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习作的春风温暖孩子的心田
让习作的春风温暖孩子的心田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十一小学 刘彬琴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小学低段写话的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习作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习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笔者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针对农村小学习作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的得与失进行了思考。【关键词】:
读写结合 兴趣 语感 情境创设
一.钻研教材,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由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有时可以互相沟通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会有理解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有可能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有机结合在一起。
而在农村小学,面临着的恰恰是读书少,生活圈子狭窄的突出问题,所以,在实施这项读写结合的教学措施时,就要想办法借用一切可能的资源,而最具引导性的就是教材了。因此,我们要努力钻研教材,借用教材找语感,学观察,以及激发兴趣。
1、借教材找语感
语感,是指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所以,只有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力。而农村小学生由家长提供的具有可读性的书籍较少,当然也有家长会给孩子买书,但多以作文书为主,功利性较强,所以,他们能够读到的具有价值的文章很少,而课本就是其中难得的一本。
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来的,有很多的名家名篇。低段教材更是非常贴合小朋友的特点,比如三册很美的一首诗歌金波的《我有一盒彩笔》,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以及趣味性很强的《我们的玩具和游戏》,非常贴合小朋友的生活;还有二册一篇科学与故事结合地很好的课文《一粒种子》„„老师在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以读为主,多种形式反复的读,当然老师的范读也很重要,老师精彩的范读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感悟,悟词语的含义、悟词语的色彩。只有读得多了,学生对词语的感悟能力才能提高。
2、借教材学观察
低段孩子的观察训练其实是从识字开始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提出了老师要教会他们学会观察汉字的字形特点并学会分析的要求。教材中也有教育学生认真观察的课文,比如二册《燕子妈妈笑了》,以及语文天地里边的“观察图画,说一说”,初次将观察用到习作中去,要求学生观察图画里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最后可以将这些要素连起来说成一句通顺的话。另外还有一篇讲述天文学家张衡的故事《数星星的孩子》„„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观察孩子,研究课文,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作为低段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良好的观察习惯与观察能力可以拓宽视野狭窄的农村学生的习作内容,开发习作题材的资源,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下捕捉习作题材。比如农村的田野景观风光,干农活写农活、乡村风俗习惯等等。
3、借教材激兴趣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科书具有色彩鲜艳,图片优美,课文内容生动有趣等多个特点,能很好的吸引小学低段孩子的目光,所以,低段孩子大多数都很喜欢上语文课。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做到教学设计新颖多变,语言风趣幽默,能时常加 2 入有趣的活动,比如表演课本剧、讲故事、朗读比赛、背课文比赛等等,那么学生的语文兴趣一定能被激发出来。另外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那些带新词的句子,或者结构特殊的句子,然后仿写,有现成的例子,学生会很愉快地进行这类习作练习。
二.鼓励读书,积累语言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我们写作是没有捷径的,多多阅读乃唯一途径。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接受到足够多的语言熏陶,积淀自己的语言情感,为习作打下基础。而面对农村孩子课外书籍少,阅读量小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读书活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积极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尽量调动可调动的所有力量。如今的农村家庭在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长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却发现大多数家长却仍然只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购买作文书,各色作文书倒真是不少,但可读性却相当低,所以,老师要引导家长正确购书,可以多多向家长推荐好书,适合孩子读又能扩大孩子视野的书。
2、利用有限资源,尽量变有限的条件为有利的资源。农村学校的图书室没有足够多的藏书,学校也没有可供学生读书的好的阅览室,但我们可以把教室变成阅览室,把学生自己的书“变成”大家的书,让教室里的书柜装满书,然后把读书活动有意识开展起来,逐渐创设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当前的大多数习作课仍然是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即教师当堂布置习作题目,接着进行一些相关指导,最后就留出一段冗长的时间给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在这种模式的长期压制下,学生的习作就变得压抑,习作情感也变得压抑了!所以,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情感,就需要我们用尽可能多样的形式来创设课堂情境,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感情得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跳跃起来。
1、用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1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所以,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 我们要经常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小活动,指导他们留心观察,从而起到积累素材,写出真情实感的作用。比如:学习主题单元《春天》,我就带着学生到学校外面去感受春天,并要求他们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学习《愿望》单元,我就会开一个小小的座谈会,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愿望;学习《玩具和游戏》单元,我就会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到学校来,我们举办一个玩具展览会等等。这些活动不费时不费力,但是却在潜移默化当中调动了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的兴趣,也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不怕作文课。
2、用自身的感受创设情境 小孩子爱听故事,特别是爱听老师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们也特别喜欢和老师聊天,喜欢问老师课堂以外的问题,听听老师的想法与感受。所以,根据小孩子这一特点,在指导习作时,老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者感受来创设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产生共鸣,表达出真情实感。比如上《玩具和游戏》单元时,课文《我们的玩具和游戏》的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说说做过的玩具,自己喜欢的户外游戏,我首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自己小时候和院子里的男孩子玩“打电报,藏猫猫”的游戏,因为跑得慢,被一个男孩子踢出去的小石片打伤了鼻梁,差点打到眼睛的故事。听完后,孩子们的眼神里装满了同情,他们觉得自己才不会那么不小心呢!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了,他们有自己喜爱的户外游戏,于是,一个个都很是激动地讲起自己的故事。没有机会动嘴巴的,都会很兴奋地按老师的要求写下来,不愁自己没有话可说了。
3、用美丽的范文创设情境
语文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优秀范文可真不少,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为学生学习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管是一个故事还是一篇散文,甚至一首很短的儿歌。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地将这些课文与习作结合,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习作在小学阶段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表达积极性,让他们有话说,有感情要表达,还知道表达的方式可以是落笔,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养成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良好习作习惯。作为农村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为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学生而努力,让习作变成春风去温暖孩子,让孩子爱上这缕春风。
参考文献: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宁波出版社出版,2005年 王有声,《小学作文教学漫话》,宁波教育出版社出版,1978年第2版 李白坚 张赛琴,《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第1版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1版
方圆,《小学生开启作文思路》,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第1版 叶圣陶,《文章例话》,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冯维,《小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陈金龙,《在“亲近”“发展”中思索,在“生长”“相遇”里美丽》2011年9月
第二篇:习作如何让孩子自由快乐地
如何让孩子自由快乐地习作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创造性活动。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获得知识的重要性。作文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在这里谈谈我在这方面所做的一点浅显尝试。
一、让学生身临其境
一篇作文就是一个画面,要让学生走进画面,在画面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自己熟悉的东西,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点感觉,让他们有“似曾相识”之感。有了这种感觉,自然就有事可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议可发,例如:有一次看图作文,画面是“老鹰抓小鸡”,针对此次作文训练,课前我特意作了一次安排,利用活动课开展了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活动.活动后,让学生试着去写,作文课上,我结合画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并引导他们如何按顺序、有重点地写出画面内容,每个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做到的以及那种热烈的场面都写得十分细致.如果没有亲生经历,光看画面内容,学生是写不出那种热烈的场面,快乐的气氛.可见,让学生身临其境,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能改变作文无话可说、枯燥、干巴的写作状况.二、鼓励学生写所见、所闻、所感
“作文如做人”,做人要有真情、诚实,作文亦如此。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应是自己的所思、所闻、所感,有新意、有创造,能充分展示个性,而非人云所云,既然如此,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东西。这样不仅有话可说,也才感动自己和他人.然后在”源头”上挖掘,帮助学生树立“生动处处皆作文”的概念.让探秘明白,只要有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有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就容易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自己的笔记下美的亮点和美的瞬间.比如要求学生在描写场面的时候,我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出一个印象深刻的场面如实描写,其中一个学生以“同学扫厕所”为一个“面,”以“老师帮助同学们扫厕所”为一个“点”特别是老师捏着小竹竿捅便道,拿着铁夹如何清理垃圾,一个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臭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情感真挚。”文无定法,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老师千万不能给学生加一个“套子”应让他们想说就说。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个性、有特色、有生活气息,从而避免讲大话、套话、空话或抄袭的弊端,让他们悟出“写作文并不很难”的道理.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就很浓了。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纵观现在的作文改革情况,新概念作文已占面了市场。想象作文就像一朵奇葩,表现出他独特的魅力。可见,想象作文在作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学生能否想象,是否想象合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作文兴趣、如何发挥它们的想象力呢?这就需要他们的正确引导。小学三年级中编写童话,我让他们选几样自己喜欢的事物,启发他们大胆想象,学生兴趣极浓,你一言我一语,然后我相机进行真确的引导。一学生这样写到:“还有一天,熊猫的生日到了,他想在生日那天和最好的朋友春风先生见面。于是就通过卫星传话个春风先生,并叫手下竹子们做好迎接准备工作。春风先生一到,竹子们就”沙沙“地奏起音乐,”“呼”的一声,他们迅速穿上绿装„想象大胆,即合情又合理。由此可见,想象是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乘上想象的翅膀,去遨游属于他们的天国。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而且情绪高涨,乐于写作。
四、开设第而课堂
作文内容从哪里来?不仅看学生平时的观察实践、生活积累,还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美国的作文教学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让学生大量利用工具书,展现自我意识。而我国的作文教学,教师则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甚至会无话找话。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教法,我让学生每节课前抽一人讲一个小故事,每人一周办一份手抄报,一学期每人至少读一本名著,日记不限,记自己想记得事;同时让他们学会查找各种资料,增大他们的阅读量。清明节那天,学校组织学生给烈士扫墓,扫墓回来,我布置一篇以‘清明节为内容’的文章。作文收上来后,大部分学生等候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还这样写道:”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接着房子倒了,数以万计的人死于这场大地震。重伤的有10万人,轻伤的有不计其数。这是多么可怕呀啊!”另外一个同学写道:今天是清明节,我知道什么是“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的来历。就是不知道清明节的来历,通过查阅《少儿百科全书》,我知道了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奉祭品的日子。从学生的作文看出,清明节给烈士扫墓,不仅仅是缅怀烈士,而且还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这些知识是老师没有传授给他们的。开设第二课堂,不仅增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还使他们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使他们作文时又“水到渠成”之感。
五、作文批改要得法
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小学时作文也写得不好,中学时的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来渐渐喜欢作文,以至于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可见,作文批改的得法,对一个学生的作文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何去进行得法的作文批改呢?
1、评语的书写,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学生的作文不少是经过自己精心构思写成的,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作文写得不错。作为老师,下评语时,如果语言过重或者语言不当,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使其厌、怕作文。教师担负的是教育学生的重任,要针对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特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以便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开学不久,我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并把它写下来。以为女生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好,我想,老师一定会给我高分。”在给这篇日记下评语时,我写道:“你的人作文老师还没有机会看,不过,老师很相信你的能力,并希望你能如愿,请你静候佳音吧!”在评改该生的作文时,其文章并不如她所想。针对学生的心情,我提笔写道:“你的作文写得不错,只可惜在描写景物特点时你忽略了他们的细节。如果你能再仔细观察,对文章加以修改,你的作文一定会更好。”该生拿到作文本后,重新修改了一番,修改后的文章比前一篇好多了。鼓励性的批语,即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包容之心,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学生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并产生一种写作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一篇好的文章,不论从布局,还是从内容上看,都体现了学生的精心构思。对这些佳作,老师可以以尾批的形式、以表扬、赞赏的语言去评价他们的文章。但如果是面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也总是采用尾批的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会适得其反。这时,我们不妨采用眉批,在学生的文中去发现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老师的眉批,学生会仔细地揣摩,细细地品味,并从中体会到一种进步的喜悦。写作的欲望就会有所增加。
3、批评的评语要适度
21世纪的教育多提倡鼓励性。但对一些较懒惰、粗心的同学,他们的文章不是少胳膊就是少腿,甚至有的还是抄袭别人的文章。对此类现象,教师切不可再用鼓励性的语言,如果用鼓励性的语言,只能是适得其反。但用不能采用笼统性的评语。
以前我校曾经有一位男教师,他发现一位学生的作文写得很空洞,于是,这位老师批下:太笼统!”学生的父亲看到后,提笔写下反批:写笼统,批笼统,真是笼笼统统。”教师的形象何在?面对学生的此类现象,教师应采用幽默、含蓄的方式来进行批评。我班一位学生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总是把引号丢了一半。在一次作文中,我这样下评语:“引号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然而你却狠心地把他们分开了。”从此以后,该生就能正确使用引号了。可见,幽默、含蓄的批语,既能不伤他们的自尊,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并愿意克服自己的缺点,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综上所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有精心的安排,还要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启发他们,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广泛地猎取、认真地思考、勇于去探索。捷克诗人塞弗尔特说过:“写作时因为感到自由、感到快乐。”如果我们能使学生“因为写作而快乐,因快乐而钟情于写作。”作文教学何愁不能步入新的天地。
第三篇:让和谐教育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
让和谐教育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觉地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人的不可缺少的东西,甚至会影响人的一辈子。如何帮助孩子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培养好习惯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使其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磨刀不误砍柴功”,班级常规管理狠抓习惯就是真正的磨刀。现在我将从以下方面谈一下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制定班规——自主管理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人的思想行为必须有一定的准则,对于学生就更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如何做,让他们有据可依,制定适宜可行的班规非常必要,所以开学初就和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具体化、易操作的品德、学习、劳动、卫生等行为规范要求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评比标准,并利用班队会的时间组织全班学习、讨论、补充并通过,在学生学习并执行时,是让他们理解而做到的。当学生违犯了纪律,我并没有简单地归结为明知故犯,而是对学生寄予了“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期望,从心理上推动学生的进步。
1、实行班级自主化管理。
我们一直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管理理念,由一批品学兼优、集体荣誉感强、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们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实行常务班长、一日班长,纪律、卫生和安全委员,大、小组长等相结合的管理,即班级里每个人都是负责人,各个负责人各司其职。班级自主化管理不但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2、组建优良的班干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我在充分把握时间和场合的情况下用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样激励了他们的斗志,做事的积极性更高涨了,但每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遇到挫折也容易沮丧,有时也会放松自己,所以我就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他们工作中的得与失,加以改进,并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学生,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3、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管理仅靠老师不行,靠寥寥无几的班干部也不行,只有全班学生齐心协力,团结一心,班级才有凝聚力。
学校进行“行为规范评比”活动,上个月我们荣获了“优秀班”,在为同学们祝贺的同时,给他们鼓劲: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太棒了,但依你们的能力,完全有可能得到“示范班”称号,知道吗?老师一直对你们充满了信心,在我的心中,你们是最优秀的团队,因为你们团结、努力、聪明„„这么优秀的集体,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因为我们有能力、有实力做到更好,是不是? 孩子们是那么的激动,异口同声地说:“是”。从他们激昂的情绪、幸福的表情中就知道了他们内心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个月我们荣获了“示范班”的称号,我适时告诉他们:你们是班级的主人,各方面都有负责人,他们会为大家处理事情的,让老师做一个旁观者吧,如有处理不了的,我再帮忙,好吗?同学们高兴地接受了,这样做就是要让他们真正地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容易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我觉得:当班主任好比当父母,如果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为他们办好,那是养不出成材的子女的,而应该在民主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时加以引导。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学生素质、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日常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就首先做到。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教师具备了优良的素质,率先垂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三、关爱学生——动之以情
成功的教育总离不开真情的付出,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真切的关怀就像阳光之于万物、雨露之于禾苗,是学生渴望享受到的。当学生从点滴的小事中感受到老师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真心奉献的精神和对他们的满腔挚爱之情时,老师方能在他们的情感世界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也为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始乎情,方能入乎理”。情感沟通了,学生才愿主动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用真情去启迪,用挚爱去感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总要抽一些时间,找机会单独与他们沟通或融入他们中间与他们共游戏,让他们有一种亲近感,能从心底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从而喜欢我所教的学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在实践中去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所以说老师只要真诚真情,是完全可以用师爱转化学生的。
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让学生学会喝彩,相互欣赏!我是通过谈话的形式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被别人嫉妒过没有?引导学生明白那种痛苦的滋味;再问一问自己:嫉妒过别人没有?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并谈一谈自己被别人赞美的感受,体验美好道德带给人的愉悦;也引导学生试着从心里赞美别人一次,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受能力。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得以解决,让行为规范教育发挥它重要的作用。
五、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时下娇生惯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是在众多人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因此,许多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他们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面对别人的关爱,他们很少想到去感谢和回报。“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作为学生,拥有感恩的心要比文化知识重要的多,爱的能力需要学习与培养、引导和鼓励,所以,我们经常利用班队会来开展感恩教育,我曾给同学们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小镇里,有一个善良而富有的面包师,他把小镇里穷困家庭的孩子召集来,让他们每天都到面包房里领一个面包。在这些孩子当中,有一个叫格琳琴的小女孩,在每次领到面包后,她都会向面包师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自己真诚的谢意。有一天,当格琳琴的妈妈切开面包时,发现里面藏着几枚崭新发亮的银币。面包师告诉格琳琴:“这些银币是我特意把它们放进去的,因为,你是一个懂得感谢的人”。
我用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能够获得更大的幸福,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感恩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灵智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人自从有了生命,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他会享受到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 一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感谢食之甘甜、布之温暖,感谢苦难逆境„„。
让学生先从学校爱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自己的亲人开始,在“学会感谢”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待人态度,学会感恩。
六、发现优点——鼓励上进
人类是一个有着个性差异的群体,小孩子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对自己也充满信心,感知到在某一方面自己也属于一个优秀的人,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以点带面促使学生的全面进步,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因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治班的重要“法宝”之一吧!
每星期我们都要组织一次“表扬会”,针对那些可以在各个方面进步的学生(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坐姿、字体、劳动、礼仪等方面的),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并向其学习,我们还用一块小黑板专门记录好人好事或喜讯,是“美丽的小黑板”,是与活动同步进行的。
以上所谈到的只是班级管理中的点滴,至于班级的管理,并非一句话、一件事就能叙述得了的,有时它是思维萌动后的一点智慧;有时是反思后的一点收获和经验;有时是一种教育灵感„„但在管理中除了一些经验和智慧外,还要做到勤——口勤、脑勤、手勤、腿勤„„。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劳,曾经烦过、累过,但同时也收获过,收获过学生的成绩、家长的认可、同事的赞许、领导的肯定,当然,更多的是收获了和学生共同成长的那份快乐!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我们在创造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我想这也正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吧。
第四篇:让师爱播进孩子的心田
谈家风、话校风、正师风
让师爱播进孩子的心田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爱能感化学生,引导学生纠正言行上的偏差,使他们甘心情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班有个叫天乐的学生,特别爱上网,星期天作业总不做。父母离异。几个老师提起他,都摇头说这孩子无可救药了。他是从邻村转入我校的,我有责任帮他走出迷雾、找回自己。我观察他几天后,发现他虽贪玩,但聪明义气。于是我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帮助他。
有一天放学后,我叫住他,说:“听说你特爱上网,走,咱们一起去看看。”说完就和他一块去了学校的电教室,他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一会后,他就熟练地玩着游戏,把我看得晕头转向,我说:“看你键盘这么熟,你打几个字我看看吧。”由于基础不好,他对汉字拼音没什么门路,半天打不出一个字,选择出来后还是个白字,越打不出越紧张,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看老师的”,说完便很快地打出了几个字,说:“你看不好好学习能行吗?连基本的打字都不会,你如何与别人交流?你虽然很会玩游戏但你觉得能对你今后的人生道路起何作用呢?”他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我又趁热打铁的说:“这样吧,你赶快回家温习拼音,下星期六我们网上见,老师和你一起玩,但这期间你不要再玩游戏。”他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第二天下课后,他再也不像以往那样疯闹了,而是看课后的生字表读拼音,“不错,是个说话算话的孩子”。我暗自欣喜。
一星期后,我看到他能正确地打出几个字虽然速度有点慢,但我还是夸他有进步。我又和他约定,若拼音还熟点我下次便教如何上网查资料,他很高兴。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引导他正确地使用网络,让网络帮助他学习,而那些他曾为之疯狂的网络游戏,也逐渐对他没啥吸引力了。熊天乐的转变更让我坚定了一点:有爱心就有奇迹,没有感化不了的学生.。爱就是净化学生心灵的法宝。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教师规范的言行是净化学生心灵的春雨。“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一次班会课上,忽然,外面大雨“叭叭”直下,有的学生家长送来了伞,有的学生没有伞。为了不让少数学生着急,在下课之前,我对一个学生说:“王天宇我送你回家。”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了“我送何卓回家” “我送天乐回家”„„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垂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给留守学生辅导作业,送远处的小学生回家。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
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象征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春蚕一缕缕地吐着丝,直到老死蚕茧;蜡烛闪亮着火光花照亮人们,直到油尽成灰,毫不吝惜自己的光明。教师的奉献精神不正象征着一支支用全部心血照亮学生心灵的蜡烛吗?不正象征着像春蚕一样用自己的知识乳汁浇灌着人类智慧的花朵吗? 相信许多人一生之中最难忘最敬爱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我们的大部分老师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获得了学生及世人的敬仰。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缺乏一个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与师德修养,争名逐利,眼光狭小,心胸狭窄,整日盯着的只是自己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没有大局意识,没有奉献精神,缺失责任心,一旦自己利益受损,不惜哭、闹、上访,全然不顾人民教师的形象。可以想象,当一个教师丧失了基本形象与威信的时候,当一个教师沉醉于一己私利之中的时候,当一个教师胸怀狭小的时候,这样的教师还怎么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篇:让爱洒满孩子的心田演讲稿
让爱洒满孩子的心田
双沟镇第二小学
钟艳华
老师的爱如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灵;老师的爱如雨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唯有爱的阳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就应该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我听到“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时,内心深深震撼。是啊,爱学生,就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教师是爱的使者,学生不是我们的培养对象、服务对象,要学会欣赏他们,引导正确的人生之路。爱是前提,会爱则是爱的保证,我们要做到真正的“爱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就像父母一样在关心、呵护他们。在任七年级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没有上早自习,经过询问寝室长,同学们说他“尿床”了。当时,我很吃惊:“七年级的孩子还会尿床?吃惊之余,我也在思索:“此时他在寝室里干什么?他是睡过了头,还是身体不适?寝室里那么多学生,大家都笑他,他的心理能承受吗?”于是我飞奔去了男寝室,他正在哭,我安慰他,让他不要哭,很多人都有这种现象,睡的太熟,说明白天用功读书,注意力太集中,导致晚上太疲劳,这是优秀学生的表现。以后只要少喝水,就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了。当时正是深冬季节,他没有带衣服换洗,我冒着严寒回家找了许多衣服给他换,又打电话告诉他的父母,让他们来送衣服和给孩子宽宽心。在班上我对男同学说不要把这件事传扬开,同时不要嘲笑、歧视他,并且安排晚上有同学上厕所的话,喊一喊他。这位学生自尊心没有受到的打击,相反,他的表现越来越好。这件事使我感受到“给予学生关爱,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在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之余,还应该把他们当成朋友,其原因就是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谈时事,谈学习,谈未来,谈做人。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师生的心灵琴弦一定会鸣
奏出一曲曲动人而和谐的乐章。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陶行知的话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有许多老师偏爱优生,对“学困生”轻视,关心不够,导致他们越来越厌学,品德也越来越差,这就是误人子弟的表现。班上有个学生叫王子贤,他分到我班时的语文成绩很差,字写的连他都有许多不认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他很老实,从来不调皮捣蛋,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表现很积极,文化课虽然不好,但其他方面我很喜欢。于是,在课堂上我对他多提问,学习时多辅导,只要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多表扬,课下我找机会和他多聊天。久而久之,他的成绩提升了,在一次月考中突破了80分,他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在一次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写一写心中最好的老师,他写了我对他的影响,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当时我也很感动,这不正是学生对自己的肯定吗?
一位诗人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转眼间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我没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没有黄继光奋力堵枪眼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勇;也没有“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轰轰烈烈。然而,我秉承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照亮学生知识的大门,我将做到“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哺育着祖国的花朵,我将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信念。我坚信:“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