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课稿《传递爱心,共享幸福》三年级组
评课稿《传递爱心,共享幸福》
三年级组
艾老师今天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万分的德育课,从课上让我受益良多。班会课首先从代表关爱,幸福的《蓝丝带》视频故事展开。视频中感人的情节,煽情的音乐,一下就把我带入到了一个充满爱的现场。随后班主任播放了一组班级图书角的照片,并提问是谁的付出,让图书角这么整齐呢?正好把今天的主题《传递爱心,共享幸福》的主题拉近我们的身边。这个导入干净,快速,恰到好处。分享爱的故事这个环节,同学们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老师耐心的总结,感人的背景音乐,把今天的这个主题深入孩子们的心,其中有孩子说着被自己感动得流泪,艾老师也是一旁安抚,可见老师的用心和耐心。一曲《感恩一切》和为同学们献上蓝丝带把今天的课推向高潮。在这两个环节中,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可以感受到,爱心已经一点点在班级中蔓延开来,为后来的环节做好了感情上的铺垫。有了爱心以后,怎样才能在社会中延续下去,老师通过了朗诵和爱心延续的环节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就如蓝丝带的含义一样。在爱的延续环节中,不仅让学生学会感恩,而且让孩子说出如何去做,使今天的主题更进一步升华了。以下使我们组的一些意见:
1.在献上蓝丝带的环节中,老师分别找了班中的一些代表上来,为他们绑上蓝丝带,这些代表能否是现场让孩子们来说呢,这样更具有真实性和互动性。
2.在最后,老师一边朗诵,一边播放了一些我们需要感谢的人的照片,这个环节与前面播放班级照片,重复了,可否在一开始播放这些照片,再插入班级的照片,这样话,也可以为后面的环节争取时间。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们看见了二(4)班学生的精彩表现,小小主持人的巨大潜力,歌唱中一张张可爱的面容,阴阳顿挫的朗诵声,和一个个被感动流泪的面庞。从中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这些孩子们的爱,最后也对我们老师说声,感谢,辛苦了。
第二篇:幸福是什么评课稿
《幸福是什么》评课稿
马芝花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童话故
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
践,明白了幸福的涵义。
孙老师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听说读写结合,最终从一个高
度上来体会幸福,十年后青年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
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
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
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
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孙老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与流程:
1、自然导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体
会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然后用富有
诗性画意的语言配上温馨感人的图片,启迪学生初步感悟幸福是什么。
2、检查预习,督促自学。教师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认读词语,近义反义词,巩固了基础。
3、学习课文的过程教师先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学习理解三
个青年对幸福是什么的理解,读写结合,读练结合,板书设计也简明扼要,言简
意赅。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归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归纳时训练学生抓
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说,老师给了学生一个提示语句,让学生根据提示去归纳主
要内容,反复的读三个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接
着老师问了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是他们为什么感到幸
福,让学生自己想象在这个十年间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感受更高层次的幸福。叶圣陶先生曾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
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
4、感悟升华部分,教师让学生理解尽义务,做益事会带给自己幸福的基础上让学生畅谈你做了生么会感到幸福,学生的理解很感人,让人耳目一新。
纵观整堂课,教师体现出了对教材的深入了解,教师语言简练,板书简明概括,教师对学生比较关照,不急不慢,给足了学生阅读,思考,练笔的机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篇二:《幸福是什么》评课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略作梳理,现将对整堂课的评议意见综述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结合实际向别人传递幸福的感受,从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紧紧围绕目标展开的,既符合教材实际又符合学生实际,为教学环节的展开明确了主线,并且能够贯穿始终。
二、教学环节清晰。谈话导入,提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紧扣主题,感悟幸福;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三、大胆取舍,长文短教。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文本内容大胆取舍,抓住了课题中的题“眼”——“幸福”,直奔重点:三个青年如何寻找幸福的→想象青年怎么做→理解中心句并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四、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工整,字迹优美,高度提炼了课文内容,让人一目 了然;教态大方、自然,亲近学生,能深入到学生中间,激励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舒缓了紧张的学习氛围。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松后紧,认读字词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致拓展延伸环节进展的较仓促。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整体表现不够活跃,如何让学生的情感深入到文本之中,真正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灵魂,让他们自觉地活起来,这应该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真正落实的问题。另外,教师的语言要简洁,精炼,要能感染学生。“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让我们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篇三:《幸福是什么》评课稿
《幸福是什么》评课稿
《幸福是什么》评课稿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童话。讲述了三个青年在智慧儿女的引导下,寻找“幸福”真谛的过程。为此本文借助童话史诗般的文字告诉人们“幸是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这篇文章的主旨很明确,但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语言,感悟哲理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设计了以关键问题“文中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认识幸福”为核心,引领学生去探寻“幸福是什么”这一文章中心。又以“填写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记录单为任务驱动,驱使学生层层剖析“幸福是什么”的本质。教师以这两条主线进行组织与教学,指导学生自学。
在这两条主线的教学中,教师还通过十年前、十年后的三个青年做事的行动与语言等,通过朗读,感悟“幸福”的含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漫谈“幸福”,课后再谈“幸福”。
课前,导入时,请学生自由谈“幸福是什么?”。学生在课前对“幸福”没有真正的理解与思考。所以学生谈的最多的则是:
“给爸爸妈妈干活,就是我的幸福。”
“爸爸妈妈相亲相爱,这就是我的幸福。”
学生在课前谈的“幸福是什么”。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只能说是对“幸福”的模糊感知,是对“感恩”情感延伸到“幸福”之中。
学生带着核心问题在文中梳理三个青年寻找幸福之路,将梳理的成果记录在记录单中,此时,教师再次让学生谈透过这三个青年的寻找幸福之路,再来谈谈“幸福是什么?”。此时,学生能悟到:
“要劳动,不让爸妈受累。”
“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别人快乐了。我就快乐了。” 别小看了导入时的闲谈“幸福”和总结时的再悟“幸福“。这两处看似随意设计,老师随口一问,恰恰显示老师对文本的精巧预设。导入时“谈我的幸福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基于显示对“幸福是什么”的原有任职和理解,是向山在没有学习本篇课文之前,是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对幸福最本真的认识。可以称之为对幸福的前认识。而通过本课的教学,向山读、悟、写之后,对“幸福是什么”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感悟到“幸福不仅仅是享受,更多的则是给予。给予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所以总结时的“悟幸福是什么”是向山对幸福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新修正和新构的,完善了学生对“幸福观”的准确认识,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幸福观”,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心理健康、善良阳光的人。这就是本文教学透过文字向学生渗透德育等非智力情感因素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感染学生。
小建议: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很好,能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归纳课文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一份记录单,而不需要每小组人人都记录,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篇四: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幸福是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双语班汉语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主要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②能力目标: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能力,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③情感目标: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二、说教法学法
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朗读等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说教学程序
(一)歌声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导语: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刚才同学们又是拍手,又是跺脚,很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你们是怎样理解“幸福”的呢?
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对于幸福,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下面,我们到《幸福是什么》这一篇童话故事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把音乐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感悟幸福,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示范朗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检查阅读效果:抢答以下问题。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三个牧童、智慧女儿)②课文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③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④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简单梳理、把握内容的要点、初步掌握课文内容。】(三)精读课文,感悟幸福。这一环节学生默读,教师提出问题:这三个青年通过自身的劳动,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针对这一中心
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和同坐讨论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重点段,思考: 三个孩子分
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a第一个青年做了医生。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读出幸福、自豪的语气)b第二个青年做了许多对别人有用的工作。他对幸福的理解:“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c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
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此部分,进一步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教师适时启发,最终让学生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从中明白幸福其实是为
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与延伸,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五)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用的事情。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幸福和快乐的!
(六)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他人听。
②收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十年前
三个牧童
挖泉水
靠劳动 治病人—恢复健康
十年中 三个青年 做很多事—对别人有用 尽义务
耕地—养活很多人 十年后 再次相聚,畅谈幸福 做益事篇五:《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幸福花儿朵朵开
——《幸福是什么》说课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幸福花儿朵朵开》。
《幸福是什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涵义。我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听说读写结合,最终从一个高度上来体会幸福,十年后青年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一、教学重、难点: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二、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了解故事,分层次理解幸福。
2、从身边发现幸福,体会幸福。
3、读写结合,学会写随笔,珍惜幸福。
三、教学流程:
第一个板块:激情热身,感知幸福
课堂的开始,用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 我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唱一边比划,说听了后的感受,然后板书“幸福”让学生说面对这个词的时候有什么想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又训练学生说话,在这时学生已经初步进入了角色,我相机出示一组图片,也是学生平时所感受到的“母亲的关怀、温馨的礼物、生日的蛋糕、快乐的读书、平静的馨香、坚固的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接着进入课题:幸福是什么?
第二个板块:精读课文,体会幸福
默读课文,归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归纳时应该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说,我给了学生一个提示语句,让学生根据提示去归纳主要内容,反复的读三个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接着我问了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是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让学生自己想象在这个十年间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感受更高层次的幸福。叶圣陶先生曾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
第三个板块:相互交流,发现幸福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体会幸福,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
借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理解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再补充了一组图片:“爱心的传递、搀扶的背影、保家卫国”等,达到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一个跨越。
第四个板块:课堂随笔,珍惜幸福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学生有了对幸福感悟以后,在积累了激情以后,立马写作,以情景式体验来为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相机出示了一组优美的句子:
天使说:幸福就是温柔的守护!张开双臂,为寒冷的人送去温暖,展露笑颜,给哀伤的人带来欢乐,幸福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太阳说:“幸福就是热情的赠与!扫去阴霾,令大地充满火样的热情,驱走灰暗,让冷漠的人心寻回关怀,幸福是光明正大、宽宏大量!” 老师说:“幸福就是真诚的感情!浇灌友谊,陌路的人们会成为朋友,珍藏友情,寂寞的灵魂会拥有归,幸福是执著梦想、怀抱希望!”
你说?? 让学生说,让学生仿写幸福随笔。意图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写对幸福的感受,来体会生活中存在身边的幸福并更好地珍惜幸福。当学生写好,挑几句好的当堂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让幸福的花儿朵朵都开得美丽。
四、板书:
每个教师都懂得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本课的板书,没有按传统板书的样式,以重要词句为点,以文章脉络为线来安排,而是明确地体现了本课教学特性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始终着眼于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既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教学中发展。10*幸福是什么
劳动
尽义务
对人类有益
。。。
附:
《幸福是什么》学生课堂随笔 小王:幸福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愉悦,是给残疾人捐出自己的心意。
幸福不在于有钱而在于奉献。
瑶瑶:幸福就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把爱心给那些贫困的家庭。
文子: 幸福就是给寒冷的人带来温暖,把自己的爱心,良心,关怀的心和温暖的心送给需要幸福的人们,让他们感受快乐。
楚姑娘:你送别人的金钱,别人不在乎,你送给别人幸福别人很在乎,因为,幸福能够使人快乐,幸福能够使人用微笑面对生活。
雷磊: 幸福不是金钱,而是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让寒冷的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小心:幸福就是为别人服务,别人遇到危险,帮助他们,因为帮助困难的人也 是一种幸福。
胖妞:幸福是我们给穷人捐爱心,是给老人在公交车上让座,是我们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三篇:让爱心传递,让知识共享——宣传单doc
让爱心传递,让知识共享
图书漂流活动源自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捐献出来,然后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大家阅读,阅读之后,再重新投放到公共场所中或直接传递给下一个读者,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通过图书的传递来分享快乐。它漂流的不仅是图书,更是一种诚信和美德。
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交流,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者协会联合图书馆特举办了以“让爱心传递,让知识共享”为主题的一个学雷锋“图书漂流”爱心捐赠活动,为图书漂流活动添砖加瓦。具体安排如下:
1、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启动初期需有足够的图书用来传递,为此,倡议广大师生为图书漂流出一份力,为图书漂流活动踊跃捐书,让那些尘封在角落的书籍再一次体现它们的价值。
2、每本捐献的书籍都会有专用图书漂流卡,书友可以在制作的图书漂流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言,甚至是联系方式,让它们在传递中记住每一个“足迹”。
3、图书漂流活动正式开始后大家可以带着自己的书籍前来活动地点换取自己喜欢的书籍。假如平日里不小心把自己的专业书丢失了,也可也来我们图书漂流站找寻相关的书籍,方便你我他。
4、本次爱心活动捐赠的书籍将会编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漂流站”,作为漂流的书籍。
一个苹果,与人分享,自己剩下一半,却也收获了一份愉悦;一本好书,与人分享,收获的不仅仅是愉悦,也许还有心灵上的知音。把附有自己感想的书,投放到校园之中进行漂流,想像一下一个拿到你们心爱的书的人,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踊跃捐献出饱含自己浓浓爱心的书籍吧,让它汇聚成知识的海洋,带给每一位师生一份收获和快乐!
活动时间:2012年4月5日中午11:00——14:00
活动地点:文苑餐厅对面广场(女生寝室那边)
如遇下雨情况地点换至图书馆二楼大厅
捐书联系方式:***(695608)
备注: 如果我们活动结束后,您还有书需要捐赠,可直接拿到实习楼414读者协会值班室,或拨打电话***(695608)。谢谢!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73989400邮箱:zjipcra@sina.com
读者协会“图书漂流”爱心捐赠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您是否曾经把一本本崭新的课本当作废纸卖出?您是否曾经苦于无法合理处理废旧书籍?你是否希望这些书籍能够为其他同学带来更好的帮助?为此,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者协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将手中闲置的图书和旧课本捐赠出来,给在校学生提供精神上的关爱和物质上的帮助,节约资源 实现共享,通过书籍循环利用形式使知识在校园内传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是人类看世界的窗口。时光荏苒,总有许多旧书积从,不知如何处理。相信每位爱书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的图书能在一双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双手中传播下去,而不是被压在箱底蒙受尘土的腐蚀,那就请加入我们吧。
同学们,捐一册书籍,留一份真情,知识海洋,因为您的一滴融入而变得辽阔宽广;校园文化,因为您的一朵鲜花,绽放馨香,图书漂流活动,因您的一次参与,更显意蕴深长。一册书不为少,百册书不算多,您的捐赠有限,但我们深信聚沙成塔的力量——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拳拳爱心,感动一生。大厦巍然,梁椽公举;受人玫瑰,手存余香,您的慷慨捐赠定会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让您的图书漂流起来,也使书的价值和您的境界得到升华。
此致
敬礼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读者协会
2012年3月10日
第四篇:图书馆“共享书香 爱心传递”捐书活动方案
图书馆“共享书香 爱心传递”捐书活
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节约资源、物尽所用、建设互助和谐的校园,以向母校献爱心、营造校园文化为主轴,我校教务处倡议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共享书香
爱心传递”的捐书活动。
二、活动目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好的书籍,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让我们手中尘封的旧书循环利用并在他人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让爱传递!让梦想飞扬!
三、活动主题
爱心传递,好书共享
四、活动对象
同升湖全体师生以及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社会人士。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1、捐书范围
学生自用教材外,其他中、外文纸质正版图书(无破损)兼收,类别不限、版本不限、新旧书不限。
2、捐书办法
①、学生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宣传发动和收集,填好捐书登记表,(捐书登记表)请各班复制保存。并将收集到的图书直接送至图书馆或与图书馆联系,由图书馆上门收取。
②、教职员工以所在部门为单位,填好捐赠登记表,并将收集的图书直接送至图书馆或与图书馆联系,由图书馆上门收取。
3、捐书要求
建议每人5本起捐,鼓励多捐,所捐书籍要整洁干净,不缺页无破损。
4、捐书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5月10日(鼓励长期奉献
爱心者)
5、捐赠奖励措施
①、对所有捐书5册以上(含5册)的捐赠者在学校页上张榜公布;对捐赠20本以上的学生发放爱心证书。
②、学生捐书50册、教师捐书100册以上者,图书馆将开具目录清单,一份由捐书者保存,另一份由图书馆作为校史资料保存,报学校进行通报表彰并颁发爱心证书。
③、对在这次活动中发动深入、组织得力、成绩显著的部门,评选出特等奖、优秀奖、组织奖各一名,张榜公布,报学校通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六、捐书办事机构
捐书地点:学校图书馆
第五篇:《识字三》评课稿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评课稿
一年级教师:鲁琼芳
这是一堂成功、高效的语文课。在教学中,谭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三》,课文是以对子歌的形式展现了大自然春天的美景,整堂课在谭老师有效组织下,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有幸听了这堂课,现谈谈看法:
1、教学结构严谨,教学秩序有条无紊,时间的把握刚刚合适。特别是谭老师的语言清新、亲切,就如和煦的春风,温暖全场。许多老师也说了心里话,真想当谭老师的学生,我也深有同感。板书漂亮,通过叶子上的生字词的摆放,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清新、爽目。
2、教学效果好,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谭老师这堂课只需从孩子们识字的效果和紧张而和谐的课堂氛围便可感知。接下来我重点说说谭老师这堂课的亮点:
1、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谭老师整节课有效运用了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了大自然美丽的风光,特别是学生难以分辨的“霜”“雾”“朝霞”“夕阳”,孩子们一看课件便能理解,不需教师用太多的语言,这就是“无声胜有声”。读也贯穿着整个课堂,读的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品读、赛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交给了孩子识字的方法
我们一年级下册识字量大,我会认得字有550个,我会写的字有250个。这些识字任务是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课前课后谈论的焦点,真的让我们愁眉紧锁,今天听得谭老师教学生识字的方法,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还由此想到了许多。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 认得快,忘得快。”。她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有课件直观的认记生字词,有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来认记,比如:认识“杨、李”两个生字时,教师先介绍它们也可充当姓氏,让学生从我们班里或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当中找出姓杨或李的人,很明显学生的反映自然很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变得很轻松、愉快,学生也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这两个生字,还有体用了形近字识字的方法,谭老师还将“雾、霜、霞”带有“雨”字头字一块让孩子们观察,还利用了“减一减”的方法加深记忆。谭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就像涓涓细流流入了孩子们干涸的心田。这体现了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会,更是让孩子们会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究,相信在以后的识字中,孩子们会想出更多的办法。
3、教书的宗旨是育人,谭老师做到了。
在欣赏“山清水秀”的画面时,谭老师引导孩子们保护环境,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相信她的孩子们从老师的身上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要和善待人,就像谭老师对他们一样,这是人格魅力的力量。
说到不足,谭老师这堂课已经比较完美,我想提两点来共同探讨一下:
1、识字方法可多样化
由谭老师课堂上体现的比较识字法,我想到了可以编编顺口溜、猜字谜等方法识字,如“碧”王子和白雪公主同坐在石头上;“朝”十月十日等,也许无准备可能难以想到更多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预习时间,调动孩子家人的智慧,当然也得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2、课堂纪律可采用比赛的激励方法。
谭老师上堂公开课对课堂纪律这块儿做得很好,本来整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孩子始终是孩子,自制能力差,这就会让极少数不自觉的孩子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
总之,谭老师这堂课实用、高效。我们要谢谢谭老师精心的准备与付出,更要感谢谭老师的传金送宝,我定会充分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实施在我那群孩子的身上。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