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民俗文化期末论文
新时代的爱情与婚姻
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爱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主题。爱情是神圣的,爱情是纯洁的,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是文人墨客们吟诵的旋律,爱情是少男少女们追求的爱慕,爱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需的精神需求。
说到爱情,我们必须提的就是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婚姻是对爱情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爱情延续的一种方式。伟大的领导人毛爷爷曾经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对此我深信不已。
今天我们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新时代的爱情与婚姻。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地广物博。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不同民族关于婚姻的风俗文化。
从最初的落后的婚姻风俗说起,这应该就是杂婚。早期人类还保持的一种动物特性,即群体内部男女成员之间实行杂乱的性交关系,此时尚未形成婚姻制度。(引自百度百科名词解释)早起的人类社会发展落后,处在原始生活状态的民族一般都有过杂婚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兴起一种叫群婚的婚姻制度。原始时代的—种婚姻形式,指一个集团的一群男子与另一集团的一群女子集体互相通婚,而集团内部的男女
则禁止婚配。(引自百度百科名词解释)在东北早起的达斡尔族就曾存在过群婚的状态。
后来慢慢发展到对偶婚。对偶婚,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引自百度百科名词解释)1978年我国名俗工作者在云南发现基诺族。基诺族语言虽属藏缅语族,但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村寨中有寨老、寨母等古老氏族长老,保留了对偶婚和群婚残余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有共耕习惯等。(引自博客《不一样的天空》)
然后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出现。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一夫一妻有利于家庭相处和谐,有利于对子女的抚养,有利于对长辈的赡养,有利于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不过在很多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相当多的婚姻风俗。例如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认可一个事实就是第N者,也就是婚外恋。也就是说很多民族中允许婚外恋的存在,这种婚外恋是受族人认可的,有的民族甚至以没有婚外恋为耻。如弈车人社会,在弈车族中男女是允许婚外恋的,在他们的社会中,如果男的不去发展婚外恋会使父母没面子的。女的如果没有婚外恋的说明她不漂亮,没有吸引力,越是结过多次婚的女人越值钱,越受男人的青睐。同时弈车人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也就是女子出嫁后并不是住在丈夫家,而是回娘家居住,知道生孩子时候才返回夫家并长期生
活下去。
还有一种叫做流浪的女人。看字面意思好像是说女人无家可归。其实也是少数名族中允许婚外恋存在的一种形式。弈车族的女人就像是流浪的女人。女子在成年之后就单独居住,她们在外发展婚外恋,而且是可以同时存在几个车埃,即使是已婚的女人,她们也不住在丈夫家,并和丈夫保持着情人关系,而且双方互不干涉生活,各自有各自的婚外恋。
在我国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中存在着走婚的习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摩梭族的走婚。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男方去女方家过夜,但前提是不从正门入,且不能让女方家人知道。在过夜是把帽子挂在门上,表示有人在此过夜。第二天天不亮就离开,此时可以从正门离开,如果天亮后离开被女方父母发现则被视为无礼。走婚男女主要是靠爱情维系,没有经济及其他关系,一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不愿意即可中断关系。走婚是摩梭人重要的婚姻制度,因此摩梭人的社会中根本寡妇,光棍的概念。因为摩梭人是母系社会,有东方女儿国的美称,走婚也是繁衍下一代的重要方式。
有些少数民族至今还有保留有一夫多妻制。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很多民族都有一夫多妻制的习俗。像居住在青海,甘肃的回族就有一夫多妻制的现象,其主要是受世界上大多数的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因为当今世界的伊斯兰国家都是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在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中有很多规定或者说是陋习。很多少数
民族中等级观念很强,那些比较低下的人群是没有人愿意与其结婚生活的。例如在湘西的少数民族中那些被认为是巫蛊的妇人,她的子女一般都不会有人愿意与其结婚,甚至连日常的生活都不愿与他们有过多的来往。
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中同姓之间不允许结婚。在佤族同姓不婚,这在佤族社会中是严格制约的。否则,鬼神发怒,谷子不生,人畜死亡,犯禁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广西西部壮族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同姓同族之间结婚是允许的,否则雷公会发怒惩罚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婚姻陋习,本人了解的比较少。这些婚姻习俗阻碍了许多爱情的发张。但是当一对恋人坠入爱河时,爱情是伟大的,爱情也是盲目的。为了冲破各种束缚在一起,恋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但是在落后封建的社会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爱情的风俗,这就是殉情。
男女双方不能突破现实的束缚,最后双双殉情为他们的爱情谱写一首壮丽之歌。如纳西族,拉祜族的很多恋人都会相约去结伴殉情。
有“殉情之都”的丽江,每年多会有很多恋人在那里殉情。在玉龙雪山下,一对热恋的恋人挑选一块美丽的风景殉情。他们认为在美丽的玉龙雪山下结束他们最美好的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
当社会慢慢发展,从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受计划时代经济的影响,以及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很多包办婚姻,就
是父母替孩子选择配偶。有些时候双方都没有见过面就被父母安排结婚了。这种包办婚姻影响了我们上一代人的幸福。在深圳,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有二奶村。大多数都是中年人包养情人的情况。他们在自己的家庭和配偶没有真正的爱情,就寻找属于真正的爱情。当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是就在外面买房养着她。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对他已有家庭是一种伤害,对他现有的情人也是一种伤害。这就是包办婚姻所造成的恶果。
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现代人的爱情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下出现了很多不符合道德爱情婚姻观。例如在大都市出现了都市走婚族。他们是夫妻,却只有在周末见面,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互不干涉,不生育,这样的婚姻在很多人接受不了。还有很多年轻人的恋爱观,他们不是追求恋爱,婚姻,而是单单追求一夜情,只是追求对性的渴望,完全没有任何情理可言。还有很多当下很多80后90后盛行拜金观念,选择恋人必须是富二代,满足得了她们对物质的欲望,完全把爱情婚姻当做是物质的交换。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因为我们是未来国家民族的脊梁。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拥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婚姻风俗,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正确面对当前的爱情婚姻问题,正视一切矛盾,虚心学习改进。在荷兰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很慎重,离婚对于他们是一种耻辱,只要是离婚的人都会被人瞧不起。所以他们一般都选择晚婚,不
仅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婚姻的慎重。尽管我们是历史文化渊源的大国,但是我们仍有不足的地方。用荷兰人的爱情婚姻观只是举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国家很多民族的爱情婚姻观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弘扬树立自身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感觉对于新时代的爱情婚姻观,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解放,铸就了新时代的我们,对于爱情,婚姻。我们将会慎之再慎的。对于民俗文化,优良的我们加以传承,那些封建陋习我们会摈弃。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即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尊重又是对我们自身未来幸福的一种追求。
姓名;贺淋秋
学号;1104010021 班级;土管1班
上课时间;周三第12 13节
第二篇: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2009至2010学年第二学期公选课《中外民俗文化》课程论文
姓名:黎威 学院:会计学院 学号:2008054144035 评分: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成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在中国,粮食,既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文化可以说是快餐文化,他们对食物更注重健康、快速和卫生,与中国人讲究的色香味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可以从历史、文化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
从历史条件看,中国注重传统文化,即继承,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长期稳定的封建历史环境,尤其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农业大国,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中,这就为中国烹饪文化的继承提供了可能,再加上中国人素来注重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重传统、重历史,这就进一步使得中国菜能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所以,中国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字号”、“百年老店”,令很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这些都是中国人传统继承的结果。另外,中国人比较注重节日,讲究逢年过节的时候,全家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可以说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人的维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而在西方,习惯则不大相同,他们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传统不太看重,当然不会去继承积累,比较漠视传统的东西。他们在交往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并不在乎形式,于是快餐盛行就成为大势所趋。
从文化上看,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且他们比较注重科技、信息、现代化等经济的理性的东西,对于文化,无暇顾及。他们看重的是效率,是速度,提倡“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如何高效、快速地获取健康食品是他们关心的,在这个方面,和中国比,他们就显得有些先天不足。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中,讲究“以人为本”,人口的多少决定经济的发展,因此,养生之术就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大事。食物作为主要途径,备受关注。中国人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心血来发展中国饮食。中国人一般较推崇佛文化,视动物为“生灵”,在饮食中,一般以素食,即植物为主,而西方的人,“茹毛饮血”,吃穿住皆取自动物,有人说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西方人是动物性格。
中外饮食风俗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也是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风俗文化是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这种差异性在服饰文化中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影响。
第三篇:民俗文化论文
新世界如何有效的发展和保护传统的民俗文化
一位匈牙利诗人说:“我们走得太远,却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或许正是如此。
走向了世界,却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根基。我们发展了,进步了,可我们决不能丢
掉自己的根,忘记自己的文化。正如高飞的风筝一般,不要等到风筝线断了,不要等到我们的根被自己亲手掘起时才如梦初醒。让我们放慢那盲目追随的脚
步,回过头来,稳重地、虔诚地呵护自己的文化,把根留住!
第一,是宝剑就得用上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从一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
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
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都不能端上菜盘子上,让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
餐。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
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
第二,拓展,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对于传统文
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此,我们就
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我们还通
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
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
党的十七大精神
第三、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
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着,举办企业的文化节,加
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政府来说,建立必要的传统文化馆,和一些传统文物馆
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民众对这样形式的展览能够在业余时间去享受一番,对于他
们而言,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学到某些东西,何乐而不为。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国家意识,有文化归属感,有人格气节的人,历史不能在我们这里割断,我们要传承历史,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做一个无愧
于历史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我们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赢得别
人的尊重。
第四篇:《中外文化简史》期末论文
中外文化简史期末论文
姓名:吴师
学号: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0909201009教
21浅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本文将从佛教对茶文化,中国文人的影响和佛教伦理的作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佛教茶文化中国文人佛教伦理
一、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茶与佛教, 亦可谓因缘深长, 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西汉末年, 佛教传入我国, 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 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本意是佛陀的教诫,因而非常重视戒律,禁止僧侣饮酒,但对于具有清心作用的茶不但不排斥,而且大力提倡世人饮用,有香客来朝圣,都会请香客品茶,加之大的寺院多建于山上,山上适合种茶,因而对中国茶文化的开发和发扬有非常大的贡献。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
第一, 僧侣大量饮茶、植茶, 为普及饮茶、推动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 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唐代佛教发达, 僧人云游天下, 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载: “南人好饮茶, 北人初不饮。开元中,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皆许饮茶, 人自怀挟, 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 遂成风俗。”僧人饮茶,获清心保健之功效, 故其多长寿。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 唐大中三年(公元849 年)时,东郡进一僧年120岁, 唐宣宗召问其长寿之秘,僧对曰: “臣少也贱, 素不知药, 性本好茶, 到处唯茶是求, 或出亦日过百余碗, 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佛教寺院多建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 那里生态条件优越, 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这就为爱饮茶的僧侣们植茶提供了条件。《庐山志》记载, 早在晋代, 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僧人植茶十分讲究精耕细作, 故唐代许多名茶出于寺院, 如“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 僧人们种植相传不断。“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 反映了名茶与佛教的天然因 缘。
第二,“茶禅一味”, 创造了饮茶意境, 佛教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贡献。僧侣们饮茶如果只停留在养生提神、清思助谈的阶段上, 则佛教远谈不上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随着禅宗及中国茶文化的兴起, 僧侣们饮茶开始由茶的养生医疗物质功能向佛理与茶道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功能过渡, 通过对饮茶意境的营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道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茶禅一味。在我国历史上精于茶事、工于茶艺、乐言茶道的高僧不乏其人。唐代著名诗僧皎然, 一生爱茶, 作有许多茶诗。他特别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 中年参谒诸禅师, 得“心地法门”, 把禅学、诗学、儒学三位一体来理解。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咏道: “一饮涤昏寐, 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清尘;三碗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所谓道者, 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也。得道, 即把握本质规律。皎然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 在饮茶中求美妙的韵律, 精神爽朗。这与禅宗的“静心”、“顿悟”思想相一致。在饮茶中得到一种精神寄托, 也是一种“悟”,故言饮茶者可以得道, 茶中有道, 佛理与茶道即合二为一。宋代的南屏禅师, 深通茶事, 自称对茶“得之于心, 应之于手, 非可以言传学到者”。能对茶“得心应手”者, 必是精于茶道之人。因为饮茶成了寺院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 到唐宋时期, 我国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在僧侣多达千人的茶宴上, 要坐谈佛经, 也谈茶道, 并赋诗。茶宴有一定程式, 先由主持僧“调茶”, 以表对全体佛众的敬意。然后由僧人一一献给宾客, 称“献茶”。宾客受茶后闻香品尝, 再评茶,称赞茶叶好, 主人品德高。这样把佛教清规、饮茶礼仪与佛学哲理人生观皆融为一体, 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的新途径。
第三, 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茶文化在唐宋以后不仅占领了整个东亚文化圈, 而且在15 世纪以后逐渐传到欧洲, 传向世界各地。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并把茶种带回日本的是唐朝时日本学僧最澄。第一个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回日本的又是日本僧人荣西。其所著的《吃茶养生记》奠定了日本茶文化的基础。元明时期, 日本僧人仍不断来华, 继续将中国植茶、制茶、饮茶技术和茶道精神等方面引进, 并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加以改造, 形成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文化。中国茶文化传入朝鲜约在公元7 世纪的新罗时期, 在朝廷的宗庙祭祀与佛教礼仪中运用了茶礼。
二、佛教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佛教是最能体现东方文化虚静尚柔的宗教。它将现实世界的“无常”之苦归纳为人的主观“业”、“惑”所致,而摆脱苦难唯有依据佛法进行修炼,以达到最高目标即“涅槃之境”。佛教弥补了中国文化中过于世俗的一面,使汉魏以来士人在信仰深处找到归宿,纷纷信奉钻研;唐宋以来士大夫又能在中国化的禅宗中感受到世俗乐趣和心境超越。儒学修理,道教炼形,佛教炼神;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佛教对于中国士大夫的心灵铸造较之于传统的儒
道其实更为深邃。早在魏晋时期玄学的兴盛中即可一窥佛教对中国文化渗透之端倪。
首先,所谓玄学之“玄”就取自《老子》,《老子》、《庄子》、《周易》在当时合称“三玄”。而佛教刚一传入中国,它就在老庄哲学中找到了知音,依附于道家黄老神仙方术使自己得以流布。所以当玄学一兴起,佛教就自然与玄学声气相通。于是士族与有高深理论的佛教相结合,造成了这一时期士大夫时代奉佛不辍的现象。这一时代的佛教兴行般若之学,名士们又尚清谈祟玄理,般若学与玄学的某些相通之处,又造成了士大夫们以玄学释般若、僧侣们以般若附玄学的风气。由于士族与佛教的结合,般若与玄学的相融,使得这一时期的名士如支道林、谢灵运等多奉佛教参佛理,且世代相袭成风。当时思想界把般若学看作玄学,特别是在上层门阀士族中,名士如不懂得一点般若学,就被认为不够名士的派头;名僧如不能谈玄说理,也有失名僧的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禅宗作为佛教的一支尚未形成独立的宗派,但是有些作品中已经充满了对禅理的思考。如晋人王康琚《反招隐》诗中就有“推分得天和,矫情失至理;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更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之句。诗中明显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若要隐逸超脱,遁迹于山林只能是表面的肉体上的“小隐”,真正的超脱隐逸是一种心境,是即使身居“朝市”仍能神思高妙、清心寡欲,这才是“大隐”。这与禅宗“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的主张本质是一致的。而陶渊明则更是深悟禅理,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正合“释祖拈花,迦叶微笑”之神韵吗?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所反映的心理中国文人在此时已可谓与状态是何等的虚静圆融,顺应自然!中国文人可谓与禅佛结下了不解之缘,已经从一种形式的结合渗入到血脉、到灵魂,从此再也化解不开。
唐朝为了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主张儒道释三教并重,故李唐士大夫与僧人交游甚众。虽然如此,但他们的交往多在诗文相投,甚至出现了如王维、白居易那样真正奉佛且深体佛义者。还有些作家如杜甫,虽然受儒家熏陶最著,但还是抵制不住禅的诱惑,说“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杜甫《宿赞公房》)。所以,禅佛情结已成了中国文人内心深处一个不解的结。
中国佛教到宋代之际走入以儒家为本位的三教合一的新阶段。宋元两代统治者仍然支持和利用佛教,但主要是禅宗的天下。进人明清以后,佛教进一步加深与儒学的融合,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与民俗进一步调和,从而某些教义更加深人人心,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基础。
三、佛教伦理的影响
佛教伦理提倡行善积德、普度众生、大慈大悲;体现了其宗教道德的人本性和生态性伦理观。佛教因果观涵括了善恶有报、改恶从善、劝善度人思想, 既注重平等、责任、尊严的社会伦理。本文将主要阐释佛教因果思想中善有善报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人本性伦理, 从世俗的善恶伦理关系中,提出“ 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的教义。认为现实生活的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体现在业力与果报的关系上, 这种关系的表现就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力图以此来达到扬善惩恶的目的。佛教用业报来表达德性与命运的因果关联性, 过去的业决定现在的人生, 现在的业决定着未来的命运。业的理念起到重要的警告作用: 那些功德圆满者将进入极乐之境, 那些不修德而作恶的人将来必遭报应。从伦理教化的功能方面说, 中土佛教的因果报应论起了既安顿人心, 又策励人心的作用,成为中土道德教化的主要理论武器。善恶因果报应把行为善恶与其祸福在自己身上统一起来, 即使不愿意为善者也会在这种强大的道德压力面前产生道德自觉和行善的动力。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体现了德福一致的原则, 对形成一种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如果“德与福”、“恶与祸”本有的善恶因果链被割裂, 造成“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 善良成为善良者的墓志铭”, 那么, 倒退型道德信仰危机便不可避免。“善应当有善报, 恶应当有恶报”, 善恶因果律是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律, 正是这一规律确保了道德的有效性和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律, 一旦人们行为善恶与其福祸的因果链条长期中断或错乱乃至颠倒, 善行贬值、善者罹祸, 恶行增值、恶者得福, 人们必然弃善从恶、趋恶避善。这就是不幸的倒退型道德信仰危机的典型征候。
因果报应思想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业力而发, 都是前世善恶的因果, 而现世的一切善业、恶业, 也必然会在来世中表现, 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它总是给一切善良的人以心灵的期望和诱导, 永远向着善。所谓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业力果报学说与因果轮回联系在一起, 在生与死的轮回之中, 是以爱欲为本源。达不到欲望的要求, 因而生起憎怨的妒忌, 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言行, 成为报应后生于地狱和饿鬼、旁生的原因。知道了欲望的可厌之处,在爱欲这个根本原因上, 舍弃恶念乐为善行, 就可以进入天界与人间。佛教认为面对轮回是一切众生平等, 轮回到何处, 由现在之因, 得未来之果,从而在道德上有预告、预示的作用, 因人的身心活动而引起能力的潜在业因, 势必会招致未来苦乐的人生。是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最大恩人也是自己, 自己可以开创人生光明美好的一面, 亦可把自己推堕苦恼的深渊。佛教与一般宗教的不同, 即在否定外在的主宰神, 重视自己的净化。把生命的层面显示在六道轮回之中, 把这些层面与人的善恶行为联系到一起, 督促人们去改恶从善。
季羡林先生曾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做过非常精辟的论述:“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我国,已有漫长的2000年左右的历史了,可以说一直常盛不衰。直至今日,特别是在港澳台三地,西藏青海,佛教依然相当兴盛,可见佛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并成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曼涛.《佛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
[2] 黄德贤.中国茶道的本质及茶文化的发展[J].茶业通报, 1996(18): 46-49.[3] 茶人之家.《茶与文化》[M], 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0
[4] 赖永海, 王月清.宗教与道德劝善[ M].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5] 魏道儒, 国学精华读本·坛经[M].内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6:
第五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之服饰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发展演变谈谈我拙劣的看法。
正如《中国服饰史》(陈志华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序)所说:“社会制度形成了,它不仅是郑重的,不可违背的,同时也是多彩的,它需要许多外在形式,如皇帝在哪一场合需要如何着装,大臣在哪个礼仪活动中需要根据什么确定衣裳,包括颜色、款式、纹样,甚至细节。对于制度来说,服装也会是个体屈从于社会„„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丰富,生活方式也就越显多样。到一定程度时,穿衣不再是御寒、防雨、遮阳,它成了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求„„当然,对于服装起源,今人有多种说法,不可忽视的是,服装绝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服饰是个体的心理体现,同时也是某一社会集团的表征。服饰的功能是向他人传达自己的社会地位、职业、自信心和其他个体特征。
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已经学会用动物的筋线来缝制兽皮服饰,也已经有了树叶制成的服装。新石器时代开始纺纱,出现麻布、葛布、丝绸、毛织品等。现有很多出土的古迹和史料可见人类着装经历了涂身、文身,用动物毛皮覆盖、加工缝制毛皮到纺织,再到将织物缝制成衣服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对于服饰产生的原因,说法历来不一。保护说是在人类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强调服饰的生理、心理保护功能和实用功能,是说人类为适应气候环境(寒冷)或为使身心不受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身体。装饰说认为服饰的起因来自人类想增加自己魅力的心理冲动。至于不太准确的遮羞说则认为服饰起源于人类的道德和性羞耻。不管起源原因是什么,服饰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么现在我就具体从各个时期的服饰来说说。
先秦服饰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基础。出现了衣、裳、履、冠、冕、袍、深衣等多种服装样式以及各种首饰佩饰等。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最基本的形制——套装式的“上衣下裳制”、“衣裳连属制”、上下通裁的“袍制”以及整合式的上下连属制。上衣下裳形制的确立奠定了我国服装的最初形制。母系社会后期,我国服饰已经发展到上有交领衣,下有裙裳,梳辫发的发式以及佩带事物并存的完整的穿着装饰面目。周代分封制的建立和阶级间等级制的形成致使服饰上的等级区分叫为系统化。周代产生了冕服,包括大裘冕、衮冕、毳冕、玄冕等等。冕服上的图案是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将宗彝、藻、火、粉米等绣之于裳,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周代,除冕服外,还有元端、深衣、袍、裘等。
秦汉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服装的各个方面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演变而成的男子的袍服。袍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思想风尚以及审美倾向。秦汉男子无论文武皆穿袍,袍服领口开得较低以露出禅衣,领口、袖口、底摆都镶嵌着菱形、回形、方格等式的花边。男子还流行佩绶和簪笔。汉代的冠包括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法冠、武冠、建华冠、巧士冠等等共20多种。幅巾在汉末成为流行首服,或以幅巾为雅,或以幅巾为尚。汉代女子最流行的服饰是深衣,衣襟较以前圈数变多,下摆增大,腰身以绸带束得很紧。妇女也穿襦裙,上穿短襦,下穿长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而且长衫还分为三种境界:华服境界、浪漫境界、淡泊境界。衫为宽大敞袖,有单、夹两式,面料主要是纱、绢、布。首服有幅巾、纶巾、小冠、漆纱笼冠、白纱高顶帽等。魏晋时期襦裙的特点为:对襟、束腰、袖根窄、袖端
宽、袖口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边,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有束腰。这时期妇女服饰向繁丽、夸张的方向发展。
隋唐时期男子的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裹幞头、穿圆领袍衫、脚登乌皮靴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并以其为尚。圆领袍衫,即团领袍衫,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唐代女子的日常服装是襦裙服,上着短裙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可戴幂篱。女子还穿长裙,也流行女着男装,女穿胡服。在唐代绘画中经常可见妇女在肩背上披一条长长的画帛,叫做披帛。用金粉或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首服有幂篱、胡帽和帷帽。唐代女子的妆式有花钿、眉饰、斜红、面靥、点唇等等。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实行开明、开放的政策,博采和吸收各方的文化。
宋代男子的公服是圆领袍衫,袍衫又分为宽袍大袖和紧身窄袖两种。宋代实行革带制度,袍衫外系的革带,是区分官阶的重要标志。佩鱼制度,也是区分官阶的标志。宋代官员的朝服式样除了沿袭汉唐之外,又在颈间戴上方心曲领。宋代女子最具有特色的服饰,以直领对襟为主,两腋下开叉,袖有宽窄两式。
下面我再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介绍一下。
满族的旗袍和马褂是很著名的。旗袍是满族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服装,其穿着范围并不限于妇女。旗袍是旗人所穿的一种袍子,分为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的于是的花边。马褂分为纱、单、夹三种,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是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由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棉袍。不同颜色的袍子代表不同的意义。牧民穿的靴子有几种。一种是蒙古靴,用涩面的香牛皮制作。还有马靴、毡靴。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用棉布、绸缎制成。男子腰带上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
维吾尔族的服饰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花帽,维吾尔语称“朵帕”。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也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因地区、职业、年龄和性格的不同,花帽又分为许多不同的样式。有些地区的帽子实际上不是用来戴的,而是用针别在盖头披巾上的一种装饰。它还是一种馈赠亲友的贵重礼品。
朝鲜族素来被称为“白衣民族”。朝鲜族人民非常爱整洁,喜欢穿素色衣服。他们服装的特色在于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系之。朝鲜族的男子的裤子,裤腿和裤裆相当肥大,适合盘腿而坐。裤腿系上丝带,喜欢在上衣外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出门时再加穿一件长袍。朝鲜族的妇女有裙子和袄。裙子分为缠裙和筒裙。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穿绿袄红裙。他们信奉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
大家都知道苗族的服饰是最丰富多彩的。而且苗族的服饰以女装式样最多。一般有两类。第一类,上身着大领或大衣襟,下身着百褶裙,比较华丽。第二类,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衣裙多数用挑花、刺绣、蜡染为装饰,少数无花。苗族的扶植,不管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由妇女自己纺织,自己染色,自己缝制,自己刺绣,废工很大。
黎族的服饰多姿多彩,织物上的图腾丰富多样,体现了黎族的审美情趣和自然的关系。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以藏袍为例,它属于大襟服装,左襟大,右襟小。男式以黑色和白色为最多,领子、袖口、衣襟和底边用绿色或浅蓝色绸子或平纹布镶边。藏族人民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然后搭在右肩上。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黑领对襟上衣,外套坎肩,腰系绣花肚兜,以白布或蓝布包头,下着黑色或者蓝色长裤,打白色绑腿,衣服上有少部分刺绣花纹,身上喜欢背
一个艳丽的彩背袋。白族妇女的服饰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理多穿白色前短后长的上衣或蓝色宽褂,外套黑色和紫色丝绒斜襟坎肩,并喜欢在坎肩右衽上挂银串。腰束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下穿蓝色或绿色长裤,脚踏绣花布鞋。白族服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扎染、挑花、刺绣。
纳西族男子的复转大体与汉族相同。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七星、日月,表示勤劳之意。
还有傣族、哈尼族、佤族等的服饰情况,在此就不再意义例举了。
服饰的起源、发展、作用及其各民族各时代的服饰的特色、代表意义极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寓意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本文参考文献:
《民族民俗风情赏析》
〈〈中国服饰史〉〉
20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