣、幽默元素,这样才能多出精品,进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回报。

然而,东北话之所以能快速推广到全国不仅因为东北方言小品影视的精彩,东北方言自身也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首先,东北话最接近普通话,其中黑龙江、吉林一带大多数东北人说的 甚至比老北京的方言味道还少,这是一种很大的优势。正因为东北话相对标准,读音咬的较为真切,所以运用各种拼音手法都得心应手。在这个信息时代,这是个很多大的优势。

其次,东北方言许多俗语隐含着高度的人生智慧,并且寓意积极、劝人向善。例如“吃人家最短,那人家手软。”也是告诫人们不可贪图一时便宜这些来自生活得词汇虽然没什么大道理,但富于哲理,耐人寻味,使俗语也成了一本学不完的教科书。

当然,现如今,普及普通话的政策对东北方言正在影响,许多有有特征的东北方言也消失了,只凭口耳相传的东北方言也应该得到整理和保护。寻找另一种方法来传承和发展这种民间的方言!

著名学者钱玄同曾说:“方言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方言文学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它们自己发达,它们永远存在。”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文化。方言是与特定的地域和地域历史、文化相联系的,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的结晶。汉语方言承载着中国多元地域文化,方言背后,蕴含着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精髓。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胡适认为方言土语是最自然的文学语言。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创造的,是对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具体体现。东北方言正以它独特、诙谐的语言特征强力的感染着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中华文化!我们祈愿东北方言和文化能以其独有的魅力创出精品,继续为丰富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添砖加瓦,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民族语言、文化之魂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邵则遂,刘宝俊 《大学生语言学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马思周、姜光辉 《东北方言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罗常培 《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

韩耀旗、林乾 《清代满族风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金启孮 《满族的历史与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金芳 《解读东北喜剧小品》

中国喜剧网,2004年5月

张婧、陈坤 《东北文艺现象透视》

艺术百家 2007年

第四篇:关于普通话和方言

关于普通话和方言

在网上看到广东一所学校校长禁止学校里说方言。我不知道那是所什么学校,记得这样的事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倒是碰到过,因为那是培养演员的学校,学生来自各省市,要不在学校把方言“禁掉”,台词课上起来就很吃力。拿我来说,要不是严格训练,前后鼻音一辈子也分不清。但是,我并没有把方言丢掉。

不过,对于不是从事语言工作的人来说,我倒是觉得普通话能听能说就可以了,不必人人字正腔圆的。

说到底,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方言如此繁多,还有那么多民族的语言,没有一种统一的语言,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过去有“官话”,后来叫“国语”,现在叫“普通话”。南宋时期,朝廷南迁,偏安杭州,把“官话”带到了江南,至今还有将杭州话称为“杭州官话”,杭州话里有很多“儿化韵”,也是北方的官话里带来的呢。

我有一个亲戚,儿时随父母从上海到香港,在上海时学会沪语和国语;在香港学了广东话和英语,后来又去美国念大学,大学毕业刚进美国一家公司,恰遇国内去了个团和公司洽谈生意,团内有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随团的翻译却听不懂粤语、沪语,只会说普通话。公司方面把我那位亲戚找来,很快就让各方沟通了。事后,美国公司在短时期内将他提拔为远东部门的负责人。

我说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语言作为工具之重要。多掌握一种语言会拓宽你人生的道路。而且如果上述的那个中国去的团里,大家都会说普通话,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但是,作为原生态的语言,方言是万万不能禁止或取消的。它是语言的土壤,也是普通话植根的土壤。方言中有许许多多来源于生活的生动鲜活的东西,是普通话替代不了的。中国文学的代表著《红楼梦》、《水浒》等作品中就融入了许多方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红楼梦》里的“促狭鬼”就是江南方言里的词,按方言应该念成“cuo(入声)ka(入声)ju”,它的具体意思,江南人都懂(林黛玉就是从江南到北京去的),普通话却很难翻译。可是在电视剧里按普通话正音一念,不但北方人不懂,连江南人也听不懂了。这是很无奈的事。当年以沪语拍成的电视剧《孽债》,在央视播出时改成普通话,那原来生动有趣的语言打了个大大的折扣,也很无奈。我们看北京人艺演老舍的《茶馆》,觉得语言特别有味,其实,这部戏说到底是一部北京的方言话剧,有一些对白,即使会说普通话的上海人、广东人也听不懂的。

方言也是一个人与故乡连系的情感纽带。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听到乡音,就知道是故乡人,就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到了一个新地方,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会有一种陌生感,孤立感;然而,如果你去学习当地方言,哪怕说不好,你会很容易融入当地人中间,就会受到欢迎。这种由语言建立的情感,也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普通话和乡音方言,都应该会说会听,是缺一不可的。

特色与危机并存

近日,上海市教委表示要大力推进学龄前儿童沪语教育工作,遴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上海话教学试点,并逐步在全市推行。

方言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心中的文化记忆。如何保护和传承方言,现在已成为不少地方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从1955年开始在教育体系中推广普通话。到2010年,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54%以上。相比普通话推广取得的成就,方言却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化了。

传承文化内涵多

“方言是宝贵的地域文化载体,是汉语文化的财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韫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据了解,方言的种类繁多,以不同地理划分方式归类于不同的地方语系。其中官话、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赣语、吴侬软语等七大方言支撑着汉语的整体架构。

一位广西的李先生说:“我来北京三年,普通话越来越标准,现在都有人说我有北京口音了。但跟老家的朋友在一起,我们还是说广西方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汉语方言学专家王莉宁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是广西人,走在路上听到有人说家乡话会感到格外亲切,甚至想前去与之攀谈。”

此外,方言也是一些地方艺术的依托。像苏州评弹、越剧等地方艺术,都要用当地方言去演绎,才更有魅力和特色。

“渐行渐远”需保护

“只有在老乡聚会的时候才会说方言,平时都讲普通话”,当被问及日常生活中是否使用方言作为交流语言时,一位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吴女士说。

据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语言报告》中,中国包括82种语言。学术界估计,如果算上那些尚未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语言,中国的语言大约有120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漩认为,目前这120种语言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

王韫佳分析说:“语言的使用是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的。首先,老百姓所接触到的大部分有声信息都是通过普通话来传递;其次,汉语方言的衰落也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普通话教学有关。此外,人口的频繁流动也使得地方语言难以长时间保持原汁原味。”

多种形式存方言

2010年,粤语的存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普”、“粤”能否共存,怎样才能给方言留存一定的生存空间等问题成为了各方争论的焦点。

对此,王莉宁分析道:“普通话与方言都是中华语言文化的载体,二者并不对立。普通话作为通用语、大范围使用的公共语言,利于日常交流。但在私人场合,可以给方言一定的生存空间。”

王韫佳认为,对于保护方言,语言学工作者不仅要对汉语方言进行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同时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数字化的手段把有声方言资料永久性地保留下来。

令人欣喜的是,浙江省温州市于近日在市图书馆发布《温州方言文献集成》,以图书文字的方式对方言进行了保存。此外,山东省青岛市也在日前启动了方言保护工作,对方言的传承和保存进行整理和录制。

公司禁讲方言令掀网络热议近5成网民不反对使用

上班时间说方言到底行不行呢?新华调查最新结果显示49.8%的网民认为只要不影响工作,说方言完全可以。50.2%的网友则选择在公共环境应该说普通话。调查结果表明国人在处理普通话同方言之间关系时已建立起成熟理性的心态。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语言文字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虽然各地的文字书写大体一致,但方言作为地域人文的产物却千差万别,语言的多样性从一个侧面彰显着我国文化的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网友希望给方言更多的发展空间,只要在工作允许的范围内,说说方言大可不必如此“言重”,但同时网友也认为在公共场合应该使用普通话。新华调查结果也印证了网友的观点,62.3%的网民选择在亲友和同乡面前说方言,而选择在上班时间说方言的只有10.1%,仅3.62%的网民选择在公共场合说方言,另外各有12.3%和11.5%的网友选择了只说方言和只说普通话。

普通话盛行不减方言文化情结

新华网郑州2月25日电(记者双瑞)“有一种寒暄叫‘弄啥哩’”“有一种聊天叫‘喷’”„„春节期间,印有洛阳方言附普通话解释的扑克牌在洛阳春节庙会上,几天内卖出数万副,并在网络上刮起晒家乡话、说方言的风潮。

洛阳方言扑克创作团队负责人、36岁的高校教师郭栋没料到,自己的一个想法能得到这么多人认同。他说,吸引大家的不仅是对于方言文化的心领神会,更有对抢救方言的紧迫感。

中国地域辽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山川阻隔、人口迁移等地理、历史和社会因素,形成了多种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方言,承载着各个族群的情感和文化记忆。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不时传出方言式微的说法。

上海人一度以自己的沪语为傲。有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说,曾经上海商场里的售货员听到顾客讲普通话,态度都会冷淡不少。但如今,据媒体报道,一家剧团招募演员,几乎找不到能说地道上海话的孩子。

遭遇这种尴尬的不止是上海。高校新生开学时,很难再见多年前大江南北方言齐聚的场景,80后90后们尤其是家在城市的,往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方言?我不太会说啊。”

“没有方言,就感受不到家乡的亲切感了。”郭栋说,方言扑克的创意最初就源于自己回乡所受的“刺激”。在外地求学时,他每次回家一下火车就听到地道的洛阳话叫卖声,后来却变成了普通话。惊愕之余,他发现身边许多人都摒弃了洛阳方言,有些家长嫌“土气”干脆不教给孩子。

在郭栋看来,放任方言艺术湮灭,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行为。他说:“推广普通话和传承方言并不冲突。方言代表情感认同、地域特色,弃之不用等于割断了与文化母体的血脉情缘。”

郭栋迅速召集起一个团队,想通过合适的载体为传承家乡话做点事情。他们搜集了许多“土得掉渣”但充分体现洛阳特色的方言词汇,加以注释,印在了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扑克牌上。

春节期间,正是中国人乡情最浓、归属感最强的时候,洛阳方言扑克勾起了人们对家乡话的集体记忆。一石激起千层浪,方言扑克的影响力冲出了洛阳、河南,网络上许多地区的人都在温习甚至“恶补”已生疏的家乡话。

“很多意思用普通话表达不出来,见老乡我还是愿意说方言。”老家在福建的客家人赖华容说,客家语在她那里传承得比较好,她笑称体内潜伏着根深蒂固的方言情结。

教授教方言,方言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学校教普通话没啥奇怪,但你见过大学课堂上,教授们专门教授方言吗?昨天,武汉方言研究班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开课,这也是全省高校里开设的首个方言班。而教授的方言正是武汉话。(武汉晨报,9月9日)

在人们的印象中,相对于普通话,方言土语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大学专门开设方言学习班似乎没有必要。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语言,方言有时候承担着普通话难以实现的功能。方言并非可有可无,方言同样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语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不同地域的方言,或者形成于人口迁移和地域阻隔,或者形成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了不同地域间的人群接触和融合。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迁徙,更直接造成了不同地域方言的形成。同时,各地域方言中又有相似乃至融合的部分,也是民族融合的见证。由于方言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用,这就决定了方言使用者和受众的局域性。但恰恰是方言的这种局域性特点,使得方言成为了解当地民俗风物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古代文献典籍,还是地方戏曲,大多蕴含着方言这一文化符号。以《楚辞》为例,其中就包含着许多方言俗名,比如研究《楚辞》中的方言名物,对于研究古代语言嬗变和名物风俗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方言,还是当地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方言就是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符号,对于地域文化发展和情感融合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方言中包含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而且方言研究与音韵学、训诂学等学术研究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方言对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现代社会来讲,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在影视等文艺作品中的作用也开始显现。适度应用方言,可以有效提高文艺作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亦与有功焉。

现实情况是,由于对方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方言除了在乡野草莽间通过口耳传播之外,对于方言的学术研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研究成果又在很大程度上“束之高阁”,无法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同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一些方言语词正面临消亡的危机。甭说城市居民难以理解方言,即便是乡村青年,有时对于老年人的方言语汇也无法通晓。而日渐发展的网络语言,也在不断消解侵蚀传统方言。

方言并不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的历练,被普通大众接受的方言语汇,可以考虑纳入普通话范畴。举其一例,近年来,随着赵本山小品的走红,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忽悠”、“得瑟”等方言语汇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普通话也指日可待。我们可以接受“网络潮语”,对那些逐渐大众化的方言语汇也应该秉承兼容并包的心态,给予其充分展现文化魅力的空间。

普通话作为全国范围内的正规语言,当然有其不可撼动的主体地位,但方言亦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归根结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发展应该是兼容并包的,普通话和方言应该各美其美,包容发展,共同铸造珍贵的民族文化宝库。

新华调查:方言需要从娃娃抓起“拯救”吗?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赖臻、赵仁伟)“在公立幼儿园配置北京话教师”“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闽南方言课程”„„最近陆续召开的部分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于“保护方言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吁不绝于耳。

随着人口的流动、社会的多元化以及普通话的推广,一些方言日渐式微,由此引发的“拯救方言”的倡议和行动浮出水面。有关专家指出,部分方言的衰退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非“势不两立”,应在坚持推广和规范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倡导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对方言及其背后的地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

方言,渐成“逐渐消逝的声音”?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建议,在公立幼儿园配置北京话的教师,儿童每周上一节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选学科目北京乡土地理;在各层次考试包括高考命题中,有意识地增加方言方面的题目。“作为北京人,我不想等自己老了,看到年轻人已不知北京话为何物。”万建中说。

无独有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提交了一份《以歌谣为载体采集保护、抢救整理北京地方语言》的提案。鲁景超告诉记者:“我是一个老北京,在胡同里长大。最近,我在一个电视剧中听到一个小孩儿唱老北京的儿歌,我一下子热泪盈眶,好像儿时的记忆重现眼前。”

鲁景超说:“方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是一块土壤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浓缩,但现在真正说老北京话的人太少了。如果那么多方言都消失的话,我们的语言就太单调了。”

蒋玉辉夫妇分别是山东威海人和浙江温州人,12年前,两人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结婚并有了孩子。别看一家三口都是北京户籍,却没人会说北京话。蒋玉辉告诉记者,在这种家庭语境中成长,孩子自然也是普通话,与他们分隔两地的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每次用家乡话进行交流时,孩子一概是听不太懂,“语言不便,想亲近些都不容易,看到老人情绪低落,我也很无奈。” 方言虽亲切,普通话更重要

对于代表委员们力挺方言的呼吁引发社会热议。有观点认为,文化始终是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融合步伐的加快,地域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流失,一种方言一旦失去交流工具的功能,必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实际上,语言的消失是世界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信息显示,在目前存世的6000多种语言中,有近2500种属于濒危语言,其中超过200种语言会在50年内灭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统计,中国56个民族使用着大约80种语言,仅汉语就又分成七大方言、数十种次方言与无数种土语。但多种语言、多种方言也成为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规定其为国家公务用语、教育教学用语和广播电视基本用语。

与此同时,方言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实际上,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普通话与方言“争地盘”的现象并不少见。2010年广州亚运会召开之前,广州市政协便提出提案,为给亚运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建议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随即引起社会热议。

也有网友认为,留住方言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当今时代过分推广方言则稍显狭隘。有网民尖锐地指出:“过分强调方言的保护,违背了宪法的精神,也会增加市场交易成本,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专家:方言保护需科学 切勿乱“进校园”

针对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问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普通话和方言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普通话在全国通用,方言在方言区使用,二者各自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满足不同层面的要求。对待一些濒危的方言,还应该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和保存。

“今后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广普通话,这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要对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进行‘科学保护’。”鲁景超说,抢救、整理和保护各民族语言和方言势在必行,通过抢救手段把那些语言用声音的形式留存给后人。

据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8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调查收集当代中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实态和有声语料,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涛认为,语言既有交流工具的属性,也有文化属性,一些方言的工具属性可能在逐渐淡化,但其文化属性仍然珍贵,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加以保护。对于许多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日益边缘化的状况,可采取推广普通话与提倡双语制并行不悖的策略。

不过,对于“方言进校园”的倡议,人们意见不一。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刘葵说,方言是一种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语言,但方言主要靠生活圈子形成,并不是靠开课程能解决的,可以采取选修课的形式,但要尊重孩子个人的选择。北京学生家长黄爱芳表示,可以让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讲一些,让孩子们做个了解即可,如果专门开设课程意义不大。况且一旦上升到考试环节,无形中还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

第五篇:方言 简介

《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它比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还要早一百多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的全名叫做《輶(yóu犹)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在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

这即是说:周秦时代,每年八月在五谷入仓之时,就由最高统治者派遣一些使者坐乘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考。到了西汉的扬雄,就把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编纂,成为一集,这就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因这个书名太繁,所以人们都简称之为《方言》。

作者扬雄(公元前58年——公元18年),字子云,四川成都人(古谓之蜀郡人)。他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前汉书•扬雄传》载:‚(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可见扬雄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学出众的大学者。汉成帝时他担任过给事黄门郎。他精于古文字学,尤其擅长于古文奇字。他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仿《史籀篇》和《仓颉篇》作《训纂篇》。他的语言学的代表作——《方言》,也正是模仿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写成的。

《尔雅》和《方言》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尔雅》除了诠释‚古今异言‛之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方俗殊语‛;而《方言》也同样是诠释‚别国方言‛和‚绝代语释‛。不过,这两部书编辑体例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按照词义不同来归类的。其不同点主要有二:第一,《尔雅》的内容主要是‚古今异言/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的内容则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这两部书若能互相配合使用,那就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对于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方言》是扬雄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说,扬雄治《方言》共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凡九千字‛,共十五卷。我们所能见到的今本《方言》是晋代郭璞的注本,只有十三卷。‘’至于字数,据清代学者戴震的统计却有11900百多字,比应劭所见的本子多出了将近三千字,可见这些字均为郭氏以前的学者所增。扬雄死于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方言》当在此年脱稿,由此可以想见,扬雄也很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编完全书就离开了人世。

《方言》所记载的方言殊语所属的区域极为广阔:北起燕赵(今辽宁、河北一带),南至沅湘九嶷(今湖南一带);西起秦陇凉州(今陕西、甘肃一带),东至东齐海岱(今山东、河北一带)。甚至连朝鲜北部的方言也均有所搜集。‚它是开始以人民口里的活语言作对象而不以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作对象的‛,真可谓‚中国语言史上一部‘悬日月不刊’的奇书。‛(罗常培:《方言校笺及通检•序》)我看罗先生的这个评价是很恰当的。

《方言》的释词体例大致与《尔雅》相似,它虽然没有象《尔雅》那样明确地标明门类,但也基本上采用分类编次法。比如第八卷是诠释与动物有关的词:虎、獾、鸡、猪等等。第九卷是诠释与器物有关的词:戟、矛、箭、剑、盾等等。第十一卷也基本上诠释与虫豸有关的词:蜻蛉、蝗螂、蚍蜉、蟒等等。其方式是:先举出一个词语来,然后说明‚某地谓之某‛,或‚某地某地之间谓之某‛。比如卷十一释‚蝉‛的一条说:

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其大者谓之,或谓之蝒马;其小者谓之麦蚻,有文者谓之蜻蜻,……大而黑者谓之(音栈),黑而赤者谓之蜺……。

这不仅把蝉的异地异名说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把蝉因大小、颜色不同,其称呼也各异的情况,讲得明明白白。比如我们读孟郊的《征蜀联句》:‚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蚻(Zhá札)。‛这个‚蚻‛字一查《方言》就解决了,是指小的蝉而言。这就比《尔雅》那种只用一个词来解释几个乃至于几十个同义词要精密而准确得多。就《方言》记载的内容看,也还包括古方言、今方言和冲破了区域限制制的普通话。

扬雄的解说用语也均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六种:

(1)凡说‚某地语‛或‚某地某地之间语‛的,都是指各地不同的个别方言。如‚箭,自关面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鍭(音侯),关西曰箭。‛‚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2)凡说‚某地某地之间通语‛的,是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如‚傺、眙,逗也。南楚谓之傺,西秦谓之眙。‘逗’,其通语也。‛可见‚逗‛是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

(3)凡说‚通语‛、‚凡语‛、‚凡通语‛、‚通名‛或‚四方之通语‛的,都是指普通话而言。如‚腼、饪、亨、烂、糦、酋酷,熟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郊曰腼,徐扬之郊曰饪’嵩岳以南陈颍之间曰亨。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气熟曰糦……‘熟’,其通语也。‛这个‚通语‛,实指普通话而言。

(4)凡说‚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的,都是指古代不同的方言。如‚假、怀、摧、詹、戾、艐,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假,齐楚之会郊或曰怀,摧、詹、戾,楚语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

(5)凡是一个地方单举的,它必然是一个单独的方言区域。如‚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

(6)凡是某地和某地经常一起并提的,它们基本上是一个方言区域。如秦晋并提,东齐海岱经常并提,南楚江淮经常并提,宋卫经常并提,梁益经常并提,北燕朝鲜经常并提等等。

从以上这六点来看,扬雄在两千年以前就能用各地区语言的联系与区别的观点来研究语言,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通过他的分析和比较,就能使我们基本上看出秦汉时代方言区域的梗概。

说《方言》是一部很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资料。比如在《方言》卷三中说:‚官婢女厮谓之娠。‛所谓‚女厮‛,即指送给使者的妇人(娠),而这种制度在汉前及汉代均有。汉代的统治者对农民是很轻视的,如在《方言》卷三中又说:‚儓……农夫之丑称也。南楚凡骂庸贼谓之田儓。‛这些称谓,也给后世人研究汉代的阶级关系提供了资料,通过这些语汇资料,也能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

其次,对后人阅读和研究古代史籍及文学作品都有帮助,《方言》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比如我们读《逸周书•王会》时,会见到‚鲛瞂利剑为献‛一句。那么这个‚瞂(fá伐)‛字是什么意思呢?只要一查《方言》就解决了。在《方言》卷九中说:‚盾,自关而东或谓之瞂。‛这就是说,‚自关而东‛这一地区,有人把‚盾‛叫做‚瞂‛。再比如我们在阅读古籍时,经常会碰到‚蝾螈‛一词,旧《辞源》和新《辞海》等工具书都说这种动物与守宫类似,但始终没有说明何地才称‚蝾螈‛?而《方言》却说得清清楚楚:‚守宫?……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不仅如此,就连秦晋、西夏、东齐海岱、北燕等地对守宫的叫法以及水陆两类的名称也都一一罗列,这真是‚求一而得三‛。

第三,《方言》是记载古代不同地区的不同语汇,而《尔雅》却是以收集研究古代的同义词为主,若能将这两部书对照起来进行研究,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发现,古代的某些通用语,很可能由于它的词义范围的缩小而演变为后来的方言;而古代的某些方言,也很可能由于它的词义范围的扩大演变为后来的通用语。这就给我们研究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方言的糅合、祖国各方言区语言的发展规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四,从《方言》全书中还可以发现,今天的某些方言土语有很多是依古代某地区方言土语沿用下来的。比如山东莱阳一带的人说:‚这个人真是个松(sōng)包!‛翻译一下,就是说‚这个人真懦弱‛的意思。这个‚松‛字在《方言》中就写为‚倯‛,古今词义完全一样。可见,《方言》也是我们今天编撰当代的方言词典所必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第五,‚即异求同,条分缕析‛的研究方法,在今天看来也很值得我们借鉴。郭璞在《方言注•序》中概括得好:‚考九服之逸言,标六代之绝语;类离辞之指韵,用乖途而同致;辨章风谣而区分,曲通万殊而不杂。‛从横的方面说,他是罗列了同时代的许多地区性的方言;但从纵的方面看,扬雄也并没有忽略语言的时代特征。他这种发展的观点的建立,是以语言的实际为基础的,所以也是科学的,其编撰方法也是有系统的、连贯的、有条不素的。

第六,《方言》中的语言材料,不是从书面到书面,而都是经过实地调查所积累起来的。这正如扬雄在《答刘歆书》中所说:‚常把三寸弱翰,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这也就表明扬雄自己经常手拿毛笔和四尺涂上油的白布,到处调查方言。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这种方法对我们也颇有启示:古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不能作得更好吗?

当然,《方言》也同中国古代的其它工具书一样,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方言》的主要缺点是:(1)在词的分类上缺乏严格的界限,把这一万多字分成十三大卷,未免过于粗疏。(2)错误多。有的是前后错乱,有的地方有讹字衍字,也有脱落和倒置。这里面有郭璞原本的错误,有郭璞以后到隋唐传写的错误,有宋以后传刻本的错误。(3)编排体例不够科学。倘若没有‚通检‛的帮助,那就实在难于检查。

虽然如此,《方言》仍是一部世界罕见的文史工具书。它在中国词源学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方言》问世以后,注释家们争相为之作注,首先给《方言》全面而细致作注的是晋代的郭璞。郭氏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他的《方言注》在解说词义方面与他的《尔雅注》相同,都是以今言释古语的。他的注释原则是:《方言》原书中释词不清晰的,他便进一步加以明确的解释;对一些不易理解的特殊语词和特殊文字,就用普通语词加以浅近的解释,使人容易明了;用晋代的复音词解释汉代难懂的单音词;对有一些因为语音不正而产生的‚转语‛,他都一一加以说明。郭璞真是一位善治《方言》之学而为世代所赞誉的功臣。

到了清代,《方言》颇为‚小学‛家所重视。戴震以《永乐大典》中的《方言》为依据对明本《方言》正伪补漏,写成了《方言疏证》一书。也就是说,他不仅根据《永乐大典》本改正明本的错误,同时,他又根据古书的引用来改正《永乐大典》本的错误,所以戴震的本子一致被公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善本。另外,清人卢文弨根据不同的刻本和校本又加增订,写成了《重校方言》,其中还附有《校正补遗》。其实这两个本子各有千秋,周祖谟先生说:‚论学识卢不如戴,论详审戴不如卢。‛(《方言校笺及通检•自序》)这话是很对的。若要对《方言》进行研究,戴、卢二氏的本子都是极为重要的参考书。戴震的《方言疏证》在《戴氏遗书》中有,《四部备要》中单独成卷。卢文弨的《重校方言》有《丛书集成》本。

1956年10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周祖谟校吴晓铃编的《方言校笺及通检》。它是以宋朝李文授的本子为底本,并参照清代戴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各本审慎而全面地加以校订而成的。有原文、注释、校勘、方言地名简要图,另外还有俄文、法文、英文拼音检字,还有笔画通检等。

下载宜昌方言(整理版)(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宜昌方言(整理版)(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方言研究(精选合集)

    浅析我国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如皋分院中文与社会科学系徐静静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各地大力推广普通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方言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社......

    方言研究

    安庆古方言之历史研究 ------商南方言的探秘 在“商南同乡网”看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讲述在陕西省的南部地区流行的一种方言与陕西大部分地区的语言大相径庭,如“569”意思是......

    浅谈连云港方言

    汉语言应用与写作 期末论文 文化与传播系 20076103 陈辰 浅谈连云港方言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连云港古称海州,曾......

    《方言》读后感

    西汉扬雄所编《方言》,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十几年前曾认真读过几遍。可惜自己不懂语言学,所以一直不敢乱说。只是在一篇讨论汉代政治文化中心转移的文章中略略涉及。我当时写道:“......

    感受方言

    一、感受方言(40分) 1.介绍你所处的方言区分布的基本情况 答:河南方言分布在河南省淮河干流北部的广大地区。 焦作地区方言因历史上的移民原因而深受山西方言影响。近现代以来......

    方言作文

    唉,方言…… 每年暑假,老爸老妈都会带着我到各地旅游一番,别提有多开心了!可就是 有一点不好:因为不会讲当地的方言,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地点一:昌吉奇台县 我的姥姥在昌吉奇台县住......

    宜昌介绍

    宜昌简介 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北岸。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历史上是“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重镇,故以“三峡门......

    宜昌经验[合集]

    宜昌网格化管理112个社区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宜昌市西陵区石板溪社区,70多岁的老人郭厚春租住在一间简易的平房里,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儿子的电话一时找不到,加上自己行动又不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