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描例句及其特点
白描例句及其特点
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
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例句
《孔乙己》中
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以表现人物性格。《三国演义》
“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箸,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缘故 白描作品,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湖心亭看雪》
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上下一白”一句写出了造化的神奇,天地间举目皆白,“一”用得尤其巧妙,一下子把夜晚里天空、云雾、湖水之间浑然莫辨的壮阔、朦胧而又凝静之美景全景式的展现了出来。“湖上影子……两三粒而已。”一句更是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雪夜之中到处是白茫茫一片,除了雪所见到的湖上的影子只有像一抹印痕的湖堤,湖中的亭子也被映衬的只有墨点一般大了,而作者所乘的小舟以及舟中人更是小得如草芥和米粒一样。这种缩小式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既逼真地写出了凝静中似乎又有些灵动的湖上奇观,同时这种微雕般的小景又与前一句的阔大之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觉得在这样一个浩渺无穷的冰雪世界,人是何其渺小——真可谓“沧海一粟”啊!对于身处太平盛世的我们在读到此处尚且有如此感叹,那么对于身处明亡清兴朝代更替之时的作者来说不是更有一种人生渺茫的感叹吗?就这样短短两句不但让我们眼前有了一个空旷浩渺、凝静清绝犹如童话一般的冰雪世界。还让人深深地感触到作者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内心无处言说而只好寄情山水的无限情愫。这字里行间留给读者思索的巨大空间如同简练文字所呈现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空旷世界,读者可以任意想象和猜度。这就是白描,它不加修饰、不须陪村和烘托,看似俭省朴素实则造成了一片“艺术空白”让读者再去进行二度创造、深层联想,从而品味出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3白描特点编辑 不写背景 只突出主体
中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和古典戏曲,就具有这种特点: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不求细致 只求传神
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 白描作品
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过对这位伙计硬来兜揽生意的少许动作、神情和语言的描写,将他的职业及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出来,虽着墨不多,但颇为传神。不尚华丽 务求朴实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称的词人。在其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开端即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是最体现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却用得恰到好处,十四字所设置的愁惨而凄厉的氛围,与其处于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极为吻合,因此受到历代词论家所赞赏。往下写风送雁声,反增添了她思乡的惆怅,还透露她惜花将谢的情怀,最后写她独坐无聊、内心极为苦闷之状。作者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种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更是全用白描手法。秉笔直书,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第二篇:浅谈现代中国画白描花卉技法特点
浅谈现代中国画白描花卉技法特点
摘要:白描花卉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瑰宝。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摪谆瓟。是古代“白画”的发展。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本文从白描花卉线条用笔要求流畅、挺拔、古拙、苍劲等多变的特点,阐述线在白描花卉的最高标准和韵律,从而使人们懂得欣赏白描花卉的重要方法,就是看画中笔法的运用。
白描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彩的特点。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吴道子、赵孟頫、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宋元间也有画家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一、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一)单勾: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二)复勾: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勾勒叫复勾,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
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勾勒白描花卉要掌握哪几点?一是表现花卉形体结构,二是表现花卉质感三是用笔方法及勾线顺序。
二、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白描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花卉中的花瓣,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勒,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开始练习勾勒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三、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5、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玉兰、月季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用笔潇洒些。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之变化。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如梅花、海棠等。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如辛夷、牡丹、杜鹃等。
(4)花蕊是勾点: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点好。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花药一点成型。
5、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勾叶多从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6、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一般用中墨。
(2)木本枝干的勾勒: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规则,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笔触,可以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形象,可与皴擦结合。
四、浅淡线在白描花卉的最高标准和韵律
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俞剑华先生曾说:“白描不但是学中国画的基本功夫,也成了中国画的独立画科,无论 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可用白描来绘。脱去繁缛,独标 纯洁,融化形色,撷其精神。”的确,脱去一切色彩而创作出的白描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画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追根朔源,白描技法来源于古代的“白画”。所谓的“白 画”就是人们在绘画时起稿子,后来没有填上颜色,就称之为“白画”,因此白描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绘画领域的开拓,线描的作用与特点被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发现有些作品不填色彩,单纯以线来表现物象反而更具有一定的价值。所以,人们开始尝试单纯用线的形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物象的形态,这样白描画就产生了。
白描花卉也称双勾,是完全依仗线条来表现花卉的形象,一般不用墨来晕染,也不填色。但是如果你把白描作品仅仅理解成用线条勾勒,那你就无法真正认识到线条的作用。因为中国画中的线条表现力是很丰富的,它能够利用 自身的粗、细、曲、直、刚、柔、轻、重化为千姿百态,很好的表现出物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空间感,而且还能调动起人们的欣赏意识和创作动力。所以看似简单的线条包含着极 为丰富的内涵。一幅好的白描作品,对线条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比如勾花、拓叶、画干、写意,都有一定的笔法。不同的花卉需要不同的线条方能表现出它的气质和特征。例如,芭蕉叶大而 丰润,用笔要生动流利,牡丹花瓣轻薄柔嫩,线条需要轻细柔软。而这些用笔方法皆非画家凭空杜撰,乃各代画家在写生中,了解物状与性质所得。这种种线条的表现形式,需要画家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高度概括能力,以及高超的笔墨技巧。只有具备以上的条件,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白描花卉,正确无误地表现出花卉的特有个性。切记的是,在勾勒用笔上不要造作使气,圭角横生,这样会使作品形象呆板生硬,毫无生趣。对于一个初学花卉的人来说,往往满足于用笔的流畅和造型的准确,而忽视了线的表现力,所以学习用线和了解线的特点是每一位画家必不可少的课程。什么是线,线在客观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了表现客观物象,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的,世界上的任何物象都 可以用线来表现,如我们所见的各种花卉,都由一片片的花瓣组成,叶子也有反正两面,当我们把它表现在纸上时,就用相应的线条来绘出,这就是白描花卉。
白描勾勒的描法很多,我们的前辈画家在写实的基础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反映了几十种的线描技法,使我们在绘制白描花卉时,能够从 中找出适合有艺术感染力的线描。画白描花卉的第一步是要掌握运笔的方法,古人称运笔要“一波三折”即笔锋要藏而不露,横划要“无往不复”,竖 行要“无垂不缩”。再具体就是运笔要自如,要有回顾,要挺拔有力。不放诞狂野。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能沉着不浮,力透纸背。著名画家石涛称线“为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可见用线来表现物体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不同的线条能够产生出不同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不同的笔触能够表达丰富的绘画情趣和生动的艺术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枯而能润,刚柔相济,有质有润,使画出来的线条具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如果一位画家的艺术造诣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很难领悟出线描的深奥,因为有些自描花卉,从表面上看线条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只有细细玩味之后,体会到线条艺术表现力,如晋代绘画大师顾恺之的线描,初看时觉得很平易的,没有什么很引人注意的地方,但细细观察之后,方觉意味无穷。所以,当我们欣赏一幅好的白描花卉时,开始往往不注意线条勾勒的技巧,只注意花卉的外在形式,只有当我们领会到花卉的艺术美感时,方能体味出线描所起的重要作用。白描线条的勾勒一定要一气呵成,气势连贯,使线条看起来平均舒畅是不够的,还要徘徊俯仰,刚则铁画,媚则银钗。达到线条形式美的最高境界。在白描画法上集大成者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曾创作了许多极佳的自描作品,因而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他开始,白描画法成为中国画坛上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公麟的《五马图》就是一幅极出色的白描作品。作品中人与马均由流利储蓄的线条勾出,并用线的种种变化来描绘马的状态,所以他的白描马用线准确,造型生动,不仅能清晰表现出马的肌肉骨骼结构和健壮的姿态,而且使马表现的有血有肉,具有重量感和生动感,使得这一幅普通的白描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正因为有了李公麟白描作品的传世,才有了“闺阁之中李龙眠”之称的女画家屈秉筠创立的白描花卉;有了成为“一时无对”的专画白描花卉的专家徐兰,据传徐兰的白描花卉在当时独树一帜,无人能比。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与其有根本上的不同,就拿白描与素描相比,同样都是用线作为描绘物象的手段,但采取的技法都不同,中国的白描是以单纯的线来描绘对象,并利用线的自身变化来反映物象的精神,而素描则是以排列的 线所成的面来刻划物象。白描作品不强调光的变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动还是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尽快的表现,所以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而素描作品对光的变化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它将一条条的线排列成一个个的面,根据光的变化形成明暗的对比,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受。另外,中国花卉的创作重视写生,重视深入自然中实地观摹,在画白描花卉的写生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取舍,有目的进行,而不必照搬自然。而素描作品一般在室内照着静物写生,要把所看到的物象一丝不苟的照搬到画面上,因此与白描相比,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白描花卉在创作前必须要做到胸中有数,下笔要连贯流畅,一旦墨线落 于纸上则无法更改,因此需要画家有坚实的绘画基础和熟练的用笔技巧。而素描作品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排列线一 层层反复的绘声绘色、制作、反复更改,直到达到所需的效果为止。所以在这一方面,素描的线又灵活于白描的线。总之,白描的线是中国画中表现力最强、最有力、最快捷的力法,无论是工笔花鸟还是写意花鸟(没骨画除外),都离不开线。所以,用线是中国画中基础的基础,如果用线不好,其他的技法都无所依附,也就谈不上创作好的作品。因此,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能够掌握线描的特点,并且能够知道如何的运用,如何挖掘线的最大优势,把自己的感情融化进去,使线描变化自如。画花能够闻其香,画鸟能够闻其声,这样才能达到白描花卉的最高境界。
五、总结
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白描本是我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是一种纯粹以单纯的线条表现物体的绘画形式,即用朴实简洁的线条勾勒画面,画幅中除线条本身的墨色外,滴彩不饰。因此“白描”就特别注重线条自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刘新华 刘新华现代花鸟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张重梅 花鸟画技法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86 [3] 王文娟 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4] 孙其峰 中国花鸟画技法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5] 韩玮 中国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第三篇:白描小结
白描小结
白描是纯用墨线来描绘对象的一种中国画技法。因以单线勾勒塑造景物,不用色彩渲染故称白描,白描画是线的艺术的最高体现。学习白描课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造型,学会删繁就简,提炼与再塑造。经过2个星期的白描课程,我们对白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下面对课程进行几点小结。
白描就是单纯用线条来表现的艺术手法,线条的粗细、长短、取值、轻重缓急都有它所表达的特殊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白描注重一气呵成,专业语言就是注重风神气韵。白描给人最大的感觉也就是特点就是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简单的线条也要能看出画面的层次。
为了能在之后的写生中准确勾勒线条,老师先让我们对着复印件练习了一星期。在这期间我领悟了很多:线条要流畅,一气呵成,线条的粗细不能有太大的差别等等需要注意的细节。
白描以线造型同样具有写意性。线的运用本身就来源于中国国意象思维的特有方式。线的这种写意性特征使白描的造型与生活物象的外形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却更深刻地体现了客观物象的内在美。白描的用线是一种概括、洗练而又能动的艺术语言,同样具有韵律美与节奏美。
接着是第二个星期的写生,首先在素描纸上勾勒出模特的底稿,然后再描一遍,才算大功告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要把头发丝都勾勒的清晰可见需要十分耐心和仔细,不过这也正是白描的魅力所在。每根线条本身有控制、有规律的起笔、收笔、行笔变化的反复重现,状物传情,渗情达意的线条,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最后感谢教导我们白描的老师,谢谢你老师,让我们接触到了白描这一艺术的存在,并深刻体验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博大的意境!
第四篇:白描花卉(推荐)
白描花卉
博客制作 人物素材日志边框 视觉大餐
PS教程 U5教程 博文精品 生活宝典
Fls汇总 图片赏析 美女赏析 情感博客
电脑常识 博客游戏 F歌曲库 人生箴言
背景素材 点击进入Goodfun博客,分享更多精彩...装饰素材
近现代人物素材 静物植物素材 古韵人物素材
音画教程 原创音画
常用透明flash素材 美容保健 工作饮食
幽默开心 情侣素材
朋友给钟成的贺贴 情感攻略
情感测试系统自动推荐阅读:
第五篇:白描教案
白 描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一、白描概念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画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是中国画的一种造型方式。
二、工具材料
我国传统上就统称这些工具材料: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笔
中国画用笔品种繁多,如兰叶、叶筋、小红毛、衣纹、白云、鼠须等。墨 中国画用墨主要有两大类,即松烟墨和油烟墨,曹素功,红星等,纸
中国画用纸品种很多。从纸的性能上分,有熟宣纸,生宣纸,半熟纸;从品种分,有尽皮单宣、尽皮夹宣、皮纸等。另外还有各种洒金洒银纸。还有绢 砚
三、白描程式——十八描
从分析对象的体面结构入手,不仅是物象外轮廓的描绘,还要研究透视状态下物体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体面关系(即内轮廓)的变化。既要借助光线对形体结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又要排除光线对物象表面产生的明暗、阴影变化,线描造型就是要紧紧抓住物象组织结构的这一特征进行形象塑造的。线描的造型要求,就是准确地掌握住对象形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在透视状态下,形体可能发生的转折、变化,这样才能准确地描绘出物体形象、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变化关系。
中国人物画中的“十八描”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描绘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其描法名称,唐代之前已散见。
“十八描”是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周履靖《夷门广谈》和汪坷玉的《珊瑚网画法》中所归纳的历代各派人物衣褶的表现形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至清代才由王赢加上图例,即成为流传至今的“十八描”后来逐渐成为人物画线描技法教材。“十八描”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撅头描,混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枯柴描,蚯蚓描。这虽是属于形式和表现手法,可还是根据不同的衣服质地或人物性格来表现的。东晋顾恺之用高古游丝描来描绘衣服褶纹,这种衣服质料是麻织品,比较挺括;唐代吴道子画得直了点,有细有粗,用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画的衣服质料是丝织品,故称“吴带当风”,有飘举之状。画衣褶的各种线描,也是根据不同内容和质料进行描绘的,现代织品繁多,描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
十八描解析、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弱描出,要有轻柔秀劲古逸之气合。易于表现娴静幽闲,典雅雍穆之情趣,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3
2、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心手相应而不乱,如 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法描出,粗细均匀,富有纪律性,无丝毫柔张之迹,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 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 不滞.、蚂蝗描:柔而不弱、无雍肿断续之迹,如梁楷《八高僧故事卷》。、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 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9 7、混描:在浓墨的衣纹线之侧,以淡墨或色彩 以衣纹复线,反之亦可在淡墨线上 以浓墨复线,以增加丰富的效果,此法古人常用。11 8、撅头描: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此法宋人常用之,如梁楷《六祖图》。9、曹衣出水描:衣纹多用直笔紧束,所谓曹衣(即曹不兴)出水笔法,最要沉着,如唐代的阎立本《步辇图》。
10、折芦描:此由园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见园,可以隶法为之
11、柳叶描:此法用笔省轻重变化,但忌浮滑轻薄之习,唐代吴道子 常用此法,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
12、战笔水纹描:战战兢兢即颤也,用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
13、减笔描:马袁、梁楷多用此法,以少许胜人之多许,少难于多,用笔简括,一气哈成也。
14、枯柴描:如山水画中有乱柴皱,用笔以,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为宜。黄慎常用此法。
15、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喻作书无骨之弊,然险恶太过亦不足取,当如篆书圆笔为住如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16、竹叶描:视芦叶为短,半叶为长,乃介于两者之间的描法,仍用金错刀书法,以中锋写之,如 李唐的《采薇图》。
17、橄榄描: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应起驰极轻,中间极沉 着如唐人佛家正用此笔。
18、枣核描:近似橄榄描法。古人总结之十八描宜根据对象,情感灵活应用,也可单用某法,也宜两种或多种掺合融会用之。
四、线条自身的审美价值。
1、含蓄之美。笔要含蓄,要藏而不露,畅而不滑,涩而不滞。
2、气韵之美。运笔要有气势。要气脉相连,苏动坡提画诗云‘当其下笔风雨快,比所来到气已吞。’
3、力度之美。指用笔要有力度,力透纸背,如锥画沙,画家把线条 称为骨线,不能软弱无力,无法立骨。
4、节奏美和韵律美。节奏时强事弱有规律的重现,韵律是感情方向的起伏运动轨迹。线要有变化,通过用笔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等所产生的变化形成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装饰美、用在图案和纹样上的线条就起到了装饰的效果,也是我门设计同学考虑之处。
五、学生作品欣赏
作业;
1.选出十八描[课堂讲过的除外]中的两种认真体会线条的审美价值。
2.准备临稿2—5张。
参 考 书 目
《仕女白描画谱》广西美术出版社 《百花白描画稿(四)》天津杨柳青画社 《人物十八描图》清 王嬴
《中国人物画十八描》上海书画出版社 《簪花仕女图技法临摹》 《虢国夫人游春图技法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