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A

时间:2019-05-14 18:2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A》,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A》。

第一篇: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A

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

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快速奔跑的30年,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重压,往往令人身心焦虑。在收获西式的物质文明之后,人们的心灵却难得救赎。因此,近年传统文化大举回归,佛学热、儒学热等各种国学热一波波袭来。其中,儒学重在教化百姓,道学重在修身养生,佛学重在安抚人心,故而,作为最亲近人心的学问,佛学尤其受到陷入心灵困境的企业家的青睐,浓缩了东方文化精髓的佛教经典,成为安抚现代人的药剂。人们不仅从中追求人生智慧的顿悟,还试图在禅机中探寻管理的伦理。

如何从佛学中获取大智慧?向尊者取经,无疑是一条捷径。今年4月,我们在深圳得遇香港东林念佛堂弘法主任、首座和尚觉真法师,听他开示,是一段愉快的学习经历。生于江苏南通的觉真法师,儿时出家,童真入道,1949年毕业于上海静安佛学院,后游学多所高校,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的亲传弟子,交游广阔。尤为难得的是,他眼界开阔,心态开放,言谈间,从译解《论语》到评点电影《孔子》、《阿凡达》,信手拈来,俱有深意。

因为学养颇深,法师曾担任潮州岭东佛学院副院长、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副院长、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等职,著作有《快乐人生》、《当管理遇到佛学》等10余本;近10年来,还应邀为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EMBA班、国学班讲授“佛教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禅与心灵世界”、“藕益大师四书解”等讲座,颇受欢迎。

法师今虽78岁高龄,每日行程却是满满当当,加之最近筹建东北佛学院,一直在外奔走,香港、内地,内地、香港,两个月跑了20多个城市,以至于他自叹,“我真的不属于我了”。我们的采访只能由面访转为笔谈。在一天难得的空闲中,法师亲笔回复了本刊的提问,以世外的智慧,化解我们的现世烦恼。

新财富:近些年,佛学吸引了许多中产阶级与企业家研习,从您所接触到的企业家看,他们的主要困惑来自哪里?这些管理学的问题可以从佛学中得到怎样的解答?

觉真:我在各地讲学,经常接到的一个提问,就是压力,就是累(身心疲惫)。有压力,是好事,不是坏事。人没有压力,人类不会发展到今天。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压力成了生活的阻力,成了生命的杀伤力。因为,这个“累”字,这个“压力”,就成了某些现代人忧虑、恐惧、不安、烦躁、失落、空虚、迷茫、无助而陷入紧张、冲突、矛盾与危机之中的一个形象概括。一个人,不是身累,是心累。心累必定身也累,身心俱累,来自压力。身心既累,身心俱疲,就无力抵抗压力了,那么问题就越来越大了。

我想,要认知压力的虚妄性,首先要看看压力是从哪里来的?压力的来源,大致上有三个。

1.比。

人好与人比。一比,不如人,心头的压力就升高了。比,无处不在,中国台湾的大企业家张忠谋说,人从儿时起就开始比了。他排列了一下: 1到4岁比可爱,2到7岁比聪明学艺,8到12岁比成绩,13到15岁比cool,16到18 岁比帅,19到22岁比女朋友,23到24岁比体力,25 岁比学历,26到27岁比汽车,28到32岁比老婆,33到35 岁比小孩,比儿女,35到40岁比事业,比地位,41到50岁比房子,51到55岁比钱,比享受,56到60岁比媳妇,60到65岁比声望,66到70岁比子孙,70到75 岁比健康,75岁比老,比老资格,老来俏????反正,好与人比,永远比不完。

羡慕别人没有错,比比不如人,耿耿于怀,压力就来了。张忠谋说得很幽默:我发现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多少都少了一些东西。有人夫妻恩爱、月入数十万,却有严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双全、能干多才,可是,情字路上,坎坷难行。有人家财万贯,可是子孙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却是一辈子脑袋空空。你比的是你看到的,你能同你看不到的去比吗?

2.贪。

贪吃贪睡,问题还不算大。贪财贪色,问题就来了。“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这就是说,需要有限,欲望无穷。就基本的需要而言,那不算贪。就无止境的欲望而言,那就是贪了。贪心不足,贪得无厌,所求不得,欲壑难填,那压力可想而知了。

贪的本质,是一个私欲的问题。欲望无罪,但是欲望可怕。止欲,是向道德、向智慧走去。纵欲,被欲望牵着走,那是向迷误走去,很可能不堪设想,后患无穷了。所以,人的私欲不能被克服、被抑制,人就会向破坏性的方向走去。这时,他想把他所想得到的,都“吞”进自己的身体之内。否则,他不甘心。如果这个世界可以吃,他也一定会把整个世界吃下去,目的就是“占为己有”。这就是“私欲”无限制的可怕之处。于是,人把财产当成了自己,把权势、地位、名望、赞誉,连同自己的聪明、才智、色相,也都当成了自己。人被物化了。物化的目的达不到,危机就来了,内心的危机,生命的危机,接踵而至。所以,危机实际上是人的一种退化,一种自我迷恋与自我捆缚,最终只能是自作自受。

3.困。

我说的是受困的困,遭遇阻碍,办事不顺。这很正常啊,“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顺利起来,有愿皆遂,财帛进门,挡也挡不住;不顺起来,就是相差半拍,横竖不成,急也没有用。

比如说:金融海啸来了,在香港,那阵子,经济一片低迷,企业倒闭,老板潜逃,失业指数上升,人心惶惶。靠股票债券为生者,大惊失色。日子过不下去了的,卧轨跳楼,新闻媒体上屡屡报来。哗,别忙,“稍安毋躁!”我想奉劝一句:请暂别一下安乐、兴奋的状态,进入一种清醒、思考和经受考验的状态吧。转换一下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吗?能够转换一下人生状态,这是证明自己的理性,证明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力,证明自己能面对一切。你必须实现这一转换。能顺利转换自己、转变自己的人,才是一个能管理好人生的人。人,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这叫自然生态。人也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人群,这叫社会生态。人的一切行为,又不能不与环境相协调,所以,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谁也不能跟谁作对。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在佛家,就叫“众生平等,法性平等,依正不二”,名相不同,含义都是一样的,无非叫我们懂得惜缘,惜福,不要做害人又害己的蠢事。如此而已。

佛家有智慧,对这三个妄而不实的问题,早有回答。比,比什么?怎么比?好比不好比?人与人,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佛家讲缘,各有各的缘。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有几个徒弟,他们各有各的私家车,有的是徒弟自己购买的,有的是大护法大居士送给他们的。我是师父,今年也78岁了,我可没有自己的车,出门上巴士,或者叫的士。我能和徒弟比吗?各有各的缘,各有各的福报。我没有那个出门即有车的缘,但是我有出门就走路的缘,走路可以锻炼腿力,这也是福报啊。

贪嗔痴,在佛家叫三毒;贪,是三毒之首,许多痛苦、烦恼都从贪来。能不能把贪放下,能不能把贪转化为随缘自在,自在随缘呢?

困,人有困难是必然的。一帆风顺的事很少,而困难总是暂时的,终究是可以克服的,天无绝人之路,人无绝望之理。有佛法,就有办法。佛法是智慧,有智慧就心明眼亮,有什么困难不能跨越呢?

问题是,我们有些人不愿观察自己,也不想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比如身体出了毛病,脑子有了苦闷,不去研究一下身体不适的原因,脑子里苦闷的来由,只想逃避。其实,有痛苦,逃避不了;有灾难,也逃避不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正视痛苦,观察痛苦,找到原因,发现来由,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观察自己、认知自己的好处。一个人生病了,他只看到病、痛,看到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你的心态,心念,情绪,气,性格,性情。其实,这些你看不到的东西,却与免疫力很有关系。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免疫系统的伤害最大。健康,靠的是免疫力。佛学,学佛,就是提升心理的免疫力,增强心理的免疫力。你每天打扫房间,清洗用具,清洁环境,这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打扫自心,清洗情绪,尤其是打扫自心的染污,清洗负面情绪,清洁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你心灵的免疫力呀。

新财富:佛学是人心的学问,从佛学的观点看,现代人容易陷入哪些心灵困境,如何从佛学中寻找自我,得到解脱?

觉真:这道问题可谓问得彻心彻肺了。现代人的心灵困境,扳着指头数,恐怕还真的不少哩。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回应。

1、市场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做生意,中国自古就讲诚信为本,童叟无欺。诚是甚么?诚是人心。信是甚么?信是人心。人心无诚,人心无信,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稳定的关系。互相猜疑,疏离,人际关系陷入尔虞我诈,这个社会还成其为社会吗?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微妙性。你必须保护这种微妙性,绝不应破坏它。因爱生恨,由恩变仇,至亲变为死敌的例子,在在都有。请以船和水的关系为鉴吧,船和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没有水,就没有船;因为有水,才有了船。船是靠水托起来的,船借水而行,水是船的恩主,船当然要感水之恩。可是,“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位恩主却又成了船的可怕的克星。船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克服水的阻力,否则,船便不能前进。如果遇上了风(外缘),水变成了波涛汹涌,狂浪大作,就更加凶险莫测了。可见,水是船的助力,也是船的阻力。

这不奇怪。得利受益,往往也隐伏了障碍。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得利就要思害,受益就要思损。你是船,你不应忘记水之恩,但你依然要借水之力,学会乘风破浪,踏着波浪向前。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有这种微妙性,你必须保护这种微妙性。恩仇相生,苦乐相连,实为一体,本无分别。恩仇相视,人自分别。所以佛家提倡中道,不落两边。佛家讲平常心,讲无分别心,这才是人生的最高智慧。

2、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有了感恩心的人,才能有包容心,才能宽容别人,宽待别人。说感父母之恩,感师长之恩,这容易做到。再说感客户之恩,感员工之恩,感竞争对手之恩,感一切帮助过你的人之恩,这也应该不难。可是还有四种人,你能做到感他们的恩吗?

一是小人物,不起眼的,甚至在你身边还有点碍手碍脚的,你要感他们的恩。比如,送货者,派信者,打扫厕所者,垃圾清理者,扫马路者,拣垃圾者,甚至站在门口或十字路口向你指路的人。请感恩他们吧,他们都是做好事的人。

二是惹你生气的,互有怨气的,不怀好感者,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逆增上缘,有了他,让你懂得忍受、忍让、忍辱波罗蜜,他成就了你的忍耐心、忍耐力,你怎能不感恩呢?

三是增加负担者,或者成为弃之不去的沉重包袱者,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考验你承受力的人,是帮助你懂得责任,懂得要牺牲自己、关怀他人、成就他人的人。你怎能不感恩呢?

四是仇人、冤家。这更要感他们的恩了。为什么?很简单。我们有个词儿:内耗。它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不会内耗,只有内聚、内敛、内明。这是成就你的大智慧,能不感恩吗?

这四种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走在人生的路上,永远不会没有他们的。你能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们,你的心灵境界还是常人吗?是企业家中、事业家中的圣人了,是佛菩萨。

3、人,只要在生活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中,总会遇到倒霉事,不顺心的事,甚至冤枉的事,意外的措手不及的事。你怎么办呢?是面不改色,处事若定,还是心乱如麻,六神无主呢?风雨如晦不可怕,道路泥泞不可怕,前有高山后有猛虎亦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失落,人生意义的失落,人的道德底线的失落。人不能像人那样活着,才最可怕。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有来自对面的,有来自背后的,有来自仇者,怨者,也有来自亲人,来自你最信赖的人,还有来自素不相识、也素不相干的人。总之,说不清、道不明的折磨,的确不少。

请别害怕折磨。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理性;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成熟;当然,更不会走向成功。只有经过折磨,不拒绝折磨,能忍受折磨,人才学会了怎么活下去。所以,有一句古语:能耐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你的心,像一块磁铁。当你心情愉快,对这个世界充满喜欢和善意,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当你苦闷、忧郁,对这个世界充满失落和隔膜,那么,一切烦恼和厄运也就自然地被你吸引过来了。把你的心转变一下,你的磁力方向就转换了。

以上三点回应,我们能够都想明白了,这就是佛学中“心的学问”,叫“自净其意”,能自净其意,还不得到解脱吗?

新财富:依法师看,佛教的哪些经文可以用于解答管理学的问题,哪些经文可以用于信众安抚自己的心灵?

觉真:无须我推荐哪一部经文,因为佛家的任何一部经文,都是“治心”的。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生命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的生命。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这就是任何一部佛经的主题,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佛经的主题,都可以说是人的自我管理。任何一种经文,都能用于信众安抚自己的心灵。

我还要重申一句:不是经文安抚我的心灵,而是我读懂了经文,理解了经文,由经文的内涵,启发了我的信与解,是我自己安抚了我自己的心灵。这一点,很重要。信与解,是前提。由信而解,由解而信,由信而解而悟,都是通过自己完成的,是自己解救自己。对一个不信不解者而言,经文安抚不了他,也帮不上他的忙。

新财富:很多人学佛时可能遇不到高僧大德,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取得精进?

觉真:学佛,不一定要遇高僧大德。即使遇上了,也要有缘才能亲近善知识。学佛靠自己,精进也靠自己。能亲近大善知识,固然是福报,是福德因缘,如果胜缘难遇,也不要紧。因为,自己可以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也是学习和自我追求。新财富:法师曾带领信众到印度朝圣,这样的旅行对修佛有哪些帮助?

觉真:我有两次去印度的经历(应信众要求,很可能第三次又要去了),这不是旅游,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追寻历史、追寻佛陀的故乡,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体验,一种人生感悟。所以,两次去印度,同行者中,有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不信仰佛教的人,但他们沿着佛陀的足迹,叩问历史,亲历其境之后,都有许多内心的感悟,精神上的收获,这是我未曾预想到的,也是没有去过印度的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新财富:学佛会否陷入一些误区,如何避免误区?

觉真:关于误区,如果不学佛,既不亲近善知识,又不能精进,那的确很容易走向误区,或陷入许多自设的误区的。

我感到,人的最大误区,是认知的误区。

人,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却看不到他所看不到的。凡存在,有看到的存在,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存在。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说,除了我们看到的存在之外,就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是人的认知的误区。

你看到了美,是,这是美。然而,美也会遮掩了丑。可能美的另一面,美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丑。

你看到了丑,是,这是丑。然而,丑也会遮掩了美。可能丑的另一面,丑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美。

对人、对事,为什么要宽容?就因为我们只看到“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那“看不到的一部分”。举个例子吧,足球运动,牵动无数球迷的心,而许多杰出的足球球员、万人迷,却常常情绪不稳,或被红牌罚下,或退场后,酗酒、赌博,或生活放纵,道德败坏。这是人所看到的,可是,他们驰骋球场,强烈拼杀,只求冲击,其实脑部已严重受创,这种脑伤、内伤,使他们的判断力、注意力、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力,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人所看不到的。你说,没有了健康的大脑,他的行为还能健康吗?

第二个误区是不识真,也不识假,真假莫辨。既然真假不辨,也就容易走向愚,走向迷了,那叫迷、悟不辨。以前,社会上有个词,叫“打假”。“假”能打得了吗?四川有一名酒,叫“郎酒”。假的多了,叫“真郎敌不过假郎”。为什么能够造假?为什么造假越来越多?因为我们不识假。正因为不识假,才让以假充真有了市场,有了出路,有了“甜头”。假如人人能识假,假货有谁买?有谁要?“假”能通行吗?越是名贵的东西,就越多假。名人也一样,许多名人的假货,更因他的“名”,借假图利,大行其道。不识,才是真正的悲剧。所以,无知,不可怕。不知道自己无知,把自己的无知,还当作了绝对真理,才真的可怕。

第三个误区,任性妄为,我行我素,管它冬夏与春秋,这不是文明。文明是一种谦虚、一种品性,一种上进和提升。当然也是一种调整,一种规范,一种约束。“发乎情,止乎礼”,这礼,就是约束,就是规范,就是调整,就是文明。

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是自律。一个任性妄为的人,一个不能自律的人,他的金钱纵然很多,但也很容易挥霍一空,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一个人,能管住自己,管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个人素质,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说一个小例子,非典型肺炎在香港闹得满城风雨时,政府下令,要求自行隔离,逗留在家中不外出。你能做到吗?只有具自律精神的人,才能做到。不外出,不是说你已是感染者,而是共同行动,关怀别人,不做“可能带菌者”,这有利于控制与遏止疫症。有一颗为别人着想之心,才会自律,必能自律,当然他不会任性妄为,我行我素了。一个对别人不负责的人,也肯定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他还会对别人负责吗?一个不接受他律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不能自律的人。不接受他律,正源于他不能自律。

你是老板、你是CEO、你是企业家,还必须懂得企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伦理,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都具有最本质的意义。它是维系社会秩序、维系人与自然环境,维系一切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人类还怎么生活?怎么生存?与伦理相对应的就是管理。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是外在的伦理。伦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自觉的行为。管理是外在的规范和行政的措施。只有把伦理精神融入到管理之中,你的规范和行政措施,才不是硬性的,强制的,而是内化为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自觉,自我要求,对集体而言,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或叫文化习俗了。到了这个时候,管理就真正进入文化层次的文明轨道了。

一个人,在认知上,能够识真、识假,知迷、知误,在行为上能够自律,能够维护企业的、社会的伦理,那么,我想,他的误区就必然会少,或者总能走出误区的。新财富:您对佛学的发展也作了很多思考,在您看来,佛教组织是否需要因应时世的变化而创新,完成佛教的现代化,续佛慧命?应当往哪些方向创新,同时又不脱离根本?在佛教发展史上,是否也遇到过与时俱进发展的情况?您如何看待“慈济”在慈善领域的创新、中台禅寺在建筑上的创新?少林寺在经营上有一些做法,如商标授权、僧团巡演等,引起了一些争议,您是否方便谈谈看法?

觉真:社会是发展的,时代不断向前。佛家也讲无常,无常就是发展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部佛教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今天佛教的现代化,是事实,也是现实。《新财富》提到创新,但不能脱离根本,我认为说得很对。佛教有个“三法印”,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寂静。佛陀住世时,还有“法四依”的教导: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三法印、法四依正是我们佛教的根本。

中国台湾的“慈济”在慈善关怀、赈灾济难、救苦助人方面,的确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在慈善事业方面,内地佛教界,香港、澳门的佛教界也都做出了显著的令人难忘的奉献,各有许多宝贵经验,希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中台禅寺在建筑上的创新,是很有意义的。这方面,法鼓山、佛光山、台北善导寺,也都有新的构思,新的建筑风格,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四大名刹之一的法藏讲寺(建于1918年)在建筑设计上,就已融合了欧洲(古希腊、罗马)的一些建筑元素了。这种发展、变化,是很必然的。由唐而宋,由元而明清,本来就是代有更革的。今天有新的发展,新的面貌,是好事啊。佛教从山林走向城市,今天的都市佛教,就更有许多发展了。关于少林寺管理模式上的某些争议,各界都很关心,我想,在实践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总会得到改进、得到解决的。

不过,借此因缘,我想表示对《新财富》这一提问的感谢,特别是续佛慧命,这是佛教发展创新的主题和根本。

佛教从印度传来,赖有中国文化这个母体,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并且开花结果。离开了中国古代文化,你将无法理解自汉以来的一切经论(经、律、论三藏)的翻译及其传播,你也无法去阅读、研究中国佛教史上历代祖师的大量著作。中国佛教已经不是印度佛教,是经过中国文化的浸润、吸纳、融化、转换而成了中国形态的佛教。如果不懂得老、孔、孟、庄,恐怕就很难懂得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国特色的创造性发展了。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儒、释、道,已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DNA,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三者相融相依。不通儒,焉能通释?这已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所形成的,没有传统文化的涵养,的确,很难阅藏知津,也很难认知中国佛教的精髓了。

所以,我一再呼吁,佛教的创新和发展,不能丢失了传统,不能丢失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承传。新财富:很多人认为,基督教尤其是新教的信仰,是西方形成契约社会的重要基石,那么,在信仰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的中国,佛教的弘法(如利他主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等)对于社会的进步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觉真:《新财富》由西方的基督教而联想到中国的佛教,可见贵刊的视野非常开阔。

基督教信仰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学术界都是有共识的。尤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是人们所共知的。而佛教在中国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如果没有历代主政者的护持、推动,那也是很难设想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儒家治国、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这是有历史证明的。在今天,佛教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稳定因素,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正是人类实现和谐的思想基础,和谐、和合、和平,正是人类所应该追寻的共同利益与普世价值。佛教的利他主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这种生命关怀,关怀生命的道德情操,不是最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包容性和平等性吗?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论说佛教在今天的十大文化功能,即信仰功能、灵魂净化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祭祀功能、文化学术功能、艺术功能、旅游功能、民族团结功能、国际交往功能、慈悲福利功能,这个十大功能,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但是我觉得,钱文忠教授在《佛教社会功能四题》一文中,归纳得更好:超小区的凝聚功能;超专业的教育功能;超事相的抚慰功能;超界别的摄护功能。钱教授还指出,这四个方面是不能彼此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是彼此包蕴相互依持的。钱教授所点出的四个“超”,我想,正是今天社会最需要的普适性、包容性的精神资粮了。

在香港有一次佛诞节的盛会上,我讲了这么一段话: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健康是心安,最大的心安是自净其意,能够自净其意,就是成佛了。心安,天下安。心平,天下平。心中有和谐,我们的世界才能和谐。这正是人间佛教的智慧之光。

第二篇:本略心本管理

本略心本管理

一、心本管理的科学界定

从一百多年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东西方的管理学家都忽视了一个最大的盲区:只重视管理他人,不重视管理自己,更不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与修炼。心本管理应运而生,其关键的一点是,强调管理自我,管理好自我的根本是管理内心和心灵。如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明确提出“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共同愿景”、价值观等。

企业一方面促使企业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产出伦理、企业文化等精神文明,以此影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提升人性。心本管理就是通过情感、思想、意志、感觉、知觉等多种心灵的发掘、整合与正确导向,所产生的综合之力。心本管理打破了传统的强制管理的观念,重点突出的是对员工、顾客和利益攸关者在心理上的凝聚、引导、激励和辐射。

心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进一步升华,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为管理者与员工心灵内在自觉。人本管理强调的是来自外在引起的心灵感动,“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心本管理更强调的是内在心灵的自觉。心本管理阶段是由外在的控制到外在的感动,再到内在的自觉的过程。心本管理修炼即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能量的修炼,以意志修炼为核心,在五项修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心性的自我修炼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反复形成了习惯,习惯造就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人的命运。因此,心本管理对原来的管理学是超越而非简单改版。

二、心本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

由于研究角度的设定不同,对“以什么人的心为本”、“以什么为本”等心本管理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人性的假设也不同。

(一)心本管理的内涵

1.以什么人的心为本。心本管理就是以人心为本的管理,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与群体并重,当代人与后代为重,员工、顾客与利益相关者并重,管理应该以所有的人(人类)为本。

2.以什么为本。一是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本”即“本位”“,根本”,“目的”。二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本”即“出发点”,“中心”。人是管理活动的“根本”和“目的”。心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管理要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通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心本管理的人性假设是:和谐人假设

考虑到人的个性、需求的差异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人既具有客观理性,人的行为的客观后果都会有利于最充分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同时具有主观理性,每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而做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做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故提出“和谐人假设”,含义是:

1.人天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企业实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执行绿色战略,坚持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不牺牲下代人和其他人的生存环境,减少或停止经营活动带来的负外部性。

2.人际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交往维持在一定的秩序内,合理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摩擦,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

3.身心和谐。追求个人的身与心的和谐。身心关系指人自己的精神(包括观念和欲望)的协调、控制关系。身心和谐即身心统一,它表现为人的肉体与灵魂、情感与理性、外表与内心、认知与行动、义与利、得与失、进与退等各种矛盾达到一致与融合的境界。

4.人事和谐。人在出色完成事业的过程中,追求自身人身价值的最大化。员工对所从事的学习、工作或事业专心致志,全心投入,敢于直面任何困难。发扬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强调人对事业的热情,对事业的忠诚。

三、心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环境下人的心理对外界的反应,因而心本管理的基本要到包括如下几点:

(一)心理契约

谢恩(Schein,1980)认为,“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用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卢梭提出了更具体的心理契约定义(Robinson and Roussean,1994),认为心理契约“不仅具有期望的性质,也具有对义务的承诺和互惠”。个体行为受人格与行为情景两重影响。根据人格方法来选拔、培训、选配人员在某种环境下能改善和提高组织效率。具体而言,组织中公民的人格应包括:责任意识、服务观念、诚信操守、求实品德、进取精神、平等态度。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注重知行统一,提高人格素养,塑造形成自己的人格形象。

(二)管理伦理

管理伦理是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包括管理伦理意识、管理伦理关系和管理伦理活动。管理伦理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的关系时其道德规范主要指向与顾客、员工和利益攸关者三层关系。管理伦理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人为性与为人性、他律性与自律性、功利性与道义性、现实性与理想性。

管理具有伦理功能,伦理具有管理功能,两者结合可以发挥巨大效益。

作为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管理伦理在经营中处理互相矛盾的事物时发挥作用,表现为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是:(1)功利和人文;(2)人道和物道;(3)民主和集权;(4)权力和权威;(5)公平和效率;(6)竞争和合作;(7)重义和重利。

(三)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是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等。其构成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坚持的基本信念及行为准则,即企业的价值取向。在和谐人假设的前提下,企业应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四)管理环境(E—理论)

管理环境(Environment)可分为工作环境和现代商业关系环境。对其的改善可以从(1)工作场所的照明、颜色、噪音和温度等;(2)完成工作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先进和完备程度(;3)岗位轮换和工作内容丰富化等三个方面着手

第三篇:用“心”管理班级

用“心”管理班级

时间飞逝,很快地四个月的实习生活快要结束了。在这次实习中,我担任的是高一(15)班的实习班主任以及实习数学老师。在这里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实习班主任经历。

一、掌握班级基本情况

在刚开始实习的第一个星期里,我的主要工作是尽快了解班级的情况,包括认识班里所有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我主要是利用早读、晚读、晚自习时间,尽可能的到班里,辅导他们学习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利用午休和晚修前的一点时间到学生宿舍和学生聊天,希望可以尽快的拉近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个星期里面,我初步已经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名字和人对上号了。并且我发现早读和晚读的时候学生读书还是比较积极的。有一点不好的就是我们班的晚自习纪律很不好,即便我站在后面,还是很多人在讨论问题或者说一些别的事情。每次我大声的说“不要吵了”,很快地就安静下来了,不过慢慢地声音又会再次响起。所以我整个晚上不得不叫很多遍“不要吵了”。另外我还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班的学生都很尊重老师,这点让我很高兴。

二、举行班干部选举大会

在第二个星期里面,我基本上从原班主任手中接手了整个班的管理。在这里非常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因为我觉得他很信任我,基本上他很少干涉我的班级管理,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到了必要的时候,他就会用他丰富的经验指导我怎样更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因为在我接手班级管理的时候我们班还没有选出班干部,所以我接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班干部选举。这就让我想起了大学的班干部选举制度,我觉得大学的班干部选举制度很公平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演讲能力,所以我向指导老师提出用我们大学的班干部的选举的方法来选班干部。我的指导老师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这个方法要稍微改进一下。指导老师告诉我在这次选举中我们不能直接按票数的高低来决定参选同学以后当的职位,而是让同学们先选出票数最高的12名同学,在由我和指导老师讨论后安排那12名同学所担任的职务。因为现在刚开学,同学们之间都不是很了解。一般来说同学们都会把票投给比较活跃的同学,但是活跃的同学一般纪律不是很好,管理能力也不一定很强,所以比较保险的办法是让同学们自己选出12名同学,再由老师来安排职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又可以让他们有上台演讲的机会,而且还可以确保班干部队伍的素质。经过我和指导老师商量后,我们决定在第三周里举行班干部选举。当然在选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在班干部选举的那天会不会只有少数同学敢上台演讲竞争呢。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上台,在剩下的几天了,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首先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我们在第三周将会进行班干部选举以及介绍我们的选举方法,然后鼓动同学们要踊跃参与。在课后,我还单独的找了很多同学聊天,主要是给他们信心,和了解班里大概有多少人会上台竞争,自己心里也可以有个底。

可能因为竞选前的工作做得比较好,我觉得我们班的班干部选举得到完满的结果。在选举当天晚上,我本来以为有10多个学生上去我已近很满足了,想不到我们班一共有32人上台演讲了,我们班总人数是58人,已经超过我们班总人数的一半了。而且大部分同学在台上表现得很好,虽然有一小部分同学还是比较紧张,但是我觉得这已经很成功了。虽然我们班干部初定名单已经选举出来,但是事后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首先要和原班主任观察和商量具体的职务问题,和找时间安慰那些落选的同学,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

三、开班干部会议、落实责任制

我们班干部的名单终于出来了,但是他们似乎对于自己具体工作都不是很明确。我静静地观察了一个星期,明显感觉到班干部都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基本上班里很多工作都是

我自己一个人在做的,例如抓早上和晚上迟到的同学,抓晚自习纪律等等。我觉得这样下去不仅会让我自己很累,班干部也会觉得自己没事情干,慢慢地他们的积极性会降低。所以我决定召开我们班的第一次班干部会议。在会议中,我明确了每个班干部的具体责任,如正班长和两个副班长主要负责早上、中午和晚上同学们的出勤情况登记。两个纪律委员和体育委员主要负责自习课的纪律,生活委员主要负责班的日常用品的购买和监督同学们的值日情况„„我尽量让每个班干部都有工作,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事情干的。

但是我发现虽然我给每个班干部都安排了具体的工作,但是大家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晚自习纪律还是很差,这让我很生气。所以我决定召开第二次班干部会议,严厉的批评了班干部,让每个人都写了一份上任以来对自己工作表现的工作总结。结果我们很多班干部都写了检讨书给我,都说自己做得很不好,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等等。我就根据每个人写的工作总结单独的和每个人聊天。经过那次以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各项纪律都好了很多,基板上都没有同学迟到了,最重要的是我们晚自习的纪律好得让我不敢相信。不管我什么时候到班里看他们晚自习,班里都非常的安静。我本来以为他们只是在我面前装装而已,后来我问了其他的值班老师,他们都称赞我们班的晚自习纪律很好,这让我感到很自豪。当然我也在全班面前表扬全班同学表现得很好,还表扬了班干部工作做得很好。有了班干部的帮忙,我自己也轻松了很多。

四、开主题班会,促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学校还在建设中,所以很多时候班会课都会被用来做清洁课。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节课可以用来上真正的班会课了。指导老师跟我说现在开学初,很多学生都还没适应高中生活,还不知道怎么学习,所以希望我开一次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题的班会课。对于这次班会课,由于学校没有多媒体课室,离开了课件,我们只能用传统的黑板上,这让我觉得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我找了指导老师,问他的意见。老师给我找了一些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资料,但是怎样可以把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就要靠我自己了。我突然想起了开学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同学的简历,里面有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想考大学。所以我就用这个作为引入,希望同学们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再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昨天的一天的学习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再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制定班级奖惩制度

开学已经一段时间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班同学好像对学习还是不怎么感兴趣。我就想找个方法来鼓励同学们,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好,所以我问了一下指导老师的意见。老师给我了一份班级奖惩制度,说是从其他老师那里来的,看看会不会对我有什么帮助。我看了看,觉得这份奖惩制度。挺像我们大学奖学金的奖惩制度的,虽然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是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当然我首先根据我们班的具体情况作了一点修改,然后开班会,跟同学们说了这件事情,大部分同学还是同意实行这个奖惩制度的。说真的,我觉得这个制度作用并没有真的很大,但是还是有一点点作用。例如我们奖惩制度中,如果对班级做贡献的,可以适当的加分,有一次我们班的黑板报得了奖,我就给出板报的同学每人加了3分。从此以后,每次出黑板报就有会很多同学跟我报名。又例如我们奖惩制度对迟到和说话的会进行处罚,刚开始实习的那两周同学们真的都不敢迟到了,但是过了两周后又开始有那么几个同学迟到了。我觉得这个奖惩制度之所以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是因为我并没有严格的执行里面的惩罚,例如扣了3分以上本来要给家长打电话的,但是我每次都心软了,都没打。可能因为这样,同学们到后面都不怎么怕这个制度了。如果以后真的做了老师的话,我觉得该实施的还是要实施,不能太心软了,会惯坏学生的。

第四篇:用“心” 管理班级

用“心” 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它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1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把爱心、操心、耐心献给学生,把热心送给家长。

一、爱心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上讲台,有位老教师真诚告诫:小肖,进教室,上讲台,对学生要凶,才能抓好一个班级。必竟是第一次上讲台,一紧张竟忘了老教师的教导,但全班学生却以山村最朴实的方式—用插在墨水瓶的花束送给我这位新老师,我的灵魂与心灵受到强烈的撞击,拥有爱每位学生的心,是管理好学生的重中之重。这让我感悟到:当好一个班主任,得拥有爱每一位学生的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学生,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请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兄长般的关爱,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也许是年龄相近,用心的交流,我成了学生心中公认的“大哥”。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今年四月,我带领老师到遵义去参加为期一天的培训,刚到中午就有学生打电话来问,“肖大哥,你要回来了吗?我们好想你!”当我培训结束,回到教室,我被学生们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手舞足蹈,异口同声地说:“真高兴,大哥回来了!”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老师,也就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操心

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我们班的学生的特点也很明显。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积分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形成。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守纪”就是课前准备好,上课不挨老师批评,排队、集会等守纪律就可以得到。而“好学”是每次测试后统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设计的积分卡,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暗暗竞争,这个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调皮学生左仁华有了可喜的进步了,上课随便讲话的坏习惯变成了积极发言,令老师赞赏,深受老师的喜爱。良好的班风已形成,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中,多次获得流动红旗。

三、耐心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难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他们接受到的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影响着他们。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再说一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做到为止。我曾教过一位男生,从小养成坏习惯—散慢,多次教育,都无法改正,一次,我利用午休时间与他交谈,他年纪不大,语出惊人,他长大想做国家领导人。这时我耐心引导,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有志气!我们电视上看到的国家领导人都彬彬有礼,你呢?”学生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了句我最爱听的话:“肖大哥,我会改正坏习惯。”从此,这位学生慢慢地改正了缺点。

四、热心

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把热心送给家长,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这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一条原则。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能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我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学生进步了,家长也来表示致谢。(我班的王欣同学是86年12月出生,年龄小,个子更小,学习非常吃力,我接班后,平时注重多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面帮助,孩子有很大的进步。她的母亲非常高兴,三番五次地表示感谢:我应该向肖老师学习教育孩子、管理班级的方法。我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学生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我班伍锟同学的父亲看见班上的劳动工具坏了,他主动捐献劳动工具。对于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感觉无从下手时,我不怕花时间,与家长推心置腹讲解怎样教育学生。学生罗娇的家长,望女成凤,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每次有一点错误就大声训斥,家长越生气学生越不改,针对这种情况。我同家长谈,首先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要多鼓励她,要改变方式,说话要温柔些,再者要正视她的不足,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不要给学生搞题海战术,增加压力。否则会造成逆反心理。几次谈话后,学生情况有了转变,家长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了(去年校田径运动会,一向娇弱的罗娇主动报名参加了800米赛跑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也对家长的教育子女方式改变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家长和学校配合,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此时,当班主任的劳累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热心帮助家长的同时,能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合理、有效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只要班主任用“心”来处理,引导,一定会培养出一班好学生,带出一个好班级,给学生们一个真、善、美的心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用心耕耘,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教学效果自然就显著了。在近五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任班级成绩突出,会考合格率均为100%,向高一级院校输送的人才达百多名。现在所带高三(1)班班风、学风均良好,深受学校领导好评。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及师生的好评,2002年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2003-2005年连续获校级“优秀教师”,2004年获镇“先进工作者”,2005年获镇“先进党员”并被推荐为“州级骨干教师”。成绩意味着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创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第五篇:班级管理“三心”

班级管理“三心”法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具体表现在:纪律观念淡薄,任性,不思进取,以自我为中心。这些表现严重地桎梏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抓好班级管理,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班级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班级工作的好与坏,学生整体面貌的孬与好,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工作的成败。因此,班级的管理工作就是显得尤为重要,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突出。

1、三位一体会诊法:选出有代表性的家长数人,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数人,再加上所任学科的教师,汇聚一起,共商班级管理之大计,共谋学生未来之发展。

具体做法手机,学生先谈在班级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怎样形成的,任课教师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难教的原因在哪里,哪些学生是问题学生,班主任谈在班级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以前采取措施的效果如何,家长谈在家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存在的普遍问题,整改的措施等。三个方面指出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后,最后达成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一致意见,对症下药,常抓不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追根求源,触动孩子的心灵深处,让其由量变到质变。

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轻而易举。具体的教育方法是:在班级内部树正气,选典型,摸排学生的发展方向,让歪风邪气无处可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感召学生。认可教师形成合力,以爱的清泉去浇灌那一颗颗收到污染的小花,唤起他们那幼小心灵的震撼,用一石去激起他们澎湃的浪花,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出主意,想办法,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成功学生激励法:为了使班级管理向纵深发展,我不仅拘泥于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整改,还大力挖掘他们内部的潜能,用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去感染和熏陶,使之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每逢放暑假前或放寒假前,我都要邀请从该校毕业成才的学生来校作报告,畅谈他们的奋斗历程以及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报告,使学生为之动容,有点暗暗地下定了决心,有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有的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惊叹不已。总之,这一做法,因为没有空洞的说教,所以让学生受益匪浅,给班级管理注入一支强心剂。

3、创业成功惊羡法:我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我还邀请了在创业的道路上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孙海林,该小学曾经留下他撒满荆棘和鲜花的足迹,走出校门之后,几经磨练,跨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获博士学位。现在是部级公务员,高级工程师。只要是听说他回到家乡,我就千方百计地把他请来,给学生上一堂课。让学生明白,人活着要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启发学生力所能及,不遗余力,扎扎实实的苦干,将来能得到伴着泪水和汗水的鲜花,掌握立足社会的真实本领,让学生目睹了博士的风采,聆听了语出惊人的人生求索的真谛。

4、反面教材教育法:如果前面三个事例是正面教育的话,那么反面教材也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能使他们在规范自己的行为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我经常用身边发生的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例如;李志忠,在高墙电网下度过了八年的光阴,他也是从该校走出去的学生,因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费尽心思把他请到了我班,以身讲法,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他叙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既含着泪水,又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是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三、取得的成果

灿烂的思想之花,必然结出丰满的成果。我班现在的整体面貌是班风正、学风浓,士气高昂,生龙活虎,争先创优,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自发组织起的社区志愿者,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涌入社区服务,校门前的垃圾,每当发现,学生都能主动进行清理。在集贸市场上发现小偷行窃,能义无反顾上前阻止;捡到了钱能主动归还失主。不仅如此,全班同学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强,真是旧貌换新颜。

真正的班级管理,就应该根据本班的实际,用爱心去打动学生,用活生生的事例耐心感化学生,用坚持不懈的恒心去正确地引导学生,这就是我班级管理的宗旨所在。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大宋华荣小学林在胜收 联系电话:*** Exmail:linzaisheng123@163.com

下载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A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A.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管理心得体---

    哲学管理心得体会近年来,莱钢炼钢厂从动力之轮的提出、到哲学管理理念的深入实践,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系统整合中西方管理理论,把炼钢企业管理归结为文化管理、知......

    心协管理章程

    心理协会 心理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在广大同学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关爱和服务,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广科学的生活、学习方式,积......

    班主任管理“五颗心”

    班主任管理“五颗心”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班工作经验,感到非常荣幸,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和认可,同时更感谢支持我的各位老师......

    质量就是生命 管理就是效益

    质量就是生命 管理就是效益 如果把一个企业看做一棵树,那么质量就好比这棵树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分和肥料,而管理就好比对这棵树成长过程中不断的修剪。一棵小树苗只有得到充......

    管理学新概念:心本管理

    心本管理龙长青,李琴,徐锋.心本管理——管理学前沿的新方向[J].法制与社会,2007,(9),581.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和修炼是管理的基础。本......

    “6S”管理心得与体系

    “6S”管理心得与体系“6S”对企业员工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了,但对学校老师来说还有些陌生,推行一种新的理念式做法,首先要执行者清楚为什么做,怎样做是非常重要。 我院推......

    班组安全管理要用“心”[大全]

    班组安全管理要用“心” 作者:景忠强 作为企业最小的细胞——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安全工作的关键一环。充分发挥班组管理的作用,发挥以班组长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的......

    五项管理心得体0051

    五项管理心得体会“两节”临近,为确保生产运行安全平稳,全面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需要我们要严格按照公司要求,结合实际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五项管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