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时间:2019-05-14 19:3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第一篇: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话题一 语文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1 正确对待分数

现代汉语词典对分数的解释为: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的数字。显然,分数就是用直观明确的数字来表明考试结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家长、教师清楚地知道孩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分数会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成为学习的动力或压力,成为学生扬其所长或避其所短的主要参考系数之一。对待分数的态度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也不一样。

【案例解析】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的分数评价,已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习惯模式。当论证一个学生的优劣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考多少分,排多少名,大家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错误地将分数这个评价的手段异化成目的,将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由于学生和家长都愿意片面夸大考试分数的作用,让很大一部分教师,也有意或无意地加入分数为上这一行列。这样的对学习分数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某些行为,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会由于存在不科学的因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发展。

上述案例中,王老师行为的背后,是分数的束缚,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像王老师这样的教师应该不在少数,我们在看到一线教师无奈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只关注分数给素质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

【对策建议】

1.要认识到过于看重分数带来的严重后果 首先,过于看重分数,会令学生惧怕考试。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过高与单一,无论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会造成精神负担,诱发其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

其次,过于看重分数,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即使一些平时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科目,如果发挥不佳或者因为其他因素,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如果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导致厌学。

第三,过于看重分数,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很多教师过分看重分数,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面子。自己班级学生成绩好,自己脸上有光,相反,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以一个尺度来衡量。而且,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往往会以成绩差的学生身上的不足与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优点作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失去自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自己的心态如果不平衡,态度就会变得粗暴,教育方法就会不当,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对立。

2.分数只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考试内容要有针对性

考试是对学习的一种检测,通过考试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或学生自己了解)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当然,像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不光是对学生较长时间段内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还具有甄别优秀学生的功能。有考试自然就应该有一个分数,教师或家长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而教师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无疑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显然,这个分数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它能看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此,考试的试题内容在布局和安排上应该对某一学习段内的知识点、重点问题都有比较突出和较强的针对性,这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地掌握已学的知识以及形成好的思维习惯都有很大帮助。3.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

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有的学生家长忽略了分数评价的功能导致的。看到孩子考了好的分数就百般夸奖,对孩子百依百顺,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起来,弄得孩子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就严厉批评,大动肝火,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而我们有的教师呢?也总是让分数遮住自己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卸去过重的分数包袱,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分数,并从自己每次获得的分数中去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时,相信他一定会努力超越自我的。果真这样,学生考试分数高低又有何担忧呢?

每一次检测过后,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4.倡导分数评价和无分数评价相结合

分数评价虽然容易量化,从表面看来比较公正,但在以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下,学生总是按照成绩被分成三六九等,只能一心一意地为高分和名次而学,这种用学习能力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忽视学生在学习中进步的评价,其结果是无情地抹杀了学生为进步而付出的努力,使多数学生永远笼罩在失败的阴霾里,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生活缺少自信,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不能仅仅看考试分数,因为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成绩通知单上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满足所带来心灵的欢愉,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独立、自信、快乐和幸福。无分数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看到学生不足时,更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付出,这样,会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并从过重的分数压力下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从中学做人、学做事、学习与人共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分数让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对所有的学生都只关注成绩和名次,不去考虑他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的基础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去关注成绩背后的努力以及不同学生对人生的追求。事实上,对一个学生来讲,也许“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你能说“100分”获得者的其他方面都比“60分”获得者强吗?为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同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日常表现、整体发展水平纳入评价视野,建立起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从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关注分数转变为关注人,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相信一定能还学生一段充满阳光的学习时光,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问题2 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全面”指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性。即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这里的“全面提高”表明了应在深度和广度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深度上体现的就是“扎实”二字;广度上讲的就是“全面性”。为此,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案例解析】

新课程要求语文作业及考试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试题的命制,让作业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

案例中的试题必将产生这样的导向作用:它要求学生从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生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到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从仅仅追求教学的“知识目标”,转向重视含知识在内的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从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落脚点。让考试这根“指挥棒”服务于课程标准的实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试卷上得以展示!【对策建议】

教师应该怎样通过作业与考试命题的设计,达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呢?

(一)拓展综合性作业或试题的设计路径 语文是一门交际性的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业和考试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延伸。因此,教师要拓宽作业与试题设计的路径。1.紧扣教科书内容设计作业或试题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拓展作业。如低段的学生喜欢寓言、童话,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在学生对寓言、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后,可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应用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尾,或提出改进方案。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时,由于低段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特殊的亲近感,于是,有教师抓住了这个契机,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跳出了井口之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结果,有的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了青蛙看到的美好世界;有的学生写下了小日记,把故事重新续编;有的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了课本剧„„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学生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远远胜过了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2)在课文空白处设计练习。有的课文在思维上具有跳跃性,形成了课文的空白点。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拓展性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如在学习《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想象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去探望他?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类似很感人的事,和老师、同学说一说吧!2.联系生活内容设计作业或试题

语文开放性的学习打破了传统封闭型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了其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校外。如在教《赵州桥》时,有这样的一道课后练习:我们的家乡也有古建筑,我们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并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总之,在作业和试题的设计与运用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联系其他学科设计作业和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根据不同的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将文学、科技、美术、环保等融为一体,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会愿学、乐学,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我们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布置了一项关于环保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广告语。当时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地参与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没多久广告语就写好了,如“让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等广告语。

(二)丰富作业的形式

语文作业或试题无论形式怎样,最终都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出发,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每天心中都有语文,时时处处,实实在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能学好语文。1.探究式作业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一个地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性。有同学提出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彗星和小行星在不断地撞击地球,有人还以此鼓吹“世界末日论”,地球真的有覆灭的危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相当浓厚。于是,教师设计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以“地球会覆灭吗”为题开展一次讨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课余都是在大量地阅读与激烈地争论中度过的。通过辩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这不正是学习的真谛所在吗? 2.操作式作业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采用不同方法,设计全体学生乐意参与的作业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嫌麻烦,改变单一的知识巩固型作业,把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与动手操作之中。在教学《荷花》时,一个教师要求学生用舞蹈造型来表现这段文字。语文品赏课上,学生踊跃登台表演,或含羞埋头闭目,或舒臂展颜„„荷花的各种姿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学生对课文的再想象与再创造。像《曹冲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文章,课后可让学生做简易实验来帮助学习。这样,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考试题型逐步多样化

传统的题型大多直接作答,答案直截了当、机械重复,思维能力训练程度小,变通能力训练少。而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要走向并生存于未来社会的,因此,要学为所用。在考的内容和书上的简单练习都是学过的基础知识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把各种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让学生认真思考才能作答。例如:同样查解词可用词造句形式,可用改病句形式,可用搭配词语的连线形式,可用联系上下文解词的形式,可用填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形式,促使教师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种评价理念的认识,我们在积极倡导考试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应加强命题改革,研究规范的符合课程理念的命题方式,让笔试真正发挥其正常的评价功能,成为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话题二 语文作业与试题的典型案例评析 问题1 日常作业案例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依据。科学的作业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更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案例解析】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白纸黑字的习作变成了图文并茂、经常发表交流的作品,稀疏平常的作文本变成了装帧精美的个性化作文集,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并通过教师、好友、父母、同学、家长的建议和激励,使得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得以持久地保持,作文水平也在听取他人意见、鉴赏别人习作中得到稳步提升。不得不说,这种创新的习作形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新课程确定了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领域不同、具体训练目标不同,因而作业设计的要求、呈现出的特点也就不尽相同。在此,我们分别针对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进行作业设计的探讨。1.识字与写字作业设计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作业设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绝不是单纯地抄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如下示例:在字词王国里“游玩”。以上是六年级期末字词复习题,但对我们平日字词作业的设计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1)凸显针对性。无论是对易错字词“妥帖”、“慷慨”的巩固,还是对多音字“似”、“处”的检查,都是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而设计,凸显了针对性。(2)富有趣味性。将枯燥的字词复习作业设计成“游玩活动”,既有“边走边看”根据拼音写字词,又有“看风景”的途中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还有拿着生字卡片根据要求“坐车”,整个做题过程就是一个有趣的游玩过程。

(3)具有灵活性。题目设计新鲜,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对于低年级的字词作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遵循规律,巧识记字形,同时要通过科学的、饶有趣味的作业设计,凸显字词音、形、义三结合的特点。2.阅读作业设计

近年来,语文阅读题的题型不断翻新,形式层出不穷。内容既有课内语段,也有课外语段。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其中也包括开放性试题。但语文阅读题的题型设计并非无章可循,它是有据可依的。

此阅读题着眼于能力检测,包括结合上下文理解、感知理解、阅读转换、语言表达等能力。阅读题的设计首先要凸显新课程的价值取向:由“知识中心”教育向“能力中心”转变。也许会有教师问:每个年段应重点培养学生什么阅读能力?其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

五、六年级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等。阅读题设计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规范,突出年段训练重点,同时将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3.习作设计

习作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表达需要,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文设计要关注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和心理特点,体现人文性,同时兼顾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以上是小学高年级的一份习作练习设计。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此次作文设计突出了课程标准的训练目标:“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考查学生能否做到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习作设计应体现以下一些原则。(1)关照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作文的设计应从整体出发,把设计的每一篇习作放到单元、学期、年段乃至写作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体现出习作教学科学的序列性和阶段性。其设计思路是:紧扣教学单元,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找准位置,分解合理,落实到具体课文教学中。

(2)注重开放性和趣味性。作文设计要体现开放性,打开写作主体封闭式的“思维黑箱”。同时,作业形式要丰富有趣,如剪贴画习作、活动式习作、情境式习作、日记式习作、推理式习作、话题式习作、读写结合的习作、网络式习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4.口语交际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如下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以上目标如何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呢?

以上是中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作业。作业设计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在交际情境中融进了爸爸和“我”的言语冲突,使得学生具有更强的表达意愿。同时通过爸爸的以理服人和“我”的思想转化,让学生在完成人物对话中锻炼了应变能力。

设计口语交际作业,不仅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不同年段的特点,还应注意以下设计要点。一是创设适合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情境创设可以朝具体化的方向去思考,也可以朝生活化方向去思考。二是制造平等冲突,为学生制造对等的辨析空间。即每个话题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理由,每次冲突,都可以说出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5.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而综合性学习作业,正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指针。

上述案例为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的一项作业。设计者选取一个学习角度,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一个角度开展学习活动。尽管选取的“研究点”小,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设计了可供参考、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开展同伴互助学习,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2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题案例

冷静审视教育评价现实,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因此,应以考试命题引领广大教师了解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 【案例解析】

上面是泸州市江阳区某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书面)试题。此套试卷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让学生畅游在“语文乐园”中愉悦地答题,更重要是的,它清晰地折射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科学教育发展观,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诉求。首先,凸显新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中心”教育向“能力中心”转变。整个卷面,纯知识性、死记硬背型的题目较少,强化运用,注重能力的检测。其次,关注人的主体性之灵魂——创造力的培育。本试卷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探究精神的激励和作文创新的表现上。

第三,凸现完美生命的最高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整个试卷体现出浓厚的意味,无论考试的乐趣,对自然的审美愉悦,健康心理的调适、引导,还是对人(残疾人)的尊重、关爱,对人的细腻心思的体验等,都体现出命题者的理念与呈现意图。【对策建议】

命题制卷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艺术。教师应本着“符合当地教育、教学具体实际情况为主,吸取外地测试卷中的先进、可移植的模式和内容”的原则,扎实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命题制卷研究,不断提高命题制卷的能力。

1.改革命题内容,让书面文考切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多少年来,书面文考一直有两大局限:一是学科本位,二是知识本位。我们要做的尝试就是改变这两个弊端,超越这两个局限,增大学科学习能力(包括方法)检测的含量,渗透学科学习所积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使命题内容体现积累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积累性。语文的基础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习惯就是语文的根,是学生“积累”的重要内容。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方面来命题。

(2)综合性。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努力加强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参加生活实践,注重亲身经历。教师在命制检测题时应将“引领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的理念贯彻到检测题目之中。(4)开放性。开放性的检测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解题中完成考试。

2.创新检测题目呈现方式,使书面文考焕发新的生机

书面考试要改变刻板、严肃、公式化的面孔,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答题的心理感受,这是我们改革检测题形式的基本着力点。经过思考与探索,我们认为,新课程下的书面命题形式应体现出以下一些特性:情境性、生活性、开放性、游戏性等。将这些特性在试卷上灵活地展现出来,书面文考也将变得富有生趣,充满生命活力。

(1)情境性。新课程主张教学在情境中展开,教学检测(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也应该遵循情境性原则。考试题设置体现情境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唤醒旧有的经验储备,能让学生快速认真地进行考试。(2)生活性。命题要体现出学科知识在真实的生活中是有用的。考试实际上就是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书本上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之中,只是检测题上的“生活”与“实践”是模拟的,或者是真实生活的再现。(3)开放性。直面生活的问题往往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命题也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将书面文考的一些题目设计成开放性的题,让情境富有开放性,思维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这样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体现了多元性。(4)游戏性。新课程主张的考试,要还学生以轻松与快乐,不要搞得过于可怕与紧张。命题时除了将一些题目设计成好玩的活动外,还可以将整套试题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现游戏性特征,即让学生做这套题就仿佛经历了一次活动,做了一些游戏,在不知不觉中答完题,而后感到考试过程是快乐的,富有情趣的。只要我们在命制检测题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就能冲破“分数窒息”的禁锢,命制出有创新性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检测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第二篇:自学《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心得体会

自学《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心得体会

作业与考试是历史学业评价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任务。然而大量无效的作业占据着学生的时间;许多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无信度的考试还充斥着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有甚者,作业被用来作为体罚学生的工具,考试及排名被异化为教师用来督促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分数崇拜扭曲了一些学校及个别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作为教育者,应该为改变这些发出自己的声音、付出自己的行动。作业与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的作业与试题设计可以达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欠缺的作业与试题设计可能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的作业和试题呢?我从《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中得到如下感悟,提出以供参考。

首先要做好作业或试题编制的准备。做好作业设计的准备包括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了解学情,面向全体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搜集整理资料。做好试题编制的准备包括研读考试标准;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学生学情;制定双向细目;把握考试目标;搜集整理资料。其次,掌握作业设计和试题编制的过程。作业设计过程包括:确定题型;选配题目;落实三维目标;反复检查。试题编制过程包括:编选试题;配组试卷;制定评分标准;反复检查。

另外就是作业批改分析和考试结果的分析。作业批改的内容大致分析以下内容:作业基本情况;记载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并分析内在的原因;提出应对的措施。考试结果的分析内容有:测算试题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测算班级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统计班级学生在每道题上的得失情况,并分析其原因;针对考试反映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工作的对策。在结果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正确对待分数?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篇:作业与命题研究

二(1)班语文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拿到学生考试成绩与第一名对照,差距还很大。仔细研究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主要由以下方面:

1.基础知识字词掌握不牢。学生不能结合语境正确运用字词。填了错误的同音字。形近字组词也出现问题,形近字混淆,不能正确组词。2.多音字组词处错误较多。题目中出现的多音字,并非课文二类生字中标注的多音字,在积累多音字时,积累的面太窄、少。出现多音字积累不够出现严重失分。3.句式练习,个别学生成问题。写比喻句、拟人句。可见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低,读书不用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4.5.口语交际学生解决问题进行的语言表述能力较弱。课内阅读,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能说但不能用笔写正确,写得少,出现书写错误。6.学生卷面不够整齐。学生字体大小不一,不公正。

根据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起学生注意,让学生踏踏实实投入到学习中。重申在校纪律要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2.课堂中注重学生识字写字教学,让学生能够多积累词语,学会灵活运用。

3.及时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坚持课课听写,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4.注重知识的积累,涉及面要广。如: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句式、短语等。

5.继续运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

6.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家校联系。

第四篇:学科带头人命题作业

厦门市2009年英语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作业

阮晓雯

2009-12-09命题素材:

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命制2道单选、5道完形和2道阅读试题。(材料附于后)

一、2道单选:

1.Seeing the clear water disappeared into the sand, the man _______

A.was lost in thoughtB.lost in thought

C.was losing in thoughtD.lost in the thought(A)

2.The clear water disappeared into the sand, just like water_____, which is called a lifetime

A.die outB.die awayC.die ofD.die off(B)

二、5道完形:

The sage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silently scooped up the water and asked,“What is the1____of the water?” the sage poured the water into the glass 2_____he could answer.The man took a tumble, “I know, water is like a glass’s shape.” The sage said nothing and poured the water into the 3____.” The sage shook his head, gently carried the vase in 4_____ hands and poured the water into the pot filled with sand.The clear water 5_______into the sand.1.A.styleB.designC.shapeD.form(C)

2.A.as ifB sinceC.afterD.before(D)

3.A.vaseB bottleC.potD.bowl(A)

4.Aeither.B bothC.neitherD.all(B)

5.A.changedBexchangedC.disappearedD.appeared(C)

三、2道阅读试题:

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ame to see light” mean in Para 8?

A.The man saw the sunlight of the day

B.The man enjoyed seeing light of drops ofwater.C.The man didn’tthink highly of what the sage said

D.The man realized the meaning of what the sage said.(D)

2.From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text, we learn that Life is something that_______________

A.we must make every effort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s

B.we should try to change the environments to realize our own value

C.We should have more tenacity and bend and turn when necessary

D.all of the above.(D)

2009-12-09命题素材:

There was a man who came down in the world and couldn’t achieve his ambition.So he was recommended to a sage.The sage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silently scooped up the water and asked, “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water?” the sage poured the water into the glass before he could answer.The man took a tumble, “I know, water is like a glass’s shape.” The sage said nothing and poured the water into the vase.” The sage shook his head, gently carried the vase in both hands and poured the water into the pot filled with sand.The clear water disappeared into the sand.The man was lost in thought.The sage bent down to grasp a handful of sand and sighed, “Look, the water died away like this;this is a lifetime!”

The man said happily, “ I know, you tell me the society is like various containers everywhere, so man should be like water.When you are in a certain container, you will become its shape and easily die in a regular container, just like the water, disappearing rapidly and suddenly;and nothing can change!” With the words, the man stared at the sage’s eyes, for he was eager to be affirmed.“Yes,” then the sage added, “No!” the sage went out of the house while the man followed.Under the eaves, the sage bent over, touched the flagstone steps for a while and stopped.The man reached out his hand to where the sage had just touched and saw a concave, but he didn’t know what secret the cavity on the flat stone step hid.The sage said, “In rainy days, the rain water would fall from the eaves, so the concave is the result the water falls.”

The man “ I understand people may be put into the regular containers, but they should be like the little drop of water, holing the hard flagstones, until changing the containers.”

The sage said, “Right, this concave will turn into a hole!”

Life is like water, so we must not only make every effort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s, but also we should try to change the environments to realize our own value.We should have more tenacity and bend and turn when necessary because it is too hard, it will easily break.Only those who are not only stiff but also have more flexibility and resilience can overcome more difficulties and setbacks.

第五篇: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定义与命题 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命题的概念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2.命题的真假.(二)能力训练要求1能够判断什么是命题.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断命题的真假.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2.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在设计教学上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教学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教学难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法.教具准备 投影片七张

第一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A)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7.2.2 B)第三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C)第四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7.2.2 D)第五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E)第六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7.2.2 F)第七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G)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寻找下面唐诗中的命题。说说命题的定义。[生]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师]好.下面大家来想一想,下列说法哪些是命题,并说明理由.1.你.2.小苹果.3.你吃苹果.4.你是小苹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判断命题的要点:1.句子。2.表示判断。结合第4小题的回答引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1.新知学习.显然,第4小题有同学认为是一个错误的命题。那么与之相对就有正确的命题。给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概念。

2.新知应用。下面句子中,那些是命题,那些不是命题。并指出真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直线平行吗?

(5).玫瑰花是动物。

(6).若a的平方等于4,求a的值。

(7).若a=b,则a=b.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判断命题真假与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是两种不同的问题。同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与步骤。

二.新知探究

1.做一做:判断下面的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内错角相等。(3).大于90度的角是平角.(4).如果a>b,b>c,那么a>c.22引导学生分析所给命题的结构,引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的概念。并板书。探究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并解答上述小题。

Ⅲ.课堂练习做一做: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等边三角形式锐角三角形。2.同角的余角相等。3.直角都相等。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命题的组成及真假.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在辨别真假命题时.注意: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而真命题除公理和性质外,必须通过推理得证.大家要会灵活运用本节课谈到的公理来证明一些题.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99习题7.2.第2,3题

(二)课外拓展:见投影片。

板书设计

§7.2.2 定义与命题二 一·命题的定义。

二、命题的组成

一般地:命题常写成: “如果„„,那么„„”

三、做一做 真命题

四、命题的真假

假命题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下载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肥东县王城中学王合课题:14.2证明(2)教材与学生现实的分析1、本节内容是《命题与证明》的第三课时,学生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后,已经熟悉了,定义、公理、定理、......

    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

    SHANGHAI SHIPBUILDING 上海造船2010年第1期(总第81期) 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 周炎,李国刚,童宗鹏 (711研究所,上海 200090) 摘要:由动力装置引起的机械噪声是影响船舶舒适度、船......

    《命题》教学设计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7.1 命题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反例的的概念.(重点) 2.能判断哪些语句是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难点) 导入新课 1、中毒了 小明:不......

    命题设计意图

    命题设计意图: 1、体现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核心,基本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发展为目标。 2、体现数学思想的运用,基本方法的运用。 3、关注差异,体现分层。能力发展的考查要有一定的梯......

    作业设计与布置

    浅谈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形式、 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是提......

    教案与作业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马彩凤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

    定义与命题

    《定义与命题》的教学反思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以及知识的重难点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范围,本节课教学处理好“四个关系”一、定义与命题的关系定义和命题......

    定义与命题

    命题与证明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definition)。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statement)。 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