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部值得欣赏的自然科普纪录片
八部值得欣赏的自然科普纪录片
1.《蓝色星球》海洋生命的自然史诗又名: 蓝地球 英国10集
2.《地球脉动》被称为“空前绝后的地球礼赞”又名: 地球动脉.行星地球.地球无垠.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力量英国11集
3.《地球》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存又名: 地球脉动、在地球上的一天、地球脉动电影版英国.德国.美国
4.《红色翅膀:火烈鸟故事》稀有生物的生存抗争又名: 天翅奇迹美国.英国
5.《家园》人类如何面对环境污染又名: 地球很美有赖你 / 卢贝松之抢救地球法国
6.《迁徙的鸟》迁徙候鸟与自然和谐的融合 又名:天地人三部曲之迁徙的鸟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瑞士
7.《海洋神秘的海底有强大的生命又名:法国.瑞士.西班牙.美国.阿联酋
8.《北极故事》多物种环境中人类的责任又名: 极地熊宝贝——拿努的历险(台)/ 小雪熊流浪记(港)美国
第二篇:中外自然纪录片比较
中 外 自 然 纪 录 片 比 较
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1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4班 姓名:徐德云 学号:2012011116
题目:选择一部你喜欢的国内纪录片和国外纪录片,分别从艺术性、纪实性、倾向性分析一下他们的不同,并谈谈你喜欢他们的原因。
一、《敦煌》与《篮球梦》
中国纪录片《敦煌》
佛教,从印度路传到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之传入的还有后来对众多佛教信徒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佛教精神以及他们在其引引导下历经世代酝酿积淀的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当一种精神衍生为一种行动的时候,那种意念化为行动所产生的巨大改变,是受控于那种精神之外的人所去发相信也企及的。而当这种改变以美好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比如文字、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那么这世间就又幸运的因了这些艺术瑰宝的产生和存在而更加美好。
敦煌莫高窟,一片由众多的佛教洞窟、壁画、彩塑等艺术作品等构成的巨大石窟群,就是这样一块在佛家精神的指引下诞生的艺术宝地,历经了一千多年,仍然灿烂的存在于敦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而敦煌也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的圣洁。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文物古迹被保存和参观,同样它身上的一个个迷也作为对历史和佛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在考古学者们的不懈研究中被揭开。《敦煌》之千年的营造,就是通过考古学家彭金章作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这恢弘壮丽的莫高窟是如何一步步历经千年的营造最终到达辉煌。
《敦煌》具备了真正的中国风格。同样的意蕴,曾经是中国诗歌和绘画最珍贵的遗产的风格特征。从内容风格的角度来看,《敦煌》很好地继承了从《故宫》开始,在《台北故宫》继续发展的中国风格。这种不紧不慢,而又堂皇大气的气派,其实在《台北故宫》中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敦煌》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得更精细。或者由于其它的某些原因,留白的方式,在某些时间点上,用得稍嫌过度,而让局部或整体显得有些不太自然,或者说不过瘾。比如在论及敦煌壁画的一集中,一个再现的敦煌画师的故事,反转委婉,所有与敦煌壁画艺术有关的历史经验和知识要点,都以此带出。而这个人物故事的铺垫与应有的高潮,都在于一尊千手观音的不朽画作。但是当无数的细节和局部的铺垫之后,这个主题中应得到更充分展示的压轴画面,却只显示了大约几秒钟时间,并且在影像之外缺少了解说词的跟进。在很多类似这样的双线转折点处,都存在转折过快而留白过于刻意的遗憾。从技术角度来分析,这种遗憾,也许在《敦煌》的发行版本中通过更多的篇幅得到解决。毕竟,用总共十集,单集每个主题之下不到四十分钟的篇幅,来全景展示关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这一件大事,会有螺丝壳里做道场的难处。而《故宫》在播出版之外的编辑版,说明这种集中展示到全面铺陈的工作方式,在艺术表达和市场发掘上的可行性。
《敦煌》刻意收敛的方式,和主题也许同样关系紧密。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展示的话,无论敦煌令人赞叹的艺术,还是文化历史,都完全无法脱离开佛教经验。从主创团队的角度来看,要能够体验敦煌之美,敦煌的内在气质,就同样得有实修和理入两个法门的验证。从前者而言,以六年时间去磨练这个制作,本身就能够尽量多地去掉过程中的浮华气和焦虑感;从后者而言,则更直接地通过上面所述的一种含而不发、隐而不露的方式来表达一种由敬畏而生的对宗教传统的仪式性模仿。如果说总导演是整个节目内容风格的把关人的话,那么可以说总导演的这种敬畏感造就了整个节目的这种时刻收住一点的内敛气质。其遗憾之处在于,这种主观的敬畏感造成了客观上,很多内部关节之处戛然而止带来的叙事不充分的遗憾。而这种虔敬所带来的优势,却更无须讳言,和时下的“主流”节目体系越来越急功近利、吵闹无休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敦煌》的成熟,在内容上还体现为多种细节。比如几乎贯穿全部十集中间的叙事双线结构。古代和现代、虚拟和真实的穿插往复,让四十分钟这种已经属于长节目的单集时间,基本达到了收放的自由,让整个节目摆脱单纯记录当下的局限,也不至于让一部纪录片变成完全的电影故事。这种再现的手段,在之前的《故宫》中运用得就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没有成为叙事的主要线索之一,而只是作为辅助性手段之一运用。这种辅助性手段,在现在绝大多数的专题节目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提高观众注意力的方式之一,是提高收视率屡试不爽的一招,因而往往进入了被滥用的尴尬境地。双线结构本身并不是新鲜的创造,也早已是成熟完善的叙事体系。《敦煌》将双线结构和再现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穿越时间的历时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这是贴合这种历史文化题材的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至于画面的质量,从技术角度而言,自然也没有太多可挑剔之处,六年时间的全高清拍摄,自然能够比较完全地获得接近于完美的影像。而其中有很多,也因为资料的稀缺性,比如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同时却在侵染侵蚀的洞窟,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从这个角度来说,《敦煌》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一部电视纪录片。《敦煌》自身也因此,而比其它绝大多数的电视影像,更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美国纪录片《篮球梦》
这部表现当代美国青年梦想的电视纪录片摄制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反映了两个虽然年少但已被看好的美国年轻人是如何为了实现他们的梦寐以求进入NBA打球的目标而奋争的4年。同为14岁的美国黑人少年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同样的梦想--到NBA打球,他们都出身贫寒,希望通过进入NBA改变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这是一部以绘圆法来结构的纪录片,它的圆心便是两个美国黑人少年的梦想,而半径就是围绕着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的家庭、学校、训练场以及赛场。在此,一切与少年们的篮球梦无紧密关联的内容全部被删减,诸如:威廉·盖茨的父亲的去向;母亲是否工作;家庭人员的构成等。而阿瑟·爱吉的父亲失业,母亲失业,父亲离家出走,父亲、母亲分居等都是在解说中通过一句话点到为止。其实,这些内容并非与两名少年的说梦、圆梦毫无联系,只是《篮球梦》的编导认为,这些内容应在被舍弃的范畴之列。当然,也许还涉及到了被摄者的隐私问题,我们在此不做详细的探讨。由于本片的编导紧扣圆心,并坚持在与圆心相关的半径内叙事,敢于删繁就简,不吝惜旁枝末节,使得这部纪录片的内部节奏异常紧凑,扣人心弦,迭宕起伏。
绘圆法要求在纪录片的开始部分就提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然后,再展开对每一位登场人物的或者每一个“论点”的“个别论”。在节目的最后,再次将开始部分的登场人物或与之相类似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概括全片。
《篮球梦》向我们阐释了纪录片的灵魂,它的生命力之所在为何处。今天的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纪录片的重心在于记录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怎样的过程的记录才能够触摸到电视观众的心灵隐秘之处,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关注银屏上所发生的故事呢?《篮球梦》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的梦想正是这一代许许多多美国青年的梦想,而NBA也恰恰凝聚了美国的精神,它传达了美国的文化,播撒了美国的思想,宣扬了美国的时代风范。每一个少年都有过对于生活的憧憬,也都曾怀抱一个企盼成真的人生之梦,而出身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两个黑人少年,却欲摆脱他们父辈的苦难,逃离他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去那个人人神往的NBA世界飞黄腾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反差极大的梦幻。可他们又并非是痴人在说梦,因为他们身上有极好的被发现了的篮球天赋,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吗?在美国这个被认为是富于冒险的国度里,这个被描绘成人人都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的“理想国度”,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将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的确是一个足以引起电视观众普遍兴趣的主题。随着《篮球梦》情节的层层发展,我们为两位主人公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的挫折所吸引,因为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正是我们遭遇过或我们有可能遭遇到的。当我们坐在屏幕之外,为屏幕之中的他们感喟、扼腕、欢欣、屏息之时,谁又能说我们仅仅是为了屏幕中人呢?其中难道不是掺杂了为了我们自己而发出的吗? 中国的许多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也曾使用绘圆法,制作出了优秀的电视作品。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考古学家彭金章《敦煌》,他向我们展现了这恢弘壮丽的莫高窟是如何一步步历经千年的营造最终到达辉煌。
二、喜欢的原因
纪录片的内容相对真实、自然,特别是一些自然类、动物类的纪录片,让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让我们 了解了许多我所处的环境不可能了解的世界。一些文史类、科技类的纪录片,在让人看到真实的画面同时,也从中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同时纪录片,特别是自然方面的纪录片,没有其他电影电视剧中存在的编剧和导演为故事情节而编凑的剧情,特别是一些没有生活阅历的导演,根据自己肤浅的见解和感受(但他们自己还觉得自己很棒)而编导的不伦不类的情节,再加上一些二流演员表演的虚假和做作,影视剧的所谓蒙太奇、特效等,把观众当作傻子、呆子;这些伎俩在纪录片里被“记录”两个字所代替,它是把观众当作“上帝”!虽然一些纪录片也有编者意图的反映,但也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没有人为的编造痕迹。另外,纪录片幕后的摄像师,他们的辛劳也很让人崇敬,特别是一些动物类的,摄像师在荒郊野外为了一个在片子里只有几十秒的镜头却要等待几天甚或几个月,有的片子要几年或着几十年的跟拍,才能获得镜头,还要讲究光影、角度、构图等,其艰辛的劳动、舍家撇业。还有后期的编辑、解说、字幕翻译等等。总之,看记录片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极大的愉悦享受的过程,同时,纪录片给人真实客观的感觉.特别自然方面知识.其他影视剧所无法提供的。
第三篇:纪录片邓小平欣赏
这部电影,在有了更多知识的积累的同时心中也有了更多感慨,更多心绪。且不论他的“三落三起”,展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才能;且不论他的激流勇退,将建设交给敢于改革的年轻领导人;单单就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以及他对人民的感情,不得不为邓深深地鞠上一躬。“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对于中国科技与教育行业的重视也是前无古人的。电影中邓所说的:“政治,什么是政治?四个现代化才是最大的政治!„„科学技术没有搞上去„„你那个政治就是空的!”是他对科技、教育重视的体现。邓主持恢复高考,主持科技工作会议,说明他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心。回顾他的举措,不得不承认像他一样具有卓越眼界的领导人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在出访日本这件事情上邓小平说:“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新干线”。小平同志深深地被日本现代化的发展所触动,因而提出了建设大吨位钢铁生产企业。而这个大吨位的钢铁生产企业,就是上海的“宝钢”。小平同志当年的一系列指示,在今天仍然为中国的发展做出着贡献。对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邓小平先生是无愧于人民“小平您好”这一满含敬意的称呼的。
对于农民问题,邓小平先生在党内不少同志对于“分田到户”的行为表示反对和顾虑之时,率先提出支持的呼声,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我国的农业在那些年中有了飞速的发展。而这些正是和史实完全一致的。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面。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没有一路顺风的戏剧化人生情节,只有“三落三起”漫长的希望与倔强地等待;没有愤青的愤世嫉俗与盲目牺牲,只有面对艰难国情的深思熟虑与坚持“真理”的雷厉风行;没有面对强国的卑躬屈膝或是盲目强硬,只有不可妥协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他习惯了点一杆烟,却不品味烟草香,深思远虑的烟雾温柔地穿透一个又一个星辰寥寥的黑夜;
当权威犯了错,每个人都纠正错误的权利,都有根据能力大小不同而不同的纠正错误的义务。
从头至尾都以暗调的光线为背景,辅助以贯穿始终的温暖的金黄色调光线,就好像想用深沉的光线象征小平的头脑,用温暖的金黄象征他的胸怀。这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正如他生含而不露的气质,低调却深沉地影响着后人,就像一条永远缓缓流动的母亲河。
邓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对邓小平的直接印象,却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祥的父亲。他更像一个中国人眼里的老家长,那种当家人的责任和气度,为了让中国共产党救中国、救人民的诺言彻底实现,他喊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已进入古稀之年的长者,一位按常理该安享天年的老人,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抗争,扛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这是何等感人至深的壮行!《邓》是一部伟人巨片,有着经典的历史价值,有着超负荷的信息量,必须调度非常丰富的电影语言,为我所用,而不必介意电影语言的时代性,只应以恰如其分地表现邓小平的性格为最终目的,要把邓小平这个人物的性格淋漓酣畅地表现出来。凡是与性格有关的情节,就是我们要着力渲染的地方,凡是心理转变的位置,导演必须寻求最富有表现力的电影技巧加以强化。
《邓》这部影片,一切从邓小平这一特定人物的心理出发,把复杂的内心变成情绪加以渲染和表现,将历史事件情节化,把人物心理情绪化,运用极其鲜明的造型叙事的手段,以及充满魅力的音乐、音响、台词,展开观众想象的翅膀。抛开了三起三落的大段叙述,直接从文革后他的起开始。跟踪这个伟人的坚毅和淡定,穿梭在乡村的贫瘠与城镇的勃兴中。百废待兴的局,他开始一手一脚地添砖加瓦。中国太多僵硬的制度,如同毒瘤,根深蒂固在太多人的心间。每一次看他逆流反斥,我总觉得揪心,以前其实并未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政治环境下一个人要做到这些实事,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两阵对垒,稍一动摇,往往是万丈深渊,而深渊底下又绝不只是单纯的水流。不置身于其间,谁能真正体悟到超乎寻常的压力。密密匝匝的言论,宛若鬼魅地缭绕,无那非凡的决心和胆识,总觉会垮得不止一败涂地。看这样的电影,会忘了它的纪实性。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种种理论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大屏幕中,竟然有种亲切感,也在这样的观影过程中,方才体会到它们对时局、对现世的影响和作用。感动莫名,在很多的场景中,仿佛自己也处于那些高压的风口,很茫然无措,只能看着他举重若轻地谈笑风生。仿若是抓着最脆弱的钢管,而潮水涌至,可是自己心中平定,知道总有渺渺的希望积聚,然后澎湃出来。在最后,看到他
说希望活到1997,亲自到香港走走。真是酸楚,这就叫做命运弄人。感动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胸襟广阔,崇拜是因为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怀念是因为他老人家对很多我们这辈孩子的谆谆教导。他是我见过的胸襟最广阔的一个人,一个被自己的祖国由于种种原因打倒了3次却还可以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全心全意投入这个国家的工作的老人,一个可以时时站在最高处看得比大多数人都要远都要深刻的老人,一个聪明地看到发展的重要开放的重要的老人。他的胸襟宽阔到了普通人无法逾越的地步,雨果是说过比海洋最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而比一般普通人的心灵更宽阔的,就是邓小平了吧。“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愿意做你们的后勤部长。”是他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高考,是他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我其实不承认时代造英雄,是很多英雄创造了一个时代。
邓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除了他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
回首那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发生的历史,十年的**,十年的文化浩劫,十年的发展建设停滞,各种错误思想的充斥和四人帮的横行霸道,终于在1976年被画上了句号。这段惨痛的历史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问题却接踵而至。几位国家领导人的相距去世,无疑给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在这关系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千钧一发时刻,小平站出来了!
他首先从人民的思想认识着手,端正他们的错误认识,纠正文革以来他们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提出了要客观正确的认识毛泽东思想,结合实际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继承毛泽东思想,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接着恢复高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大胆尝试,在沿海地区划分经济特区,以沿海地区经济的首先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他以他的深谋远虑,缜密智慧,大胆创新,使中国摆脱了历史的阴影,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了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实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他要冲破重重阻力使“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终于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这就是世纪伟人,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不平凡一生的缩影。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改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改革设计师、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反映了邓光辉的革命历程,表现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着重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作出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部纪录片,是集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于一体的重要教材。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邓一路走来,又远去,没带走什么,却给全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富强繁荣的国度。虽没有高山的高峻挺拔,却拥有了山一样的坚定雄浑;没有大海一样的无垠渺茫,却拥有了海一样的宽容慈爱;
没有深林的幽深茂密,却拥有了深林一样的深沉寂静。他就象一座灯塔,不舍昼夜的为远航晚归的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精神万古长青,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开拓向前,继续谱写壮丽乐章。《邓》是思想教育很强的纪录片。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许多镜头,都给我一个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力挽狂澜,坚决果断地用“解放思想,实事就是”的基本路线,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瘫痪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重新挽回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高瞻远瞩,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思。为中国农村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很朴实 拥有着这份伟大的情感,也无愧于自己内心的表达 邓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睿智,更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不断努力追求和探索、在无数曲折和经验教训中提炼和升华所形成的集体智慧,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奋勇前行、逐步实现强国梦的意志传达。沿着他制定的大的方针政策积极的领导着全国人民昂首阔步的向前迈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战胜了一个接一个大的困难,他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看的很深很透,他在当时说的话,现在很多都得到了印证;他规划的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不容易,提出了“科教兴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第四篇:《幼儿园》纪录片欣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纪录片《幼儿园》欣赏
二.故事简介
导演张以庆在这部中影片纪录了一所在武汉的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
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
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三.感受
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那从来就是粗暴地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把他们的心灵烙上痛苦印记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这本身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我曾经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成人习惯或者被迫着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当中,就有了幼儿园开头小班全托的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掉队了,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中挣扎,走的时候也许会若无其事地打个喷嚏。都与他人无关。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都还只是一个人。
这种独处让我们都会感到孤独,剧照当中的那个女孩子在片子开头哭得梨花带雨,背景音乐是《茉莉花》,幼儿园的门把孩子们和这个世界隔开,让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个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会将这一切忘记,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片子当中那个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总是不停地在幼儿园的前门后门张望,每一分钟都显得充满期待却又焦躁不安。孩子们在这一时刻是柔弱的,我见犹怜。
也许我们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简单,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门儿清着呢。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就和小孩子打架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孩子又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曾经带着这个民族无限伤痛的日本人,他们的仇恨又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孩子。
除了幼儿园当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访问被穿插在片子当中,他们狡猾地在那里笑着,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显得真实而又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心算着数学,练习着“八百标兵”的顺口溜,他们有的时候会因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来,有的时候偏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要专业的答案。
在这个没有童年的时代,三岁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许用一种悲哀的眼光来看《幼儿园》的我,是有点偏激的,但是我还是深深被那些孩子们感动了。孩子们只有孩子们自己的纯净,他们身上的污点都来自于我们这些成人的玷污。我曾经认为,应该让博士去教育幼儿,但是中国总是用分数划分教师的档次,而事实上大学的教育并不能将我们改变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藐视教育的能力和可能,但是我后来又认为,只要有一颗爱着孩子、明白孩子的心,其实学历的高低并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问题。
那些都是孩子,也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幼儿园的故事不再重演,但是这也不过只是一种希望罢了。
浅谈幼儿园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纪录片《幼儿园》一开头的两行字幕,前一句是片子中所拍摄的、清晰可见的客观事物,而后一句便是站在摄影机后、坐在剪辑台前的编导想要通过片子来表达的主观思想。“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说纪录片要“创造性地处理现实”,俄罗斯纪录片创作家吉加·维尔托夫也曾提到纪录片要“将现实的片断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可以说,张以庆的《幼儿园》正是这样一部通过对真实记录画面的重构,从而恰如其分地渗透创作者主观倾向的纪录片。
文学中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而在《幼儿园》里,我们也能看到这五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它们承载了“幼儿园”这个题材本身,同时也承载了张以庆以其猎奇的视角所蕴涵的深层社会文化意义。
叙述——没有故事的细节
张以庆在谈及《幼儿园》的前期创作时说,“一直到了第14个月我才总结出来要拍什么,之前是一种直觉的判断,是直觉告诉我‘不拍什么’。”作为握有内容选择权的创作者,张以庆从选择“不拍什么”,继而逐渐在14个月里捕捉到了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化的内容,他要拍的是大家看不到的东西。于是,《幼儿园》里记录了很多富于意味、情趣和内涵的幼儿园的生活碎片。可以说,整部纪录片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来串联,也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情节线索,张以庆用细节结构全片,其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提炼方式,不仅仅是对真实生活的素材进行采集、加工,更是一种选择性的更高层次的创作。这些细节不同于观众固定思维模式中的幼儿园——上课、游戏、天真无暇的孩子等等,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张以庆选择将一般人忽视的生活细节拼接在一起。这些细节乍一看是琐碎的、散乱无章的,但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能够逐渐找到前后的呼应与联系,比如孩子们嚷着“炸死美国王八蛋”,但同时又会不自觉地喝着可乐。——这种对美国文化根深蒂固渗透于生活的表现正是建立在对细节记录的基础上,张以庆善于在这些话语、动作上做文章,这里就体现了其作品中的主观倾向。就如他自己所言“你得把这个文章做下去,这就要有主动性了”、“我特别注意选题天然流露出的承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是我刻意的”。
因此,《幼儿园》是创作者通过选择、摄取具有“承载力”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生存状态,依着主观的心绪去超越直接纪录到的纪实影像,在清醒充分运用影像“表意功能”的前提下,经过重新建构,组合出流淌着创作者个人心绪的、记录着创作者独到认识空间的无故事化的纪录片作品。这种“主观的重构”便成为了真实影像下的“虚构的表意”,以呈现创作者的“情绪真实”。
描写——精雕细琢的画面
在镜头表现上,《幼儿园》同样基于一种客观中带有主观色彩的影像风格。说它客观,是因为全片选择的记录角度是低机位的平视视角,导演尽可能地把摄像机放低,以取得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的视角,展现的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此外,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再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原貌。但同时,当拍摄者耐心冷静地客观记录以及在一些场景中摄像机的长时间地停滞时,会让观众时而有一种间离感。这种间离感并非是不真实的虚幻感,而是提供了一个让观众静下来细细思考的空间,在笑过以后,重新审视画面里的孩子,发现其实他们就和我们一样,孩子的世界已无异于成人的世界。《幼儿园》在镜头、光线的处理上可谓精雕细琢,没有晃动、没有曝光不足或过度,一切都很细腻精致,这是导演所追求的作品外在的部分,至于内在的部分,就是其主观倾向的东西,便是观众从中读到的、感悟到的,在平稳的长镜头里细细品味到的那部分。
说明——消色之下的对话
张以庆说:“当你用画面的表达达不到的话,就要靠文字和解说来补充。”《幼儿园》没有用一句解说词,它的“说”是用对话完成的,那么让这些孩子们“说什么”、“怎么说”,就成为了创作者表达其主观思想的另一种方式。张以庆说当摄制组和心理专家在选择问题时,并非要特地去影射些什么,但当这些成人化的问题问出后,得到的竟然也是很成人化的答案,此时导演才发现“其实和孩子是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去对话的,他所接受的都是成人的东西”。孩子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不如说是他们周遭的大人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虽然里面仍夹杂着些许孩子纯洁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那颗心的确是被“污染”过的了。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背后是怎样一个家庭状况、他们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他们的,所以孩子的身上全是成人世界的影子。我想,导演在这里用消色的影调也暗含了一种无奈的态度,因为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一样,充满了阴
霾与烦恼,从暗黄的画面中,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灰色的童年。
抒情——淡淡哀愁的《茉莉花》
童声无伴奏合唱的《茉莉花》在片中出现了多次,像一声叹息,烘托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后期加配歌声的手法,是一种具有作者强烈主观倾向的做法,承载着张以庆独特的心绪和审视心理,也是我们成人一种自省的映照:在带着淡淡忧伤的婉转歌声里,我们根深蒂固的关于童年的美好,在孩子们身上化为一片透明的记忆,透露出的只有无奈和感伤。在叙事层面上,《茉莉花》的乐声往往在动静转换处想起,游刃有余地将段落单元连接起来,强化了对立处的统一性,仿佛一声叹息。
议论——看似缺席的在场
《幼儿园》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我们印象中导演滔滔不绝的旁白式说教。张以庆在冷静旁观的同时,表现为一种“缺席的在场”。说他“缺席”,是因为他没有直接进入到观众所看到的片子本身,没有用画外音的形式来明了地说他想说的话,因此在表现形态上显现出的依然是一种客观风格,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但说他仍然“在场”,是因为他的主观思索仍深埋于对题材、镜头、拍摄角度、剪辑手法等一系列的选择之中,每一个镜头的选择、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等都是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完成的。张以庆在5000分钟的素材里,选择了这70分钟,用这样的拼接形式呈现给观众,都是源于他对这一题材的认识与思考,以及他希望观众从中得到一种全新的审视与感悟,从而激发观众从新视角的影像文化中去拓宽视野,培养新的思维习惯,并由感性画面再次上升至理性归纳和对审美意味性的认同。
这种认同不是导演强加给观众的,而是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张以庆的《幼儿园》让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儿童世界里产生了这种相似认同,尽管画面上的形象并非我们自己或亲朋好友,但由于“他们”与“我们”类似,并为这种类似而感到惊讶,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概念化的读解,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无异于成人世界的幼儿园,这里面有爱、有关怀,也有纷争、有暴力,有我们身边能看到的一切,于是幼儿园成了社会的缩影。——这是导演观察到的幼儿园,也是他想让陷入概念化思维模式的观众看到的。
安东尼奥尼曾说过:“每一种真实后面都还有一种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想,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或许只是一种创作手段,深层表意才是创作目的,才是我们看到另一种真实的途径。《幼儿园》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张以庆所洞悉到的“真实”画面讲述了他眼中的孩子,于是我们被震撼了,便自然而然地去接受这种全新的“真实
导演张以诚的纪录片总是以一种间接批判式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当前的社会状态和现实问题。纪录片《幼儿园》就是以一群孩子为叙事对象通过记叙他们从入园到大班毕业的故事用儿童的口吻和视角来反映当代中国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及社会错误价值观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他用自己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委婉的道出了现代孩子对爱和自由的渴望。
影片中,现实与理想的永恒矛盾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被导演通过镜头或镜头段落作出了哲理性思辨。在总体结构上,五次舒缓的童声合唱《茉莉花》适时响起将多个镜头段落紧密结合了起来,在整体上趋于完美又不失艺术性。同时,《茉莉花》的象征意义也比较清晰的展现出来,发人深省。芬芳洁白的茉莉花正如同纯真可爱的孩子,可是现代的孩子又是否还能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自由成长呢?影片镜头中的一幕幕场景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答案是否定的。
当社会上的功名利禄被带入儿童的世界中时,孩子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相应地悄悄改变。这变化的由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大环境对孩子心灵的污染、中国当代教育体制对孩子天性的束缚、父母对于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茉莉花》更像是对中国当代儿童成长状况的一种暗讽,也是一首对中国未来的咏叹调。当孩子们被幼儿园的铁丝网圈禁、当孩子们被教育成珠算神童、当孩子们学会以多欺少、当孩子们开始学会说官腔,我们是否也感到一丝悲凉?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当真能成为栋梁之才吗?
该片中多组同期声画面的运用也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昏黄色的画面中,心算优等生在镜头前计算着一组有一组毫无意义的数字但近景中我们丝毫看不到孩子眼中对数学的喜爱有的只是盲目和无奈,或许还有些许害怕,害怕计算错误害怕受到责骂。还有这样几组让人记忆深刻的镜头:(镜头一)5岁的孩子在被问到交警收到钱后该怎么样做的问题时,小大人似的语气让人觉得好笑又可悲。“要把钱一部分交给领导是因为领导有钱了自己才有钱”。5岁啊!当这些话从一个5岁的孩子中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感想呢?利禄、官阶、奴性这些词我本不应该表现在稚嫩的孩子身上。镜头中,我们没有看到童真童趣,看到的却是现实中的污浊面,画面冷色调在此时的运用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批判。(镜头二)当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被送到幼儿园全托时,答道“爸爸忙房地产妈妈要去美容院做美容没时间管我”。此时孩子眼中隐隐透出的失望我们能否理解?影片并没有华丽的场景也没有造作的台词,导演所要表达的主旨借着孩子之口让我们自己去明白。(镜头三)在被问到对日本人的看法时,一个孩子恶狠狠的说“要杀死所有日本人”。孩子本是善良的,可此时的语言却让人胆战心惊。是他们错了吗?不,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一张白纸,接触到什么便被画上什么。他们也许并不懂什么叫民族狭隘思想,但是他们知道电视上播放的大量战争片中是日本人杀了很多中国人,他们只是单纯的痛恨坏人却在最后演变成恨了一整个民族。
长镜头和积累蒙太奇在该片中也有多处巧妙运用,它们将幼儿园中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行为方式以及心理活动更真实地呈现在荧幕上。不同场景、不同事件的对比映衬使得主题表现愈加鲜明生动。一次次出现的铁丝网和孩子们站在铁丝网前看外面世界的镜头让人感觉心寒。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上部分家长无疑是是失败的,而被家长报以厚望的老师似乎也并没有真正的完成好使命。片中袁老师对马玉兰的调皮行为毫无耐心的几次责骂使得这几组镜头的涵义呼之欲出,袁老师只是中国无数教师的一个缩影。当镜头被放到整个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时候,镜头意义便被无限扩大化了。
影片结尾,孩子们毕业了,袁老师的孩子也即将诞生。“可能是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我们自己”黑色荧幕上的这句画龙点睛的结束语警示意味十分浓厚。孩子们一代代诞生、成长,但他们的命运又是否相同?被教育扼杀了天性的孩子会有着怎样的未来?被
铁丝网禁锢在笼中的鸟儿怎么能展翅高飞?影片对教育现实的拷问透露出导演的深深担忧,其主题寓意如一记响雷敲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上,发人深思。
第五篇:值得欣赏的几个瞬间
影视作品中记忆深刻的几个场景
1.《三国演义》:在上方谷,司马懿快被诸葛亮设计的一场大火烧死的时候,天降大雨。峰哥点评:有句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历史上,不乏聪明绝顶学富五车之人,但是能成就伟业流芳千古者寥寥无几。谋事,智也,虽有登峰造极之才,但是如果时运不济,也是枉然。司马懿的隐忍可谓是上上之计,让我们知道生命叫做深藏不露,脚为什么是白啊?因为它老藏着。诸葛亮筹谋良久自认为万无一失,可惜最后还是未能剪除司马家族,天意难违啊。最后三国争到最后,确让司马家族一统天下,只能说是司马懿老谋深算暗藏韬晦更胜一筹。诸葛亮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上天不肯相助,最后也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天龙八部》:青石桥上,乔峰一掌打死阿朱,是时,天降大雨。
峰哥点评:一场误会,一场悲剧,一场噩梦。也许是自己的一时糊涂,一时冲动,我们可能伤害过某个心爱的人,于是海角天涯形同陌路,那种悲痛,那种后悔,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就算你想牺牲性命也想挽回,并且就算你死了,一切都不可能回到原点。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啊!可时间是一维的,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滚动,活在过去的人永远都无法接受现实,永远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无法自拔。想到每当听到谁谁谁跳楼了,虽然命是他自己的,但是翱翔蓝天早登极乐,他是痛快了,但是他身边的人呢?他们怎么办?这次考试不及格,还有下一次;错过了这个人,还有下一个人在某个对方等着你。人,只有好好活着,才能尽孝尽忠,才能照顾身边的人,才不枉此生。
3.《蜗居》:海藻和宋思明风流快活之后准备坐车离开,车灯一开,小贝站在前面,是时,也是天降大雨。
峰哥点评:诚然,在面对背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歇斯底里怨气冲天。这个社会物欲横流笑贫不笑娼,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面对别人的背叛,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同归于尽?一拍两散?或者坐下来好好沟通看看能不能重新开始?答案只能自己选择,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极限。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对待心爱的人,大大降低她出轨的概率。当然,如果自己的努力形同竹篮打水,还是放弃吧,就像小贝最后还是放弃了海藻,虽然不舍,虽然不甘,因为木已成舟,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4.《天下第一》:护龙山庄庄主铁胆神侯在和素心春宵之后,想起自己的最爱曾经和古三通有过夫妻之实,不禁眼泪纵横。峰哥点评:男人心底永远有个秘密,就是想得到最爱的女人的全部。爱情是自私的,爱之深,责之切,你越是爱一个人,就越是无法容忍别的男人的插足。神候当时位极一时登峰造极,可连自己的女人的第一次都得不到,那种失望,岂能用言语表达。如今,人们的传统观念不断更新,谁要是鄙视妓女就会被拍砖块,谁要是守身如玉就会被人嗤之以鼻,真不知道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
就像在某些贴吧里面,大家为是否在意老婆是不是处女之类的问题而争论不休,至少,还有人在意,还有人愿意从一而终相守一生。其实,男人在乎未来老婆是不是处女,其中的含义其实是在乎她的人品。虽然不是处女并不代表人品不好,但是谁有那么多时间去验证一个人的人品呢?就像如果你是经理,在招聘的时候有两个人应聘仓库保管员,一个没有案底,一个曾经因盗窃做过牢,你会选谁?问题的关键就是坦白,如果你有过5个男人,不要骗对方说就只谈过一次恋爱。据统计大部分分手是女人提出来的,说什么男人对她不好,你当男人要想你爸那样宠着你啊?你就不会关心下对方吗?甚至一性格不合适为理由,你当初眼瞎吗?不了解别人还在一起,说明你这人也太TM随便了吧? 当一个女孩把自己交出去的时候,就等于把赢得自己一生幸福的筹码押出去了,最后输赢与否,要坦然接受。如果分手之后要面对另一个男人,如果他对你的过去耿耿于怀,那很正常,这个是男人的共性,要为找到有处女情结的男人感到骄傲才对,不要说心里不平衡,别忘了这个世界永远是被男人主宰的。
5.《楚汉双骄》:最后部分,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大势已去,来到江边,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刎以谢天下。
峰哥点评:每个男人在未经世事之前,都曾经豪情满怀雄心万丈。就像每个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想奋发向上,都想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当进入社会碰到一鼻子灰的时候,很多人就只能浑浑噩噩枉费一生了。人,不能过于苛求自己,毕竟成功的人,只是少数。成功,需要自己的努力,内修外炼,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只要目标大约大概实现了一些,就该满足了,只要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中产阶级,就大可以开怀大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了。
6.《水浒传》:最后部分,林冲在六和禅寺病逝之前,端起一杯酒,无语问苍天。
峰哥点评:英雄的结局往往都是杯具。因为英雄都不愿意蝇营狗苟,不愿意放弃原则,所以自然会被这个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社会所淘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永远胜不了邪。最近,暴力拆迁,抢劫杀人,政府不作为,垄断企业剥削百姓,商人户投机倒把,不让分子坑蒙拐骗等等,显示出邪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像林冲,武松,都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想保家卫国,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偏偏生不逢时,屡遭奸人所害,最后只得落草为寇沦为盗贼。好与坏,奸与邪,往往就是一墙之隔。概叹世事难料,命运多舛,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