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民以食为天。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到治国之道, 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逢年过节, 亲友聚会, 喜庆吊唁, 迎来送往, 乃至办一切有人参加的事情, 不管是喜是悲, 不论穷富贵贱, 似乎都离不开吃。故《礼记》云: “ 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出盘则是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又可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 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理性而知性的中国人形象在饮食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就是科学搭配食物。《论语·乡党》云:“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气,即谷食、饭料。也就是说在饭桌上的肉再多,也不要超过米饭的份量。的确,从现代饮食文化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养生问题。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古代儒家的食礼中也反映了这一具体文化特征,而且农业文明下自然会以素食为主要食物。孔子要求人们在主辅食品的搭配上,要合理而科学,以主食为主。主辅食品搭配得当,能充分利用动、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人体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在《礼记·内则》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多种正餐和调味酱相互搭配的例子。而孔子在《论语》中也着重提出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尤其是正餐与调味食品之间的轻重主次与佐餐的地位。他甚至于认为“不得其酱,不食”,意指正餐必须要由合适的调味食品来配伍,而且对于给正餐调味的佐餐食品的“气”与“性”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中式餐饮一般采取圆桌共餐的形式,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中式餐饮的就餐形式即体现了中国餐饮文化传统的某些特点),国人长期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甘、美、善——饮食审美思想的萌芽,《说文》释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膳同意。”“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中国的饮食审美思想从“甘、美、善”中得以发展。“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出自《吕氏春秋》,其中的“五味调和”是对和谐美得探求,是中国传统烹饪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界。“五味调和”理论的形成,是先秦时代人们对长期饮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先秦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饮食审美意识的反映。
中餐之美不仅表现在味道上,而且在形式上、颜色上、器具上,甚至在服务人员的服饰上,都透着美的成份,让人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冲击和享受。可见,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日常生活中,向来都是注重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守礼义,这也是中国人的尚礼传统。讲究饮食文明无疑也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而国人对饮食文明的要求,首先是从孔子开始的。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
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第二篇:《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孙 熙 国
(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山东大学 马列部,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诸子之学皆源于《易》。就墨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为:贵节非乐,贵兼泛爱,尚用尚齐,兴利节用,尚力自苦,尚贤尚同,右鬼薄葬,非礼非命。以此为参照,考诸《易经》,不难发现,墨家思想的许多方面,如尚节、尚力、尚用、兴利等,皆可在《易经》中见其端绪。
关键词:易经;墨家,尚节;尚力;尚用;兴利
Zhouyi's Text and the thought of the MO school
SUN Xi-guo
(Center for Zhouyi &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Teaching Division of MarxLenin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All of the learning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Pre-qin dynasties originated from Yi.The thought of the school of MO characterized with upholding frugality and resisting rites & music;advocating pan-love, utility, laboring, self-hardship, sages, ghosts, thrifty funeral, and promoting what is beneficial;resisting rituals and not believing fate and destiny.Basing on thi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discover that many aspects, such as advocating frugality, laboring, utility and promoting what is beneficial, of the thoughts of the MO school originated from I Ching.Key words:I Ching;MO school;advocating frugality, laboring, utility and what is beneficial
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见陈立夫主编《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台湾中华书局)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朱彝尊《经义考》卷二•易一)这话恐有一定道理。既然同称为《易》,三者在一些基本点必定是相同的,卦象应是三易能够对话的桥梁。因此,我们认为,墨家和儒家、道家一样,也同《周易》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将从象数与义理两个方面具体讨论《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的关系。为了讨论的方便,首先请允许我们从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谈起。
一、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1.《庄子•天下篇》论墨家
《庄子•天下篇》把墨家列为首家。其云:‚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肔闻其风而悦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鑡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鑡,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于王也远矣。‛‚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综《庄子•天下篇》所述,墨家思想有如下5个特点:(1)节用;(2)非乐;(3)泛爱兼利;(4)不异(尚同);(5)自苦。
2.《尸子•广泽篇》论墨家
《尸子•广泽篇》把墨子思想的特点简要地概括为‚贵兼‛。其云:‚墨子贵兼,孔子贵公。‛梁任公解释这句话时说:‚墨子贵兼者,墨子主兼爱,常以兼易别。故墨子自称曰:兼士。其非墨家者,则称之曰:别士。‛(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第65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
兼爱应该是墨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孟子在批评墨子和杨朱时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也是把兼爱作墨家思想的特征,予以鞭挞。同时,兼爱也是与尚同(无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思想特征,尚同是兼爱的理论基础,兼爱是尚同(无异)在社会伦理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3.《荀子•非十二子》论墨家
《荀子•非十二子》批评墨家时说:‚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鑢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鑣也。‛
根据以上所论,墨家思想特点又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上(尚)功用;(2)大(尚)俭节;(3)鑢(无)差等。
4.《荀子•天论》与《荀子•解蔽》论墨家
《荀子》之《天论》与《解蔽》把墨家思想概括为两个特点:一是‚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二是‚蔽于用而不知文‛。《天论》篇对第一个特点的评价是:‚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解蔽》对第二个特点的评价是:‚由用谓之道,尽利矣。‛事实上,《荀子•天论》所概括的墨子思想的第一个特征也就是《天下篇》的‚不异‛和《非十二子篇》的‚鑢差等‛;《解蔽篇》所概括的墨子思想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非十二子篇》提出的‚尚功用。‛与前者不同的是,荀子在这里论述了‚齐‛与‚用‛的消极意义,认为‚齐‛的消极后果是‚政令不施‛,因为政治法律制度设臵的初衷就是治理各种有差别的现象,如果像墨家那样‚尚同‛、‚兼爱‛,那么,政治、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实施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用‛的消极意义在于‚不知文‛,在于‚尽利矣‛,也就是说只讲狭隘的实利与功用,而不知文饰与形式之功用,只讲物质之功用,而不知精神之功用。故梁启超称荀子对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这一评价,‚极得墨子之症结‛。
5.《吕氏春秋•不二篇》论墨家
《吕氏春秋•不二篇》曰:‚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
孙诒让曰:‚廉,疑即兼之借字。‛(孙诒让《墨子间诂》引《吕氏春秋》)。梁启超先生则认为,廉是兼的鑤字。(梁启超《尸子泽篇吕氏春秋不二篇合释》)因此,《吕氏春秋•不二篇》把墨子的学派特点概括为贵兼,这与《庄子•天下篇》所概括 1的‚泛爱‛,《尸子•广泽篇》概括的‚贵兼‛,其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6.《韩非子•显学篇》论墨家
《韩非子•显学》论墨家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由上所论可见,在战国时期墨家已分为三,儒则已分为八,三家墨学,虽取舍不同,但从《显学篇》的记载来看,墨家思想的特点可概括为:(1)节俭;(2)节葬。
7.《淮南子•要略篇》论墨家
《淮南子•要略篇》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鑥垂,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歧,凿江而通九路,僻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鑦,濡不给鑧。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根据以上所述,墨家思想特征应概括为:(1)节财;(2)薄葬;(3)兴民利。
8.《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墨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认为,‚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鑩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粮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可见,司马谈认为墨家思想之长是:(1)强本节用;(2)人给家足。其不足则是:尊卑无别(尚同)。
9.《汉书•艺文志》论墨家
《汉书•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可见,班固认为,墨家思想的优点在于:(1)贵俭;(2)兼爱;(3)上贤;(4)右鬼;(5)非命;(6)上同。其不足则为:(1)非礼;(2)不别亲疏。
至此,我们可以依据上述九家对墨家思想的概括,给墨家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轮廓:‚节用‛、‚非乐‛、‚泛爱兼利‛、‚不异‛、‚自苦‛(《庄子•天下篇》)、贵兼(《尸子•广泽篇》)、‚上功用‛、‚大俭节‛、‚鑢差等‛(《荀子•非十二子》),‚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荀子•天论》、‚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贵廉(《吕氏春秋•不二篇》)、‚节俭‛、‚节葬‛(《韩非子•显学》)、‚兴民利‛、‚节财‛、‚薄葬‛(《淮南子•要略》)、‚强本节用‛、‚人给家足‛(《史记•太史公自序》)、‚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上同‛、‚非礼‛、‚不别亲疏‛(《汉书•艺文志》)。如果去掉了一些重复性的概括,对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可作如下概括:
(1)贵节非乐;(2)贵兼泛爱;(3)尚用尚齐;(4)兴利节用;(5)尚力自苦;(6)尚贤尚同;(7)右鬼薄葬;(8)非礼非命。
以上八点作为参照,去检查《易经》,我们发现上述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力、尚用、兴利等,在《易经》中皆可见其端绪。
二、《节》卦与墨家的尚节思想
我们认为,《节》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渊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辞,还是爻辞上都可得到说明。
就卦象来看,《节》卦为下兑上坎。兑为泽,坎为水。水入泽中,泽满则溢,故应予以节制。孔颖达曰:‚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以义,制事以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孔颖达《周易正义•亨》)《程氏易传》云:‚事既有节,则能致亨通,故节有亨义。‛朱熹《周易本义》则云:‚节,有限而止也。为卦下兑上坎,泽上有水,其容有限,故为节。‛因此,‚节‛在《易经》中,不仅仅是一种节俭之德,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和规范,还是一种体现宇宙天地变化的原理和法则。
同时,《节》之内卦兑为一阴二阳,上坎二阴一阳,故为三阴三阳卦。按照朱熹的说法,‚凡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来‛(朱熹《周易本义•卦变图》)。故《节》当自《泰》来。虞翻曰:‚《泰》三之五,天地交也。五‘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节亨’也。‛(李鼎祚《周易集解•节》)。意谓《泰》卦下乾上坤,下乾的九三爻上升到上坤之中位,与其互易而成《节》卦。因《泰》卦乃‚小往大来,吉,亨‛之卦,且成《节》之后,《节》之内卦兑外卦坎皆为刚柔得中,故节有亨通之义。
正因为节有亨通之义,因此,《彖传》赞美‚节‛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天地宇宙因为有了节,才使得四季井然有序,生生不已。圣人效法天地之节德,建立制度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如此则不伤财,不害民。相反,如果不按照‚节‛的规范和要求去做事,甚至以节为苦,肯定是不行的。节作为一种美德、制度、规范和原理,其本质含义就是守持正固。正是在此意义上,卦辞说:‚苦节,不可。贞。‛
因此,单是从卦辞上就不难看出,在《易经》中,节无论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作为天地宇宙的原理法则,同后来墨家所讲的‚节用‛、‚节葬‛、‚节财‛、‚利民‛思想都是相贯通的。这一点从《节》卦的爻辞中,亦可得到验证。
初九爻曰:‚不出户庭,无咎。‛《象传》释此爻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一切经音义》云:‚在于堂屋曰户。‛户庭,应为堂屋之庭,朱熹解为‚户外之庭‛(朱熹《周易本义•节》),似不妥。此爻处《节》卦之始,上应**之险。若前行,则受九二之阻塞,故宜节制慎守,不应盲目外行。如此,则无咎。尚秉和先生说:‚二阳为阻,故不宜出;不出则无咎。《象》曰:知通塞,言二阻塞也。‛(《周易尚氏学•节》)因此,从爻象上看,此爻意在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一开始就应当谨言慎行,节制自己,见通则行,见阻则止。
金人王申子在解释《节》之初爻时说:‚阳刚在下,居得其正。当《节》之初,知其时未可行,故谨言谨行。至于不出户外之庭,是知节而能止者,故无咎。‛明人徐在汉曰:‚坎变下一画为兑,象止坎下流。户以节人之出入,泽以节水之出入。初:不出户庭,以极其缜密为不出,此其所以无咎。‛(李光地《周易折中•节》)。
从以上所释,可以看出,在初九爻中,‚节‛不仅是一种人伦道德,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自然之理。把这一原理落实到人,就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就有节有度,谨言慎行,进退有止。
九二爻曰:‚不出门庭,凶。‛初九爻说:‚不出户庭,无咎‛,但到了九二爻则成了‚不出门庭,凶。‛一为无咎,一为凶,似于理不通。从位臵上看,门庭是大门庭院,户庭为堂屋之庭。为什么在户庭内就无咎,在门庭内就凶,仅从义理上难以说清,因而,关于这一爻之解释只能求诸象数,尚秉和先生说:‚二比重阴,阳遇阴则通。通则利往。乃竟不出,是失时也。故凶。‛其义大致是说九二阳刚居于阴位,有过于节制之象,又因其得中,有中正之德,因而具备了外出的能力。加之又有二阴在前,阳遇阴则通,但九二仍存失正无应之忧,知通不行,可谓大失其时。正如清人李光地所说:‚时应塞而塞,则为慎密不出,虽足不窥户,可也。时不应塞而塞,则为绝物自废。‛(李光地《周易折中•节》)。《象传》云:‚不出门庭,失时极也。‛说的也是这一意思。
二程认为,九二爻‚处阴居兑而承柔。处阴,不正也。居说(兑),失刚也。承柔,近邪也。‛(《程氏易传•节》)。节之为道,当刚而中正,如九五爻以阳刚居外卦之中位。九二失刚不正,畏首畏尾,不愿外出从于五,懦弱苟且,乃‚节‛之末流,属不正之节,其凶可知。可见,程说也是认为九二之凶,在于其过于节制。
可见,‚节‛原本是好事,但任何事物的存在,任何原理的应用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当节时,自然要节;若阻塞已除,当进之时而又拘于节制,必然会坐失良机。
六三爻曰:‚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该爻处于《节》之下卦兑的上位,故有‚水溢泽上‛之象。以此喻人耽于骄侈,不知节俭,以致穷困。但如果能伤嗟悔过,犹可无咎。
清人李道平根据虞翻的说法,从象数的角度加以诠释。他认为,六三爻原本《泰》之内卦乾的上爻,由于六三失位不正,故当节当变(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节》)。如果不变不节,终当嗟若。如果变而之正,则与上坎体成坎离。又坎为水,离为目,坎水流出离目,故为‚嗟若‛。因此六三失位,本当有咎。但如果能够心嗟自悔,改过从正,自当无咎。二程曰:‚六三不中正,乘刚而临险,固宜有咎。然柔顺而和悦,若能自节而顺于义,则可以无过。‛(《程氏易传•节》)。明人丰寅初也认为,六三爻‚处兑之极,水溢泽上,说于骄侈,不知谨节,以致穷困。然其心痛悔,形于悲欢,能悔则有改过之几,是犹可以无咎也。‛(李光地《周易折中•节》)
可见,六三爻教人遵守节道,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节则无咎,不节则嗟。这同《临》卦之六三爻颇为相类,《临》六三爻亦为以阴居阳,丧失临道,故其爻辞为:‚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可见,《临》之六三虽失临道,但既知而忧之,故云:‚无咎‛。《节》之六三因失节道,嗟而自悔,亦得无咎,因此,此爻立象之另一要义在于教人恪守节道,弃过从善。
**爻曰:‚安节,亨。‛《象传》释此爻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安节,乃安于节俭之意。谓人若能安于节俭,就会亨通顺利。何以如此呢?从爻辞生成的角度说,这是对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但从爻象上看,**爻以阴居阴,柔顺得上,在其上方又承接九五君道,因而,便可做到顺应自然而节制。正如元人俞琰所说,‚六三失位而处兑泽之极,是乃溢而不节。**当位而顺承九五之君,故为安节‛(李光地《周易折中•节》)。
二程也是从卦象的角度对此爻予以阐释,其曰:‚四顺承九五刚正之道,是以中正为节也。以阴居阴,安于正也,当位为有节之象,下应于初,四坎体水也。水上溢为无节,就下有节也。如四之义,非强节之,安于节者也,故能致亨。节以安为善,强守而不安则不能常,岂能亨也?‛(《程氏易传•节》)
显然,《易经》作者认为,水盈溢出,乃过而无节;水就下处低,乃安而有节。**爻居《节》之外卦坎之下位,其立象旨在彰明水之下流,以喻人之安于节俭。同时,**爻以柔处柔,其立象则旨在说明处下之水有平地安澜之象。
因此,无论从义理,还是从象数上看,**爻都告诫人们,节俭自制乃自然之理,人应顺而从之,心安理得地恪守节道。九五爻曰:‚甘节,吉,往有尚。‛甘与苦相对。‚甘节‛,即有以节为甘之意,九五以阳居阳,又在上卦之中位,为一卦之主,这就如同君主以中正阳刚之德居于尊位,节己节人,使中正节道畅行天下,天下太平,百姓和美,以此前往,必受尊尚。故王弼《周易注》在解此爻时说:‚当位居中,为节之主。不失其中,不伤财,不害民之谓也。为节而不苦,非甘而何?术斯以往,往有尚也。‛
李道平从象数的角度解释此爻,其云:‚以九居五,九为得正,五为得中。《说文》:‘甘,美也。’坎美脊为美,故为甘节吉。二应五,自内曰往。二失正,变正,上应于五,‘尚’与‘上’同,故往有尚。‛(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节》)意谓九五爻得中得正,坎有美象,甘即美也,故云甘节吉。五与二相应,但九二乃阳爻居阴,是为失位,失位不正,自当之正。九二爻主动自阳之正而成阴,亦有吉节之意。又九二之正成阴后与九五阳刚和谐相应,自然和美。由于这种变化是从下卦九二爻开始的,下卦为内,上卦为外。由下而上,由内而外,曰往;由上而下,由外而内,曰来。故爻辞又曰:‚往有尚。‛综上所述,九五爻的要义在于节道之践履,首先统治者要求从自己做起,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正己正人。如果统治者能安于节道,甘于躬行,天下百姓自然悦而从之。
上六爻曰:‚苦节,贞凶。悔亡。‛此爻既言‚贞凶‛,又言‚悔亡‛,注家有不同说法。唐孔颖达认为,‚上六处《节》之极,过《节》之中,节不能甘,以至于苦,故曰苦节也。若以苦节施人,则是正道之凶。若以苦节修身,则俭约无妄,可得亡悔。‛(孔颖达《周易正义•节》)意谓上六之凶乃源于‚苦节施人‛,上六爻之‚亡悔‛则源于‚苦节修身‛。这是一种义理的阐释,与《易经》作者之本义,似有些距离。《程氏易传》则认为《节》卦之‚悔亡‛与他卦之‚悔亡‛‚辞同而义异也‛。悔,当为‚损过从中之谓也‛,即克服极端过中之节俭,返于中正之节道,则无苦节之凶。一句话,悔则凶无。事实上,程氏释‚悔‛,只是把他卦之悔稍作引申,并未离‚悔‛意之大概。
结合卦象来看,该爻居于《节》卦的最上位,乃极端过中节俭之象,节而过中,必致其苦,故云‚苦节‛。同时,上六爻虽属极端过中之节,但终究为节,所谓‚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依此而言,虽有悔而终无。故宋人吕大临曰:‚上六居《节》之极,其节已甚,苦节者也。用过乎节,物所不堪,守是不变;物穷必乖,故曰:贞凶。礼奢宁俭,未害乎义,故曰:悔亡。‛明人来知德则说:‚无甘节之吉,故贞凶。无不节之嗟,故悔亡。‛(李光地《周易折中•节》)
其义与吕氏之说相类。
因此,《节》上六爻的基本含义应为:极端过中的节制,必致其苦,必致其凶。但若悔而能改,使‚节‛返于中正之道,自然凶无。因此,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节原本是好事,但如果矫枉过正,做过了头,就会违反常理,阻塞不通,从而致凶。这是《易经》作者的辩证法思想在节道中的体现。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节道在《节》的卦辞和爻辞中,首先是一种道德,然后才是一种规范和制度,最后,它还是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节道要求人们,在一开始就应谨言慎行,中正守己,见通则行,见塞则止(初九爻);但节道正如其他原理法则一样,亦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和适应条件,阻塞不通时,自然须节;但若阻塞已除仍拘于节,则难免因坐失良机而致凶(九二爻);因此,节道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原理法则,若违背了节道,其结果必定是穷困伤嗟;若遵循了节道,自然安而无咎(六三爻);节道乃自然之理,人应心甘情愿地顺从于它,人之安于节道,犹水之处下而有平地安澜之象(**爻);节道既是自然之理和社会规范,这就是要求统治者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节己始能节人,正己始能正人,以此而治于天下,天下百姓自然悦而从之(九五爻);正如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反面一样,节道如果超出了自己所能够容纳的条件和范围,也会因走向其反面而致凶,这就要求人们在践履节道时,时刻以得正守中为原则,因为‚得正‛、‚守中‛是节道的两个基本要素,从《节》卦六爻来看,凡得位得中者皆吉而无咎;凡失位不正者,皆凶而有咎,二、三、上三爻要么失正要么失中,故不咎则凶。一、四、五三爻皆得正之爻,故吉而无咎。而其中的九五既得正而又得中,故明人来知德称此爻为‚节之尽善尽美‛,以此为规范,‚立法于今,而可以垂范于后也。‛(《来氏易注》)正如宋人邱富国所说:‚《节》之六爻,以当位为善,不当位为不善。若以两爻相比者观之,则又各相比而相反。初与二比,初不出户庭则无咎,二不出门庭则凶,二反乎初者也。三与四比,四柔得正则为安节,三柔不正则为不节,三反乎四者也。五与上比,五得中则为节之甘,上过中则为节之苦,上反乎五者也。‛(李光地《周易折中•节》)
总之,《易经》作者所阐述的节道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意义,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中,‚季节的推移,动植物的蕃衍,人类喜怒哀乐的情状,衣食住行的处臵,均与‘节制’有关。‛(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第4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后来墨家讲节用、节财、节葬、节俭,其思想渊头当在于此。
三、《颐》卦与墨家的尚力和‚兴天下利‛的思想
‚尚力‛是墨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这一特征被《庄子•天下篇》、《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二》、《淮南子•要略》、《汉书•艺文志》、《论六家要指》等忽略,但是,从《墨子》书的《非命》、《非乐》等篇来看,其‚强力而为‛的思想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颐,乃颐养之义,乃口中含物之象。《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因此,从字义上看,颐卦讲的是与人的生存之道息息相关的养生问题,即关于如何获取生活资料和获取生活资料的原则的问题。
从卦象上看,《颐》,上为艮,下为震。艮为止,震为动。上止而下动,犹口之嚼物以养人。故名为颐。郑玄解释卦辞说:‚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能行养则其于事,故吉矣。二五离爻皆得中。离为目,观象也。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颐中有物曰口实。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载养物,而人所养之物皆存焉。观其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矣‛。(《周易集解.颐》)《颐》下震上艮,有动止嚼物和口中含物之象。自六二爻到六五爻四画连互,可得二坤。坤为地,《说卦》云:‚坤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可见,从卦象上看,《颐》卦讲的是人应如何养生的问题,也就是生活资料的索取方式问题。卦辞认为无论是自养还是养人,皆须守持正固,才能吉祥。朱熹说:‚养须是正则吉。观颐,是观其养德正不正。自求口实,是观其养身正不正,未说到养人处。‛(《朱子语类•颐》)应该说,朱子把卦辞概括为养德与养身两个方面,是颇有道理的。但,他又说:‚未说到养人处,‛似不妥,事实上,《颐》卦中所讲的颐道既包括养德、养身,也包括养人,还包括养于人。正如《程氏易传》所说,‚颐之道,以正则吉也。人之养身、养德、养人、养于人,皆以正道则吉也。天地造化,养育万物,各得其宜者,亦正而已矣。‛
以正道养人的本质,就是自求口实,自力更生。这同墨家所讲的‚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墨子•非乐上》)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也同墨家所倡导的‚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墨子•非命下》)的思想相贯通。
从《颐》卦六爻的爻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易经》作者所倡导的强力思想同后来墨家强力而为思想的渊源关系。初九爻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从字义上看,此爻的基本含义是舍弃你珍贵的灵龟,却来观看我垂腮进食,只知羡慕我口中的食物,不知求食以自养故凶险。
虞翻从象数学的角度解释此爻,也颇值得我们玩味。他说:‚《晋》离为龟。四之初,故舍尔灵龟。坤为我,震为动。谓四失离入坤,远应多惧,故凶矣。‛(李鼎祚《周易集解•颐》)意谓《颐》卦乃《晋》卦的九四爻下降至初爻而成,《晋》之上卦为离,下卦为坤。《说卦传》云:‚《离》为龟。‛《坤》为身,为我。《离》之下爻跑到《坤》之下爻,乃舍离入坤,坤变为震,是为舍尔灵龟。震为动,故为观我朵颐。这里,虞翻释‚尔‛为四爻,‚我‛为初爻。即舍尔离龟之美质,羡我坤之朵颐。
但是,王弼、宋儒对此爻的解释,与虞氏相比,其旨虽同,其辞则异。由于《颐》卦之上爻与初爻为两阳爻,中间为四阴爻,本末刚,中间柔,犹龟之外刚而内柔,故《颐》卦取象于《离》龟。二程认为,‚尔‛为初九爻,‚我‛为**爻。故此爻的基本含义为初九爻‚以阳居动体,而在颐之时。求颐,人所欲也。上应于四,不能自守,志在上行,说所欲而朵颐者也。心既动,则其自失必矣。迷欲而失己,以阳而从阴,则何所不至?是以凶也。‛(《程氏易传•颐》)可见,在程氏看来,初九爻以阳居下,完全可以自养,但他贪求于**,是以阳刚之实而求养于阴虚,故失养之正道。正如苏轼所说:‚养人者,阳也。养于人者,阴也。君子在上足以养人,在下足以自养。初九以一阳而伏于四阴之下,其德足以自养,而无待于物者,如龟也。不能守之而观于四,见其可欲,朵颐而慕之,为阴之所致也,故凶。‛(李光地《周易折中•颐》)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初九之凶在于他不知自养而求养于人。正如王弼所说:‚以阳处下,而为动始,不能令物由己养,动而求养者也。夫安身莫若不竞,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居养贤之世,不能贞其所履以全其德,而舍其灵龟之明兆,羡我朵颐而躁求,离其致养之正道,窥我宠禄而竞进,凶莫甚焉。‛(王弼《周易注》)
李光地《周易折中》引吴澄曰:‚自养于内者莫如龟,求养于外者莫如虎‛,初九爻舍弃了‚灵龟‛,也就意味着它舍弃了自养之道。因此,《颐》卦初九爻意在告诫人们应当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创造,自养其身,自养其心,无待于人,无
待于物。与其临渊羡鱼,勿宁退而结网。《易经》作者所倡导的这种自力自食的观念,同墨家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六二爻曰:‚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六二爻以阴居阴,是为得正;又为下卦之中位,是为得中。得正得中,又怎么会‚征凶‛呢?《程氏易传》解释说:‚时然也。‛所谓‚时然‛,是说六二阴柔虽居中得正,然不足以自养,故返下求养于居于其下的初九,是为颠倒常理,故云:‚颠颐,拂经。‛颠,即颠倒。经,即常也。六二爻与六五同为阴爻,无法应和,就只好下求于阳刚之初九,这自然与颐道相违,亦与常理(经)相悖,也就是爻辞中所说的‚颠颐‛、‚拂经‛。
既然下求违反了颐道,又悖于常理,六二爻就只好求养于上。即‚于丘颐‛。这里的‚丘‛应指上九。因六二之上,只有上九为阳爻,故求养于上九。但从六二到上九,中有三阴相阻,可谓路途艰险,加之上九本身又不中无位,极不可靠,故六二若执意前行,结果注定凶险。故爻辞云:‚于丘颐,征凶‛。
由此可见,六二爻之凶险并不是因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佳,而是因为违背常理,颠倒颐道,又盲目地求养于上,颠颐则失其养,妄求则获凶。因此,六二爻旨在告诫人们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遵循常理,切不可违背规律,丧失原则。《易经》作者的这一思想同墨家尚力思想也是相通的。
六三爻曰:‚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该爻以阴柔居阳刚之位,可谓不正不中,又居下卦震之最上位,震为动,震之三爻可谓动之极致。以此立象,说明六三爻无中正自养之德,为求养于上九而不择手段,其不正当的谋生行为已至极致,严重违反了颐道。故其结果必定是凶险的。
二程以义理释此爻,甚得其精义。其云:‚颐之道唯正则吉。三以阴柔之质,而处不中正,又在动之极,是柔邪不正而动者也。其养如此,拂违于颐之正道,是以凶也。得颐之正,则所养皆吉。求养养人则合于义,自养则成其德。三乃拂违正道,故戒以十年勿用。十,数之终。谓终不可用,无所往而利也。‛(《程氏易传•颐》)可见,二程认为,六三之凶乃源自其不中不正,而又盲动妄求于上九。宋人郑汝谐对此爻的解释,大致与程氏同。其云:‚三应于上,若得所养,而凶莫甚于三。盖不中不正而居动之极,所以求养于人者,必无所不至,是谓拂于颐之正。凶之道也。‘十年勿用,无攸利’,戒之也。因其多欲妄动,示之以自返之理。作《易》之本意也。‛(李光地《周易折中•颐》)郑氏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六三之凶乃出自其不中不正之象,又居震之极位,苟且求养于上九,可谓大失颐道。由于该爻的特点是为了求养,不惜采用任何手段,可以说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因此,郑氏认为,爻辞中的‚十年勿用,无攸利‛,就是告诫人们若处在这一状态时,应调整心态,静意正心,安居不动。
可见,六三爻旨在告诫人们求养应有中正之德,应自养养人,而不应求养于人;应正心静心,脚踏实地地努力,不应贪图捷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妄求于人。因此,该爻之要旨还是告诉人们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正当的方法与渠道解决生养问题,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求养于人。毫无疑问,这与墨子尚力思想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爻曰:‚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居上养下,是颐之正道;居上而求养于下,是颠倒了的颐道,谓之颠颐。六二爻讲‚颠颐‛,该爻也讲‚颠颐‛,但六二颠颐因拂经(悖于常理)而凶,该爻颠颐则吉,原因何在?盖因六二爻居初九之上,而又反求于初九,因二与初是相乘而非相应,不相应而相求,自然背于常道(‚拂经‛)。**则不然,四与初恰为相应,四居上以上应下,固然为颠颐,但由于其以贵下贱,乃有礼贤养民之德,故为吉也。
宋人游酢认为:‚以上养下,颐之正也。若在上而反资养于下,则于颐为倒臵矣。此二与四所以俱为颠颐也。然二之志在物,四之志在道。故四颠颐而吉,而二则征凶也。‛(李光地《周易折中•颐》)所谓‚二之志在物,四之志在道‛,盖因二与初同居下卦,当为百姓众民,百姓众民间的求养,自然为物。**爻居于臣位,属于统治者阶层,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求养,应为德义。故《程氏易传》曰:‚自三以下,养口体者也。四以上,养德义者也。以君而资养于臣,以上位而赖养于下,皆养德也。‛因此,上之求养于下,最根本的内容乃布施德义于四方,正如《象传》所云:‚颠颐之吉,上施光也。‛所谓‚上施光也‛,即在上的统治者一方面颠倒向下求获颐养,另一方面又遍施德义于民众,以贵下贱,礼贤养民。从象数学的角度解释说,《颐》卦乃《晋》之九四爻下降至初位而成,《晋》之外卦为离为火,《晋》之内卦为坤为民,离火下降,光照万民,犹君主遍施德义于四海,故《象传》认为,**之吉,是由于‚上施光也‛。但**爻既以贵下贱,就须专心向下,犹虎视之眈眈;同时,还应不断追求,不可松懈或终止。只有如此,才能不致有什么咎难。所谓‚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说的正是这一意思。元人吴澄说:‚自养于内者莫如龟,求养于外者莫如虎,故《颐》之初九、**取二物为象。四之于初,其下贤求益之心,必为虎之视下求食而后可。其视下也,专一而不他;其欲食也,继续而不歇。如是,则于人不贰,于己不自足,乃得居上求下之道。‛(同上)明人林希元说得更为直截了当:‚苟下贤之心不专,则贤者不乐告以善道;求益之心不继,则才有所得而遽自足。‛(同上)
因此,**爻旨在告诉统治者向老百姓求取颐养的关键是广施德义,礼贤下士之心要恒定专一;求下以养人,应汲汲不断,如是方能养人而不穷,自养而无咎。
六五爻曰:‚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该爻处于《颐》卦之君位,以阴柔之质居九五阳刚之尊,是为失正;其所应六二亦为阴爻,是为无正应。这表明六五虽居君位,却不能养天下,只好求助于阳刚的上九。这自然违反颐之常理(‚拂经‛)。但此时,六五若能之正,即由阴变为阳,卦变成《益》,《益》之九五与六二为正应,且《益》九五爻辞为‚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依此看来,《颐》卦六五爻只要之正为阳,即可获吉。这就是爻辞所说的‚居正吉‛的基本含义。
所谓‚不可涉大川‛,可以从象数和义理两个方面作出诠释,然其归一也。从象数的角度说,《颐》卦六五爻只能之正(即六五由阴变为阳)。若冒然前往与上九易位,虽然该爻实现了由阴变阳的目的,但《颐》之外卦则由艮变成了坎,《颐》卦相应地也就变成了《屯》。《屯》九五爻云:‚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涉大川乃属大贞,其凶可知。且成坎之后,上六与六三失应,亦非吉象。因此,该爻以此立象,告诫人们处于此种境况下,不可行远征、涉大川。这是象数学的阐释。从义理的角度看,六五之君有阴柔之质,无阳刚之贤,故只能持中正之德,顺而从上,不可行艰险,处变故,不可行远征,涉大川。故林希元曰:‚不能养人,而反赖上九以养于人,故其象为‘拂经’,言反常也。然在己不能养人,而赖贤者以养,亦正道也,故居贞而吉。若不用人而自用,则任大责重,终不能胜。如涉大川,终不能济,故‘不可’。‛(同上)
由此可见,《颐》六五爻旨在告诫统治者在阴柔无刚,不足以养天下时,应守持中正之德,顺从刚贤之人,养己济人。当此之时,若一味刚愎自用,逞强好胜,结果定难如人愿。正如《程氏易传》所云:‚君者,养人者也。反赖人之养,是违拂于经常。既以己之不足,而顺从于贤师傅。上,师傅之位也。必居守贞固,笃于委信,则能辅翼其身,泽及天下,故吉也。
阴柔之质,无贞刚之性,故戒以能居贞则吉。以阴柔之才,虽倚赖刚贤,能持循于平时,不可处艰难变故之际,故云不可涉大川也。‛
上九爻曰:‚由颐,厉吉。利涉大川。‛宋人邱富国解释此爻说:‚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求人之养,故四阴皆求养于阳者。然养之权在上,是二阳爻又以上为主,而初阳亦求养者也,故直于上九一爻曰‘由颐’焉。‛(同上)意谓自初九爻到六五爻,皆为上九所养,故名为‚由颐‛。《尔雅•释诂》曰:‚由,自也。‛《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由,自从也。‛爻辞称上九为‚由颐‛,表明上九为《颐》卦之主,其余五爻皆宗此爻,正如王弼所说:‚以阳处上,而履四阴,阴不能独为主,必宗于阳也。故莫不由之以得其养,故曰:由颐。‛(王弼《周易注•颐》)
上九身为人臣,原本无位,由于六五的依赖,竟位极人君,身当天下之大任。位高责大,任重道远,这就要求他必须戒惧修省,常怀惕厉危惧之心,勇于济天下之危,成天下之业,爻辞讲:‚厉吉,利涉大川‛,正是缘此而发。二程对于上九爻的这一微旨阐释甚详,其云:‚上九以阳刚之德,居师傅之任,六五之君,柔顺而从于己,赖己之养,是当天下之任,天下由之以养也。以人臣而当是任,必常怀危厉则吉也。如伊尹、周公,何尝不忧勤鑪畏,故得终吉。夫以君之才不足,而倚养于己,身当天下大任,宜竭其才力,济天下之艰畏,成天下之治安,故曰利涉大川。得君如此之专,受任如此之重,苟不济天下艰危,何足称委遇而谓之贤乎?当尽诚竭力而不顾虑,然惕厉则不可忘也。‛(《程氏易传•颐》)朱熹的解释甚为简捷,但亦甚得此爻之要义。其云:‚六五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是物由上九以养也。位高任重,故厉而吉。阳刚在上,故利涉川。‛(同上)
可见,上九爻旨在告诉人们,当统治者负有颐养天下之大任时,于内宜恐惧修省,常怀惕厉处危之心;于外则应尽诚竭力,勇当天下之大任,勇于成就天下之大业,决不可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颐》卦讲的是人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应如何赖以生存的问题,即为如何获取生活资料和获取生活资料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问题。卦辞告诉人们,养生贵在守正,贵在自力自为。六爻爻辞发挥了卦辞的这一思想,主张自养、养人,反对求养于人。六爻爻辞内卦三爻皆不自养而求养于人,故初爻凶,二爻‚征凶‛,三爻‚无攸利‛;外卦三爻皆养德养人(上九专言养人,**、六五虽也求养,但其旨在养德,赖德以养人),故四爻‚吉‛、‚无咎‛,五爻‚居贞吉‛,上爻‚厉吉‛、‚利涉大川‛。对此,宋人早有明察,郑汝谐曰:‚《颐》之上体皆吉,而下体皆凶。上体止也,下体动也。在上而止,养人者也。在下而动,求养于人者也。动而求养于人者,必累于口体之养。故虽以初之阳刚,未免于动其欲而观朵颐也。‛(李光地《周易折中•颐》)明人吴慎则更进一步把养人与养己提升到‚公‛与‚私‛的高度予以认识,其云:‚养之为道,以养人为公,养己为私。自养之道,以养德为大,养体为小。艮三爻皆养人者,震三爻皆养己者。初九、六二、六三,皆自养口体,私而小者也。**、六
五、上九,皆养其德以养人,公而大者也。公而大者吉,得颐之正也。私而小者凶,失颐之贞也。‛(同上)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颐》卦中不但蕴含着墨家的尚力思想,而且还蕴含着墨家‚兴天下之利‛的思想。卦辞和内卦的三爻倡导的是一种尚力思想,外卦三爻倡导的是一种‚兴民之利‛的思想。无疑,这些思想与墨家是一脉相连的。
参考文献:
[1] 陈立夫.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2]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8.[3] 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M].北京:中华书局,1987.[4] 司马迁.史记: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5] 班固.汉书: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6]朱熹.周易本义[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6.[7] 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中国书店,1984.[8]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李光地.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书社,1998.[10]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11]楼宇烈.王弼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原载《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第三篇:著名管理思想-企业文化与形象品派管理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与形象品派管理
托马斯·沃森和其父亲成就了全球IT业第一巨头IBM,人称“蓝色巨人”。
沃森先生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历史上最成功的资本家”。同时,在管理方面也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赢家。IT界一致认为,他的企业文化与形象品牌管理和建设已经成为IT界乃至世界企业的典范。
【思想概述】
企业怎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独领风骚,立于不败之地呢?沃森的建议是:
1、营造崇拜式的文化氛围;
2、塑造良好的形象;
3、打造持久的品牌。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信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的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企业形象与企业品牌是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是企业在竞争中彰显企业个性,夺得竞争优势的利器。
【背景故事】
小托马斯·沃森出生于1914年,出生地为美国鹅亥俄州的代尔顿。其父亲老沃森(IBM公司创始人)在他小时候就常带他去参加IBM的活动。1937年毕业于布郎大学,然后就到IBM担任曼哈顿地区的推销员,不久即以出色的业绩崭露头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军服役。1941年11月,战争气息渐浓,小沃森赶回纽约,向他几年前认识的女友求婚,在基却匆匆举行了婚礼。不过沃森在战争期间,多半是替一位空军将军开飞机。开始靠着观察和模仿,学会如何管理人。战后,小沃森重返IBM,任公司副总裁。
对一些人来说,他只是子承父业,继承了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的统治权并在其目标上很少带有自己的印记。对另一些人来说,他又是一位把IBM带入技术时代并制定出价值和文化如何能形成一个完整组织的人。
1993年12月31日,小沃森因只风并发症去世,享年79岁。他最具价值的遗产可以归结为几个字:“IBM就是服务”。
这位IBM的奠基人因特立独行的商业判断力成为美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CEO。
【思想精要】
IBM的崇拜式文化氛围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前总统托马斯·沃森称该公司在20世纪前半叶成长壮大得益于推行“崇拜式的文化氛围”。
老沃森曾经有意识却开始为创建一个富有兢兢业业和执著精神的公司而努力。他在墙上贴满了标语:“时间一去永不回”,“没有永远静止的东西”,“我们永远不能自满”,“我们出售的是服务”,“公司以其员工而为人所知”。他对个人的行为作了严格规范——他要求营销人员穿戴整齐,着深色工作服,鼓励结婚(在他看来,已婚者工作更加努力,对公司更加忠诚,因为他们要养家糊口),不鼓励吸烟,禁止酗酒。
到了20世纪30年代,IBM公司已建立起了它自己的企业思想、教育制度,创办了一个正式的“教堂”,让新员工早日适应公司环境和培养未来的经理人。小沃森在《父子公司》
一书只写道:
教学的一切就是为了激发忠诚、热诚和远大的思想,IBM公司认为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校门前是用两英尺高的字母雕刻而成的一块座右铭,上面写着:“思”。一进校门就是大理石楼梯,据说这是为了让学员们在走进教堂时有个奋发向上的精神准备。
超凡的优越感思想贯穿了公司的整个发展。早在IBM公司获得在美国的地位之前,即从1914年开始,老沃森就开始寻求对员工灌输本公司是个优越的和与众不同的工作单位的思想。他宣传说:“如果你不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那么你就将那一事无成。”在老沃森提出树立本公司与众不同且优越于其他公司的思想76年以后,在1989年,小沃森兜了一圈又回到同一主题,他在一本为纪念公司建立76周年而出的《IBM: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刊物只这样写道:
如果我们以为只是在为一家公司打工,那么,我们就将变得与其他的公司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得树立与众不同的IBM思想。一旦你拥有这种思想,就很容易发挥干劲儿,为使IBM真正与众不同而努力工作。
20世纪20年代,IBM公司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宗教崇拜性,但是它能够适应向自动会计程度的巨大转变。20 世纪30年代,IBM公司的宗教崇拜式文化也难以让人相信,可它却能适应大萧条时期的需要,没有辞退一个人。到了20节弛50~60年代,IBM公司依然保持它那宗教迷信般的文化,却还是能够适应计算机的出现(这也许是IBM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转变了)。20世纪80年代,IBM公司的文化还是有宗教迷信色彩,然而——不像其他老牌计算机公司——它适应了个人计算机革命并使自己成为该领域的主角之一。所以说,IBM公司是伴随着崇拜式的文化成长壮大的。
企业形象铸就辉煌
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期帕罗夫与超级计算机“深蓝”的“人机大战”。
今天,我们并不想讨论电脑能否取代人脑的话题,也不想发表人类是否最终要沦为机器的奴隶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在这次“深蓝”的“父母”,享誉世界的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IBM已有80多年的历史,它的100多家公司遍布世界,拥有40万员工,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美元。在1999年上海举行的全球财富论坛上,《财富》杂志评出了“世界500强”,其中IBM荣登第一集团,位居第14位。国在IBM员工上班制服是蓝色,生产的计算机外壳也是蓝色,所以美国人不求上进亲昵也称它为“复色巨人”。然而“蓝色巨人”这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刚刚进入90年代,便陷入了危机四伏,难以摆脱困境。1991年,IBM公司破天荒却出现了29亿美元的亏损,1992年,积重难返的IBM公司又是亏损5亿美元。面对疲软的市场和即将走进低谷,IBM管理层进得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只塑造企业形象,重现往日辉煌是绣鞋的重只之得,世纪末的“人机大战”,正是公司重塑企业形象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是这次没有硝烟、没有流备的“世界大战”,给IBM公司重新注入了血液,使得“蓝色巨人”又站了起来,并且一步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蓝色巨人”的背后站着另一个巨人,那就是小沃森,这一切奇迹般的转换,都与小沃森实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管理密切相关。他认识到,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只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与外界需要进行多方位、高频率地接触和交往,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企业与社会的交往活动之中,企业会得到人们对它的印像、看法、评价、认识等等,会建立起一定的企业形象。
所谡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及共行为,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社会公众心目只产生的一种
综合反映,具体地说,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心目中对一家企业的全部看法和评价。
企业形象可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即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和企业内部员工对本企业的亲身感受。就企业外部而言,企业形象是企业给社会公众留下的印象。如果一家企业的个性牲能得到社会的欣赏,那么这家企业就拥有了育好的社会印象。对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全体内部员工心目中的印象。如果企业的经济效益、知名度等能得到全体员工的关心和满意,员工能与企业荣辱与共,那么,企业将具有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就可以发挥出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说只有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良好评价,才能构成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
合理的形象品牌管理
企业只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北半球不败之地,下面是小沃森提出的建议:
产品——企业的面孔
企业的产品是企业的面孔,直接代表企业,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因此良好的产品形象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产品形象一般表现为价格、质量、装帧和款式。企业要杨使自己的产品给人留下良好的形象,必须在产品质量和工艺设计等多方面动脑筋,摸索和研究市场行情,瞄准市场出路,开拓新的思路,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消费者长期信得过的名牌产品。
这样,企业产品的良好形象一旦树立起来,就在无形只成了一种巨大的潜在资产,它的作用有时远远超过有形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它是企业效益的源泉。这种无形的力量叫形象价值,一个名牌产品的形象价值有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如美国百威啤酒的形象价值为197.24亿美元,万宝路香烟为530.45亿美元,可口可乐为1359.5亿美元。产品形象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渗透于企业的各种活动当中,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需不断艰苦奋斗,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调查和更新。
首先,产品价格是企业树立产品形象的重要杠杆
价格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形象。纵现中外名牌产品价格,大多是与现实购买人比较贴近的。目前,由于“以廉取胜”的竞争观念受到挑战,非价格竞争趋势十分明显,因而世界名牌灵活的定价策略被广泛运用。柯达公司20世纪70年代采取降低价格抛售的方法,挤垮了竞争对手,垄断了美国彩色胶卷高超怕90%,而80年代则采取高价策略进军日本,成为日本市场上与“富士”齐名的企业。
1999年6~7月份,彩电市场的“人体舌战”拉开了国内市场价格竞争的序幕。人们因此也熟悉了久违的国产品牌“长虹”、“康佳”、“高路华”、“TCL”。诚然,恶性的价格竞争不利于市场的发展,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产品价格对于塑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其次,产品质量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基础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王牌。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讲的是质量问题,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又是产品的生命,顾客最关心的无非是产品质量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实质就是质量的竞争。所以要建立的企业形象,首先要建立鲜明的产品形象、质量形象,企业质量是企业形象的基础。
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任务,是要千方百计研究世界市场的需要和期望,而产品的质量形象,集中反映了能否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具体表现在产品的适用性、性能、安全寿命和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产品适销对路、顾客满意是产品质量形象好的基本表现。第三同,是产品的品牌与商标
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图案、切记、符号或它们的相互组合,它是产品整体的一部分,是卖主为自己、为产品取的商业名称,其基本功能在于将卖主的产品与竞争企业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
品牌是一个笼统的总名词,且具有可读性,如“富士”、“记芳”、“迪斯尼乐园”,等等。品牌名称也是为企业打开市场的一个法定,成功的产品命名会给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山东曲阜酒厂生产的“曲阜老酒”,质量一直不错,但销路在较长时间内不景气。后来酒名改为“孔府宴酒”,由于这个名字气度非凡,再配上吉朴典雅的装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路顿时大开。可见,名字是企业自我推销的语言,而一个理想的名字就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财富,万万不可忽视,这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更是如此。
品牌标志指品牌中可以识别、辩认,但不能用语言称为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色彩或字体,如可口可乐人八个英文字母的书写图案,麦当劳的米黄色大M图案标志。商标是专门的法律术语。指经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注册,受法律保护的整个品牌或品牌中的某一部分(如有的仅注册了图案或符号),经注册的商标,所有者受法律保护,享有商标的专有权。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有产权价值。商标这种无形资产可以转化或评估为有形资产。据美国《世界金融》报道,1998年可口可乐商标价值为1359亿美元,麦当劳商标价值为1100美元,雀巢为580亿美元,现在人们一提到无酒精饮料,都会想到可口可乐,一提到快餐,都会想起麦当劳,这是品牌的价值,此时无形胜有形。
广告——企业的窗口
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必要的宣传,广告已经成为传播信息以及促进产品销售的主要手段。广告可以塑造企业形象,促进公众对公司的了解。
企业形象广告,顾名思义,是以直接建立企业声誉和形象为出发点的。企业形象广告不直接介绍商品和宣传商品的优点,而是向国际公众宣传企业的一贯宗旨与信誉,企业的历史与成就,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自身的形象,沟通企业与消费大众的关系,建立企业的国际市场上的商业信誉,是当一些企业的产品是系列产品或种类繁多、品牌不一时,企业形象广告有助于给松散不一的产品塑一个统一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塑造一个统一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面临困境,濒于倒闭之时,新任董事长艾柯卡不是降低汽车价格,也不是雨后送伞帮产品广告推销汽车,而是运用形象广告获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形象广告的主题是“一家美国汽车的新生”,此广告充分利用了美国公众的民族自尊心、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美国公众对外车汽车特别是日产汽车既爱又恨的心理。广告的推出,唤起了美国公众圣恩产车的同情,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该汽车公司的每股股票价格也从1980年的5.50美元上升到1983年的27.50美元。
企业形象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告知、说明和动员,在消费者的心中树立起企业的形象,促使顾客购买,其内容包括:
首先,广告要反映企业的精神
企业精神是统一企业全体员工的基本标准,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引导全体员工的指针,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把全体员工维系在企业共同的目标上,激发员工创造、赶超,争取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效率,满足员工精神追求的需要。企业精神是企业形象的集中表现。一方面。企业精神使企业员工产生无形的自豪感,自觉去维护企业形象,并且按企业形象自觉地塑造自身形象。另一方面,企业精神具有时代特征、民族与文化特征,具有独特折行业特色与经营特色,具有鲜明企业修改珠企业精神又极易引起社会公众产生观念、情感的共鸣,从而在社会公众只形成独立鲜明的企业形象。现在一提起日本的松下、美国的可口可乐,人们都会想到在松下的生产车间里人们忘我工作的场面,在可口可乐公司里人们团结一致,即使简单的可口可乐配方,一百年来竟无人能从企业员工那里获得。这就是企业精神,它已形成企业形象的代表,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其次,广告要向公众展示公司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素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艺术优劣的综合表现。它折射出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认同程序、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归属感、企业内部关系的融洽程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形象广告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联合般空公司就明确指出:深入现场,它有力地表现了企业对有形管理的关心,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风貌。
公益活动、公关活动与形象品牌管理
可口可乐总裁曾说过:如果可口可乐遍及世界各地的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的话,那么第二天,他就可以重建。因为,各国银行巨头争先英皇向它贷款,在这个红色背景上的八个白色字母标记,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接纳,通过长期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可口可乐为自己树立了“世界第一饮料”的形象,成为美好享受和现代生活的象征,人们决不会让这样的形象消逝的。由此可见,公共关系的维护,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的重要资产,它能够为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一种消费信心,从而提高本企业在同行只的竞争力,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光顾。
在企业刚步入市场时,通过公关、宣传,让以众了解企业,对该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观、价值观等产生认同,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印象,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公关先行”已是许多企业打入市场的基本措施之一。公关先行可以缓和企业刚步入市场时学生的广告费用负担,也为企业逐步了解市场提供基础。
美国的保险公司在进入只国市场前,首先举办多种金融保险研讨班、讨论会,并向只国几所保险院校提供数十万美元的办学资金,支持培养保险人才,这一举措经新闻媒价宣传,深得社会各界好评。公司一开始就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有苦难言较好的印象。
企业不但有刚步入市场时,需公关先行,树立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样要不断进行公关传播,不断地与公众沟通,以发展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在这方面,沃森认为福特公司做得很成功。该公司始创于1903年,它除了生产小汽车之外,还生产卡车、拖拉机、钢材、化工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综合生产企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然而,福特汽车公司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致力于公关活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塑企业形象。
20世纪70年代只后期,福特公司迎来了建厂75周年这一历史机会,它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大搞公关宣传活动,提升其产品和公司形象。公司用了4年时间筹划公关活动,直接花费183万美元。
福特汽车公司还精心安排了75辆历年生产的汽车游行,并邀请政府官员参加。通过这些手段,福特汽车公司将企业信息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在公众中一步扩大和树立了公司的整体形象。
此外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当企业形象受到损害、遇到危机时,企业公共关系的传播宣传功能就更为独特,它能使受损的企业形象得到有力的维护。小沃森领导的IBM公司就是通过一些形象广告和公关活动挽回了企业的声誉,并重新树立了企业光辉的形象。
【点评】
沃森父子的人格一般具有狂热气质的倾向,他们通过自己的魅力把这种狂热感染给组织,形成崇拜式文化。IBM比一般公司有更多的崇拜式的文化倾向,表现为思想狂热、思想灌输、严格适应及精英思想四项共同特征。
小沃森在他的著作《一个企业和它的信念》中说:“一个企业只能通过以下方式得以维持,即“建立起公众中的企业形象,任何政策的制定、活动的开展都应以维护此形象为前提。
而且,我相信公司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是否能忠实地维护企业本身的形象。”可见企业形象对一个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IBM公司就是在小沃森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钭其深蓝色巨人的形象深植于每个人头脑中的。
总而言之,IBM公司获取了最大的成功——展示了其最激烈的崇拜式文化,同时也塑造了其良好的企业形象,IBM的“蓝色巨人”品牌已深入人心。
第四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博大精深,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其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转变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除却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应该是精华为主,糟粕为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和思维观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帮助,以区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型文化。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儒家孔学的几个基本理论思想来浅显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仁,亲也。”(《说文》)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对于大学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意义。
“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说文》)“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该着重对父母的尊重。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即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还认为,父母若有过错,子女应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而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便所谓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
“悌”则是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孔子非常重视“悌”。其弟子有若根据其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术”。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达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地步。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现如今的我们依然需要受到“礼”的约束,不可把儒家文化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其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优秀的东西,还是依旧要继承并发扬。
“忠,敬也。”“恕,仁也。”(《说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忠”。在《论语》中,未见孔子对“忠”字有过直接释义。而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可见,所谓的“忠”,绝非是后世所理解的毫无原则的愚忠,而该是有原则的忠。“忠”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在孔子的理论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到“忠”,为“忠”以行“恕”。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
忠从属于积极的层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恕从属于消极的层面,即“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信,诚也。”(《说文》)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视为贤者必备的品德,即凡在言论和行为上都做到真实无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能增强人的凝聚力。“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最终目的在于“辅仁”。
目前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切身的利益,而少有注意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市场观念和价值理性后出现的价值真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能有效地填补这片真空。
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理由。平心而论,“五四”运动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其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也未尝不是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
二是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却是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贯穿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史,曾引导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用传统文化中的明辩义利思想,端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加强青年一代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突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容稍懈。
参考资料:
1.2.3.4.百度百科-儒
崔利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朱久兵、刘光顺《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五篇: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新加坡在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国民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新加坡政府过分的强调教育投入存在的弊端。
新加坡采取大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国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而人力资源就是唯一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唯一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这样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它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人看不到教育在促进人的感情、意志、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片面。过于追求高学历、重视科学,忽视了人文,结果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单一认识与崇拜,弱化了教育的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扭曲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国外学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这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不少新加坡学生前往共度学位,但是学成归国的新加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有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前往更好国家发展。由此可知,新加坡政府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普遍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他们缺乏共同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够懂得如何理解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共同进步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多地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我国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以便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富国强国的梦想。虽然我国与新加坡在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原因有一定差距,但是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的。这点启示了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爱国思想,公德意识,通过教育对人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