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萨克斯管嘴型和呼吸技巧,练习。
一、萨克斯管的历史和基本种类 萨克斯管(Saxophone)是一种管乐器,它的发明者是比利时乐器制作家-阿道夫.萨克斯(1814-1894)根据当时欧洲盛行的波姆式长笛的发音原理,于1840年发明的一种既是木管乐器,又是铜管乐器的乐器。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于1846年取得了专利。比利时人一直以此为自豪,甚至把 萨克斯管印在钞票上。此乐器用单簧片吹奏,开闭音孔的构造与双簧管差不多, 音域与双簧管相似, 应属木管乐器,但管体是铜制的又可属铜管乐器。它上细下粗音口向上,很像低音单簧管。从低音到高音有许 多种萨克斯管,而且全是移调乐器。萨克斯管音色异常丰富迷人, 强吹奏时类似铜管,弱奏时类似木管,是一种管乐器类最好的合作伙伴。法国作曲家比才、圣桑、威尔弟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萨克斯管。萨克斯管又是爵士乐队小号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现在经常用的有四种萨克斯管:降B高音萨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降E中音萨克斯管(Alto saxophone)。降B次音萨克斯管(Tenor saxophone)。降E上低音萨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几种萨克斯管的指法完全相同,全都是移调乐器,用高音谱表记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经写到:―萨克斯的主要特点是音色美妙变化,深沉而平静, 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好象回声中的回声、在寂静无声的时刻,没有任何别的乐器能发出这种奇妙的声响。‖ 萨克斯管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乐,而且更善于演秦爵士音乐、轻音乐,人们提到爵士乐时, 第一个想到的乐器便是萨克斯管。爵士乐的最大特点是即兴演奏,在演奏中使强弱拍倒置,采取连续切分音的手法, 使节奏变化无穷,音色上富有戏剧性,既激烈狂燥又安镑深沉,既滑稽又富于伤感。萨克斯管在音色上,在演秦滑音;颤音、吐音;超吹的特点方面,便适应了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最大特点的需要。因此,即兴演奏也成为萨克斯管演奏者所追求的演奏特点。萨克斯管是金属制作的,强弱幅度大,在声音的力度上可与其它铜管乐媲美,也是其它木管乐器所不可及的,在音质上又有木管乐器的特点,并带有金属的明亮度。在演奏上,由于它的结构是采用波姆式长笛科学原理设计的,因此,它的机械系统比较合理,机件运用灵活。所以,它能和长笛、单簧管一样地演奏高难度的乐曲。同时,它与其它木管乐器相比,在演奏滑音、颤音、吐音、超吹方面,又有它独到之处。吸气与呼气 人们日常是运用胸式呼吸,是一种生理运动。而管乐吹奏中的呼吸,是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是管乐吹奏至关重要的一步。发音、音准,高低音、音色、力度等的控制;节拍中重音与弱音的演奏;乐曲中予以合乎规范而又以艺术标准的处理,乐句长短的划分等等诸多音乐的演奏技巧,无不与呼吸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重视正确呼吸法,认真练习能提高吹奏技术。同时呼吸不正确,容易使肺部疲劳而受损。
—————————————————————————-关于吸气 吸气时,用两嘴角和异自然、平静、快速而无杂声,将气吸入肺的叶下部位,同时,胸腔、两胁、腰部四周,腹部都要自然扩张。当胸腔扩张压向横肠膜(位于胸、腹 之间能伸缩的薄膜)往下移动,腹部的内脏肠、胃等虽有固定体积却能移动,一旦 受到横脯膜下降的压力,腹部内脏组织又向腹壁移动,就会使肚子鼓起,这并不是 把气吸到肚子里,因腹部没有呼吸器官,而是吸气时胸腔的扩张,横脯膜的下降,腹部组织的移动,使肚子鼓起。这样扰扩大了胸腔的空间,使腹部得以扩张,肺念扩张,吸入的气也就愈多。横隔膜下降一厘米,寸使客气面积扩大250—300立方厘米,若作强吸气时,一般横隔膜可下降3—4厘米。因此,胸腹式呼吸法,由于脯肌,腹肌同时协调动作,可使气量达到最大程度,气息的控制根据音乐的需要可达到自 如,不易疲劳,可为合理的呼吸方法。
—————————————————————————-关于呼气 呼气(发音)时,利用的肌,横肠膜和腹肌联合控制,在保持吸满气,腹部鼓起的状态下,腹壁逐渐收缩回复原状。同时,借助于腹肌的压力和横脯膜的支撑力,使吸气时下降的横隔膜逐渐抬起回复原位,将气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平稳、均匀、有节制、通畅地 ―气柱‖呼出。练习方法 1.仰面平躺床上,两腿自然平呻,如同睡觉,自然进行呼吸,双手在胸腔,腹部两肋、腰部四周,体会各部位的正确呼吸动作。2.用闻鲜花、香菜、大口吸香烟和作深呼吸的感觉,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3.从珀步等运动后急促呼吸状态中,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4.通过以上几方面对呼吸部位的体会,可站立练,两腿分开与局同宽,一手放’腹部或腰围,一手手心对喻(或次笔帽为练口型打基础),检验呼气时控制气息的能力,和吸气时各部位动作是否正确。每练一遍呼吸,要求吸气要快要吸足(但吹奏过程中。一般避免吸得过足),呼气要慢,要在十秒钟以上,通过练习达到正确自如地掌握胸腹式呼吸法。5.在练习过程中,吸气一定防止提胸、抬肩、收腹;一定防止呼气过猛、不匀、不
稳、时
间
过
短
。—————————————————————————-关于换气 1.要预先在乐句、乐段,或在音乐结构的自然停顿处,设计好换气 的位置(乐谱中的换气记号为'V'或',')。2.急吸气。用于乐段的乐句之间没有空隙或乐句很长,要选择 符合音乐规律的适当音后,缩短该音的时值进行各吸气,以免影响节 春的准确性。3.呼气和吸气都要留有余地。呼气(吹奏)时,将气使用到还可吹 奏
一、两拍时就可换气,不可将气使用到极尽头时才换气,这样在换 气时拉大喘气的空隙,影响时值节春,同时造成上气不接下气,影响 音乐的艺术效果;吸气时,将气吸到八、九分即可,不可将气吸得十 分饱满,这样,气息不易控制,呼气(吹奏)时,如遇到短、弱乐句,就会产生憋气,便失去了在演看中要松弛、自然、舒展的原则。4。在演春连续的后半拍音型时,也要在乐句结束换气,不可见 休止符或一吐一换气。这样,必将失去音乐的完整性。5。在演秦连续快速,较长的音阶式乐曲时,换气要选择上行音 或下行音之后换气。萨克斯的口型及呼吸方法讲解
(一)口型: 口型的正确与否能够影响到发音,不正确的口型会将下唇咬坏,引发感染,甚至引发牙齿的畸形,初学进应牢记口型的注意事项。1.下颌放松,微收下唇,使下唇的二分之一部分覆盖下牙,嘴呈微笑状自然向两侧微微拉开,发“哀”(ai)音。2.将笛头轻攻入口中,上牙和上唇轻触在笛头上面,唇肌用力要均匀。3.所含笛头位置的多少应以个人的条件加以区分,一般来讲大约含在笛头的三分之一处。在这里要谈到一个最佳振动点的部题。先从笛头的前端少含试吹,慢慢向后移动试吹,然后再从笛头的后端多含一些进行试吹,逐渐向前移动进行试吹,一定要用心多听各位置的音有何不同,这样便能找到最佳振动点,此时便可固定所含笛头的位置。4.注意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照镜子进行吹奏练习,练习时不要鼓肋腮,口型要保持一致。
(二)呼吸: 1.所谓呼吸就是气息的支撑,也是萨克斯的动力。扫然有人会认为呼吸很简单,在这里我们要讲的呼吸方式有别于日常的呼吸方式,经过各个学科的专家共同的探索与研究发现,人类的呼吸方式共分为三种:(1)胸式呼吸法:吸气较浅 而少,也是人们正常的呼吸方式。(2)腹式呼吸法:深呼吸有如闻花感觉,吸气多而深但不易于控制,亦有部分学习声乐的人采用此法。(3)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经论证此种方法最为科学,大多数学习声乐的人采用此种方法 三种吸方式对照表 呼吸方式 呼吸动动的主要步位 呼吸时的容积 优点 缺点 胸式 胸廓中部(吸气时胸部凸起腹部凹下)3250立方厘米 吸气速度较快,吸气方法易于掌握。吸气时较为紧张且不好控制,易产生憋气现象。横膈膜末参加呼吸,胸廓扩展不够,容易疲劳。腹式 胸廓下部(吸气时胸部凸起胸廓向下扩展)2680立方厘米 吸气时较自由舒展,吸气速度较快,由于横膈膜肌肉的积极参与,对呼气控制较好 胸廓中部扩展的很少,吸气量就较少。胸腹联合式 胸廓全部(吸气时胸部和腹部全都向外扩状)3960立方厘米 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肋骨上抬,胸廓充分扩张,吸报气量最大。由于整个系统都参加工作,呼气时对气流的力度、速度都能很好地控制,能够保证吹奏较长的时间 吸气速度较慢 2.吹奏时对呼吸的要求(1)吸气:将气自然吸入肺叶下部,致使横膈膜(位于胸腹之间的一层薄膜)向下移动,使腹及两肋自然扩张。(2)呼气:也就是发音时,利用横隔膜和腹肌控制有为满气,腹部鼓起来的情况下,腹壁逐渐恢复还原,同时借助腹肌的压力,使吸气下降的横膈膜渐渐上移,将气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的平稳有节制而又畅通的“气柱”呼出 吸气 呼气 时间短 时间长 嘴角吸入 经控制的唇缝砍出 呼吸肌肉迅速收缩 呼吸肌肉缓慢放松(恢复原状)胸廓尽量扩大 胸廓逐渐回缩 收缩和扩大速度要快 力求用气节省、集中、均匀、通畅。要求全部肌肉能够协调工作,使肌肉的疲劳程度减到最限度。3.吹奏时呼吸要注意以下两点(1)不耸肩——-由于耸肩使肩胛上抬,胸廓极限在小范围内括张,吸气量少易紧张疲劳。(2)不拱小腹——有的初学者为使气吸得深,就用力拱小腹,由于拱小腹会使胸腔肋骨被拉下,胸腹部都处于紧张状态。自然呼吸与吹奏呼吸的差别 自然呼吸 吹奏呼吸 吸气与呼气时间基本相等 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 呼吸主要用鼻腔 呼吸主要用口腔 呼吸是下意识 呼吸是有意识的、有控制的 不用大的呼吸容量,大约500毫升 使用较大的呼吸容量,大约3000-4000毫升 4.换气 无论吹奏长音、练习曲还是乐曲,都存在换气问题,所谓换气就是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吸气。换气时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1)准确—–换气要快而准确,在乐句结束时,留有很短的时间进行快速换气,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占用下一句第一个音符的时值。(2)合适—–换气时,要看乐句的工短和力度变化的需要来吸气,不要任何时都吸同样多的气,更不可将气吸至极限,那样呼吸肌肉就会紧张。(3)合理—–换气时能常选择在乐句结束时,如果乐句较长,可选择在和位复换,音程大跳、音型改变处等换气,总之一定不要破坏乐句的完整性。5. 呼吸与其他方面的关系(1)呼吸与演奏姿势的关系 演奏姿势不单只是一个美观的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呼吸。吹奏时不要弯腰驼背,当然也不要昂首挺胸,这样胸部不能很好的扩张,腹部不能充分的吸气,还会造成喉部紧张,使呼吸运动不能独立地进行。(2)呼吸与口型的关系 即使你的呼吸掌握的再好,但是没有正确的口型配合,同样不能正确的发音,唇肌要有适当的紧张度,呼出的气流才能集中有力的进入吹口。(3)呼吸与吐音的关系 良好的吐音是由第三者肌动作与呼吸默契的配合得来的。如果舌尖动作大、吐音太重且不灵巧,又影响不畅,这时动作慢,吐音含糊不清。(4)呼吸与运指的关系 呼吸时注意手、舌、气三者的有机配合。(5)呼吸与发音音低强弱的关系: 音高 音低 音强 音弱 音量较强 气流快 气流慢 气流大 气流小 气流逐渐加大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要用心体会腹部的感觉,相干练习吸气时,可平躺于床上,双手插腰,感觉腹部向四周扩张。在练习呼吸时,可点燃一只蜡烛,轻吹蜡烛,使之呈倾斜,不致摆动,以锻炼呼气的均匀。此外,还有一种循环呼吸法,即在吹奏一个很长的乐句换气时,并不影响发音的继续。循环呼吸法最常见于我国的民族乐器—–唢呐的吹奏上,人国有许多的唢呐演奏学对循环呼吸法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造诣,而在萨克斯方面能够运用此法的人可谓少之双少。如果要练习循环吹奏法,我个人认为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 学习吹奏萨克斯四年以上(不间断学习)2. 正确固定的口型。3. 良好的气息支撑。4.平稳充实的长音(50秒以上)。5. 优良的乐器和风口适中的笛头。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根气管,只能单向的吸气或者呼气。如果想让萨克斯不间断的发音,只能不间断的呼气,怎样才能不间断呼气呢?利用我们的口腔来代替肺部存储空气,我们口腔的存气量为肺部的六分之一,足够我们吸一口气。发音时,当感觉肺部气息还剩下五分之一时,停止肺部供气,将存储在口腔内的空气呼出。在呼出品腔内空气的同时,将气息从鼻孔吸进,沿着气管补充到肺部。循环呼吸法的练习步骤: 首先将气息存储在口中,收缩口腔内肌,使气体从口腔呼出,慢慢练习,逐步延长口中气流呼出的时间。其次是用鼻子将气息吸到肺部,我想这对大家不会是什么难事。接着就是将上述两点同时做到,此时就具有了相当的难度。最后呼出肺部气息,一定要与口中存储气息衔接好。大家在练习时,一定要用心体会,多多的思考,以便将自己的吹奏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祝你越吹越好吧,还是要多多练习哈!
第二篇:浅谈萨克斯管超吹技巧
浅谈萨克斯管超吹技巧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萨克斯管的发展历史,其次介绍萨克斯的发声原理、构造、特性、种类、音域,然后从口型的松紧气流的缓急和指法详细说明了萨克斯管的超吹音练习方法,最后举例说明萨克斯管的超吹音技巧在古典乐曲中的运应。
【关键词】
萨克斯管
超吹
一,萨克斯管的发展历史
在西洋乐器的大家庭中,萨克斯管应该算是一个相对较为年轻的成员。自从19世纪40年代由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乐器制作者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1814-1894)研制成功并于1846年在法国正式登记注册,获得专利以来,在这并不太长的一百多年间,萨克斯管在世界各地不同时期都曾得到过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流行。在我国,萨克斯管的出现可以追随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在上海等大城市的舞厅乐队中,就有吹萨克斯的。在军队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与1952年正式建团时把萨克斯管设立了正式编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仅喜欢萨克斯管的人与日俱增,而且学习与演奏萨克斯管的爱好者队伍也迅猛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音乐院校也相继建立了萨克斯管专业,这一发展态势使我国的萨克斯专业教育从无到有,并迅速与国际接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加之近十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艺术交流的频繁,使我国
萨克斯管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萨克斯管的发声原理及特点
萨克斯管是一种装有单簧哨片的吹奏乐器,其吹嘴、簧片及开闭音孔均沿用单簧管的原理,因此,根据它的发音原理和音色,归为木管类乐器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然而,因其管体是铜制的,有些音域的音色又接近于铜管乐器,所以也可以把它纳入铜管类乐器。从结构上看,萨克斯管虽然用铜质材料作管体,但管身却借鉴了双簧管的锥行体,而且其指键系统也借鉴了双簧管和长笛波姆指键系统的操作体系,其内径及声学原理、运指、泛音超吹等方面也和双簧管有一些相似之处。
萨克斯管既能在木管与铜管乐器之间的音色过度方面起到一定的衔接作用,又能逼真地模仿人声的歌唱性,还能把弦乐器的抒情性、木管乐器的色彩性和铜管乐器的力度感有机地融汇在一种乐器上,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萨克斯管的表现力。由于萨克斯管兼具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双重属性,加之其特有的造型和音质、音色,使其在现代乐器领域可以尽显艺术魅力,独享纵横驰聘的发挥空间。故无论在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中均能派上用场,在轻音乐队、电声乐队、爵士乐队、摇滚乐队、军乐队及交响乐队中均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萨克斯管属于移调乐器有很多种类型,但最常使用的是下列四种:(SopranoSax)高音萨克斯管、(AltoSax)中音萨克斯管、(TenorSax)次中音萨克斯管、(BaritoneSax)上低音萨克斯管。所有萨克斯管的指法是绝对一样的,但它们的音高分属于不同的调,高音萨克斯管和次中音萨克斯管为降B调,中音萨克斯管和上低音萨克斯管为降E调。所有萨克斯管家族成员的记谱和音域是相同 的,但由于各成员音调的高低各异,故其所奏出的实际音高并不相同。例1为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上低音萨克斯管自然音域。如果以中央C音为例,降E调萨克斯管的中央C音则相当于钢琴上的降E音,而降B调萨克斯管的中央C音则相当于钢琴上的降B音。例1
三、萨克斯管的超吹音练习方法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对萨克斯管已有详细的了解了,由于萨克斯管音域比较窄,它极大的限制了人们的表演能力和萨克斯管自身的表现力。为此,欧洲的一些萨克斯管演奏家们早在本世纪初就努力向上开发萨克斯管的音域,并取的巨大成功。萨克斯管的超吹音向上扩展了整一个八度之多,这一惊人的开发给人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极大的丰富了萨克斯管的自身表现力,也可以说萨克斯管以达到十全十美的时代。
萨克斯管的超吹音演奏方法与它自然音域音演奏方法,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之处。首先吸气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腹式呼吸气入丹田,横膈膜下沉,双肩放松。口型是单包式的,笛头放进嘴里以后,下唇就自然接触到哨片,下唇应放在哨片削切面至上而下约二分之一的位置。如果太靠上极易压迫哨片最为敏感的振动区,从而严重影响发音效果。甚至将风口堵住,发不了声;反之,如果下唇放的位置太靠下,口型就得改变,这样吹奏时势必难以控制哨片的振动,声音也很难听。上牙应放在距离笛头顶端一个公分左右的位置,这个固定点应当十分牢靠,要防止牙齿在笛头上滑动。无论演奏高音还是低音,口型都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要随着音区的变化而改变口型。如果口型频繁改变,势必影响音色的统一。实际上,培养自身内心的听觉对于演奏好高音和低音非常重要,当你心中想到那个音时,你所呼出气息的流速,流量和流向都会随之微调,而在气息始终如一的支撑下,那个音自然也就发出来了。
萨克斯管超吹音与自然音指法是不同的,超吹音的指法不是依次顺序排列的,而是根据音准而定的,是组合而成的。超吹音的音准是靠嘴劲的大小,气流的缓急而随之变化的,嘴劲大,气流急,音就会高一点,相反嘴劲小,气流缓,音就低一些。超吹音的每一个音都是应不同的嘴劲,不同的气流来控制的。在练习发音前,先按例2或例3指法表将指法按对,然后脑子里想到你所要吹的音的音高,这时嘴的四周同时用力(比吹自然音所用的嘴劲稍大一些),同时气流加急(比吹自然音的气流稍急一些),将乐器吹响。如果吹出来的不是你要吹的音,这时你要再用不同大小的嘴劲,不同急缓的气流反复进行试验,直到吹出你要吹的音为止。当你吹出你要的音时,你要抓住时机,多练习几次甚至几十次,直到能掌握发此音的规律为止。音吹出后你要特别注意它的音准,如果音不准,在高的音也毫无意义。校对你所吹的音是否准确,除与钢琴校对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你所吹的音与它低八度的音相对比,因为八度音程比较容易辨别。辨别后如发现你吹的音偏低时,这时你须将嘴劲加大一些,气流加急一些;如果你吹出的音偏高时,你须将嘴劲减少一些,气流减缓一些。经过以上反复试验就会找到你要吹的音了。
例2 2
例3
由于每个演奏家的自身条件和习惯的不同,因而萨克斯管超吹的指法也有很多种,如例2与例3是不同的两种降E调中音萨克斯管的超吹指法表。我们在练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旋律的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法表,这里提醒一 下,不同的指法在练习超吹音时口型和气息是有细微变化的。
当你掌握了以上知识后,能熟练吹出自然音区一个音的高八度超吹音时,我们就可以试着吹八度超吹音上方五度音。因为除八度音外五度音也是比较好控制的,举个例子,如例4。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每个音练习。
例4
开始要慢一些练习,到你可以熟练控制八度和五度音程关系时在加快速度练习。若这些你都练好了,可以在加上四度和三度音程练习。
例
5最难练习的是小二度了,这时要求口型和气息变化的更细微,脑子里要有半音关系,这里也是要由慢到快一步步练习,切记不要快。如例6
最后我们可以向自然音区那样在超高音区练习音阶了,方法同上。如例7这些技巧都熟练掌握了就可以在乐曲中运用了。
四、萨克斯管超吹音在乐曲中运用
如伊贝尔的中音萨克斯管《室内乐协奏曲》。Ibert, Jacques Francois Antoine 伊贝尔,雅克•弗朗索瓦•安托万(1890-1962)法国作曲家。1890年8月15日生于巴黎,1962年2月5日卒于同地。1935年为中音萨克斯管创作了一首难度及高的古典《室内乐协奏曲》。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曲调流畅,配器色彩浓郁,对嬉游、戏谑性的音乐尤为得心应手。
伊贝尔《室内乐协奏曲》是一首现代派古典萨克斯管独奏曲,本曲结构严谨、曲调流畅,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Allegro快板,第二乐章为 Larghetto小广板,第三乐章为Animato活泼的快板。在第一乐章中有三处出现超吹技巧,分别在49-52小节,116-119小节和230-233小节,第三处同第一处相同。第一处49-52小节(例8)这四小节是半音上行的超吹音行,难度很大,最难的是升fa-升slo-la这三个超吹音。在萨克斯管超吹因中升slo这个音的音准不好控制,开始要慢速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了(方法同之前相同)。但这里还要强调的是随超吹音升高的同时力度也渐强,所以在演奏时嘴劲松紧气流缓慢的控制要求是非常高的,再加上速度也非常快,而且又是断音,因此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放慢速度练习。乐曲第二处116-119小节(例9)这四小节虽然不是半音关系,是三度和二度,是四分音符而不是十六分音符,但它并不比第一处简单,因为它的超吹音已达到极限fa音了。所以在练习过程中也许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演奏(方法同上)。例 8
例9
萨克斯管的超吹音演奏,是一种具有高度技术性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它将大大提高萨克斯管的表现力。以上是我在练习萨克斯管超吹音的演奏技巧过程中的体会感受,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挖掘,有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为中国萨克斯管艺术的繁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萨克斯管学习问与答》 王启晨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10
[2]《萨克斯管教程》 吴雍禄 李梅云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
[3]《萨克斯管爵士乐教程》 陆廷荃 著 天天艺术出版社,2003,9
[4]《萨克斯管经典名曲集》 谢进歧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5]《萨克斯爵士风格》 杜银鲛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2 [6]《萨克斯管自修教程》 尹志发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0
第三篇:关于的呼吸练习
关于的呼吸练习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人声的高低、强弱,声音色彩的变化无不与呼出气流的运动状态 有关。
一、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
(一)呼吸器官 我们可以把呼吸通道中所包括的各生理器官、胸腔、膈肌、腹肌等看作呼吸器官。1.呼吸通道 呼吸总是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的,这条路线就是呼吸通道。它包括口、鼻、咽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吸与呼是沿着这样的路线进行的:(图略)2.胸腔 胸内的体腔部分是胸腔。胸腔外部是胸廓,它是由肋骨、肋软骨、胸骨和胸椎等构成的 骨支架,形似鸟笼。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胸部多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来完成的。肺在胸腔 内部,它可以随胸廓的运动纳入和排出空气。3.膈肌 膈肌(亦称横膈、横膈膜),位于胸腔底部,它象圆顶帽一样扣在那里,周围和胸腔壁相 连,把胸腔和腹腔上下隔开。膈肌属吸气肌。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胸腔向下扩展; 呼气时,膈肌放松,恢复原位,胸腔缩小。实验表明,膈肌每降下一厘米,吸气量可以增加 250-300 亳升。
(二)呼吸原理 肺虽然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但它不会主动进行呼吸,是被动器官。呼吸要靠胸腔的扩大 和缩小来完成。吸气肌肉群收缩时,胸腔扩大,其内部气压就会小于体外气压,空气便由口、鼻经过呼 吸通道进入肺泡,使肺叶扩张起来,这就是吸气过程。相反,呼气肌肉群收缩,或吸气肌肉 群自然放松,胸腔就会随之变小,肺叶里的气又会由于受到挤压经过呼吸通道排出体外,这 就是呼气。理解呼吸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呼吸两大肌肉群的重要作用。生活中安静的呼吸与完成语言发声功能的呼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一种自律 性的生理活动,可以无意识完成,而后者有感情的参与,有意识的控制。有控制的发声的呼 吸,具有吸得多、吸得快和呼得省、呼得慢的特点,还表明了训练的明显效果。
(三)胸腹联合呼吸。这是胸腹两种呼吸方式的结合,就是全面扩张或收缩胸腔所进行的呼吸。在实践中显示 出了前两种呼吸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胸腹联合呼吸时吸气从前后、左右、上下径等 方面全面扩大了胸腔的容积,吸气量最大;其次从动作特征来看,胸腹联合呼吸建立了胸、膈、腹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呼吸的稳健感,有利于控制;再次是采用胸腹联合呼吸后,易于 产生坚实、响亮的音色,它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所以胸腹联合呼吸是较为理想的专业用 声的基本呼吸方式。
二、呼吸控制的要领 我们提倡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方式,从训练的角度讲,关键是在理解呼吸原理的基础上,抓住符合要领的实
际感觉,并在反复的练习中加强和稳定这种感觉。
(一)吸气的要领 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的建立,应首先从吸气的练习开始,在吸气过程中,要调动胸 廓的吸气肌肉、膈肌和腹肌积极运动,使之参与控制,并有效地扩大胸腔容积,增加吸气量。吸气的基本要领如下: 1.吸到肺底
& m6)^.“ i2 `;u7 6 W# w% V% ~$ y 8 0 e+ @' Z3 $ T;, G3 W& z1 n-`.v4 Z!U;” R(P8 v1 x# ~4 g& K4 h ' Y8 B9 3 L# ?2 D$ V1 }* _& y 0 m% c$ m: D)C.U* D* Y2 E# A)K-B&p& [4 M2 t7 d(q“ m1 T 3 k” r8 b;t)t6 T7 y # T2 B1 v 5 d2 _5 & d: 2 P)P: o& @4 r% s: j
1.稳劲 稳劲状态是通过呼吸两大肌群的对抗产生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把胸腔比作气球,喉口为气球的进出气口,充好气后……(1)如果突然放手,球内的空气会由于球皮向内的弹力,不规则地一下放光。这就如 同一般生活中的呼气一样,吸气肌肉群的力量一放松,胸廓马上回缩,体内的气就一下排出 了。(2)如果用手指将气球的出气口束小,出气便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变得规则而均匀。但 就人体来说,束小出气口等于束紧喉头,而人为地加强喉头在发声过程中的挡气作用,会造 成发声器官的严重“损耗”,并使声音紧张僵持,所以这种动作虽然有效,却不可取。发声时 脖颈变粗,颈静脉怒突,就与这种错误的呼气控制有关。(3)如果有一种力量使充气后的气球在不束缚出气口的情况下规则放气,似
似乎是不可能 的,因为气球只存在着一致向内的弹力。而人体却存在着这种可能性,这就是在呼气时仍适 当保持吸气感觉,用吸气肌肉群的力量抵抗呼吸肌肉群的力量,形成一种“拮抗”,使呼气变 得规则、均匀,达到稳劲控制呼气的目的。2.持久 一口气能维持较久,发出较多音节,以及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是所谓气息持久 的两层含义,它们对于语言表达都具有实际的意义。要达到持久除了积极锻炼之外,从呼 气这一环节考虑,节省是关键。节省的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尽可能使用偏实的中音。根据科学的分析和测试,人在使用低音,尤其是虚弱的低音时,由于声带松弛并留有 间隙,耗气量最大。使用高音,尤其是高强音时,由于声带紧张,闭合严密,耗气量只相当 于前者的一半。使用偏实的中音时,声带张力和气息压力都处于适中状态,其耗气量又只相 当于使用高强音的一半。它们的用气量比例大约为 4(低弱):2(高强):1(中实)。第二,“吞”“吐”结合。“吞”“吐”是控制呼气发声的两种意识,以内收感为主导的控制方式叫“吞”,以外送感为 主导的控制方式叫“吐”。“吞”并不是倒吸气,而是在呼气过程中,吸气肌肉群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呼的力量 形成明显的抗衡,所以呼出的气量较少;“吐”时,呼的力量明显大于吸的力量,所以呼出的
3 N;M$ X0 ^0 I“ [ 2 X0 ]0 m* u7 V5 p & [$ F”;W.?)6 @9 W% ?1 ^6 m(o8 ^ 4 }7 M s O2 t& {: U “ w, z# `5 h& I3 s!h5 `3 { 0 t.V% w# x)Z& G5 F/ # `: ]0 a$ A2 @/ k , k.f0 [6 J# O& , i” ?0 d9 H+ h “ o& R 0 Y2 A# & n” B“ G0 ^-b.H, E, w' J* Z4 j;x4 M1 ~'
气量较多。单从节省气息的角度考虑,当然以运用“吞”的方式为宜,但是从人体的自然运动 规律和习惯考虑,需要有张有弛; 从声音色彩的变化和感情运动的需要考虑,也要有收有纵。因此,我们提倡“吞”“吐”结合,这样既有利于表达,也可以节省气息。人们一般习惯运用“吐”的自然方式,而不习惯于控制力较强的“吞”的方式,这就需要一 个有意识的练习过程。第三,加强唇舌力度。在咬字过程中,唇的一启一闭,舌的一抬一落,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呼出气流的节制。因此,加强唇舌力度,也可以起到节省气息的作用。以上讲的三点,无论是偏实中音的使用,还是“吞”“吐”的结合,唇舌力度的加强,都是 基本技能的训练,平时是可以独立进行的。而在实际运用中,却是综合控制的。3.变化 语言的表现力是靠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 于富有活力的气息运动。因此在获得稳劲、持久的呼
吸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掌握 运动着的气息的控制规律,做到能随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气乃情所致”,气息“自动化”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所以播讲者必须熟悉自己要说 的内容,认真理解、具体感受、态度积极,使心理动作起来。如果感情不动,势必导致呼吸 的僵滞,影响声音色彩的变化。利用感情调节呼吸运动的方式是呼吸控制的高级阶段,但在 训练过程中,只有通过较为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熟练地掌握胸腹联合呼吸的基本要领,方可能获得自由的、本能的呼吸运动感觉。随着欣赏习惯的变化,有很多人在追求亲切、自然的声音,这就要正确把握呼吸的弱控 制状态。应当明确,强控制是弱控制的基础,弱控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精细的控制,纯自 然的低能与弱控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换气的要领 气息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及时不断地补充,才能持久地发挥动力作用。换气必须注意 以下几点: 1.句首换气 除了句中的气息补充外,全句结束后都需另行换气,此时需注意不要马上进气,而是在 下句开始前进气,否则会破坏句子间的感情转换,并给人以急促感。2.换气到位 换气时“丹田”及下肋的感觉可以时大时小,而不能时有时无,不能因换气而改变呼吸方 式。3.换了就用 吸气后要马上使用,非感情需要不要作较长停顿,否则体内感觉消失,力量也就松泄了。4.留有余地 吸气应适度,并非越多越好,一般情况吸到七、八分满就可以了,吸气过满会导致僵持。使用中的气息应有所储存,即使到该换气时,体内还应留有部分余气,如果等用完了再吸,就会使人感到声噎力竭。
” O4 h8 ~+ G3 i8 O# y J-z * p0 C6 n9 L 5 s9 D+ K3 s6 H)M8 ~7 O)q;X6 U Y : M: X' c% 6 i4 G4 y(_6 1 i2 ^: W.F!p 5 A1 R2 t!Q2 `6 [!c* v+ O(r;q5 | / h: b: t: Y!Z g7!z, [, S8 Q$ e-H: D)}“ @% I5 e4 y 2 M' _
5.无声吸气 用声时,小腹保持控制状态,胸腔形成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球,这样气息一有欠缺,便会 在语言的顿挫中,得以“自动”、及时、无声的补充。播讲时多为快吸慢呼,因此保持上述状态并学会偷气、抢气是十分重要的。补得及时才 会用得从容。在播讲中,气息的补换是利用语言的停顿进行的。补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
三种,即:
1 Y3 J8 V.I: ? K+ A8 J1 z' C
)]% ]6 t-J9 V+ G2 }
(1)偷气,即短时无声地吸气;
9 n+ X* ] ^/ S& R
9 ?5 q5 {$ S2 _9 l2 ?.l
(2)抢气,可以不顾及有无声音的吸气;
: J' T C: G/ e7 a
(3)就气,虽有停顿,并不进气,而是调动体内的余气进行贴补。
!z% t!T!m: b8 j4 D
” R2 M8 w$ I0 w : E2 m" Y3 _
其中偷气是最常用的方式。
授课目标: 授
课目标: 目标 1.纠正普通话语音发声,规范运用普通话,培养专业素质。2.掌握和提高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驾驭及临场发挥能力。3.学习影视表演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提升个人表演技巧,挖掘个人艺术灵感和表演天分。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集体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个性化辅导:小班授课,专业教师将对个人情况全程 跟踪辅导。对每位学员在普通话语音、用气发声及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 对性的指导、校正和训练。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期班招生人数有限。授课特点: 授课特点: 实实在在严谨授课,非感受型教学; 突出实用,学员能真正学到专业技能和应用技巧; 授课老师一线型实务专家,亲临指导,一对一训练多; 学员能力提高快,被推荐机会多; 学员学习气氛浓,互助精神强。针对高考具有实战性和针对性.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主持播音专业:播音主持概论、语言表达基础、即兴口语表达、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播 读、节目主持艺术; 表演专业:表演概论、声乐、形体、小品策划与训练。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主要课程: 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高考考试科目: 高考考试科目:自备稿件、即兴评述、模拟主持、新闻播报、才艺展示 招生院校: 招生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 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武汉体育学 院、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重庆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
中国传媒大学考试真题 1.请列举中国的六个邻国。2.请问徐霞客原名是什么,是哪朝人,他有何作品? 3.比尔盖茨“毕业”于哪所大学? 4.列举东汉两名著名的医学家。5.列举中国的两个网站。6.丝绸之路的起止。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说的?出处是哪?
8、詹天佑是什么人?他主持制造了什么铁路?什么年代竣工? 9.重庆什么时候升为直辖市?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谁说的?
11、《史记》是什么体裁? 12.列举焦点访谈的三位主持人。13.阿波罗火箭什么时候登上月球? 14.孙武和孙膑的关系。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谁?主人公是谁? 16.为什么选包你志愿的语种? 17.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列举 10 个 18.候鸟在南方过冬是有意识的行为么?
19、瑞士的国旗和红十字会的旗有什么区别?红十字会总部在哪? 20、你的爱好是什么?(有可能要求展示特长)2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脑是谁? 22.中国国旗的特征,特殊的含义;国歌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
2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 24.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是哪个桥?长度是多少? 25.臭氧层对人类的环境起什么作用? 26.美英法俄的首都及政府所在地? 27.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是谁的遗言? 28.《红与黑》的主要内容及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29.什么叫“太阳能电池”? 30.什么叫“实况转播”? 31.“北极星”是干什么用的? 32.你平时都听什么广播?原因是什么? 33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那一年?
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第四篇: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必修一 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1.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解析】答案:B。材料中“宗”字共出现4次,由此很容易判断是宗法制。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 · 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解析】答案:C。虽然春秋时期大国已开始争霸,但材料中看不出争霸、兼并的迹象,故B、D不能选;春秋时期周王室确实已经衰微,但还没有到王命完全不能行的地步,一些称霸的诸侯王也还要打出尊王攘夷等旗号,故A也不能选;剩下的正确答案当然只有C,而从材料“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的表述中也可以判断出“分封制受到破坏”,故该选项是正确的。
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解析】答案:C。由材料中的“宰相”可以判断出是与中央集权制有关的,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主要就表现为三省六部制。
4.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解析】答案:C。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解析】答案: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召开的,A、D项与这个时间都不符;而由材料中的材料中的“里程碑”可以看出,B正确,C不正确。
6.《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解析】答案:B。由材料中的“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综合分析便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7.(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解析】答案:B。由“不出动一兵一卒”可以先排除C,因为俄国派兵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由“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可以排除A、D,因为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都只是由英、日一个国家单独发动的,而没有其他参战国。
8.(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解析】答案: A。由“割台湾”可以想到《马关条约》,这样可知是甲午战争。
9.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全面内战
【解析】答案:C。从“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可以判断出的抗日战争。
10.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解析】答案:D。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三十万中国军民被日军屠杀也发生在南京。
11.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解析】答案:A。三元里人民抗击的是外国侵略者,故B不选;而D项与题目无关联。三元里抗英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当时资本主义还没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一些历史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其内涵与外延。
12.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解析】答案:B。由材料中的“洪杨”,再结合题首指明的地方“广西”可以初步判断“洪杨”是指洪秀全、杨秀清,而联想到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就很容易判断正确答案。
1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解析】答案:D。“煮豆燃萁”是指“天京变乱”,但不能因为“煮豆燃萁”就不可以去评价洪秀全,更不能完全否定洪秀全,他的反侵略和把农民战争水平推向高峰等还是应该肯定的,当然像“煮豆燃萁”等局限性的方面则要否定。
14.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解析】答案:A。“三民五权”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概括性表述,所以答案应该是A。15.“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整风运动
【解析】答案:C。题目中明确指出是学生运动,而且运动时间短,成果大,故很容易选出答案。
16.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答案:C。材料首句“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即点明了农民的地位,余下的材料则是对此的说明。
17.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解析】答案:B。“民众”主要是指“农工”,而“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应该就是指“联俄”,故应该选B。
18.“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解析】答案:C。从材料反映的多处信息中都可以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
1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解析】答案:D。“红军不怕远征难”,但“远征”毕竟很艰难,不是站不住脚,不可能跋涉“万水千山”,故应该选D。而当时民族危机还不十分严重,故B是不能选的;当时西部已有革命根据地,C也不能选;A项北伐战争明显错误。
20.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解析】答案:C。本题一要注意看时间,1937年2月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建立;二要注意中国共产党已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不可能再将领导权完全拱手相让,材料中工农政府只是“改名”,但还存在,军队也只是“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21.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解析】答案:C。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后来又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国共两党势不两立。但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没有计较自己的恩怨、得失,而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2.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解析】答案:D。本题不能只看到材料中几次出现的“转折点”三个字,那样似乎所有选项都有道理,而应该把“转折点”的意思搞清楚,“转折”不是结束,而是从什么变为什么。再细细看材料,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往近处看,过去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被国民党蒋介石围剿、封锁、进攻,在总体上基本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什么时候这个局面开始发生变化,那就是在“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后;往远处看,既然蒋介石集团与美英等帝国主义集团的利益攸关,那么“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 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也就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更何况1928年-1947年正好是二十年,就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时期。
2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解析】答案:C。三个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的大决战。从材料中的“西柏坡”也可以联系到七届二中全会,那样也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24.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到:“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D.军民鱼水情
【解析】答案:C。由“民工送粮食”“随军争立功”可以判断正是由于解放区的土改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生活上有保障。而A项也是由C项派生出来的。
25、《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其中可以说明统治者非常
A.重视宗法关系 B.迷信无知 C.重视礼仪规范 D.任人唯亲
【解析】答案:A。材料的意思是国家大事在于祭祀与与战争,而祭祀主要是天、地和祖宗与已逝亲人,故应该选重视宗法关系。
26.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解析】答案:B。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以及误认为秦的灭亡是没有分封,因而刘邦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
27.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解析】答案:C。本题系逆向选择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有所体现(如为博一笑而烽隧大鼓,反映了幽王荒淫无道),只有C项反映不出来。
2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解析】答案:A。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他也是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不可能反对中央集权的。
2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解析】答案:D。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
30.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析】答案:A。从“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选用的材料可以看出,《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而且这些列罪条款还是明律所特有,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
31.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解析】答案:D。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就任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不是正式大总统。
32.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解析】答案:C。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C、D选项,A是反对帝国主义,B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而最早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五四运动。
33.《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解析】答案:A。压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帝国主义是最主要的因素。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向中国资本输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制造产品,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与在中国享受的优惠条件,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挤压、打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民族独立,才会从根本上改观。
37.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解析】答案: B。毛泽东的词句中“而今”是转折,说明此前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对照历史词句写作时前后的历史可知,正确答案应该是B。
38.(2007年山东东营一中月考题)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解析】答案:D。在罗马有大量的奴隶和外来移民,他们都没有公民的权利,妇女也没有政治权利,所以答案为D。
39.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解析】答案:A。由材料中“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可以看出古罗马民法十分重视证据。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解析】答案:B。从材料中的“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的表述来看,符合这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只能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41. “足球出线了!申奥成功了!终于入世了!„„”,这是中国某一年春节文艺联欢晚会上的几句台词,台词中描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应该是
A.1998年 B.2001年 C.2004年 D.2006年
【解析】答案:B。“入世”、“出线”、“成功”,都是在2001年,所以选B。
42、“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中“礼”主要指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
【解析】答案:B。“礼”不能望文生义选“礼仪”,这里应该是指制度。这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包括了宗法等政治制度的渊源。
4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解析】答案:D。“宗,尊祖庙”,意为祭祀祖先,故应该与血缘有关系。44.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后有关的待遇与限制就不同。
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答案:A。分封除了土地、人口等外,还封给不同的爵位,而爵位是有等级的。等级不同生前死45.“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解析】答案:B。西周时期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不都是宗族、姻亲关系,因为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除了宗族外,还有功臣、先代的贵族;而且从材料中也看不出来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46.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解析】答案:B。看材料第一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可知秦始皇认为天下纷争、百姓苦难的原因是因为有诸侯王国的存在,由此判断他是反对分封制,主张推行郡县制的。
47.“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解析】答案:A。由材料的第一句君主的近臣代起执政,可以很容易判断。
48.《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解析】答案:D。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4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解析】答案:B。雍正帝时,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D都不可能,而C项也不可能全国所有的事都由军机大臣来办。其实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就可以判断军机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行事。
50.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解析】答案: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进口的物品中有洋布、鸦片等,洋布进口的比例要大于鸦片进口的比例。但这但是表象,题目问的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故应该选C。
5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解析】答案:B。从材料中的“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即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但要注意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只是一字之差,千万要仔细。
52.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 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答案:B。民主主义从法律成了正统,是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后,它使得民主主义从此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选辛亥革命。
53.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种精神 A.科学 B.自由 C.民主 D.爱国
【解析】答案:D。由“毋忘此国耻纪念日”可以判断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精神。
5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解析】答案:A。由董必武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中“四十年前南湖泛舟会上逢”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
55. 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解析】答案:C。同上题一样,只要通过计算就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当然要注意“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救国”等信息。
第五篇:驱动型作文练习
十八班作文评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方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得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题目,治理,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粤语名曲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易犯错误:
1题目不醒目不准确不规范。
2分不清引用材料和分析材料。
3分析材料要么无要么太详细要么太简略
4缺典型事例分析
5联系实际无或者太简略或者与列举典型事例混淆不清
6结尾简单
范文
公平的意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她面对一个苹果,她们却采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分给孩子吃,我倒是最赞同第三位母亲平分苹果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公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我们来说说三位母亲的方法。第一位母亲,孔融让梨的方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这虽然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谦让,但我觉得大儿子应该也不是自愿的吧,这对大儿子是极不公平的,凭什么她大一点就必须要将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呢?不利于大儿子的成长,第二位母亲,谁完成任务快谁得到苹果,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大儿子年龄较大速度思维反应和动手能力都会优于小儿子,那小儿子完全吃亏,当然对于小儿子不公平,自然不会有利于小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只有第三位母亲采用平分苹果的办法,对孩子都公平,都能分享到苹果,也会从小就让他们学会以公平待人和处事,对她,意义重大。
公平是为人处事的基础和前提,某公司的一位项目需要找一个公司合作,很多公司都想得到这个机会,而项目经理,也被很多家公司先后通过人情,今天等方式私下谈话,请吃饭,被项目经理都一一婉拒,最终采用让有意向的公司公平竞争的方式,选取了最佳的公司,该经理获得公司一致好评,也让合作带动公司进一步发展,这就启示我们,不论待人还是做事,公平才是最佳的方式。
经济的发展需要公平作为前提。众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因为只注重了效益而忽视公平,在国内出现的贫富悬殊问题,从而制约了国家总体发展,而我国目前的社会公平问题,也制约了经济发展。社会不公平,就没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没有动力为生产全力贡献,因而经济也不能持续健康发展。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必须要重视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公平需要个人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个人要做到待人做事公平,家庭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公平,社会要注重公平,若三者其中之一不能做到公平,那么就不能真正实现公平,只有真正实现了公平,才会有利于个人家庭社会的整体发展。
但是要注意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和绝对公平,平均主义和绝对公平在当今社会事实行不通的,我们要做到大事社会中的相对公平,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公平是我们的原则,她意义重大。(李亚婷)
一 标题+引材料+提观点 平等的权利,三个母亲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分苹果,第一个,分给了小儿子是受了孔融让梨的影响,第二个用弱肉强食的思想是大儿子得到了苹果,而第三个母亲平分,三种办法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哪种方法最合理呢!
我认为第三位母亲的方法是最合理的,平分苹果,平等的爱,平等的权利,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母亲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应践行。
2竞争让孩子更优秀,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分苹果,第二位母亲把苹果平分,这两种方法虽然利于孩子心中有美德公平,但却不能在当下的竞争中让孩子更优秀,第二位母亲采用任务完成的办法来分苹果,让孩子树立了竞争意识,利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加优秀。
3苹果的争取,只有努力争取才会得到回报,第二位母亲让两个孩子完成任务,从而去争取苹果,这样的做法值得赞赏,这样不仅教给了孩子竞争意识,也提高了孩子的做事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4公平,越公则平,有三位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但却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使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用任务,使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把苹果平分,使两个儿子都带到了苹果,我认为第三第二位母亲是合理的,她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公平,这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传统美德。公平,越公则平。
5谦让造就人生,假如你有一个苹果,两个孩子你会如何分?有这样三位母亲,第一位选择孔融让梨之方法,把苹果分给了小儿子,第二位母亲让两个孩子进行比赛,赢的那位得到苹果,最终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我会选择第一位母亲的方法来分,这种方法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最大的。6培养竞争意识,当只有一个苹果时,两个孩子如何分才对孩子成长意义最大,我尤其欣赏第二位母亲的做法,让两个孩子比赛谁更快完成任务,胜者得苹果,培养竞争意识。7平等待人,三位母亲分一个苹果给两个孩子,第一位用孔融让梨的方法,第二位用完成任务得,第三位用平分苹果的方法。在我看来,第三位母亲的做法最合理,这样可以让两个孩子从中学会平等待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表现自己对她人的尊重。8能者多得,众人皆知,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一切想要得到的东西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有这样三个母亲都有两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通过孔融让梨的方式将苹果给了小儿子,第二个母亲通过谁能最快完成最任务的方式,将苹果奖励给了大儿子,第三个母亲将苹果分成两半,两个儿子分得一样多,虽然三种教育做法看上去都很合理,但我认为第二位母亲的做法最合理。9成长中要学会谦让
三位母亲面对着一个苹果与两个孩子该怎么办呢?第一位母亲让大儿子把苹果谦让给小儿子,第二位母亲通过劳动来分苹果,第三位母亲直接平分了苹果。在我看来,我欣赏第一位母亲的做法,在成长中学会谦让会让孩子受益终身。10公平分享,在两个孩子中只有一个人能得到苹果,母亲会怎么分呢?第一位母亲,采用孔融让梨的办法,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让孩子完成任务,谁完成得快,谁就得苹果,第三位母亲平分苹果,两个孩子都得到了苹果。,在如今,孩子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第一位母亲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但大儿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她会认为母亲不爱自己,第二位母亲靠完成任务来分配苹果,一方面,对其小儿子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追求速度不可行的,第三位母亲平分苹果,让两个孩子知道东西是可以分享的,大家可以一起品尝,这位母亲己做到了公平,又有教育了孩子。二分析(材料分析+典型事例分析)1平等的权力
平分的苹果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同等的母爱的表现,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儿子,同样都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同样地得到母亲的呵护,这样的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将苹果给了小儿子,她不知道大儿子虽然长大了,但也渴望得到母爱的滋润,也想要吃那个苹果,这样一刀切地给小儿子,大儿子会深感不公,更会误以为自己不再受重视了,从而自卑忧虑。
这个社会,只有具有生活能力的人才能吃得苹果,第二母亲的做法悄悄地告诉了孩子的道理。大儿子年龄长,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当然苹果注定是大儿子吃,小儿子在一旁气饱了肚子,这种不公平的竞争让小儿子深感生气。社会激烈的竞争,竞争的不公平,都被母亲从分苹果中带到了家庭中来。
第三位母亲采取了公平的方法,她的方式中没有竞争,没有冷落,没有不公,只有爱,她用她的方式教会了孩子,在这个社会中大家都是一样的,权利是平等,每个人都不特殊,每个人都没有被抛弃。2竞争让孩子更优秀,材料中的母亲有布置任务的办法来平分苹果,不仅体现了母亲对待孩子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让从小在孩子心中树立了一种竞争意识。完成规定的任务得到了苹果,既有利于孩子坚持心中的目标,向目标前进,还利于孩子拥有责任感意识。不能用第一位母亲的办法来分苹果,因为这样虽然有了美德,但会让大儿子感到不公,小儿子感到理所当然。第三位母亲的做法会使两个儿子都感到公平,但缺少竞争意识的树立,难以在社会上立足。3苹果的争取,相比第二位母亲,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方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会使孩子缺乏,争取的精神,采用让的方法,反而会让小儿子养成娇惯的习惯,而第三位母亲分苹果虽然公平,但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得到苹果,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精神。所以,难道我们不应该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能力,提高精神意识吗?
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头痛的问题,如何教育好孩子是父母能力的体现,一味的放纵,只会让孩子遭受更多的伤害,一味的宠溺,这会让孩子误入歧途,父母应该把教育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点滴小事中,让孩子体会美德,在生活中学会高尚的精神,就一个苹果,让孩子学会努力争取竞争。
马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很值得广大父母学习,同时她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他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在家中打打工,赚钱,孩子想要去游乐场,她会让孩子打扫卫生,并告诉他去游乐场是由于他的勤奋,他的努力获得的,是有条件的。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会用这类似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相信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成为马云那样成功的人。4公平,越公则平,三位母亲分苹果的做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一位母亲教会了孩子礼让,爱幼,第二位母亲用任务分了苹果。表明了有付出,敢于竞争才会有收获,而第三位母亲让两个孩子都得到了苹果,是之为公平,两个儿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应该有苹果,让他们明白了,兄弟之间要平等,做事要公平,无私心。生活中不止这样一个例子,例如父母在为孩子置办衣服时,都给她们每个孩子都买,会为她们的孩子即使买的不同,却是一人一份,以也体现他们的公平,不偏袒。
5谦让造就人生,第一位母亲的做法相比另外两位母亲的做法是最好的,采取孔融让梨的方法,不仅能让大儿子知道谦让之礼,也得让小儿子心存感激,同时小儿子以后也必然懂得谦让之礼,而第二位母亲的做法不免有些偏激,为了一个苹果就让两个孩子比赛,最终孩子学到的都是争强好胜,两兄弟之间的感情也会受到破损,这位母亲太过公正。第三位母亲虽是两边都兼顾到,却让孩子没有受到多大的教育,不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培养竞争意识。6培养竞争意识
诚然,第一位母亲孔融让梨的办法,能体现出我国自有以来的优良美德谦让,但这也容易让小儿子产生我更小,所以别人得让着我,从而使小儿子渐渐以小自尊,丧失自己去努力争取的动力,反观第三位母亲的做法固然公平,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人人平等的思想,但这个社会本就有很多事是不公平的,容易导致孩子在时代的激励竞争中失去自己去争取而非人人平均的观念和意识,故而我最欣赏第二位母亲的做法,让孩子从小树立自己去争取机会的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能不断地自我鼓励和完善,不断争取更多的机遇。7平等待人,三种不同的给苹果方法,前第二种都是有单方一个人所得,在对另一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当前两位母亲用她们的方法使在我看来这是有偏爱的,因为母亲肯定会知道哥哥会将苹果让给弟弟,而哥哥能力强,通过能力可以得到苹果,所以没有体现平等待人,而第三位母亲平分苹果是两个孩子都得了苹果,这会让两个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平等的,也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这对于培养孩子平等待人的品质,或家庭的和睦相处,在为人处事上都有很大的好处。8能者多得,第一位母亲通过孔融让梨的方式,将苹果分给了小儿子,看上去大的你应该让着小的,但如果次次都通过这种方式,会使长小儿子产生一种思维定势,会觉得哥哥把东西让给我是理所当然的,第三位母亲的做法在我看来也不太合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什么也没有做,就能得到一样的,看似好像有利于兄弟关系的发展,实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最合理的是第二位母亲,她通过能者多得的方式将苹果给了大儿子,这就会让两个儿子知道,要想得到奖励,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多有意义。9成长中要学会谦让,第一位母亲,用孔梨让梨的故事,让大儿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把自己的苹果让给了弟弟。在生活中,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两全其美,可能美了你却伤了他人。所以做一个谦让的人就要在磨练你的品质,同时也让你体会到,这才是成长的味道。
在生活中学会谦让,会得到别人的笑脸,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温暖。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见一个老人吃力地上车,一个从小就有谦让意识的孩子会毫不犹豫地起身,通过这小小的行为,包含着大大的道理。谦让是从小培养的,你的谦让换回了老人的笑脸,也会让你内心暖暖的。有些时候,一样的东西留着自己独享并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学会谦让给别人,可能这才是成长中的快乐。正如王振义,他是著名的医学家,他之所以成功和被人尊敬,也是因为他有一颗会谦让的心。撰写论文,他坚持论文第一,作者第二,他永远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后面,他尊重每一位医学家,他也懂得谦让,这让我们看到成功人士的品格,也让我们看到谦让也让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可知谦让在学习与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
10公平=分享
路人粉丝收割机,赵丽莹,从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如何进入娱乐圈,一线表演员队列之中,在《一年级》她受到采访,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成功的秘诀,她这种分享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值得我们赞扬的。
大国工匠胡钱书,凭自己精湛的技艺,传扬了中国人的匠人精神,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家,把自己的精湛技艺传承给了自己的弟子,这未尝未尝不是一种分享。正是有了他们的分享,才有了如今的中国,如今的安平盛世需要大家,一同去创造。三 联系实际+结尾 1平等的权利,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悬殊也越来越大,有的人为此挠破了脑袋。贫困的人,不担心,我们和富人一样,我们拥有同样的生活条件,同等的生存权利。记得那位慈祥的三轮车老人,白芬礼老人吧,他也贫穷,但他也有权利为社会贡献爱心,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和富人人妇人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他也被社会尊重所尊重。
无论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告诫告诉孩子,你是家庭的一员,是班级的一员,是社会的一员,你是享有与他们同等权利的,我们对人对事都要以公平的对待。
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吃到同等的苹果,享受平等的权利,2竞争让孩子更优秀,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特朗普.伊万卡一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公主,她的父亲是美国总统,也是地产大亨,有享用不尽的财富,但伊万卡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优越的家庭背景之中,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将酒店做强做大,最终在全球形成连锁店。她说,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并不是我自己得来的,我所需要的是必须自己去争取,正是这种竞争意识,才让她有力有别于其她富二代,终于在商场上有了自己的一个立足之地。
柳传志的女儿,滴滴打车的CEO,一位传奇的女强人。她从哈佛毕业,从事于纽约投行,作为一位收入颇丰高售,忽然空降滴滴打车,她面临出租车行业的前景黯淡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改良,与同行的竞争日趋激烈,她并不气馁,相反凡更加的激发了她的竞争意识,终于开发出打车软件,使她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塑造了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让自己拥有了一片蓝天。
竞争是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社会中竞争中重塑一个更优秀的自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找到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所以,竞争让孩子更优秀,3苹果的争取,完成任务分苹果,让孩子体会过程的艰辛,才会更加重视苹果的甜蜜,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奖励,以小见大,让孩子懂得凡事要靠实力,只有实力才是坚实的基础,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他的能力,才会让他她们体会成长的意义。相反,从而也让小儿子明白,只有不断的学习,继续努力,才会超过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孔融让梨固然好,但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斗志,对半平分固然好,但不利于激励孩子努力争取。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只有努力争取,才会得到回报。没有绝对的付出,也就没有绝对的索取。4公平,越公则平
公平是一种规范。如今在许多领域,都存着的也是不公平的现象,有人走后门儿,却得到了别人正规进入进入独岛的位置。现在有些大学,交钱进大学,取代了别人正经考试得到的名额,让别人不能上大学,这些现象破坏了学校的规范,导致了不正镇风气的蔓延。在社会上也有如此现象,是社会风气有所下降,让许多人走捷径,这样也会滋生有害因子。
公平是发展之需要。国家,有公平才会更加繁荣,才会真正的发展。没有公平社会不会真正发展我国。俄国,农奴主与农奴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导致俄国经济落后,无法追上西方的工业国家。法国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使法国内战不断,人们为维权进行斗争。中国的封建主,与平民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使中国落后西方国家几百年。只有公平平等让人们享受都享受到了发展成果,国家才会真正的繁荣,一人富不是富众人富负我才是真正富。
社会中有极其富裕之人,生活奢侈,还有许多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极其的困难,这就是不公平,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国家应该要有扶贫计划,要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改变社会贫富差距。其它社会体制要制止不公平事件发生,要遵守规则,维护规则,规范行为,个人要提高素养,培养公平公正的道德。
我们要像第三位母亲一样,即使物质少也要平等分配,而不是你有我无,造成这种严重差距。平等是一种品德,我们要发扬它,让它影响更多的人,促进社会公平。
5谦让造就人生,谦让使他人知感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诸如此类的事,你和他人同时在商店看见一样东西,而这是最后一件,你会怎样呢?是让与她人还是占为己有?我确然看到过许多这样的场景,有的人是让与她人,而他人也感激地说了声谢谢,还给他介绍商店有哪些好东西,这便是知恩图报。但有的人,却怕他人给抢了去,快速的拿着东西去前台把账了付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却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谦让的品质。
谦让造就人生。孔融,三国时期人物,因让梨之事而流传千古,众人皆佩服他的气概。他的谦让,造就了它流芳百年古,造就了他这个人,他的人生。我想,那位大儿子必然会因母亲的教育而深知谦让之礼,这对他成长的意义将非常大,他会向孔融学习,让谦让造就他的人生。小儿子也因此知感恩之德。
谦让,使他人认知感恩,谦让造就人生。多一份谦让,少一份争强好胜,那么你的人生必将精彩,他人也将受此感染,以一传十,以十传百,所有的孩子都会知谦让地成长。6培养竞争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当从小做起。双双考入北京大学的双胞胎兄弟苑子文文苑自豪回忆,从小母亲就习惯只买一样东西,然后让我们比赛做家务,做作业,让我们从小就明白,只有自己去争取,才能有更好的东西,更美好的未来,这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于在学习上与他人比成绩,以激励我从小刻苦学习,去争取一个更为广阔的前途最为美好的未来。从小培养竞争意识,能让一个人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励的时代站稳脚跟,成就自己。
培养竞争意识应避免偏离道德。古时李世民为竞争皇帝之位杀死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夺了自己有莫大养育之恩父亲的皇帝之位,他虽竞争成功,却偏离道德,被千万人所唾弃。故而当今时代社会,母亲,父亲,教师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时,既要鼓励他们去争取,也要教育他们遵守道德和公平竞争,不跨越道德底线,让他们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正确竞争意识。
一个苹果,两个孩子分,竞争出结论。培养竞争意识,一要从小做起,二不能偏离道德,这是整个社会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匹夫之责。7平等待人,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两个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对她们有偏爱,那么我想这样的家庭的争吵和不愉快不会少,尤其是处于要叛逆期的孩子,更会是大人们的不平等扩大,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孩子不能够愉快地成长。而平等对待会让孩子感到快乐,使两个人之间关系更加好,从而家庭的气氛也会越来越温馨,越来越美好。所以,平等待人,给孩子更多的尊重。
在社会中,平等待人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这会让你的朋友更加的知心,让你们的关系更加的亲近,因为这表现了你对他的肯定和尊重,如果你不能够平等待人,你将很很容易得罪朋友,使关系变得复杂恶劣。所以,平等待人对你的交往尤为重要。
平分苹果表现的是平等,我不想看到前两位母亲的孩子将来在家庭中争吵,不想看到他们因此而得罪了真心对待她们的朋友,愿他们学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如果每一个人都学会平等待人,我想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的和谐,形成平等和谐大家园,让我们形动起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为大家园增添绿色。8能者多劳
在当今社会,优秀的人才太多太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会找到都会找到合适的心怡的职位,每家公司都不缺人才如果,甲和乙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老板出了同一样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甲和乙都顺利完成了任务,但职位只能留给乙,因为只有乙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真所谓有能力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正是这个道理,就如同第二位母亲分苹果的方式一样。
每个人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取争取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都已成人。一天父亲要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去砍柴,谁砍的多谁就得到1000金币,大儿子和二儿子同时出发,大儿子见天还早,于是就边玩边看,而小儿子一到砍柴的地方就专心致志地砍柴,并且在砍柴之前还磨了刀,因此他的柴砍得又快又多又好,而大儿子贪玩,没有能力像二儿子那样砍柴,最后二儿子获得了那1000金币。
如果自己有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凭自己的能力去换取。天上没有掉馅饼儿的事,不可能坐享其成,不管是竞争职位,分苹果还是砍柴,都要记得能者多得这个道理。
9成长中要学会谦让,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教会孩子谦让,这样的方法真不错。作为一名家长,就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多给孩子讲一些塑造品质方面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去。作为一名孩子,我们从小就要知道谦让,并不是意味着失去,而是意味着兼得。因为在漫漫人生长路中,谦让会让你学会长成长,也会让大家更加爱戴你,而不是离你而去。中国教育局应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通过短篇故事或微广告,用生动而又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来感染幼小的心灵。
成长中学会谦让,吃亏的不是你,获得的才是你,一,必定收获人生中,美丽的花朵终身受益,10公平=分享
如今,人们的功利心,让大家丧失了做人的基本标准,让文艺造成了断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传承离不开分享,分享,能为我们创造一个繁荣兴盛的中国。
两个孩子都分配到了苹果,其有利于两个孩子更加的团结,也让他们知道好东西是一定要分享的,我们不能因其好吃就独享,那么苹果的滋味儿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将永远找不到,分享的乐趣。
正是有了分享,才有了公平,正是因为懂得公平,才会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分享在当今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划分公平,也是一个让我们深思的问题。
平分苹果,让两个孩子懂得了分享,促进了公平。
不让公平被破坏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位母亲,她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分苹果,一位沿袭孔融让梨,小儿子得到苹果,一位用竞争方式,大儿子得到苹果,一位将苹果平分给两个儿子。母亲的做法各异,也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我看来,第三位母亲的做法最让孩子受益,我们用一颗公平的心情对待任何事物。
第三位母亲的做法便充分体现了公平的特点,不偏袒任何一方,让两个儿子平分了这个苹果,不存在有谁说闲话的问题了。既让事情处理得合情合理,又避免双方的摩擦和矛盾,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做法是我七分提成的,并且我也是这样践行的。在现实生活之中,公平的事例也不少。例如每届人民代表的选举,只要你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人人都能通过这种公平竞选的方式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治理。又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公平交易的行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分钱,一分货,公平的,公平的天秤随处可见。
相比于第一位母亲和第二位母亲的做法便有弊端了,孔融让梨的做法也容易造成大儿子的不满,或许他会想,同样是人,也同样是母亲的儿子,难道就因为我比你大我就得让着你吗,再看第二位母亲用竞争的优势,让大儿子获得苹果,又不免是小儿子有疑惑了,我本身在年龄上就属劣势,怎么可能,比得赢你呢?让我们来假设,她们两位母亲都平分这个苹果,那么,第一位大儿子便不会不满,第二位母亲的小儿子,也因此不会发牢骚了。由此可见,公平是处理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
面对社会的不公,农民工被迫与自己的老板讨要工资。老年人和残疾人被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种种的不公行为都在挑战着社会,和人们心中这把公平的秤。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制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社会要制定和实施扶贫计划,让那些极度贫困的人脱离贫困的底线,加大对违法或破坏社会公平行为的打击力度,树立威信。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从生活的小事做起,送学生考试不作弊,商人合法生产或经营等。
然而,公平又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绝对的公平。例如穷人仇富心理。其实每个人都有获得更多的财富的权利,富人只是用了自己的聪明在现阶段获得了比你多的财富,又何仇视呢?,总之,有公平办事,维护公平,是我们要遵守的和践行的原则。(黄攀)
平分让孩子心灵晶莹剔透
只有一个苹果,这让拥有两个孩子的母亲犯难了,怎样区分呢?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方法,让小儿子得到,一位母亲用任务的方法比赛,获胜的大儿子得到,一位母亲则平分,两位孩子都得到了。我最喜欢的是第三位母亲的做法,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心灵得到平衡,让其拥有健康心灵茁壮成长。
第三位母亲的做法更多的会让孩子知道明白,公平分享,进而在人生路上懂得理解,尊重她人,懂得与朋友分享,积极为社会奉献评分的做法,让孩子心灵晶莹剔透,让未来的社会充满正能量。
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方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殊不知这样做却剥夺了大儿子享受吃苹果的权利,吃是每个人的一种欲望,这样会使大儿子心里有多难受,也会使他萌发其它不好的想法,让心灵扭曲,不健康的成长,第二位母亲用比赛结果来决定谁应吃大苹果,这会使孩子心里种下逐利好强,重视事情的结果。某大学生成绩优异,却犯杀人的罪行,这个许多人感到恐惧和惊奇,通过记者采访才知道,孩子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只要比赛考试拿不到第一就会挨打,关在地下室,几天不准吃饭。这样的方法需培育出了成绩优异的孩子,却让孩子心灵扭曲,让她走上了杀人犯法的道路。
第三位母亲,公平让孩子得到苹果。公平的做法,让孩子心灵晶莹剔透,让其健康成长,未来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的和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倡导,得就是一种公平公正的观念,让先富的人带动带动后富,实现共富,缺少不了这种公平奉献分享的精神。
从三位母亲的做法中,更折射出的是一种家庭教育的重要。母亲的做法,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事件的看法。卢德英,一位成功的商业女性,问其成功的原因,她回答道,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忘不了母亲给予其的教育,母亲让她写演讲与其她几位姐妹竞赛演,让她树立梦想,才成就了她的梦想。九球天后潘晓婷,总是刻苦训练,十年如一,人们对她的坚持感到好奇,问她,她说是父亲教给她坚持,迎难而上的精神。所以,第三位母亲正确的做法公平,分享,奉献的精神影响其一辈子,会像专注科研研究的孙家栋,让北斗挂满灿烂的天空,像王峰那样在浴火中灵魂涅槃,将秦瑞飞那样,带着知识报故乡。
公平的做法延伸着爱,第三位母亲的做法,让孩子心灵晶莹剔透,让未来的社会和谐美好。(付佳钰)
付出才有回报
没有付出就不会得到回报,要想得到还得取决于付出的多少。
——题记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为了分一个苹果,母亲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第一位母亲采用孔融让梨的方法,第三个则为平分之法,而第二个母亲则选择谁先完成任务,谁就可以享用之法,结果大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苹果。在我看来,第二个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为合理,这种做法对孩子成长意义更为重大。我不禁想说,大儿子在自己努力下获得,所谓是付出才有回报啊。
我们成长路上,接受教导时都会知道付出才有回报,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之说,第一或第三位母亲采用的方法,太主观,为什么大儿子就一定要让梨?为什么大儿子或小儿子都要同等的享受一样的份额?实际这种方法没有公平与不公平之分,对孩子意义并不大,相反,第二位母亲运用自己的方法,让两个儿子通过努力来获得,这不仅激励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也开发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知道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这位母亲不这样做,也许这两个孩子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后也会少很多的能力和道理。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她付出,必会得到不一样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谢娜是我国著名的主持人,也是一名乐角,她的名言就是,偶像派不如实力派,实力派不如厚脸皮派。她从小家境不是很好,很早就辍学了,但酷爱搞笑的她,在杂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每天练功十几个小时,甚至中间不停间歇过。她受过伤,甚至住院过,有时候甚至物饿晕过,有时候也哭着笑不出来,但她没有放弃过,一直努力付出,最后凭借她的努力,她走上了主持道路。成了湖南卫视甚至全国有名的主持人,她的成功正是源于她的付出,她付出的多,最后也得到得多,她如果不付出,她决不会有这样的成功,这证实了付出才有回报。
当然,付出才会有回报,也不是说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只要用正确方式付出的人才配得到奖赏,我们不能谬误这一点。付出才有回报,我们要知道去付出,我们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