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时间:2019-05-14 02:2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第一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28课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解析 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老子指出世界的本源是“道”,并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奠定了后世的哲学基础。故选B项。

答案 B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个人物之口()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孝悌”、“仁之本”,由此判断是儒家思想,四个人物中,只有孔子属于儒家,故选C项。

答案 C 3.“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解析 从“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可判定是儒家思想,先秦时期的孔子是希望保持原有的统治秩序。墨家代表平民阶层,主张“非攻”,法家主张变革等,道家则主张无为。

答案 A 4.下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A.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汉武帝建立内朝

C.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解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

答案 A 11.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材料所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私学出现,墨家学派也可以兴办私学。

答案 D 12.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A.韩非子 董仲舒

B.韩非子 孟子

C.老子 董仲舒

D.荀子 庄子

解析 墨子的主张有共同的“义”社会才会安定,它的作用是统一人们的思想。董仲舒实行大一统,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达到了政治上的统一。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材料二 “国学热”下《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明星”于丹,讲完《论语》后说《庄子》,引发了各界热烈的争论。

(1)根据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国学热”背景下这些思想遗产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价值,并举例说明。

解析 第(1)问,解答本题应在理解“民本”含义的基础上,对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有关思想。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

第二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4课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

1.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③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②③都是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影响。④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答案 A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政府多次调整其经济政策。美国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明显不同在于()A.是否注重可持续发展

B.是否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C.是否实行了赤字政策

D.是否注重发展科学技术

解析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实施了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的政策,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

答案 C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①国民经济出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

②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③国家干预经济的运行机制被彻底抛弃

④美国终于彻底告别了经济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奉行的是介于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之间的经济政策,由此可排除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只要有资本主义制度,就有经济危机,由此可排除④。

答案 C 4.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解析 二战后,西方国家从缓解社会矛盾等角度,提出建立“福利国家”的主张;实施社会福利并不是实现了社会平等;福利制度助长了人的惰性心理;国家福利与保障就业和收入不能划等号,A、C、D三项均不正确。社会福利的核心是为了削减贫困,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这表明里根总统()A.放弃建设福利国家

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倡导自由放任政策

D.大力发展“新经济”

解析 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滞胀。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凸显,凯恩斯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关键词可以看出美国里根总统在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选B项。减少不等于放弃,排除A项。C项表述和题意不符。D项新经济是在九十年代克林顿总统出现和提倡。排除D项。

答案 B 6.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解析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肯尼迪政府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约翰逊政府提出“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排除A、B两项。C项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的表现。

答案 D 7.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全面国有化趋势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答案(1)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2)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

14.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

第三篇:2014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抓分精练 小说阅读(六)

2014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抓分精练:小说阅读(六)

一、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神奇魔术

戴玉祥

程咬铁正在玩尖刀刺喉的魔术。

程咬铁手提尖刀,在人群里连转三圈后,忽的将那尖刀砰的扔到地上。阳光碰到尖刀上,弹出晃眼的光芒来。

围观的人齐喊:“真刀——”

程咬铁也不做声,左脚一点,那尖刀便被稳稳攥在右手。

程咬铁右手攥刀,后退几步,站定,右臂慢慢抬起,刀尖顶着喉结,微微闭上眼睛。

围观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空气,似乎凝结。

突然,一声惨叫,那把刀,刀尖从后颈探出,殷红的鲜血,顺刀而流。

众人脸色大变,想喊,却喊不出声。

程咬铁忽的拔出尖刀,喉结处,丝毫无损。

众人如梦初醒,齐呼:“神奇!神奇!”

程咬铁面带微笑,不响一声。

这天,程咬铁正在院内练功,院外哭喊声骤起。

程咬铁跑出院子,只见日本兵凶煞煞赶着村民,迎面走来。程咬铁想跑,但没有跑。程咬铁想知道这些日本兵,赶村民做什么。

原来,鬼子的运粮车在村南的戴家湾被八路抄了,鬼子怀疑村子里有八路,才来这阵势。

村口,那爿空旷地上。

叫滕狼的少佐,手按军刀,咆哮:“八路的,交出来!”

没有人回答。

“不交的,”少佐抽出军刀,“统统的,死啦死啦。”

还是没有人回答。

少佐抬起军靴,咯噔跨前一步,左手拽过刘老爷爷,右手举起军刀„„

村民们闭上眼睛。

一声断喝:“住手!”

程咬铁跳到少佐面前。

“放了他!”程咬铁手指少佐,“我知道八路在哪里。”

“你的,知道?”少佐放开刘老爷爷,跨到程咬铁面前,“你的,良民大大的。”少佐脸挂狰狞。

村民们睥睨的目光,喷着忿怒。

“你的,快说!”少佐急了,“不说,统统的,死啦死啦。”少佐手握军刀,泛着绿光的眼睛,扫视着村民。突然,少佐抓过王家的小孙子,刀刃划着他的脸。惊惧的惨嚎声,令人心悸。

“住手!”程咬铁手指人群中的一位青年,声若蚊蝇,“就是他——”

那青年被拉了出来。

事后,村民的吐沫淹了程咬铁。程咬铁再玩魔术,也都不去看了。

这天,程咬铁正玩魔术,滕狼少佐走过来。

“你的,魔术大大的好。”滕狼少佐泛着绿光的眼睛,直视着程咬铁,“你的,以后军营的耍。”

之后,村子里就没人见到程咬铁了。村民们见了面,就说,程咬铁这个大汉奸死了,报应。只是那个青年八路,死得太惨了。但也有人说,程咬铁没死。

程咬铁的确没死。

程咬铁在鬼子军营里,玩魔术。玩着玩着,便玩出些名堂来。那些日本兵,没事就绕着程咬铁转。就连滕狼少佐,也喜欢上了。

一天,日军淮河战区机关长来少佐的军营,少佐讨好机关长,让程咬铁耍一出魔术。

程咬铁欣然答应。

程咬铁这次玩的是一种叫“推心置肺”的魔术。魔术开始后,程咬铁叫了二个日本兵过来,让二人分别躺在二只木箱里,罩上红布。程咬铁高挽衣袖,双手合拢,在人前连连走过三遭后,步到左边的木箱前,双手霍的插下去,旋即捧出一只血淋淋的的人心来。

机关长腾的拔出手枪。滕狼少佐也站了起来。

程咬铁捧着血淋淋的人心,小声说道:“人命关天,千万不可弄出声响。”说后,将人心放进右边的木箱,再抬出手时,手里已提一叶人肺。

唏嘘声一片。

程咬铁将人肺放入左边木箱。

“下面,”程咬铁脸矮浅笑,“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程咬铁揭开红布,二个日本兵从箱子里爬了出来。

有人跑过去,看那箱子,内里没有异样,更不见一点血迹。问那二个士兵,回答,好像睡了一觉。

神奇!神奇!

机关长更是觉得刺激。

程咬铁趁机激道:“各位长官,我看机关长兴致很高,有请机关长与滕狼少佐‘推心置肺’,好不好?”

众士兵齐呼:“大大的好!”

机关长有些犹豫,但见士兵们情绪高涨,不好拒绝,便与滕狼少佐走上台来。

程序照旧。

所不同的,是程咬铁又拿了一块大红布,罩在二箱的红布之上。快结束的时候,程咬铁掀起大红布一角,神秘而认真地说:“人命关天,五分钟内,不可掀布。”说后,程咬铁钻了进去。

五分钟过去了。

十分钟过去了。

忽有人觉出不妙来,跑过去,揭掉红布:机关长,还有滕狼少佐,皆已毙命。

机关长的心被挖,滕狼少佐的肺被掏。

程咬铁不见了。

此时,程咬铁正蹲在一座新坟前,泪流满面。坟里躺着的,就是在滕狼少佐面前,被他指认的那个八路。

只是,村里没有人知道那个八路,就是他的儿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滕狼少佐拽过刘老爷爷,举起军刀,后又用刀刃划一个小孩的脸,这样写渲染了紧张气氛,凸显出程咬铁大义凛然的形象。

B.小说反复描写围观的村民们和日本兵看程咬铁玩魔术时的紧张、惊讶、叫好等反应,从侧面表现了程咬铁表演的魔术很神奇。

C.日军机关长和滕狼少佐觉得程咬铁表演的“推心置肺”魔术很刺激,于是上台配合程咬铁表演魔术,结果被程咬铁干掉。

D.小说结尾交代程咬铁指认的那个八路其实是他的儿子,村民们对程咬铁的误解至此真相大白,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

E.程咬铁身怀绝技,他的魔术既可以用来凝聚人心抗日,也可以用来杀掉穷凶极恶的敌人,这正是标题中的“神奇”的内涵。

(2)小说开头到“神奇!神奇!”这9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程咬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民族心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1.(1)AB(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C“日军机关长和滕狼少佐觉得程咬铁表演的‘推心置肺’魔术很刺激”不是他们上台配合表演的原因,机关长本来有些犹豫,但见士兵们情绪高涨,不好拒绝,才和滕狼少佐上台。D“同情”错误,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主人公的称颂和敬仰。E“他的魔术既可以用来凝聚人心抗日”的意思文中没有表现,无中生有。)

(2)①紧扣标题,表现程咬铁魔术的神奇;②以人们热情围观和下文人们因程咬铁指认八路不再去看他玩魔术形成对比,凸显人们的正义感和程咬铁的牺牲精神;③为下文复仇作铺垫。(每答对一点给2分。)

(3)①侠义勇敢。看到滕狼少佐左手拽过刘老爷爷,右手举起军刀,见到少佐抓过王家的小孙子,刀刃划着他的脸,就上前断喝,让他“住手”。②舍己为人。为了不使村民们被日本鬼子杀害,他悲壮地指认儿子是八路,致使儿子被杀害。③机智沉稳。为了报仇雪恨,他先是强忍仇恨,为鬼子表演魔术,吸引他们,然后通过玩“推心置肺”魔术,激起敌人兴趣,取得敌人信任,最后借魔术杀掉了机关长和滕狼少佐,自己顺利脱身。(每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

(4)①同仇敌忾。面对日寇的威胁,村民们没有说出八路;对自称知道八路下落的程咬铁投去睥睨的、喷吐着愤怒的目光,村民们骂为鬼子指认八路的程咬铁是大汉奸,都不再看他玩魔术。其实程咬铁也是对侵略者怀着深仇大恨。②不怕牺牲。程咬铁忍痛献出儿子,儿子毅然赴死,他们表现了大义凛然的气概。③血债血偿。儿子被日寇所杀,程咬铁寻找机会巧妙复仇,表现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刚烈精神。(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答对三点给8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糯子

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读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吨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噎一声落了下来。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譬的鬓发。

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

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这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本文有删改)

11.简要分析

义的表达,容易启发读者体悟象征性。(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太拘泥于答案。)

四、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B.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C.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我”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唯唯诺诺”,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E.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

⑵文章多次提到两人“相像”“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⑶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⑷这篇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1.⑴答案:答C项3分;答E项2分;答A项,1分

解析:A项,“完美”应加引号,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小说情节只是在结尾异峰突起,也谈不上“跌宕起伏”;B项,“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表述不当。小说主体写的是相亲过程,而且其生活貌似美满和谐,实则单调乏味;D项,“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错误。

⑵答案:①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②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⑶答案: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从相亲时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析)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想离婚可以看出)(共6分。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⑷(8分)答案:观点一:这样的安排好。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或欧?亨利式的结尾)。(2分)(只有结论没有分析得1分)

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

观点二:这样的安排不好。(2分)(只有结论没有分析得1分)

①从情节上看,离婚的结局过于突兀,前边的情节缺乏必要的铺垫与暗示。(2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这样的结局,虽然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却使文章缺乏可信度,缺少生活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两个情趣相投往往生活得很幸福。(2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结局宣扬夫妻之间性格差异产生美,但同时否定夫妻之间性格谐调也会产生美,是失之偏颇的。(2分)

第四篇: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人民版

2013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第23讲 百家

争鸣和汉代儒学

1.“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能力,从材料中“无为而治”思想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2.(2011·高考福建文综卷)《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3.韩非子的主张之所以能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最主要的原因是()A.其法治的主张是以广大臣民为对象的 B.在他的主张下国君不受法律的管束

C.他的主张客观上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正需要使其霸主地位合法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联系战国时期历史背景,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4.(2012·温州八校联考)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民为贵”、“君为轻”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解析:选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与墨子的“尚贤”观点一致,故选D项。5.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历史理解能力,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只是对待儒家的态度不一样,因此B为正确答案。6.(2010·高考重庆卷)(节选)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德)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2: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3: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1,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重建古代传

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2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的反孔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3,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特点、编订典籍等方面的贡献和孔子当时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目的可结合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同时结合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儒学、倡导民主、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史实进行回答。第(3)问也是考查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概括时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价值观”、“道德教育”、“进行现代转化”等。

答案:(1)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3)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秩序。

一、选择题

1.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人物思想特点的能力,④明显不符合儒家思想特点。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A项。2.(2012·丰台期末)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解析:选B。从材料得知为道家思想,因此选B。3.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解析:选C。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展,提倡“仁政”。墨子“兼爱”、反对战争的思想体现了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的渴望,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4.(2012·绍兴质检)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自然万物是变化的,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老子的道家思想,②错误;韩非子以“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保守和守旧,强调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应与时俱进,④错误。

5.右图是2009年国庆节庆典群众游行中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江苏彩车。彩车前部的灵芝形如意上方铺了一张绿色的“荷叶”,“荷

叶”有多层意思,“荷”“和”“河”“合”四字同音,自古以来就是表达吉祥如意的艺术符号。下列思想与之不符的是().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人性本恶 D.实行仁政

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和”的思想。A、B、D三项均与之相符,“人性本恶”与“和”的思想主题不相符,故选C。

6.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析:选C。A项“为政以德”,B项“以德兼人者王”都突出一个“德”字,是儒家德政思想的体现;D为明清之际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与题干要求正好相反;C为西汉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本题选C。

7.对右面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 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的“仁政”思想 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漫画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董仲舒适应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由此可知A、B、D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C。

8.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为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看,董仲舒认为百姓性本善良,但“善质”还没有体现出来,于是设立皇帝引导百姓到达善的境界,这是天意。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为皇权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体现了其“君权神授”的思想。9.东汉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对他们敢于批评时政的倾向产生影响的的因素有()①少年英锐,敢于进行思想创新

②尚未跻身官场,与民间接触密切,对弊政危害有直接的感受 ③所接受的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②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内因,③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外因。

10.仔细观察古人绘制的《科举考试图》(右图),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B.能促成广泛而持久的读书风尚

C.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D.有利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解析:选D。科举只考《四书》、《五经》,文人学士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不利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1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西汉“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并不代表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故选D项。

12.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以民为本,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成圣人 解析:选A。“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的含义是孔子、孟子、荀子三人思想主张中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即三者的共性。三人都强调“仁”,即以民为本。

二、非选择题 13.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象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

材料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中的三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据材料2、3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孔子与儒家思想问题的综合性题目。材料1中提供的三幅图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第(1)问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命题背景,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今天利用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经济,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2)问材料2反映的是孔子的以德治民思想,材料3反映的是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而逐步确立起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地位。

答案:(1)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4.(2012·丽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材料2:西汉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混乱,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的境地。西汉统治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出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来了一个大转变„„ 材料3:„„到西汉中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急功近利,一反其先辈“清静无为”的方针,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外事四事,内兴功利”。在这样形势下,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的董仲舒新儒学便应运而生,而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

(1)依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家的这些原则”是哪些原则?为什么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

(2)依据材料2,指出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治法律思想”?(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建立新儒学的?(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统治思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前一问从材料1中的前半部分内容即可概括,后一问要从战国后期政治发展趋势来回答;第(2)问,由材料2所述西汉建立初期的形势看出,法家思想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取代它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这在材料3的第一句中已有说明;第(3)问,注意“如何”这一答题要求,主要包括建立方式、思想内容等,即要体现出“新”;第(4)问,要在前几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答案:(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为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2)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

(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五行学说来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巩固、维护统治的需要。

第五篇: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模版)

一、选择题

1.(2012·郑州模拟)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2.(2012·皖北联考)亚里士多德指出:“就多数而论,其中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无足轻重之意);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下列结论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民主政治应尊重多数人的意见 B.多数人民主也存在着弊端 C.贤良政治应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D.贤良政治是最可取的制度

3.(2012·南京模拟)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4.(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统考)苏格拉底曾用一个比方来说明他的政治主张,“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在这里凸显出其政治思想是()A.反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 B.主张男女平等

C.批评雅典公民滥用民主 D.提倡“精英治国”

5.(2012·皖南八校联考)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 ②《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③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④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

6.(2012·大理高三联合检测)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军到埃及后,与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凯撒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按照罗马公民法,法官会判决()A.克丽奥佩特拉享有罗马籍 B.托勒密·凯撒享有罗马籍

C.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享有罗马籍 D.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不享有罗马籍

7.(2012·长沙模拟)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说:“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这一说法的法律依据是()A.《十二铜表法》

B.雅典公民法 C.罗马万民法

D.自然法

8.(2012·福州模拟)达林·麦马虹著有《幸福史》,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应填上()A.金钱与权力

B.法律与宗教信仰 C.智慧和德行

D.民主与科学

9.(2012·福建莆田模拟)伯利克里曾说:“雅典人纵使不能创造一切事务,但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这种说法相类似的古希腊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轮番而治

D.认识你自己

10.(2012·福建厦门模拟)“苏格拉底论证道,以相同的模式,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是指()A.民主原则

B.理性原则 C.法制原则

D.平等原则

11.(2012·浙江宁波模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 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

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

12.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一致的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非选择题

13.(2012·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根据以上材料,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进行评论。要求:围绕以上任一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4.(2012·湖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须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他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

(2)两则材料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若与材料中所述女子结婚,那么这种公民的后代就不能是公民了,因为雅典公民的条件之一是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

【答案】 B 2.【解析】 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多数人共同的智能往往会超过个别人的智能,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3.【解析】 由“在„„山坡上集会„„确保了„„参加者„„看到发言的人„„出席的人”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开放性。

【答案】 A 4.【解析】 考查对雅典民主的理解。材料中的比喻体现了雅典民主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此时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治国”,反对直接民主。故选D。

【答案】 D 5.【解析】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是约定俗成,无文字依据,①正确;由图中《十二铜表法》产生原因可知②正确;万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③错误;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所有法律的统称,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6.【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从材料可知道当时仍是公民法,埃及等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不适用公民法。所以本题选D项。

【答案】 D 7.【解析】 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公民法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万民法便应运而生,最后,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答案】 C 8.【解析】 根据所学,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代表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识即美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C 9.【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从关键词句“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普罗塔哥拉的主张一致,故选A。

【答案】 A 10.【解析】 本题可根据所学回答。苏格拉底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品质。联系材料,本题选B项。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中没有涉及民主、法制和平等等原则。

【答案】 B 11.【解析】 A的错误在于因果颠倒;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特点,故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但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5 040人中,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不满,因此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他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因此C项正确;他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因此D项正确。

【答案】 A 12.【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儒家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对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

【答案】 D 13.【解析】 可以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或者“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三个角度进行评论。

【答案】 第一种:对“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进行评论:

(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2)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第二种:对“古希腊文明‘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进行评论:

(1)原因:①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②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③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

(2)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种: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进行评论: 认识:①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②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

14.【解析】 第(1)问,态度根据材料一回答,理由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来回答,从材料一中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根据所学,从雅典民主范围、雅典民主性质等角度回答汉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第(2)问对比两则材料对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可根据材料一、二所述回答,形成差异的原因,可根据有关所学知识来回答。

【答案】(1)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涵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2)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

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

下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