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渗透”思想领悟知识
“渗透”思想领悟知识
——由一个教学环节引发的在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极限思想的认识与思考 王雅利 浙江省绍兴市灵芝小学 312000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是对知识有本质的认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小学数学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挖掘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运用过程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极限思想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灵活地借助极限思想,可以将某些数学问题化难为易,避免一些复杂运算,探索出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笔者对极限思想的思考在经过《圆的认识》操作探究这一教学实践环节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环节回顾描述:
《圆的认识》[操作——探究特征] 教学片段
师:现在就给你一把尺子,请你利用尺子画出一个圆。
1.小组合作研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与同桌或小组讨论)。
2.交流研究成果。
生1:我先画一个正方形,再用素描的方法描出一个圆。
师:我发现你描了好几次,为什么?
生1:想让它圆些。
师:你认为怎样算圆些?
生1:就是圆边到圆心一样长。
生2:我也是先画一个正方形,再把正方形切成正八边形,再切成十六边形,然后再把各点描成圆。
师:如果有可能让你继续往下切,最终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圆。其实最早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的圆就是从正方形中得来的,所谓“圆出于方”,你的想法和祖先是一样的。
生3:我的画法和其他组都不一样,我觉得最方便。我先画上一个圆心,然后再用直尺量出6厘米,把3厘米处放在圆心,然后慢慢转动尺子,在0刻度线和6厘米处各点上一点,再把各点连接,其实圆就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师:你的各点是随便点的吗?
生3:不是,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生4:我是先画上一个圆心,再画很多条半径,都是3厘米,可是也没画完,不过半径画得越多就越圆,我们组是这么认为的。
师:是吗?我请电脑帮你忙。多媒体展示:从圆心出发画的半径越多越接近圆。
生5:我是先画上一个圆心,再画很多条5厘米长的直径,我本来想再把各点连接起来就成一个
圆,可是时间不够。
师:你认为给你多少时间能把直径画完?
生5(挠挠头)说:画不完。
师:大家认为呢?(其他学生一起说可以画无数条。)
这时,一个男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急着站起来说:“老师,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能把直径画完!”
出现了预设外的不同的声音,我心里微微一震,镇定一下后问:“哦,真的吗?„„”
我还没问完,这个学生便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老师,你看,我也是用画直径的方法画圆的,我用刚才的这点时间就画了这么多条的直径,都已经快画满了,只要给我再多点的时间,我就一定能把这个圆的直径都画完!所以我说圆的直径画得完!”
面对这意外的声音,我为了不影响课堂顺利地进行下去,草草地说:“老师看到你画得线条比较粗,所以你就认为能画得完,而实际上是画不完的!”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学生听后,将信将疑、若有所思、情绪低落地坐了下去。
我“搪塞”过后,又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但对于刚才的处理,心里总像梗着一根鱼刺般难受。
事件反思: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质的“飞跃”,了解数学思想很重要,在教学中挖掘数学思想很重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更有必要。
为什么会出现那个学生“圆的直径画得完”这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观点呢?当出现这样不同的声音时,我当时的处理方式好吗?应该怎样处理更好呢?这些问题,课后一直困扰着我,也做了一些思考。
那个学生为什么会有“圆的直径画得完”这个观点?分析其错误观点的产生原因,我想是这个学生对前面的知识点(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掌握不牢固的体现,是空间观念、空间极限思想的缺乏、不深入的体现。当出现这个不同的声音时,我能那样因为它偏离自己的预设而草草收场吗?当然不能,这样的处理不仅使这个学生不能从本质上纠正错误观点,而且他的这一错误观点也会误导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其他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产生怀疑,从而使教学误入歧途。
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决定“亡羊补牢”,在圆的第二节课时前实施补救:课始,我问那个男生,你还认为“给你足够的时间,就能把圆的直径画完吗” ?不出我所料,小男孩固执地点了点头。这时我不慌不忙地把问题抛向学生:“同学们,谁能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说服这位同学,帮助他纠正错误观点?”
这时,一个女生举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把圆心看成一点,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放到圆里就有无数条直径了和半径了。” 她的分析博得了掌声。同时,我又通过课件播放,动画演示了画直径的过程,使大家形象地感受到了空间的极限感。而此时,那个发出“画得完”声音的男生正陶醉在精美课件的演示上,不由自主地说“真是画不完的呀!”我听后,心里长嘘了一口气。
著名数学家李大潜说过:“如果仅仅将数学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思想方法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对数学素质的提高,就失去了数学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和要求,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作为一名教者要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并适时地加以渗透极限思想呢?以下根据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首先,从数的认识及计算中体会极限思想。在学完小数的基本性质之后,让学生写出和0.5相等的小数;在教学“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在学习小数时,首先认识的是有限小数,然后认识无限循环小数,还知道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学数学学习的数的计算一般都是经过有限的几步计算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作为知识的拓展,可适当介绍一些无限多个数相加的问题,循环小数化分数的问题,也可以利用极限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来计算。
其次,在图形教学时渗透无限的思想。
与自然数数列的趋向于无穷大类似,有些图形也具有无限长的特性,如直线、射线、角的边、平行线等,都具有无限延伸的特性,可以渗透无限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如:圆的面积不能象求长方形的面积那样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不能象长方体那样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利用极限思想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圆的面积的计算,先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但它还不是长方形,仍然无法直接按照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求;因为把一个圆不论进行怎样细小的有限次的分割拼补,都无法真正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时只有借助极限思想,把圆分割的越细小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可以这样无限地分下去,拼成的图形面积就越趋向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通过取极限来得到它的面积。也就是说,极限思想是这样操作的理论基础和计算精确性的保证,也是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最完美的体现。
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挖掘渗透极限思想的地方还很多。总之,极限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反映,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纽带。在小学数学教材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能够体现数学极限思想方法的因素极为广泛,因此,教师们要在平日教学中积极挖掘体现极限思想的知识点,将极限思想很好地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样学生得到的就不只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数学素养,为他们以后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体系,进一步拓宽数学的空间,走出校门后去独立学习和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二篇:人生领悟是思想的结晶美文
当我们在产生我们的人生的领悟的同时,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对人生的领悟获取的过程中,也是我们的大脑飞速思考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交杂在一起,最后由我们的大脑挑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才变成了我们属于我们自己的领悟。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领悟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们宝贵的思想结晶。这一份结晶体现了我们思想文化成果的水平,同时,这一份结晶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看法,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说,无论我们有多少人生领悟,不管我们觉得它是否重要,我们都应该为它感到骄傲。因为这一份领悟体现出了一个高度文明的生物所能够达到的文化发展水平,同时,在社会的建设过程当中,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这一份思想的结晶在我们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高度。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一份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的整个文明,整个社会,这是由每一个人不断聚集而成的思想的结晶堆砌而成,社会离不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有价值,让我们的思想能够化为我们文化精神符号的一部分,也为了让我们的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计划
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计划
明光市旧县中学郑建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根据这样特点,制定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法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就是通过讲解、启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采用“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集体讲解法”就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形式,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全班同学讲解道德行为规范。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法就是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到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还是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一定的实践活动。因此,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学雷锋做好事,家庭日常生活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榜样模仿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以是古代的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感人事例。可以要通过组织读书,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总之,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才是有效的,因此,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2012.2.7.
第四篇:思想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思想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欧阳章锋
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渗透法制教育,通过每堂课的点滴渗透,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滴水穿石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求知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训练良好学习的习惯、养成严谨的学风。
(一)在政治教学中善与捕捉德育契机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作为政治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注意收集信息,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政治老师,我及时的观看新闻,收集信息、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发布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中故事,由于新闻本身的具有强大震撼力,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说教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但如果没有典型的事例,民族精神的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解释,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而有了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二)小故事,大道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六七年级教材本身就是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常寻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自信的指挥家》、《差距》、《一位中学生的自述》等作为导入,还让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讲故事,学生在欣赏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然后设置一些问题,再引出教材中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比较自然,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也是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交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作人的道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我们政治教师价值所在。
第五篇:体育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体育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教育。我们面对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护公物观念相对薄弱。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方法上要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博九网bjw.yuyeai.com 利博亚洲lbyz.7lein.com e世博yumax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