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如何处理电脑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家长如何处理电脑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据统计,当前已有相当数量学生家中拥有电脑,而且有可观数目的学生应用网络。对学生而言,学习电脑是一种趋势。电脑像是一架能和他们交谈的电视,并可通过键盘、鼠标控制它。电脑的操作性很强,孩子每掌握一种操作方法,哪怕只是学会控制鼠标,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都可能对他的智力开发产生积极的作用。你只要为孩子精心选择一些好的教学辅助软件、游戏软件及电脑绘画软件,然后稍加引导,让孩子自己在电脑世界中摸索前进,让探索精神、科技意识、创造力、想象力自然融入孩子的生命。因此,让孩子尽早接触电脑是明智的,其利远大于弊。电脑带给孩子的“头脑风暴”是巨大的,它将不可抵挡地成为未来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早期窗口”。
建议父母:要树立适合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观念,学生学习电脑的目的不是要了解多少电脑知识或会使用几种软件,而是要让孩子具备真正能从计算机获益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应该被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研究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增长探索的经验。对孩子来说,培养孩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求知欲比学一门专门的知识更重要
1、利用电脑满足孩子的特别需要
比如孩子对宇宙方面的科学知识特别感兴趣,父母可利用电脑播放学生百科全书类的电子出版物,教他检索关于宇宙的知识与图片,满足他的求知欲。比如孩子喜欢音乐,父母可以利用电脑呈现动态的视听图像,学生被逼真的图像,宛转的声音所打动,满足学生的角色扮演与梦想实现需求。只要父母对照自己孩子的需求进行点击,电脑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对学生的综合感官进行刺激,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2、鼓励孩子玩电脑游戏
通过玩电子游戏,孩子可以熟悉如何操作开关和键盘,进而习惯尝试和探索。同时,也鼓励孩子尝试播放动画片、电影、电子出版物及使用学生绘图软件。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一个准备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心理状态。孩子的发展不在于现在能学多少知识,而在于将来的学习潜力有多大。目前市场上和网络中有许许多多的电脑游戏,家长可以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学生园的老师共同协商,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并征询学生的意见后选择合适的电脑游戏。不过不是每个游戏孩子都可以玩的,选择游戏时应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健康性的原则。(比如棋类、穿衣类、看图识字类、走迷宫类都是比较好的电脑游戏。)
3、父母尽可能陪孩子使用电脑
亲子共同使用电脑,不仅有助亲子关系的发展,也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家长参与学生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可以纠正学生的姿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现状,确定以后的学习目标,抑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骚扰等。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脑对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喜有优的,所以家长尽量不要让学生单独操作电脑,避免“电脑病毒”的侵袭,让电脑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不是错误的指导者。
4、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电脑吸引孩子的地方,在于学生在与电脑交互学习的过程中,是学习的主动者,对进度的掌握,学习情境的选择,有更多的选择与支配权。例如,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游戏软件,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等等。为使学生自动、自愿、并乐于学习,家长在参与学生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导学习的步调,家长要做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间接指导者。这样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才能持续,学习成果方得以确切保留,学习效果得以稳步提高。
5、协商电脑的使用目的与时间
电脑不是一件玩具,学生使用电脑也不是盲目的,不同的学生所使用电脑的目的也不一样。家长应该把电脑当作他们教育孩子的良师益友,真正发挥电脑的长处来教育孩子。在每次使用电脑之前应该问孩子想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或者那些知识还需要加强等等,确立一个学习和操作目标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电脑了,真正达到寓教寓乐的效果。
另外,电脑操作中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地注视电脑屏幕,对学生的眼睛十分不利;长时间呆在电脑屏幕前,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电磁辐射之中,这将影响他们正在发育的脑细胞,还会让皮肤受损;过早关注、沉迷于电脑,易使他们对电脑产生眷恋,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在人际关系上有缺陷,而且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若用电脑来代替大脑,孩子就缺少了锻炼自己计算能力的机会,长期这样就会影响孩子思维技能和记忆力的发展,而且长期使用电脑也容易使人的思维模式单调化,限制人思维的流畅性。所以电脑使用的时间不易过长,每次一小时左右为易,电脑使用的次数也不宜过多,避免学生对电脑产生意识依赖。
6、提倡家长对电脑知识的不断学习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电脑的从内到外的日新月异,随着各种电脑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今天所学的电脑知识也许今后一点也没用。为让孩子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电脑市场,家长要加快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加大对电脑市场发展的关注,让自己不被淘汰在电脑大门之外,也在自己不断丰富电脑知识的同时积累了先进的电脑育儿经验,为日后孩子在家庭中学习操作电脑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学生学习电脑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父母和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地开发孩子的信息素质。并不应受某个固定的年龄的限制,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求知欲很强,谁也不能确定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什么时候可以学或不能学。就象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并不是想让他们当音乐家一样,学生学电脑也不是一定要让他将来当电脑专家。是为了让他们的视觉、听觉、反应和思维方式在电脑环境中得到发展,适应电脑的速度。为了让他们将来在信息化时代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让学生全面成长!
第二篇:如何处理与技校学生关系
如何处理与技校学生关系
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加上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有体会,一个人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教师的人际交往,则有50%以上是与学生的交往。技校师生间的关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学生都愿意与老师接近,都愿意与老师交谈,尤其是他认为重大的事情一定愿意告诉老师,他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几乎每个学生都希望得老师的重视。与学生具有“向师性”一样,老师也具有“向生性”。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身边能获得知识,健康成长。可以说,每个老师的心底都是爱学生的,技校老师应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来交往,给学生是有足够的尊重的;第二,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师生交往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人际交往,它是教师按预定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在教师对学生发生影响时,学生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教师,师生交往就是在这样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的。技校教师除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纪律执行者、模范公民、心理卫生专家、学生的知心朋友、团体的领导者和“替罪羊”等社会角色。由于这些角色问本身存在着矛盾,使师生问的交往变得复杂。教师若想胜任这种角色,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所以说,做个好技校教师是一门艺术。当前技校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疏远与冷漠这一不良倾向,主要是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彼此漠不关心。师生交往仅仅只有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中,除此就没有更多的接触。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才愈来愈疏远与冷漠,导致目前师生交往与关系的如此难堪局面。年轻一代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教师而获得知识,技校生对教师的依赖关系逐渐下降,教师在学生心理上的吸引力减弱。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不愿主动接近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这样也影响了师生关系。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提前,独立性不断增强,自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以外的联系自然减少。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技校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技校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其次,发扬民主,讲求一点“参与效应”。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可见,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再一个就是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一名成功的技校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而教师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新型的技校师生关系首先就建立在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网络和信息时代中,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中心信息源地位,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了若干个中心。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第三篇:幼儿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幼儿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一、幼师与幼儿家长交往过程中易发生的分歧
(一)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
有的家长认为上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多背诗、多做算术题,不能只顾“游戏”“玩”,不学知识,总是问孩子“学什么了?”孩子答不上来,家长就不满意;也有的家长认为,别学那么多东西,吃好玩好就行了,小孩那么累干吗?有些家长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持严厉粗暴专制的态度,方法简单,信奉“棍棒”教育,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常用命令干涉强迫孩子服从,倾向于专制教育;而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的态度、方法。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教育”自己孩子别的小朋友打你时,你就打他,打坏了爸爸带他去看医生;而教师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这些显然与教师的教育是矛盾的,这些分歧也妨碍对幼儿的教育。还有些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不同。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掌上明珠”,生怕幼儿累着,对孩子采取的是溺爱放纵的态度。不但自己“溺爱”孩子,还把这种溺爱带到幼儿园来,特别是要求老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而教师认为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应有恰当的认识,要求幼儿要热爱劳动,要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要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二)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的分歧
幼师和幼儿家长的矛盾,常常是由于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如有的幼儿的身体状况总是不尽人意,一到幼儿园就生病,也有的幼儿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等等。对此,幼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幼儿,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对方。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不够关心,而幼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等。
(三)对幼儿的评价的分歧
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而教师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教师,家长认为“十全十美”的孩子,教师也许觉得很普通;也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低于教师,在家长看来“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教师可能认为还很不错。此外,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互通信息,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园外情况,教师了解较多的是园内的情况。
二、幼师应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人际关系
(一)分析心理反差,及时调整心理角色
有很多幼师认为与幼儿相处比较容易,而与家长相处时则常常感到有些为难。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幼师与幼儿相处时有一种优势心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还十分不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所以幼儿对教师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幼儿比较单纯,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所以极易接受教师的影响。幼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相处过程中心理轻松,无负担,即使与幼儿发生矛盾,也容易调整和解决,教师容易控制与幼儿的关系,占有优势地位。而面对幼儿家长时,教师的这种优势心理则不存在。因为家长是生理心理都比较成熟的成年人,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相当的社会经验,与幼儿相比家长就复杂多了。教师与家长相处完全是一种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这些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作为家长,他们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世界观和人格特征,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更重视与教师的平等,教师很难单独控制与家长相处的局面,当面对家长时,有很多教师并不那么自信。教师与家长相处和与幼儿相处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有很大差异。对这种较大的心理反差教师往往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缺乏对这种心理反差分析与认识,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角色,所以一到面对家长时就容易发怵,很紧张,常常“碰钉子”,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
(二)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
1.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具有家庭教育的知识,会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析幼儿的成长发展与不足,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咨询,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分析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2.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把幼儿看成是被动的,由此家长也被看成是被动的,教师家访、开家长会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指示家长,要求家长该做什么,该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家长往往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育儿水平普遍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能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三)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
1.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那么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诸如幼儿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包括教师为解决幼儿的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配合教师的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2.主动消除顾虑,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体会家长的心理,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
3.主动沟通情况,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
幼儿家长也并非完全理想状态,会有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苦衷,有些批评不够符合事实,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自私无理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坦诚交流看法,澄清事实,取得家长的理解。
(四)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特别是对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有哪些批评的技巧呢?
1.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时,一般是在下午幼儿离园时,这时家长和幼儿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儿和家长会听到,影响批评的效果。不管教师的批评多么温和,如果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有的可能造成教师家长双方情绪上的对立。
2.先报喜,后报忧
不管是“对中有错”还是“错中有对”,幼儿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喜”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是“应该做的”,不用说,而是应该必须说出来,多表扬。报喜说明教师喜欢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
3.用请教式的态度和口气提出看法
批评是来自外部的,如何把来自外部的转化成内部的动力呢?把责备变成“请教”,采取请教式的批评。如:“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您能讲讲吗?您能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尽量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把找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家长,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所以效果好。
4.提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在指出存在问题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上,介绍幼儿情况时,最好是描述幼儿“做了什么”,而不要概括“是什么样的”。批评时对问题就事论事,不概括化,批评行为本身,不能进行无视幼儿人格价值的贬损,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进步和提高,重点是放在如何改,防止重犯上,教师要多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比如,为什么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告诉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
(五)教师要教育幼儿热爱和尊敬家长
1.教师要教育幼儿热爱和尊敬家长,帮助提高家长的威信教师教育幼儿尊重自己的家长,要帮助幼儿发现家长身上的使他们感到自豪的品质。如果教师善于提高家长在自己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就提高了教师自己的威信,也就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真诚支持。
2.教师可以适时适宜地通过幼儿这个媒介,向家长表达尊重之情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给家长送张贺卡、演个节目、唱支歌等,使家长在行为上感受到教师的敬意和尊重。
3.教师不要当着幼儿的面议论家长的缺点,评判家长的对错教师与幼儿家长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与家长真诚交换意见,给予热心的指导,根据家长的特点,机智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避免当着幼儿的面与其他教师议论家长,评判家长。
第四篇:如何处理实习生与学生关系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如何处理实习生与学生关系
摘要:实习,是每一个师范学生通往教师这个行业的必行之路,但是在担任实习教师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或者问题,特别是与学生接触、沟通方面,尤其需要多下功夫。一般来说,身为小学的实习教师,他们大多都能够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本文就以此为例,探讨了实习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处理与小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的实现实习目的。希望能够为实习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实习教师 师生关系 处理 正文: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它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会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落实备课、教具、教学手段(如实验实习实践、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课堂教学最大的特别就是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一个双向的互动,这种互动中存在着变量和许多不可测因素,所以老师要想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处于一个积极主导的地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初登讲台的实习教师,更可能因为课堂中无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或者因为实际情况与课前准备内容和预期效果相去甚远而手足无措,再或者因为自身能力的缺失,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般来说,小学实习教师大多比较能够得到小学生的喜爱。第一个原因就是“新”,一方面,实习老师对孩子来说是新老师,而且从孩子的心理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学角度出发,他们就特别喜欢有新鲜感的人、事,对此也更容易投入精力,当实习老师在教室里一亮相,一下子就成为了孩子们注意的焦点,孩子们心理非常希望能在新的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好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得到认可,学习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希望能够改变以往的状况,让新的老师对他们产生新的看法,所以大多数小学生对实习老师的教学、管理等工作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于师范生来说也,实习也是一件新鲜事,可能是他们初次登上讲台,面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授课。实习可以说是对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的一种总结和检验,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一种真实反映,同时,实习经历也会为他们将来成为正式教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大多数的实习生都会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积极准备。
第二个原因就是“多”。实习生与正式的教师相比,可能他们从能力上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他们的精神头却很足。实习的时间通常只有几周,但是为了准备实习,他们往往使用更多的时间准备。特别从感情上,他们非常重视,而且也许会采取与正式老师不同的授课方式,为陈旧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实习阶段,实习老师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上课、备课、与孩子一起游戏上,他们想上好课,想了解孩子,孩子们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孩子大多喜欢与他们相处,听他们讲课。
第三个原因就是“尊重”。可能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由于正式教师的教学时间过长,就缺乏了对孩子们每一个个体的关怀,很多小学生在提起自己的老师时,通常都带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但是实习老师,他们不存在教学竞争和升学的压力,他们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无论学习成绩的好坏,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他们都能够很好的与孩子们交流,他们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出更为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这样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一种被信任、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可以时常看到实习老师的笑脸,感受到教学过程中快乐的一面,也愿意与实习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第四个原因是“宽”。就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来看,一般很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主要还是注重主要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讲授和训练。而学习老师的加入,会带来新的活力,他们接受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更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也很乐意组织学生搞一些学习活动,为孩子们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想法,他们都乐于参加这种活动,也因此更为喜欢实习老师。
虽然说,实习老师会得到大多数小学生的喜欢,但是他们从能力方面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也许会导致孩子们心理上不服气。而且,在教学过程里,有一些实习生对一些细节的把握可能还不到位,这也会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厌恶。如何发挥实习生的优势,改善他们不足的地方,这是每一个实习生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加强自身专业素质
讲台毕竟是衡量教师功底、能力甚至人格的一把标尺。初为人师,由于经验,更由于实习生自身的知能缺陷,在他们的工作中可能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案例一:实习生李同学,在第一次讲课之前,已经做了好几天的准备。可是当天授课时,却发现自己非常紧张,话也说不清楚,当孩子们叽叽喳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喳讨论的时候,他说一句“不要说了”也没有人理他。事后,小李回忆说,虽然在师范院校上学的时候,有经常做过这方面的训练,但是和真正走到讲台上面对学生的感觉,是完全不同。
事实也是如此,在实许多习学校对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具体评价中,“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的能力”、“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等项的评价较低,达到“强”级水平的学生不足40%,另外,实习生在语言表达和板书方面的评价也差强人意。教学中能准确无误,敏捷畅达地表达教学内容的同学并不多见,更多的同学表现得不善言辞;普通话不准,语汇贫乏,缺乏条理,甚至词不达意。很显然,当学生走向实习岗位的时候,面临的环境与具体情况与在书本中学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模拟的现场毕竟和真实环境有所出入。这就需要实习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特别是上台讲课、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尤其需要进行重点训练,以避免在走向讲台以后由于紧张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这样不仅自己的信心遭到打击,也对孩子们的课堂学习的效果造成坏影响。当然了,开始时的紧张是不能避免的,实习生应当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学习。
二、做一个漂亮的实习教师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古晓君.实习教师的角色魅力与能力缺失.中国成人教育, 2005.01 [2]董海峰.实习教师整体素质建设问题探析.科教导刊, 2009.03 [3]李茂玲.小学生为什么更喜欢实习老师.教书育人,2002.09 [4]艾玲,孙传庆.实习教师课堂教学的入门技能.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27)
第五篇:老师如何处理与00后学生的关系
老师如何处理与00后学生的关系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90后”学生:他们是“竞争社会的千斤顶”、“信息社会的迷途羊”、“读图时代的右脑人”、“升学竞争的受害者”,我觉得这些描述同样适用于00后。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更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巨大挑战,也经常听老教师说,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管理、一届比一届更不听话。以往的管理套路对这些学生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今天我想结合着暑期厦门班主任培训的相关课程,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想,并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肯定有诸多不当之处,还请在座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一、剖析“00后”学生的特点
(一)他们出生在“非常6+1”时代
“00后”学生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创了“非常6+1”时代,也就是6个家长面对1个小孩、围着1小孩转,可以说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啊。还有一些父母干脆直接把孩子交给老人,隔代教育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导致一些“00后”成了输不起的一代,成了惹不起的小皇帝,成了不经碰的“草莓族”。更有人这样评价“00后”,说他们改写了新时代的“三从四得”:从不洗碗、从不做饭、从不洗衣服;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惹不得。
(二)他们是一群“孤独”的“00后”
“00后”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变得“孤独”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从小就比我们多了一个“伙伴”——网络,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超越钓鱼、烤地瓜。你问一个00后学生他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他给你的答案可能是帮他充QQ会员。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并不“孤独”,QQ会员可以让他们在好友中排名靠前,从而提高和别人聊天的机会,他们似乎都更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当然除了QQ之外,还有网络游戏也可以让他们不“孤独”,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打造自己的帝国,还可以尽情地厮杀。
除此之外,各种补习班也把“00后”孩子们的时间给剥夺了,家长认为宁可对自己苛刻一点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让他们不得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是很危险的,根据有关部门数据分析,我国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比率大概有20%,其中表现为临床抑郁有4%,这些儿童需要接受临床治疗,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过大。由此,我们真的可以理解,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出门,宁愿宅在家里。
根据“0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过去的管理方式,我意识到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
二、“00后”学生的教育对策与管理方法
(一)用“00后”思维管理“00后”学生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学生也在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可是,这些“00后”们的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互联网平台,现在几乎每个中学生、家长都会有自己的QQ号,QQ作为一种网络聊天工具深受学生、家长们的欢迎。学生们会经常在QQ空间上发表“说说”,发“说说”是很多人用来及时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这不正好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他们提供素材吗?通过这种侧面的方式更能深入了解学生,当他们发表一些高兴的“说说”我们不妨点个赞,与学生“共乐”;当他们发表一些消极的“说说”我们可以鼓励一下,与学生“分忧”。
除此之外,还可以好好利用QQ群这一功能。利用QQ群这个平台,一方面拉近老师与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与他们交朋友;另一方面我还能从侧面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从群聊天记录和QQ空间的“说说”入手,走进“00后”们的内心世界。我相信每个班主任只要愿意让自己以“00后”心态去面对学生、用“00后”思维去管理学生,学生也会愿意亲近我们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论对我们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做一名学习型班主任
据某市“我最喜欢的班主任的品质”评选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是“教学认真,课上得好”。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学生们更喜欢那些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晓知古今中外、体育名人、新闻八卦的班主任,还喜欢那些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激情、庄重而不乏幽默的班主任,这是当今的中学生给班主任出的考卷!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过一本书叫《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即将退休的历史教师开了一节公开课,一开始每位听课的老师们都打算好好写点听课记录,可是课堂实在是太精彩了,大家都听得入迷,连听课记录都给忘了。课后,有听课教师问这位历史老师为这节课准备了多久,那位历史老师是这样回答的:“为了这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好每一节课的。不过,今天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现场备课,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故事道出了教育的技巧就是多准备、多学习,要想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不但要有一碗水,更要有长流水。
班主任,亦是如此,我认为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是个“首席学生”,成为一名学习者。可以养成随时随地搜集身边故事的习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旁敲侧击,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去说服学生、感化学生,比起讲枯燥大道理来得实用;也可以在闲暇之余多翻阅《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德育报》等报刊杂志,多关注新闻媒体,有时候无意间的一个新闻报道都可以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素材。做一名学习型班主任能起着榜样作用,就像一面旗帜带着孩子们打造出学习型的班集体。
(三)与其“事必亲恭”,不如“无为而治”
当然,我说的无为而治可不是该到岗时不到岗,用董主任的话说是“跑得欢哩很”
其实,不管是对于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最理想的状态是被管理者能够自觉,管理者大胆放开。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是否应该“防微杜渐”,只要班级出现一点“苗头”就狠狠杀下去呢?这样的班级在短时间内一片风平浪静,但是平静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我们班主任根本就一无所知,等到大问题出现,再去惊叹学生怎么变化这么快。我很欣赏道家学派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似乎也可以运用到“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不是不作为、不管学生,而要轻惩罚、重交流;要学会下放权力、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要给学生一点犯错误的机会。“无为而治”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小问题,防止他们犯大错误。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老师越勤奋,学生越懒惰!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有着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史,他带班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凡是普通同学能干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不干事的人,也没有没人干的事。这也刚好巧妙地运用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到“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说到这里,我得引用何小龙主任的一个观点,魏书生管班的境界我们暂时学不来,他身上的光环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一开始当班主任跟班不是一般的紧,所以我们年轻班主任们还得默默守护好我们的班级。当你积累起切实有效的经验之前,当你拥有足以令学生仰视的权威之前,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接触学生,多和他们交流。
总之,“00后”学生作为未来的新一代,总有一天他们也要挑起祖国的大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风尚,就像当年许多人看不惯“90后”的“非主流”,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如今看来不是这样。当我们现在再来面对这些“00后”学生时,要学会走进他们内心、要转变教育思维,要加强学习、还要投其所好,才能与“00后”们健康快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