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一谈你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号:09220210705 姓名:杨育健
心理学知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我们只有掌控交际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才能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也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要想成就事业,就要善于沟通,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一个人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你必须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功时,相互交流经验和分享快乐;在失败时相互倾诉和鼓励,从而取得更加辉煌的事业成就。有的人认为有价值的明友很难找到,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随着通信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短,唯一能够将人阻隔开的其实是心理距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需要用真诚和智慧逐渐营造。
许多在人际关系中处理得很好的人说:“做人能否能得心应手,说话只是技巧,攻心才是根本。”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曾说过:“欲成天下之大事,须夺天下人之心”;当代管理大师曾仕强也一再强调:“中国企业在于经营人心”。人心,就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需求与自身的弱点,这些需求与弱点,就是攻心的目标。做人做事,如果不懂人心,即便你口若悬河、也可能会南辕北辙、毫无效果;如果懂得人心,可能只需付出一点点,便能打动对方、化敌为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所以第一次见面时人们大多会对对方的穿着、言行、神情、语调、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人在初次交往
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特别深刻,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个人,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也就是所说的“首因效应”。如果你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就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发挥你的特长与实力,在工作和生活上可能会有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在与别人第一次见面时,要注意细节,各方面都尽可能的积极主动,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热情坦诚、双赢互惠,就像朋友之间交往,应该相互尊重,礼尚往来,虽然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在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利益交换,假如你不和朋友互动,同样朋友也会渐渐疏远你。作为朋友,我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扶持,遇到困难可以为你出出点子等等。再比如说男女之间谈恋爱,相等理论也得到了应用,从古至今,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一直有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思想,才与貌都具有高度的社会欲求性,但是觉得这种想法也有一定的偏颇。
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很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但是需要我们运用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比如说要有一定的相似性,就比较会相互吸引,就是我们所说的夫妻相,夫妻之间相处时间长了,两人之间的表情,说话的语气等等都会很相似,还有个人的仪容仪表、气质、才能等等都是影响一个受不受人欢迎的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压得有时候都喘不过起来了,工作、生活中常常会遭遇到种种的困难和挫折,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不幸和痛苦的事情总会有的,比如失恋、失业、高考落榜等等。一些人为此得了抑郁症、心理疾病,据估计,现代人的疾病80%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加拿大塞里的压力理论中发现当人受到来自外界的紧张刺激时,首先进入警戒反应期,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等生理变化。如果外界的压力刺激持续下去,身体的抵御能力不能再坚持时,就会进入衰竭期,使身体严重受损。
遇到困难挫折并非就是世界末日了,面对压力,应该有正确、健康的应对方式,比如说:
可以寻求社会帮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朋友、亲戚、同事等他们手中的资源,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支
持与帮助,也可以向他们述说自己的一些压力,使压力可以得到发泄与释放。
积极筹划与行动。面对压力时,立足于直接解决问题、消除压力的根源,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积极关注事态的发展。面对困难时,不要一直去想困难会使我怎么样,要去多想想困难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积极地采取措施,正确地面对。
认知重组。一些不好的认知或消极的想法只能使我们感受到压力更大,通过认知重组可以改变我们对情境掌握能力的认知,从而使得事件不成为压力事件。就像遇到考试时,我们经常会面对着镜子说,“我能行”、“我可以”、“我会成功的”、“加油”等等,给自己打气,往往这样考试时,会自信心更加足,心态也会很好。
放松、宣泄和积极转移。遇到问题是,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等方法来消除紧张,我们也会看到有一些公司,休息室会放一个大的沙袋,可以让员工在休息室内放松,并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与压力,使员工宣泄完能够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此外,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转移对压力的注意力,先把不开心的事情放在一边。
在《心理操纵术》这本书看到这样一个例子:某直销企业准备提高产品价格,但它知道贸然提价肯定引起直销员们的反对。于是当“新”产品(包装改变、容量改变,性价比降低)推出时,原来的产品改为“预定销售”:要购买原来的产品,需要先预付登记,然后等一周时间才能拿到手,并且购买数量有限;而“新”产品则马上就能到手。过了段时间,该直销企业终止原来产品的供应,全面销售“新”产品,没有引起任何质疑。
它是以微不足道的进展步步为营最终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的策略。不经意间,人家发现一家直销企业或者一位直销员怎么突然就成功了,或者一笔很大的交易突然就做成了。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这种“冷水煮青蛙”的“登门槛效应”在直销经营的过程中应用颇广。
在单位里,作为领袖的团队领导人的职责更为重要。他需要管理好整个团队的成员,让他们为一致的目标去努力。要想高效地管理好对原本业务不精通的团队,要肯定团队里每位成员的价值,忽略他们的缺点,相信他们在这个单位里,在这个团队里奋斗都能有光辉美好的未来,久而久之,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产生了。
气质一般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沾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气质本身并无优劣、好坏之分。与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也无直接关系。然而气质与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反应是有关联的,因此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胆质汁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为人直爽坦诚,工作主动,行为果断,爱指挥人,心境变化剧烈,情绪明显外露。但自制力较差,容易感情用事,行为具有攻击性,又可称为“好斗型”。他们对工作生活中碰到的眼前困难能坚决克服,但短期内不能解决困难,则会情绪低落,主动性较差;这种人的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爆发力很好,同时,情绪和情感消失的也快;智力活动灵敏有力,但理解问题时容易粗心大意;意志力坚强,不怕挫折,勇敢果断,但容易冲动的缺点会影响决策;他们在工作中热情很高,表现出雷厉风行,顽强有力。
多血质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善于交际,情感易外露。对一切吸引他的事物都会做出兴致勃勃的反应,在群体中比较受欢迎,语言富有感染力,表情生动,反应灵敏。但情绪不稳定,喜怒易娈,常有不守信用的行为表现。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事物的热情维持时间不长,灵活性高,活泼好动,但往往不求甚解;工作适应能力强,讨人喜欢,交际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风异思迁而显得轻浮。
粘液质人安静,稳重,反应迟缓,沉默寡言,善于忍耐,不尚空谈,富有理性。情感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行动缓慢沉着,善于完成需要意志力和长时间注意的工作。有时情感过于冷淡,行动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缺乏创新精神。灵活性差。情绪比较稳定,冷静踏实;对工作考虑周到细致,坚定的执行自己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已经习惯了的事情表现出高度热情,而不易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
抑郁质的人孤僻,好静,行为迟缓,多愁善感,感情细腻,沉稳冷静,情绪体验深刻,富于想象,工作认真,不轻易许诺。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察觉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在群体中周到地领会别人的想法与感觉,但不善与人交往,在处理事情上优柔寡断,主动性较差;在工作中常显得信心不足,缺乏果断,交际面窄,孤独感强烈。
通过了解这四种气质人的特征,可以因人而异,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以后的
工作中去,掌握了这四种气质的人适合干哪些工作,就可以有的放矢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使工作更加事半功倍。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是群居动物,这就需要我们与他人交往,即使有时我们心里很多不开心,不乐意,但是这是我们生存的必然。通过马前锋教授给我们讲授的心理学知识,我觉得我能够初步把一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但是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观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使自己在如今竞争残酷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篇:高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化学是研究物质构成原理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化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通过指导我们生产活动和衣食住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高中化学知识涵盖面广,很多知识点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高中化学知识在我们衣食住行中的应用及应用原理,然后分析了化学知识对我们健康生活的指导意义,并在论文最后阐述了化学学习和教学的生活化问题。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应用 生活化教学与学习
前言: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概念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与生活活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从生产活动中发现化学知识,总结归纳成为学科知识,然后通过教学传授给后辈;后辈们则再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和创新创造中。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素材,从而有助于培养化学思维,巩固课堂上的知识要点。
一、高中化学在衣食住行中的??用及其原理
生活中,我们会使用洗衣粉洗净衣物,但如果衣服沾染锈渍,则无法用洗衣粉去除。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课堂上的化学知识:金属铁能与草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溶于水的盐[1]。因此,在生活中草酸一般用作除锈剂或者用于除去白色衣衫上的墨水污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草酸是一种可以致人死命的危险物质,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饮食方面也有很多化学知识的体现。比如,当我们自己制作面包时,如果仅仅使用面粉和水揉成面团,那么蒸出来的面包会变成面疙瘩,根本不像面包店里的蓬松柔软。面包店之所以能够制作出松软可口的面包,是因为他们明白面包制作里面所蕴含的化学反应:面团经过分割后失去了部分二氧化碳,需要酵母菌发酵以重新产生新气体,使面团再充气变软。为了加速这一过程,面包房在揉面时会加入发酵粉,取代酵母菌发酵。发酵粉由酸性盐和小苏打混合而成,加水后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加入了发酵粉的面点在烘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溢出,使得面包中产生像蜂窝一样的小孔,变得蓬松柔软。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化学原理,那么在家就可以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面包了。
家里的水壶用久了,里面会结一层厚厚的水垢。水垢不仅影响烧水的速度,还可能会导致水壶爆炸。那我们该如何去除这些水垢呢?通过课堂知识,我们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极易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因此,想要去除水垢的话,我们可以在水壶里加入少量的食醋,利用碳酸钙与醋酸的中和反应,将水垢溶解掉。
我们都知道,新房子装修后,不能立即住进去。这是因为装修时常常用到的各种贴面板和密度板中含有甲醛,这种物质是国际卫生组织公认的致癌物质。根据相关材料,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通常为3到5年[1]。了解这一知识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新房子装修后多久才适合居住。
随着汽车和工厂越来越多,废气的排放也相应增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问题息息相关。
二、高中化学对我们健康生活的指导意义
化学知识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化学,了解物质的构成原理,就可以知道哪些物质对我们的健康有利,哪些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比如,许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有害健康。其实,香烟点燃后,会产生尼古丁类物质。尼古丁具有挥发性、气味刺激,能够麻醉人体的中枢神经,过量的尼古丁会造成呕吐、晕眩甚至中毒死亡[2]。除此之外,香烟在燃烧中还会产生氮化物、醛类、酚类化合物以及其他的放射性物质等,导致吸烟者容易出现冠心病、高血压、肺癌、心肌梗塞等疾病。烟气对不同人群的危害不同,以儿童、孕妇为最。因此,吸烟有害健康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3]。
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知识分析生活用品的成分,来对我们的健康生活做出指导。比如说,在了解到人体脸部皮肤主要呈微酸性后,就可以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pH试纸知识鉴别我们所使用的爽肤水的质量。pH值越接近皮肤的pH值,就表明爽肤水越好,越容易被皮肤吸收同时也不会破坏皮肤固有的环境[1]。
三、实现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与学习
高中学习无疑是枯燥的,但如果将化学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就能够加快同学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培养我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我们展示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让我们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老师在教习“臭氧性质”这一章节时,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同学们感受雨后空气的变化,并让同学们对这种自然想象做出独立思考。授课时,再引出雷电把空气变成臭氧、臭氧可以清洁空气的知识点。通过这么一个过程,就能让我们对雨后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有一个科学、具体的理解[4]。
学习化学时,我们也可以自主地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加深自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只有将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触类旁通,轻松学习化学。比如,在学习二价铁氧化原理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进行理解。在学习乙醇和乙酸能够转化为带有果香的乙酸乙酯时,我们就可以联想到生活中“酒是陈的香”的说法。
结语
化学与日常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我们学习化学,不仅仅是用来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或问题,从而发挥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指导意义。从另一方面讲,将课堂上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成垒.高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7(3):42-42.[2] 皮杨纯.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6(26):104.[3] 李梓仪.生活中的高中化学现象趣谈[J].科技经济导刊,2017,(02):148.[4] 田欢.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策略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24):14.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那天起,人们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了逐渐深刻的了解。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原始人“涉猎计数”与“结绳记事”等种种传说。可见,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已产生了数学的开端和萌芽。在bc3000年左右巴比伦和埃及数学出现以前,人类在数学上没有取得更多的进展,而在bc600—bc300年间古希腊学者登场后,数学便开始作为一名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登上了人类发展史的大舞台。
如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此外,社区和机关大院门口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则是平面几何中直线图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了解和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步的。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让同学收集和开发自己生活中的素材,感受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大家感受生活与数学同在,来体验数学自身价值。
2.让同学们领悟数学,思想升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自身有效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让同学们会用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让自己学会应用数学,达到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
三、研究过程
1.成立课题小组(第一学期第12周)。
2.开题(第一学期第13周)。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介绍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立意、课题论证和实施计划。
3.研究。(第一学期第14周至第二学期第15周)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本课题小组同学积极参与,利用课余、课外时间,通过数学课本、化学资料等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和计算,还有部分同学对研究成果通过实验来验证,体现了大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有关“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写成小论文。
四、课题:“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 小论文:不等式、数列、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懂得了很多。以前学数学一般是理论性的比较多,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学了不知道怎么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所得,不在于取得什么成果,而是培养一种思维习惯,一种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问题并进行研究的习惯。当我们在黑板上写字,用力过大而将粉笔折断时,是否想到了粉笔多长才是最优化长度;又当我们去打电话时,是否能够联想到这类似于“函数模型”,从而求出电话费与时间的函数。甚至当我们玩游戏时,能否用离散和概率的思想。不禁一笑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些问题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们的复合与延伸,就可能涉及到今日科学的前沿。
另外感觉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不够宽,例如老师给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我们知识浅薄,最终我们选择了“函数、不等式、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进行探索、研究。对问题数据计算还可以,但对计出的数据找规律时,就遇到了困难,老师给我们作了指导。在如果平时学习时,多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做起研究性学习就更能得心手。
研究性学习毕竟是个集体项目,它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而且也培养了大家的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精神。所以组成小组后,我们组就常常在一起讨论题目,等到讨论成熟后,就进行计算研究。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在一起如果做出一些东西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是 研究性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所在。
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以及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研究性学习小组,也给了我们一次简单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体验。科学工作所需要的严谨,大胆都在这样活动中有着完整的体现。使我们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这些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那天起,人们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了逐渐深刻的了解。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原始人“涉猎计数”与“结绳记事”等种种传说。可见,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已产生了数学的开端和萌芽。在BC3000年左右巴比伦和埃及数学出现以前,人类在数学上没有取得更多的进展,而在BC600—BC300年间古希腊学者登场后,数学便开始作为一名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登上了人类发展史的大舞台。
如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此外,社区和机关大院门口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则是平面几何中直线图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了解和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步的。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让同学收集和开发自己生活中的素材,感受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大家感受生活与数学同在,来体验数学自身价值。
2.让同学们领悟数学,思想升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自身有效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让同学们会用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让自己学会应用数学,达到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
三、研究过程
1.成立课题小组(第一学期第12周)。2.开题(第一学期第13周)。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介绍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立意、课题论证和实施计划。
3.研究。(第一学期第14周至第二学期第15周)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本课题小组同学积极参与,利用课余、课外时间,通过数学课本、化学资料等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和计算,还有部分同学对研究成果通过实验来验证,体现了大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有关“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写成小论文。
四、课题:“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
小论文:不等式、数列、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见附件1)
五、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懂得了很多。以前学数学一般是理论性的比较多,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学了不知道怎么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所得,不在于取得什么成果,而是培养一种思维习惯,一种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问题并进行研究的习惯。当我们在黑板上写字,用力过大而将粉笔折断时,是否想到了粉笔多长才是最优化长度;又当我们去打电话时,是否能够联想到这类似于“函数模型”,从而求出电话费与时间的函数。甚至当我们玩游戏时,能否用离散和概率的思想。不禁一笑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些问题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们的复合与延伸,就可能涉及到今日科学的前沿。
另外感觉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不够宽,例如老师给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我们知识浅薄,最终我们选择了“函数、不等式、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进行探索、研究。对问题数据计算还可以,但对计出的数据找规律时,就遇到了困难,老师给我们作了指导。在如果平时学习时,多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做起研究性学习就更能得心手。
研究性学习毕竟是个集体项目,它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而且也培养了大家的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精神。所以组成小组后,我们组就常常在一起讨论题目,等到讨论成熟后,就进行计算研究。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在一起如果做出一些东西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是 研究性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所在。
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以及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研究性学习小组,也给了我们一次简单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体验。科学工作所需要的严谨,大胆都在这样活动中有着完整的体现。使我们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这些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完成时间:2010年8月
附件1
小论文:函数、不等式、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小组
第一部分 不等式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等式有: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平均值不等式。前两类不等式的应用与其对应函数及方程的应用如出一辙,而平均值不等式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生产和建设中,许多与最优化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通常可应用平均值不等式来解决。
包装罐设计问题
1、“白猫”洗衣粉桶
“白猫”洗衣粉桶的形状是等边圆柱
若容积一定且底面与侧面厚度一样,问高与底面半径是 什么关系时用料最省(即表面积最小)?
分析:容积一定=>лr h=V(定值)
=>S=2лr +2лrh=2л(r +rh)= 2л(r +rh/2+rh/2)
≥2л3(r h)/4 =3 2лV(当且仅当r =rh/2=>h=2r时取等号), ∴应设计为h=d的等边圆柱体.2、“易拉罐”问题
圆柱体上下第半径为R,高为h,若体积为定值V,且上下底
厚度为侧面厚度的二倍,问高与底面半径是什么关系时用料最
省(即表面积最小)?
分析:应用均值定理,同理可得h=2d∴应设计为h=2d的圆柱体.第二部分 数列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很多问题都与数列密切相关。如分期付款、个人投资理财以及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都可运用所学数列知识进行分析,从而予以解决。
按揭货款中的数列问题
随着中央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购置房地产按揭货款(公积金贷款)制度的推出,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扩大了内需,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按揭货款(公积金贷款)中都实行按月等额还本付息。这个等额数是如何得来的,此外若干月后,还应归还银行多少本金,这些人们往往很难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就来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若贷款数额a0元,贷款月利率为p,还款方式每月等额还本付息a元.设第n月还款后的本金为an,那么有: a1=a0(1+p)-a, a2=a1(1+p)-a, a3=a2(1+p)-a,......an+1=an(1+p)-a,.........................(*)
将(*)变形,得(an+1-a/p)/(an-a/p)=1+p.由此可见,{an-a/p}是一个以a1-a/p为首项,1+p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日常生活中一切有关按揭货款的问题,均可根据此式计算。
第三部分 函数的应用 我们所学过的函数有: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幂、指、对数函数及分段函数等八种。这些函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代数中的函数知识是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一元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元一次函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买卖特别是消费活动时,若其中涉及到变量的线性依存关系,则可利用一元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随着优惠形式的多样化,“可选择性优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采用。例如超市购物,购买茶壶、茶杯时有两种优惠方法:(1)买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这时可以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运用解析法将此问题解决。
设某顾客买茶杯x只,付款y元,(x>3且x∈N),则
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用第二种方法付款y2=(20×4+5x)×90%=4.5x+72.接着比较y1y2的相对大小.设d=y1-y2=5x+60-(4.5x+72)=0.5x-12.然后便要进行讨论:
当d>0时,0.5x-12>0,即x>24;当d=0时,x=24;当d<0时,x<24.综上所述,当所购茶杯多于24只时,法(2)省钱;恰好购买24只时,两种方法价格相等;购买只数在4—23之间时,法(1)便宜.二、三角函数的应用
在山林绿化中,须在山坡上等距离植树,且山坡上两树之间的距离投影到平地上须同平地树木间距保持一致。(如左图)因此,林业人员在植树前,要计算出山坡上两树之间的距离。这便要用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
令C=90 ,B=α ,平地距为d,山坡距为r,则secα=secB =AB/CB=r/d.∴r=secα×d这个问题至此便迎刃而解了。
完成时间:2010年8月
第五篇: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知识的学习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知识的学习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含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
①感性知识:主体对事物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②理性知识:主体对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
①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
①具体知识:是对于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件反映,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
②抽象知识:对已知事实概括性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原则
3.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的重复程度:
①符号学习:词汇学习
②概念学习:共同关键特征、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概念关系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①下位学习:新观念→原有观念
河南招教网
微博:@中公河南教师招聘
A、派生类学习B、相关类学习
②上位学习:原有基础上→归纳
③并列结合学习(如:需求与价格)
4.知识学习的过程。
①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内在加工过程。
②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5.知识学习的作用:
——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6.知识的获得:①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②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
7.知识直观。
(1)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像直观;③言语直观。
(2)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特点;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⑥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感知规律:A、强度率 B、差异率C、活动率 D、组合率
8.知识概括。
(1)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河南招教网
微博:@中公河南教师招聘
(2)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讲鸟:燕子(正例),蝙蝠(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举例纠正概念误区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同类、异类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错误观念:个体日常直觉经验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知识体系。
10.错误观念的性质:(1)广泛性(2)自发性
(3)顽固性(4)隐蔽性。
11.错误观念转变的条件:
(1)对现有观念的不满;
(2)新观念的可理解性;
(3)新观念的合理性;
(4)新观念的有效性。
12.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
(1)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
(2)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
(3)引发认知冲突;
(4)鼓励学生交流。
13.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瞬时记忆。贮存时间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约为2秒到1分钟。
(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河南招教网
微博:@中公河南教师招聘
14.遗忘及其进程。
(1)遗忘: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者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15.遗忘理论。
(1)痕迹衰退说: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消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最古老(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2)干扰说: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前摄抑制、后摄抑制。——占统治地位
(3)同化说: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奥苏泊尔
(4)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弗洛伊德: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16.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更多推荐:河南招教网http://he.zgjsks.com/ 河南招教网
微博:@中公河南教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