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人即地狱——基于文本细读的《远与近》主题探究
王科威
《远与近》是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上世纪二三十年的一篇短篇哲理小说。笔者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旁听过不同老师对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每个执教者对这篇小说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的课堂也都拥有属于各自的精彩。然而我们的学生面对这篇小说,却有一个文本理解上的共同感受:表述因方式和角度各异,但最终似乎可指向一个关键词——“距离”,甚至归结到一个著名的论断——“距离产生美”,它自然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生成性论点。从小说题目“远与近”的辩证组合中,我们也似乎很容易解读出“远美而近丑”的结论。
我们先来看看“距离产生美”的内涵。这是一个有关美学的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距离太近,就领略不到事物的整体美:如果太远,则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难以欣赏事物的美。由此及彼,人与人之间也总是处在一定空间距离的关系上,这种空间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在友好时接近.在对立或关系疏远时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此再读小说,《远与近》的主题是否“距离产生美”?表面上似乎两相契合。从“远”的角度看,火车司机所看到、感受到的都是“美”的,女人所在的“整个环境弥漫着一种整齐、节俭而又朴素的舒适气氛”:每当他驶近小屋,“便有一个女人出现在小屋后面的门廊里并向他挥手”,他内心感受到的是持续不减的热情,而且她身边还“偎依着一个很小的孩子”.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女孩“仍旧和母亲一块到门廊去向他招手”,这又使得这份热情更为立体、异常温馨。然而当他近距离地接触原先以为的“美好”时,他意外发现这“美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小镇里的一切都显得这么不熟悉,就像他以前从未见过它一样”,他陡然生出了“困惑慌乱的感觉”,而他眼中曾经那么友善可爱的母女俩却是截然相反的情况——“不信任的目光”.“生硬而消瘦的面容”,“脸上的肌肉无力地松垂着,形成黄黄的‘褶皱’,两只小眼睛充满猜疑,胆怯地、惴惴不安地打量着他”。司机原先心中的“那股大胆、自由和亲热劲儿”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说的主题显然与“距离”有关,但并不能简单地与“产生美”划等号。“距离产生美”侧重于从不同距离去探讨它对主体审美效果的影响,而小说侧重于探讨“远与近”所引出的关于“美丑”“真伪”的思考。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共同性解读.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基于真实的学情,但又不能囿于这种习惯性的“误读”,应该通过深入文本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向更深、更广、更准处“漫溯”。笔者认为小说整体上运用“远”与“近”的对比,探讨了人类与世界(内与外)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首先,我们着眼于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位普通的火车司机,小说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工作的细节,以此描摹出他的基本生存状态。“每隔一段距离,火车便将浓烟喷向道旁草地的上方.起先从它喷出浓烟的吼叫声中可以听出它在前进。最后,一切都听不见了.只有那速度稳定而有节奏的车轮声,淡淡的消失在下午令人困倦的寂静中。”这种“日复一日的铁一般的时间表”一方面体现着严谨、稳定和秩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枯燥、乏味和单调。在工作中他是尽忠职守、勇敢和谦恭的,面对那“冲向远方的、熟悉的铁轨时”,他内心曾是多么的“勇敢”“自信”。他就这样常年开着火车.也曾亲眼见证过轨道上上演过的各种危险与悲剧。这份工作所包含的“悲哀、欢乐、危险以及劳累”种种,他都遇到过,见怪不怪,或者说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他与世界的认知关系中感到麻木了。况且呼啸而去、轰隆作响的火车,本身就是现代工业的典范,按部就班,操作规范,与其说是人操控着火车.还不如说是人被火车牢牢控制。长期处于这样的关系中,人的身心很容易被“异化”。某种意义上,火车司机就是一个被现代工业机器异化的小人物,因此他急需在世界中寻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其次,我们着眼于那对始终面目模糊的母女俩。在司机的臆想中,她们是“美好”的化身,是他“幸福”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母女俩的存在构成了火车司机的人生意义。惟其如此,火车司机才会这般执着地去寻找她们。揭开老人主观覆上的神秘面纱.她们其实并无奇特之处,只是一对普通的母女而已,就像我们在路途中看到的无数一闪而过的路人。在司机的生命旅程中,她们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做出了特定的举动.她们只是在火车经过时向司机挥手,日复一日。她们之所以变得有意义,正是基于司机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工作性质。可是这对于司机而言,却有了由重复累积而逐步加深的生活内涵。在他眼里,那挥动的胳膊是大胆而又自由的,那印象是那么持久而美好的,它超然于一切既有的变更和毁灭之上。火车司机从她们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极不寻常的幸福,甚至他拥有了一种父亲对亲生孩子才有的那种柔情。事实上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空虚之人,他也是有家庭和孩子的.“他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然而为何这种熟悉的父亲般感觉会让他如此激动和幸福?读者会产生诸多猜想:他拥有过一个怎样的家庭?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他的家庭生活是否美满?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母女让他有一种满足感,似乎证明了他存在的价值.所谓“父亲对亲生孩子的柔情”,是一种被依恋、被依靠的满足感,这对母女给予年老的火车司机以新的生命价值。所以他决定退休后一定要去寻找她们,与其说是他去寻找她们,还不如说是他去寻找他自己。
而这一切注定是虚幻而不真实的。就距离而言,从远处观察他如何能看出她们对他的那股大胆、自由和亲热劲儿?这些特定的感受应该建立在人与人近距离的交流沟通中,而他仅仅凭借着远远的观望就乐在其中。显然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并不能与背后的真情实感构成必然逻辑.所有这一切都只是火车司机用主观意识编织的“美好假象”。小说中明确写道,“他认为自己已完全了解了她们的生活,直至她们一天中的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这些构成“他当初的全部快乐,并使得他为自己那充满希望和温情”。由此可见火车司机探索外在世界的方式完全是主观的,其实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他试图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找寻自己的生活位置和人生价值,某种意义上他也是那个以“骑桶”方式去乞求煤的“骑桶者”。
最后.我们着眼于火车司机的失败以及失败背后的深层含义。基于火车司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他的寻找之旅注定要以失败告终。当他近距离地重新审视熟悉的“美好”时,现实生活用残酷的对比毫不留情地击碎了他的臆想。原先“弥漫着一种整齐、节俭而又朴素的舒适气氛”的小镇,变为让他“困惑慌乱”,和其他城市一般“生疏,嘈杂”,原先令人感到亲情和幸福的母女俩确实“面容生硬而消瘦”,“脸上肌肉无力地松垂着,形成黄黄的‘褶皱’,两只小眼睛充满猜疑,胆怯地惴惴不安地打量着他”.两个女人目光里含有呆滞的、困惑不解的敌意和阴沉的、畏怯的拘谨。老人顿时意识到自己突然已经是一个老人了.这俨然暗示着老人生命的瞬间黯淡,也意味着这次寻找之旅的失败。失败的不是所发现的结果.结果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这么多年来这对母女也许就是如此:失败的是老人的寻找方式,或者说是与世界的相处方式,他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这注定是一种荒诞而不切实际的做法。
哲学家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在萨特看来,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对“我”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物体。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变为物,或一个要从他人的目光中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的人。别人的心由别人支配,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不论感情、工作、生活„„能够使你受伤害的总是别人,如果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你会感觉到孤独,但不会受到来自外力的伤害。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寄希望于从别人身上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他人只能是你自己的地狱。老人的失败不在于他一手经营的“美好”,因为这种“美好”带给他新的人生光环,使他原先黯淡的生命重新变得熠熠生辉:他的失败恰恰在于他选择了世俗的方式去寻找、验证,从而亲手将自己的“美好”击碎。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人的悲剧又何尝不是那对母女俩的悲剧?也许多年来老人的存在对于她们也是一种精神慰藉,因此也给她们的固有生活增添了“美好”。她们的生活又是另一个剧情,另一个不同但本质、结局相似的故事。
小说最后的这个瞬间.老去的火车司机面对眼前的大地充满了“怀疑、恐惧和厌倦”,他“怀着希望追求着的美好的小小世界里那一块幻想的角落一去不复返,再也得不到了”,他离去的背影定然是失落衰颓的。读到最后,我眼中的他其实就是那个失败的“骑桶者”,他注定只能活在自己的“天堂”中。
第二篇:作文:远与近(讲)
老师组织同学讨论“远与近”的话题。
有同学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从纽约回广州不用一日可还,上海到广州就两个小时;就是在一座城市,也可以上班在城区,居住在郊区,二三十公里的距离开车不用半小时就可到达,远与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有同学则说,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是短了,但不一定心的距离同样能够缩短。
还有同学感叹,有些东西远了,而有些东西却近了。老师说,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过去以为远的,现在近了;过去近的,现在变远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远与近
有诗言:星星像地上的人们一样拥挤,地上的人们却像星星一样疏远。可见,如今拥挤着的人们的空间距离是近了,但人心与人心间的距离却疏远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火车,飞机,高铁等。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无疑拉近了人与人物理上的距离。但奈何物理距离近了,心灵距离却越发越疏远了。
遥想当年,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在落后的乡村净土上,田间小道上陌生人谈笑风生依稀可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犬相闻,其乐融融的生活让人们心灵的距离始终如此地贴近。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也是夜不闭户,人们的相处是无隔阂的。
而反观当下,交通便利了,交际也多了,人与人接触机会多了,距离近了。但令人悲痛的是,人与人的猜疑更多了,人性变得更加冷漠了,个个都犹如戴上面具的野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们心灵的距离也在冷漠下渐行渐远了。
君不见在小悦悦身旁经过的十八个路人,与奄奄一息,命垂一线的小悦悦距离是如此的近,救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但他们却漠视而过,致使一条生命的消失。可见,这心与心的距离是多么地遥远。我不禁想问:“人还活着吗?”雪莱在《论爱》中说道:“当爱逐渐死去,人心也不过是活着的坟墓。”那我们人类的爱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是死去了?还是远去了?
或许人类的爱并没有死去,心灵的距离也并不全都那么遥远。
君不见最美妈妈空手接婴,一个新生的生命拉近了人心的距离;君不见最美老师前扑后推,挽回了数个学生的生命;君不见最美司机重创后仍坚守,把车停稳,挽回了数十人的生命。这些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看到,并非所有人的心灵都麻木了,在这个冷漠的社会里,我们还是能找到希望的曙光。他们的奉献,激起了我们对缩短心灵距离的渴望。同时,我们更应清楚,我们人类的心虽然并未死去,但已然走远了。因而,我们更需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让麻木的人心重回纯净。
以前远的,如今近了。而以前近的,如今却远了。尽管灯红酒绿的社会让人心受到利益的隔离,但这距离不足以阻挡我们的人性。我相信,人性会打破利益的玻璃,人心会回归原始的距离。
拉近人心的距离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马路上车水马龙,特别是近年来,办奥运亚运,开世博,蛟龙入水,神舟飞天,GDP直线上升,人们所期盼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近,幸福就在不远„„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的物质生活的确上去了,但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被渐渐拉开。
犹记得过去,人与人的心贴得很近,很暖。
依稀中还记得少时乡里亲邻间的欢声笑语,那时,我们都住得很近,走家串户,稀松平常。各家的门大都是打开的,各家的板凳也是可以随意坐的,甚至各家做好的米饭小孩子也是可以随意偷吃的。那时,我们都住得很近,三姑六婆,叔伯兄弟,闲话家常。住得很近,心靠的也很近。
但,当下,人与人的距离变得如此的遥远。
人们渐渐住进了拔起的崭新高楼,厚重的钢筋混凝土也在人心之间竖起了一道墙。铁门高墙之坚实,昔日木门瓦屋难以比拟。但铁门高墙再坚实,也难以填满人们安全感的缺失。人们互相戒备,只敢在猫眼里偷窥。同住一栋楼,多年来却连个招呼都未打过的情况比比皆是。更者,巴士上装睡不让座;路见不平,围观不助„„或许,当年的彭宇案可成为不少人置身度外的借口,最终,小悦悦之惨案竟有十八名路人视而不见,人心的冷漠与遥远让人痛而复痛。
所幸,有些人开始从冷漠与距离中惊醒,他们以行动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当年汶川大地震,举国倾力想助,各地市民纷纷自发祈福,捐款捐物更是不计其数;北京首都机场因大雨大量乘客滞留,结果上百名司机自发免费接送乘客;还有最美女孩为乞讨老人遮雨,吴菊萍伸手接住坠落婴孩,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宣示着人们开始用行动去融化冷漠的寒冰,用善意去拉近我们心间的距离!
因此,我们在此时此刻,都要行动起来,去响应先行者们的号召,或许只是一个随手的善举,或许是一个随心的微笑,我们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拉近人们心与心间的距离。推倒寒冷的高墙,让温暖涌动!
拉近人心的距离,你我不再孤单!
远与近的确,同学们说得对,以往遥不可及的空间拉近了,然而人心的距离却被拉大了。距离远近,与空间有关,更与人心有关。
人心之间的距离该归咎于谁?而又起源于谁呢? 余秋雨曾说:“由山脉相隔的距离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隔的距离是一种忧愁。”那么,让人们心灵相隔的是那山脉还是水道?我想应该都不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先进便捷的交通工具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然而,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每一个人都不敢怠慢松懈,每个人都埋头于那山一样高,海一样深的学习与工作中。没错,人与物质财富的距离是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时间也少了。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慢慢远了。老人跌倒无人扶,救护车堵在路上无车避让等等的事件层出无穷。何止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即使身边之人,也与我无关。大家似乎都愿意“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不愿做“天涯若比邻”。这些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尽管鲁迅与远方的人们相距千里之远,但是他们仍然心相连,彼此接近。那个时代,物质贫瘠,但心怀天下之人必有责任,因责任而彼此相连。
反观当下,旧时的村落在远去,旧时的情感也在远去。
邻里之间的走家串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门紧锁;乡邻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眼神冷漠。就连童真的小孩子也开始被灌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思想,更不要说在路边看到老人跌倒而敢于上前搀扶。我们开始怀疑,在一切话语、行为的背后是不是总深藏着一个阴谋。我们互相怀疑、戒备,防盗门窗加了一个又一个,心里还是不稳妥,于是开始安装监控视频。在添加一层又一层的保护的同时,我们也把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不再是“我们”,而是一个个互不相关的个体。于是尽管我们住的也很近,但心的距离却很遥远。
是的,我们是时候停下脚步去反躬自省了。是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人心距离拉大?还是社会中麻木无情的因子滋长了人心间的冷漠?亦还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亲手断绝了人心之间的桥梁?但是不管怎样,人心间的距离拉大是不不争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缩短这个距离。因为我们就是每一个将它“养大”的“凶手”。
看着中国的GDP一路增长,我们会兴奋不已。然而看到武汉老婆婆在公厕上写着“外来工不要到这里上厕所,否则罚款 200”的字眼,我们才知道心底的那堵墙有多厚。经济的发展不应是阻碍人们交流沟通的藉口与凶手,也不应是人与人身份地位的分界。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促进人们更好地相处,而不是引发隔阂,形成地位区别,拉大人心间的距离。
不要以为经济发展了,物质财富和我们接近了,我们就成功。人心间距离的接近,人的和谐平等,友爱互助才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近了,你却是渐行渐远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许多东西在过去,或许是距离遥远,日新月异的现代,路程上的距离无疑越来越近,许多东西似乎与我们越来越近,但也有些东西被我们遗弃,变得渐行渐远。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冲突难以避免。小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甚至是各自文化间的差异的冲突。的确,我不得不承认世界民族文化各有千秋,不会因你历史的悠久而让你笑傲江湖,但随着全球距离的拉近,西方文化的“入侵”,这让我们领悟到西方文化的另一番风味。或许,我们的祖辈并不知何为圣诞,何为复活节,但我们这一代人却对西方节日,西方文化深入“研究”并充满无限向往,然而却遗弃本来在我们身边的本土文化,这空间上的差异我们真的有必要去舍近求远吗?我不反对中国人热衷于浪漫的西方文化,但我只想问那些崇洋媚外的国人,“无情”地遗弃本土文化,这样值得吗?
于个人而言,或许出于国人对本土文化传统的漠视,难免有些内心不愤,不甘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或许我们的后代中被西方文化日益侵蚀,或者中国的文化幸存本土残骨,却被西方文化重塑金身,到那个时候或许国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又因之失去了本土的气骨和灵魂。
文化,这不是什么实物,或许有些人会费尽平生去寻觅、挽留,又或者被人强加于实物中从中获利,但我们要明白,我们都是中国人,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血液中存有的是“伏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优秀品质,这些是不应被遗弃、远离的。其实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何必让其渐行渐远呢?崇洋媚外者或是出于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又或许是百年耻辱中,出于自卑而对西方文化的崇敬、向往,但我要告诉你们其实中华文化也很优秀,它的悠久历史与其包容性并不比西方文化差。作为一个庞大的民族,我们不能失去本土文化,因为失去它,我们就失去了整合社会的力量,我们也不能被彻底全球化,而失去自有的根和灵魂。
请大家在热衷于西方文化之余,也多多留心身边的本土文化,不要让它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的家园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话想必会令不少处于暗恋中的男女深有感触。其实,何止恋爱,现实中的家园,看似很近,却也已经渐行渐远,距离遥远。
但这一切现在都变得很遥远。随着一声声轰鸣,尘土飞扬,瓦砾成堆,旧时的村落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依附于村落之上的人们也开始四散迁移,但总有一些看些顽固不化、白发苍苍的老人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旧居,用老弱的身躯守护着那一间生于斯,也打算死于斯的老屋老宅。因为那一砖一瓦不仅留下了他们的生活足迹,更印记着他们的情感人生。或许对于一座正在发展轨道上狂奔的城市来说,这些老屋也好,情感人生也好,都必将是远去的历史。因为用现代的眼光看来,他们往往代表着愚昧、落后,是注定要被碾碎于历史的车轮之下的。但苍老就一定代表着落后吗?
城市在走近,村落在走远,科技在走近,情感在渐行渐远。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建筑的石头是坚硬的,人心却是柔软的。情感不能安放于那看似繁华的石屎森林之上,而只能安放于我们的心灵。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怎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怎能缩短你我的距离?
鲁迅曾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那渐渐远去的老村落,其实与我们关系密切,它们不应是时代发展的牺牲品,那是我们的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那童真质朴的过往,更是我们的心灵栖息地,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一直在奔跑,距离我们的家园已经越来越远,朋友们,该是回家看一看的时候了。
【延伸阅读】
天边与身边
孙道荣(12年《读者》第6期)
天边曾经很遥远,现在忽然近了,所谓天涯咫尺;身边曾经很贴近,现在忽然远了,所谓咫尺天涯。
天边发生的事情,诸如哪里又发生战争了,哪里又罢工了,哪里又骚乱了,哪里又发生政变了,哪里又地震了,甚至哪个明星闹出了绯闻,哪个政要出了个丑,哪个幸运儿中了个大奖,只要上了网,转眼之间,我们就能够了如指掌。而身边发生的事情,诸如邻居家昨夜被盗了,同事家的孩子升学了,朋友开车出了点事故,甚至哪天是母亲的生日,亲戚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妻子的发型什么时候变换了,我们一概浑然不知。真的吗,这是啥时候发生的事?常常听到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惊呼。
今天,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离人们越远的事,人们越关心。一堆男人聊天,一定满口都是世界大事,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唾沫横飞。谁还在意眼前那些芝麻粒大的小事情,婆婆妈妈,又琐碎,又恼人,又无奈。天边的人罢工了,交通瘫痪了,人们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忧心如焚,比自己吃了苍蝇还窝心,恨不得插上翅膀,去帮忙开飞机驾轮船踩三轮车。身边的老人在路边倒地不起,从他身边走过的人,匆匆瞥一眼,就加快脚步赶紧逃离,没有一个人愿意或敢于将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人们的胸怀仿佛变宽广了,可以装得下整个世界,心胸却越来越自私狭隘了,连伸手扶一把的力气和勇气都失却了。
人们的朋友,也似乎越来越多了,却大都是网上的朋友,天边的朋友。人们更愿意与虚拟世界的人,遥不可及的人,相识、结交、倾诉、打情骂俏、海阔天空,而不愿意敲开对门人家的门,去楼上楼下串串门、聊聊天、叙叙旧。心里话,真心话,大实话,宁愿跟天边的人说,也不愿意让身边的人知道。当朋友遍天下的时候,人们却连身边最亲赖的人,都相互遮掩不敢相信了。如今,朋友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廉价的名词,只要轻点鼠标,你就可以将天边任何一个陌生人,变成好友。而要让一个身边交往多年的朋友与你绝交,你只要向他伸手借点钱,就可能会被他立即毫不留情地拉入黑名单。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能够坐在电脑前,与天边的人整夜整夜地闲聊胡侃,却与身边的亲人,连半句问候的话都懒得说;他会冲动地花上巨资,乘飞机坐海轮赶赴天边,与网友见面,而不愿意花几十元买张火车票,回老家去探望年迈的父母一眼;他听说天边有人虐待一只小狗,就会心如刀绞声泪俱下甚而捐钱捐物以拯救生灵,而楼下地下室的拾荒老人又冻又饿又病,濒临死亡,他却无动于衷,充满鄙视,甚而恨不得将之驱逐出小区而后快。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对天边很熟悉,对身边很陌生;对天边很神往,对身边很厌烦;对天边很关注,对身边很漠视;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很冷漠„„
天边很神秘,有一点神往,予一点关注,寄一点梦想,这都没有错。可我们不应该忽视,更不应该忘记我们的身边,身边生活着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朋友,以及所有与我们有幸擦肩而过的人。当天边离你越来越近的时候,可能身边正离你越来越远,而这,是一件多么无奈而悲哀的事情。
你的天边,也是在他人的身边,而你的身边,正是他人的天边。身边亦有美景,身边围着亲人,身边才是我们各自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生活。让我们的心先回到身边安顿下来吧,把身边做好了,再让心飞到天边,天边才有可能像身边一样曼妙而令人神往。
青少年远离经典令人忧
孙曙峦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读书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到一本。“一个普通的美国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长篇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中国孩子一学年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人不多,而且读的书普遍品质不高,青少年远离经典已成为普遍现象。”(2013年3月28日《深圳商报》报道)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国龙也表示,每次在讲课或作讲座时,但凡涉及经典名著,都会当场做小调查,但结果常常让他意外。“不少本应耳熟能详的作品却鲜有人知道,更不用说阅读了。比如,我国的“三言”、“二拍”,国外的《简·爱》、《呼啸山庄》等。要知道,我调查的对象多是人文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教语文的中小学教师。”
不用说,张国龙的调查对象堪称专业人士,若连他们都对经典“敬而远之”,其他人对经典更是冷眼相对,青少年亦不例外。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不读经典?调查显示,56.0%的受访者坦言“读图时代”导致越来越多青少年习惯看电影电视,而远离经典;42.9%的人认为是时代或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理解困难,没共鸣;40.4%的人觉得经典篇幅太长,没耐心读。
由此可见,无论具体原因如何,青少年远离经典已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众所周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其中蕴藏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而且,这种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能够经得起时光的淘洗;完全可以说,经典是整个人类精神领域的瑰宝,值得所有人珍惜。客观而言,在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质、树立人的信念、开拓人的胸怀等多个方面,经典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但遗憾的是,本应成为经典阅读主体的年轻人,却离经典越来越远;毕竟,读经典既没有看漫画来得轻松又没有玩网游来得刺激亦没有看电视来得快乐。但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体会不到阅读经典给心灵带来的震撼与冲击、满足与幸福;而所有这一切,都会极大地促进一个人心灵的成长,让一个人的人格更加完善,一个人的情感更丰富,让一个人的胸怀更加宽广„„
当然了,无论哪个时代,年轻人都不应当远离经典;而要让习惯于读图的年轻人爱上经典,并非是个无解难题。实际上,当前的年轻人之所以远离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未曾领略过经典本身的魅力;而当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完某些经典后,他们就会被经典中那些独特的人物、曲折的情节、神奇的想像、动人的情感牢牢吸引,从而深深爱上经典。待到那时,他们就会成为经典的忠实追随者,从经典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第三篇:家乡梦征文:远与近
家乡梦征文:远与近
周锦明
一晃眼,生活在景宁的我,不觉间时光竟已穿梭了27个春秋,对镜自视,两鬓也渐有了白发,真快啊,我这样感慨着!
27年,27年的梦,27年的故事。
(一)过去——老公路的遗憾
27年前,那是1987年的一个夏天,八月份,大学刚毕业,20来岁的我想都没想,就毅然离开家乡缙云,坐着汽车来到畲乡景宁。
住县城里,记得有几夜,那时的景宁成为民族自治县也还不久,也就三年的时间,印象里,诺大的县城里最高大的建筑是钟楼,但更深的印象是通向外面的那条唯一的老公路。
几天后到教育局办好手续,便又只身辗转着,坐车来到这个离县城足有1小时车程的县属完全中学——沙湾中学。从此我便扎根于此,以校为家,一呆就是20多年。
工作后,也只有在寒暑假时回趟老家。当时从老家缙云到景宁或从景宁回缙云老家,没有直达车,遥遥近千里,途中得转好多次车,这一路上的辗转自然很艰辛,但我从未觉得路远,即便在路上得花上一天时间,仍然觉得有无限的滋味在心头。
也许当时还真是年轻,一切都不担心,一切都觉得那么有理想,何况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况后来成了家,也有了孩子!
我没有多想,纯净的内心始终只牵挂着两头:一头是家人,另一头是学校。无论哪一头,在我的心里都割舍不下,因为都是满满地希望。
期间,我的父母也有几次来过我工作的这个地方,只是每次都会摇头说,说路远又老,坐车晃得很。我知道,路长又老且弯多,但我总是安慰着父母说:会好的,将来会好起来的。
我就这样年轻着,理想着,畅想着···
13年前,也是那么一个夏天,八月底。当时我任教初三,还是班主任,因为牵挂着毕业班的学生,我提前回到了学校。可没想到,一周之后,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病危。
请完假,急急地回家,这一路很是漫长,时间过得也特别慢,即便我紧走快赶,最终还是没能赶上看父亲那最后一眼。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淌着,我的人生里第一次有了深深的遗憾,第一次感到这段离家回家的路真的有些长,有些远。
(二)未来——云景路的希望
女儿在省城杭州读大学,路有些远。
前年,临毕业时,女儿想留在省城。
我想了想建议说:回丽水吧,丽水山青水秀的,又有房子,如果留在杭州,虽说工资高些,但开销也多,还要租房,还是回丽水的好。其实啊,我是想让女儿能留在离自己近些的地方。
回到丽水后,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在丽水经济开发区上班,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女儿也很满意我当初对她的建议。
去年,看着女儿上下班在辛苦地挤公交,我咬咬牙为女儿买了一辆车。但不久,问题又接踵而来。女儿也想在工作之余多回几趟景宁沙湾看看我们,无奈路程还是有些远,车一上路,也得好几小时,看着女儿每次回景宁沙湾那一脸疲倦的神情,我心里是既高兴又心疼。
于是,我心里便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这样的念想,我们景宁的高速路何时能开通呢!
这一回,我的这个梦做的并不长。
2013年4月10下午,这个时间我记得真切,因为我的梦想在这一天成了真。云景高速路一开通,我在第一时间里把这条好信息告诉了女儿,女儿在电话的那头,哽咽着半晌后才说:真好!就在那天傍晚,女儿出现在家人的面前。
女儿无比欣喜地说:这次开车时间只化了一个小时多一点。
原来啊,女儿也懂我的心思!原来啊,孩子也懂距离的远近!
这是我家这些年来跟路的远近有关的几则故事,过去这里面包含着遗憾,蕴含着辛酸,但现在蕴藏着的更多的是无限的希望。
如今,作为景宁的一份子,每当我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或途经这条通向外面世界的云景高速路时,我的心里依然这样理想着,畅想着而且还在继续做着更美好的未来梦。
我想,所有的景宁人也一定在做着如我一样美好的梦,甚至是更远的梦,走出去,请进来,这个梦,一定是所有畲乡人期待已久的畲乡梦,相信我们畲乡明天的天空会更绚丽,蓝图会更美好!
因为畲乡梦,我的心永恒!
因为我们畲乡人圆梦之旅已经开启!
因为这里已有一条能通向外面世界的希望之路——云景高速路!
第四篇:2013黄埔一模作文(远与近)(定稿)
2013黄埔一模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远处风景独好
不知有多少人真正尝试过近距离观赏油画—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因为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层层叠叠,斑驳错杂的油彩。但试着走远一些,然后我们就会炫目于《星空》之下,会感受到《向日葵》的顽强生命力,会醉心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之中。也许就像一位哲人所说,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远处风景独好,因为它给予了我们一个整体视角。这种视角让我们不再拘泥于细节,而是超越事物的本身探求本质以及规律,因而让静止的变为运动的、联系的,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世界。近处的风景是平面的,是美的,但是加入了时空因素,无疑更夺人眼球,而这就是生活。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人生总是有无数次起伏。但是,从近处看,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次潮起,一次潮落,而远处,我们却看到了生命奋斗的每一个画面。李安,如今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断背山》,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人赞不绝口,但有几个人思考过他在成功前那段甚至只能靠妻子工资维持生计却仍在坚持电影梦的艰难岁月?海伦.凯勒,患有严重先天残疾的女孩,曾经那么的无助,最后却自学成才并为残疾人事业奋斗„„不看过人生的每一次潮起潮落,又怎会懂得一切困苦挫折都是磨砺、都是馈赠?纵览全局,然后才会恍然“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命之美。
若谈到历史与文化,我们更应着眼于远处,底蕴、甚至整个民族的精魂,就藏在远处的风景之中。每每诵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总被那种壮烈所震撼。站在远处,站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古老帝国的兴盛与衰亡,看到了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矛盾与冲突,看到了那于亘古中苦苦挣扎重新崛起的华夏民族!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摒弃帝王将相的学说,今天的我们何尝不该如此?历史重复着却也在前进着,而唯有站在远处,才能不被现实的繁华所迷惑,寻找到发展的方向。
可是,人们常常在近处的风景中不可自拔。近处的风景未必不美丽。但是沉溺其中,我们便也被困在了时光里。而这种精神上的停滞,少则影响个人,多则阻碍了文明的前进。因此,退一步,远处风景独好。
《史记》被评价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实,也正是纵观全局的精神。从远处瞻仰一下生命这幅油画吧,远处风景独好,这美,是对生命的感恩,是文明的进步。
生活,凑近点看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生活是美丽的,我觉得无须把它比作别的什么来让人们感受它的美好。生活就是生活,它的美好浸在每一分每一秒里,浸在每一个人的信件。不论是近看还是远看,生活里透出的神秘、惊喜和挑战都演绎着它独特的美。
远看,那你欣赏的是它完成后的结果。或悲壮、或恬静、或淡然、或浓墨重彩都是一段故事,一段传说,诚然动人而又美丽。
然而,近看呢?你会看到油彩的堆叠,笔画的顿挫,暗色调与亮色调的追逐;看到生活者笔触的抑扬,色彩的矛盾;还可以闻到刺鼻的油墨味。但这迂回与混乱才是生活深刻的本质;这矛盾与抑扬的顿挫是生活的起伏;这呛人的气味是彷徨时无助的呐喊,是抗争的挥舞。正是这生活
过程中的奋斗与狂热才蕴含着生活本质的触目惊心的美丽。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使在你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由衷地爱着它。
探寻本身就是终点;问题本身就是回答;而抗争本身就是生活。这抗争里有苦难,有奔涌的流血,更有人性的力量和强烈的尊严。登山者说:“我爱这一路上,磕我绊我阻我扰我的岩石。”因为倘若没有它们,山顶的美景将不再有如此美丽的色彩;微笑的眼眸里将不再有泪珠的晶莹。我们说:“我爱这一生诽我谤我嘲我笑我骂我的人,我爱这一生折我磨我的苦难。”因为倘若没有它们,生活的美不再会那么丰富和厚重;我们的胸膛不再会那么坚实和有力。
生活的美,在远处,也在近处。
你我要细细磨,慢慢品。是嶙峋的岩石堆积成了山;是堆叠的墨块汇成了一幅画;是泪水凝成了生活;是苦难炼成了美丽!
下次赏画,请凑近点,嗅嗅那生活的芳香!(一类中)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近处欣赏油画对外行人而言,怕绝非是享受。层层叠叠的色彩与笔触让人昏眩;但走远了看,画面便完整而丰富起来,一幅画的美才显现了出来。
这就好像生活。常有人为生活中的不如意而郁郁寡欢,但只要懂得去反省生活,想着父母把自己抚养长大,渐渐成为一个为社会有用的人,这不是叫人欣喜的吗?在这过程中,哪怕遇到挫折艰难不也是值得的吗?
至于历史的浩瀚长河同样如此。史家常常争论不休,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念头更是激烈。那些抱有悲观史观的人,总在乱世人性遗失、战争不止的时候,感叹世事悲凉,生生区分了“白银”“黑铁”等的时代,觉得历史向不好的地方发展。但那些懂得从整个历史发展之全局来俯视历史的人,却往往抱有积极乐观的史观。也的确如此,千万年人类社会的进化史,纵然从局部来看充满了杀戮流血,但如今不是一步步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吗?
走远了看油画,走远了看生活,这样才会明白这其中的美,才更懂得欣赏这种美。
但一幅油画,内行人又是如何欣赏的呢?还是层层叠叠的色彩和笔触,在洁白的画布上一笔一笔勾勒出整个画面,他们会看出作家作画的心理,每一笔都不可缺少。如此看来,近处看油画也是别有洞天。
细想生活,也是深得这种趣味。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子女的争吵总让人烦心,可是这些争执都是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更好的未来发展而起。失败挫折不也是因为一个人渴望变得更好而起的吗?安于现状的人不会经历磨难,唯有心怀理想的人才必须经历那些。这么说来,细细琢磨生活,也是美好的。
历史更是如此,每一次社会转型发展之际,最先冲突碰撞的,定然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心怀理想的有识之士,甘愿为了信仰流血牺牲以换得人性解放。就像文艺复兴,像中国近代之革命。黑暗之中的光芒,更让人动容,让人咀嚼得出那种壮丽的美。
走近了看油画,走进了看生活,去品味那种过程,那么美其实也是可见的,这种美是胜于远看千百倍的。
看待生活,历史,远近高低是个不同的。要懂得远看发展,喜于未来之光明;更要懂得近看过程,欣于成长之滋味、如此生活也好,历史也好,远近高低的视角,才让其丰富多彩更意味无穷了。(一类中)
第五篇:微信上的“远”与“近”美文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朋友圈拉黑父母”的讨论,引发很多网友议论。随之而来的还有“拉黑领导”“拉黑同事”等一系列“拉黑”活动和倡议。
大家在晾晒朋友圈各种奇葩故事莞尔一笑时,也需要反思一个问题:朋友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呢?
这个“圈”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互联网兴起的初期,匿名和虚拟是社交软件的特色之一。人们可以完全扮演一个虚拟角色,与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任意交流,营造了一种“远在天边,却宛如眼前”的假象。
这种新鲜感和刺激性也成为互联网发展初期的重要动力之一。但随着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深,这种交流沟通方式的局限也逐渐显露出来:“朋友”都是过客,“关系”都是浮云,无法真正建立起持久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国内流行的微信源于一款国外的即时通讯应用KIK。这是一款功能简单到极致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甚至不能发送照片和附件。
它的特长是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同步手机通讯录和邮箱,并向用户推送提示,是否愿意与此人成为KIK好友。
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仅三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朋友圈”的概念虽不是微信原创,却是因它而被玩起来的。在推出一年之后,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微信似乎还有打造移动互联网总入口的雄心。现在,“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既有社交功能又有媒体功能和商业功能的“巴别塔”。
《圣经》故事里的“巴别塔”最终因为人们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而倒掉了,而微信朋友圈这个“巴别塔”似乎也正在改变设计者的初衷,有些“歪楼”了。
首先是这个“圈”定位不清,正变得鱼龙混杂。亲友、同事、客户甚至陌生人混杂在一个圈子里。有人说,微信越来越QQ化。
其次是这个“圈”信息泛滥,正变得泥沙俱下。新闻、自拍、炫富、“鸡汤”、代购集中在一块小屏幕上。有人说,微信越来越微博化。
再次是这个“圈”功能复杂,正变得步履笨重。公众账号和服务账号、收藏和分享、隐私和公开,功能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复杂。有人说,微信越来越不够人本。
更为重要的是,即时通讯应用的初衷是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拓展社交关系的概念和空间,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有效沟通和便捷传播,但目前的现实却是人们在微信上开始制造新的隔阂。
用“拉黑”的方式控制沟通和传播,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际关系变成了“近在眼前却各玩手机”的现实,沟通变得不再那么便捷、有效。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曾说:“通过技术解决不了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此话不假,但忽略了一点,技术是为人所用的。
如果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那么它是可以使沟通更通畅、更自由、更便捷的;如果技术的目的是为商业和垄断服务,那么再好的技术也不会让人记得为什么被研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