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

时间:2019-05-14 02:3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

第一篇: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传说,禹在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由此遭到破坏。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现象。大约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从文献记载看来,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内外服制(删)青铜时代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周公“制礼作乐”(删)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百家争鸣

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 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为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五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商鞅因政局变动而惨遭杀害。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

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

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夺取王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布衣将相之局(删)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到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删)西汉的盛世(删)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群雄争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东汉的衰败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北方地区,曹操曾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 合的为军屯。后来,曹操又下令在辖区内广泛推行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诸葛亮的各项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也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古越人的后裔,称为“山越”。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北朝与南朝

鲜卑族拓拔部原为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史称“北魏”。此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势力日益强盛,陆续攻灭诸国,至439年,统一北方。这一局面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北朝”。

南方的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南朝”。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贡献。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更被推向新的高潮。孝文帝拓跋宏继位时,年仅五岁,朝政大权掌握在临朝听政的祖母冯太后手中。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 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科举制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他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关键在于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因而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

唐太宗还能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他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他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太宗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开元年间的治理与整顿大见成效,王朝统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全盛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西域及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其中,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数量众多。长安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垆沽酒、招徕顾客的情景,极为繁华热闹。作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长安又是各国人士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东亚文化圈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人数前后总计多达2000。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会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同时,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后世的外国多称中国人为“唐人”,足见唐朝的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第16课 灿烂的文学艺术(删)

第二篇:高中历史【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传说,禹在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由此遭到破坏。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现象。大约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从文献记载看来,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内外服制(删)青铜时代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周公“制礼作乐”(删)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百家争鸣

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为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五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商鞅因政局变动而惨遭杀害。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

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

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夺取王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布衣将相之局(删)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到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删)西汉的盛世(删)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群雄争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东汉的衰败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北方地区,曹操曾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合的为军屯。后来,曹操又下令在辖区内广泛推行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诸葛亮的各项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也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古越人的后裔,称为“山越”。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北朝与南朝 鲜卑族拓拔部原为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史称“北魏”。此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势力日益强盛,陆续攻灭诸国,至439年,统一北方。这一局面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北朝”。

南方的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南朝”。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贡献。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更被推向新的高潮。孝文帝拓跋宏继位时,年仅五岁,朝政大权掌握在临朝听政的祖母冯太后手中。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科举制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篇: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 虎门销烟

1领导人:林则徐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二 《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 2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 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 三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 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 “修约”交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 1时间:1856年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二 《天津条约》 与 《北京条约》: 1火烧圆明园: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北京条约》 的主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内容:《天津条约》 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②影响:《天津条约》 和 《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2《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朝廷(奕诉、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2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诉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3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二 从“自强”到“求富”:

1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口号:自强)

第一个: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安庆 最大:江南制造局,李鸿章,1865,上海 2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口号:求富)

原因:资金,原料,能源,运输问题,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代表:轮船招商局,李鸿章,1873,上海

开平矿物局:李鸿章,1877,形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有更多资本主义色彩 3 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 4 培养人才:

①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②1872曾国藩派容闳带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4年福州船政学堂派留学生赴英法学海军 三 京师同文馆:

1新式学堂:在奕诉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到 9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 20多所新式学堂。

2派遣留学生:1872 年,曾国藩派遣容阂率领首批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3洋务运动的评价: 积极: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①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1869,方举赞,发昌机器厂(规模最大)

1872,陈启源,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第一家缫丝厂)二 西学传播: 西学:西方学术文化 途径:①办学兴教: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②翻译西书:江南制造局,译书局

③海归介绍 评价:①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

②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

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风气

三 早期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王韬《弢国文录外编》

薛福成《筹洋邹议》

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

郑观应《盛世危言》 2 观点:

①经济: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商战)②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设议院 ③文教:废八股,办学堂,广植人才 评价:①先导作用: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②局限性:不能完全拜托传统伦理的束缚,不能形成完成的理论体系

第6课 甲午战争(1894-1895)与《马关条约》 一 黄海海战:

1甲午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以“大陆政策”为国策,想谋求侵略朝、中,蓄谋已久 ②借口: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 2主要战役 爆发1894年7月,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以身殉国;李鸿章避战自保 黄海大东沟海战:1894年,近代规模最大海战,中国主力尚存,日本获治海权(黄渤海)

邓世昌(致远号),林永升(经远号)4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5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二 《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承认②割让③赔偿④增开⑤允许 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作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 《时务报》(1896)与《天演论》 创办报刊: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天演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

提供了思想武器

三 百日维新(1898.6.11—9.21)百日维新的概况戊戌变法的影响 1概况: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1898 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国外。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2影响:

①思想启蒙: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②爱国:

③启示:和平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 瓜分狂潮:

1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资本输出的五种形式:①开银行②政治性贷款③开工厂④修铁路⑤开矿山)2“门户开放”政策(1899)1背景:美西战争 目的:维护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3 内容:①承认列强的既得利益

②要求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关键词:利益均沾,机会均等 实质: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 5 影响:①扩大美国在华权益

②列强共同控制中国,避免了被任何一个国家独占 二 八国联军入侵(1900-1901,英法美俄德日意奥)三 《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划,惩办,该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②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③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辛丑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

第 9 课 清末新政(1901-1911)变法上谕的颁布:

1新政的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的建立(民主共和制)一 中国同盟会: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秋,孙中山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刊物《 民报》,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3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①使中国资产者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②当时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③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二 武昌起义(1911.10.10)“辛亥革命”: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胜利。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正式成立。

2《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

法》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清帝退位:1912年2 月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1912 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①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②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 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 :

经济——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范围内地区分工初步显现(表现?)政治——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

特点:西欧列强支配各地区、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格局不稳定 表现:美日崛起

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局部冲突: 三国同盟:德奥(匈)意:1882年 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 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①该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

②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

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③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④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第1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 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的爆发: 1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2第一次世界大战面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最终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

相继投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 战争过程: 1三条战线: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西线(主战场):英法联军——德军 南线:奥军——俄军、塞尔维亚军 2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 ①第一阶段:1914----1915 A、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西线):1914年9月,第一次大会战,宣告“史里芬计划”破

产,打破德军速决战

坦能堡战役:德军大败俄军 B、1915年德军战略重心东移 C、意大利对奥宣战

②第二阶段:1916年,西线大战 A、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德军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一战转折点 B、索姆河战役:英军动用新式武器坦克(规模最大)C、英德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海战 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 A、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参战

美国参战实质原因:争夺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一战结束 B、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C、协约国全线出击,德军战败 三 战争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影响:

1结束:1918年奥地利投降,德皇退位。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影响:

造成重大损失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①损失:战争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国31个,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

②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摧毁了欧洲四大帝国(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国),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一去不返;美日崛起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①时间:1919年初②地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

③操纵国:美、英、法的政府首脑操纵了和会

一战三巨头:

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张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结果一:签订《凡尔赛和约》 ①内容: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和约

②评价:凡尔赛和约把所有的战争责任都推给了德国及其盟国,这是不公平的。

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划分世界的产物,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对德国实行严惩,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到来埋下了祸根。

③影响:形成凡尔赛体系:暂时稳定欧洲政治秩序 3结果二:国际联盟成立:(时间;主要机构;主要使命;缺陷)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二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原因:①亚太②军备竞赛

2时间: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

参加国家:美 英 日 法 意 比 荷 葡 中 主要议题:解决两个问题

3〈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终止英日同盟〈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

4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5影响和评价: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6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①美日矛盾加剧②英日分歧扩大③中国与列强间的矛盾尖锐 三 战后世界: 1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总体特征: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支配下,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变动,世界局势暂时稳定。

具体国家

英国:债务国;英联邦形成。

欧洲大陆:四大帝国崩溃;德国由严重削弱走向恢复与稳定;法国牵头《洛迦诺公约》。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②影响:

积极方面:国际联盟适应了世界整体化进程需要;奠定了国际新格局,为20世纪世界的相对稳定创造了条件。

消极方面:强权政治;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夺的机制;继续维护殖民体系;排斥苏俄。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十月革命:1917年10月 1 领导人:列宁 2 背景 经过: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冬宫 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6 伟大意义: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及内容: 1时间:1921年;人物:列宁 2背景:1921年初,内战结束

3内容:①实行粮食税②采用租让制与租赁制③恢复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

④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

4实质:有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

5影响评价: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2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 社会习俗的变革:

内容: 内容涉及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方方面面,二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1二次革命:1913

①导火线:刺宋(教仁)案,善后借款

②结果:失败 2护国运动:1915

①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表现:卖国,1915.5.9,灭亡中国二十一条;1916:洪宪)

②过程:蔡锷,云南护国运动

③结果:胜利,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 军阀割据:1912—1917

段祺瑞(皖系),冯国璋(直系),张作霖(奉系)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5 一 《新青年》 :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1915 年

2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3主要阵地:《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1917年前:民主,科学

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1917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兴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主要人物:李大钊 2主要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2简单经过:

①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②中心:北京→上海

③斗争主力:学生→工人

④斗争方式变化:罢课游街→三罢(罢课,罢工,罢市)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国贼,条约上拒绝签字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标志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巨大力量 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

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二大”的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1923)召开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1924 年 1 月)召开的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①提出新三民主义,加反帝反封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②确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 北伐战争:

1北伐战争的开始: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

2成果: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四一二”政变; 背景:(1)1927 年国民革命军相继占领上海、南京。

(2)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时间:1927年4 月 12 日 地点:上海 内容:(1)屠杀共产党人(2)镇压工农运动。2“七一五”政变:

背景:4 月 18 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当时还保持着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时间:1927年7 月 15 日,地点:武汉 过程:(1)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2)制造了“七一五”政变。“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的影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3宁汉合流:“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武汉→南京)4东北易帜 背景:(1)1 92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进人北京,改北京为北平。

(2)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回关外时,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时间:1928年12月29日

人物:张学良(张作霖之子)宣布东北易帜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二、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

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时间:1 933 年 4 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

内容:规定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使用银两。影响:(1)废两改元的实施,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2)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2法币改革

背景:正当中国实行“废两改元”之际,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时间:1935 年11月。内容:(1)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2)法币政策:①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1936 年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

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②所有粮税完纳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 用金属货币。

影响:法币改革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三、改订新约运动:

改订新约的内容:(1)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2)但后者没有实际执行。

作用:(1)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2)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 南昌起义

1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③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 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块农村根据地);中心:宁冈 意义: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进军,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

①建立:10 月,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②扩大: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 年 4 月

人物: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结果: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意义: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③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权:

中华苏维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1,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一 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2后果:东北三省沦陷,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二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 2主张: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标志:一二 ·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26课 红军长征(1934.10瑞金,1936.10陕北)一 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①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②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③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 ④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历史意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二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时间:1936 年 10 月 2地点:甘肃会宁地区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黑色星期四

1“柯立芝繁荣”:美国经济繁荣、发挥迅速

时间:20世纪20年代 在位总统:柯立芝总统 表现:(1)1929 年,在世界贸易中,美国的份额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2)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2危机爆发的时间: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破坏力特别大③持续时间特别长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1 929 一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 2、1933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二、时间:1933 一 1941 年

三、实质:国家干预调控经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四 内容: 国家调控经济 2 社会保障措施 3R:Recovery(复兴);Reform(改革);Relief(救济)

1、国家调控经济

(一)规范金融秩序、整顿金融业:

(1)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人联邦储备银行(2)公布《 存款保险法 》,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3)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二)解决失业: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三)调整工农业生产:

(1)复兴工业:颁布 《 全国工业复兴法 》(新政的核心),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2)调整农业:先后颁布两个 《 农业经济调整法 》,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2、社会保障措施: 目的:

(1)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2)为了协调劳资关系 措施:(1)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 《 社会保险法 》,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 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2)协调劳资关系:

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五、影响(评价):

罗斯福新政从 1933 年开始推行,直到 1941 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 3R ”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

1、对美国:

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2、对其他国家示范效应:

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 20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一 墨索里尼政权: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时间: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二、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1936,二二六事变)

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 1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①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②世界经济萧条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严重分化。

③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 1933 年初上台执政。2纳粹体制的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第九单元 二战(1939—1945)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 德国毁约扩军: 德国毁约扩军的重要史实:纳粹政权建立后,对内实施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3年,希特勒以军备平等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为由,相继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摆脱了国际束缚 1935年,德军重建空军,并随即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 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未遭到制裁,备受鼓舞 二 英法绥靖政策:

表现:1937年前:听任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

1937年后: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代表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核心内容:①通过妥协退让以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②试图祸水东引,推动德国进攻苏 2表现:

①1937 年,英国绥靖派首领张伯伦出任首相。

②1938 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③慕尼黑阴谋:通过 《 慕尼黑协定 》 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为这样便能保住“五十年的和平”。

三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时间:1939 年 8 月,两国签订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内容:①双方互不侵犯;

②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 10 年。③条约还划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

2“集体安全”失败的原因:英法和苏联之间缺乏信任,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 德国突袭波兰:

1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1939 年 9 月 l 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静坐战争)2“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3《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0年,德意日;核心:共同军事行动 三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参战,二战扩大 1时间: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

2、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

击战”的破产。

四 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1爆发时间:1941年12月7日

2后果: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参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重大事件:

①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②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 《 租借法案 》,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③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④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 时间:1941 年 8 月 国家:美、英两国

内容: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

反响:苏联随即表示赞同。二 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三次战役

1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1942 年6月 2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1942

三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国家称霸天下的迷蒙,吹响了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号角 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意大利投降: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2美英中发表《开罗宣言》:时间:1943年11月;内容: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3苏美英召开德黑兰会议:三巨头第一次会晤 时间: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后)

内容: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工与责任。开辟第二战场 4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影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5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 美苏军会师

6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

过程:欧洲战争胜利后,盟军加大对日本的攻势。月起,美军轰炸日本本土。8 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远东苏军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也全面反攻。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月 2 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苏、中、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8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据不完全统计,因战争而死亡者在 5000 万 人以上。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③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不仅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答案 上海(共)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民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课

一、禅让 世袭 国家 二里头文化 B C B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

二、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有关“城…,礼…”的记载。

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的功能。

第三课

一、汤 内服 外服 甲骨文 商 B A C D 政:实行内外服制。经:重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文:甲古文是较成熟的文字。思: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

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

甲古文是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王朝历史成为信史。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第四课。城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城邦建国 殷人 2.礼乐 天命 3.A 4.A 5.D 6.B 二。拓展练习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1)食器(2)王权(3)牧野之战,武王灭纣,建立西周

(4)表明了楚王觊觎周朝政权,想取而代之,反映了周朝后期诸侯力量的加强和周王室的衰退这一历史事实

第五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基础练习

1.中央集权大一统 秦 2.士 儒 法 道

3.B 4.C 5.D 6.A 7.B

二、拓展练习

8.A:a、d、f、g B:e C:b D:c、h

2-03-08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布衣将相、世袭贵族主宰政治

2、无为而治、豪族、土地兼并

3、D

4、A

5、D

6、D

二、拓展练习

7、(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汉高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轻百姓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受到秦朝横征暴敛导致失国的历史教训的影响,同时汉初统治者作风朴实谨厚也对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影响。

(4)汉初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家称其为“文景之治”。

8、(1)主张无为而治,实行仁义。反对严刑峻法;反对滥用民力,主张减轻徭役;反对奢侈骄淫,崇尚俭朴。

(2)

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体现儒家的仁政思想。

西汉的无为不是消极、倒退思想,而是把无为作为实行仁政的具体体现,这种思想顺应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和人心所向,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2-03-09 汉武帝时代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亲信近臣、内朝、外朝

2、C

3、D

4、C

5、D

6、C

二、拓展练习

7、(1)西域、河西四郡

(2)A:西域都护府;B:酒泉郡;C:长安

8、(1)可以参考汉代出土的农书记载;

(2)还可以通过大量出土的各类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或种子遗存、汉代水利工程遗址、汉代画像砖以及墓室画上关于农业生产画面的描绘等丰富的一手资料,发现、了解这一时期我们农业的发展情况。

2-03-10 东汉的兴衰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王莽、托古改制

2、文教治国、皇家图书馆、郡国学

3、C

4、D

5、C

6、C

二、拓展练习

7、(1)近亲、近臣是东汉最大的豪强地主。

反映出豪强地主虽田宅逾制,但地方官员慑于压力或出于自身利害考虑,无法解决尖锐的矛盾。

(2)

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在经济上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生产,生活富有奢靡。

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政治上,一些开国功臣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形成世家大族。

(3)

原因: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以及皇权的日趋衰落。

影响:豪强地主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8、(1)社会问题:东汉初年经济凋敝,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奴婢买卖等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2)措施:汉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后,着手调整统治政策,巩固统治秩序。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并机构,废除王莽时期繁密苛重的法令,强化中央集权。

经济上:减轻赋税,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

文教方面: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郡国学”。

(3)结果:经过多年努力,东汉社会安定下来,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2-03-11 割据与分立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黄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生产技术、生产经验

2、C

3、B

4、C

5、A

6、C

二、拓展练习

7、(1)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县,“挟xie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同时,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广招天下有真才实学之士,实力迅速增强。

(2)诸葛亮。谋取荆州,孙刘联合抗曹。

(3)预判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可能,为刘备图谋霸业奠定了战略基础。

(4)三顾茅庐(或隆中对)

(5)A:蜀;B:魏:C:吴;①官渡;②赤壁。

2-03-12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西晋、五胡十六国

2、大兴安岭、魏、北魏

3、B

4、B

5、C

6、D

7、D

二、拓展练习

8、(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治国应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

(2)政策措施:①汉文帝多次下诏减轻百姓的田租;②曹操招抚流民,实行屯田制;③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

评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03-00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

1、历史背景:汉初统治者从秦朝短期内过度集权化导致孤立而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借助刘氏宗亲的血缘关系构筑皇权屏障的角度出发实行了分封。

变化: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为王,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社会矛盾: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D

3、前者采取强行削弱的办法,结果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引起七国之乱;

后者主张加大分封,把王国的土地再分给子弟,结果使诸侯封地越来越小,其势力越来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

4、不正确。因为七国之乱是西汉统治集团内部中央集权势力与地方割据势力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削藩”还是“推恩”,都要触及王国的利益,都会引起诸侯王的反抗。王国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汉武帝时期国库充足和中央集权势力强大;汉景帝平定叛乱,又加强了对王国的治理。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单靠“推恩”的方法是不可能解决王国问题的。

5、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6、中朝是皇帝与亲信近臣的宫廷决策核心,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外朝是丞相为首的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中、外朝的形成说明了相权受到抑制,皇权得到加强。

7、A

8、刺史“位卑权重”以小制大,这样的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刺史成为新的一级行政部门,便于中央管束和驾驭yu。

9、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的强硬方法钳制思想、控制舆论;

而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定为官学,作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通过国家政策导向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

10、儒学被冷落是因为其政治主张与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不相适应。

秦朝时,儒生们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立面,因此遭到弹压。儒学不仅不能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汉武帝时,董仲舒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为儒家学说增添了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内容,不仅为专制集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提出了思想统一的方案,因此获得独尊地位。

二、孝文帝迁都

1、平城的位置偏僻,不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不利于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制度;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的统治。平城附近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鲜卑人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逐渐变得缺乏朝气。

2、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北魏贵族的生活日益奢侈,最终导致鲜卑族的衰败。但是,迁都洛阳以后,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重新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A:平城;B:洛阳。迁都路线(略)

三、南方经济的发展

1、经济状况:西汉时期江南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落后于北方,虽然人民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西汉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而江南地区人少地广,劳动了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

2、西晋末年,国家再度陷于分裂,少数民族政权在黄河流域纷纷建立,战火频仍,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经济破坏严重。

3、A:巴蜀;B:湘赣;C:江浙。

4、变化: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的地方。

原因: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④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⑤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第五篇: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基础练习

1.1万 畜牧业2.炎黄(或黄帝)中原3.C 4.C 5.C 6.显性信息:随葬品多少差异显著。隐性信息:贫富差距显著,或私有制发展、原始平等被打破等。

二、拓展练习

7.(1)建房、熟食、渔猎、农耕。(2)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8.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基础练习

1.禅让 世袭2.国家 二里头文化3.B 4.c 5.B 6.D 7.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夏朝有二定数量的军队;夏朝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镇压反抗者。

二、拓展练习 8.(1)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可能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2)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的有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的记载。(3)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的功能。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基础练习

1.汤 内服 外服2.甲骨文 商3.B 4.A 5.C 6.D 7.政治:实行内外服制。经济:重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文化: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思想: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拓展练习

8.(1)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2)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3)甲骨文是反映商代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

一、农业的起源

1.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区域。2.共同点是旱地农业和稻作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呈现南北并立的格局。不同点是南稻北粟,具体作物不同。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北方干旱少雨,适合旱作农业;南方潮湿多雨,适合稻作农业。3.C 4.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使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同时,使比较稳定的定居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5.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

二、国家的产生与统治文化

1.部落间冲突激化;产生了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政治实体。区别:最初的农耕聚落是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而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

2.有一定道理。因为墓葬随葬品差别明显,体现高下不同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随葬品按不同等级进行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森严的礼制文化的发端;朱书字符,可能是早期的文字;规格较大城址的发现,也体现出社会分化明显。

3.移交方式:从禅让制到世袭制。象征意义:标志私有制的确立和国家的产生;标志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出现等。

4.商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形式、功能多样,纹饰独特等。5.A 6.因为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在甲骨文基础上的汉字的持续的发展为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汉字还对一些东亚国家的文字创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揭开远古历史面纱的方法

1.因为在未发明文字以前,很多事件都是通过人们口说辗转流传的。神话传说。一方面具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可信度值得商榷;但由于神话传说承载的是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又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隐含其中,值得珍视。2.用火、畜牧、耕稼。3.D 4.因为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看,二里头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和夏朝非常吻合。

5.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材料。历史文献、考古发掘。通过地下材料,对纸上材料进行补充、印证和辨伪等。

6.甲骨卜辞。因为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卜辞是当时人们活动的直接记载,是研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非常高;再加上辞中所见殷王室的世系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代帝王世系基本相同,故商代历史被称为“信史”。

下载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word版

    第一单元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基础练习1.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八一宣言 瓦窑堡 抗日民族 2.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民 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3.C 4.D 5.C 6.B 7.193......

    高中历史近五年高考分册整理5篇

    历史风云网 www.lsfyw.net为您提供:新课标岳麓人教人民版各课教案课件试题人物图文简介原始史料趣闻轶事不同观点拓展阅读等; 历年高考题、高考三轮复习资料、高考模......

    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范文大全

    第一分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古代东方文明兴起于肥沃的大河流域,农业是经济基础。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乎都经历了从分散到......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知识整理[5篇材料]

    第五分册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道: 1、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 虎门销......

    上海历史高中第二分册知识点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时间和内容: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

    上海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练习册答案范文

    上海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练习册答案第一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基础练习1.林则徐 虎门销烟 2。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B 4。A 5。B 6。D 二.拓展练习7.(1)“我......

    高中历史练习册第五分册答案

    第一课 1林则徐 虎门销烟2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3B4A5B6D7(1)我指香港,母亲指祖国中国,海狮指英国(2)该诗既唱出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有颂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意在......

    高中历史练习册第五分册答案

    第一课 1林则徐 虎门销烟2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3B4A5B6D7(1)我指香港,母亲指祖国中国,海狮指英国(2)该诗既唱出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有颂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