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

时间:2019-05-14 19:4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

第一篇: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

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

如果温习一下清史,尤其是晚清新政,不难发现地方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纵览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央集权实属必不可少的一环。19世纪德国、意大利的统一,使国力大增,而英法在此前的几百年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中央集权。美国独立后,临时性的邦联政府难以实行对13州的有效统治。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实际上诞生于1789年通过的《合众国宪法》,它规定了美国的统治与治理的性质,是一份体现了联邦党人中央集权思想的历史文献。

《共产党宣言》里说的“现代的国家政权”完成了“政治的集中”(political centralization),是高度集权统一的。这是任何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的中央集权始于秦朝的郡县制,历史悠久,但由于地域广大,交通不发达,“溥天之下”的中央权力往往不能深入地方,故有“天高皇帝远”之说。封建虽废,实际上是上下悬隔,藩镇割据状态在各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方甚至与世隔绝。晚清有人倾心于无政府主义,其理由就是中央政府历来对地方并无治理之力,倒是无政府主义切近现实。

中央政府衰弱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晚清中国国力分散,几乎不是统一的国家。刘鹗在《老残游记》的第一回就用八桅大船来比喻大清帝国,八个管帆的“各人管各人的帆,仿佛在八只船上似的,彼此不相关照”。确实,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是晚清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在财政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地方督抚以厘金的形式自筹军饷,从此“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中央几乎不能插手地方。督抚权力虽大,对地方上层层复层层的贪渎也苦无办法。在美国汉学家费维恺眼里,晚清政府征税能力很弱,与明治时期的日本形成鲜明对比。国民收入中受中央控制的部分仅约3%,政府不能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无从谈起。中央财政能力如此低下,却以“仁政”“德政”自欺欺人,国家在面临内乱或外侮的时候无法调配各地资源,也在意料之中。

实行新政而没有强大的中枢,这是晚清十年的基本特点。戊戌变法时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成立,足以表明地方意识太强,暗含了分裂的种子。辛亥革命后各省独立,国家税收几乎停顿,“共和”只是弱政府的招牌,为无政府状态和割据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合法性。袁世凯去世后,地方势力更加不可阻挡,战争频发。后来一些名流深恐中央集权伤及自己的地方利益,鼓吹“联省自治”,他们好像怀念秦以前“封国土、建诸侯”的时代,或想回到统一前的德国、意大利,回到已经被历史证明完全失败的邦联制下的美国。

北伐胜利后,财权下行的趋势得以扭转,国民党政府的国库收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明显高于晚清,但是中央集权的程度离现代化的要求距离甚远。决定性的转变则发生于1949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成功,峻厉的中央集权为现代化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上海解放后不久,金融投机活动导致银元涨价三倍,随后物价大幅上涨。中央统一部署,取得平抑物价的重大胜利。到了1950年春天,全国财政收支大致平衡,银行存款大大增加,社会的稳定又进一步保证了经济的稳定。所有这一切都是统一财政的结果。政府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5亿元增至1951年的133亿元,到了1957年,财政收入约占经济产值的30%,这一中央集权的趋势是现代化进程的切实体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恢复国民经济,推行社会改革,都有赖于中央集权。是否实行有效的中央集权,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考察中国现代化成败的衡量标准。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撰于1974年至1980年之间,采用历史纵深的视角探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这一特点也反映于1986年费正清撰写的《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两部著作都从18世纪末开始着笔,作者不戴冷战的有色眼镜,对新中国的成就表示肯定,但是视角、概念与表述都与国内同类著作非常不同。

《中国的现代化》指出,始于18世纪末的政府衰弱现象终于在1949年以后改观:“在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一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跟过去真正彻底地决裂了。”“一个单一而有权威的中央政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整合的“首要因素”。可以说,中央集权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巨大贡献。该书比较了中、日、俄三国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前期的现代化过程,认为“中国的中央集权程度一直低于日俄两国相应时期的水平”。在作者看来,中央集权与市场刺激机制、法治社会和个人自由非但不矛盾,还能有效促进。罗兹曼等人认为人民公社时期“分权化现象又有进一步发展”;费正清则强调公社追求内部自给自足的目标,偏离各地区平衡发展的正道,实际上促成了“分散主义”和一个个孤岛。《中国的现代化》对农村问题也别具只眼,作者发现,生产队(往往由自然村组成)在财务上是无法有效监管的独立王国,“这就使地方主义成为无法治愈的顽症”。作者并不讳言在有的时期中央有点失控,“整个70年代,中央政府一直比较软弱。中国没有建立起足以强化中央利益的对地方上的牢固控制。实际上,是地方的情况而不是中央的方针决定了国家的大多数政策。”这样的观点未必正确,但绝不愚蠢——因服务对象是美国有关部门。美国学者对中国的分析和评价体现了他们对现代化和治国之道的理解,很多地方触及我们的盲点,今天读来仍然未觉过时。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央集权为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并没有理顺各种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中央集权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必须与增强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等新目标相适应。政府下放审批权,调动地方和个人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并不意味着听任地方主义和费正清所说的“分散主义”对现代化进程造成破坏性冲击。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甚至更为严重,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扭转。有效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必须充分体现一致性,比如就环保、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来说,不容许城乡或不同地区继续采用不同标准,甚至放任自流。新的税种(如房产税、遗产税)的推行、实行全民财产申报制度又对中央统一事权提出更高要求。一些先发国家的经验值得参照。例如美国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国内税务局(IRS)等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保证,对我国而言,建立起可以在能力和权威上与之相媲美的中央集权机构,其意义不下于一场革命。

如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加强灵活的中央集权,提升整个国家的治理程度,那将是中国人民最大的福祉。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作业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有两点重要思想:

1、“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2、“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文化体系一样,既有它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它消极、落后的一面。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给后人的文化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而后人总要对前人创造的成果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反复的筛选,作出明智的抉择。传统文化给今天以启示,又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生活的选择。同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毛泽东更倡导“推陈出新”,没有创新,传统文化就丧失了生命力,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只有对同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本国文化,扬长避短,融合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而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有这几点:

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

二、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 治思想等等)。

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只有儒家伦理才能治疗以上社会疾病。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在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是一项头等重要的社会工程。提高人的素质,除了提高人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外,还应重视道德理想、高尚人格和情操的培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

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引言: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

如果人类文明犹如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在那里?请看看中国的长江。目前在长江上游,部分地区还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如摩梭族的“母系社会”等;在长江中游,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属于农业社会;在长江下游,南京一带已经是城市连片,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在长江入海口,上海已经在发展新经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正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可以依次发现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是人类文明从长江上游流到了下游入海口。

如何来解释这个人类文明长河的“长江模型”呢?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论,有进化论和循环论之争。本文分析现代化理论对文明进程的理论解释。事实上,在20世纪后50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产生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新现代化理论(如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它们对文明进程的解释有所不同。

二、文明与经典现代化

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批科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并出版了一些著作,如《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勒纳1958)、《经济成长的阶段》(罗斯托1960)、《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布莱克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和《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特1966)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后来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Class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要素:经典现代化的理论涵义、经典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经典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经典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目前,关于经典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经典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例如,美国学者布莱克教授(1966)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Prehuman)向人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传统文明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第三次转变就是现代化。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三大阶段:原始社会、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现代化就是一个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三、文明与后现代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美欧国家广泛传播,后现代化理论(Post-Modernization Theory)是这些思潮的一个集合。后现代化理论包括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等内容。

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在贝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有着某些不同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第一阶段。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

如果说,后工业社会描绘了后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社会图景,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在文化领域后现代化与经典现代化的巨大差异。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

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结果是后现代性,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Inglehart 1997)。

根据后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包括三大阶段: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如果考虑到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实际包括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两个阶段,那么,人类文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四、文明与新现代化

在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研究孕育了许多新思想,例如德国学者胡伯教授(1985)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贝克教授(1986)的再现代化理论(Reflexive modernization,有人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等)、查普夫教授(1991)的继续现代化理论、图亚江教授(1991)的新现代化,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特教授(1998)的多元现代性和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1998)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等。

根据生态现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就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社会的特征是生态现代性。根据再现代化理论,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是再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射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继续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可以继续现代化,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多样性。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继承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其他新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成分的同时,建立了新的理论范式。它既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文明发展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

(1)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先后发生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等四次意义深远的革命,文明进程依次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 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十六个阶段;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会有新发展等。(2)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人类文明进程是不同步的,不同国家在文明进程中有不同表现。如果以文明的四个时代为横轴,以社会发展水平为纵轴,可以建立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不同国家可以在文明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人类文明进程的路线图。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直线的,社会生产力在提高,但发展方向和结构变化发生了几次转折,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作为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要素:广义现代化的理论涵义、广义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广义现代化的结果(两种现代性)、广义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要素基本内容

定义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明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也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保持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分别发生在先锋和后进国家和地区里。

过程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两次现代化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特点。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结果第一次现代化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第二次现代化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

动力第一次现代化动力是资本、技术和民主等,第二次现代化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力资本等。

模式两次现代化都有多种模式,都具有路径依赖性;综合现代化模式将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战略选择。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般而言,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明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也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保持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分别发生在先锋和后进国家和地区里。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简称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阶段简称为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广义现代化第一阶段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法治化、理性化、世俗化、分化与整合、社会流动、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广义现代化第二阶段的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它目前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民主和理性、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广义现代化进程遵循四个基本原理(2004):进程不同步原理、空间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和地位可变迁原理。具体而言,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现代化水平和要素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世界现代化水平分布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对地位和相对差距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变化是有规律的。就相对水平而言,在20年内,世界大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大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和初等发达国家地位升级的概率约为10%,降级的概率约为20~30%。

我们(2003)对世界131个国家1960~2000年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评价,发现1960年约有14个国家完成经典现代化,2000年约有61个国家完成或基本实现经典现代化,有24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同时有60多个国家没有完成经典现代化,有2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一些少数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这表明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有事实依据的。

结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篇章。经典现代化描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等刻画了工业时代以后的文明发展,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十六个阶段和两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现实反映。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描述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或者说观念层面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要把握这样几个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是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指封建社会)相联系、有其特定历史阶段标志的传统型的文化。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传递性(继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流动过程。③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实际是基于对其他文化模式比较后的结果(这里主要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方欧美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④特点的总结只能取其大要,难以周全。以主要特点为纲,次生(派生)特点为目;以类相从,辩证分析-既避免一味赞美的理想化,也不可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派生性特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思维方式上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主中庸,西方人主竞争;中国人取相对,西方人取绝对;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讲直率;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由孔子提出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中庸思想强调,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事、于物都要取一种执中和适度的态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传统中国,中庸思想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渗透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上,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思想的派生性特点有三方面:一是调和折中的处世方法;二是温良和顺,忍耐性强的人格特征;三是重安定,忌变革的社会心态。中庸之道的从正面效应讲:①有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因素。②主张和平,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③刚柔相济,有理有节的处世之道。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行为有致,社会有序。从负面效应看:①调和矛盾,强求平衡,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②容易形成因循守旧,恪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个人的惰性心理及抗争意识的缺乏。

2)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制或家族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就是宗法制度以及由宗法制延续变化的封建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家国一体”,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架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族(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宗族)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国家的治理机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实际是家族关系和家族原则的外延。家与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三纲五常”来概括。这种家族本位的文化派生出一系列特点;①崇宗敬祖的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②尊老重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③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④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⑤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务实、求稳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其派生特点是:①重经验、重感性认识;轻科技,不追求精密严谨的思辨体系。②安土重迁、安定自保与知足守成的社会心态。③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价值观念。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

5)专制集权一贯制的权威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表现。

中国自奴隶制时代就形成专制主义的政体,至封建社会而高度强化,由此形成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农耕经济、儒法学说、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分别构成专制集权政治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派生特点是:①民主精神的缺乏(有民本,无民治)。②官本位意识。③君权至上和君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④苟且心理和奴性意识。

6)宗教影响的弱化与泛神论性质的宗教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本(以人为核心)文化而非神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是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①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②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③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④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独断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明显对比。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即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

2)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等等)。

3)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即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比如“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竖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它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制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重构观,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奋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昭示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支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泛,响应之热烈,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开辟了道路。1986年产生了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期间,邓小平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些基本要求,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确定了繁荣文化的方针,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创建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进行文化建设,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就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二)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

(三)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下载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化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有益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化与和谐社会

    **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走向现代化的试错史。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事件,都必须以这张大幕作为背景,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理念后,十六届四......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如果现在立刻让大家说出几条全人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的话,大家会想到什么?我想肯定是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制吧,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仁、义、礼、智、......

    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福建省电力公司这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实践与探索,对当前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

    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儒家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并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的精华是我们今天需要着力去继承和弘扬的。但是,由于中国儒家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要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来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遵义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小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国内外。那就让我在这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遵义吧。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大全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文化与教育血肉相连,一个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离不开其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复杂性,同一文化要素都有可能对......

    《古代文化与现代化》

    浅谈古代文化与现代化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有: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并没有框架性的作用,真正建立框架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文化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