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含5篇)

时间:2019-05-14 02:1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

第一篇: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

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

【泉港简介】

泉港古为闽越族地。秦汉时期,中原汉人入闽,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晋永嘉后,中原战乱不息,衣冠士族纷纷南渡,聚居于泉州为中心的晋江中下游地区。唐、五代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入泉,无复北向。北方大批移民定居,给泉州民俗带来丰厚的古中原文化积淀。因而泉州民风淳朴,文教昌盛,人民勤奋坚毅,文明知礼,尚义乐善,“海滨邹鲁”遗风世代相传。

宋元时期,泉州“梯航万国”,海外交通贸易繁盛,成为“万国衣冠”杂处的对外开放的重 要港口城市。不少外国商贾、传教士择地而栖,安居乐业。多种宗教传入,与儒道释传统文化渗透,寺院庙观遍布城乡,信仰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泉州民俗习性。

随着海上交通贸易发展,泉州人出洋谋生者日众。华侨出入国门,带来侨居地生活习俗,对泉州民俗起了一定影响。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固有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构成泉州独特的文化风俗氛 围。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纷繁多彩,体现出文化古城和著名侨乡的风俗特色。

百多年来,泉州经历多次历史变革,新风旧俗交互递嬗,风气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崇尚科学,革旧立新,社会风俗趋向文明进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随着农业社会和农耕文化的解体,以工业和城市文明为标志的商品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海外风俗融入,泉州人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促使地方民俗变异。

泉港区引位于福建省泉州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东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总面积306.03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全区辖1个街道、6个镇:山腰街道、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蜂尾镇、前黄镇、涂岭镇;国有山腰盐场。共有4个社区、96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山腰街道港二街。【人文历史】

泉港区原隶属惠安县(惠北片4镇、1山腰盐场)。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肖厝镇,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及涂岭乡部分行政区域为肖厝镇的行政区域,下辖86个村委会。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85]综183号文精神,设立肖厝镇,并于1992年9月29日(另一为28日)成立镇人民政府。1996年3月1日,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肖厝管委会),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南埔、后龙、山腰、涂岭、埭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会正式挂牌办公。1999年8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为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等7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辖原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山腰镇。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生育礼俗】

求 子

诞生礼仪的主角是母亲和婴儿。就母亲而言,早生贵子的祈求和祝福早已洋溢于婚礼之中,与诞生礼仪有关的习俗自婚嫁之日即已开始,新娘子嫁人时,家人回的“轿前盘”中就有五谷种子和生姜,寓有日后繁衍旺盛之意。

旧时,女子婚后常由年长女眷带领前往寺庙参拜神佛,希冀早赐子嗣。求神赐子不拘时日,但要虔诚恭敬。众神之中,掌管生子的神是“注生娘娘”,又称“送子娘娘”,旧时城隍庙都有配祀。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求子的妇女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然后掷“信杯”,若是“吉卦”,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与她,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据说无不灵验——这当然是迷信。得子后,还要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除了向注生娘娘求子外,人们还可向各路神佛求子,如天公、土地公、观音、保生大帝、妈祖等,都是膜拜求子的对象,尽管他们司掌的专业有所不同。

正月还有集体求子的风俗,那便是本书第一章提及的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乞花活动。华灯初上时,平时难得露脸的小媳妇们,穿上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家中姑嫂陪同到寺庙观灯。人家观灯,都是举头欣赏,她们却在一盏盏花灯下挤来钻去。顽皮的孩子们会喊道:“钻灯脚,生男芭(男性生殖器,此处代男孩)!钻灯脚,生男芭!”观者听了大笑,姑嫂听了大喜。喊的人越多,小媳妇和姑嫂们不仅不会认为是非分调戏,反而会越高兴;没人喊,反觉败兴。因为方言“灯”与“丁”谐音,世俗认为钻灯脚就能添丁。心中的愿望经由他人之口喊出,便具有了祝贺和代向灯神求子的意义,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吉大喜,于是姑嫂簇拥着脸红心跳的小媳妇再往别处花灯脚下钻去。

当夜,宫庙的走马灯的灯罩上还会预先装有许多纸剪的白花和红花,随着灯的旋转飘落下来。求子媳妇或其家眷在灯下等待花飘落下来,捡起后用衣角兜住跑回小夫妇卧室,置放在床头。据说这些灯花为注生娘娘所赐,捡到白花的将生男孩,捡到红花的则生女孩。

妊 娠

婚后妇女怀孕俗称有喜,也叫“病子”、“有身”或“官身命”。期间有诸多禁忌,凡事须小心。当妇女一旦怀胎后,便有胎神相随存在了,胎神可得罪不得,否则,对胎儿将造成损害。人们为了胎儿不受胎神的损害,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抚镇制胎神的办法。

人们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认为中方戊巳土最为庄重朴实,并能制、能生、能助万物,所以就想象出以“土”来镇“胎神”。由此,在怀上身孕的妇女眠床下安放一块“土结”(建筑用的土制坯块),以稳住胎神,保护胎儿。怀孕期间,孕妇若有不适,疑为胎神作乱,据传若以“上梁谢土”所用的“五方镜”烧灰泡开水服用,能保平安。五方镜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纸,并贴上纸剪的剪刀、尺、镜,然后书写五方神名而做成。五方神名为东方甲乙青龙大神,南方丙丁朱雀大神,西方庚辛白虎大神,北方壬癸玄武大神,中方戊巳勾陈腾蛇大神。

日常生活还有许多稳定胎神的习俗,“刀犯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黯,系缚者相拘挛”,形象地表明孕妇在妊娠期间举止行为不适当会造成胎儿身体残缺,所以孕妇不得动用剪刀、针线等一应什物,不得切割鱼肉,孕妇或他人更不能在卧室内外乱钉钉子,房中凡较重之物不能搬迁移位。说话不能高声,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孕妇要回避丧葬仪式,孕妇之间也不能接触,否则会造成“换胎”。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胎儿,道家符咒在旧时更是比比皆是,符有安胎、保胎、催生三种。“孕不易,保胎更难”,在十月怀胎期间,人们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恪守习俗。同时也注意孕妇营养,多以鸡肉鱼肉、猪肝猪肾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孕妇顺利分娩。

诞 生

人类胎儿出生之际,也是母亲受苦之时。俗话说:“不生不值钱,要生生命来交缠。”此言道出妇女在临盆分娩时生命攸关,切勿疏忽大意。娘家于孕妇临产前,通常要送鸡蛋、面线、鸡等物品到女婿家,此谓“催生”,祈望外孙降生顺遂,倾注着深厚的戚族情谊。孕妇安全分娩的当日或翌日,当父亲的要到外婆家“报生”。若是男孩,外婆家必备二斤米、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若是女孩则备二扎面线、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给报生者带回产妇的房中,置于衣柜顶上。界山南埔一带则不论男女,娘家都给女婿带回一条孩子用的双层被裙、二件衫仔。涂岭一带则在女儿分娩第三天,娘家给她“做月内”时,连被裙一起带上。

古代中国为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新生婴儿性别不同,对待他们的是两种不相同的眼光。《诗•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故后人称生男生女分别为“弄璋”和“弄瓦”。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大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孔子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积淀在诞生仪礼中的男尊女卑的偏见越来越深。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气魄。生女则没有如此热烈气氛,甚至所送礼品也有差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面线,以免有连续不断生女之嫌。如今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一个样,实行计划生育后,人们的传统观念大为改变,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线面。

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内,产妇的卧房严禁接近丧事之人或有丧之人进入,生疏之人也慎让进入,以避产妇血气之灾,亦免给误入者带来晦气,而进入产妇卧房的人因带有血气也不能进入有丧之家。现在婴儿基本上都在医院出生,也就没有旧时那样繁杂的陈规陋习,但陪产妇分娩的人仍有避忌。

所生的若是男婴,主人在第三天(有的村庄为第五天)要挨家挨户“分饭”,这种饭是加上鱼、肉、菜等煮成的“咸饭”。被分到饭的人家须以两粒鸡蛋返以“压碗”,并道恭喜。此日还有个习俗称“缚手”,先给婴儿洗澡换衫,再用红纱绳把两袖口缚住,人们认为:“缚了手,日后才勿贱手。”意思是不会好动,随便乱摸乱拿东西,祈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涂岭一带是给孩子做“四月日”时,才进行“缚手”。

做 月 内

婴儿诞生的第一个月是产妇的调养期,俗称“做月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产妇做两个月的。婴儿出生半个月内又有“做半月”之俗,一般来说前半个月送一些清淡营养的三餐食品,后半个月送较有滋补的补品,让产妇调养身体。娘家要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起,备办“月内包”给产妇“做月内”。月内包有蛏干、目鱼、芡实、莲子、红枣、豆乳皮、红菇、蚝干等数包,生男的包数为偶数,生女的包数为奇数。境内也盛行将活鸡送到女婿家。产妇的姐妹、女伴,男方家的亲戚朋友闻讯后,也会来“送庚”。有的送“月内包”,有的送瘦肉,有的送米粉面线和鸡蛋,有的送红包,有的送鸡。这些都是平常交往中礼尚往来的亲戚朋友,赠送物品都是根据交情和意愿而行。

在“月内”的产妇忌风、冷水,食物应以干饭、猪肉、鸡肉、鸡蛋为主,早饭前吃“五味汤”,配干饭的汤要加姜油。旧时做月内时,产妇的床头巷要装神龛奉祀“王母娘娘”、“七娘妈”、“床姆”等妇幼保护神,左右贴上“此谓民父母,能保我子孙”等对联,在出生三日、七日、十四日时均要敬祀,特别是生男孩时更要如此,祈求神灵庇佑平安长大成人。婴儿若出现异常,则烧香祷告王母娘娘、七娘妈或“床姆”保佑,同时采取相应的办法求得“制止”。如婴儿脸呈黄色或脚手不适时,就在产妇的床底下放置一碗水配以相应物,婴儿的异常便会随着相应物的浸水而消失;婴儿如果在月内日夜啼哭不止,在床梁前挂“爱哭帕”,婴孩便不会再哭闹,“爱哭帕”用两层纸中间夹一纸剪的红孩儿做成。

现时医学日益发达,人们育婴都讲究哺乳等方面的清洁卫生,有不良症状都找医生就诊医治,保证婴儿安康,逐渐抛弃配以相应物和请符驱邪的迷信陋俗。

满 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举行“满月”仪式。满月又称出月,所择日子是在满一个月的前一两天,男孩为单日,女孩为双日,这样做据说是将来男孩心肠会软而女孩的心肠不会硬。这天家内的女人都要头插黄花,以示喜气。

满月时,产妇的娘家要送婴儿衣服、被仔、背巾、摇篮、蚊帐等。另有避邪的金银饰品,如长寿锁和银镯,旨在让小孩能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若是头胎,则要宴请亲戚朋友,还要赠送亲友邻居印有大红双喜的“满月包”或“龟”。龟是一种面粉制的甜粿,顾名思义其状如龟,“龟壳”隆起,中间还有一条长形裂纹;旧时满月包的形状因生男或生女而有别,男的为“8”字形,女的为“心”字形,现在均做成圆形的了。当日还要给来送庚者、亲友和邻居分发红鸡蛋或满月包(有的乡村两者都分),各乡村分发的数量不一,一般以一双为基数,有的乡村是一双,有的乡村是两双,有的乡村则三双,亲戚至友、送庚者分得较多,邻里的数量相对较少。

做“满月”当天,产妇必须“绞面”(刮脸毛),头发插着黄花,梳妆打扮,向亲友表示坐月子已经结束,产期的晦气随之消失,可以出外串门、劳动。这一天要还祀神祭祖。最隆重的是为婴儿举行“剃头”仪式。首先置洗头温水一盆,盆中放有菖蒲、牡荆等端午节煮午时水所用的草叶和12粒鸡蛋、12枚钱币(若逢闰月其数各为13)。盆边置葱数棵、镜子一面,葱谓聪,镜谓明,合谓“聪明”。剃头时由母亲或祖母动手,先从温水中拿出一粒鸡蛋,在婴儿头上滚一圈,边滚边念吉祥语:“鸡蛋滚落面,有的吃,有的穿,小弟仔来一大阵。”剃头后凡曾进入产房者均要在剃头盆温水中洗手,以示从此之后就无任何禁忌了。随后让家中的小孩和邻居的孩童入盆洗手,并捞鸡蛋食用,据说这样做婴儿长大后会与孩子们和睦相处,不会吵架。剃头洗手毕,把洗头水泼在门前地上,认真察看钱币正反面字样。钱币正面为“某某通宝”,谓之“字”,反面为“万”。如果有八个钱币正面向上,就说婴儿好“八字”。接着由一位婶姆用背巾把婴儿背上,一手拿一把有裂缝的雨伞,一手执一根裂尾的竹杖,从家大门出来绕房屋走一圈,边走边用竹杖不停地敲着地面,喊道:“老鹞(老鹰)哦——大门出,后门入,不怕电不怕闪。”认为此举会使婴儿长大后有胆量,俗称“叫喊练胆”。

从满月这一天开始,婴儿就可以睡摇篮了。界山南埔等地的一些乡村,外婆家会送摇篮过来。长辈们对襁褓中的婴儿细心抚养,希盼平安长大。民间流传的育婴谣充分反映了长辈们的良好愿望。如安抚婴儿入眠时,母亲的《摇篮曲》是:“捂捂睏,干仔(孩子)乖乖睏(睡),一暝(夜)大一寸。捂捂摇,狗仔勿吠叫,一暝大一尺。”如给婴儿洗澡时,母亲边洗边念:“洗脸洗目眉,愈洗愈成材。洗身洗脚仓(屁股),一暝睏到光。”

四 月 日

婴儿出生满四个月这一天,要做称为“淋黑”的仪式。外婆家还要备办小孩的衣服,以及米香(爆米花)、饼干、大豆、麦粒等食物,送到婴儿家。淋黑仪式要在厅堂中的桌子上平放一个大筛子,筛子中央置一小石臼,石臼上横放一根扁担,让婴儿坐在扁担上。把12个饼干用针线串联(逢闰年则挂13个),挂在婴儿胸前。男婴脸朝厅内,女婴则脸朝外,头披一黑巾,接着将满竹管的黑豆、白豆、小麦、大麦及米香的混合物往婴儿头上倒,像雨淋似地从头上掉落到筛子里,边倒边念吉祥语:“淋黑淋豆,吃搁老啊老,淋黑淋麦,吃搁头毛嘴须白。”接着抱婴儿“钻桌脚”,意为此后不怕响雷闪电。举行“淋黑”仪式一般无须宴请亲人,但要向邻居分送一竹管的米香和饼干。

此日还要举行坐“椅轿”仪式,椅轿是一种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用竹子制作的座椅,正放为坐凳,侧放是一张带有围护装置的童椅,可供婴儿或端坐或站立其中。涂岭等地的一些乡村椅轿也为外婆家所送。首先将婴儿安放在椅轿内举行“开荤”仪式。拿一丁点熟虾、熟虾姑及肉、蛋等食物喂婴儿。相传吃虾会聪明,吃虾姑会精于算帐,但不能喂食蟳肉,据说婴儿吃蟳肉长大后若与人吵架,会像蟳一样咬人。有的还用香菇给婴儿擦嘴,称为“香嘴”,使孩子长大后能说会道,不讲粗言野语。

度 坐

婴儿周岁的时候,是自婴儿出生后最为隆重的一个喜庆日子,此日要举行“度坐”仪式。民间常有“抓周”仪俗,抓周又称抓龟。用一个大竹盘或大木盆,内装红面包一双、红蛋一对,以及书本、剪刀、尺子、算盘各一,此外还有其它文具、玩具、乐器和化装品之类,然后放置在婴儿面前,让婴儿伸手拿,看其先抓着什么。宾主围观,以婴儿抓着之物预测孩子未来的爱好、志向和前途,如先拿书本,则预示将来会读书,先拿算盘则预示日后会经商等。这样的预测虽然毫无根据,但却反映了长辈们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外婆家还要为婴儿送来四季穿用的衣裤、袜子、鞋帽、童被、布料之类物品,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中缀绣的“度坐裘”(披风)和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仔鞋,颇有特色,寓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婴儿家则必须准备筵席招待外婆家客人及亲朋好友,叫做“周睟”,旧时筵席丰俭与否视其所生婴儿性别而定,是男的丰盛而隆重,女的则一切从简。当日还要向邻居乡亲分送“度坐包”。

做过度坐以后,婴儿出生后一周年内有关礼仪即告结束。产妇在男孩出生后的第一次送节时,要办四个盘送到娘家,四个盘分别是猪脚、面线、包子和鞭炮。从此以后每逢端午、中秋和年兜,都必须按习俗送节。山腰、前黄一带人家每年八月十五祭神时,还要为男孩加一份“小分”祭品,直至男孩十六岁做“大分”为止。

命 名

孩子出生以后,就要给孩子命名,当地人谓之“贺名”。人之所以要命名,据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命名的习俗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在古代为孩子取名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婴儿诞生后三个月,就要为其命名。古代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比较复杂,不仅有奶名,还有大名(又称学名、正名、书名);有的人还有字、号,而且字、号还不止一个。

如今命名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出生后只取乳名(或称奶名),报户口或上学之前才取定正名。如今有字、有号的极少。乳名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其取名时间大多早于正式名字,也有的同时取定。乳名为昵称,年长后即不用,只让家里人或亲戚呼唤,外人及晚辈均不称呼,以示尊重。

名字虽然是人的代号,但它伴人一生,甚至更长。所以人们给孩子取名都很慎重、认真,包含着对孩子一生的希望。若是家庭自己为子女取名,多以父亲或祖父的意见为主。若因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或要进一步慎重其事,就请深通文墨的先生取名,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命名,请衔高位显的长官赐名。当地人在给孩子取名上有四个特点:

一、以贱庇佑。为了易养育、保平安,人们有意给孩子取个轻贱的奶名,民间常见的如牛仔、狗娃、猪娃、狗蛋、臭娃等等。宋代有一取名逸闻,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素不重佛,就给其一子取命僧哥,有人问他:“公素不重佛,安用此名?”欧阳修回答说:“小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物为名,如狗、羊、马、牛之类,僧哥之名,亦此意耳。”此俗来源于一段迷信传说:每个人的名字都压在“阎王爷”那里,它想叫谁死,就按名拿人。为了迷惑“阎王爷”,故意不取人的名字,使其在“人簿”中找不到,拿不住就能长大成人。这也算是人要胜天的一种办法。但这种取名法只限奶名,若取学名,则依照以下三例。

二、按字排辈。宗法伦理始终贯串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而与宗法社会观念相吻合的命名方式也于汉代应运而生,影响至今。例如家族早就确定每一辈份命名必须使用的偏旁或文字,前者称局部范字,后者称完全范字。局部范字现较少人使用,一般都采用完全范字。范字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又有家族范字和家庭范字之分。一般是儿子们用家族范字,日后要按辈份登录于族谱,而女儿们则用家庭范字。如有的宗族按福、禄、寿、禧、吉、星、高、照、富、贵、康、宁等吉语祥字,按辈排列,看名字即知此人为家族中的“福”字辈、“禄”字辈或“寿”字辈。以前人们给孩子取名还忌与宗族和近亲长辈重名重字,否则就会被人们谴责为“不恭”、“不孝”。现在人们取名,虽不拘于许多戒规了,但与长辈重名重字仍是一忌。

三、寓有深意。字音响亮,充满褒义,气魄宏大,呼叫顺口,是人们取名一个主要意向。如富、贵、吉、祥、玉、辉、丁等寓意兴旺发达的字眼,常为人所用。取名用字还推崇一些高尚雅致的字,或者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字词和典故,以此寓含着长辈对子女成材的殷切期望。也有以记事、记人取名,以作为父辈生命历程的一个纪念。由于个人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因此这类取名法就受到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例如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取名“卫东”、“新民”、“跃进”的大有人在。

四、避免歧意。人们给孩子取名不仅追求字义好,而且特别注意避免与其他字义不佳的字词同音或近音,以免造成名字的谐音,呼叫时形成歧意,把名字变成“绰号”。例如:名为“秦富”的,就与“情妇”谐音;名为“史贵”的,就与“死鬼”谐音;名为“曾怀丹”的,就与“真坏蛋”谐音。如果不避开这些谐音,就会造成许多尴尬和误会。生育礼俗

求 子

诞生礼仪的主角是母亲和婴儿。就母亲而言,早生贵子的祈求和祝福早已洋溢于婚礼之中,与诞生礼仪有关的习俗自婚嫁之日即已开始,新娘子嫁人时,家人回的“轿前盘”中就有五谷种子和生姜,寓有日后繁衍旺盛之意。

旧时,女子婚后常由年长女眷带领前往寺庙参拜神佛,希冀早赐子嗣。求神赐子不拘时日,但要虔诚恭敬。众神之中,掌管生子的神是“注生娘娘”,又称“送子娘娘”,旧时城隍庙都有配祀。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求子的妇女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然后掷“信杯”,若是“吉卦”,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与她,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据说无不灵验——这当然是迷信。得子后,还要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除了向注生娘娘求子外,人们还可向各路神佛求子,如天公、土地公、观音、保生大帝、妈祖等,都是膜拜求子的对象,尽管他们司掌的专业有所不同。

正月还有集体求子的风俗,那便是本书第一章提及的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乞花活动。华灯初上时,平时难得露脸的小媳妇们,穿上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家中姑嫂陪同到寺庙观灯。人家观灯,都是举头欣赏,她们却在一盏盏花灯下挤来钻去。顽皮的孩子们会喊道:“钻灯脚,生男芭(男性生殖器,此处代男孩)!钻灯脚,生男芭!”观者听了大笑,姑嫂听了大喜。喊的人越多,小媳妇和姑嫂们不仅不会认为是非分调戏,反而会越高兴;没人喊,反觉败兴。因为方言“灯”与“丁”谐音,世俗认为钻灯脚就能添丁。心中的愿望经由他人之口喊出,便具有了祝贺和代向灯神求子的意义,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吉大喜,于是姑嫂簇拥着脸红心跳的小媳妇再往别处花灯脚下钻去。

当夜,宫庙的走马灯的灯罩上还会预先装有许多纸剪的白花和红花,随着灯的旋转飘落下来。求子媳妇或其家眷在灯下等待花飘落下来,捡起后用衣角兜住跑回小夫妇卧室,置放在床头。据说这些灯花为注生娘娘所赐,捡到白花的将生男孩,捡到红花的则生女孩。

妊 娠

婚后妇女怀孕俗称有喜,也叫“病子”、“有身”或“官身命”。期间有诸多禁忌,凡事须小心。当妇女一旦怀胎后,便有胎神相随存在了,胎神可得罪不得,否则,对胎儿将造成损害。人们为了胎儿不受胎神的损害,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抚镇制胎神的办法。

人们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认为中方戊巳土最为庄重朴实,并能制、能生、能助万物,所以就想象出以“土”来镇“胎神”。由此,在怀上身孕的妇女眠床下安放一块“土结”(建筑用的土制坯块),以稳住胎神,保护胎儿。怀孕期间,孕妇若有不适,疑为胎神作乱,据传若以“上梁谢土”所用的“五方镜”烧灰泡开水服用,能保平安。五方镜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纸,并贴上纸剪的剪刀、尺、镜,然后书写五方神名而做成。五方神名为东方甲乙青龙大神,南方丙丁朱雀大神,西方庚辛白虎大神,北方壬癸玄武大神,中方戊巳勾陈腾蛇大神。

日常生活还有许多稳定胎神的习俗,“刀犯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黯,系缚者相拘挛”,形象地表明孕妇在妊娠期间举止行为不适当会造成胎儿身体残缺,所以孕妇不得动用剪刀、针线等一应什物,不得切割鱼肉,孕妇或他人更不能在卧室内外乱钉钉子,房中凡较重之物不能搬迁移位。说话不能高声,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孕妇要回避丧葬仪式,孕妇之间也不能接触,否则会造成“换胎”。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胎儿,道家符咒在旧时更是比比皆是,符有安胎、保胎、催生三种。“孕不易,保胎更难”,在十月怀胎期间,人们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恪守习俗。同时也注意孕妇营养,多以鸡肉鱼肉、猪肝猪肾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孕妇顺利分娩。

诞 生

人类胎儿出生之际,也是母亲受苦之时。俗话说:“不生不值钱,要生生命来交缠。”此言道出妇女在临盆分娩时生命攸关,切勿疏忽大意。娘家于孕妇临产前,通常要送鸡蛋、面线、鸡等物品到女婿家,此谓“催生”,祈望外孙降生顺遂,倾注着深厚的戚族情谊。孕妇安全分娩的当日或翌日,当父亲的要到外婆家“报生”。若是男孩,外婆家必备二斤米、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若是女孩则备二扎面线、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给报生者带回产妇的房中,置于衣柜顶上。界山南埔一带则不论男女,娘家都给女婿带回一条孩子用的双层被裙、二件衫仔。涂岭一带则在女儿分娩第三天,娘家给她“做月内”时,连被裙一起带上。

古代中国为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新生婴儿性别不同,对待他们的是两种不相同的眼光。《诗•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故后人称生男生女分别为“弄璋”和“弄瓦”。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大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孔子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积淀在诞生仪礼中的男尊女卑的偏见越来越深。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气魄。生女则没有如此热烈气氛,甚至所送礼品也有差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面线,以免有连续不断生女之嫌。如今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一个样,实行计划生育后,人们的传统观念大为改变,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线面。

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内,产妇的卧房严禁接近丧事之人或有丧之人进入,生疏之人也慎让进入,以避产妇血气之灾,亦免给误入者带来晦气,而进入产妇卧房的人因带有血气也不能进入有丧之家。现在婴儿基本上都在医院出生,也就没有旧时那样繁杂的陈规陋习,但陪产妇分娩的人仍有避忌。

所生的若是男婴,主人在第三天(有的村庄为第五天)要挨家挨户“分饭”,这种饭是加上鱼、肉、菜等煮成的“咸饭”。被分到饭的人家须以两粒鸡蛋返以“压碗”,并道恭喜。此日还有个习俗称“缚手”,先给婴儿洗澡换衫,再用红纱绳把两袖口缚住,人们认为:“缚了手,日后才勿贱手。”意思是不会好动,随便乱摸乱拿东西,祈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涂岭一带是给孩子做“四月日”时,才进行“缚手”。

做 月 内

婴儿诞生的第一个月是产妇的调养期,俗称“做月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产妇做两个月的。婴儿出生半个月内又有“做半月”之俗,一般来说前半个月送一些清淡营养的三餐食品,后半个月送较有滋补的补品,让产妇调养身体。娘家要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起,备办“月内包”给产妇“做月内”。月内包有蛏干、目鱼、芡实、莲子、红枣、豆乳皮、红菇、蚝干等数包,生男的包数为偶数,生女的包数为奇数。境内也盛行将活鸡送到女婿家。产妇的姐妹、女伴,男方家的亲戚朋友闻讯后,也会来“送庚”。有的送“月内包”,有的送瘦肉,有的送米粉面线和鸡蛋,有的送红包,有的送鸡。这些都是平常交往中礼尚往来的亲戚朋友,赠送物品都是根据交情和意愿而行。

在“月内”的产妇忌风、冷水,食物应以干饭、猪肉、鸡肉、鸡蛋为主,早饭前吃“五味汤”,配干饭的汤要加姜油。旧时做月内时,产妇的床头巷要装神龛奉祀“王母娘娘”、“七娘妈”、“床姆”等妇幼保护神,左右贴上“此谓民父母,能保我子孙”等对联,在出生三日、七日、十四日时均要敬祀,特别是生男孩时更要如此,祈求神灵庇佑平安长大成人。婴儿若出现异常,则烧香祷告王母娘娘、七娘妈或“床姆”保佑,同时采取相应的办法求得“制止”。如婴儿脸呈黄色或脚手不适时,就在产妇的床底下放置一碗水配以相应物,婴儿的异常便会随着相应物的浸水而消失;婴儿如果在月内日夜啼哭不止,在床梁前挂“爱哭帕”,婴孩便不会再哭闹,“爱哭帕”用两层纸中间夹一纸剪的红孩儿做成。

现时医学日益发达,人们育婴都讲究哺乳等方面的清洁卫生,有不良症状都找医生就诊医治,保证婴儿安康,逐渐抛弃配以相应物和请符驱邪的迷信陋俗。

满 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举行“满月”仪式。满月又称出月,所择日子是在满一个月的前一两天,男孩为单日,女孩为双日,这样做据说是将来男孩心肠会软而女孩的心肠不会硬。这天家内的女人都要头插黄花,以示喜气。

满月时,产妇的娘家要送婴儿衣服、被仔、背巾、摇篮、蚊帐等。另有避邪的金银饰品,如长寿锁和银镯,旨在让小孩能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若是头胎,则要宴请亲戚朋友,还要赠送亲友邻居印有大红双喜的“满月包”或“龟”。龟是一种面粉制的甜粿,顾名思义其状如龟,“龟壳”隆起,中间还有一条长形裂纹;旧时满月包的形状因生男或生女而有别,男的为“8”字形,女的为“心”字形,现在均做成圆形的了。当日还要给来送庚者、亲友和邻居分发红鸡蛋或满月包(有的乡村两者都分),各乡村分发的数量不一,一般以一双为基数,有的乡村是一双,有的乡村是两双,有的乡村则三双,亲戚至友、送庚者分得较多,邻里的数量相对较少。

做“满月”当天,产妇必须“绞面”(刮脸毛),头发插着黄花,梳妆打扮,向亲友表示坐月子已经结束,产期的晦气随之消失,可以出外串门、劳动。这一天要还祀神祭祖。最隆重的是为婴儿举行“剃头”仪式。首先置洗头温水一盆,盆中放有菖蒲、牡荆等端午节煮午时水所用的草叶和12粒鸡蛋、12枚钱币(若逢闰月其数各为13)。盆边置葱数棵、镜子一面,葱谓聪,镜谓明,合谓“聪明”。剃头时由母亲或祖母动手,先从温水中拿出一粒鸡蛋,在婴儿头上滚一圈,边滚边念吉祥语:“鸡蛋滚落面,有的吃,有的穿,小弟仔来一大阵。”剃头后凡曾进入产房者均要在剃头盆温水中洗手,以示从此之后就无任何禁忌了。随后让家中的小孩和邻居的孩童入盆洗手,并捞鸡蛋食用,据说这样做婴儿长大后会与孩子们和睦相处,不会吵架。剃头洗手毕,把洗头水泼在门前地上,认真察看钱币正反面字样。钱币正面为“某某通宝”,谓之“字”,反面为“万”。如果有八个钱币正面向上,就说婴儿好“八字”。接着由一位婶姆用背巾把婴儿背上,一手拿一把有裂缝的雨伞,一手执一根裂尾的竹杖,从家大门出来绕房屋走一圈,边走边用竹杖不停地敲着地面,喊道:“老鹞(老鹰)哦——大门出,后门入,不怕电不怕闪。”认为此举会使婴儿长大后有胆量,俗称“叫喊练胆”。

从满月这一天开始,婴儿就可以睡摇篮了。界山南埔等地的一些乡村,外婆家会送摇篮过来。长辈们对襁褓中的婴儿细心抚养,希盼平安长大。民间流传的育婴谣充分反映了长辈们的良好愿望。如安抚婴儿入眠时,母亲的《摇篮曲》是:“捂捂睏,干仔(孩子)乖乖睏(睡),一暝(夜)大一寸。捂捂摇,狗仔勿吠叫,一暝大一尺。”如给婴儿洗澡时,母亲边洗边念:“洗脸洗目眉,愈洗愈成材。洗身洗脚仓(屁股),一暝睏到光。”

四 月 日

婴儿出生满四个月这一天,要做称为“淋黑”的仪式。外婆家还要备办小孩的衣服,以及米香(爆米花)、饼干、大豆、麦粒等食物,送到婴儿家。淋黑仪式要在厅堂中的桌子上平放一个大筛子,筛子中央置一小石臼,石臼上横放一根扁担,让婴儿坐在扁担上。把12个饼干用针线串联(逢闰年则挂13个),挂在婴儿胸前。男婴脸朝厅内,女婴则脸朝外,头披一黑巾,接着将满竹管的黑豆、白豆、小麦、大麦及米香的混合物往婴儿头上倒,像雨淋似地从头上掉落到筛子里,边倒边念吉祥语:“淋黑淋豆,吃搁老啊老,淋黑淋麦,吃搁头毛嘴须白。”接着抱婴儿“钻桌脚”,意为此后不怕响雷闪电。举行“淋黑”仪式一般无须宴请亲人,但要向邻居分送一竹管的米香和饼干。

此日还要举行坐“椅轿”仪式,椅轿是一种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用竹子制作的座椅,正放为坐凳,侧放是一张带有围护装置的童椅,可供婴儿或端坐或站立其中。涂岭等地的一些乡村椅轿也为外婆家所送。首先将婴儿安放在椅轿内举行“开荤”仪式。拿一丁点熟虾、熟虾姑及肉、蛋等食物喂婴儿。相传吃虾会聪明,吃虾姑会精于算帐,但不能喂食蟳肉,据说婴儿吃蟳肉长大后若与人吵架,会像蟳一样咬人。有的还用香菇给婴儿擦嘴,称为“香嘴”,使孩子长大后能说会道,不讲粗言野语。

度 坐

婴儿周岁的时候,是自婴儿出生后最为隆重的一个喜庆日子,此日要举行“度坐”仪式。民间常有“抓周”仪俗,抓周又称抓龟。用一个大竹盘或大木盆,内装红面包一双、红蛋一对,以及书本、剪刀、尺子、算盘各一,此外还有其它文具、玩具、乐器和化装品之类,然后放置在婴儿面前,让婴儿伸手拿,看其先抓着什么。宾主围观,以婴儿抓着之物预测孩子未来的爱好、志向和前途,如先拿书本,则预示将来会读书,先拿算盘则预示日后会经商等。这样的预测虽然毫无根据,但却反映了长辈们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外婆家还要为婴儿送来四季穿用的衣裤、袜子、鞋帽、童被、布料之类物品,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中缀绣的“度坐裘”(披风)和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仔鞋,颇有特色,寓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婴儿家则必须准备筵席招待外婆家客人及亲朋好友,叫做“周睟”,旧时筵席丰俭与否视其所生婴儿性别而定,是男的丰盛而隆重,女的则一切从简。当日还要向邻居乡亲分送“度坐包”。

做过度坐以后,婴儿出生后一周年内有关礼仪即告结束。产妇在男孩出生后的第一次送节时,要办四个盘送到娘家,四个盘分别是猪脚、面线、包子和鞭炮。从此以后每逢端午、中秋和年兜,都必须按习俗送节。山腰、前黄一带人家每年八月十五祭神时,还要为男孩加一份“小分”祭品,直至男孩十六岁做“大分”为止。

命 名

孩子出生以后,就要给孩子命名,当地人谓之“贺名”。人之所以要命名,据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命名的习俗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在古代为孩子取名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婴儿诞生后三个月,就要为其命名。古代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比较复杂,不仅有奶名,还有大名(又称学名、正名、书名);有的人还有字、号,而且字、号还不止一个。

如今命名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出生后只取乳名(或称奶名),报户口或上学之前才取定正名。如今有字、有号的极少。乳名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其取名时间大多早于正式名字,也有的同时取定。乳名为昵称,年长后即不用,只让家里人或亲戚呼唤,外人及晚辈均不称呼,以示尊重。

名字虽然是人的代号,但它伴人一生,甚至更长。所以人们给孩子取名都很慎重、认真,包含着对孩子一生的希望。若是家庭自己为子女取名,多以父亲或祖父的意见为主。若因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或要进一步慎重其事,就请深通文墨的先生取名,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命名,请衔高位显的长官赐名。当地人在给孩子取名上有四个特点:

一、以贱庇佑。为了易养育、保平安,人们有意给孩子取个轻贱的奶名,民间常见的如牛仔、狗娃、猪娃、狗蛋、臭娃等等。宋代有一取名逸闻,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素不重佛,就给其一子取命僧哥,有人问他:“公素不重佛,安用此名?”欧阳修回答说:“小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物为名,如狗、羊、马、牛之类,僧哥之名,亦此意耳。”此俗来源于一段迷信传说:每个人的名字都压在“阎王爷”那里,它想叫谁死,就按名拿人。为了迷惑“阎王爷”,故意不取人的名字,使其在“人簿”中找不到,拿不住就能长大成人。这也算是人要胜天的一种办法。但这种取名法只限奶名,若取学名,则依照以下三例。

二、按字排辈。宗法伦理始终贯串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而与宗法社会观念相吻合的命名方式也于汉代应运而生,影响至今。例如家族早就确定每一辈份命名必须使用的偏旁或文字,前者称局部范字,后者称完全范字。局部范字现较少人使用,一般都采用完全范字。范字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又有家族范字和家庭范字之分。一般是儿子们用家族范字,日后要按辈份登录于族谱,而女儿们则用家庭范字。如有的宗族按福、禄、寿、禧、吉、星、高、照、富、贵、康、宁等吉语祥字,按辈排列,看名字即知此人为家族中的“福”字辈、“禄”字辈或“寿”字辈。以前人们给孩子取名还忌与宗族和近亲长辈重名重字,否则就会被人们谴责为“不恭”、“不孝”。现在人们取名,虽不拘于许多戒规了,但与长辈重名重字仍是一忌。

三、寓有深意。字音响亮,充满褒义,气魄宏大,呼叫顺口,是人们取名一个主要意向。如富、贵、吉、祥、玉、辉、丁等寓意兴旺发达的字眼,常为人所用。取名用字还推崇一些高尚雅致的字,或者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字词和典故,以此寓含着长辈对子女成材的殷切期望。也有以记事、记人取名,以作为父辈生命历程的一个纪念。由于个人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因此这类取名法就受到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例如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取名“卫东”、“新民”、“跃进”的大有人在。

四、避免歧意。人们给孩子取名不仅追求字义好,而且特别注意避免与其他字义不佳的字词同音或近音,以免造成名字的谐音,呼叫时形成歧意,把名字变成“绰号”。例如:名为“秦富”的,就与“情妇”谐音;名为“史贵”的,就与“死鬼”谐音;名为“曾怀丹”的,就与“真坏蛋”谐音。如果不避开这些谐音,就会造成许多尴尬和误会。

求 子

诞生礼仪的主角是母亲和婴儿。就母亲而言,早生贵子的祈求和祝福早已洋溢于婚礼之中,与诞生礼仪有关的习俗自婚嫁之日即已开始,新娘子嫁人时,家人回的“轿前盘”中就有五谷种子和生姜,寓有日后繁衍旺盛之意。

旧时,女子婚后常由年长女眷带领前往寺庙参拜神佛,希冀早赐子嗣。求神赐子不拘时日,但要虔诚恭敬。众神之中,掌管生子的神是“注生娘娘”,又称“送子娘娘”,旧时城隍庙都有配祀。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求子的妇女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然后掷“信杯”,若是“吉卦”,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与她,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据说无不灵验——这当然是迷信。得子后,还要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除了向注生娘娘求子外,人们还可向各路神佛求子,如天公、土地公、观音、保生大帝、妈祖等,都是膜拜求子的对象,尽管他们司掌的专业有所不同。

正月还有集体求子的风俗,那便是本书第一章提及的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乞花活动。华灯初上时,平时难得露脸的小媳妇们,穿上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家中姑嫂陪同到寺庙观灯。人家观灯,都是举头欣赏,她们却在一盏盏花灯下挤来钻去。顽皮的孩子们会喊道:“钻灯脚,生男芭(男性生殖器,此处代男孩)!钻灯脚,生男芭!”观者听了大笑,姑嫂听了大喜。喊的人越多,小媳妇和姑嫂们不仅不会认为是非分调戏,反而会越高兴;没人喊,反觉败兴。因为方言“灯”与“丁”谐音,世俗认为钻灯脚就能添丁。心中的愿望经由他人之口喊出,便具有了祝贺和代向灯神求子的意义,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吉大喜,于是姑嫂簇拥着脸红心跳的小媳妇再往别处花灯脚下钻去。

当夜,宫庙的走马灯的灯罩上还会预先装有许多纸剪的白花和红花,随着灯的旋转飘落下来。求子媳妇或其家眷在灯下等待花飘落下来,捡起后用衣角兜住跑回小夫妇卧室,置放在床头。据说这些灯花为注生娘娘所赐,捡到白花的将生男孩,捡到红花的则生女孩。

妊 娠

婚后妇女怀孕俗称有喜,也叫“病子”、“有身”或“官身命”。期间有诸多禁忌,凡事须小心。当妇女一旦怀胎后,便有胎神相随存在了,胎神可得罪不得,否则,对胎儿将造成损害。人们为了胎儿不受胎神的损害,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抚镇制胎神的办法。

人们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认为中方戊巳土最为庄重朴实,并能制、能生、能助万物,所以就想象出以“土”来镇“胎神”。由此,在怀上身孕的妇女眠床下安放一块“土结”(建筑用的土制坯块),以稳住胎神,保护胎儿。怀孕期间,孕妇若有不适,疑为胎神作乱,据传若以“上梁谢土”所用的“五方镜”烧灰泡开水服用,能保平安。五方镜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纸,并贴上纸剪的剪刀、尺、镜,然后书写五方神名而做成。五方神名为东方甲乙青龙大神,南方丙丁朱雀大神,西方庚辛白虎大神,北方壬癸玄武大神,中方戊巳勾陈腾蛇大神。

日常生活还有许多稳定胎神的习俗,“刀犯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黯,系缚者相拘挛”,形象地表明孕妇在妊娠期间举止行为不适当会造成胎儿身体残缺,所以孕妇不得动用剪刀、针线等一应什物,不得切割鱼肉,孕妇或他人更不能在卧室内外乱钉钉子,房中凡较重之物不能搬迁移位。说话不能高声,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孕妇要回避丧葬仪式,孕妇之间也不能接触,否则会造成“换胎”。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胎儿,道家符咒在旧时更是比比皆是,符有安胎、保胎、催生三种。“孕不易,保胎更难”,在十月怀胎期间,人们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恪守习俗。同时也注意孕妇营养,多以鸡肉鱼肉、猪肝猪肾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孕妇顺利分娩。

诞 生

人类胎儿出生之际,也是母亲受苦之时。俗话说:“不生不值钱,要生生命来交缠。”此言道出妇女在临盆分娩时生命攸关,切勿疏忽大意。娘家于孕妇临产前,通常要送鸡蛋、面线、鸡等物品到女婿家,此谓“催生”,祈望外孙降生顺遂,倾注着深厚的戚族情谊。孕妇安全分娩的当日或翌日,当父亲的要到外婆家“报生”。若是男孩,外婆家必备二斤米、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若是女孩则备二扎面线、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给报生者带回产妇的房中,置于衣柜顶上。界山南埔一带则不论男女,娘家都给女婿带回一条孩子用的双层被裙、二件衫仔。涂岭一带则在女儿分娩第三天,娘家给她“做月内”时,连被裙一起带上。

古代中国为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新生婴儿性别不同,对待他们的是两种不相同的眼光。《诗•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故后人称生男生女分别为“弄璋”和“弄瓦”。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大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孔子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积淀在诞生仪礼中的男尊女卑的偏见越来越深。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气魄。生女则没有如此热烈气氛,甚至所送礼品也有差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面线,以免有连续不断生女之嫌。如今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一个样,实行计划生育后,人们的传统观念大为改变,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线面。

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内,产妇的卧房严禁接近丧事之人或有丧之人进入,生疏之人也慎让进入,以避产妇血气之灾,亦免给误入者带来晦气,而进入产妇卧房的人因带有血气也不能进入有丧之家。现在婴儿基本上都在医院出生,也就没有旧时那样繁杂的陈规陋习,但陪产妇分娩的人仍有避忌。

所生的若是男婴,主人在第三天(有的村庄为第五天)要挨家挨户“分饭”,这种饭是加上鱼、肉、菜等煮成的“咸饭”。被分到饭的人家须以两粒鸡蛋返以“压碗”,并道恭喜。此日还有个习俗称“缚手”,先给婴儿洗澡换衫,再用红纱绳把两袖口缚住,人们认为:“缚了手,日后才勿贱手。”意思是不会好动,随便乱摸乱拿东西,祈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涂岭一带是给孩子做“四月日”时,才进行“缚手”。

做 月 内

婴儿诞生的第一个月是产妇的调养期,俗称“做月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产妇做两个月的。婴儿出生半个月内又有“做半月”之俗,一般来说前半个月送一些清淡营养的三餐食品,后半个月送较有滋补的补品,让产妇调养身体。娘家要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起,备办“月内包”给产妇“做月内”。月内包有蛏干、目鱼、芡实、莲子、红枣、豆乳皮、红菇、蚝干等数包,生男的包数为偶数,生女的包数为奇数。境内也盛行将活鸡送到女婿家。产妇的姐妹、女伴,男方家的亲戚朋友闻讯后,也会来“送庚”。有的送“月内包”,有的送瘦肉,有的送米粉面线和鸡蛋,有的送红包,有的送鸡。这些都是平常交往中礼尚往来的亲戚朋友,赠送物品都是根据交情和意愿而行。

在“月内”的产妇忌风、冷水,食物应以干饭、猪肉、鸡肉、鸡蛋为主,早饭前吃“五味汤”,配干饭的汤要加姜油。旧时做月内时,产妇的床头巷要装神龛奉祀“王母娘娘”、“七娘妈”、“床姆”等妇幼保护神,左右贴上“此谓民父母,能保我子孙”等对联,在出生三日、七日、十四日时均要敬祀,特别是生男孩时更要如此,祈求神灵庇佑平安长大成人。婴儿若出现异常,则烧香祷告王母娘娘、七娘妈或“床姆”保佑,同时采取相应的办法求得“制止”。如婴儿脸呈黄色或脚手不适时,就在产妇的床底下放置一碗水配以相应物,婴儿的异常便会随着相应物的浸水而消失;婴儿如果在月内日夜啼哭不止,在床梁前挂“爱哭帕”,婴孩便不会再哭闹,“爱哭帕”用两层纸中间夹一纸剪的红孩儿做成。

现时医学日益发达,人们育婴都讲究哺乳等方面的清洁卫生,有不良症状都找医生就诊医治,保证婴儿安康,逐渐抛弃配以相应物和请符驱邪的迷信陋俗。

满 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举行“满月”仪式。满月又称出月,所择日子是在满一个月的前一两天,男孩为单日,女孩为双日,这样做据说是将来男孩心肠会软而女孩的心肠不会硬。这天家内的女人都要头插黄花,以示喜气。

满月时,产妇的娘家要送婴儿衣服、被仔、背巾、摇篮、蚊帐等。另有避邪的金银饰品,如长寿锁和银镯,旨在让小孩能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若是头胎,则要宴请亲戚朋友,还要赠送亲友邻居印有大红双喜的“满月包”或“龟”。龟是一种面粉制的甜粿,顾名思义其状如龟,“龟壳”隆起,中间还有一条长形裂纹;旧时满月包的形状因生男或生女而有别,男的为“8”字形,女的为“心”字形,现在均做成圆形的了。当日还要给来送庚者、亲友和邻居分发红鸡蛋或满月包(有的乡村两者都分),各乡村分发的数量不一,一般以一双为基数,有的乡村是一双,有的乡村是两双,有的乡村则三双,亲戚至友、送庚者分得较多,邻里的数量相对较少。

做“满月”当天,产妇必须“绞面”(刮脸毛),头发插着黄花,梳妆打扮,向亲友表示坐月子已经结束,产期的晦气随之消失,可以出外串门、劳动。这一天要还祀神祭祖。最隆重的是为婴儿举行“剃头”仪式。首先置洗头温水一盆,盆中放有菖蒲、牡荆等端午节煮午时水所用的草叶和12粒鸡蛋、12枚钱币(若逢闰月其数各为13)。盆边置葱数棵、镜子一面,葱谓聪,镜谓明,合谓“聪明”。剃头时由母亲或祖母动手,先从温水中拿出一粒鸡蛋,在婴儿头上滚一圈,边滚边念吉祥语:“鸡蛋滚落面,有的吃,有的穿,小弟仔来一大阵。”剃头后凡曾进入产房者均要在剃头盆温水中洗手,以示从此之后就无任何禁忌了。随后让家中的小孩和邻居的孩童入盆洗手,并捞鸡蛋食用,据说这样做婴儿长大后会与孩子们和睦相处,不会吵架。剃头洗手毕,把洗头水泼在门前地上,认真察看钱币正反面字样。钱币正面为“某某通宝”,谓之“字”,反面为“万”。如果有八个钱币正面向上,就说婴儿好“八字”。接着由一位婶姆用背巾把婴儿背上,一手拿一把有裂缝的雨伞,一手执一根裂尾的竹杖,从家大门出来绕房屋走一圈,边走边用竹杖不停地敲着地面,喊道:“老鹞(老鹰)哦——大门出,后门入,不怕电不怕闪。”认为此举会使婴儿长大后有胆量,俗称“叫喊练胆”。

从满月这一天开始,婴儿就可以睡摇篮了。界山南埔等地的一些乡村,外婆家会送摇篮过来。长辈们对襁褓中的婴儿细心抚养,希盼平安长大。民间流传的育婴谣充分反映了长辈们的良好愿望。如安抚婴儿入眠时,母亲的《摇篮曲》是:“捂捂睏,干仔(孩子)乖乖睏(睡),一暝(夜)大一寸。捂捂摇,狗仔勿吠叫,一暝大一尺。”如给婴儿洗澡时,母亲边洗边念:“洗脸洗目眉,愈洗愈成材。洗身洗脚仓(屁股),一暝睏到光。”

四 月 日

婴儿出生满四个月这一天,要做称为“淋黑”的仪式。外婆家还要备办小孩的衣服,以及米香(爆米花)、饼干、大豆、麦粒等食物,送到婴儿家。淋黑仪式要在厅堂中的桌子上平放一个大筛子,筛子中央置一小石臼,石臼上横放一根扁担,让婴儿坐在扁担上。把12个饼干用针线串联(逢闰年则挂13个),挂在婴儿胸前。男婴脸朝厅内,女婴则脸朝外,头披一黑巾,接着将满竹管的黑豆、白豆、小麦、大麦及米香的混合物往婴儿头上倒,像雨淋似地从头上掉落到筛子里,边倒边念吉祥语:“淋黑淋豆,吃搁老啊老,淋黑淋麦,吃搁头毛嘴须白。”接着抱婴儿“钻桌脚”,意为此后不怕响雷闪电。举行“淋黑”仪式一般无须宴请亲人,但要向邻居分送一竹管的米香和饼干。

此日还要举行坐“椅轿”仪式,椅轿是一种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用竹子制作的座椅,正放为坐凳,侧放是一张带有围护装置的童椅,可供婴儿或端坐或站立其中。涂岭等地的一些乡村椅轿也为外婆家所送。首先将婴儿安放在椅轿内举行“开荤”仪式。拿一丁点熟虾、熟虾姑及肉、蛋等食物喂婴儿。相传吃虾会聪明,吃虾姑会精于算帐,但不能喂食蟳肉,据说婴儿吃蟳肉长大后若与人吵架,会像蟳一样咬人。有的还用香菇给婴儿擦嘴,称为“香嘴”,使孩子长大后能说会道,不讲粗言野语。

度 坐

婴儿周岁的时候,是自婴儿出生后最为隆重的一个喜庆日子,此日要举行“度坐”仪式。民间常有“抓周”仪俗,抓周又称抓龟。用一个大竹盘或大木盆,内装红面包一双、红蛋一对,以及书本、剪刀、尺子、算盘各一,此外还有其它文具、玩具、乐器和化装品之类,然后放置在婴儿面前,让婴儿伸手拿,看其先抓着什么。宾主围观,以婴儿抓着之物预测孩子未来的爱好、志向和前途,如先拿书本,则预示将来会读书,先拿算盘则预示日后会经商等。这样的预测虽然毫无根据,但却反映了长辈们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外婆家还要为婴儿送来四季穿用的衣裤、袜子、鞋帽、童被、布料之类物品,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中缀绣的“度坐裘”(披风)和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仔鞋,颇有特色,寓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婴儿家则必须准备筵席招待外婆家客人及亲朋好友,叫做“周睟”,旧时筵席丰俭与否视其所生婴儿性别而定,是男的丰盛而隆重,女的则一切从简。当日还要向邻居乡亲分送“度坐包”。

做过度坐以后,婴儿出生后一周年内有关礼仪即告结束。产妇在男孩出生后的第一次送节时,要办四个盘送到娘家,四个盘分别是猪脚、面线、包子和鞭炮。从此以后每逢端午、中秋和年兜,都必须按习俗送节。山腰、前黄一带人家每年八月十五祭神时,还要为男孩加一份“小分”祭品,直至男孩十六岁做“大分”为止。

命 名

孩子出生以后,就要给孩子命名,当地人谓之“贺名”。人之所以要命名,据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命名的习俗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在古代为孩子取名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婴儿诞生后三个月,就要为其命名。古代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比较复杂,不仅有奶名,还有大名(又称学名、正名、书名);有的人还有字、号,而且字、号还不止一个。

如今命名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出生后只取乳名(或称奶名),报户口或上学之前才取定正名。如今有字、有号的极少。乳名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其取名时间大多早于正式名字,也有的同时取定。乳名为昵称,年长后即不用,只让家里人或亲戚呼唤,外人及晚辈均不称呼,以示尊重。

名字虽然是人的代号,但它伴人一生,甚至更长。所以人们给孩子取名都很慎重、认真,包含着对孩子一生的希望。若是家庭自己为子女取名,多以父亲或祖父的意见为主。若因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或要进一步慎重其事,就请深通文墨的先生取名,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命名,请衔高位显的长官赐名。当地人在给孩子取名上有四个特点:

一、以贱庇佑。为了易养育、保平安,人们有意给孩子取个轻贱的奶名,民间常见的如牛仔、狗娃、猪娃、狗蛋、臭娃等等。宋代有一取名逸闻,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素不重佛,就给其一子取命僧哥,有人问他:“公素不重佛,安用此名?”欧阳修回答说:“小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物为名,如狗、羊、马、牛之类,僧哥之名,亦此意耳。”此俗来源于一段迷信传说:每个人的名字都压在“阎王爷”那里,它想叫谁死,就按名拿人。为了迷惑“阎王爷”,故意不取人的名字,使其在“人簿”中找不到,拿不住就能长大成人。这也算是人要胜天的一种办法。但这种取名法只限奶名,若取学名,则依照以下三例。

二、按字排辈。宗法伦理始终贯串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而与宗法社会观念相吻合的命名方式也于汉代应运而生,影响至今。例如家族早就确定每一辈份命名必须使用的偏旁或文字,前者称局部范字,后者称完全范字。局部范字现较少人使用,一般都采用完全范字。范字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又有家族范字和家庭范字之分。一般是儿子们用家族范字,日后要按辈份登录于族谱,而女儿们则用家庭范字。如有的宗族按福、禄、寿、禧、吉、星、高、照、富、贵、康、宁等吉语祥字,按辈排列,看名字即知此人为家族中的“福”字辈、“禄”字辈或“寿”字辈。以前人们给孩子取名还忌与宗族和近亲长辈重名重字,否则就会被人们谴责为“不恭”、“不孝”。现在人们取名,虽不拘于许多戒规了,但与长辈重名重字仍是一忌。

三、寓有深意。字音响亮,充满褒义,气魄宏大,呼叫顺口,是人们取名一个主要意向。如富、贵、吉、祥、玉、辉、丁等寓意兴旺发达的字眼,常为人所用。取名用字还推崇一些高尚雅致的字,或者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字词和典故,以此寓含着长辈对子女成材的殷切期望。也有以记事、记人取名,以作为父辈生命历程的一个纪念。由于个人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因此这类取名法就受到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例如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取名“卫东”、“新民”、“跃进”的大有人在。

四、避免歧意。人们给孩子取名不仅追求字义好,而且特别注意避免与其他字义不佳的字词同音或近音,以免造成名字的谐音,呼叫时形成歧意,把名字变成“绰号”。例如:名为“秦富”的,就与“情妇”谐音;名为“史贵”的,就与“死鬼”谐音;名为“曾怀丹”的,就与“真坏蛋”谐音。如果不避开这些谐音,就会造成许多尴尬和误会。

耳饰

一般由金、银制成。

耳环:环状的耳饰,末端开口,可伸可缩;带坠耳环一般在坠上嵌以珍珠、玉石、翡翠、宝石之类。

耳钩:状如倒置的问号,俗称“丁香”。

耳栓:状如圆头螺丝钉,用螺母旋定。

清至民国,女童从小穿耳,栓以红线头,至十一二岁才戴 耳栓或耳环。建国后,女童不兴穿耳孔,妇女不爱戴耳环,耳饰一度敛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轻女子重兴耳饰热,且花样品种不断翻新。迎阁

亦称装阁、“抬阁”,旧时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今文艺踩街形式之一。参见装人。

阁者,指用木版组成一个小舞台,由四个成年壮汉抬着(旁立数人备为轮流替肩者)。上面坐着童年伶人,装扮《状元游街》、《陈三五娘》、《桃花搭渡》、《士久弄》、《番婆弄》、《骑骡探亲》、《三藏取经》、《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关公保二嫂》等戏出,通常是有说有唱。

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1925、12写于英国牛津大学印度学院):“宋朝的讶鼓,现在还存在于福建漳、泉间的‘迎阁’,但事实上恐是讶鼓的转音。„„这颇类于宋人的肉傀儡。”“印度有一种节日举行化装游行的风俗,梵语叫做‘讶咀罗’,音近于讶鼓与迎阁。”莆田、泉州、漳州在宋代都有讶鼓的艺术形式,南宋诗人刘克庄(莆田人)有诗:“讶鼓流传自柳营”。泉州的傀儡调中有“大迓鼓”,泉州弦管中也有“大迓鼓”的曲牌。朱熹曾把讶鼓界定为“舞队”,《朱子语类》载:“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人、僧道、杂色,无所不有。”看来是一支化装游行队伍。

泉州的迎阁,不全是装扮戏出,也有一部分是“招财进宝”的阁,即展示“物华天宝”(本地土特产)的阁,以及展示进口商品的“迎番货”,反映了泉州社会生活中的重商主义倾向。

宋江阵

在春节、元宵、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里表演的一种群众性武术操一一宋江阵,传说创始人是泉州少林五祖拳师蔡玉明,历代沿袭,至今一百多年历史。

宋江阵以锣鼓点场,首先按36天罡、72地煞的顺序亮相表演。开场的是“宋江舞大旗”,锣鼓响处,大旗卷地而起,浑天挥舞,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旗展处,是“李逵使双斧”,接着“徐宁”使开钩镰枪,“刘唐”抡着扑刀,“解珍”、“解宝”飞舞托天叉„„梁山泊众好汉纷纷上阵,18般兵器各显神通,场面威武壮观!

由32人演练的“连环八卦阵”是宋江阵的高潮。表演者四人一甲,一个挟刀持盾,三个手握棍棒,刀盾对棍棒,先三打一对练,然后刀盾对棍和棍对棍,再跳过门进行队列变换,最后集体循环对练。动作迅猛多变而齐齐整整,一招一式,无不踏着鼓点。

最后收场的是“关胜舞大刀”。青龙偃月刀大开大合,豪放潇洒,划破青天。

攻炮城

泉州节日喜庆活动项目之一,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风格独特,常于元宵佳节、中元节及普度期间举行。由于攻炮城者众多,以青年为主,而小孩则在旁呐喊助威,场面热闹壮观。

制作炮城需要内行师傅。先用竹木、麻线、铅线和铁钉等材料搭起“炮城”的框架,高约二三丈,分若干层,形状有方有圆,也有三角形者。框架搭好之后,焰火师傅根据财力及要求,设计制作多种焰火图景,置于“炮城”四周,层层而上,一直到最高点。

最高处则设置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每个节目都有一个火眼,也是节目的火药心。攻炮城者把点燃的鞭炮扔到炮城上,那燃烧的鞭炮如果正好点燃火药心,就能引燃这个节目,使这个节目的焰火全部燃放,获得奖品。

“炮城”名目繁多,如“金龟蘑”,在一个米筛大的竹环上捆扎无数个“鼠仔”(即装满焰火药料的斜口芦竹细管),并用一条火药芯彼此连接,一旦火药芯被“炮兵”的电光击中引燃,所有“鼠仔”同时迸出五光十色的焰火,并推动竹环迅速旋转,变成五彩缤纷的飞轮。

又如“仙人祝寿”,当攻城的炮仗点燃这个节目的火药芯时,燃烧的焰火化成一个仙翁的形象,手中扎成的一捆画幅突然向下展开,展示出一个斗大的“寿”字。

又如“满天星”,一经点燃,在尺余长篾条上缚着的数十个“鼠仔”同时升空,最后又在空中爆炸,犹如今日之焰火。

足饰

有足圈、足链,多为少女少妇使用。至于婴幼儿的手饰(手圈、手链)、足饰(足圈、足链),一般为银制品,旁系小银铃,活动时叮当有声。

服饰

惠东妇女服饰

惠安大岞一带,妇女按古老传统装扮,服饰独具一格,历千百年虽略有衍化,却风格犹存。民间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颔,头巾前沿饰各种工艺花朵。1952年起兴戴上黄圆形尖顶竹笠。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窄,襟短到肚脐,袖短到小臂中。下身穿黑裤,又宽又大,裤头只到脐下,用四至八条编织带(已婚妇女用多条银练子)束住。早年有些妇女头戴前伸黑头罩,上作双角兽状,鬓插三支剑形银簪。

鹧鸪姨服饰

泉州东海镇鹧鸪山附近的蟳埔村,村民以渔为业。妇女从小下海捕鱼捞虾捉螃蟹,挑到城镇沿街叫卖,人称鹧鸪姨、蟳埔阿姨。她们因特定环境、特定生活,造成装扮别致。

长发后梳,绾成大圆髻,圆周以鲜花穿线绕簪其间。髻中横插一支象牙筷。上身穿褐色粗布斜略短渔民衣,色系染帆布用杜仲或猪血染成,耐用耐洗。裤是略宽黑色布裤。

丧俗

殓期

殓期指人死后至入棺这个阶段。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

死者即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

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始。

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

亲眷要不断地续香,焚烧冥纸(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

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通示周围人等。

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我国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感情纽带。故《礼记·昏义》在记述婚姻的功能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产生波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怀疑女儿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十分注意姻亲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风俗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举行“辞生祭”,即可入殓。

入殓时,凡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回避,以免犯“冲煞”。

收殓后,孝男孝女需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

事毕,再由道士在室内外进行一些祓凶驱邪的仪式,俗称“收乌”(或于守灵结束进行)。

殡葬

殡指殓而未葬这个阶段;葬是死者的亲人及亲戚至友、宗亲邻里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仪式,然后按风俗习惯用掩埋或其他方法处理死者遗体。

自古以来,殡期长短不一。古代视死者地位尊卑,有过专门规定。《礼记·玉制》曰:“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但后人对此礼制并未认真遵行。泉俗旧时停枢“至有终身不葬或累世不葬,或子孙衰替忘夫处所,遂弃捐不葬者。悖礼伤义,无过于此”,被视为陋习。故早在明代,惠安知县叶春及即明令禁止,并采取对停枢逾年不葬者治罪的严厉措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陋习,与泉俗惑于墓葬风水之说有关。

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在出殡前还会时时出入灵室,因此要设灵堂,点长明灯,子孙于柩旁铺有稻草的地上,轮流日夜守灵。

择日请僧道做法事超度亡魂(俗称“做功德”)。“做功德”时焚烧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侨乡人们在为长辈超度亡魂时,往往还同时举行“引水魂”仪式,招引死葬侨居地的华侨亡魂归故乡,以完其叶落归根之遗愿。

开吊期间,亲友前来吊唁。

出葬于选择墓地和卜定葬期后进行。

出葬时,开路鼓吹响起,仪式即告开始。

出殡仪式牌、铭旌灵幡、白红大灯等前导,死者子女扶柩哭送,亲友随后哀送。队伍徐徐而进,气氛肃穆。但那时起时落的鞭炮声,喧大的锣鼓声,送葬队伍中的化妆表演队,却使人又感到气氛是“闹热”的,真是一时悲喜难分,这也许是人们把高寿者病逝的丧事称为“喜丧”所需要的一种特殊氛围。把人生最大的悲事死亡和人生最大的喜事结婚,均视为“喜事”,并习惯把这两件性质截然不同的事扯在一起,合称“红白喜事”,这确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灵柩抵达墓地后,有祀“后土”、祭棺头、点木主等仪式。

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今此葬俗已演变为树“后土”石碑。

落棺葬毕归虞,俗称“返主”。

回家后,要“接主”、“安位”。

而后丧家宴请送殡者,吃“落(下)山桌”。

泉州葬俗,以土葬为多,但早在宋代,民间贫屡之家,以火葬为常,后被封建统治者指为不孝之罪,故自清代以来,除佛教僧尼用火葬外,民间均用土葬。新中国成立后,治丧从简,泉州市区在60年代进行殡葬改革,改行火葬,其后又逐步推广。

服丧

泉俗服丧,须“礼尽三年”。

葬毕七天内,每日均要由女眷于早、午、昏三次奠祭死者之灵,啼哭哀念,早称“捧茶”,午、昏称“捧饭”。

葬后第三天,旧时有孝男、孝眷和亲属前往墓地探墓,在墓旁“后土”前和墓前分别祭奠。

七天后,逢初一、十五,才由女眷哭祭,直至撤奠为止。

另外,还有十四日祭,四十九日祭、百日祭等。

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古称“小祥”,现俗称“对年”;两周年纪念日,古称“大祥”,现俗称“三年”;均要备物品致祭。如治丧期间没“做功德”的,要在这时补做,否则认为孝道未尽,死者灵魂难以超升。

三年过后,每逢死者生日要做“娩忌”,卒日做“正忌”,合称“做忌”。一般人们比较重视“正忌”。

另外,在清明、中元、冬至等岁时节日,也有扫墓、祭奠之礼俗。

异俗

泉州丧葬礼俗也因死者所属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异。

回民死亡称“归真”,一般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停尸不过三天。出殡需请阿訇主持葬礼,为亡人祈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不用鼓乐吹打,墓葬不用棺,古代用四块大石板围成墓坑,近代是用“太兴红砖”砌成长方形墓坑。尸体下坑后,脸部须朝西,以示从此永朝圣地麦加,然后盖上石板七块,密缝堆上灰土即告葬毕。

基督教徒去世,需由牧师、教友为其“安息荣归”祈祷,出殡仪式简朴隆重,且有众多教友送葬。

佛教僧尼均施火葬。拍胸舞

拍胸舞在泉州农村极为流行,对它的源流说法不一。一说源自梨园戏《李亚仙》的折子《莲花落》,是郑元和浪迹街头,与众丐行乞时边唱边舞,以抒胸臆;一说是早已有之,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马远《踏歌图》,即为描绘拍胸舞场面。

表演拍胸舞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自如不拘地颤头、投足、拍胸、扭腰;双手起落,有节奏地拍胸挟腋、偶而又投足拍腿、屈臂击肘。时而跳跃、时而跪蹲、时而抬腿、时而踢腿,边歌边舞,豪迈矫健,情绪热烈,风趣浪漫。项饰

成年人佩带的项链,质料大多以黄金为主,此外还有珍珠项链、宝石项链、水晶项链、玉石项链、白金项链、钻石项链等,胸前多配以诸如金牌坠、鸡心坠、瓜子坠、佛像坠、十字架坠等饰品。80年代选购项链讲究质地,以链体粗硕显富者为重;90年代以来,项饰则注重小巧美观,讲求个性的体现。

小孩戴银项链,配以长命锁(俗称天官锁)或八卦牌,这常是外婆家在小孩满周岁时,连同手、足镯(链)一并送来的吉祥物。

南戏

宋末元初,用泉州方言演唱,以南音为主要声腔的泉州南戏开始形成,很快流行于原泉州府、漳州府所属各县及广东海陆丰等闽南语系地区。明末清初,南戏达到鼎盛时期,除遍布台湾岛外,更随着华侨的足迹传入东南亚诸国。

早期形成的南戏有梨园戏和悬丝傀儡戏(提线木偶),明清间,又有布袋戏(掌中傀儡)、打城戏、高甲戏等相继崛起。

1999年兴建泉州南戏博物馆,展品有明、清、民国年间各类古剧刻本、抄本、戏神、戏箱、乐器、偶像、砌末等戏曲历史文物、照片、文献、资料1000多件。

南音

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南音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东南亚闽南籍华侨中南乐也很盛行。南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号,泉州叫弦管,流传到南洋叫南乐,东渡于台湾叫南管。

成因

南乐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泉音为主,始于何时,民间有种种传说,未见历史文献记载。但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

泉州南音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闽南来的,与历史上的三次南迁大移民有关。一是晋·永嘉衣冠南渡。晋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晋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称晋江。几年前,南安丰州庙下晋代古墓葬出土发现部曲印章,可见当年入泉的士大夫连他的部曲都迁来了,也就是说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王审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设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人纷纷南迁。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迁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来泉州。士大夫南迁带来的中原音乐,这些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南唐·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即可印证。

南乐的五声音阶“工六×乙士”,与古代的“宫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谱正产生地隋唐。从南乐曲牌来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折柳吟、阳关曲、汉宫秋、后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罗门、太子游四门等。这些充分证明了它与隋唐音乐的联系。

乐器方面,南乐所用的南琶,腹大颈细。横抱弹奏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从古画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弹琵琶的姿势就是这样。琵琶在唐代的乐队中有指挥整个乐队的作用,而南乐的琵琶在南乐中也同样有指挥整个乐队的作用。唐初洞箫为一尺八寸长,现在其他乐队中洞箫均是二尺多,没有统一规格,而南乐的洞箫却严格规定以一尺八寸为标准,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代洞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南音的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汉时代的弦乐衍变而成。

雕刻在泉州开元寺镇国塔、大雄宝殿、甘露戒坛的南音古乐器,计有吹、拉、弹、拍的乐器多达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唢呐、品箫和双铃、四宝、响盏等上下四管,一应俱全,而且还有较少见的笙及扁鼓等。人们比较熟知的是大雄宝殿的12尊飞天乐伎,但还不够全面。在东塔须弥座40幅浮雕中,有图《天人赞鹤》,图中身着飘带的天人,一个吹笛,一个双手按拍着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这幅浮雕,与东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从西域传入中土,唐代列为胡部之乐。唐宋时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乐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现在的拍板普遍为五板,与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样,而东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为六板。开元寺中拥有六板与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历史的发展轨迹。

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乐律方面,南音的管门从隋唐以来的“清商三调”演变而来,音韵学方面,南音的音韵和晋代的音韵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南乐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块“活化石”,被称为“晋唐遗音”。音乐界权威人士曾得出结论:“中国的音乐是全世界最古的音乐,而中国音乐之中,则以南音为最古。”南音的基础是唐代“大曲”,在广泛流传和演唱过程中,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的影响,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内涵。

中国音乐史,唐代的宫廷音乐是我国封建社会贵族音乐发展的最高峰。随着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战乱,贵族、官宦和地主纷纷南迁,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的“大曲”,被带入福建,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

发展与成型

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至宋代,泉州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交通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学士,经济相当发达,文化也蓬勃发展,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元时泉州刺桐港是我国对外通商大港,泉南滨海,系国内外商船停泊之处,歌馆、酒楼、茶肆林立,拥琵琶而弹唱南乐的歌女比比皆是。泉州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对泉州南音的发展与成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受到宋代填词、唱词者的影响,泉州南音创作的曲牌有许多与宋词的牌名相同,如“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等,使南乐的词和曲更丰富。

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

谱无唱词,有琵琶弹奏法,是专供乐器演奏的带标题的乐曲。谱是泉州南音的基础,在三大组成部分中,谱的形成最早。对照泉州南音乐器和现存的谱、指、曲可以肯定,谱是唐大曲遗存,宋朝定型的有12套。

指,是有词、有曲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带有故事情节的声乐套曲。其词通常不唱,只由乐器演奏。指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由此可见它形成于宋元杂剧、南戏产生之后。指较早有36套。谱还只分管门,指就发展到分“支头”了。

曲即散曲,也叫草曲,比较简短通俗,数量最多,现有千余首。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如“指”就有《南海观音赞》和《普庵咒》是源于佛曲的,《弟子坛》则吸取了道情的旋律。泉州南音还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如《李亚仙》中的《鹅毛雪》、《胭脂记》中的《告大人》、《士九弄》中的《你听咱》等。泉州南音与泉州地方戏曲特别是梨园戏,更是互相吸纳互相渗透,戏曲吸收南音作为它的唱腔,提高其艺术水平。王耀华先生对曲目、音乐做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福建地方戏曲是从南音吸取营养的结论。泉州南音也吸收戏曲的唱段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例如《春今》指套就是从梨园戏的《雪梅教子》来的。还有一些歌曲是特定场合专用的,如贺寿唱《画堂彩凤》,结婚唱《一对夫妻》,丧事、祭奠唱《三奠酒》,祀郎君则唱《祀郎君》。

明清之际,南乐风靡一时。传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寿典,内阁大学士、泉州安溪人李光地挑选五位精通唱和的南乐高手上京献演,他们是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义,他们在御苑演奏。康熙帝听到南乐弦管和鸣、抑扬顿挫、逸韵雅致,大悦,要加封五人官职,他们推辞不受,唱《远望乡里》,奏大谱《百鸟归巢》以示思乡之情,终于感悟帝心,赐予“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匾额,赐赠曲柄黄凉伞和金丝宫灯,“传驿荣归”。南乐因此获得“御前清曲”的雅号。在安溪县湖头镇李光地的故乡祖居,有一副对联:“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

此后南乐声名大振,南乐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闽南的许多音乐形式,如“锦歌”、“笼吹”、“十音”、“莆田十音”、“南平南词”以及许多剧种音乐,如“大梨园”、“高甲戏”、“莆仙戏”、“芗剧”、“闽剧”等,都和南乐的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总而言之,泉州南音可上溯至秦汉、晋唐,定型于宋朝到明初。国际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所辑《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可为佐证。

规制

泉州南音的演唱形制有严格的规定。

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

演唱程序固定是“指头谱尾”: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顺序来进行。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唱的曲属于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若转换支头,则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上一个唱完,下一个接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

泉州南音有四个管门七个“支头”。四个管门是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管和倍思管。五空管分倍工和中倍两个支头;五空四管分大倍、小倍和“山坡”(山坡羊、山坡里)三个支头;四空管有二调一支头;倍思管自成一支头。“指”奏什么管门,煞谱也得奏同一个管门。在12套谱中,“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走马,后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和《起手板》、《四静板》(四边静)属五空管;《三面》(三台令)、《五面》(五湖游)、《八面》(八展舞)属四空管;《阳关三叠》属倍思管;《三不和》、《四不应》则属五空四管。

乐器演奏也有其规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迄明初,泉州南音的谱、指及其演奏形态均已系统化、规范化,业已成熟、定型。直至解放前夕,再发展也难以逾越它。

近代《中国泉州南音集成》和《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等书籍的编纂、出版,更展示了南音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探索不尽的研究价值。

绞面

亦称“挽面”、“挽脸”。是中国民间包括泉州的流传的美容技法,主要功能是拔除脸上的汗毛,让涂在脸上的粉妆更匀称。

过去,新娘出阁前夕,都要行挽面的修容礼。通常由一位“好命”的长辈来执行,又称“开面”、“开脸”,才可“有人缘、得人疼”。挽面以后皮肤便会变得细嫩明亮,并减少皱纹的产生;加上香粉干燥、凉爽,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的特性,因此受到妇女的青睐。

挽面的工具很简单,只需一卷细棉线、一块膨粉(白粉)即可。开始时以膨粉敷脸作粉底,再将一根棉线缠绞成三根,并分成两角交叉状,一端在手,另一端用牙齿咬着,双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紧,细棉线绞缠分合就像剃刀般来回在妇女的脸上“挽”。随着细棉线的翻转,将面部的细毛连根绞除,干净又利落,接着敷上面霜,便大功告成。

送顺风、脱草鞋

闽南侨乡为华侨饯行与洗尘民俗。

送顺风

即饯行之意。过去交通工具以船为主,顺风顺流,一帆风顺到达目的地,既是出国者本人的希望,也是诸亲友的愿望。新客获得入境手续即将出国、旧客回乡探亲又将返回居留地之前,亲友前来“送顺风”。此后相因成习,亲友出国,不论乘车坐船或坐飞机(实际飞机逆风最好),概称“送顺风”。

“送顺风”之俗,早于出发前的几天中,亲友纷纷送来涂红的鸡蛋、箍着红纸圈的面线,还有用红头绳系住双脚的大公鸡,加上一番吉祥的话语。红纸、红头绳、红鸡蛋象征火红圆满,面线意味着绵长,公鸡比喻远走高飞。系住公鸡的双脚寄托不忘故土亲人的期望。并赠海外少有而常用的中成药,如茶饼、神曲、天麻、田

七、当归、川芎、乌鸡白凤丸、片仔癀等。过去也有送“午时盐茶”、“柚茶”、“石亭茶”、“泉苑水仙种”等传统饮品。

比较隆重的送行仪式为设宴饯行,亲友数人陪同华侨畅饮几杯酒表示情意。旧社会较少举行。

脱草鞋

即饯行之意。华侨去国多年,一旦自海外归来,亲友闻知,纷纷前来送鸡、鸡蛋、面线及美酒等物,名曰“脱草鞋”。

“脱草鞋”之俗由来已久。旧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一旦到家,尚然气喘吁吁,亲人为他脱下草鞋,拂洗尘土,并用美食供应,以解疲劳。

时代进步,现出门已不穿草鞋;或当华侨归国,乘坐轮船或飞机,并坐车回到家乡,也已完全同当年的草鞋脱钩。但旧俗相沿,亲人帮他更换盥洗,亲友送来礼品,或摆酒接风洗尘,仍沿旧称为“脱草鞋”。

拜祖辞行

闽南侨乡青少年,当旅居南洋的父兄或亲友为其购买了入境证,即俗称的“大字”,经签证,并向轮船公司定购船票,定好启程日期之后,于离开闽南老家前夕,须备办果合香金,到祖厅向列祖列宗辞行。此俗称为“拜祖”,庶几新客出洋之后,不忘家乡故土“摇篮血迹”。

远行者须亲自点燃三炷香,向列祖列宗跪拜,声言为了生活,不得不抛乡离井,到南洋谋生,伏祈祖宗鉴谅;并求列祖列宗于冥冥之中给予庇佑,保庇顺利渡过万里重洋,在外一切顺利;将来发财,定要回乡谢天敬祖,光耀门庭。

“拜祖”之后,家庭准备故乡泥土一小包、井水一小瓶、针几支及线若干,放入出洋者行李袋中,俾使新客去到番邦之后,一来可以无“不服水土”之虞;二来带去家乡水、土,使不忘家山故水,时兴怀乡之思;三来有针线引路,使其不忘归路,能早日荣归。这些物品,新客常长久保存,以资纪念,也有将所带去的井水渗入当地豆腐中煮食,以服当地水土。

临行,家人准备食品,供欲出国者吃食。此俗各地略有不同。

吃甜蛋:此俗最为普遍,俗称平安蛋,以祝平安。多用鸡蛋,先煮熟剥壳,再和糖重煮,通常四枚,以寓完整双数;此外再备熟蛋数枚,让其带于路上吃食。

吃豆腐:安海一带之俗。出门之前,特煮一碗豆腐让其吃下,使其出国后不忘乡土。

吃点心:青阳一带风俗。出国之前,必须煮一碗点心,让他在自家的水缸盖顶吃食,寓饮水思源、不忘乡井之意。

泼水节

石狮市蚶江镇 端午节独有民俗。

这一天,各乡各里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高甲戏

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孕育于明未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它主要流传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地区、台湾省,以及港、澳和东南 亚华侨聚居地。

源流

高甲戏是由闽南化装游行、装扮故事而形成的。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或喜庆节日,村民们装扮梁山泊英雄人物,配以闽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 十音”之类曲调,参加游行队伍游行,间或就地表演以宋江故事这主的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只有道白,少有唱腔,有时还排下“蝴蝶阵”、“田螺阵”等。这种形式的出现,很受村民喜爱,随着便有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出现,演出节目 仍为梁山泊故事,群众称之为“宋江仔”。

后来逐渐为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称为“宋江戏”。艺术上有了发展提高,唱、做、念、打俱全,节目内容也较丰富,传统剧目有《李逵大闹忠义堂》、《扈三娘替嫁》等。清中叶(1820-1824年),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演出半文武戏,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故高甲戏一度又称“合兴戏”。

再后来“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并日趋成型为今日的高甲戏。近百年始称高甲戏、戈甲戏(台湾称九甲戏)。

解放后,泉州高甲戏经过改革、创新,有了很大的发展。1963年,泉州高甲剧团到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等巡回演出王冬青创作的《连升三级》及《许 仙谢医》等优秀剧目,倾倒京津、大江南北。在京演出期间,郭沫若题诗赞誉泉州的高甲戏艺术是“南海明珠”。1994年该团的《大河谣》新编历中剧晋京献演,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文华奖。此外,1995年南安高甲剧团的《大汉魂》,喜获第五届文华奖。1996年安溪高甲剧团的《玉珠串》也荣获第六届文华奖。至此,泉州市夺得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的文华奖“三连冠”。

特点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剧目来源绝大部分是从木偶、布袋戏和古典小说,如三国、列国、水浒、说岳等吸收过来的。亦有部份是艺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创作的,如《番婆弄》、《唐二别》、《管甫送》等。高甲戏传统剧目多。据传剧目约600余种,现存有400多种。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京剧大致相同。丑角戏的表演最为突出,丑行分类有男丑和女丑,种类达几十种之多。男丑分文丑和武丑,文丑有“长衫丑”和“短衫丑”,武丑有“师爷丑”和“捆身丑”;女丑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 婢丑”等。丑角的表演艺术很丰富,如“公子丑”、“破衫丑”、“傀儡丑”、“女丑”等,都是艺人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自己创造设计出来,身段动作细致优美,表情幽默,诙谐活泼,夸张性大,节奏明朗,舞蹈性强,轻快自如,妙趣横生,独具一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南曲为主,兼收梨园戏、木偶戏和民间小调的艺术养料,还对外来戏(如昆腔、四平戏、徽戏及京戏)的艺术也兼收并蓄,取其所长为己用,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戏路宽。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

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为主,配以品箫、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琵琶、杨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武乐有百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锣、大小钹、特别是响盏和小叫,有浓厚地方特色,是丑旦戏或轻松场面不可缺少的打击乐。

它的武打套数,有一部分吸收提线木偶的叫“ 傀儡打”;多数则是采用民间舞狮的“武狮”,如“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即源于此。

涂脚戏

亦称“牵草索”、“落地扫”,旧时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今文艺踩街形式之一。

它是“巡境”(或称“绕境”)的“阵头“。诸如宋江阵、车鼓阵、邰(刀字旁)狮阵、弄龙阵、缚木脚阵、蜈蚣阵、蝴蝶阵、长蛇阵等,另外还有常见的拍胸、踢球、火鼎公火鼎婆、白菜担、哑背疯等。每一阵的四周都围以草索作为表演场所,故称之为“牵草索”、“涂脚戏”。

那些牵草索的人,一边是化装游行队伍的纠察队,其中还包括现场的艺术指导。他们燃放着鞭炮,嘴里不停地喊着:“兄弟啊,让一让。”疏导行进,看来又是一支助威队。

唆啰嗹

亦称“梭罗莲”,俗称采莲,以安海为盛。是以古越文化妆扮唱念的表演形式,祝愿“风息涛平”,驱邪 消灾,祈望航行“履险为夷”、海运亨通、海贸繁盛的闽南独特的民俗踩街活动。《泉州府志》载:“五月初五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锣鼓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和米”。

福建闽人,自古有蛇神崇拜之,而龙这种中国古人所创造的神物,实际上是从蛇衍化而来。从《采莲歌》唱词中的“五月初五是龙王生啊”看来,这种“梭罗莲”似属纪念龙王诞辰的古民俗。据地方文史学家考证,“梭罗莲”乃古闽越族对龙的称呼。另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四、五千年前东南沿海的吴越人信奉蛟龙为他们的保护神,并以五月初五为龙的节日,于是衍生出于此日把食物加以包裹而抛人江河供龙王享用,同时也泛舟与龙同乐。以后衍化为包粽子及赛龙舟,又同后来的三阁大夫屈原联系起来。并形成了端午节诸多风俗。

至于迎龙首,表示庆颂斩除孽龙,不让其兴风作浪、四海捣乱,其前身明显地是从《西游记》中端午节午时正刻“魏徵梦斩龙王”的典故衍化而来。

端午节这一天,由数人抬出“龙王头”,上披红彩,并由一至数队伟岸壮汉擎旌旗前导。走在前头的是一个扮相滑稽、似疯似癫的老丑角“铺兵公”,他头戴古代铺兵笠,挂着八字胡须,手执长方形的前导旗,肩上挑挂用新尿壶装着的薄酒,一路上似醉如颠,边走边饮边唱,表演奇特,逗引群众欢乐。

沿途由鼓乐队伴奏敲锣打鼓,后面跟着“采莲队”,每人手举彩旗,上插榕叶或艾叶,歌唱采莲歌《梭罗莲》,跳着采莲舞;一大群“十音”、弦管和唱念队伍,沿街沿巷,吹弹唱念,载歌载舞,形成一个热闹的队列,沿着大街徐徐行进,观者如山如海。

男扮女妆的“花婆”,一路上向人赠送三朵白玉兰和一朵红花。旧习俗称,接过“花婆”赠送的花朵,便可以驱邪避灾。

跟随在“梭罗莲”行列之后的,还有小商贩沿途叫卖泥塑彩绘的小龙头及一些糕点。小孩们随时随地围观购买,形成一种节日热闹的气氛。

每到人家门口,“铺兵公”便举旗直挺冲进商户民居,口喊“大吉利市,添丁进财!”为各商户民居“拂尘”,驱除“晦气”。同时口念有词,开首为“龙王出世除灾难啊,唆罗连哪,罗连里罗连啦„„”。再依各户情况临时编词,如遇一般商户,大都祝颂大吉利市、生意兴隆;一般民居,则念兴旺发达、平安吉祥;遇医馆、药店、棺材店,则念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遇居丧家,则免上门。

然后“铺兵公”退出,随后由“花婆”从漆篮内拿出一朵鲜花送给户主,此时主人家循例要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待采莲舞罢,主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内包钱钞,丰歉随主人意思,送给“花婆”。

抬着龙首的“梭罗莲”每到一家,意味着为这家辟邪纳吉,带来好运;而主人家馈赠红包,表示彩气,双方形成一个喜庆交融的热闹场面。

陷城洗街

石狮市永宁独有的民俗。

五百多年 前的农历4月22日,倭寇侵陷永宁卫城,将逃藏在水关沟内的数万居民杀戮殆尽,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次日4月23日,倾盆大雨才把满街血污冲洗干净。如今,每年农历4月23日如天不下雨,永宁镇居民就要挑水冲洗街道,成为“陷城洗街”纪念日。

胸饰

泉州民间流行的胸饰有胸花,以黄金、白金造型,嵌以钻石、宝石或玉石,别于胸前。“文革”

时期最盛行的就是佩带毛主席像章。梨园戏

梨园戏,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有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典雅、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的艺术长廊中,亦堪称别具一格。

梨园戏之在泉州孕育形成,以至成熟、发展,其经历是漫长的。

南宋·庆元间(1195年~1200年),泉州民间戏剧活动与传统古乐南音相结合,奠定了地域声腔的基调,结合民间歌舞,孕育形成以泉州古乐南音为唱腔(俗称“泉腔”或“下南腔”)的梨园戏。

其后,又有外来同称为“梨园”的戏曲班社。

其后,又有外来 同称“梨园”的戏班及宗室、豪门的“梨园家班”流入社会,同在泉州的土壤中滋 长,融为同一语言、声腔。

从而形成同属宋元南戏之源的大梨园、小梨园的三支流派:由泉州本土孕育形成的下南、由外来南戏之班社流入的泉州上路,合称为“大梨园”;经地方融化为泉州腔的童伶“七子班”,称为小梨园。各流派均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有曲牌。

下南较多为明代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商辂》、《李亚仙》、《刘大本》、《梁灏》、《百里奚》等,尤其《范雎》、《梁灏》、《岳霖》、《周德式》、《龚克己》等,都是国内业经不见的戏事。

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敷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苏秦》、《朱寿昌》、《刘文龙》、《王祥》、《王十朋》、《朱买臣》等,多为宋元戏的剧目。尤其是《朱文》,基本上保留宋元南戏的原貌,为全国剧种所罕见。

小梨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文词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传统剧目如《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兴》、《郭华买胭脂》之类。

在表演上,梨园戏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无论生、旦、净、贴、丑、外、末,均有其严格规范。

音乐则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古乐南音有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南琶横弹,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绝无仅有。

解放后,梨园戏三派艺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整理和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如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获一等剧本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演出奖、舞台美术奖,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彩色艺术片的《陈三五娘》;1992年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剧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舞台美术奖、灯光奖、优秀演员奖的《节妇吟》。主要演员曾静萍还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外,《李亚仙》等优秀剧目,到京沪和东南亚各国访问演出,获得成功。

笼吹

笼吹是一种鼓吹乐,亦称“大鼓吹”。原为古代宫廷官衙用于迎宾送客或祭奠、庆宴的仪仗大乐,据说明代由金陵传入闽疆,逐步融入民间,用于婚丧喜庆,渲染气氛;也闻于传统戏剧。平时把所用乐器都收藏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箱笼中,演奏前先把乐器挂在箱笼的龙架上,故称“笼吹”。

泉州“笼吹”的乐器有唢呐、洞箫、二弦、三弦、大小鼓、锣、钹等。演奏时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

演奏风格有二:一是由大唢呐合奏,加大锣、大钹、大通鼓,吹奏《将军令》、《得胜令》、《秦王破阵乐》等大曲,威武雄壮,高亢激越;另一种用小唢呐、品箫、二弦、三弦等弦乐,演奏南音曲牌《雁声悲》、《我为你》、《暗想暗猜》等,轻柔幽雅,节奏舒曼。除传统曲牌外,后又吸收提线木偶的乐曲和民歌小调,更加丰富多彩。

1961年,泉州市文化馆组织“笼吹”艺人黄茂捷、王庵树、黄清泉等演奏,音乐工作者苏舒平、黄登辉、叶非修等记谱,编印《泉州笼吹》一集。

做生日

古时候人们原不做生日,到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才开始出现了做生日的风俗,但只限于双亲健在时才可以做,是出于孝亲观念,后来,即使双亲亡故,做生日的习俗依然如故。到了唐代,更把生日庆贺与祝寿古礼结合起来,并为后世所传承。当成年仪礼逐渐淡化后,寿庆仪礼就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泉州人把婴孩两周岁时称为“头生日”。

以50岁为分界,50岁前称贺生,过生日。

50岁后为做寿,俗称“做大生日”,逢十举行。但泉俗是做“九”不做“十”,因“九”与“久”谐音,寓有“岁寿长久”之意。有的地方却说是人们因怕“九”,才逢“九”做“十”,谓之岁寿可添不可减。

彩球舞

又名“踢球舞”或“贡球”,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出自梨园戏 《李亚仙》。

表演形式是以一位男演员为中心,他头包武生巾帕,身穿箭袖排扣衫,腰间紧束帛带,膝弯处缚束裤筒,脚穿软底鞋,双手舞弄长柄彩球。另有4位妙龄少女丫髻簪花,彩衣绣鞋,伴随乐曲,婆娑起舞,表演出踢球、碰球、抛球等身段动作,载歌载舞,唯妙唯俏。

装人

旧时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今文艺踩街形式之一。

以八、九岁幼童“装戏出”(不说不唱),坐在成年壮汉的肩上(或壮汉的肩上绑个椅坐),参加迎神赛会活动,是一种行进间的“傀儡舞队”。泉州的装人,明代已有之;万历年间泉州府经历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下:“以姣童装扮故事。”

常任侠《我国傀儡戏的发展与俑的关系》(文物出版社《艺术考古论文集》):“(肉傀儡)是以小儿扮成故事,身体不动,有如傀儡,取其体轻,易于抬行。”他把这种“傀儡舞队”界定为“肉傀儡”。成书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的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肉傀儡,以小儿后生辈为之。”说明宋代已有之。我国北方亦有,称“肩饰”、“时艺”,源头可追溯到宋代的“哑杂剧”表演。

游神

旧俗,每年正月,泉州城区要举行盛大的众神大游行,亦称“巡城”,自清早至深夜,盛况空前。乾隆《泉州府志》引《温陵旧事》详细记载清代泉州的游神活动的盛况。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引《闽书》云:“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天。”今日泉州地区乡间民俗的“巡境”和台湾民间的“巡境”民俗活动,皆渊源于此。

每年正月,各铺、境推举出德高望重,且富于资财者为主事,集合资金,定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巡其境。

境内居民,家家户户置几案,焚香楮甚恭虔。

如绅富之家事先有祈请,则负责妆神像,名叫“赛答”。饰假面具,高擎其座及于门楣、屋檐。

正神入座后,其前行开道者为“某将军、某元帅”等道教杂神,皆由人妆饰入座,挺立抬中。游行时道路高低转折,挺立者“凝然不动,足称绝技者”。

游行队伍中的乐器,有马上吹、步吹、五音铜鼓;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帅旗、三军司令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执事则戈、铤、矛、戟、剑、箭架、盾、刀;还有材官、骑士、奚奴、军校、苍头、旗手之类。

神像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两类,视其神格而定。抬吴真人、天妃神像等采用缓步而行,而其他诸神像皆采用奔驰冲撞,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队伍中的“异饰面,极为丑态,鸣鼓助喊,以为神威。”而神行列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逆,虎冠假面为厉鬼之形。”凡一日之会,大抵如此。

入夜,其首事者鸣锣知各家“门首点灯,二更时呼出灯牌、火把”。于是,不论大小人家,各持一盏长柄方灯,或执香灯,上书写“风调雨顺”、“祈保平安”。每间隔十步,就有一个四人抬的钟、鼓架,四周饰以灯火、锦、缎、流苏。鼓鸣于内,钟声应于外。又有一种类似钟、鼓架的“香架鼓吹”,形如“吴下酒船,长河官座,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笔也。灯火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矣。”而整个游神的行列中,“关大帝、吴真人灯牌,以数千万计,钟鼓架、香架同,以数百计,火炬亦千百计”。

是夜,泉州城区“长街一望,如星宿,如燎原”。“凡兹皆不招而至,不约而同,欣欣而来,满愿而归者。”

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引隆庆《泉州府志》云,这种盛大游神活动,居民负担颇巨,“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又引万历《泉州府志》云,游神之举,“妆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因起争端”。

腰饰

银腰带(链)一般为女子系于腰间的饰品,增加体型美感,有链条式和宽带式两种。

惠安女子所用的银腰带,是由8根银丝链并列组合而成,两端配扣钩,腰侧有垂链,其宽1.5 ~2市寸,重可1.5市斤,惠安民俗常作为男方赠于女方定聘的信物。跳鼓舞

跳鼓舞在泉州的流传,据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主要用于谒祖、晋寿、佛诞、庙会、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动。它的特色在于以鼓为主,而鼓的敲击形式别致多样,有软鼓、硬鼓、单鼓、慢鼓和紧鼓。

相传跳鼓舞是根据《水浒传》中的故事片段编成的舞蹈。它表现梁山泊好汉化装成杂耍戏班,以卖艺为幌子,伺机混进城门,去劫法场、抡卢俊义的这段情节;人物有鲁智深、顾大嫂、孙二娘、阮小

二、时迁、燕青等六人,他们各执道具,逗趣取乐,动作轻快,配合默契。整个舞蹈在清脆悦耳的各种击乐音响的动人旋律中进行。

勤佛

每月农历廿六日于泉州开元寺举行,是闽南宗教民俗的特色之一。

“勤”即闽南音“围绕”之意。每到此日,黎明之时,即有数百善男信女,涌入开元寺中。由一名僧人带领,引诸善男信女向佛行礼后,即在天井之中,排成一个长行列,不断绕个大圆环而行。僧人手执木鱼,边敲木鱼边诵经,诸信女善男跟在后面,直至念经到了一个段落,才告结束。

“勤佛”形式结束之后,由开元寺僧提供给参加勤佛者一顿早点,经常是素面汤或米粉汤这一类简单食品。而参加“勤佛”活动的众多善男信女,也经常捐献一些钱钞供佛寺“添油”,从经济上资助“勤佛”活动月月持续下去。舞龙

泉语“弄龙”,每春节、元宵或其他盛会庆典活动舞弄。

舞龙之俗,由来已久。据宋·吴自牧《梦粱录》载:“......草缚成龙,用青带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可知宋代即有舞龙之俗,且弄的是“火龙”。弄龙不仅用于庆典游行,古代有时还用于祈雨乞水,据传北宋·蔡襄任泉郡知府时,永春久旱无雨,他亲诣永春祈雨,民间同时舞龙以乞甘霖。

泉州各县,龙的形象各有特色。龙身用竹蔑扎成空心圆筒,中间穿以木柄以便手擎,节数十余节不等,两头为龙首及龙尾,裹以彩绘之布质龙身,称为“布龙”;如每一节内可以点烛者,称为“龙灯”,亦称“火龙”;此外尚有由蝴蝶状组成的“百叶龙”,点燃炷香的“香火龙”,用木板凳组成的“板凳龙”,以及由稻草扎成的“草龙”等。

现代,弄龙技艺不断发展提高。扎制的“灯龙”,达二十余节,全长五十公尺,龙首高达三公尺,用竹蔑和铅线扎成的龙身骨架,可燃蜡烛一百多支,龙鳞色彩斑烂,龙目装有大号电筒,工艺精致无比。舞动之时,龙身映出五光十色,龙目发射强光,巨龙昂首摇头,龙尾左右翻腾,翻江倒海,神态逼真。

弄龙分有男龙队、女龙队、儿童龙队。龙的身长大致为20至60米、20至50节,操演者20至50人。弄龙时,在鼓乐伴奏下,先由一人持彩球引龙作舞,是谓“游龙戏珠”。龙珠掣动全局,举珠者,要有武功,翻、滚、打、斗都运用戏曲武打程式,龙头随珠舞动,龙身节节相随,龙尾摆动殿后。弄龙的全程为:“青龙出海”、“腾云驾雾”、“龙游鲤城”、“跳跃龙门”、“龙盘礁石”、“青龙滚珠”等。

弄龙时,一般是男队只打击乐,女队加奏管弦。而舞龙队伍,文武结合,有时结合“拍胸舞”、“踢球舞”及“丰收舞”等,也有持刀持棍者,在旁打南少林套路武功技法,加强气氛。舞狮

泉语“弄狮”,每于节日期间舞弄,有“文狮”、“武狮”两种。

用竹皮、铅线、绒线和质地柔软而坚韧的手麻布等物扎成一个大狮头,并接出一个带绒毛的狮身和一个狮尾,混身漆成金黄色。狮头扎满短绒线代表狮的胡须,颌下挂铃铛,狮子口可开合,内有鲜红的狮舌。

表演时,大狮由两人操作,脚穿狮裤,一人持狮头,一人俯身持狮尾,密切配合,狮头舞动,狮身翻腾,铃铛响起,威风凛凛。小狮则由一人操作。还可分为单狮、双狮、群狮“抢球”等。

文狮

以舞蹈为主,夹杂杂技。一头狮子由两个人穿上“狮衣”来表演,一人作狮头,一人作狮尾,另一人作武士持彩球引逗。“双狮抢球”是狮子舞传统的节目,即两只狮子争抢一个彩球,动作激烈惊险,又把狮子耍闹逗趣、天真活泼的憨厚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新的文狮套路有:出洞、伸腰、伸脚、刷洗、喂果、单狮戏跃、双狮抢球,并配京调鼓介(冲头、四介、四槌半、紧鼓、慢鼓)及十音曲《贵子图》、《牡丹图》、《双贵图》、《跳龙门》等。

武狮

又叫“台刂(泉语“杀”)狮”,也就是“杀狮子”。

清·乾隆帝为了铲除福建沿海的反清力量,于廿八年癸未〈1763年〉降诏焚毁泉州南少林寺,剿灭寺中武僧。泉州少林寺中的武僧,并没有被斩尽杀绝,而是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伏身于穷乡僻壤之处。为了不让少林武技失传,他们先在永春等山区招徒授艺,传授少林功夫,并到处设立“台刂狮馆”、“台刂狮队”,作为变相的少林武术馆、武术队。台刂狮馆十八般武器件件俱全,平时师傅教授台刂狮队员舞刀弄枪,将狮子作为假想敌。以此种形式作掩护,教习武艺,传授少林武功。以后各地仿效,均有台刂狮馆之设立。时至今日,在武术界增添了“台刂狮”这种名为娱乐实是练武的特别节目。

每逢迎神赛会等重大节日,台刂狮队总要出场参加游行,待到广场人多之处,便停下表演一番。这种表演,大体可分舞狮、弄狮和台刂狮三种形式。

舞狮和弄狮区分不大,除了狮子和台刂狮队之外,经常还有一个小丑般的角色“狮鬼”,手中捏着一条末端带球的绳索,在狮子面前甩来甩去挑逗狮子,于是狮子便追捉那小球而做出各种翻弄跳跃诸番动作。接着台刂狮武士们个个就手中所持的刀、枪、叉、钺、斧等,表演一般武打功夫,展示武功,也为节日增添热闹气氛。

台刂狮武士的服饰一律窄袖扎脚,腰束丝带,全付武行打扮。手中武器也全是真刀真枪,表演时毫不含糊。

表演者用古代兵器打斗擒杀狮子,这是南少林武术与狮子舞蹈的完美结合,显出威猛雄浑、争拼格斗的凌厉气势。武狮队一般由四、五十名甚至108名武士组成。表演时,由两人扮作狮子,套上“狮衣”,武士们手持刀、枪、剑、戟、盾牌等十八般兵器,以龙虎两面旗带队,武士们用单行、阵排官刀对练、打鸽仔、大刀杀狮、大刀单打狮、仙剑与单枪对打等“武术套路”,结合绕龙门、一字长蛇、蝴蝶、螺阵等绕阵变换队形,包围狮子“大打出手”。狮子时而左逃右闪,回避兵器的攻击;时而腾空而起勇猛出击,扑向人群。刀光剑影,吼声阵阵,惊心动魄。

台刂狮以“打死狮活”最为精彩。而台刂狮队中,以青色狮兼画白眉毛的为最高级,俗话有云:“青狮白目眉,任摘由你来”。过去常有两个台刂狮队对斗,那就是狮与狮斗,人与人打,人打狮,狮伤人,混合作战,打死打伤,既不退却,,也不后悔,这和不同派系的武术馆的“拼馆”同出一辙,只是借台狮这种形式作掩护而已。

唯在石狮市为隐讳地名的原故,历来石狮不在市区表演“台刂 狮”。

劈蔗

十月小阳春甘蔗登场,乡村的酒肆前、杂货铺里,还有集镇的街头巷尾,劈蔗的小伙子三五成群地决一雌雄,展现农家健与美,场面热烈气氛不亚于一场竞技激烈的体育比赛。

劈蔗的小伙子穿着背心短裤,站在板凳上,左手扶甘蔗,右手握蔗刀,刀背抵蔗梢,随后把全身气力运到手臂上。这时,手臂上赤褐色的肌腱高高隆起,在阳光下闪耀着古铜的光彩,展示出粗犷的阳刚之美。此时,劈蔗的人全神贯注,全身稳如泰山,左手轻轻离开了甘蔗。甘蔗好象落地生根般纹丝不动,围观的人则凝神屏息,鸦雀无声。突然,劈蔗的人轻舒猿臂,犹如雄鹰展翅,瞬息之间,只见刀影中白光一闪,右手的刀翻转过来,“嚓”的一响,全身向下一压,仿佛千钧霹雳,一丈来高的甘蔗齐刷刷地被劈为两片。唱采声、鼓掌声随之飘荡开来。

踩高跷

俗称“缚柴脚”,乃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

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踩火

南安市官桥镇九溪村特殊的民俗。

在“踩火”现场,炽热的松木火炭堆积形成一条“火路”,长约15米,宽约1米,高约0.5米。由老叟手持彩旗,率先赤脚踩上已经烧得发红的火炭堆,朝前奔去。紧接着几个小伙子抬着张天师的神轿跟随其后,一些年轻人也相继踏火而过。整个活动历时10多分钟。

这项活动,村里男女老少皆可参加。活动不定期举办,一般相隔十几年,最长的相隔达50年。

这项民俗活动在他们村里流传已久。明朝时,他们祖先从漳州诏安移民此地,就有这项传统了。解放前,甚至还有上刀山、吞火等更为惊险的表演,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都已经慢慢失传了。石敢当

泉南一带,私家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必须于朝巷(街)正中的墙面上刻上一个狮头——“石敢当”镇邪,或嵌有刻着“石敢当”字样的石碑,成为闽南民间建筑的一个特色,十分奇特。这种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闽西还很流行。如今,有的则于巷口的墙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庙或刻“四洲佛”像替代,道教信众认为可以避邪。

民间亦有称“石敢当”为“石将军”者,把它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石敢当既是压煞禳灾的神物、镇物,也就具有威慑力和带有神秘的色彩。

据《闽中金石志》记载:宋·庆历五年(1045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可见“石敢当”民俗很早就盛行了。立“石敢当”的社会功能是避邪、镇鬼,为百姓和官吏造福,且为儒家的教化服务。

传说石敢当是古代的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又传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所向无敌,再坚硬的岩石也要破碎,黄帝屡遭其害。一次,蚩尤登泰山狂呼天下有谁敢当,女蜗投下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炼石,蚩尤大败而逃。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令蚩尤畏惧,从此不敢作祟,最后蚩尤在涿鹿受擒,被囚于北极。【地方习俗】 春 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佳节,在中国民俗生活中的隆重程度,如同圣诞节之于欧美。春节的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即在腊月用农猎物祭祀众神灵和祖先,殷商时期年头岁尾也延续这种祭神祭祖活动。虽然我国古代民间早已有过年的习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而是称“元日”、“元旦”、“新年”。那时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辛亥革命后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历、阳历的新年,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泉港亦流行这种称谓。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并不相同,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传说,讲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在与“年”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人们发现此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临近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清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遂形成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禾谷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被引申为岁名。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迎春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举行活动来迎接这个继往开来的节日。所以,这一天的庆祝活动较其他传统节日显得隆重,境内主要有以下几项民俗事象。

纳祥。人们除夕守岁到深夜,俟子时(约零时)一到,迎接新年第一天来临。各家各户在门口燃放鞭炮,以示迎春纳祥、除旧迎新,此举俗称“开正”。此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喧天动地,蔚为壮观。上世纪90年代末期始,许多人家还在爆竹声中燃放起烟花,以表喜悦兴奋之心情,这等热闹景象持续半个钟头才逐渐消隐。开正之后,人们方才关门憩息。

祭祀。清晨,人们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先祖,俗称“拜公婆”。这一仪式一般由主妇操作,她们备办果品菜肴到厅堂或祠堂祖厝,焚香点烛,意为给祖先贺正(拜年),并祈祷祖灵庇佑新年平安吉祥。

交游。早餐之后,男女老少均着节日新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随后出访或在家接待亲戚好友,互相拜年,恭贺新禧,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家家都备着茶水、桔子和甜点,请人“吃甜”,祝贺日子甜蜜,请人吃桔,则祝贺生活吉祥。

本地自古便有“看新人(新娘)”的习俗。上一年新婚的夫妇,这一天不能外出,要坐在家中接待前来见识新娘子的乡邻亲友。新娘子要身着结婚时的盛装,一一向来人奉茶敬烟。客人告辞时,主人须分送桔子和糖果。

界山、涂岭一带这天有游览周邻秀丽春景的习俗,或一家老少,或呼朋引伴,在春日下踏青,其乐融融。而不论是游景,还是访亲友、看新娘,只要迈出家门,人们都称为“游春”。涂岭人“游春”不囿于初一,还延至初四。

饮食。早餐是面线和鸡蛋,长长的面线寓意福寿绵长,圆圆的鸡蛋寓意诸事圆满。还以除夕拜天地的牲礼(如猪肉、鸡肉),煮一锅汤肴来配主食。界山镇一带早餐则以长寿菜代替鸡蛋,而且第一口要先食之。长寿菜当地又称面菜,也寓含着福寿绵长的意思。南埔镇和涂岭镇某些村庄却没有吃鸡蛋和面菜的习俗。

闽南地区初一午餐有饮屠苏酒的习俗,泉港却有宴客才饮酒,大部分村落午餐都煮丰盛鱼肉菜肴,而界山镇的一些村庄则只吃干饭,配以汤馔。

晚饭大多烫温当日之剩肴,家人围桌而食。界山镇的一些村庄则须吃地瓜粉糊,糊粥中拌有过年贮备的炸食和当天余下的肉类,佐料非常丰富。此俗与晋江东石初一纪念“番薯王生日”吃地瓜汤寓意相似。

第一辑 岁时节俗

岁即年,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即四时,《礼记.孔子闲居》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每一季再分六个节,四季共廿四个节气。“节”原意指竹节,引伸为对岁时的分节,把两个节气相交接的日时定为交节,并转意为节日。岁时节日风俗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变革、信仰崇尚、伦理道德和民间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泉港居海峡西岸一隅,传统节日和闽南各地大体相同,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和文化交融等因素的独特性,在浩瀚奔涌的岁月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庆典、纪念、祭祀、交游等民俗事象,本章按春、夏、秋、冬四时,分别予以叙述。

一、春季节俗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佳节,在中国民俗生活中的隆重程度,如同圣诞节之于欧美。春节的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即在腊月用农猎物祭祀众神灵和祖先,殷商时期年头岁尾也延续这种祭神祭祖活动。虽然我国古代民间早已有过年的习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而是称“元日”、“元旦”、“新年”。那时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辛亥革命后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历、阳历的新年,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泉港亦流行这种称谓。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并不相同,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传说,讲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在与“年”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人们发现此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临近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清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遂形成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禾谷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被引申为岁名。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迎春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举行活动来迎接这个继往开来的节日。所以,这一天的庆祝活动较其它传统节日显得隆重,境内主要有以下几项民俗事象。

纳祥。人们除夕守岁到深夜,俟子时(约零时)一到,迎接新年第一天来临。各家各户在门口燃放鞭炮,以示迎春纳祥、除旧迎新,此举俗称“开正”。此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喧天动地,蔚为壮观。上世纪90年代末期始,许多人家还在爆竹声中燃放起烟花,以表喜悦兴奋之心情,这等热闹景象持续半个钟头才逐渐消隐。开正之后,人们方才关门憩息。

祭祀。清晨,人们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先祖,俗称“拜公婆”。这一仪式一般由主妇操作,她们备办果品菜肴到厅堂或祠堂祖厝,焚香点烛,意为给祖先贺正(拜年),并祈祷祖灵庇佑新年平安吉祥。

交游。早餐之后,男女老少均着节日新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随后出访或在家接待亲戚好友,互相拜年,恭贺新禧,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家家都备着茶水、桔子和甜点,请人“吃甜”,祝贺日子甜蜜,请人吃桔,则祝贺生活吉祥。

本地自古便有“看新人(新娘)”的习俗。上一年新婚的夫妇,这一天不能外出,要坐在家中接待前来见识新娘子的乡邻亲友。新娘子要身着结婚时的盛装,一一向来人奉茶敬烟。客人告辞时,主人须分送桔子和糖果。

界山、涂岭一带这天有游览周邻秀丽春景的习俗,或一家老少,或呼朋引伴,在春日下踏青,其乐融融。而不论是游景,还是访亲友、看新娘,只要迈出家门,人们都称为“游春”。涂岭人“游春”不囿于初一,还延至初四。

饮食。早餐是面线和鸡蛋,长长的面线寓意福寿绵长,圆圆的鸡蛋寓意诸事圆满。还以除夕拜天地的牲礼(如猪肉、鸡肉),煮一锅汤肴来配主食。界山镇一带早餐则以长寿菜代替鸡蛋,而且第一口要先食之。长寿菜当地又称面菜,也寓含着福寿绵长的意思。南埔镇和涂岭镇某些村庄却没有吃鸡蛋和面菜的习俗。

闽南地区初一午餐有饮屠苏酒的习俗,泉港却有宴客才饮酒,大部分村落午餐都煮丰盛鱼肉菜肴,而界山镇的一些村庄则只吃干饭,配以汤馔。

晚饭大多烫温当日之剩肴,家人围桌而食。界山镇的一些村庄则须吃地瓜粉糊,糊粥中拌有过年贮备的炸食和当天余下的肉类,佐料非常丰富。此俗与晋江东石初一纪念“番薯王生日”吃地瓜汤寓意相似。

禁忌。这日有许多禁忌,如不食稀饭,特别是早餐第一口不喝汤,以防“出行遇雨”;不扫地板倒垃圾,以防“财气扫出门”;不动刀具,以免招来“不祥之祸”;不损破碗碟等瓷器,以免“财福喜受损”;不说不吉利的话,不打人骂人,不讨债。为避免初一疱厨动菜刀,除夕之夜各家就要切好第二天所需的菜蔬食物;如不小心损破了碗碟瓷器,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压邪解厄。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许多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在旧年的腊月前伸和在新年正月后延(本章编排以一年先后为序,有关腊月过年兜的活动留置后面《冬季节俗》介绍),正月的有关节日活动要延至元宵左右。

初二

山腰、前黄和峰尾一带的习俗,正月初二为归宁日,俗称“子婿日”、“女儿节”,已嫁女儿要和女婿双双回娘家拜年。这天清早,女儿女婿(有子女的要带上子女)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糕粿糖果等礼品一起到娘家。如果是新婚第一次回娘家拜年,清早由小舅子去请姐姐姐夫来,新婚夫妻要向岳父岳母奉上红包,岳父岳母会回一个红包,金额一般相同。新婚女婿还要备着香烟,到岳父母家分发。

旧时生育子女较多,这日来自各地的众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一大群,难得欢集一堂,姐妹们一堆,连襟们一堆,表兄弟姐妹们一堆,大家七嘴八舌,尽情述说,双亲在堂,笑得合不拢嘴。中午岳父岳母设宴招待,酒席之上,其乐融融。

而南埔、界山、涂岭三镇归宁日则在初三,这里女儿女婿已育子女的,逢岳父岳母当年“做十”(即做寿),还要带寿礼上门(关于当日做十礼仪,留待第二章《人生礼俗》叙述)。其它民俗仪式大同小异。

南埔、界山二镇初二的风俗则截然不同,两地把新春第二天称为“乞丐日”,人们禁忌串门。一些乞丐会在这天到这个地区乞讨,人们则以节日的红团粿(一种手掌大小红色的扁圆状米粿)或剩下的菜肴施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可见到此现象,如今乞丐的生活也提高了,罕见当日出来讨食者。

这天群众尽量避免串门,凡初一早有到过的家,初二可视为拜年的延续,仍然可以上门,如果初一没去过,就不能去。这种奇俗相传与明朝沿海倭患有关。

一说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除夕晚上,倭寇从泉港沿海村落登陆,一路杀向邻邑的枫亭,他们入室抢劫、杀人、放火后,在大门前摔年夜饭为标志。当时家家户户正在“围炉”庆团圆,毫无防备,死伤无数。逃出虎口的人,群集到山上,饥寒交迫,眺望山下,村村起火,处处冒烟。初一下午,倭寇北撤,胆大的摸黑回家,其余人初二早晨回家。许多人家破人亡,号啕遍野。人们把丧事办妥以后,于初五重新“做岁”。一说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年)农历十一月初,大股倭寇偷袭邻域莆仙、秀屿等地区,逢人就杀,大肆掳掠,泉港沿海诸村亦遭受侵袭,人们四处逃难,流离失所。农历十二月廿六,倭寇大举进攻兴化(今莆田市)仙游城,后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部赶到,击退来敌。正月初二,又一股倭寇自湄洲湾登陆,血洗境内界山、南埔和邻邑枫亭,初五方退回海上,百姓当日才得以返乡补过春节。

以上二则故事中,正月初二都是悲惨的日子。这天访友探亲有上门吊悼之嫌,所以这一带的百姓这天禁忌往来,只有乞丐才能挨家挨户乞讨,遂把此日定为乞丐日。当日逢乞丐上门,各家皆慷慨施舍,以积功德,从此相沿成习。

接神

在闽南民俗中,上一年腊月底诸神升天,在天上欢度春节十天左右,过了春节又奉玉皇大帝旨意返回人间各司其职,维护人间各地安宁吉祥,于是民间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接神”仪式。清嘉庆《惠安县志》载:“先除夜六日,言百神有事上帝,画幡幢舆马仪从于楮,具牲馔焚而送,至正月初四,乃迎而复之如送之礼,于灶尤谨。”惠安地区在除夕前六日“送神上天”,接神日是正月初四。原处惠安一隅的泉港大部分地区“接神日”则在正月初三。虽然界山一带是正月初四“接神”,相传亦是因明代倭难延迟一日,山腰下乡小房顶厝的“接神日”也在正月初四,据传其祖先早时贫困,为备办接神的供品,正月初二就下海挖蚵,由于该日误了潮水,初三来不及奉接诸神,延至正月初四补接。

在这过程中,“于灶犹谨”,灶王爷被赋予特殊的角色,他是各家各户的“一家之主”,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它诸神可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长久镇守在人家的厨房内。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传说玉皇大帝封灶王爷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人间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人们称他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灶王龛大多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可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多还印有年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或“一家之主”等文字,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对联,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接神仪式是在灶王爷神龛前摆上牲礼、果合、面线、清茶美酒,烧香点烛,焚贡银纸鸣鞭炮来迎接诸神。虽然本地接神时间不一,但这礼仪在民俗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俗话说:晚送神,早接神。民众送神时间在下午(或中午、黄昏),接神时间在早上。一则表示眷恋不舍之意,二则想让各路神祇多在家中护佑几个时辰。

做大岁

可以说,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热闹的佳节,可是泉港一部分地区(主要是南埔界山两地)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初五比初一还大。”这些地方都保留着一种“补过年”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五都要“做大岁”、“过大年”。

每年的正月初五,这里的人们都要热热闹闹地过一个“大年”,相比而言,春节只算是“小年”。但山腰一带也把初五称之“过小年兜”。总之,境内民众习惯将“初一”和“初五”两节相提并论,把初五看作重新过年。由于是“做大岁”,当日早餐自然是“吃大顿”,饮食和初一一模一样。

泉港人初五做大岁的历史由来与前面初二“乞丐日”相同,都因为明朝嘉靖年间,南埔、界山一带的人们过年时遭遇倭患,各家在收殓死难者后,初五才得以重新过年。此俗从此流传开来,沿继至今。

人日 俗语说:“初五隔开,初六舀肥。”意思说初五过了,初六就该干农活(舀肥粪下田)了。从初六开始,经商的开始做生意,务农的开始种田,做工的开始开工,但是正月接下的各项节俗仍照常进行。正月初七据说是人日,泉港一些地区要吃五谷、蔬菜精制的“七宝汤”,又称“七元”,而闽南其它地方称为“七菜羹”。

“人日”的来源,据说女娲造物时,人是第七天才造出来的。根据汉时东方朔的占卜书:“正月初一鸡日、初二犬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其中又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合。”可见人日在汉朝时代就开始流传了。人类诞生的这一天,自然值得纪念。在农业社会,民间祈望吃了七宝汤,来年大丰收。而南埔、界山等区域鲜见此风俗。

天公生

初九是“天公生”,即天上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的诞辰,须大祭,在全年众多的祭祀礼仪中此节最为隆重。这个特定的大喜节日是闽南的特有风俗,泉港人也深为信奉,以至境内少数民族也参与敬拜,正月浓郁的节日气氛再掀一个高潮。

人们初七就开始张罗磨米,洗蒸笼,蒸粿做糕。粿糕的品种有白糖糕、红糖糕、咸粿、松糕、磨糕、九层粿等,各家所制不一。初八一大清早大人们就上集市采购物品,同时开始宰鸡、宰鸭作牲礼。这牲礼是有讲究的:不能像平常一样切脖子,须得取针状铁器穿耳取血;后去毛,尾巴部必须留三根较为精良的毛,翅膀与腿部必须弯折向背;后取内脏,清洗完毕一起入锅蒸煮。

俗传因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贵,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诚意。许多人家初八中午过后,就开始摆香案。摆香案可分两类:一是家中正厅有吊天公炉者,二是家中无天公炉者。若是前者,可把供桌设于大公炉下向门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驾临;若是后者,则可将神桌设于大门口或中庭露天的地方。桌面的木纹必须横对大门,若方桌摆放不下全部的贡品,也可以在方桌后面摆放小圆桌,方桌的正向须挂桌裙,桌裙为艳红底色的织着吉祥图案的绸布。

敬天公的贡品一般为双数,而且避开“四”这个数目。桌面的摆设如下:对着大门最前面的是木雕器具“果合顺合”,有两层可放置贡品,下一层有三格,每格放冰糖、红枣、龙眼干各两颗,上一层一般放六个红桔子。“果合顺合”的左右放置鲜花,左边再放清茶三杯、米饭三杯;右边再放米酒三杯、面线三杯。在“果合顺合”的后面摆着一碗熟面,上放着两个染红的鸡蛋;中央靠前请奉香炉,并在炉之两旁备好烛台;接下来摆放五肴六斋,“五肴”为五道荤菜:如虾丸、灌肠、烧管、水丸等;“六斋”为六道斋菜:如金针、木耳、豆乳片、香菇、红枣等。随后是放置“果盘果合”,如柑橘、苹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还有糖果,饼干等甜盏。最后一道是牲礼(如全鸡、全鸭、全鱼、全猪、全羊)与年糕。牲礼在蒸熟之后放在盘内晾干,捞取内脏放置旁边,其血料放置背上,血料上边插纸折红花,嘴“叼”绸春枝。绸春枝其花像玫瑰,冬季开花,花色红艳,泉港人视为迎春花。牲礼还与猪脚、鱼干、豆腐干合并而成一盘,而年糕也必须在正中心插绸春枝与红花,这样才算初八白天的活做好了。入夜则必须准备天公金、贡银、香、烛、鞭炮和卜卦所用的信杯。天公金是特制的大型金箔,贡银是一张大白纸上贴着各种颜色剪纸,内容有房子、衣饰、丫环、轿子等。

祭拜天公约在初九凌晨子时开始,直到翌日清晨七点。是夜爆竹之声不断,烟花爆竹的闪光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初九凌晨子时,人们全都起床,梳洗之后在案前焚香上烛,最后全家老少按长幼次序逐一三叩九拜。行拜完毕点烧天公金和贡银,打信杯以确定天公受贡与否。随后便在自家大院点放焰火和红炮,至此“天公生”的敬奉才算礼毕。

初九也是向上天祈祷全家新年平安顺利、大福大贵的最佳时机。民间习俗非常强调拜天公的诚意,有的人家为示敬重或前年向天公许愿遂心,则用刚宰杀未烹煮的全猪或全羊作牲礼,称为“献青”。“献青”是一种高规格的牲礼,只有在隆重的祭祀典礼上,如祠堂上梁谢土、大型庙会等,才敬献给神灵。“献青”的牲礼以红线固定成向天跪拜的姿态,嘴里还要叼着带着青叶的桔子。当天也必须遵守一些禁忌。如所献的全鸡,必须是阉过的公鸡,白毛鸡和母鸡则不可。当天不可以曝晒女性的内衣裤,不可以随意对外倾倒粪便,不可以口出秽言,以免亵渎尊贵的天公。此外,居丧守孝之家怀着对亲人的哀思,尽量避免隆重热闹的仪式,故初九不举行拜天公礼仪,也没有蒸糕炊粿,各家亲戚朋友则在拜天公后,纷纷送糕或粿给他们。许多村落这天早餐和初一一样,要吃面线。

游朝拜

境内又称游朝拜为“出游”,就是抬着宫中神像游春巡境,是一项日夜都进行的极其隆重的民俗活动。如今的出游活动,是旧俗游神活动的延续。乾隆《泉州府志》引《温陵旧事》详细记载清代泉州城区正月游神活动的盛况:

境内居民,家家户户置几案。绅富之家如事先祈请,则负责妆神像,饰假面具,高擎其座及于门楣、屋檐。正神入座后,其前行开道者为“某将军、某元帅”等道教杂神,皆由人妆饰入座,挺立轿中。游行时道路高低转折,挺立者“凝然不动,足称绝技者”。游行队伍中的乐器,有马上吹、步吹、五音铜鼓;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帅旗、三军司令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执事则戈、铤、矛、戟、剑、箭架、盾、刀;还有材官、骑士、军校、苍头、旗手之类。神轿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两类,视其神格而定。抬吴真人、天妃神像等采用缓步而行,而其它诸神像皆采用奔驰冲撞,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队伍中人“异饰面,极为丑态,鸣鼓助喊,以为神威。”而神行列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逻,虚冠假面为厉鬼之形。

入夜,其首事者鸣锣知各家“门首点灯,二更时呼出灯牌、火把”。于是,不论大小人家,各持一盏长柄方灯,或执香灯,上书写“风调雨顺”、“祈保平安”。每间隔十步,就有一个四人抬的钟、鼓架,鼓鸣于内,钟声应于外。整个游神的行列中,“关大帝、吴真人灯牌,数以万计,钟鼓架、香架数以百计,火炬亦千百计”。是夜,泉州城区的盛况是“长街一望,如星宿,如燎原”。最后,府志补记:“凡兹皆不招而至,不约而同,欣欣而来,满愿而归者。”

以上记载,表明道教的某些仪式活动,已演变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如今泉港地区不少村落在元宵前后举行的出游活动,便是这种游神习俗的延续,但境况没有清时之盛大,仪队亦较为简易。

境内各村举行出游的时间不一,一般在初九与元宵之间。参加出游的老中青少皆有,少的数百人,多的一二千人。轿夫一般由村中青壮年报名担任,迷信认为出游中为菩萨服务,在新的一年中能够获得特别的保佑。旧时有些乡村凡有娶新人(娘)的人家,这一天要给举旗的大人小孩,每人分一枚铜币。现时有的村落给参与出游者的礼金,是由宫庙的香火钱中支出。出游队伍从本村宫庙出发,以本村为中心,绕道几十公里。出游队伍浩浩荡荡,前排是旗队,有彩旗、宫旗、龙虎旗,其后是车鼓队、香炉队和神轿队,旗幡漫舞,鼓乐喧天,香烟袅绕。每一顶神轿队前都有一人鸣锣开道,轿夫根据所抬神像的性情等特征来确定抬轿的动作。大抵若是文官,则平稳前进,少作颠摇,若是武官,则尽力颠着神轿,摇出各种花样。

旧时游神时还常见跳僮出场,境内称扮神出游的跳僮为“僮英”。僮英多赤祼上身,披头散发,腰围红肚兜,下系白裙(或穿白裤),手持刀斧自砍肩背,或用长针刺穿双颊,或爬刀梯、过刀桥,或坐钉椅、睡钉床,或赤足走火炭,或手入油锅,表演种种令人瞠目咋舌的恐怖幻术。现出游神队中有僮英的村庄较少,且幻术也不如先前恐怖。出游队伍所到之处,群众夹道观看,焚香鸣炮。时间一般持续二至三日,中途之夜驻跸在一自然村的宫庙中。民众视接驾为幸事,当夜点灯结彩,献牲礼祭拜。各村出游路线事先划分清楚,一般是沿着本村环绕一周,互不相犯。假如要逾境,应事先向邻村借路,经允许,该村村民则在各自家门口焚香鸣炮。若强行越境,小则争吵,大则斗殴,喜事成凶事。现在社会越来越文明,村与村之间都善于交流和沟通,因出游而吵骂和械斗之事已销声匿迹。

山腰前黄一带的村庄旧时在游朝拜后还举行“送虎”活动。事前由糊纸匠糊一只一尺左右长的纸虎,由一人拿着往乡外跑,后面一人拿着锣用力敲打,一人手拿铳枪,追赶着拿虎的人。这里面有个诀窍,即是拿纸虎的人必须善跑,而追赶之人一定不要追上。这样一直追到村外的某个特定地方,拿虎者将虎焚烧。古代泉港为山岭荒蛮之地,劳动人民以此仪式象征驱避兽类,以求免受侵害,全年健康平安。

元宵

元宵节因其在每年正月(元)的十五夜(宵)举行节俗活动得名,又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挂灯赏灯,故也叫“灯节”、“灯夕”。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据道家说法,正月十五为“上元日”,乃天官大帝生日,天官能赐福;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乃地官大帝的生日,地官能赦罪;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日”,乃水官大帝生日,水官能解厄。此三日合称为“三元”。元宵乃月圆之日,也是思乡团圆之时,故当晚亦有吃汤圆之习俗,有的村落也蒸粿祭祀。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太一地位相当显赫,在五帝之上,所以受到隆盛奉祀。相传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汉文帝是大将周勃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在有关这位汉室皇帝的记载里,正月十五夜并无张灯、放火的内容,真正有记载的是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隋朝时盛行欢度元宵习俗。隋炀帝在位时,“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后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唐朝诗人崔液《上元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王安石也有“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的佳句,可见唐宋元宵赏灯之俗已盛行。《泉州府志》记载“上元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谓之祭春”。泉州元夕闹花灯的盛事,由来久矣。唐时泉州建城,元宵佳节的风俗,遂由中原的士族南迁,而迅速传到泉州来。两宋时代,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参与活动,特别是南宋,据《武林旧事》的描述,临安元宵花灯的来源有:“灯品之多、苏、福为冠。”又据谢肇制所著的《五杂佾》亦云:“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是福建东南濒海的文化古城,海外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工艺美术,百花齐放。且有一批皇族宗亲来此定居,他们手头有的是人民的血汗钱,可供任意挥霍。于是有了大型的以山水为背景的综合性的创作,如在通衢大道高结“鳌山”,设置机关,使人物能动,精巧绝伦。亦有在公共场所搭“馆蓬”,张灯结彩,日夜笙箫,盛极一时。泉港一带如今仍沿泉郡古俗,在“上元节”前后各宫庙张灯,燃大烛巨香。

乞彩。乞彩是指本村宫庙在元宵前后几日的白天,组织彩仪队到前一年家中有生男丁、起厝、进财、结婚或做寿等大喜事的家中讨彩钱。有的村落抬出宫中神像到村内巡行镇境并乞彩,鼓乐前导,旌旗招展。最有趣的节目是众善男信女在大厝埕或宫口燃起火堆,轿夫抬着神轿从火堆中一跃跳过,意即为神像焚身净化,那矫健的身姿利索的动作博得围观者喝彩不断。有的村落则是组织彩旗队、锣鼓队,热热闹闹把宫庙中的彩饼(一个肉馅扁饼,寓意好彩头)、桔子(寓意吉祥)和白花(本地将男丁称为白花枝,寓意添丁)。受乞彩人家就要准备红包和香烟给彩仪队等,有的人家一家有多种喜事,就乞多彩。

乞花。由于方言“灯”和“丁”同音,“添灯”即“添丁”,因此,民间在十五晚上有乞花的习俗。村庄中的宫庙都挂起“走马灯”。“走马灯”又叫“活景灯”,利用空气回流的原理,灯罩上纸剪的人物能对拜,马匹能回旋跑动。有民谚:“钻灯脚,生男芭!”人们聚集在灯下“钻灯脚”,祈求“出丁”得贵子,保佑人丁兴旺。灯罩上预先装有许多纸剪的白花和红花,随着灯的旋转飘落下来。企盼生育的人在灯下等待飘落下来的“花”,捡到后赶快用衣角兜住跑回卧室中,置放在床头。据说这些灯花为注生娘娘所赐,捡到白花的将生男孩,捡到红花的将生女孩。所以到宫庙乞花大多数是新婚和久婚未孕的女人或其亲属。乞到花者如在当年怀孕,生孩子满月时必须到宫内祭拜叩谢。

听香。当日又有听香习俗,即听香者于夜阑人静时在神明前燃三柱香,说明心事,掷筊问方向,然后挟一柱香,循方向走,记住沿途听到的第一句话,再返回掷筊卜问此言是否为神明之意。若是,则据此详细推敲,以卜凶吉。有好恶作剧的,见听香者走来,故意满口不吉利的话,让人索然扫兴;也有成人之美的,好话连篇,令听香者欣欣然。

跳火。“跳火”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夜进行的。是夜,各户都拿出的草堆放在各房头的大埕中,然后点燃,请村中宫庙的神灵、境主上木轿,每尊由四个青年抬着从火堆上跳过,还有些青年以手捧着神灵,跟着佛轿后面跳过。

换香。这习俗是在元宵夜的半夜时分,等“跳火”完毕后才进行。其时由宫头或拜头等民间组织者手捧一个大香炉,炉中插着一些燃着的香条,挨家挨户给人们换香。而各家各户一听到拜头换香到来,立即燃香三根,插在拜头捧着的香炉里,然后在香炉上另拔三根出来插到自己家里的香炉中。

游灯。涂岭、南埔、界山等地的一些村庄元宵节有游灯习俗。正月十五左右,村里择个晴朗无风的夜晚,于傍晚时分沿路鸣锣告知各家。“游灯夜,吃咸粥”,傍晚家家煮咸粥,佐料特别丰富。夜幕降临,各家就举着由一根木板制成的灯架,到村路上集合。按俗规,灯架要男丁来抬。人们把自家灯架的前端,搭在前一家灯架的后端,再用一根木棍竖着贯起。木棍上横钻个孔,穿上大铁钉,灯架就不会滑落。每条灯龙之后又带着锣鼓队,群“龙”荟集,锣鼓喧天,蔚为壮观。

灯架上的彩灯式样繁多:有莲花灯、骰子灯、鼓仔灯、兔仔灯、关刀灯、柑仔灯、狮球灯、船灯、走马灯„„有水晶玻璃制的,有纱布织的,有纸扎的„„一盏盏,一排排,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汇成人间银河!每条灯龙的带头灯都独具匠心,设计个精巧的龙头,青面红须,张牙舞爪,眼珠上还亮着绿灯。灯龙未行,停放在马路上时,大人们就鼓励小孩去穿灯架,然后许愿。据说这时许愿特别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吉时一到,灯队出发了。此际云淡星稀,圆月当头,一条条长龙高昂着头,蜿蜒前行,活灵活现。随行的人不时放起烟花,焰火冲天,灿然如炽,远远看去,好似群龙戏珠,又如神龙吐火。灯队要环绕全村一圈,常常游到深夜。

由于移风易俗,境内许多村庄正月游灯的习俗于解放初废弃。泉港正月游灯的历史,可远溯至宋时,至今已近千年。因以上三镇毗邻的仙游县枫亭镇,明时有七个自然村在枫亭辖内(后由惠安人李恺买归惠安),这一风俗应是由枫亭传入而流行。枫亭宋时便有上元节游灯的记载,据《枫亭志》载,“早期的元宵游灯,是把灯笼、火把扎在长条木板上,由各村和各姓氏的民众各自打着自家的宫、庙号和姓氏,并抬着供奉的菩萨偶像,按规定的‘游路’进行”,“是从正月十五到十七当中挑选一日,每条灯后有锣鼓队,到家后煮点心”。以上内容与现代泉港境内的一些村庄游灯情景大致相同,只是随着灯笼盛行,灯架上绑火把的形式自然被淘汰;另外,抬着菩萨出游的过程放在白天进行。随着时光流逝,枫亭镇的元宵游灯现在已发展成另一番景象,而其相邻的泉港乡村,却承继着千年传统,保存着宋时古韵。

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仍沿袭,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各企事业单位为主,依托文体部门举办戏剧展演、文娱晚会、体育比赛、猜灯谜等活动,赋予元宵节新的内容,又不失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十五元宵灯,十六煞了心”,春节的气氛大致延续到元宵,人们趣称为“愿消”(与元宵方言相同)。热热闹闹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人们又开始重整心态,投入新一年的劳动和工作中。

头牙

泉港敬拜土地公的风俗活动和闽南其它地方一样频繁,每月的初二、十六都须敬拜土地公,俗称“做牙”,一年共计二十二次,遇到润月加做。二月初二土地公的生日,又是一年中第一次做牙,俗称“头福”或“头牙”;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做牙,俗称为“尾牙”。

“做牙”之说又相当于“打牙祭”。所谓“打牙祭”,《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说:“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菜。”整个正月虽有“丰盛的菜肴”,但却算不得“做牙”,要到二月初二才是一年中“做牙”的头一次。头牙的风俗活动较为隆重,按传统惯例,各行业主于晚上办果、酒、香烛、烧贡银以祭神祈福,后请雇佣伙友工匠们聚餐,未得邀请者,就意味着被解雇。

为什么会形成主祭土地公的“做牙”习俗呢?这得追溯到远古农耕时代。在闽地,春天实际上开始于农历仲春二月,在这个月中,寒流退去,草木复苏,播种和插秧等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以祈丰年、祭社神为主题的春社节也就被安排在这个月。由于中国古代又有以重日为节的习尚,所以,二月二实际上很早就被作为春社节。近世,汉族多以二月初二为土地神的诞辰,故春社祭祀“土地公”也就定在二月二。

春社的祭祀对象主要是社神,社神即土地公。社神不止一个,且分有等级。在古代传说中,一国有一国的社神,一邑有一邑的社神,一乡一里也有各自的小社神。就其外延而言,社神是一个集体名词,是各地大小土地公的总称。在民间信仰中,各乡村、各区域甚至各屋舍的地基都有各自的土地公,因而土地公的祭祀非常普遍。尤其以工商之家和乡村为盛,甚至“田头田尾”都有土地公,人们在“土地公生日”都要办备祭品到田头园头祭祀,祈求丰收。村民雇佣木工、泥工、石工等兴建某项工程时,开工之日,备办果品酒肴祭土地公,燃放鞭炮,称为“动工”。施工过程中,户主做牙时不但要备办祭品祀神,晚上还办酒席请工匠。逢年头牙、尾牙尤为隆重,酒席规格视工程规模而定,少者三道菜、多者十二道菜。

古时,家长于此日送子弟入塾受教,学生要到学馆参拜先生,朝拜孔子(或文昌帝君)。新入学的学生,由家长带到学堂,提着一花篮“冰膜”(用糯谷炒的米花),先敬老师,行三鞠躬礼,后把米花分给同学吃。这天,南埔、界山等地有吃“菜饼”的习俗,所谓的菜饼,即是地瓜粉调水,再配以蔬菜、海蛎、花生和小虾米,在锅底铺匀,煎成一块块不规则的饼状,风味独特。这天夜里,山腰前黄等地的村庄有“打春水”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都拿着一面锣,从村头沿大路一直敲打到村尾为止,返回时绝不得敲响锣。这仪式应与古时的春社节有关,以此祈求春季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好。

清明

清明节为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农历中标志着重要的时序更替,是我国民间旧时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这个节的时间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清明”名称的来由,《岁时百问》解释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此节是溯源追本的节日,其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俗话说“清明无回家无祖”,所以外出的人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旧时旅居海外侨胞,清明、七月半和年兜(除夕)这三个节日会汇寄资费,让亲人备办节日所需。

祭祀。是日正午,照例须祭祀祖先。家祭一般在祖厝或在自家厅堂的祖先神位前摆上米饭、荤素五味,焚香点烛,烧金放炮,磕头祭拜。如属大宗望族,还会在祠堂或家庙举行“春祭”仪式,由值年户主预备祭品,以齿为序,敬拜列祖列宗。这天也是宗族集会商议族内一年大事之良好时机。

饮食。旧时这日要吃嫩饼。在祭祀的菜肴中,必备有“嫩饼”所需的部分配料,祭祀礼毕,把各种配料(有红萝卜丝、绿豆芽、碗豆、煎蛋、豆腐条炒蒜、肉丁、花生末等)一齐倒入锅中拌和加热,然后摊开用面粉烙成的薄饼皮,抹上辣酱、甜浆,包上菜肴,然后人手一卷,双手捧起,细嚼慢咽,别有风味。嫩饼,又叫嫩饼菜、薄饼,实际上就是春饼,古人也叫春盘。在方言中,“春”与“剩”谐音,是个吉祥的字眼,表示“年年有剩余”。这种合菜,正是唐宋诗所说的“青蒿黄韭簇春盘”,是唐宋饮食文化的遗风,由于花工费料,如今渐渐没人去做。倒是南埔、界山等地这日煎“菜饼”作主食,这或许是旧时嫩饼菜的一种演变或替代吧。

旧时清明还有蒸清明粿、什虾圆的风俗。清明粿又名“脚目粿”,农村以初收的新麦炒后磨细,伴上糖,搓成如拳头一样大的圆形,里面包上糯米粉或碗豆,外面裹着叶子。根据《泉州府志》记载,古时有以鼠曲草和米粉为皮绿豆为馅做成的叫“鼠曲粿”。以上两种做法在泉港已鲜见,南埔、界山一带则以炊清明龟和米粿替代。什虾圆至今还有人家沿袭,其做法是:以淀粉、豆腐、海鲜、肥肉再配以葱头、生姜等物混合捣成一堆,再揉成一粒一粒的放到沸腾的水中煮,浮于水面即熟,味道极佳。

扫墓。旧时中午吃完“润饼菜”,一家人除老病及婴孩外,都一起参加扫墓,泉港一带如今有的人家在早饭过后就开始扫墓。各家各户带上果合、香、金纸、烛、鞭炮和一大迭纸钱,此外还有人带上毛笔、朱漆。到了墓地,先把墓地周围杂草锄净,清理墓埕。有的用红笔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号描红,有的焚香点烛,摆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欢在墓上献纸钱。传统的纸钱有红和白两种,宽约三四厘米,长约十二厘米,用波纹状的钢錾在中间錾出三四行波纹状的曲线。纸钱以三张为单位,一张红纸钱在上,两张白纸钱在下,分迭压在墓茔、两侧墓手和后土之上,红的意在庆祝节日,白的意在寄托哀思。近年来,纸钱不再局限于单调的红白两色,纸页也仿造金融纸币印制,从而形成一种时尚。纸钱献毕,儿孙们便在祖先墓前跪拜行礼,之后烧金纸和燃放鞭炮。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重大风俗。古时扫墓的日期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大多在清明前一二天的寒食节进行。后来,寒食节扫墓逐渐改在清明节,寒食节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虽说清明节扫墓可前伸十日后延八日,但一般都争取在当日扫墓,即使在外地者也尽量赶回来。近年来公职人员因清明节不放假,只得在当周的周末回乡扫墓。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清明,各单位也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

二、夏季节俗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寺内称“浴佛节”,俗称“佛诞节”。据旧方志的有关记载,每逢此节到来之前,寺僧们要于四月初一沿门唱梵曲化缘,名曰“洗太子”(佛陀原为印度某一小国的王子)。至初八这一天,寺院举行“浴佛法会”,全寺僧侣和信徒们要用香汤为佛像洗浴,作为佛诞生的纪念。民间无子者,可用薄饼供九子母以乞子。

关于佛生日的习俗,在泉州许多县城和城区中已渐渐湮失,而泉港为新开发区域,尚存此俗。主要事项是各寺庵和在家修行者诵经奉祀,举行佛事活动,邻近善男信女亦到寺内以果合礼佛,并烧贡金纸银,放鞭炮,祈求佛主庇佑。

泉州佛教在宋时已蓬勃发展,南宋大儒朱熹著名的联句“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可证。北宋之初,泉州奏僧尼未度者四千,已度者万数,其后因宋王朝滥卖度牒度僧,僧尼队伍迅速膨胀,可见朱熹之对联绝非空泛。古代泉州佛教如此兴盛,自然会在岁时节日民俗上有所体现,浴佛节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节日,但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

泉港一些乡村世代相袭认为,这一天佛主会出示一些自然现象来预告收成,如清晨放牛出栏,牛如果哞哞叫,则预示早稻收获时节会多雨,要注意稻草腐烂;如果当天下雨,则预示今年果树收成不佳,百果荒芜。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纪念屈原。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愤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人们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每年这一天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唐代文秀《端午》有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吴越百姓早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龙舟与古代吴越龙的图腾的关系尤深。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以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风。

四、恶日。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五月天气多雨,地气潮湿,热冷交差,蚊虫繁多,恶病瘟疫时常泛滥成灾。旧时医疗、文化水平低下,人们未能正确认识看待,认为“五”与“误”谐音是恶兆的日子,就举行礼仪希望能避免灾祸,逢凶化吉。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五、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可见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以上诸说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高尚,人们多愿意把这一节日归之纪念他。泉港过端午主要有以下几项习俗:

插榕插艾。俗称“插榕插艾,脚手经用(经得起用,意为身体强健)”。《荆楚岁时记》中有五月初五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之记载,古人所以用艾禳毒气,是对艾叶药性的认识有关。《名医别录》说“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而菖蒲则在《本草纲目》中称为“水剑”。《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草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过去端午节用于祛毒邪之草木有榴花、蒜头、龙舟草,与艾、菖蒲合数为五,称之为“天中五端”。由上述记载而知,古时人们在家门顶悬挂菖蒲和艾叶是为了驱毒避邪。泉港百姓在门窗上“插榕插艾”,是由此沿继而来的。

关于插榕插艾风俗,泉港民间还流传一个故事。早时,沿海一带经常遭受海盗登岸抢掠洗劫,有一海盗小头目为报答昔日曾有救命之恩的卖水缸商贩,暗中告诫他在五月初五全家人不得外出,并在门窗上插榕枝艾叶,又交待其它海盗此日入乡抢劫若见门窗有插榕艾的人家不得骚扰。是日,全村除卖水缸者外,全部遭劫。后来人们发现他的门窗上插有榕枝艾叶,便认为此物可起庇护作用,过后每年五月初五,大家仿效插榕艾以保平安。

饮食。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当地主要有烧肉粽和碱水粽两种。制作烧肉粽颇费一番心思,其主料有糯米、五花肉、香菇、干栗子、咸蛋黄、虾米等,再配以红葱头、酱油、胡椒粉、五香粉、精盐等调料。先将糯米洗净,泡水六小时以上再沥干水分,粽叶洗净备用。其次将香菇泡浸后切成小块,干栗子泡水除去外膜煮松,虾米泡水,以上全沥干水分备用。然后将五花肉切成块,加油入锅拌炒,调入酱油、胡椒粉、五香粉炒香,再投入香菇及栗子,煮至稍入味盛出备用。接着净锅烧热后下油爆香红葱头,待酥黄后倒入糯米拌炒并加少许调味料炒匀。最后取两张粽叶折成三角形,包入糯米及所有原料,上面再盖上一层糯米,用棉绳绑好,放入大锅中,水要盖过粽子,用中火煮约一个时辰即可捞出。烧肉粽清香糯烂,风味特佳,冷吃热吃均可(热吃比较容易消化)。碱水粽制作较为简易,乃以糯米加一部分日常食用米,淘洗后浸在碱水中,再以粽叶和棉线扎成菱形块状,放入锅中煮熟,置凉后可存放多日,剥去粽叶蘸砂糖水食用,甚为清凉爽口。现在每到端午节前,许多小吃店、商店都在卖粽子,酒店也可以打包外带,嫌自做太麻烦的人家,就到街上买。

除了吃粽子的习俗外,后龙、峰尾、南埔、界山等地还有用牡荆、石榴叶、菖蒲、艾草、龙舟草等加水合成“午时水”煮鸡蛋吃,全家老少,人手一个。“午时水”亦可浴身,这样既可洁身,在盛夏日不生痱子,又可祛邪。当日泉港地区又有蒸磨糕和煎麦饼祭祀祖先的习俗。磨糕是以米碾成粉,伴以白糖,再用粿模印成鱼、桃等各种形状,放在蒸笼里蒸熟。麦饼是以小麦辗成粉,配以红糖或白糖调水,用油烙成掌面大小一种薄饼。以上是麦饼的甜式制法,还有一种咸饼,要配以豆芽菜、韭菜、小白虾或海蛎油煎而成,较费功夫。古代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梅雨天,是天漏了,便制以麦饼补天。

雄黄驱邪。端午节还有用雄黄的习俗,雄黄具有驱邪的功效,《本草纲目》记,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温、杀虫、祛疾功效。古人以雄黄辟病邪,正是对雄黄药性的认识。上个世纪末尚有人家用黄纸染浸雄黄水,贴在门扇上,有的人家还用少量雄黄浸入酒瓶里,加入少许朱砂,用毛笔在孩子脸上划“王”字,点抹于手心、脚心,以示驱凶煞保平安,雄黄之俗今已鲜见。

送节。俗语说:“手里抱孩儿,忆着父母时。”做了母亲的女人在每年端午节、中秋节、年兜备面线或米粉、猪脚或鲜鱼、鸡蛋等物回娘家赠送父母,名曰“送节”,直至父母去世才停止,表示不忘养育之恩。第一次回娘家送节,必须办盘担,内有猪脚、米粉、面线等数十斤,还有酪花、寿桃若干,但娘家父母只能“看盘”,不能收下,或只收下酪花、寿桃。现代人们简化礼俗,直接包等价的“红包”,让老人家爱吃啥买啥。端午节孩儿胸前的鸡蛋袋是送节时外婆回送的礼物,袋中装有鸡蛋、桃仔、五色线,寓意吃鸡蛋去壳祛灾,桃仔代表桃枝镇煞,五色线乃是旧时闽越之地龙的崇拜的遗风。

赛龙舟。本地最出名的是南埔镇沙格澳海域龙舟竞渡,已沿袭六百多年的历史。自泉港区成立后,区、镇二级也参与组织,广邀全区各队能手参与,场面愈发壮观。首先在北管悠扬的乐曲声及轰鸣的爆竹声中,供奉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慈宫里的妈祖等塑像先后被抬请出宫,开始为时两个小时的巡游,为赛龙舟活动拉开序幕。各参加竞渡的龙舟船头雕饰成龙头形状,船尾雕饰成龙尾形状,并于船舷处彩绘龙纹图案,酷似蛟龙出水。龙舟装饰的图案有红、白、蓝、黄、青五色,唯黑色不用。竞渡比赛通常在海水进潮时的下午一二时开始,竞渡过程中,舟首一人擂鼓或击锣,舟尾一人掌舵,一二十名划手分坐两侧,奋力划桨。比赛一般要进行两三日。俗语道:“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比赛之时观者群集,船上鼓锣之声不绝,岸上喝彩之声不断,场面煞是壮观。

三、秋季节俗

七夕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娘妈是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保护神,深受天下母亲敬仰。在泉港,已婚夫妇如头胎育男,妻子娘家要送木制“娘妈架”,安装在卧房中的“床头巷(置便桶之处),奉祀七娘妈,祈求娘妈的保佑。七娘妈架边上贴着对联:“娘是房中母,妈为世间人。”到了儿女全部成人立家后,才举行“送娘妈”仪式,不必在房中再敬奉了。家中孩子尚未成人,须于七夕日中午时分,在家门口备办“糖豆”(也称炒豆,由花生米、黄豆炒熟拌蔗糖成块)、菜肴,另加花粉、胭脂、香粉等物供奉祭拜七娘妈,祈祝孩儿万事平安,健康生长。涂岭镇的村民当日还有煮糖粿供奉灶君之俗。糖粿是以水拌糯米粉搓成丸,在水中煮熟,捞起撒上糖即成。

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主要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编织云锦天衣的织女聪明伶俐,受到妇女的崇拜,纷纷向之乞巧,于是乞巧与七夕联系形成风俗。到了七夕的晚上,供瓜果、针线等物于庭中,向七娘妈祈求灵巧聪明,此叫“乞巧”。

在星光灿烂的夏季夜空,天河的北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星座,那是织女星,南面成一直线的三颗星则是牛郎星座,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仙女织女偷偷下凡与穷苦的牛郎结为夫妻,并生育一男一女,后王母娘娘派遣天将拘拿织女,牛郎挑着一双儿女踏乘牛皮腾空直追。王母娘娘见牛郎即将追上织女,用金簪划出一道天河,从此牛郎织女两相隔。当地民谚道:牛郎直直甩(一横),织女三角拐。牛郎因为挑着子女,所以三颗星形成一线,织女在对岸冲着子女伸出双手,所以织女星座是一个三角形。

后来天帝怜惜织女,准许他们七日相会一次,但喜鹊“报错喜”,报成了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人们在七夕大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让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牛郎会织女时,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每逢七夕这天常下小雨,人们则谓之是牛郎织女喜相会、惜别时的泪水。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秃顶,人们认为是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踩踏所致。

由于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说的也是仙女与凡夫相恋的坎坷历程,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把天帝的孙女织女提了一辈,说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并尊称为“七娘妈”。谚云:“七月初七七娘生。”可见民间是把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是日要举行祈福活动,称“做七娘妈生”。七夕中午,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轿七乘,看来,热情好客的人们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了。至于供品以“七”为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数的思维模式有关,即“数七”为阳数之一,是吉样之数。如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需取菜果七样做羹,名七宝羹。七月初七为“重七”,亦是吉日,把织女演化为七娘妈,可能也与“数七”有关。

七夕是个悲喜交集的日子,人们却把它演化为织女的诞辰,并举行相应的祈祷活动,这就大大地冲淡了“七夕”节原来所具有的悲剧气氛。人们还把原为玉帝孙女的织女演化成玉帝的第七个女儿,谚云“父母疼尾仔”,这就缩短了天帝与织女之间的感情距离。天帝为使女儿不因婚后悲伤而荒废织锦手艺,愿意让她每七日与牛郎相会一次,尚不为绝情。喜鹊虽有报错喜的过失,但它那种将功补过、任劳任怨的精神,也确实令人感动。这些故事情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庸”的儒家伦理思想。

公历三月八日为现代的一个国际性妇女节日,而七夕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的属于妇女的节日。但这两个节日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而“七夕”乞巧,则曲折地反映了旧中国的妇女们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可悲地位,她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巧”一些,是为了更能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但“七夕”节使在封建礼教下的妇女们堂皇地通过“过节”的形式,表露心中深藏的美好愿望,渲泄心中积郁的种种情思,从一定意义上体现出我国民俗文化对女性关心和同情的一面。

在界山、南埔一带,还有“送炒豆”的习俗。居丧守孝人家因怀着哀思,不做甜食,其已嫁女儿则要在七夕前几日或当日,将已炒好的糖豆送到娘家,一是表示感念娘家的养育之恩,二是劝慰娘家人消减哀伤。娘家则要送面线、白壳、姜、龙眼、红枣、红布、筷子、纸春花等作为回礼,祝福女儿家庭旺盛、子孙繁衍不息。其它亲戚也送米或炊粉等给守孝人家,守孝人家如上一一回礼。经常走动的邻里也会在七夕当日送一碗炒豆给他们,以尽邻里情谊。因七夕送炒豆之俗与居丧有关,故这段时间无丧事的亲戚之间忌无故相访,更讳赠送物品。

中元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早在汉代之前,中国道家就有“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七月十五乃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生日,又是其下凡考察人间善恶之期,故要举行祭拜仪式。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传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与中国传统的孝道精神和祖先崇拜不谋而合。经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中心的佛教盂兰盆会与中元节合而为一,并逐渐取而代之,形成“普度”习俗。“普度”原是佛教的术语,意为广施法力,使众生遍得解脱。

关于普度的来历,民间则传说中元节阴间鬼门大开,所有鬼魂全从阴间出来,人们就要祭祖祀鬼和超度孤魂野鬼,七月故又名“鬼月”。乾隆版《泉州府志》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会,俗名普度。南国风俗,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早期普度,各村是同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因常常发生宗族纠纷甚至引发村落械斗,经协商议定,各街衢巷里和村落轮流普度。

泉港境内普度,要在主日前备置鱼、肉、鸡、鸭,还要蒸粿、缚粽等。清嘉庆《惠安县志》云:“七月望日,中元节,有事先祖。”境内当日除了祭祀祖先外,还要将供品摆在家门口或祠堂布施,甚至将家中凡装粮食和贮水的器具全都打开,好让鬼魂饕餮一顿,黄昏时烧纸钱放花炮欢送。当月大约从初一到三十,各乡村皆有自己的普度日。以涂岭的普度习俗为例,当地流传这样的俗语:“十三站鹤,十四撞走(忙着备办过节的物品),十五做节(即祭祀祖先),十六吃碗底(吃十五日剩余的菜肴),十七炊糕,十八缚粽,十九忙趟趟(超度鬼神,并摆宴请客),二十分粿粽。”站鹤的“鹤”是草绑或木制的,外用彩纸包里,绑在长竿顶端,立在村子中央,此俗有镇邪之意。

由于各村普度日不一,亲朋好友轮流宴请,请客之日从黄昏直吃到半夜,饭饱酒醉方休。俗话说:“普度普十五,粿粽担无路。”意思是人们纷纷把粿(白糕或米龟)和粽子馈赠给亲友,一直挑到没有路为止,表明以粿粽赠人的风俗之盛。现较少有人缚粽子,主要是做“九层粿”。九层粿是一种用米和花生碾成粉蒸成的咸粿,在蒸笼里蒸熟之后,自上而下会形成鲜明的薄层,因最多可成九层而得名。

有的村庄偶尔会在普度期间请戏班子来演戏,以示隆重。普度戏大都是请木偶剧团或打城戏团来演出。打城戏是道士或和尚演的超度亡灵的故事。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其方式是一道士与一象征着亡灵的女子对着说唱,这种仪式也叫“打桌头城”。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演员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在广场表演。之后又发展为舞台戏剧,其表演科步、身段、曲调等,既吸取提线木偶的表演艺术,又吸收梨园戏技艺和京剧的武技,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地方戏曲。演出的木偶戏又称“嘉礼戏”,演的基本上是鬼怪剧目,主要有《目连救母》、《西游记》、《封神榜》等。普度戏往往接连三五日。农村没有路灯,也没有文化广场,在夜间演鬼戏特别的阴森,因为每户家中离戏台都有一段路,有的还常常要经过一片沙沙作响树林,或一条淙淙流动的溪河,或久废无人的祖厝,受剧情的熏染,胆小者走夜路很容易受到惊吓,所以大人一般不允许小孩去看普度戏。

沿海的村庄也有将普度称为水普,重在超度海难中的鬼魂。有些村庄有单普与双普之分,单普是各家各户在家门口普度众魂,双普即集体以寺庙或祠堂为中心举行普度仪式。本地的“七月半”是属于单普的类型,各家在自家门口置供品拜祭,并撒饭在地上让无祀之鬼抢吃,希望别来相缠。双普大多安排在十月十五,沿海各村隆重做水普。因道家认为当日为“下元日”,是水官大帝的生日,水官大帝能解厄。当日普度诸事象与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境内分日轮流普度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族间和村落间的纠纷,但又产生了竞尚奢侈、酗酒滋事、聚众赌博等陋习。不同铺境和村落之间竞相攀比,看谁的客人多,谁办得酒席丰盛,谁演戏的台数多,谁祭神典礼隆重。因此,每家要摆下数十桌甚至上百桌宴席,铺张浪费极为惊人。而一些人忙于赴宴,今天这一乡,明日那一村,你吃我家的,我吃你家的,吃来吃去,宴饮经旬,既伤害肠胃,又耽误生产,更是浪费钱财,弊端多多。一九四九年之后,在政府的引导下,普度之风大为收敛,普度风俗益发简易,宴客也不再如以往铺张。

农村七月半还有拜“田头公”的习俗,农户在田头敬奉牲礼、菜饭,边祭边念“田头土地公、田尾番薯王”,意在祈求五谷丰登。

中秋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境内叫“栽秋”,俗称团圆节,是出嫁的女儿回家送节的三个节日(端午、中秋、除夕)之一。此日女儿女婿回娘家送节亦称“送秋”。节前,外出亲人都返家团聚;当日晚餐,家家户户加菜,一些地区刻意吃炒米粉、芋头,涂岭等地民众当日有蒸米粿之俗。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买中秋饼吃的风气也越来越盛行。

“中秋节”的起源与月神崇拜有关。古时中秋夜,各家朝月出的方向张挂木刻版印的“月光神妈”(也叫“月光纸”),设下供案,等月亮出来,便燃香烧纸恭祀“太阳星主月亮菩萨”。祀时,妇女儿童先拜,然后男人再拜。拜后,焚烧“月光神妈”,撒供,全家在月下享用祭品。此俗现已失传,已演化成为孩儿们祈安和对王母娘娘及诸夫人娘妈平时保护孩儿恩德的回敬节日,家中有男孩届十六岁要举行“做大分”仪式。

当夜也吃“中秋月饼”,月饼也叫“团圆饼”,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望。据民间的传说,中秋月饼源于元末人民反抗元朝的专制统治,当时汉人要三家养一元兵,元兵先称体重寄养于汉人家,体重如有下降或侍候稍有不周,就要遭官府的笞打和辱駡,大家忍无可忍,于中秋节这天以饼馅里密藏纸条约定时间发动起义,杀死所养的元兵,今民间有云“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所指即此也。

相传过去有八月中秋用番薯、芋头祀土地神的习俗,隆重程度与二月初二相差无几,但缘由不同。据传,土地公和土地婆在讨论世间万物时,土地公主张让天下五谷丰登、六畜旺盛,人人丰衣足食。土地婆却说,如果家家都富足了,将来女儿出嫁,谁来替我们抬轿子?因此土地婆主张天下富的富上天,穷的无寸地。土地公认为这样太苛刻,民以食为先,还是赐给穷人蕃薯、芋头半年粮,人们感其恩德,就在番薯、芋头收成之时即中秋节祭祀土地公。

第二篇: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

游神,年例,廉江白戏,舞鹰雄,安铺八音,红橙节等。年例是南部讲白话的地区才有,所谓年例,亦即某个人家过年时节大摆宴席,请四方亲朋好友就餐,与办喜事类似,就算不认识主人也可入座就食。

而“游神”就是全廉江皆有。所谓“游神”,就是过年时节某个村将其土地神“请”出,装上轿,青壮抬轿舞狮、小儿手执旌旗尾随,似军队出征状,舞狮先行,敲锣打鼓,穿村过巷而游,有些村乔装打扮,而有些村则平衣而游。所到之处,挨家挨户而停,各户为祈求土地神保佑,事先准备鸡鸭酒食、红包等祭拜,“神”到时,在门口打鼓敲锣、舞狮晃轿,末时,舞狮人舞狮上跃而“吞”红包,并烧炮而庆。各村有各村的“游神”日子,有些村小而不够人力不够规模就不游,一般不超过正月十五,一般村庄只游一天,“游神”之前的几个夜晚在土地庙里打鼓,称之为“屯兵”。过户门前晃轿时,由于轿重心高,抬桥者步伐不协调,以及自受到来自他人的摇力,显得那轿不受自己控制,越晃越摇,看似要倒的样子,传统的观念里带上迷信色彩认为那是“阿公”(或“老爷”,亦即土地神)在吃门前的祭拜品时因太过好吃而多吃多饮,导致“老爷”喝醉酒太过兴奋以至于轿不能停,认为那户人家今年有福了。近年来某些村观念更新,不再追捧晃轿戏,不再认为神是一定要人来抬方能显示对神的尊重,改用车将土地神装上代替人力轿,所到门户,不再晃轿,途中游荡又方便快捷,值得提倡。

以前过年气氛浓厚,大家游神热情高,很多青少年参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外出务工人员多是初六七就到珠三角返工,初六七之后的游神显得清冷寂寥,皆是一些中小学生当主角,特别是十三、十四左右的游神,几乎全是小男孩。

市政府自2003年举办“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以来,每年一次,直至2009年,2010年后改为家电家具博览会,这也成了廉江人的盛会,是每年廉江人齐聚城区的欢乐日子。

万人席地就餐,气势宏伟,场面壮观。

廉江良垌镇崇山、篁竹、新华、洪村等村庄有13条肖姓村落,散布在镇的西南处,这里素有集体吃年例饭贺节的传统习

俗。

今年正月十四年例“万人宴”,由崇山村民筹款主办。宴会设在新华圩春蕾小学大操场草坪,面积约5000平方。560多张粉红塑料布当餐桌,摆放在草坪上,而就餐者则是席地而坐。

虽是简单的五菜一汤农家菜,但操办万人用餐,就不容易了,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又在简陋的环境下进行,况且是个小村子还受经济制约。但他们不负众望,成功举办了“万人宴”,实不简单。他们组织了300名厨房工,分管掌锅、刀切、洗菜、配料、各尽其责;组织250名服务员,设12个组,布置场地、端盘上菜、安排入席、维护秩序、监督卫生,各尽职守。这550人全都是村民。年例饭,共杀了8头大肥猪,耗大米1200公斤、花生油200公斤、光鸡150公斤、咸鱼550公斤、各类蔬菜2000公斤;架设牛二锅烧柴炉灶25个;借来大水缸87个,装水、装烧好的汤和炒好的菜;用96个大箩筐装饭。他们从凌晨2时忙到下午5时多,工作量庞大惊人,但进行得有条有理,并按原定计划就绪。

下午6时多,各村巡游结束,礼炮响后,操场四周亮起探照灯,近万人像潮水般入席。大家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畅饮甘醇的土制米酒,齐声赞美年例饭菜办得出色完满。

听友人说,廉江良垌镇正月十四的年例有个“万人宴”,场面壮观,热闹非凡。于是8日下午与十八位友人分乘两辆面包车前去见识一下。

今年的万人宴是在良垌镇崇山村春蕾小学的大操场上进行。我们的车刚停好,就有一位大哥朝我们这群人走来,既不问我们是从哪里来,也没问是否有亲戚朋友或熟人在,就引我们一行人到操场去。

如此壮观震撼的宴会场面我们还是首次遇到,真是意料不到。只见操场上老人、年轻人、小孩密密麻麻地分成一桌桌,每桌不少于10人,把餐桌围得热热闹闹的,问候声、笑声、打闹声响个不停。我们初步估计一下,参加此宴会的人不少于六七千人!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半左右,在笔者拍照之时,还有不少人从四面八方往操场走来。

据村里的一位肖姓老伯介绍,农历十四是该镇的年例,这时候各村子会搞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如唱大戏、舞狮、烧炮仗、吃大围宴等,宴请全村人以及村外的亲朋好友相聚一起来庆贺。从十二年前开始,各个村轮流做庄办大围宴,不管是本村人或外村人,也不管是熟人或是陌生人,凡是来客一律欢迎参加宴会,借以此广交朋友。大围宴的资金通常由村里外出做生意的老板捐资大部分,其余的由村委会垫付。去年大围宴的资金是由一位老板全额资助,花费了26万元,办了超过一千桌的大围宴,菜式丰盛,有鸡、有鱼、有虾,来人超过一万人,为历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一次。今年轮到崇山村做庄,由于受金融海啸的影响,资金的来源紧张,按每人10块凑份的,菜式也较为简单。

第三篇:俄罗斯风俗民情

俄罗斯风俗民情

一、称呼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

在称呼方面,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

1、对16岁以下的儿童;

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

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

二、“面包和盐”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俄罗斯人捧出 “面包和盐”,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面包上放一小纸包盐,是向客人表示最高敬意和最热烈欢迎的方式。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三、亲吻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四、餐饮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现代俄罗斯菜肴通常多由小吃冷盘和三道大菜组成。第一道菜为汤类,第二道菜多为鱼类、肉类和面包、面条、通心粉等面食,最后一道菜是甜食。

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

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此外,他们还喜欢喝一种叫“克瓦斯”的饮料。用餐之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吃西餐,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久时才把刀放下。举杯饮酒请用右手。嚼东西时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

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应邀做客时,进屋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问好。在主人家里,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身旁的旁的妇女。

在服务性场所,如饭馆里,一般给小费,也叫荼钱。可以付的时候酌量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俄罗斯民族饮食特点:

酸: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是酸的。

冷:午餐时多数是冷盘。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 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都凉吃。冷饮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汤:午餐必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天还有冰汤。“红菜汤”是一道有名的风味。酒:俄罗斯人喝啤酒用以佐餐,爱饮烈性酒,特别是伏特加,酒量一般都很大。对中国烈性酒也有兴趣,不爱喝葡萄酒。

荼:喝红荼,加柠檬片和糖。倒荼时,先从荼壶里倒出一些酽荼,然后用水冲淡。主食: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以此为待客的食品。粥是各种麦子煮的,或者用荞麦煮。荞麦粥里往往放有鸡蛋、洋葱、蘑菇、原汗汤、鸡肉 或别的肉类。

副食:主要爱吃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

蔬菜:黄瓜、西红柿、土豆、萝卜、生菜和洋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五、套娃: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象征

俄罗斯套娃(матрёшка或матрешка)是俄罗斯特产木制玩具,工艺品。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木质的俄罗斯套娃源自于古老的俄罗斯。犹如中国的唐三彩、瓷器一样,因其造型质朴自然可爱,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而闻名于世,是旅俄人士之首先旅游纪念品。俄罗斯套娃,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桦木、椴木等精制而成。大的套小的,小的套更小的,最少的有三层、五层、七层、十层至六十层,甚至更多。俄语称为“玛特廖什卡”,现在的套娃继承了传统的可爱的小女孩和农妇的形象,后来也有用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做的,又出现了新的创意,如政界名流、各界艺人、著名建筑、民间故事等等。近些年来,戈尔巴乔夫的形象也被做成套娃娃,后来发展到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斯大林甚至列宁也成为套娃娃的形象。所谓套娃,就是娃娃套娃娃,一个套一个,外面的大,里面的小,最大的有一尺多高,最小的像黄豆粒一样大。一般是7-8个娃娃为一套,最少的有3个,最多的有30来个。有的套娃从里到外,从大到小,每个图案都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有的一套里外娃娃的图案可谓百花齐放,绝对看不到重样。

俄罗斯套娃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还是俄罗斯文化的沉淀。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纯真善良的民族,在旧时俄罗斯农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妇女的名字。学者们认为,这两个名字中含有拉丁词根“matr”,意思就是母亲。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户农民家庭里的母亲,通常是一个健壮能干、略有些肥胖生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于是套娃(matryoshka)就自然而然成了精雕细刻、色彩鲜亮的木娃娃们的名字了。

六、习俗禁忌

俄罗斯人有些习惯值得注意,否则在交往中会使对方产生不愉快。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切忌不要问及对方的年龄,尤其不能对女性提及这一问题。有时确有所需,则必须以委婉的方式提问,如:请问您的出生年月?一般情况下,可以向孩子提出“你今年多大了?”的问题,但目的不在于想知道孩子多大,而是引出话题,让孩子注意到你在关心他并与他交谈。俄罗斯人通常不喜欢人家问他工资多少,收入如何,也不喜欢谈论他的职业等方面的话题。俄罗斯人同情弱者、失意者和病人,会在交谈中主动关心谈话者的病情,热情提供医疗信息和其他方面的帮助。

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

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

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俄罗斯人主张“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们也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在公共场合里,男士往往自觉地充当“护花使者”。不尊重妇女,到处都会遭以白眼。俄罗斯人忌讳的话题有: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问题。

除了对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外,了解一点俄罗斯人的心理、性格,会有助于与俄罗斯人的交往。

俄罗斯人聚会时,常常谈论严肃沉重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是涉及政治、文学、电影等等,不宜谈论饮食,很少谈论天气。俄罗斯人喜欢谈孩子,家庭事务,在谈到子女成绩时会很自豪。俄罗斯人一般不随身携带亲属的照片,不把照片摆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适时恰当地讲一些恭维对方的话,会起到加深交往的作用。对俄罗斯妇女可多讲一些恭维的赞美之言,如赞美她的新裙子,发型、首饰等;对俄罗斯男子则尽量少言恭维之辞。应当注意,在讲恭维话时,不要太严肃,应带着微笑,似在开玩笑,以免使听者感到窘迫。最典型的恭维话常常在对方休假归来时说起,常说,“变得更漂亮了、晒得更健康了、气色不错”等等。对俄罗斯的男人则多赞美他的气质,工作能力等方面。

在俄罗斯不流行赞美住房、居室和市内装修。俄罗斯人以自家拥有丰富的藏书、油画而自豪,前往俄罗斯人家作客,可夸奖主人藏书之丰,对家具、地毯、吊灯等则不必有过多的溢美之辞,否则显得市民气过重。

俄罗斯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你随处都可以看到利用分分秒秒认真读书的俄罗斯人。因此,有人称,美国因电脑而强盛,俄罗斯的强大则因其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俄罗斯人聪明智慧,富有想象力,但同时又僵化,有惰性,不善于从事实际性的工作;俄罗斯人性格开朗、豪爽,又富有韧性、耐力,但俄罗斯人随意性强,时间观念差。这些矛盾的特征你可以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体会。

第四篇:柯尔克孜族民情风俗

柯尔克孜族民情风俗

柯尔克孜族在喀什分布在塔什库尔干、疏附、疏勒、莎车、叶城、英吉沙等地。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或“草原人”等说法。柯尔克孜的先民,最初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唐朝时称“黠戛斯”。公元840年,一部分黠戛斯人随着回鹘人西迁到了新疆。

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他们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尔克孜男子常戴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的皮帽或毡帽,内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羊皮或蓝、黑色棉布做成的长“袷袢”,腰束皮带,并佩带小刀。女子喜穿缀有银扣的对襟上衣,下穿多褶长裙或下端带皱裥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姑娘们普遍喜好红色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水獭皮帽。妇女多披白色头巾,穿绣有花纹的高筒皮靴。未婚姑娘喜扎许多小辫,婚后改扎双辫。妇女喜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主要为奶子、奶皮、奶油、酸奶、奶饴等奶制品和牛、羊、马、骆驼等肉类,辅以面食、蔬菜。喜喝茯茶。

柯尔克孜族牧民多住圆形毡房,顶部开天窗。夏季多住在草原及河流附近,冬季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群众多住方形平顶土房,房子周围种有瓜果、蔬菜。

柯尔克孜族十分好客和注重礼节。路上相见,互相问候,家里来客,热情款待。迁居时,邻居们也要互相设宴招待。

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丰富,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是一部古代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乐器有10多种,以三弦琴“库姆孜”最为人民喜爱。传统的工艺美术——刺绣、擀毡、雕刻、织花等也别具特色。文娱活动丰富多彩,除唱歌、跳舞、说故事外,有刁羊、赛马、摔跤、马上拉力、拔河等。“姑娘追”是柯尔克孜人民喜爱的一种马上运动,也是青年男女表白爱情的一种特殊方式,通常在喜庆丰收、举行婚礼、欢庆集会时举行。开始时将参加运动的人员分成两部,然后一方出男,一方出女,男女骑马同往指定地点。一路上男方可向女方逗趣、说俏皮话,女方不能表示反对。返程时男方必须纵马急驰,女方紧追不舍,追上后女方可举鞭抽打,男方不得抗拒。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除肉孜节、古尔邦节外,还有“诺若孜节”、“冬希曼节”等。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一般由祖孙三代的直系亲属组成。已婚儿子多不分居,父亲死后才分家。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直系亲属5~7代以内不能通婚。新中国成立前,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现在自由恋爱较为普遍。婚礼在女家举行,还要进行刁羊、赛马、角力等娱乐活动。

柯尔克孜族在禁忌、丧葬方面,与维吾尔族大同小异。

第五篇:唐山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

唐山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

唐山市,1984年10月获国务院批准,成为河北省域中心城市、中国地级市。因市区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唐朝时,李世民两次东征,均屯兵现在市区的大城山,山赐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唐山是一座沿海现代化大城市。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部为著名的唐山湾),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极其重要的走廊。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之一。唐山具有民族融合的文化,元朝,这里的官员是蒙族人、波斯人。清朝,这里的官员是满族人。所以这里风俗、民情都很独特。

一、唐山风俗

唐山的风俗习惯主要表现在重大节庆日期间,主要有: 春节:在民间习俗中,春节是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在农村,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阶段。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相传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善恶。过去有“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谣,人们用糖瓜祭灶神,为的是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粘住灶君的嘴,免得在玉皇面前讲人间的坏话。还要供上黑豆、甘草和一碗水,以祭灶君所骑之马。灶上对联大都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一种迷信。在生产力和科学都不发达的年代,灶王便成了农民崇拜的对象。建国后,祭灶的习俗已经逐渐断绝。人们在这天都要“扫房”(也有的地方在二十四扫房),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这天早饭后,人们把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彻底清扫一遍,家具、衣服洗涤一新,干干净净的迎接春节。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近些年来,鞭炮、烟花工艺更臻精妙,创制了很多新品种,更给春节增添了欢乐气氛。初一早晨吃完饺子后,小辈要给长辈拜年,行作揖磕头礼。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在路上相遇,一般都说“恭喜发财”、“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乡邻如有不和睦者,也借此机会消除隔阂。正月初五称为“破五”,人们都在“破五”前后互相宴请,表示亲密无间,友好相处,以此来增进友谊。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节也叫“灯节”,本县在正月十五前后,许多乡村都举办花会,有旱船、中幡、高跷、秧歌、武会等等。他们都串村演出,演出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到了80年代,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元宵节更为隆重。这一天,县城里道道花会,接踵而至。到了晚上,还要举办放烟火、灯谜晚会、跑花灯等活动,烟花五彩缤纷,花灯别致新颖。县城的男女老幼、乡下的青年人等,都拥到街道两旁饱享眼福。观看者多达数万人。元宵节吃元宵,因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吃了元宵就一家团圆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来甜糯软滑,味美可口。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人们传说,龙王在这天要去天宫领令,准备为民行雨。人们为使一年风调雨顺,做“龙皮”(煎饼)、“龙蛋”(粘饽饽)、“龙须”(面条)来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食用煎饼,粘饽饽和面条等。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主要风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袭下来的一种祭礼形式。近代,在清明节这天禁火寒食的人已基本没有了,但利用清明节悼亡祭祖的习俗却一直沿袭下来。人们怀念已故的亲人,在坟前烧香上供,在坟头上压纸钱,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怀念。建国后,上坟烧纸的习惯逐渐减少。但学生和教师们每年都要去祭扫烈士墓,缅怀先辈的功绩,从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渐已形成了一种新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即“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而来,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这天人们习惯在门上插艾蒿,包粽子,儿童带五色线。端午早晨,门上插艾蒿,传说是唐朝百姓在黄巢起义时为避灾难而沿袭下来的。其实,端午插艾,是讲卫生的习俗。因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这是一种值得继承的良好习惯。包粽子,相传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本县的粽子,多用黄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枣、豇豆等原料,用苇叶包成菱形。煮熟后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后,儿童们在手腕、脚腕上系五色线,说这样可以除病祛灾,长命百岁。据说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线,人们就把它当护身符了。这个习俗带有迷信色彩,建国后逐渐废除了。另外,还有儿童们有胸前戴荷包、剪纸葫芦贴在门上的习俗,据说它们可以收服瘟灾。在本年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过节,称为“躲端午”。这些习俗也已逐渐废除了。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见一次,普天下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两岸,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过鹊桥相会。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妇女们都在这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见面的时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们称七月七为“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打一盆水放在黄瓜架下,传说能在水中看到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影子。中午,她们往水盆中扔花针,如果花针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针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麻姑节:农历七月十五为“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无兄弟姐妹,她为了侍奉二老双亲,一直未出嫁。到父母双亡时,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无依无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投河而死。乡亲们念麻姑是个烈女,又是个孝女,便把蜡烛插在瓢上,点燃后放在河里,叫“撒河灯”,为麻姑照亮。同时还为麻姑摆上供品,烧纸钱,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对后辈子女也是个教育。此习俗建国后已经绝迹。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中秋节亲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这时的五谷杂粮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中午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要赏月,并吃些西瓜、月饼等圆形的食品,边吃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仙兔捣药等。外出办事或远离家乡的人,也要赶回家中团聚。新出嫁的闺女和未结婚的儿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来吃“餐遗”。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此时已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寒冷,人们都要换上棉衣,于是想到已故的亲人也该换寒衣了。旧时人们有在坟前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状)的习俗,叫作“送寒衣”,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悼念。此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见。

腊八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是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这一天煮粥祭佛,后来传为民间习俗。又一说,此时一年的收获已经完毕,应祭万物之神以表农家的心意。从古至今,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顿“腊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黄米、爬豆(豇豆)、大枣、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后香甜可口。人们习惯在这天腌“腊八蒜”。将剥好的蒜用醋浸泡,密封起来,20天后,蒜变成绿色,味道极美,是吃水饺的好佐料。旧时,出嫁不久的闺女在妈家“躲冬”,到这天吃过“腊八粥”就得回婆家准备过年了。

二、唐山民情

唐山市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地区接壤,东西广约130 公里,南北袤约150公里,全市总面积1704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唐山海域面积达3568平方公里,河北有海岛132个基本上都在唐山。市中心区位于唐山市中部,东、北与滦县交界,南与丰南区接壤,西和北与丰润区毗邻。东至秦皇岛125公里,南距渤海40公里,西南至天津108公里,至省会石家庄366公里,西北至北京154公里。到2010年年末唐山全市户籍总人口757.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8万人,其中市区390.00万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67.56万人,比上年增加10.54万人;非农业人口390.03万人,比上年增加0.95万人;男性人口372.34万人,女性人口361.5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

2010年唐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同比增长13.1%;全部财政收入4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分别增长6.2%和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15元和8310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6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0亿元,同比增长23%。唐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长城关隘、景忠山、菩提岛、金银滩、李大钊纪念馆及其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现在都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唐山饮食属京东菜系,蜂蜜麻糖、棋子烧饼、万里香扒鸡等特色小吃享有盛名。这里人才辈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籍是唐山丰润人;中国评剧主要创始人成兆才出生在唐山的滦南县;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在唐山乐亭县。唐山人民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富于创造精神。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铸成了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还有在抗震救灾中凝成的抗震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城市精神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铸成了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还有在抗震救灾中凝成的伟大的抗震精神,还有科学发展的“曹妃甸精神”“亮甲店精神”,这些都是伟大的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山方言唐山地方语言属于中国汉语北方方言区华北次区方言系统中的小地域语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地域交流角度说曾受到中国东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语言的影响;从民族交融角度说,曾经受到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泛指的唐山方言影响地区主要包括唐山地区,天津宝坻区、宁河县、蓟县等地方言。

下载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泉港风俗典故民情风俗美(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1 一、考察内容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二、考察原因在中国,几乎每年过春节都要吃饺子,这已经成了几百年的历史。我想通过观察、考察亲......

    清明节的风俗民情调查

    首先来介绍一下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

    中国新年(春节)风俗与典故

    中国新年(春节) 中国新年(春节)风俗与典故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 小年 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

    水乡风俗民情(乌镇篇)[定稿]

    水乡风俗民情(乌镇篇) 引言:梦里水乡,忆中江南。乌镇,那水墨渲染开的梦,瓦屋清悦的歌声,青石上悠悠的古老印迹。如烟、如梦、如诗、如画,从晨雾朦胧的摇橹声中向我们走来,古老而年轻......

    小学生风俗民情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调查人:刘缤泽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日调查地点:xx小区调查对象:皇姑区小学生 小学生关于春节习俗的调研报告 前言: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

    春节歌谣谚语,独特的风俗民情

    春节期间,不少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留意当地的一些俗语和歌谣,就能感受到这些风俗民情的一番味道。晚辈给长辈拜年讨红包,这一春节习俗在大江南北大同小异。在福州,有儿歌唱道......

    民情风俗调查活动个人自我总结

    当老师把实践地点公布时,心里异常激动,因为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很骄傲地说过深圳不是一座没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沙漠之城,深圳也有自己的根,那就是大鹏所城,深圳之所以称之为鹏城也......

    六年级习作训练:怎么写好风俗民情主题的小学生作文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本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六年级习作训练:怎么写好风俗民情主题的小学生作文 大手牵小手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风俗民情,既可以是不同地方的特色,也可以是不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