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师生关系冲突问题的探讨
关于师生关系冲突问题的探讨
摘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永恒话题,这一互动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从大量教育事实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上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一致、配合的一面,也存在着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也就是师生关系存在着和谐与冲突两个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师生关系的冲突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引起师生关系冲突问题因素是多方面。本文拟从师生关系和谐与师生关系冲突、师生关系冲突问题的探讨、解决师生关系冲突问题的策略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冲突
一、师生关系和谐与冲突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
但是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现象,这种现象就产生了师生关系冲突问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克芬克对冲突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相互干涉。经典作家的论断对我们探讨和研究师生关系冲突问题提供有力而又可靠的依据和方向。
据调查:师生关系冲突问题在校园教学及其管理过程中是经常性的现象。师生冲突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手段、表现形式、发生过程、环境及其性质、功能可以进行如下分类。从冲突产生导因,有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根据行为目的指向,有手段性冲突与目的性冲突;根据冲突的表现形式,有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根据师生冲突过程,有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从师生冲突发生环境,有课堂冲突和课下冲突;根据师生冲突性质,有建设性与破坏性师生冲突。师生冲突类型的区分是相对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冲突的表现与变化要比这复杂得多。这一大致的分类对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师生冲突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师生冲突的正确对待一方面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冲突包含某种积极的东西,然而它的积极性与消极性是联结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师生冲突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使双方把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释放出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促使双方自我反思,师生双方可以此为契机完善自我。
二、师生关系冲突问题的探讨
(一)、师生关系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况沟通。
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并不总是能够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情况的桥梁。就学生而言,不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向师性”心理逐渐弱化,独立的个体化心理急速形成,加之师生年龄、代沟、生活习惯差距等因素影响,除上课接触教师外,对老师及意愿等一无所知。就教师而言,他们只知道学生学业情况,学生思想品德、兴趣、爱好及其他情况知之甚少。这种双向缺乏情况的沟通在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中有着程度上的不同,比如:有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太少,与普通任课教师一样,只管上课,平时很少到班级中去,很少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至多是在学校有什么事情时,在学校和学生中充当一个承上启下的“通讯员”的角色;班主任与学生干部之间沟通情况要经常得多,其他同学沟通就相对而言较少;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或明或暗有亲有疏,对待学习成绩优秀,好学好问,热情有礼的学生比较关心,而对待差生则不闻不问,见到就头痛,甚至挖苦、讽刺等等,这种种态度不利于班集体建设,更不利于差生的转化。班主任对待一些学生冷若冰霜,嫌弃,甚至态度恶劣、极不公正,那么实际上教师在这些学生身上培养了一种憎恨人们、憎恨科学、憎恨社会的情绪,学生最初憎恶自己的班主任,然后发展到憎恶一般教师、一般人。这种缺乏了解沟通,使学生教师之间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时,极易造成隔阂、直至冲突、尤其是班主任。
(二)、教育方式选择不当是导致师生关系冲突的导火线。师生关系冲突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教师的责任就是运用适当方式,完成自己应尽的教育职责。在教师对学生缺乏情况沟通时,若教育方式选择不当,会加剧师生之间矛盾,直至二者冲突。如:不注意耐心教育,启发诱导,分开场合抖落学生的缺点和过失,使他们感到难堪或无地自容,以致对教师的善意批评误认为同自己过不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同教师有对抗情绪。如:某教师上课时发现一位学生在玩手机,(这位同学成绩较差,个性很强,)便走到学生身边,要没收,并说:“„„一屁不通,坐在课堂中,上课课堂玩手机,下课厕所吸香烟,„„”“老子玩自己的手机,花自己的钱,你管老子屁事!”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都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选择适当教育方式,把问题处理好。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导致师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就了许多读死书、思维僵化、知识面狭窄,知识营养不良的学生形象。这种传统的模式在处理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上,片面强调教师和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这样教师就心安理得地压制、强迫、役使学生,紧紧地把学生管到行为限制范围之内,并以是否听话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这种单向的、不平等的、缺乏人性的师生关系,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学生学业水平直线下降。一个偶尔机会,我发现一名成绩佼佼的学生,写了一篇“我读当代老师”的作文,全文对少数任课教师行为进行了肆意的丑化,并流露出对教师的痛恨之词、指责之绪。作文最后:“当代老师,你们到底是怎么了啊?社会在进步,而你们在退步,当代老师,你们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啊!而你们却想要变成采摘祖国花朵的摧花者。”作文虽偏激一点,但反应教师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农村普通中学传统教学模式,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四)、师生关系冲突也可能来自学生方面的过失。
如:学生学业上放松:上课不专心听讲,影响他人,作业不认真等;行为上放任:逃学、旷课、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滋生事端;人际关系上有失检点:在同学之间挑拨是非、对教师人格进行侮辱等。学生方面的过失,加之教师教育方式不妥,既使是教师认真教育,有些学生屡教不改,这也是导致师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引起师生关系冲突问题因素还有师生之间的“代沟”难以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对师生冲突的产生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等。
师生关系冲突往往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它打乱了原来应有的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影响到教师的声誉和威信,影响到学校文明有序的教育环境。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与学生关系冲突问题的管理。
三、解决师生关系冲突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师爱宣传工作,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一教育。”诚然,对学校教育而言,师爱是核心,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动力。在学校中,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增长、道德品质的形成、提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爱心及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强学生自尊、自爱,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成为促进学生向上的动力;反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以致丧失信心,悲观失望,缺乏动力。教师的爱心,集中表现为对学生的负责精神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缺乏一种负责的精神,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准备不充分、不钻研教材、不了解学生、不钻研教法,甚至不备课;课堂教学不认真,不注重教态、板书、语言的表达,不问学生是否听课,课堂四十五分钟敷衍了事;课后更无所谓辅导与巩固工作,从来不接触学生。“言教不如身教”,教师这种言行不但不可能转变差生,而且孕育着新的差生大批出现。由此看来,学校教育不仅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且也应注重师德教育,做到“育人先育已”。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书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直接的,俗话说:“大梁不正,二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教育,搞好师爱宣传鼓动工作,提倡、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美育人环境 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内在规律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其育人功能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显示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完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教学素质直接影响到“师”的内涵的实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到师生关系问题。为此,锤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语言表达方式、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其次,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素质教育,摆正师生的角色关系。
(四)、教师民主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和人格。现在要找出一位公然宣称自己是搞专制的教师恐怕很难,但单纯地把民主作为手段来使用的教师并不少见。他们以为民主仅仅是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甚至只是一种姿态,是哄小孩的小技巧,是为了让学生听从的临时性措施。这样的“民主”只会走向权力至上、教师至上,最终埋下冲突的祸根。真正的民主是把民主当作追求的目的,把民主看作是人应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权利。教师应时时提醒自己: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可剥夺的利益和主体尊严。更进一步看,教师是否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问题,还涉及到把学生训练成顺民还是国家与社会未来主人的问题。大量教育失误的事实证明,剧烈而有害的冲突往往发生在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伤之后。
解决师生关系冲突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绝非朝夕之事,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者不断努力,勇于探索,师生关系冲突问题最终可以化解的。
参考文献:
《略论师生关系问题》,《教育科学》1993年第3期
陈桂生: 《中学班级场域中的师生冲突探析》
《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陈振中 《论师生关系紧张的成因与消除策略》《教育与职业》 2006年17期
杨超
第二篇:师生关系冲突的解决—德育案例
师生关系冲突的解决—德育案例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张艳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教育新人就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和关系的体系,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工作主要由教师进行。因此,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相反,师生之间冲突导致关系恶化,会让教育背道而驰。我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乱哄哄的一片,其中姚同学站在自己的座位上,满脸通红,提着书包,书包的拉链已经拉开。讲桌上放着一本撕开的漫画书。地理老师让他出教室,他不肯。看见我来了,把头低了下来。我看到这种情况,便示意他跟我走。来到办公室,我看姚同学情绪还很激动。先帮他把漫画书包好,平稳他的情绪。看见他的凉鞋一个扣子已经撕开了,我告诉他中午休息的时候回去换鞋。看他情绪稳定了,我才问明原因:他说是刚上课时,同学叫他还书,地理老师偏说是传的漫画书,就去从他书包里找出了漫画书放在将台上,自己不服气,因此趁老师不注意又将书从讲台上拿了回来,被老师发现,老师生气了将书撕烂,自己见心爱的书被撕,一时心急便和老师顶撞起来。随后我向地理教师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刚上课不久,应同学的要求,姚同学将自己的漫画书递给其他同学看,被老师看见,让他将书拿出来,他不肯,并撒慌说是书,地理老师就下去强行将漫画书拿上来放在将台上,姚同学同学趁老师去黑板上写字时将书拿走,老师才生气将书撕烂的。地理老师说完,姚同学的头低了下去。我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看法,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面前低头的学生……看着他神情的变化,“先去上课,下课再谈吧”他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下课后我找到姚同学,还没开口他说:老师没事了。我问他为什么在我面前没有说实话,姚同学说当时自己心里不痛快,本来自己知道错了,可心里就是不服气,照实说的话自己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才说了谎。“你准备怎样处理这件事?”,姚同学这时非常明事理,现在自己知道错了,准备主动向地理老师道歉。
事后我找了地理老师交换意见,地理老师谈了当时自己情绪确实是失控了。之所以生气,学生明明自己递的是漫画书,他偏说是练习册;我本来想拿来放桌上等下课后就还给他的,可他趁我不注意把书拿回去了,因此非常生气,“你说我不处理,老师的威信何在?以后我还怎么管学生?”,地理老师说姚同学已经向他道歉认错,并保证以后上课要认真守纪。尊重老师。案例反思:
这是一个典型课堂突发事件,这姚同学同学平时表现不错,不调皮,学习成绩也好,可今天的表现与平时判若两人,他的无理取闹、说谎,而事后又非常明理、主动认错。为什么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表现有如此大的反差? 这是我们教育者得思考的问题。地理老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不免激进了些,故而使学生明知自己有错,因放不下面子也偏要与老师顶撞。至使双方针尖对麦芒,无法下台。
其实师生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老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完全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这类事件。老师想维护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采取了过激的言行,事情的发展往往适得其反,把学生一步步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让双方都下不了台。这样反而降低了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尤其是处于叛逆阶段的初中生,本案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从平时的教学和案例分析中,我体会到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
第三篇:南海冲突问题研究
浅谈南海主权问题
企业管理1001 虞莹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常常被提起的“九段线”内既是南海的岛屿和海域。南海,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其中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可见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拥有依据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早在汉朝时中国就已经发现了南海诸岛。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人民对南海的称呼。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这些记载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足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并对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最迟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经营活动。晋代的斐渊在《广州记》中对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和采珊瑚作了记录。明清以来,海南岛文昌、琼海的渔民经常于每年冬季利用东北信风南下至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捕捞水产,至第二年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利用西南信风北返。即使南沙群岛在古代不适宜居住,仍有中国渔民长年居住于南沙群岛。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常年往来于中国海南岛、广东省与南沙群岛之间生产经营,并向中国政府缴税纳赋。至元代时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国家对南沙群岛岛礁的军事占领或其它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南海争端的起因
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直至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南海诸岛有各种热带植物为主的林木;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 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锰结核,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
南海战略地位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在航道方面,它是连接东北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中东地区的重要航道,占世界海运总量的一半以上。
而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为一些国家提供了侵占南海群岛的借口。该条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然而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在国际法上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不构成主张领土要求的依据,也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无可争辩的法律事实。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总体来说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一旦中国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
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不会坐视中国完全控制南海,而是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可以说在南海争端中参与的国家很多,南海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领土问题,而是属于国际问题,应当谨慎对待。
目前态势与中国立场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构想。总体来看,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是基于一种务实的精神,通过极力扩展利益增量来模糊矛盾存量。其中,主权归我是原则和前提,搁置争议是策略和方法,共同开发是目标和秩序。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急剧提升,周边邻国对中国的战略模糊方针产生了种种顾虑,中国时而强硬时而温和的外交表现,也让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走向捉摸不定。于是,一些国家开始尝试触摸中国战略心理底线的小动作,观望中国可能的政策表现。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面对夹杂有领土争端、资源开发、共同安全、权力角逐等复杂矛盾的南海问题,中国如不能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战略清晰态度,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内外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多重矛盾压力,在相当大程度上牵扯很大一部分外交精力,甚至干扰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全局。
南海之我见
我认为在处理南海争端或其它领土争端时,我国可以采取的最优策略是:
1.面对不严重的纷争时,采取多边合作,友好协商等和平的应对措施,虽然可能会牺牲一些利益,但可以赢得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2.明确的表明中国的底线,既是“主权归我”,并作出承诺,对于那些
违反了“主权归我”原则、试图改变主权事实的行为,不管属于哪一
方,中国将采取战争手段进行严厉的打击。
3.如有一个国家做出了超出中国明确表明的底线的行为,中国按照之前
所作出的承诺采取战争手段进行严厉的打击。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南海诸国有侵略南海群岛和不侵略南海群岛两种策略,而中国也有采取和平谈判和战争两种策略。设计策略模型如下:
和平战争当他国不侵害我国在南海的利益时我国可以独得100的侵略 30,60-100,-30 收益;我国和他国有不严重的纷争时保持和平则我国和他国不侵略 0,100 / 各得60和30的收益,总和低
于100;在此情况下如发生战争
则我国和他国的收益各为-30和-100。对于中国,选择战争的收益为-30,选择和平的收益为60或100,则中国会选择和平战略,在确定了中国选择和平的条件下他国必然会选择侵略来使自己获得30的收益。所以均衡策略即为(侵略,和平)。
当他国通过侵略获得利润以后,并且通过以往的接触经验得知中国会选择和平策略,则会一步一步加重侵略,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如不加控制可能会沦落到如下的地步,这对于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和平战争
侵略 80,10-100,-30
不侵略 0,100 /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国可以公开宣告中国的底线是双方各得45的利益,如他国对我国的侵略超过底线,则选择战争战略。宣言应明确并使他国相信当有国家超出底线时,如下图,虽然中国选择和平时仍可获得10的收益,要高于战争,但中国碍于说话算数的大国形象仍会实现诺言,选择战争策略。即中国通过宣言,主动斩断了自己在受到严重侵略时仍选择和平的可能性。而此时的可能策略只有(不侵略,和平)和(侵略,战争)两种,在此情况下,由于战争会给他国带来-100的巨大损失,他国必然会选择不侵略的策略,而中国将获得100的利益。通过宣告的方法,中国看似放弃了选择的余地,实则为中国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也有可能最后的均衡是在(45,45),即均衡在中国宣告的底线,因为此底线是中国自己选择的,可以接受的,中国实则掌握着主动,且此结果也远远好于不加控制时受重大侵略的结果。
第四篇:由师生冲突现象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由师生冲突现象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定远县大桥中学
高乾龙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保证教育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前提。不仅如此,和谐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从师生冲突事件谈起。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新的学生观在广大教师中已逐渐演变为自觉的实践行为。“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被广大教师所接受。06年以来,我校在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上,通过组织学习,开展“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师爱生、生敬师”等活动,以“老师,我想对你说”;“同学,老师告诉你”书信形式,通过师生对话,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从我校乃至全社会看,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但从整个社会看,师生关系也表现出了淡漠化现象,甚至发生冲突事件,不说去年以来发生的山西朔州;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等恶性冲突事件;就拿本学期开学以来说,我校也发生了两次师突事件。2009年9月16日,九年级某班班主任因叫某生理掉长头发事与该生在办公室发生冲突,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较大;2009年10月22日,八年级某班一节英语课,一学生欺侮女生,上课老师在处理过程中与该生发生冲突,致使课堂一片混乱。诸如此类的冲突事件我想在各校可能都发生过,虽然不是普遍现象和主流,但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社会的原因。
有关部门曾调查:目前压力最大的10种职业,第一是学生,其次就是教师,学生从入学到大学毕业,每天都有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同时还要起早贪黑拼命学习,应付一次一次的考试。老师也有来自社会的压力,其中更多的是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为了能让学生早日成才,老师想方设法地管好学生,学生则想方设法地逃避——师生间做着相反的运动,距离越拉越远。这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二)传统的原因。
师道尊严在中国根深蒂固,新的师生观还不能彻底被广大教师接受。很多老师认为老师就是老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即使嘴上说平等,但心里也未真正接受,所以在交往中,往往会形成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我说你必须听!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结果是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也易使学生的独立性转化为逆反等问题行为。
(三)时代的原因。
时代的变化给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注入了新的内容,以前,教师是社会成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之一。而现在社会其他人群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相比,教师文化学历层次提高缓慢。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他们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并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老师。他们对不合其标准的老师无形中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进而“不敬”。
(四)教师的原因
首先是价值取向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市场观念的影响,过去在教师思想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一些老师中出现了个人中心主义至上,奉献精神滑坡等现象。面对不断增多的社会机会,有的教师开始以新的社会目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师生间感情生疏,关系平淡。
其次是教师观念滞后。比如教师控制着议事日程,局限于讲述他所熟悉的要领和问题等;同时,好为人“师”,时常表现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且体现为借助自己职业的权威优势,维护教师自由而限制学生自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再次是教育方法不当,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和处罚、体罚当作教育手段,而受到讽刺和体罚的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或心理负担增大,这种消极情绪或感受与日俱增,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释放出来,结果导致师生关系要么恶化,要么松驰。
最后是师能退化,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繁重等因素,社会生活信息严重不足。据调查,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流行时尚、畅销书等方面教师明显落后于学生,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相对滞后,教师危机感还不十分强烈,主动学习深化自我的积极性不高,日益显现出理论功底不厚、文化底蕴欠缺、技能提升不快现象。教师没有一汪清泉,怎能给思想活跃、善于接受信息、个性十足的学生一碗水?学生又如何能佩服教师?又会如何和老师和谐相处呢?
(五)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以表扬为主,挫折教育较少,因此,多数学生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或遇到挫折,造成性格执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合作意识差。学校教育的这种不同步和不协调,进而就会导致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关注不够、觉得老师不好。
(六)学生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提前,各年龄段学生无一例外的表现为独立性增强,当面对远比家庭教育规范和严格得多的学校教育时,学生往往一时又习惯不了,再现出多种多样的冲突,所以哭鼻子有之,与老师顶着干的有之,出走的有之。他们往往认为教师拿他们没办法,学校规章制度、班级纪律约束不了他们。
三、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陌生是产生距离或隔阂的主要因素,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教师树立在学生中的亲和力,要和学生达成一种默契。
(二)教师要树立可以信任的权威。教师是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学生们是休憩在树下的小草,无论是闪电雷霆,还是急风暴雨,要让学生相信,憩息在这里是最安全的,教师就像殷殷切切的父母,学生是教师羽翼下的子女,无论是喜悦还是委屈,要让学生相信,教师是一个知心朋友,学生是教师无话不谈的朋友,无论是开心还是忧郁,要让学生相信,对教师毫无保留的倾诉是得到慰藉和满足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对学生要一律平等。
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要平等对待、尤其是“差生”更要多关怀,引导他们充满信心,从点滴做起,努力奋斗照样前途无限。
(四)拓展师生交流沟通的渠道。
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有关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师要备教材、备教法、更应该备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感受、个性差异,课堂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把“改善和提高师生课堂交往的能力”的问题纳入教学研究中去。
2、让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老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学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特长,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师生交流沟通的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教室里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全方位、多角度走近学生,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也能友情参与;学生喜欢打球,教师也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学生喜欢在网上聊天,教师也能与他们说心里话„„,课外交流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参与,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由此产生的好感还会迁移到教学、德育工作中去,学生比以前更乐意亲近老师、更“服”老师了。
3、定期在班级开展民意调查,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反映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这时候,他们没有顾虑敢于陈述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对教师开展工作是非常宝贵的。
(五)改进师生交往的方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精心营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动者,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培植师生之间“四力”。
1、爱学生,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
师爱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纽带。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一个“爱”字。只有用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让他们乐于接受教诲,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大多是教师疏远学生的结果。少数教师给学生威严的印象,板着面孔,师生之间的距离犹如一道鸿沟。爱学生,就是要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成长,一起品尝生活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与学生同玩同乐,打成一片,师生之间的这样一种“零距离”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生活上的朋友、学业上的导师。
2、提高素养,塑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老师的人格魅力决定在老师的知、行、品、貌等个人素养上。深厚渊博的知识,较高的认识水平、智慧,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标准的普通话,优美的书法字体等都能给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加分,让学生打心底佩服和敬重教师,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
3、适当幽默,培植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型的教师易让学生喜欢,幽默能化紧张为轻松,化僵持为活跃,适当幽默,能融化师生之间的坚冰。但是,幽默应该力戒讽刺、挖苦、取笑学生,不伤学生自尊心,不有辱学生的人格。
4、动用激情,加深教师对学生的感召力。激情是人心理品质中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老师应该经常用富有激情的故事来感召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儒染和熏陶学生,用内心话来教导和感化学生,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人情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师确实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和老师每天都能快乐地生活在和谐的校园里,应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高乾龙
定远县大桥中学校长
电话:***
第五篇:中英文版本冲突效力问题
报审文件中英文版本冲突的法律分析
依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中外合营者向审批机构报送的文件应当以中文书写,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营协议、合同及章程、董事人选名单等可以同时使用中文及合营各方商定的一种外文书写,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也就是说,报送审批的文件原则上应是中文版本,中文版本的效力优先;若同时报送中外文版本,经过审批机构批准后,两个版本应当具有同等效力;两个版本具有同等效力时,合营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对于中外文版本均具有同等效力且合营方又没有约定的情形,法律并未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单就合营协议和合营合同来看,法律规定其生效应经审批机构的批准,有关其效力问题的解决应适用中国的法律。上海有关劳动合同中英文版本效力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法院对此类问题的态度。《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同时用中、英文书写的劳动合同文本,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劳动合同文本为准”。也就是说,此种情形下,一般将以中文版本为准。
Subject to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hinese-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the documents submitted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by the foreign and Chinese parties shall be written in Chinese.Thereinto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joint venture agreement, contract and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nd the list of candidates for chairperson, vice-chairperson and directors may be written simultaneously in a foreign language agreed upon by the parties to the joint venture.Both versions shall have equal validity.That is to say, the documents submitted shall principally be in Chinese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shall prevail;if simultaneously submitted in both Chinese and an agreed foreign language, both versions shall have equal validity when approved by the authority, where the parties have agreed otherwise, such agreement shall prevail.There are no further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the circumstance where the parties have no consensus of the validity of the equal versions.As for the joint venture agreement and contract, the validity is up to the authority’s approval and governed by the Chinese law.The regulation about the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labor contract in Shanghai—if the contents of the Chinese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versions of a labor contract are inconsisten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shall prevail—may reflect the attitudes of the Chinese courts.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2001年修订)》
第7条 申请设立合营企业,由中外合营者共同向审批机构报送下列文件:
(一)设立合营企业的申请书;
(二)合营各方共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由合营各方授权代表签署的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
(四)由合营各方委派的合营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人选名单;
(五)审批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
前款所列文件必须用中文书写,其中第(二)、(三)、(四)项文件可以同时用合营各方商定的一种外文书写。两种文字书写的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审批机构发现报送的文件有不当之处的,应当要求限期修改。
Article 7 when applying for establishing a joint venture, the foreign and Chinese parties shall jointly submit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1)an applic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oint venture;(2)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jointly prepar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joint venture;(3)joint venture agreement, contract and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signed by representatives authoriz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venture;(4)list of candidates for chairperson, vice-chairperson and directors nominat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venture;(5)other documents required by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The documents listed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hall be written in Chinese.Documents(2),(3)and(4)may be written simultaneously in a foreign language agreed upon by the parties to the joint venture.Both versions shall have equal validity.Where any contents are found to be inappropriate in the submitted documents,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shall demand an amendment to it within a limited time.第十条 合营企业协议与合营企业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准。Article 10 If the joint venture agreement conflicts with the contract, the contract shall prevail.第十二条 合营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均应当适用中国的法律。Article 12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venture contract, its validity, interpretation, execution and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under it shall be governed by the Chinese law.第十四条 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经审批机构批准后生效,其修改时同。Article 14 The agreement, contract and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shall come into force after being approved by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The same applies in the event of amend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