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又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来谋划,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关键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建设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又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范畴,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统一部署、协同推进,成为新一轮改革的一大亮点。我们要从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来谋划,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作为,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制度建设等各领域改革的任务。而所有这些领域的改革能否按照全会制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顺利推进,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是否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门精巧的操作性艺术,需要从战略、战役和战术方面多层规划,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结合起来。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全面深化改革更触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困难、矛盾甚至冲突,在这种情势下,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无法取得改革成功的。当前,中国处于社会和经济双重转型期,社会结构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思想形态多样化问题日益突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党面临的改革难度更大、责任更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待也更高。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我们党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这无疑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财富。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必然要体现为能够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党自身,特别是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从而把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全面推进改革大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从而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并最终获得成功。
(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各项建设,最终形成了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制度建设是保障党的各项建设有效落实的根本途径,对于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成就显著,制度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制度数量不断累积,制度绩效也稳步提高,但现有存量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科学性、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有些制度制定的思路往往遵循已有经验,对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政党经验关注总结借鉴不足;有的制度规定还带有明显的战争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有的制度制定和调整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实际;有的制度衔接不够顺畅,党内不同制度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现象,降低了制度的整体效果;有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执行环节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存在执行不畅、执行不力的现象等等。因此,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并且这一要求也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下进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是要将制度建设从解决制度有无的层面提升到解决制度优劣和体系化的层面上来,以此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二、牢牢把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党的建设制度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是往哪个方向改、改了之后要达到什么目标,必须有清醒认识、准确定位。特别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事关执政党自身建设这一根本问题,更需要把准方向,确保改革不走偏。
一是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衔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注意研究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趋势,并同步跟进、同步调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内容重点,使党的领导更好地体现到治国理政各方面,以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长期执政。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根本方向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就要求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确保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落实,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贯彻。
三是要围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目标。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熔炼的伟大结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时代精神核心,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凝聚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是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质就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准确把握时代潮流,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积极应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通过党自身改革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要有益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创并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和抛弃。党的建设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党的建设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使我们的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更有底气。
三、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涉及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既是严肃的政治工作,也是复杂的改革工程。有系统地推进落实这项工作,总体上我们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可供参照的现成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从党的建设这个范畴来看。这项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套用党的建设改革之名,但实际上与党的自身的改革密不可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涉及党的自身运行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不能逾越但的建设的总体设计。这里面,既有体系边界问题,更有目标方向问题。如何在具体操作中始终把握好方向,掌握好边界,统一好社会各方面的思想认识,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二)从制度这个属性来看。90多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着几千万党员的大党老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由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直接决定了党的工作体制机制和党组织、党员的行为规范,并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党法,因而也就具有了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等党内法的一般地位和特征,需要在广义法的层面上进行规划建设。在制度框架上,实体性制度较多、程序性制度仍然偏少。在制度建设上,要注意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异性、下位法规制度与上位法规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三)从改革这个行动来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所在。其外在表现是制度的改革,实质上却是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变革与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时间里程值得认真总结。我们既要坚持党的建设的规律,又要遵循改革的规律,不断提高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就内容而言,在明确改革方向之后,特别需要注意把握改革的重点重心和路径选择。就方法而言,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改革规划的稳定与改革实践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四)从组织部门的职责来看。组织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组织部门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的重要职责。但组织部门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究竟应该发挥哪些作业,如何加强统筹和有效协调各方面力量,整体大党建与组织部门具体承担的小党建之间如何无缝对接,不同层级组织部门在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党组织制度、人才制度等改革中的统筹与分工等,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关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的检验与衡量,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与载体,也是需要组织部门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四、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
把一把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重点内容,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的相关制度。着眼于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工作,加强党代表任期制配套制度建设,继续探索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发挥代表参与党内决策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引导领导干部以无私的勇气、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把贯彻执行党的纪律作为遵守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中。
强化组织纪律的制度。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始终严格遵守党章,坚持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要组织请示报告。
(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新时期好干部的五条标准,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紧密结合首都改革发展需要和干部工作实际,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改进和完善民主推荐工作,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人员的范围,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运用,强化党组织在民主推荐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以便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干部的德才表现,结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干部德才素质、一贯表现等,综合考虑确定考察人选,做到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切实防止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
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好干部”标准细化体现到干部考核评价内容之中,突出考核考察的重点,强调对工作实绩的科学评价,改进考核考察的方法手段。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单纯以GDP增长率评定政绩。
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职位、数量和范围,改进选拔条件和程序,引导干部在重实干、出实绩上竞争。研究制定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民族干部、后备干部工作意见,探索制定推进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的具体措施。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重点加强对干部的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更新。
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原则要求,落实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继续抓好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和基层锻炼、轮岗交流等工作,及时发现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苗子。定期开展后备干部集中补充调整工作,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确保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细化和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着力完善巡视监督、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履行组织部门管干部的职责,健全干部经常性管理监督机制,深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通过个别谈话和任职谈话、巡视、年度考核、日常了解、信访举报等渠道,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制度,探索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审核制度试点,严格被问责重新任职的条件和程序,对“裸官”等实行职位限入和提拔限制,逐步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研究制定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离任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
(四)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求,立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突出“服务”这个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积极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新变化,适应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统筹发挥属地管理和行业指导优势,以互联网、出租车、保安、物业、酒店、注册税务师、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为重点,加强新兴领域、敏感人群中的党建工作。抓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等社情复杂地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工作薄弱领域的党建工作,做到哪里有党员、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党的活动。研究制定规范党组织设置隶属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组织隶属关系和党建工作责任。
研究制定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聚焦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明确各领域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农村党组织重点围绕引领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履行职责;社区党组织重点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发挥优化管理、服务群众的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重点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围绕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选人用人主导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重点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协调劳资利益、加强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活动;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党组织要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团结凝聚群众齐心协力完成中心任务;高校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校级、院系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形成规范化的工作模式。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有求,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积极稳妥地调控全市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中,选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特别是着重抓好村级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问题。
(五)建立健全集聚人才体制机制
健全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解决人才支撑问题,是攸关发展的大问题。依托中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项目,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统筹实施各类人才工程和示范项目,探索建立覆盖高中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开发与培养项目体系,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重点加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创业。通过统筹协调形成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和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和督查,加强人才工作宣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篇:关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公车私用谈起
祁东县委党校讲师 刘英才
【摘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是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而敏感的改革任务。多年来,各级政府机关在公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经验。本文拟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难点、核心和对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辛子陵先生在《2010年在上海与朋友座谈时的谈话》中有一段话非常深刻与惊人:‚相对今年官员用车来说,10年前开支3000亿,说要试点改革,试点了10年,车更多了,现在的开支是5000亿了。我们对官员的管理,就缺少意大利法律那样的狠劲。意大利法律规定,禁止公务员公车私用。西西里岛里西拿市市长朱塞佩〃布赞卡,曾经让公务车司机开车将他妻子送到巴里市港口,回来时又让司机接他们回家。2002年2月,当地法庭以‘侵吞公款’罪判处布赞卡13个月徒刑。布赞卡以自己支付了往返汽油费为由提出上诉。2003年10月21日,意大利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布赞卡因私与夫人乘坐公务车,被判六个月监禁。即日起在狱中服刑。(贾军:《我国有几个国防开支可以浪费》2006年3月14日《上海证卷报》)。人家的司法很公正,你付费了,减刑七个月,但公车私用就犯法,还得判半年。共产党这也能,那也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就是管不住公用车。事关党的生亡,不能再搞形象工程,必须动真的了。‛中国如果能如此分明而且有意大利那样的‚狠劲‛、‚动真的‛,让私用公车者请你坐牢半年,谁还敢公车私用。何愁管不住公务车?还会出现‚4.24”西安女交警被官车压断胳膊类似的严重交通肇事事件吗?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一律如此办,孰还敢呢? 公车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公消费的最大问题之一,但多年就是你说你的,我行我的。要改革么,就是给官员多发银子;要不改么,就任由私奔滥用,至今还是一个最大难题。我不知道领导干部工作如果没有车坐会延怠多少效率,而只知道现在领导干部越来越疏离群众就是因为坐车多了。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正是因为官车太多太滥疏远了干群关系,激化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当前整治官场用车已时不待我。
一、当前公务用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成本大。调查显示,一辆公车的每年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但公车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很大,公务用车经费支出在机关行政开支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加大了行政运行成本。
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屡禁不止。由于机关车辆公用私用的边界模糊,管理上存有漏洞,公车私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背离了公车的属性,造成严重浪费,而且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是超编配备公车、财政负担沉重。有的机关单位通过各种资金渠道,超编制、超标准购臵和配备公车,在有些地方不需配备公车的工作岗位也配了专门用车,致使公车数量不断膨胀,增加了财政负担。
二、公车制度改革探索面临的难点
1、政策不明确。由于中央对公车管理制度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操作原则,使得长期以来公车改革只是在少数部门、少数地区自发并分散地进行。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导致一些地区和部门的车改模式、适用范围、公车管理、补贴标准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给国家对公车统一监管造成了不便;对未进行公车货币化改革的地区和部门,会因为无政策可依或操作难度大而推迟或拒绝公车改革。
2、补贴不均衡。由于公车货币化改革的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发放形式等缺乏政策依据,使得进行车改地区和部门的操作方案五花八门,给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对公务交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造成了不平衡。比如,实行车改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司局级公务员月补贴最高额只有1200元,国家审计署的正司局级月补贴额只有700元,而珠三角地区的县处级干部的月补贴额已高达3500元。特别是没有参加车改的机要、执法等部门因得不到交通补贴容易心里不平衡。也有个别地区因车改后福利化倾向严重而出现了新的分配不平衡。
3、体制不配套。由于我国车改不是自上而下地进行,这种下边车改上边未改的状况,出现了一些体制性的摩擦。
税收问题。因公车属于执行公务中的行政性消费,未进行车改的地区或部门,公车消费是免税的,而车改后获得货币化交通补贴的公务人员,因收入增加却要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增加了车改后公务人员交通费支出成本。
公车指标配臵问题。未进行车改的地区和部门公车报废或重新购臵,可以享受上级部门或财政拨付的公车配臵指标及经费待遇,而车改后的地区和部门却不再享有这些待遇。
价格补贴问题。在油价上涨时期,未进行车改的地区或部门,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价格补贴,而车改后获得货币化交通补贴的公务人员就得不到这种价格补贴。
工资津补贴科目限制问题。2007年我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因财政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津补贴项目和额度等出台了限制性规定,致使未进行车改的地区和部门无法再操作货币化后的交通补贴项目,也致使车改后的地区和部门难以操作因经济发展变化需要调整的交通补贴标准。
4、车改不彻底。后果一:若一个地区或一个系统上下没有同时进行车改,就会出现车改地区或部门向未车改地区或部门借车、摊派车辆、转嫁交通费用开支等情况。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教育局长用车让学校出钱出车的情况,将公车使用负担转嫁到基层。
后果二:由于有些地区和部门实行‚部分车改‛、‚部分未车改‛双轨运行机制,便出现了一边领交通补贴,一边使用公车的现象。
后果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政府财力紧张,车改时不得不确定较低的交通补贴标准。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私车普及率不高,致使车改后绝大多数公务员既买不起车,也养不起车,从而导致了因交通问题影响工作的现象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车改走回头路的现象。
5、责任不统一。公车改革后的地区和部门,私车公用现象比较普遍,但是,由于目前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及赔偿方式方面,私车公用和公车公用大不相同,致使私车公用者主要由个人承担责任损失,公车公用者则是由所在单位承担责任损失。
6、工作不主动。公车改革后,因交通补贴装进了公务人员个人腰包,致使个别公务人员因吝惜自己再掏腰包而不愿主动外出执行公务,有时会影响工作。
7、宣传不到位。一些地区和部门公务人员因车改增加交通补贴后,由于没有及时向纳税人和老百姓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有时会引发一些误解。
三、公车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特权
公车制度改革,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力降低不合理的执政成本、取信于民的迫切需要。问题在于,对已经进行的多种模式的公车制度改革,尽管在公车使用的总费用上改革后比改革前降低了不少,但社会各界的质疑、批评乃至抨击却还是很多。原因何在?尽管有具体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某些工作环节上的不协调、某些利益问题考虑上的不周全等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在公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上缺乏鲜明的破除特权的价值取向。若不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大面积地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必将陷入严重误区,甚至会招致公众更大的不满和愤怒。
首先,从公车泛滥的原因上看,根本的原因就是特权泛滥。本来,对公车的配备及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范围。在绝大多数国家,一般只有内阁部长可以配备专车,但也仅限于执行公务。近一两年德国、法国都曾有政府部长因公车私用,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辞职。我国香港特区前特首董建华离任后的当日,便不再乘坐公 车。我国1988年10月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中央国家机关汽车配备标准的规定》,对公务员配车标准规定为:正部级干部配专车,副部级干部不配专车但保证工作用车。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界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应当说,这些规定与许多国家公务用车的规定大体上是相当的。但直面现实,这些规定早已名不副实、名存实亡,现在就连许多街道办负责人、正副乡镇长都早已配有专车。一个处长,昨天上下班还是自己骑自行车、挤公交车、开私家车、乘单位班车,而由于今天提拔为‚副局级巡视员‛,那么明天上下班就要专车接送,美其名曰‚工作需要‛,但其实质,就是享受特权。
今天,一个干部是否配有专车,已成为一种特权的身份象征。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在政府收入不断增加、办公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没有旗臶鲜明地在官员中进行反对特权的教育,也没有着力从制度上去遏制特权的滋生泛滥,相反,在一些政策规定中还有意无意地放纵、维护特权(例如尽管不少地方财政还相当困难,但在各级财政预算中仍然对公车消费保有宽松的空间)。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官本位‛根深蒂固的国度,今天‚官本位‛仍然随处可见,而‚官本位‛最容易滋生特权。在‚官本位‛下,一事当前,必然首先考虑官员的利益,优先考虑让官员如何舒服、如何便利、如何满意,特权就应运而生了。现在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特权意识特权行为滋生蔓延,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仅堂而皇之地谋特权搞特权,而且为此炮制种种‚名正言顺‛的理由,形成种种冠冕堂皇的政策制度架构,从而使得种种特权行径制度化合法化。这一切,已经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民生活还远不富裕、人均GDP排在世界百名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官员的公车消费水平却居世界前列,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特权泛滥。看不清这一点,所谓公车制度改革就可能就事论事、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其次,从已有的公车制度改革模式屡屡招怨来看,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去触碰特权。从上世纪末开始,部分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不少地方就开始了公车制度改革,10余年来‚车改‛浪潮一波接一波,但却一直被公众所诟病,社会认同度很低。其中一个共性的原因,就是许多‚车改‛模式,不仅没有着力去‚改‛掉公车使用中的特权,相反,是在‚车改‛中用制度和政策的形式将公车使用中的特权合法化,其弊端集中体现在‚车贴‛(有的也称‚交通包干费‛)的发放上。从各种‚车改‛模式看,以发放‚车贴‛取代官员专车是改革的主要措施,而‚车贴‛发放的主要依据就是官职,如杭州市的‚车贴‛根据公务员的级别分300元到2600元9档,实行‚车改‛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司局级公务员月补贴最高额为1200元,珠三角地区的县处级干部的月补贴额已达3500元,辽宁省辽阳市实行‚车改‛的两区区级领导则每月补贴6600元,而该区一般公务员最低只有 100余元。可以说,这种‚车贴‛的发放模式,是一种很典型的‚官本位‛加特权的融合。
人们注意到,现在参加‚车改‛的范围,都是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不应享有专车的公务员,即都是副部级以下的干部,但‚车贴‛的发放,对相当一部分官员来说,实质上是将本不应享有的‚专车‛待遇货币化、制度化、合法化了。换句话说,就是将特权合法化了。这就是目前一些‚车改‛模式的核心弊端,也是公众对这些‚车改‛模式的主要质疑及抨击之处。可以说,不下决心去触碰特权以及因特权而获得的既得利益,所谓‚车改‛就难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以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四、改革公务用车制度的思路建议
公务用车改革内容复杂,政策性强,需要处理好降低行政成本与保证正常公务活动的关系。应当总结推广各地公车改革经验,更加注重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车管理模式和方法。有关建议如下:
1、出台公务用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逐步健全公车管理法规制度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如2009年国管局等部门重新修订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对平稳推进改革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各地政府也先后推出一些改革创新措施。考虑到各地机关改革做法不同,进度不一,容易产生相互攀比、改来改去等问题,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公务用车改革指导办法,对各地方各部门的改革提供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总结各地改革经验,制定出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其中需要明确的改革原则包括:严格规范公车配备使用,压缩公车规模,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应比改革前有较大幅度降低;能够有效遏制公车私用;妥善处理改革中各方利益关系,保证机关公务正常进行,不产生其他负面问题;防止改革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或将改革措施作为‚特权变现‛的合法手段;杜绝利用权力转嫁公车费用;改革方案的设计应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等。在改革组织实施上,上级政府机关应率先垂范,为下级机关做出表率;各地要力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机关和地区的特点,不搞 ‚一刀切‛。
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公车管理法规制度,依法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令来规范公车管理。例如,法国1947年就颁布了第一个有关公务用车的政府令,此后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务用车购臵、管理和使用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法规制度。德国1993年颁布了联邦机构一级的公务用车管理条例。比利时自1965年首次颁布有关公务用车的法令以来,至今已进行过16次修改,使法令内容更简明,操作性更强。从我国情况看,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公务用车管理也应当在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
2、压缩机关公车总量,采取多样化的公务用车保障方式
从世界各国政府公务公车的发展历程看,随着家用轿车的增长,公共交通的发达,车辆使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为公务用车提供了替代交通工具,使机关公车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且,公车运行效率低、成本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节省公务开支角度看也应尽量减少公车总量。因此,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是严格控制公车编制总额,逐步压缩公车规模,探索多样化的公务用车保障方式(不包括公检法司等特殊业务公务用车),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
第一,减少机关公车总量。为履行公务,政府机关需要配臵一定的公务用车,如领导干部工作用车、机动应急用车、机要交通用车等,但要严格实行机关公车编制管理,逐步核减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总额。一是明确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范围和标准,按核定的编制和标准配臵公车,实行总量控制;二是机关公车一律由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政府采购,各机关不得自行采购公车;三是推行公务用车配臵的透明化管理,便于加强监督。
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在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的地区,可探索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减少机关公车保有量,通过公车服务中心车辆、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多种途径保障公务用车。实行这一改革的难点在于合理确定公务用车的补贴标准。从原则上说,车贴标准不宜单纯地按照职务等级来划分,避免车补演变为 ‚集体加薪‛,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水平、不同工作岗位用车需求和实际工作量来确定车贴标准,最好是按公务活动的实际支出实报实销。
第三,视情况组建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这种集中管理、提供公车服务的方式,有助于优化资源配臵,提高公车使用效率,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应当视不同情况加以推广。具体而言,对于一定区域内集中办公的政府机关,可组建公车服务中心实行集中管理,为各机关提供公务用车服务;对于较大的机关或用车量大的机关,可单设公车车队,其车辆运行费用应当与公车服务中心大体相当;对于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机关,可将公车移交公车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由公车服务中心向参改机关提供租车服务。
第四,研究制定‚私车公用‛补贴办法。在经济发达国家,如在加拿大、新西兰、瑞典等国,由于私车拥有率较高,政府通常鼓励私车公用并给予适当补贴,例如芬兰政府工作人员开私家车执行公务,开车者可详细如实记载起始点公里数,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后,可按公里数得到补贴。在我国,随着私车拥有率的提高,很多机关公务员也有条件利用私家车来完成一些公务活动,在有的经济发达城市利用私家车履行公务活动的情况已十分常见。如果对机关人员用私家车办公事给予合理补贴,可以成为替代公车的交通工具,并且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建议由主管部门或各机关制定合理的私车公用补偿方法,原则是按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一定补偿,最好是一事一报,如按行车里程报销油费、过路过桥费等,建立可操作的私车公用管理制度。
3、创新公务用车管理制度,遏制公车私用
防止公车私用,既是公务用车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根据各地实践经验,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创新管理制度:
第一,实行节假日公车封存制度。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山西省从2008年10月起,公休日、节假日各单位公务车辆除有特殊公务外,一律入库封存。河南漯河市从2008年3月开始,要求全市各机关单位公车在节假日期间一律定点封存停放,如使用需备案。实践表明,除特殊公务用车外,实行节假日(包括公休日)机关公车封存、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一事一报制度,在防止公车私用方面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加以推广。
第二,对公务车辆使用特殊牌照或标识。这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为防止公车私用而采取的一种办法。例如,宁夏为便于群众监督,从2005年开始对全区7000余辆党政机关公车粘贴‚公务车‛标识。浙江平阳县2007年将全县机关单位995辆公车(公检法司等已有特殊标志除外)全部换上统一的公车牌照,并建立公众监督制度,公车私用现象大为收敛,节假日期间在宾馆、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已很难见到公车的影子。江苏、安徽等地也建立了公务用车专用号牌管理制度。经验表明,这一做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便于社会公众对公车私用进行监督。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对政府公车也采取特殊标识。例如,法国政府各部门和国有单位所属的公务用车,都必须在车辆的所在地区申办公车特殊牌照;美国各级政府的公务用车都采用特殊标识,如果政府雇员开公车出去办私事,被公众举报将受到严厉处罚;在博茨瓦纳,公车车牌与民用车牌不同,政府严格实行只准许在工作时间因公务需要才能使用公车的规定,所以每逢公休日公路上见不到公车行驶。
第三,严格管理监督。目前,各地政府机关在公务用车方面建立了统一采购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定点维修制度、油耗和费用单车统计制度、费用公开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降低了公车运行成本,有效减少了公车私用,加强了廉政建设。对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应当加以总结推广,不断完善。
2010年8月
第三篇:党建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
党建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江 琳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3日 01 版)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道作出重要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和要求,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制度、明法度、严约束,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蹄疾而步稳,全面开启了党的建设制度系统性改革征程。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4大方面,提出了26项改革举措。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指出:“《实施方案》聚焦体制机制,为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从此,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进入了„施工‟阶段。”
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人们注意到,这一年,对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具体规定;这一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底色更加鲜明;这一年,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等意见连续下发实施;这一年,旨在建立健全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系列文件制定出台……截至目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出台31件改革文件。
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边设计边实施,对机制不健全的着力改进完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坚决整治规范,确保改革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不搞过渡、不做切换,加快出台《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对各项改革文件细化落实,逐级压实责任。截至目前,多数省区市党委已就《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或落实意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4个省已制定下发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措施;15个省区市已完成《实施方案》配套措施的制定,将于近期下发;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除了制定配套措施,许多地方结合实际细化规定,确保改革的无缝对接。围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文件,一些省区还纷纷制定细化措施,使改革文件在地方得到有针对性的落实。
改革上下联动,让制度不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保障。党建专家表示,2014年,是党的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备的一年,是党的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的一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的深入推进,一定会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全面开启党的建设制度系统性改革征程
蹄疾步稳 统筹推进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江琳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3日 06 版)
加强制度建设,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党方式。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道作出重要部署,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和要求,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制度、明法度、严约束,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蹄疾而步稳,全面开启了党的建设制度系统性改革征程。
绘制蓝图 注重顶层设计
已出台31件改革文件
绘制改革蓝图,加强顶层设计,方能有效“施工”。
自2014年3月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召开讨论会……研究制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工作正式启动。
8月29日,《实施方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大方面,提出了26项改革举措。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指出:“《实施方案》聚焦体制机制,为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从此,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进入了„施工‟阶段。”
分清轻重缓急,改革才能有步骤、有章法。
干部工作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实施方案》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数量占了改革举措总数的一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然成为2014年制度改革的重头戏。
“基层晋升空间小,待遇低。”不少基层干部曾这样抱怨。一则消息让基层公务员有了盼头,《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于2014年12月2日经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在职务之外为基层公务员开辟职级晋升通道。
一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底色更加鲜明。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6项制度陆续修订;从严管理干部队伍,《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等7个文件相继出台。
有所侧重的同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4年,党的组织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也统筹推进——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生活存在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结合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印发,对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出了具体规定。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已经出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针对人才顺畅流动、发挥作用存在的体制壁垒和障碍,《关于建立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制度的意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制定出台。
……
这一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打出的“组合拳”虎虎生威。目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出台31件改革文件。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表示:“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显提速,新政频出,制度体系愈加严密、愈加成熟,有助于加快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制度体系。”
落地见效 边设计边“施工”
各项新政落地速度快见效快力度大
改革时不我待,改革只争朝夕。得益于各项制度的出台,2014年类似具有突破性的、社会关注度高的“动作”屡见不鲜。
一年来,“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选人用人问题正在被破解。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印发后,中组部带头落实,运用组织选拔和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开展6家中管金融企业副职岗位公开遴选,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干部能力素质。同时,中组部结合2014年开展的两轮巡视,在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中,查处省区市和中央单位违规用人问题278起。
一年来,对干部队伍从严管理监督的主基调贯穿于各方面。
2014年,全国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36人次。这是对《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落实的成果。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认真严肃地开展整治,基本遏制了“三超两乱”现象。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
一年来,群众反映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得到集中整治。
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14年以来,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3万人;排查出“走读干部”超万名,处理6484人;参加EMBA等高收费培训的3094名干部按要求退学,23个高收费项目被整顿停办。
“对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让从严管党治党迈入了新常态,领导干部应祛除侥幸心理和观望心态。”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表示。
一年来,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注意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注重选用在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2014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要求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切实改进创新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
一年来,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全国共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8.6万个,其中村党组织57688个,占村党组织总数的9.6%;社区党组织5222个,占社区党组织总数的5.6%。经过整顿,7195个村和556个社区长期缺职的党组织书记基本配齐。
“各项新举措落地速度快、见效快、力度大,不仅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刘旭涛感慨。
无缝对接 责任逐级压实
多数省区市党委研究制定配套举措
蓝图已绘制,关键在落实。一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搞过渡、不做切换,加快出台《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对各项改革文件细化落实,逐级压实责任。
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4个省已制定下发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措施;15个省区市已完成《实施方案》配套措施的制定,将于近期下发;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除了制定配套措施,许多地方还结合实际细化规定,确保改革的无缝对接。
“再也不能仅以GDP增长来比高低了!”过去单纯以GDP评定政绩的偏向开始被纠正。短短8项条款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含金量大,围绕《通知》的落实,2014年青海、陕西、贵州等地调整政绩考核重点,增加生态环境考核指标权重;江苏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干部职责任务,推行差异化考核……这些改革举措让很多基层干部长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外,围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文件,浙江、湖北、安徽、福建、广西等地制定细化措施,使改革文件在地方得到有针对性的落实。
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中央还不断鼓励基层创新,试点已在多个地方推开。
改革上下联动,制度不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保障。受访党建专家表示:“2014年,是党的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备的一年,是党的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的一年。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实落地,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初显,相信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的深入推进,一定会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戮力同心 攻坚克难(观潮)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辛向阳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3日 06 版)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成效直接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不仅如此,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一系列痼疾顽症,需要打破各种固化的利益藩篱。只有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才能形成戮力同心的局面,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向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4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使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了清晰的方向。纵观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明显进展,三大特点清晰呈现:
——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越来越明显。这不仅表现为制度的理念和举措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的全面性。制度制订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把一项制度的制订放在整个制度体系的构建中来看待,能够互联互通,发挥整体效应。如2014年1月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就鲜明地体现了选人用人制度的体系化要求。《条例》提出了选拔任用党政干部的六个原则、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民主推荐的基本要求、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的制度规范等,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5项制度也陆续修订,形成了配套的制度体系。
——改革的严肃性越来越高。一系列改革文件的制订和实施都着眼于最严格的要求。为加强“裸官”管理监督,中组部2014年2月制定印发了《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规定“裸官”不得在党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岗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岗位,以及涉及军事、外交、国家安全、机要等重要岗位任职。为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参加“天价”社会化培训,2014年7月,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这些“严”字当头的制度不仅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也正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改革的激励性越来越强。在强调从严治党的同时,改革也在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如刚刚通过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就为基层公务员打破成长的“制度天花板”提供了坚实基础,使更多的公务员能够自觉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本报记者盛若蔚、江琳采访整理)
第四篇:关于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思考
今年4月25日,中央纪委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20日全省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重点纠正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和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及公车私用等问题。随后,市委、市政府对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6月初,县委、县政府印发了《永兴县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我县现行公务用车管理模式和现状
我县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这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500多辆,每年车辆购臵费用和消费支出达3500万元—4000万元,这成为县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成为政府管理的黑洞。以乡镇为例来说明:我县25个乡镇公务用车编
制数42个,2010年我县各乡镇实有车辆数117辆,超过编制数75辆。2010年乡镇总支出为1.59亿元,乡镇公务费支出6069.25万元,公务用车消费为897.9万元,占公务费支出的14.79%,平均每辆车辆每年支出7.67万元。
二、我县目前公务用车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政策,对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臵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制度的不规范,执行不力,造成目前公务用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和问题。
(一)公务用车消费居高不下。公车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往往不计成本,办事的不管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用公车办个人私事,不必付任何费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腐败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特别是我县乡镇的车辆未实行定点加油和IC卡制度,存在多开、虚开发票现象。因此,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
其他车辆。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县乡镇每年每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不含司机工资、福利)平均为7.67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加上车辆的购臵费用和司机的工资福利,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
(二)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屡禁不止。部分乡镇和机关单位在全县严格控制购车编制、购车金额的情况下私自购车或违反规定超标准配臵公务用车。按照我县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每个乡镇根据工作量只能配臵1-2辆小车,但是各乡镇都超编配备车辆。在申请购买小车未果的情况下,采取“先上车后补票”或者实行“上车不买票”的办法,即采取借支、用其他发票或其他途径套出资金,用来购买小车,有的采取长期租凭的方式,变相使用小车。2010年乡镇实有车辆数117辆,超过编制数75辆,超编率178% ,超标、超编配车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据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5万—6万元,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成本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1%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任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则成了专车。由于是领导的专车,其他需要用车的业务部门却很难用到
车,造成了公车的闲臵浪费。
(四)变相专车和固定用车现象严重。按照有关规定,只有部长级和省长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后享受部长级和省长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许配备专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都自行给党政领导配备了专车,有些领导用车虽然不称为专车,但却专用。
(五)公车私用现象较严重。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正如有单位职工举报领导,说这位领导上厕所都开公车去。各单位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承担,而且驾驶员还享受出车补助、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社会概称为“三个一”,公用占三分之
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
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
三、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
今年初中央重新印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 4
理办法》,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了纲领性的目标和原则,4月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我县将以此为契机,严格规范公车配备使用,压缩公车规模,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较大幅度降低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切实解决乡镇和机关单位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公车私用等问题。
(一)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我县正在全面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车辆类型、车辆品牌、经费支出、公车使用和超编超标配车等情况,为我县公车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二)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严控公车购臵数量、购臵金额。坚持减少配臵总量、降低配备标准,小轿车严格按照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以内的标准执行,另外严格控制越野车的购臵。
(三)建立健全各项公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要重点建立和落实以下5项制度:
1.编制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从实际出发,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
2.购臵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务用车审批和公示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购臵审批的工作程序、职责分工、公示办法、违规责任等,力求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共同监管。
3.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购臵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费用定额核算制度。
4.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回单位停放制度和节假日封存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
5.执法执勤用车管理制度。按照中央、省制定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
(四)研究制定“私车公用”补贴办法。随着私车拥有率的提高,很多机关公务员也有条件利用私家车来完成一些公务活动,在有的经济发达城市利用私家车履行公务活动的情况已十分常见。如果对机关人员用私家车办公事给予合理
补贴,可以成为替代公车的交通工具,并且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建议制定合理的私车公用补偿方法,原则是按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一定补偿,最好是一事一报,如按行车里程报销油费、过路过桥费等,建立可操作的私车公用管理制度。
(五)强化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管工作。一是把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节能减排检查考核内容。二是对公务用车使用特殊牌照或标识,方便社会监督。三是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超编、超标配臵公务用车、未经批准擅自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行为。
二〇一一年七月
第五篇: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产权即财产权利,是人们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经济权利关系,包括对财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具有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农村产权是相对城市产权而言,特指农民的财产权利,具体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其他动产所有权、使用权等。
农村产权制度是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和政策框下,针对加快农村发展、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基本制度,包括农村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林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社会服务制度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呈显出许多体制机制弊端,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不了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急需设计一些新的制度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活农村内部活力,激发农民的创造力。
一、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
我国的农村产权,实质是在公权力极强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下的私有物权,相对西方“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产权而言,私有产权往往表现出弱化或虚化。如现行以“国家需要”或“公共利益”之名而施行的征收制度和征用制度,就是一种公有制下的公权剥夺或侵犯私权的行为,这是其一。其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从制度设置上固化了区域和身份差距,人为的设置城乡、工农差距和城市居民与农民的不平等,这是典型的权利分配不公。第三,所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质就是一场农村、农业、农民处于一种弱势下的城乡利益博弈,尽管在一些观念和制度设计上偏重于“三农”,但推进却是一个慢长的过程。
遵义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城乡分治格局延续了几十年,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河流灌溉、教育卫生等,几乎所有的公共产品和资源要素都依两套规则分配和管理,这不仅阻挡遵义现代化建设,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全市人民共同迈进小康的步伐。改革现有农村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已时不我待。
1.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在我国的农村改革史上,已经有过两次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飞跃,一是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二是取消统购统销,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解决农村商品经济。新形势下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以说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三次飞跃。遵义是典型的农业市,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无数的土地、宅基地和农房、林权被分布在广大农村,无法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要解决农村发展不快、农民富裕度不高和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繁重的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主导,用市场化的方式改革当前遵义的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再次飞跃。
2.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通过农村产权的市场化改革,让城乡资源要素良性流动,协调发展,形成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解决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与繁荣。
3.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保护农村居民的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农村土地、宅基地和房屋,包括林权,是农村居民的主要财产,由于现行法规的不完备和市场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农村产权处于不平等的发展地位,变向的是对农民的一种掠夺,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产品的缺失,民间乱集资,乱放高利贷等侵犯农民的利益。许多民间私下交易,由于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民间侵犯农民权益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市场,规范农村产权交易,不仅能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收入,而且农村居民的权益还未充分的保护。
4.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
城乡差距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在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显得更为突出。2010年,遵义城乡居民收入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2.4倍,(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收入为188元,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77元),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资产变资金,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二、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条件初步具备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到哪一个水平,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条件具备了,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从遵义开展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情况来看,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1.有试点示范,初步形成了一套机制,奠定了改革基础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遵义在开展统筹城乡改革试验试验点中,余庆县松烟镇开展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经济的探索中,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遵义县龙坑镇和汇川区董公寺镇开展了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试验试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仁怀市茅台镇探索以基酒为抵押物的农村产权试点,盘活了资产活力。特别是凤冈县以优势产业为主导、以评估流转为要点,以金融制度服务为关键、以农村管理体制创新为基础、以预警防范机制为保障的农村产权改革系统运行机制,这些改革,为全市推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范本,积累了全面推开的实践经验。
2.上级有要求,政府有责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有效途径。目前遵义开展的统筹城乡改革试验,遵循“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把手工程”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3.群众有期待,企业有需求。当前农村发展存在两大矛盾。一方面农民缺少发展资金,导致增收难;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没有抵押、风险较大。出于风险考虑,企业放贷也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解决农村发展慢、农民增收难、农业发展不协调和发展农村钱从哪里来,金融部门放贷难问题,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居民和金融企业都有好处,达到“双赢”。让农村居民拥有资本进城,让城市科技、信息、人才、资本向农村进军,面向市场,开发市场,形成城乡资源要有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