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创建学校特色项目
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建设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学校自身素质特色的需要。为此,学校必须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不断地总结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校正是基于这样思考和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的人文资源优势,以“象棋教程”课程开发为重点,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
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发特色课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对我们传统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鲜明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建设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办学理念。如何更加明确地建设这一办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引发了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深思考,校本课程开发很容易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和专业能力,更容易形成校内交流沟通的氛围。于是,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前提下进行课程改
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青浦区一流的品牌学校。为此,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为一项主要策略来抓,确立了“象棋教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的开发,既体现了学校传统项目特色,又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而存在,能对当地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特色课程的构建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成因。
从主观来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是比较成熟的。首先在办学理念上,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意在培养21世纪的多元化人才。我校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飞德·葛德纳的MI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教育特色。即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但没有整齐划一的学生也就不能有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因而在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力争全面合格,另一方面着力去发现,促进学生优势智力的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统称为“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因为创设特色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元创建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传承;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个性;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的特色。成功的教育观、现代的心理学、创新教育学和当代课程论是我们创设特设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我校的特色课程已初步形成。
三、加强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1.发挥校长的主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可以说,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制约着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地进行。为此,学校组建了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校长发挥了主导作用,利用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优化了人员组合,带动了全体教师一起投入校本课程与实施这一项比较宏大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材的编写、活动的组织、计划的制订都离不开教师。如果说校长是领航、掌航人的话,那教师就是奋力挥桨者,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使校本课程这一航船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无论是在课程的开发还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都能尊重教师的个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尽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
潜能力争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努力使每位教师都拥有展现自己才能和个性的空间。
3.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发挥人的潜能。我们开发与实施“象棋教程”的校本课程,其终极目的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整个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用“以学生为本”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如,在编写校本教材《象棋教材》时,不管是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设计,还是训练的要求,都要有弹性,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为学生的发展留足空间。除了编排教材时适合学生的需要之外,还经常性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构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如,2006年4月,我校首届潜能杯小棋王争霸赛;2007年4月举办了第二届潜能杯小棋王争霸赛。还有经常性参加区组织的象棋比赛等。
4.创建研究的理想环境:“象棋教程”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和信息技术作基础。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除了学校专款投入之外,还积极与当地镇政府取得联系,以获取政府的经费投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信息技术资源上的支持。学校专门设立电子阅览室,供开发者使用。为了教师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料,图书室也作了课题专用书柜。另外多次到上海书店购买相关书籍。经常选派课程研究者到“象棋基地实验学校”学习取经,如,2004年4月,学校派4位教师赴云
南培训;2005年10月,派了3位教师赴陕西参加全国棋类工作会议;2006年4月,派4位教师赴江苏无锡培训;2007年4月,派4位教师赴嘉定缪西小学学习等。创建了象棋专用室,一张张光洁、雅致的长方形桌子,粘贴着两张整齐的棋盘,为学生及教师的学习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有校园里坐落着几座相关棋类的雕塑和墙上粘贴着四十多幅有关棋类的故事„„全校到处洋溢着象棋文化的气息。
5.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自从我校在2005年4月成为全国棋类培训基地以来,我校承担了“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子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是探索创建规律的重要载体。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先起稿了“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实施方案,在根据方案有步骤地深入开展各种工作,制定象棋教学计划,编写象棋教程,落实各年级教学计划,最后确定学习评价体系,主要与少先队雏鹰争章相联系。学校又把校本管理纳入教师考核结分之中,也与“农村稳定工程”相联系,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设专项督导、评估、检查、反馈,并实施课程的多元评价。
6.实现课程的多元整合:我们认为要提升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当立足学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应将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纳入我们的视野,赋之于崭新的育人理念,达成资源的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其
次,我们还实现各学科目标的整合。如语文,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喜欢象棋的心情;数学,让学生运算中,探求多种方法解答习题的思路;英语,让学生在对话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把学生在形成个性特长过程中的感悟、体会、心得等作为宝贵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利用。
7.保障学校的特色形成: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全校师生通过自编教材和开展展示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交往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在无形中营造一种弥漫于校园之间的浓浓的文化氛围。
四、成效:
1.教师专业能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发展。
(1)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养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编写教材中,他们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确定方式。可以这样说,校本课程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的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2)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多方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
(3)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构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洋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是需要教师去挖掘的。交通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饿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体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变化了。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教学中,发现好多学生,平时在基础性课程学习时积极性不高,缺乏发言提问的勇气,缺乏表现自我的主动性,而在校本课程学习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对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概念产生了质疑和挑战。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树立起信心,并由此辐射到基础性课程学习。教师深感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
2.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1)学生的发展需要满足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成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的。
(2)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精神品质提升了。
《象棋教程》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培养学生独立的文化素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得到改变。
《象棋教程》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大量的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实践活动(比赛、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与综合性等五方面的特征。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地迁移到基础性课程,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专注学习习惯等。
(4)学生的团队精神养成了。
象棋教学要达到真正意义的普及推广,需要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我校设立的争章奖、象棋俱乐部、小棋王争霸赛、与兄弟
学校的友谊赛及参加市、区各级比赛活动,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经过一段努力,一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队伍形成了。(5)学生发展的个性张扬了。
《象棋教程》的课程实施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尤其在参加各类的活动中,如,在学校的“小棋王”争霸赛或参加区市棋类比赛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效(2006年我校囊括了象棋男女团体及个人前三名,2007年7月我校代表青浦区参加市里“胡荣华杯”象棋比赛获得男女团体各第五名)。学生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3.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课程是一种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任何学校特色的创设和创建都要有课程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难以形成的。我们学校正是利用,我校的特的棋文化背景及浓郁的文化底蕴,找到了特色与育人的契合点,通过校本课程《象棋教程》的开发与实践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4.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教材与配套的活动材料。
在外出培训及学习之后,我们编写成员在根据课程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始编写校本教材。教师们在编写过
程中,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各显神通。经过努力,终于编写出了我们的校本教材《象棋教程》。《象棋教程》分七个部分、七个单元,每一单元共18课。
这些教材设计合理,既有知识介绍与链接,又具有很强可读性与操作性,深受学生、老师、家长的喜爱。
结束语: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我们能投身这场改革,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采取“学校领导、课程专家、实验教师”三结合的组织形式,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遵循继承、借鉴、改革、融合创新的原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最终会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教材新体系。作为一所教改试验学校,我们有信心继续挺立在教改实验的潮头,并始终坚定着我们的信念:
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使我们的学校成为最好的—— 这是一所真正坚持教改试验的学校,在这里,所有的孩子离开学校时都已经确定了一项才能,一种能力,一种智力。
校本课程特色记录
2011----2012学年
第二篇: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
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
培养、个性特长培养等方面,这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初步确定了教材结构及教材门类。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1.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确保课程有效实施。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强化校本课程管理,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的同时,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上明确安排。学校狠抓校本课程的落实,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上好每一堂校本课,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进行检查,采用座谈、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每月进行一次研讨会,研讨解决校本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多元评价,注重发展,促进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对学校课程进行多元化评价,主要从《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学校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价中,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编制评价工具,全面收集、分析、整理师生信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对师生的评价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与实践能力、教师的开发创新能力。同时,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与教师量化考核相挂钩。
3.丰富载体,拓宽思路,完善校本课程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校本课程的隐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又可以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寓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1)《可爱的安图》:我校地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长白山脚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安图的旅游、经济地位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每一个称职的城镇市民都应该从小熟悉安图了解安图。因而,学校将爱家乡教育设立为我校校本课程,这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分别介绍了安图的自然状况,安图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几部分。
①.安图的自然状况:本部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安图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主要景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景点的特点和自己的语言风格,编写导游词,与同伴交流,并在班上择优演讲。
②.安图的历史沿革:重点介绍安图县建县史、安图人民革命斗争史,通过收集资料、采访相关部门与政府部门、调查收集民众意见等形式,撰写安图人民
革命斗争事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为保卫安图,建设安图在这块热土上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教育学生像英雄学习,用实际行动建设安图。
③.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教学生明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富起来。
课程实施已有6年,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情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及时更新教材中相关数据,补充新内容。使校本教材逐步完善。《可爱的安图》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不仅了解了安图的资源环境、乡土风情、历史轶事,熟悉了安图县的主要人文景观。通过课程设置中的调查、采访、演讲等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分析、整理信息,撰写调查、采访报告及实践、交际和创新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激励了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安图。
(2)《经典古诗文诵读》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为此,我校还自编了一套《经典诵读》,规定了1—6年级不同的阅读内容。如:
一、二年级背诵必背古诗、《三字经》、《百家姓》;
三、四年级背诵《弟子规 》、《笠翁对韵》;
五、六年级背诵《论语二十则》、《朱子治家格言》等。学校利用早自习和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各班级根据规定内容进行背诵。值周教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挂钩。我校自实施古诗文诵读活动3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形成了人人争先背诵古诗文的良好氛围。每学期人均背诵量40首,最多的每学期达到100首以上。(3)书法
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我校将书法纳入校本课程,在一至三学年开展,每学年每班一周一节课,由书法教师刘源伟和崔海燕任教。为增强此项活动的时效性,学校利用周三、周五午自习进行书法训练课,值周领导和书法教师进行检查。学校还规定每班要经常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每周每位学生要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周一上交,班主任点评。每月学年组织一次书法现场竞赛,竞赛内容学年统一,全校老师参观浏览。参评的作品在学年展出,学校对参选上来的作品进行表彰。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几乎每位学生都能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为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快乐大课间活动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校园体育文化,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长学生体育才干,促进学生体质提高,使学生能有更健康的身体、更和谐的心理,我校有组织的开展了快乐的大课间活动,快乐课间活动实行分年级、分场地、分项目以轮换的形式进行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
每到课间,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溢满欢笑、幸福、快乐、健康的面庞。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起进行着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校园里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欢笑,师生都展现出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四.校本课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校本课程开发,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以“张扬个性,和谐发展”为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核心,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动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提升,校园内外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由最初的心存疑虑、观望等待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目前承当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很多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优势并不明显,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摸索着、实践着、积累着,与校本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2.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基础教育的立足点远远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探索什么。如今,学生会自主学习,能直接参与实践,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可以说校本课的开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得异彰。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活动为载体,我们注重多方位挖掘校园的途径,利用各种节日,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师生们共同策划,布置走廊和班级文化,使教学楼内充满了童趣、活力和斗志,甚至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了多彩的校园文化。
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时间上的周期性,知识上的系统性等,有待于我们加以审视、修正,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回顾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点点滴滴,我们欣喜地看到,六年来的校本开发历程,全校师生不畏艰辛,不断探索,洒下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也正是有了“校本”这一活水才会给“课改”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让校园充满浓郁、温馨的文化氛围。尽管未来之路布满荆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一路高歌,走向明天。
第三篇:积极推进销售网络建设
积极推进销售网络建设
有关销售网络的问题,一直是当前营销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专家用“网络重组”“网、络革命”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当前企业界正在经历着的网络变迁。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销 售网络建设似乎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一些企业坚信自销的价值,一些企业更为强调经销的 作用,理论界一些专家则呼吁建设超级网络组织。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不仅有助于 我们弄清楚销售网络问题的实质,也必将有助于加快我国企业界销售网络优化的进程。
销售网络: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
几年前,我们在一家民营公司兼职从事销售策划的时候,正逢四通集团的一位副总裁田 志强先生到公司参观考察。当时公司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希望在引进外资和技 术有所突破,但这需工作的进展不快,难度较大。而当时四通集团在方面的进展非常突出,先后与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进行了高水平的合资合作。在座谈会上,当人们问及四通集 团何以能在合资合作方面取得巨大突破时,田志强先生平静地说: “国际知名企业选中四通 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并不是因为四通的产品优势,也不是因为技术优势,因为与国际知名企 业相比,四通的产品与技术优势算不了什么,国际企业看中的,是四通集团所拥有的全国性 销售网络,是四通集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产品推向全国各个地区的能力。这就是四通集 团的优势,也是任何国际企业难以达到的。”时隔几年,我们对这段话的印象依然十分深刻,因为这段话非常恰当地表达了销售网络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一些成功企业的研究表明,注重销售网络的创新和发展,是这些企业走向成功的可靠 保证和共同法定。江苏春兰集团 在十多年发展中所创造的: “春兰销售模式”,就是一个典 型的代表。最初的春兰,采用的也是直销模式,通过“提篮小卖”叩开了市场的大门。但伴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直销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80年代后期,春兰集团在销售 上完成了第一次网络重组,将直销制改为代理制,通过大幅度让利,将商业伙伴拉上企业的 “战车”,工商联手,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具备了一定条件后,他们又改造了企业的销 售部门,将销售体系与企业分离,单独组建销售公司,并在全国大中城市组建分公司和办事 处,为上万个商业销售网点服务。进入90年代,当代理制广泛被同行采用时,春兰集团又酝酿了第二次网络重组,及时 推出了“受控代理制”。在每年年末,企业与大量的经销代理商签订代理合同,经销代理商 逐月按时
按量向企业预交购货款,同时,按照合同规定按时按量从企业进货,企业则除在批 发价上让利给经销代理商之外,每年在合同保质保量完成后,企业向经销商集中返还利润,其幅度甚至超过工厂所得利润。显然,这种代理制度增加了企业对销售网络的控制程度,有 助于与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90年代后期,当春兰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的时候,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网络 重组,创造了“卖方信贷”的新型营销方式。春兰集团在银行设立总金额达13亿元的专项 资金,让经销商用“春兰”的贷款购进春兰产品,从而借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将金融拉入工 商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样,原来由工商企业共同担当的风险变成了由企业、商业、金融三家 共担,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既回忆了资金的周转和利用,又
杜绝了“三角债”的形成。春兰集团的实践进一步告诉我们,企业的销售网络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智慧、不 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企业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科学的变革,都有将为企业的销售实现做 出贡献,都会不断增强企业的销售实力。显然,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多方面的,有专利、商标、企业形象、管理软件等,而拥有健全、有力的销售网络,正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企业在销售网络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是企业十分重要的投资行为。而缺乏这种投资热情的企业,必将丧失对市场的主动权。
现代企业销售网络模式评价
现代企业的销售网络模式,依据网络主体的构成情况,大体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纯粹自销模式。即企业通过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独立的销售部门,而将产品直接 送达至用户或消费者。目前运用纯粹自销网络的企业,以工业品和特殊用品行业为最多。这 些行业的客户性质比较单一,数量也有限,企业有条件通过直销的方式予以满足。此外,一 些刚刚建立的日用品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产量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刚刚创业时也往 往采用自销网络模式。企业采用自销网络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气见的,不但可以完全控制企 业的销售渠道,而且有利于掌握第一手的市场信息,随时改变销售策略,在与竞争者较量时,不会被动挨打。特别是一旦顾客进行投诉时,可以迅速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把问题点降到 最低,对由此产生的后遗症,做好最佳的防范措施。但企业采用自销网络模式,也不是不存 在问题,如管理人才难觅,销售成本加大;更重要的是,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销售 活动,很可能会导致企业
的市场覆盖面不大,市场开拓缓慢,从而有可能使企业丧失先机,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二是纯粹销模式。即企业相对弱化自销功能,而运用总经销、总代理的方式,通过现代 商业销售体系,将产品销售给用户或消费者。目前运用纯粹他销网络的企业,通常是一些名 牌消费品企业。一些工业品企业在自销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方式。企业运用纯粹 他销模式,可以减少企业的直接投入,降低销售管理的风险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借用 市场上现有的销售网络,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然而,采用纯粹他销 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销售网络的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一旦经销商或代理商发生人事 变动,往往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另外,由于企业没有与销售终端建立有效的联络,因而一 旦市场行情及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由于经销商或代理反应迟钝而不能 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从而危及企业的长远利益。特别是在价格体系完全由经销商或代理商 全面掌握的情况下,在价格策略的调整上,难免会产生许多头疼脑热的问题,有时会影响经 销商或代理商的积极性。事实上,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纯粹的自销模式和纯粹的他销模式都不是企业销售网络的 主要形式。在企业的销售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是第三种形式,即“自销声匿迹+他销”的网 络模式。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迫切感到需要加强对销售网络的控制,从而 强化了自销机构的建设和自销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需 要生产企业在促销、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企业对销售网络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将 “自 销+他销”的销售网络模式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自销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自销机构,如在企业总部 成立销售部或销售公司,而在各区域市场上成立办事处或分公司,但企业的销售机构并 不与最终客户或消费者接触,而是通过大量的零售商来组织具体的销售工作。企业采用 这种模式,减少了大量的销售中间环节,对市场的把握明显增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
取较少灵活和积极的销售策略,而不必对单个中间商过分依赖。这种模式是许多企业期 望建立的理想形式,然而,要建立这种模式并非易事。首先,企业需要拥有一大批能征 服善战的销售管理人才,以担负起企业各分支机构的稳定性;再次,最关键的,是要得 到中间商的合作,这不只取决于销售力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营销支持,如产品 的差异性、品牌形象以及促销力
度的大小等。显然,这涉及到企业的一种整体性营销安 排,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动作能力,从而确立起企业的明显优势,如此方能站稳脚 跟,真正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2、他销主导模式。他销主导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自销机构和人员,但销售的主动权或控制权往往不在自己手里,而是通过总经销、总代理的方式来完成销 售工作。不过,由于拥有自己的自销机构和人员,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经销商或代理商 的接触,或提供更为独特的服务,而赢得中间商的信任和合作,从而有可能使企业的产 品在各个市场比较理想,则他销主导模式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企业采用他销主导 模式,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淡化对市场的管理工作。有所作为的企业,除了加强对总经 销商或总代理商的服务以外,还把管理活动延伸至销售的各个环节,主要是帮助总经销 商或总代理商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想一想,如果本该由经销商或代理商所做的促 销工作,如对于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促销工作,而由生产企业帮助完成,并且没有提 出利益方面的要求,这对中间商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间商没有理由不在企业的产 品销售上给予全力配合。在销售实践中,一些企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自销力量融入 到经销或代理体系中,巧妙地利用经销商或代理商的地域优势及关系优势,从而使自己 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种新型的销售联合体。3、自销与他销平衡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并非是基于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实践 上自销力量各他销力量的势均力敌,或者各有优势,会使两种网络之间合作的压力,以 实现双赢的目标; 然而消极的平衡又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相互分离,从而使企业的销售工 作面临危机,企业必须及早采取措施,以改变这种局面。此外,还有一种平衡的局面是 基于市场或产品的差异而设立的,它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一种有意的销售安排,例如企业 在一些市场或产品中建立纯粹的自销网络,或自销主导的网络体系,而在另外一些市场 或产品中建立纯粹的他销网络,或他销为主的网络。企业采用这样的安排,可能是企业 的权宜之计,但如果这种网络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实现,而企业又拥 有实施这种网络的合适资源时,未尝不是一种现实的安排。企业销售网络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企业的销售网络建设,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企业对此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甚至不顾企业内外客观条件,对建网工 作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
求。例如一些企业为了配合新产品的销售工作,提出要在半年时 间内建立全国大、中城市网络,在一年时间内建立全国县、乡网络;一些企业则庄稼活 推行“买断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扩大经营网点。这些任务的提出,往往与企业存在的某种“浮躁”情绪有关,因而潜藏着巨大的经营风 险。我们认为,销售管理地一六科学,非理性的销售行为虽然可以暂使用权企业赢得空 前的辉煌,但难以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企业能够确立“稳健经 营”的观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销售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急 于求成。显然,企业采取何种网络模式,是企业综合平衡内外各方面因素的结果。尤其紧下 一些因素,企业必须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认真的研究:
1、
2、
3、
4、
5、
6、
企业现状。企业现状主要是指企业的规模大小、资金实力,以及企业的历 史经验、文化习惯以及管理能力。显而易见,企业的规模较大、实力雄厚,通常愿意建立较为独立的销售网络,甚至购轩运输工具,建立仓储设施,发展物流配送等。企业在网络模式选择上,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建 立自销为主的网络类型,也可以采取他销为主的形式。当企业做出自己的 选择时,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历史条件和管理能力。对于长期依赖中间商销 售商品的企业,如果改为发展自销网络,就必须认真评估自己的经验和管 理能力,否则,将会使企业的销售工作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产品特点。产品特点主要是指产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大小、技术特点、创 新程度以及物理性质等。显然,一些技术复杂的商品,时新商品,单位价 值较市制商品,体积大、比较笨重的商品,易腐料变质的商品,以及附加 服务多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商品,多采用自销为主的渠道;而一引起便得商 品,技术简单的商品,耐久耐磨的商品,单坐较低的商品,累加便函易带 或附加服务较少的商品,多采用他销为主的形式。消费者因素。企业直接服务的消费对象,也会影响到销售网络模式的选择。专家们根据消费者对购买活动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将消费者 购买行为分为习惯性购买、多样性购买、直辖市性购买、复杂性购买等。不同的消费者行为类型对销售网络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于习惯性 购买行为,企业在注重建设自销网络的同时,必须努力实现销售网点的便 利性和稳定性,即发挥各种类型零售网点的作用;而对于复杂性的购买行 为,则相对要求建立企业控制性较加紧的网络
第四篇: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能政府”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弊端而提出的新概念。在传统管制型政府模式下,行政权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缺乏自主的空间,政府控制着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和分配权,社会公众对政府产生了绝对依赖性,形成了事实上的“全能政府”运作方式。而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政府责任的有限化。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的是明确政府行为与市场调节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边界,政府的行政能力、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社会的自我调和能力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
近年来,在各大中城市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建设工程之一便是城市社区管理在探索之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社区管理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管理”,更涉及到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成为再造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个制度创新过程,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础平台。社区管理不仅对原有的居委会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同时将政府公共服务的触角引向社区,方便了居民群众,改善了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社区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依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政府发展公共服务需要社区这个平台,需要通过这个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也需要这个平台来分担部分政府需要转移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是社区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社区已经在承担着很多公共服务到社区的功能,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也在改变政府一统天下的局面,政府行政功能和社区自治功能正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一、城市社区体制改革要求政府改变指令型的工作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倒逼机制
从2000年开始的城市社区管理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原居委会管理体制,建立新的社区居委会,构建社区平台;第二阶段:依托社区平台,推进各项服务和建设事业进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第三阶段: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管理机制,加强各项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贯穿这三个阶段始终的则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时下的社区居委会与2000年以前的居委会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计划经济的理念浸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所有的资源都由政府部门所掌控,居委会实际上成为街道办事处的“下级”,街道办事处与各居委会之间签订工作目标,街道办事处对居委会主任进行考核,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居委会主任行使任免权、调动权是改革前的惯常现象,城市管理实际上形成了市——区——街——居委会四级架构,而且人们往往将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放在一起来谈,统称为街、居工作。而社区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真正落实《居委会组织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后加强城市基层管理的需要,将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委会重新定
位,对城市社区进行重新调整划分、重新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的地域界限得以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得以确立,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代言人作用,同时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工作要求逐步成为基本的工作运行机制。
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的直接成果是社会建设初步独立出来,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以指令性工作为主要方式的居委会管理体制得以改变,社会建设相对独立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使人们逐步摆脱行政管理的依赖性,如果说过去居委会主要是政府的传声筒,现在社区居委会的定位更主要的是当好全体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表,为了居民的利益向政府部门提出呼声和要求,成为沟通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从制度供给视角来考察,社区体制改革正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政府部门适应社会变化,逐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制度创新。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供给是对制度需求的一种回应,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提供法律、伦理或经济的准则或规则的过程。制度的供给是由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触发的,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其所以出现了不满意或不满足,是当一个社会在发生剧烈的变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制度短缺问题,当社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新的社会关系时,原有的制度系统难以对新产生的问题加以处理或解决时,就会出现制度供给不足或短缺问题。
这一制度创新的直接后果是将社会与政府的界限逐步明晰,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不仅开始认识到无偿地指挥居委会干属于自身的工作不合法,行动上也在积极探索将自身工作落实到社区的有效途径,政府工作责任主体得以明确。
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制度创新的倒逼机制开始形成,社区自治组织定位明确后要求政府自觉转变职能:政府部门不能直接指挥社区自治组织,自己要想办法服务到社区居民。一方面政府部门的工作需要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另一方面,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居委会职能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居委会不再是任务的当然承接者。在社区层面购买岗位,用以落实政府部门的工作成为新的选择。全国各大中城市在深化城市社区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出现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的现象,把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等公共服务项目通过购买岗位的形式在社区落实。
政府买岗人员直接为社区居民服务,体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提升,过去将居委会作为部门派出机构的“泛行政化”局面得以改变,本是自治层的居民委员会角色回归得以完成。制度创新不知不觉已经出现,社区体制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强社区管理的过程,成为基层社会重构的过程。当一项制度不适合时代发展时就要创造一个新的制度来代替它,社区体制改革带来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激发了政府服务方式的创新,但新的制度又要经过
一定时间的试验阶段来检验它的可行性,比如政府在社区买岗人员的定位、人力资源的整合等问题就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致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公共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政府理念也逐步形成。这是一个符合发展规律的一个衍生链条,而且,这个变化还在发展,创新还在继续。
二、社区管理带来基层社会的组织化引致社区功能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依赖的平台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化社会体制逐渐瓦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走低,“非组织化”或“去组织化”现象愈益突出。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单位化体制日趋丧失了其组织社会以及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大量的公民游离于社会组织、社会支持和社会福利体系以外。
社区管理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再组织化。在城市基层,通过城市社区管理的推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等社区内的主体组织进一步健全,社区内的民间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更为有序,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明显加强。
社区党组织在基层产生了很大作用,在武汉市,不仅大部分社区实现党组织的书记与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而且在开展各类服务居民活动中,往往也是党员在起着重要的倡导作用。武汉市有两个未设街道办事处、人口近10万的百步亭和常青花园社区,社区党委起着联系上级党委、开发商、物业公司、居民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各方力量在社区党委的整合下有序运作,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
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法律上拥有组织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地位,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直接成果是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结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加强。从武汉市的情况看,社区体制改革后,有4900多名原居委会老群干离开工作岗位,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9岁下降到39岁,平均文化程度由原来64%的群干为初中以下上升为97%的群干为高中以上,此后几届社区居委会换届使社区群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居委会群干得到的培训机会日益增多,市政府还破天荒地组织30名“十佳”社区工作者到新加坡学习培训。社区群干素质提高直接表现在社区管理的绩效上,在武汉市从2003年开始推进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创建工作中,社区群干充分领会市政府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服务“四到社区”的决策精神,组织和动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的创建工作,全市20多万个创建项目得以完成,社区破损路、违章建筑、楼道杂乱、污水满溢问题得以解决,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依托社区的再就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得以有效开展起来。特别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成功整治了多年未能解决的4万多辆正三轮车问题,都是依靠社区群干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把政策宣讲
清楚才得以完成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推行这个工程中,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社区的自治功能在社区平台上得以有效整合。
社区民间组织的发育也为社区功能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民间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自组织”,不仅有着与社会成员或居民的天然联系以及组织社会的天然能力,而且可以扮演政府和社会成员之间沟通联系的中介和桥梁,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和专业的手段去服务特定的社会群体并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自武汉市推进社区体制改革,加强社区管理以来,社区内的民间组织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每个社区都建立了至少1个以上的社区民间组织,这些组织形式各异,有的是便民服务社、有的是腰鼓队、有的是吴天祥小组,共同的特点是贴近居民需要,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从社区管理的实践看,社区民间组织活跃的社区,社区服务的功能往往也比较强。比较典型的如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李小海志愿服务队”、“关爱小组”、“温馨姐妹”、“阳光姐妹”、“和谐传播小组”、“爱心传递小组”等20多个社区民间组织,改变了过去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做到了“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营造了一种守望相助的大家园式的温馨和谐氛围。江汉区单洞社区发展得非常好的巾帼家政服务队的成员全部是该社区的腰鼓队成员,文化活动的凝聚力把居民动员组织起来,为社区功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社区的再组织化的成效日益显现:社区内的失业群体、退休人员依托社区也有了相应的服务平台,一改过去失业、退休群体离开岗位之后陷入无所适从的局面,社区的组织化还体现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城市基层有了依托和抓手,在社区平台构建之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是在宏观上的宣传,社区平台形成之后,社区警务室、社区安保队以及电子监控社区的建设一下子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为一个系统工程,综合治理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公共服务社区化也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方向和有效途径,武汉市将政府在社区内的买岗人员、社区居委会人员和社区内的各类民间组织通过“社区服务站”的平台加以整合,社区服务站已逐步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提供者,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也在探索当中发展。政府在社区层面买岗提供服务,总体来讲仍然是带有探索性的新生事物,这类人员的身份定位尚处于不够明朗的状态,但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国际上政府“瘦身”的普遍趋势,他们从定位上应脱离政府序列,政府定向购买服务的“民间组织”或许是他们的发展方向。
在社区层面建立公共服务网络,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为政府转变职能创造提供前提和条件,有利于 “小政府、大社会”目标的实现。从现代治理理念的角度看,只有通过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管理机制,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
三、社区管理促进基层民主的深化——政府提高公共服务回应能力的催化剂
服务型政府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行政效率问题。西方国家为改变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推行了“政府再造”,提出要实现政府的“顾客导向”,即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民作为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要听取“顾客”的意见、反映“顾客”的需求,及时地为“顾客”排忧解难。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依赖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在互信、互通、互惠、互补基础上形成平衡、稳定、协调、和谐的政社关系。
城市社区管理的推进部分地为这一问题找到了实现的途径——通过扩大和深化城市基层民主、畅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民意沟通渠道,政府的回应能力在提高,公共产品提供的针对性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及时程度在提高。
城市社区管理通过发展基层民主作为核心内容,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武汉市在推进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将政府计划投建在社区的公共项目在社区内进行公示,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使政府的决策与居民群众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并创造条件扩展社会自主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了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政府通过社区建设搭建起利益表达平台,了解居民的利益诉求,使各种利益经过协调整合出公共利益。
基层民主的发展促使政府对公共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重大事件的听证制度,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和监督机制,社区组织及其居民通过实施监督公共服务质量的活动,促使政府提升对公民需求的回应力。为解决“油烟扰民”问题,武汉市在社区层面推进了“社区社会事务听证会”,把各方面的代表找到一起,共同对社区内的餐饮门点的经营进行评议,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居民评议意见,按照相关法规对问题加以处理,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存在于基层社区的难题,交流与沟通代替了命令与强制的方式,实现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双赢”。社区监督评议功能的发挥促进政府提高服务效率。武汉市在社区管理中广泛开展社区组织评议街道办事处、评议区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民评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评议活动,评议活动的开展促进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之间在互信、互通、互惠、互补基础上形成平衡、稳定、协调、和谐的政社关系,建立起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评价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及其居民通过实施监督公共服务质量的活动,促进政府部门转变作风、职责落实、服务到位。充分发挥社区评议作用,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当前,由于评议制度还只是作为工作中的经验在推广,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或比较高层次的制度层面,有的社区组织群干碍于情面,评议工作还不够严肃,评议的制度化建设问题还需要加强。
基于社区平台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初现雏形。基层民主的发展也为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在推进社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社区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地方
人民代表,基层民主和国家整体的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融合,政府听取呼声的渠道日益广泛,近年来推进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武汉市不少区政府还与新闻媒体联手开展“社区对话”活动,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与社区居民代表面对面,在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之间搭起平等交流的平台和利益表达平台,了解居民的利益诉求,倾听群众意见,现场研究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建立受居民群众欢迎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社区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它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社区管理的加强有助于社会自我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升,有助于政府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同时,制度创新非一日之功,虽然趋势已经确立,但这种创新还需要不断发展,制度的完善和成熟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第五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实现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由于推进城镇化任务艰巨而复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把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并要做到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我们未来五年的任务,也是针对目前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而提出的要求。比如说,目前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的统计中,包含了1亿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但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享受到城市户籍所附着的社会福利,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这种现象被描述为“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或“半城镇化”。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产业支撑、资源环境、基础设
施承载能力等问题。所以,“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建设,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城镇化观念,少走弯路,逐步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有产业就有就业机会,而相对充足稳定的就业是城镇化的基础,要让农民家庭进入城市定居,最基本的条件是能够就业、在城镇有基本稳定的收入。这就要避免盲目的城镇化,不能以为圈了地、建了城区就是城镇化了。从根本上讲,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劳动者,这样他们才能在城镇长期、稳定地生活下去。
第二,做好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统筹,其中首先就是要求做好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推进城镇化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环境、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不能盲目地扩大城镇的建设规模,不能以为大就是好,不能以为大楼高、马路宽就是城镇化,城镇化除经济功能外,还要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
第三,要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之间二元分割的体制,除了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打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藩篱,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只有这样,城乡间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转移才可能变得自然。
第四,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在就业、教育、看病等方面的基本保障问题。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应
为他们通过努力逐渐融入城市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在现阶段,还不能急于割断农民和农村的联系,首先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其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随便侵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必须尊重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将放弃这些权利作为农民进城的一个条件。
第五,在农村土地问题上,必须认真执行现行法律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规定,不能以城镇扩张为由去侵占农民和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允许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试点探索,但是不能违法侵权。应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探索农村非农用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的途径与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应严格执行政策(国务院2010年47号文),不能擅自扩大试点范围和违反“增减挂钩”具体规定。
第六,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即“三化同步”)的战略和工作要求,既要克服冒进、盲目的城镇化建设,也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真正促进“三化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