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2:5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最终版]》。

第一篇: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最终版]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劳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2.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3.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4.下列社会救助对象不属于根据社会成员的群体进行分类的是()。

D.因突发事件生活一时拮据

5.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保险费只由用人单位缴纳的是()。

B.工伤保险费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社会保障的内容进行分类的是()。

D.社会保障管理关系 7.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关系双方约定试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8.《集体合同规定》第38条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B.1至3年

9.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有()。

C.婚、丧假工资

10.我国法律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

B.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11.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

A.每半年召开一次

12.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

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13.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

C.企业的经营者

14.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D.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15.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的产假不少于()。

B.98天

16.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C.1年

17.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C.7个月

53.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是()。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4.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C.36小时

5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支出不属于劳动者工资范围的有()。

D.职工福利费用 56.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残疾人就业实行()的方针。

C.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

57.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第四级

58.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全体人民共同的法定节假日的是()。

D.解放军建军节

59.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A.1小时

60.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的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间隔一定年限,给予探亲假一次,具体的间隔年限是()。

A.4年

6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人数在()人或者以上,并且具有共同请求的,可视为集体争议。

C.10人以上

62.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B.15年

63.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A.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64.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C.20%

6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工资的支付形式是()。

A.法定货币

66.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

C.儿童

67.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具体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B.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68.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初二)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其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D.300%的工资报酬

69.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宪法 70.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

B.按小时计酬

71.以下各项中关于工会性质表述不正确的是()。

C.组织性

72.国有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D.职工代表大会

7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1个月

74.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

A.传统民法中独立出来的

75.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B.《国际劳工标准》

76.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劳动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并且不得少于()。

A.2人

77.负有对职工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义务的主体是()。

A.用人单位

78.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A.1年

79.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部门是()。

D.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80.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保护范围包括()。

D.劳动过程

81.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D.1小时

82.劳动争议一般由()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D.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

83.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B.县级

84.对担任营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计划分配工作,但军龄的年限要求是()。

C.20年

85.从社会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优抚法属于()。

C.社会法范畴

86.在工伤保险中保险费用由()。

C.用人单位负责缴纳

87.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

B.个人账户

88.《社会保险法》规定()。

B.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 89.职工福利的提供者是()。

B.用人单位

90.国家鼓励地方建立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其年龄的规定是()。

B.80周岁以上 91.一般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

A.《济贫法》

92.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

A.职工

93.工伤保险实行的原则是()。

C.无过错责任原则 94.2006年修改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年龄是()。

A.6周岁

95.社会优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其中属于社会福利范畴的是()。

A.邮资免费

96.流浪人员乞讨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

B.10天

9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专门福利的是()。

D.退役军人福利

98.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模式中传统型模式的主要保障对象是()。

C.劳动者

99.不属于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的是()。

D.抚恤金

100.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费()。

D.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10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A.英国

102.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

A.9岁以下学徒

103.关于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兼具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特征

104.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

C.16周岁

105.一般认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最早始于()。

C.19世纪初 106.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

A.国有企业

10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投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发生在()。

C.2年内的

108.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B.20% 109.在我国,集体协商中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了事先未预料到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C.60天

1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

A.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11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10年

112.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残疾抚恤金发放单位是()。

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113.由于生产经营场所的自然和人为的危险因素的存在,生产经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或人为的直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危险情况时,劳动者享有()。

D.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114.社会救助法属于()。

B.社会法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对劳动法上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有()。

A.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 B.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行为能力 D.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2.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B.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劳动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原因在于()。

A.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B.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

C.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4.我国目前职业培训的种类主要有()。

A.学校教育和培训

B.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 C.劳动预备制度培训 D.学徒培训

5.我国工会组织的法律地位表现在()。

A.合法性

B.独立性 C.代表性

6.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A.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B.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C.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D.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7.根据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同,可划分为()。

C.自由合同 D.强制合同 8.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视为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形包括()

A.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

B.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探亲假、婚丧假

C.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 D.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9.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

A.人民法院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0.津贴的具体作用有()。

A.补偿作用

D.调节作用

11.工会的性质,一般认为它具有()。

A.阶级性

B.群众性 C.自愿性

12.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

A.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

B.高级技术人员

D.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13.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B.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C.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 14.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有()。

A.加班加点的工资

B.休假期间的工资

D.履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15.集体协商一般要经过的阶段有()。

A.集体协商的提出和协商代表资格的确定

B.进入谈判准备阶段 C.正式进行谈判阶段 D.签订集体合同

17.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主要指()。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C.国际劳工公约 D.国际劳工建议书

19.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括()。

B.劳动关系

D.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20.下列关于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正确的是()。

A.劳动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不同 B.劳动法与民法律的主体不相同

D.劳动法与民法的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1.劳动保障监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法定性 B.行政性 C.专门性 D.唯一性

2.我国现行非标准工作时间的形式有()。

A.缩短工作时间 B.计件工作时间 C.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D.不定时工作时间

3.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内,劳动争议的处理的方式主要有()。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4.根据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人员适用不定时工作时间的有()。

A.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 B.企业的推销人员 C.出租汽车司机

D.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 5.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6.劳动保障监察员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

A.本人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B.本人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C.监察员近亲属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

D.因其他原因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7.对妇女生理机能变化过程中的保护包括()。

A.经期保护

B.孕期保护 C.产期保护

D.哺乳期保护

8.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包括()。

A.人民法院

C.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9.我国《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0.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我国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企业有()。

A.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

B.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D.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11.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

B.普通群众的监督 C.群众组织的监督 D.报刊等传媒监督

12.我国立法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种类具体包括()。

A.公休假日、法定节日休假时间

B.年休假、探亲假

C.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 D.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13.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A.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工作满一年

D.年满十八周岁,距前次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14.在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中,劳动者的权利主要有()。

A.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

B.拒绝危险作业权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C.知情权 D.监督安全权

15.对下列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庭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裁决先予执行的有()。

A.追索劳动报酬

C.追索工伤医疗费

D.追索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16.狭义的休息时间仅指()。

A.劳动者的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B.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C.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

17.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18.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情形是()。

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 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D.发生地震、洪水,需紧急救援的

19.针对劳动违法行为的监察程序主要有()。

A.立案

B.调查 C.处理

20.劳动法的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有()。

A.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 B.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 C.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

1.我国生育保险医疗服务项目主要包括()。

A.检查费

B.接生费 C.手术费

2.社会保障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不必缴纳的保险费有()。

A.工伤保险费 D.生育保险费

4.社会保障法的立法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

B.平行模式 C.母子模式 D.混合模式

5.我国当前社会保险制度涵盖的领域有()。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6.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基本渠道是()。

A.国家财政补贴

C.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 D.劳动者缴纳的保险费 7.社会优抚的保障对象是()。

A.军人及其家属 B.复员军人 C.退伍军人 D.转业军人

8.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相比较其特征有()。

A.社会福利的范围具有普遍性 B.社会福利的目的具有公平性 D.社会福利具有政府主导性 9.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原则是()。

A.以人为本

B.政府主导、分级管理 C.社会互助 D.灾民自救

10.以社会保障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社会保障关系分为()。

B.社会保险关系 C.社会救助关系 D.社会福利关系

11.社会保障法的特征有()。

A.广泛的社会性

B.严格的强制性

C.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 D.特定的技术性

12.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

A.普遍性原则

B.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C.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D.社会化原则

13.社会救助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

A.专项救助

B.自然灾害救助 C.临时救助

D.国家确定的其他救助

14.特殊形式的教育福利包括()。

A.助学金 B.贷学金 C.奖学金

D.特殊教育制度。

15.我国当前的法定职业福利包括()。

B.社会保险制度 C.年休假制度 D.探亲假制度

16.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类型有()。

A.传统型

B.福利型

C.国家保障型 D.储蓄型

17.退出现役的军人包括()。

A.转业的军官

B.复员的士官 C.复员的志愿兵 D.退伍的义务兵

18.我国的公共教育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普及义务教育

B.实行助学金、奖学金制度 C.向学生提供无息贷款

D.实行学生假期购票优惠制度 19.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

A.五保供养制度 B.特困户救济制度 C.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灾害救助制度、扶贫政策

2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遭遇下列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或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

A.年老或患病

C.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D.失业

1.按照劳动争议标的性质的不同,劳动争议可以分为()。

A.权利争议 B.利益争议

2.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C.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D.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3.以下选项中属于《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残疾人福利的是()。

A.康复服务福利 B.教育福利

C.文化体育福利 D.无障碍环境福利

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工会的权利的有()。

A.组织权

B.代表权 C.参与权 D.监督权

5.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劳动法上的特殊群体的有()。

A.女职工

B.未成年工 C.农民工 D.残疾劳动者

6.下列各选项中有关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阐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要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劳动

B.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7.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性表现在()。

A.目的的社会性 C.权利主体的普遍性 D.义务主体的社会化

8.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合法行为有()。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B.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D.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

9.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A.劳动合同期限

B.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C.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10.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一般有()。

A.国家财政拨款

B.社会捐助 C.国际援助

D.社会救助基金的收益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就业特征的有()。

A.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B.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C.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D.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12.劳动法监督检查的主体是依法享有监督检查权的()。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其他有关行政部门 C.工会组织

D.其他群众性组织以及个人

13.下列属于政府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应履行的职责的是()。

A.保障男女劳动者就业的平等权利 B.保障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权利 14.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D.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仲裁裁决而分别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法院应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法院管辖 15.我国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中对残疾人就业的保障措施有()。

A.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B.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与使用 C.税费优惠与相关支持

D.扶持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 16.我国工资分配原则有()。

A.按劳分配、同工同酬

B.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C.宏观调控

D.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17.劳动法上所指的工作时间主要包括()。

A.职业培训时间 B.停工待料的时间

C.女职工哺乳婴儿时间

1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有()。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C.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D.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19.社会优抚具有的特征有()。

A.社会优抚的身份具有限定性

B.社会优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 C.社会优抚的待遇优厚 D.社会优抚的实施相对规范

20.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因此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有()。

A.政府

C.雇主 D.劳工

三、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王某与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自2005年2月1日起至2008年2月1日止,双方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2005年6月18日王某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公司索要经济补偿金。公司认为王某没有提出解除合同的正当理由,且解除合同未征求公司意见,未经双方协商,因而不同意解除合同,并提出如果王某一定要解除合同,责任自负,公司不但不给予王某经济补偿金,还要求王某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即在试用期内培训王某的费用。试分析:

1.王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需要说明理由?为什么? 2.王某是否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为什么? 3.用人单位应否给予王某经济补偿金?为什么? 4.王某应否赔偿用人单位的培训费用?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不需说明理由。(2分)

王某在2005年6月18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尚处于试用期内,我国《劳动法》未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须说明理由。因此王某不需要说明正当理由。(3分)2.可以单方解除。(2分)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考察期,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王某可以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不用与用人单位协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法律所允许的。(3分)

3.用人单位不应给予王某经济补偿金。(2分)

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是王某提出的,且不属于双方协商解除,我国劳动法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给予经济补偿金,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法中有关经济补偿金的规定。(3分)

4.王某不应赔偿用人单位的培训费用。(2分)

劳动法规定的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是当事人有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当事人本身有过错。王某在试用期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未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没有过错行为,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3分)

2.李某系永固建筑公司的职工,2008年8月因拖欠工资问题与永固建筑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建筑公司工会出面进行协调,永固建筑公司认为这属于公司的内部人事问题和财务问题,工会不应介入。在工会的支持下,李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永固建筑公司在得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有当地工会代表之后,拒绝参加仲裁。试分析:

1.在本案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处理争议? 2.工会参与解决劳动争议的权利有哪些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1.用人单位拒不到庭并不影响劳动争议仲裁的进行。(4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6条规定: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执行。(6分)

2.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表现为工会通过调解、仲裁等制度系统参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的处理。(5分)在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在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有权对职工的争议行为给予支持和帮助。(5分)

3.2011年1月某日,某公司职工陈某骑自行车提前下班回家途中被一汽车撞伤。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对该交通事故作出了责任认定,认定陈某对该事故不负责任。由于汽车司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2011年6月,陈某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书,认定陈某所受之伤为工伤。公司不服,认为职工下班出事地点并非必经途径,且提前下班并非为上下班规定时间,因此不能做为工伤处理,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

请分析:本案中陈某受到的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请说出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8分)这一规定中并没有以“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为条件(6分)因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第三人陈某只要能就“下班途中”和“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举出证据,就能够证明作出工伤认定的证据充分。(6分)

4.黄某是某炼钢厂的锅炉工,2006年8月经招工录用到该厂工作,上岗前未经专门的技能培训即马上投入工作。2008年2月,由于黄某操作环节上的失误,其所在炼钢车间的锅炉发生爆炸,正在炉前工作的黄某当场被炸成重伤,经抢救诊断,70%以上的皮肤均为一级烧伤。黄某家属要求炼钢厂支付黄某的医药费,并给予经济上的赔偿。炼钢厂在支付完黄某的抢救费用后便拒绝支付其他费用,理由是黄某的受伤完全是因为他个人违反有关操作规程所致,应当由自己负责。试分析: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我国《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4分)第55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4分)《安全生产法》第23条也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3分)

本案中,锅炉工属于高度危险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专门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炼钢厂在黄某上岗之前没能按照法律规定对黄某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致使黄某由于技能不熟练而导致锅炉爆炸的事故,事故责任应由炼钢厂承担。(6分)

因此,炼钢厂应支付黄某的全部医疗费用,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黄某相应的经济赔偿。(3分)

第二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肇庆学院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13年课堂期末测试

(一)论述题

1.论《劳动合同法》中如何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论述我国劳动保险体系的特色

案例题

P159页家乐福超市女工案

1.本案中,如何判断劳务派遣?

2.劳务派遣中,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3.如果南方人才和家乐福串通,如何保障盛某的权益? P346北京国玉大酒店纠纷案

1.“上下班”的法律意义是什么?如何认定上下班?

(二)论述题

1.论“协议”如何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论述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特征?

案例题

P357杨文伟案

1.该案例中的伤如何认定工伤?

2.伤残如何认定?

3.该案例中的抚慰金如何定性?

P123

解除过程中该员工享有哪些权利?

第三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一、劳动合同法的价值取向

1、偏重保护劳动者的基本价值取向

2、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本取向

3、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本取向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劳动合同法在地域上的适用范围——法的空间效力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之外的所有地区

2、劳动合同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法的时间效力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3、劳动合同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法对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三、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1、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2、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3、一般有试用期的规定

4、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5、履行中的从属性和非强制性

6、权利义务的延续性

7、合同内容的法定性

四、合同订立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协商一致的原则

3、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五、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3、劳动报酬

4、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5、社会保险

6、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法的基本特征

1.公法与私法的兼容

2.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

3.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

4.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

七、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

和社会保险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

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

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

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

八、劳动关系的特征

(1)主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3)兼有平等和不平等性质,但不平等性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

(4)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

(5)兼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九、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特点

1、劳动者的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生产资料结合,只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

2、涉及三方当事人的特殊劳动关系: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受派员工

3、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共同构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

4、雇主包括“雇用”意义上的雇主和“使用”意义上的雇主

5、劳动关系分为“形式的劳动关系”(为主)和“实质的劳动关系”

十、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2)用工单位应履行执行国家劳动标准,为派遣员工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3)用工单位应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4)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等义务。

十一、集体合同特征

第一,集体合同当事人一方是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事业组织;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职工个人,另一方是企业或事业组织.

第二,集体合同内容是改善集体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内容比劳动合同复杂具体。

第三,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报送劳动部门登记、审查、备案后才有效。

第四,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或事业组织、工会、全体职工,劳动合同适用于企业或事业组织和职工个人。

十二、劳动报酬法律特征

a.工资是职工基于劳动关系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b.工资是用人单位对职工履行劳动义务的物质补偿;

c.工资额的确定必须以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为依据;

d.工资必须以法定的方式支付,一般只能用法定货币支付,并且要定期的持续的支付。

十三、劳动报酬法律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

2、同工同酬原则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的原则

十四、追讨被拖欠的工资 途径:

1、拨打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12333进行举报。

2、尽快写投诉书,去当地区政府劳动监察机构投诉。

3、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当地工会求助。

5、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有比较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

十五、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强制性立法,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对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予以保障的制度。

十六、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普遍、适度、权利与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

十七、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遗属保险护理保险。

十八、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

1、社会性(组织管理、范围、目的)保险的范围广泛,体现一种社会政策,具有保障社会安定的职能。

2、强制性: 保险的项目、收费标准、待遇水平等内容一般不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自主选择。

3、互济性:是用统筹调剂的方法集中和使用资金。

4、福利性: 以帮助劳动者摆脱生活困难为目的。国家对保险所需资金负有一定的支持责任

5、补偿性:是对劳动者所作劳动贡献的一种补偿

6、差别性:劳动者所得社会保险待遇往往由于工龄长短、保险事故、缴纳保险费多少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十九、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区别主要有:

⑴实施的对象不同⑵资金来源不同

⑶实施的条件不同⑷实施的方式不同

二十、基本医疗保险原则

1、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税收或社会保险费得方式征集医疗保险基金

3、绝大多数国家由政府负责医疗保险计划的制定、管理和实施

4、政府向全体公民提供统一标准的医疗保险待遇

5、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只限于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6、被保险人一般被要求到公立医院或国家制定的医院就医

二十一、工伤保险特征

1、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被保险人是与该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

2、所保之“险”为职业危险,危险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3、对已经遭受工伤危害的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给予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

4、工伤保险是强制性保险

5、工伤保险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

二十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漫长而复杂

①双方协商

②协商不成再申请调解,或直接申请仲裁。调解委员会受理后限期30日内结案,否则视为调解不成。

③调解不成再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限期60日内结案,必要时还可依法延长30日。

④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15日内可依法向法院起诉,进入民事诉讼程序。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区别:(1)社会关系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仅与劳动过程相联系的的合同,表现为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劳务合同虽也与劳动过程相联系,但它更着眼于实现过程。(2)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3)风险责任不同。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由用人单位承担风险责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劳务提供方自行承担风险。(4)劳动报

酬的性质不同。因劳动合同的履行而产生的劳动报酬,具有分配性质,不完全和不直接随市场供求情况变动,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为一种持续、定期的工资支付;因劳务合同而取得的劳动报酬,是商品价格的一次性支付,商品价格是与市场的变化直接联系的。

权利争议、利益争议区别:(1)争议内容不同。A权利争议是因为执行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在这类争议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既定的,或已有劳动法律、法规加以规定,或已通过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加以确认;B利益争议往往是因为要求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在这类争议中,双方所主张的权利义务事先并没有确定,争议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对这些有待确定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要求。(2)处理程序不同。A权利争议是执行法规、合同规定的问题,适用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或诉讼程序;B利益争议所涉及的还不是法律问题,所以被认为不在司法解决的范畴之内,主要是通过双方协商或调解解决。

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区别:(1)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是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法定的。(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正常结束,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消灭。(联系:劳动合同的终止和劳动合同的解除都将导致劳动关系的消灭。)

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区别:(1)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不同。仲裁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劳动争议,调解是通过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进行。

(2)解决劳动争议的权限不同。调解委员会无决定权,不能强迫双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仲裁委员会则可以行使仲裁权。(3)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不同。劳动争议的调解主要依靠双方自愿,调解委员会只作说服教育工作,劳动争议的仲裁是把说服教育和强制裁决结合起来,如果争议双方达不成协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见作出裁决,解决争议。

童工、未成年工区别:(1)年龄不同。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2)规定不同。我国一般规定年满16周岁为法定就业年龄,除国家允许的少数行业经有关部门批准用工外,禁止使用童工;用人单位可以使用未成年工,国家根据未成年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对其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卫生加以特殊保护。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区别:(1)社会保险强调强制性,普通商业保险着重自愿性;(2)社会保险具有福利性,由非营利性机构管理,普通商业保险讲究营利性,由具有营利目的的保险机构经营;(3)社会保险的保费主要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分担形式、普通商业保险则由要保人投保。(联系:社会保险与保险公司办理的商业保险也存在着共性,就是都具有互济性。)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区别:仲裁委员会行使的是仲裁权,各级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审判权。仲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程序;法院审判是司法程序,仲裁权与审判权不同。两者的具体区别是:(1)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享有的某些权力,仲裁机关是不具有的;(2)依据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享有劳动争议的最后决定权;(3)依照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享有劳动争议的最后处理权。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区别:1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救济,是由代表国家的有关部门(如民政部门)向因意外条件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形式;3社会福利,是国家、地方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全体成员为对象的福利事业。4三者相比:社会福利是普遍保障制度;社会救济是依据经济情况调查而实行的保障制度;社会保险是以曾经存在的劳动关系为基础而确立的保障制度。

辨析题

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非)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我国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而并不禁止使用。我国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

2、社会保险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

害。(非)社会保障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社会保险只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非)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非)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5、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非)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双方行为和单方行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依法单方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而不必协商一致。6、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是)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7、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社会保险是强制保险,用人单位应按国家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8、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非)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利益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9、劳动合同双方主体同时变更,意味着原合同关系消灭。(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不包括劳动者一方主体的变更,这是由劳动法律关系所含的人身性质所决定的。如果劳动者变更,则表明原法律关系已经消灭而建立新的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主体同时变更,由于包括劳动者的变更,原合同关系消灭。

10、事实劳动关系是无效的劳动关系。(非)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侯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除当事人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外,通常是由于合同期满后既没有续订合同,又没有终止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由此产生的劳动关系不宜简单否定。

1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非)劳动者不需提前预告也可依法解除合同。出现三种情况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2、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行政部门不应予以干预。(非)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13、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劳动者不辞而别,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新的用人单位招用丧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新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4、劳动合同自试用期满之日起生效。(非)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生效,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之内。

15、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如果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按集体合同执行。(是)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相换抵触的,应以集体合同为准。

16、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当经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合同。(非)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只有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

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a从用人单位外部形态的角度,可分为企业的法律关系,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法律关系,民办非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其他。b从劳动关系的个数角度,可分为单一劳动法律关系和双重劳动法律关系。c从是否具有涉外因数角度,可分为国内和涉外劳动法律关系。d从主体是否具有团体性的角度,课分为个体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论述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a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合同订立的更本性原则,其

包括主体合法,即即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须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具有劳动法资格。内容合法,劳动合同中所确立的权利义务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合法,即订立合同的程序,要约,承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b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劳动合同当事人公正合理的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c平等自愿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缔约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适用同样的法律规则,享有同等的额法律保护。自愿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不受他人的干涉,根据个人的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立合同。d协商一致原则。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的意见。e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要诚实,讲信用,并按照按照诚信原则,旅行自己基于合同或法律规定,二队对方承担的各种义务。

集体合同订立的主体和原则主体:包括劳动方签约人和

用人方签约人。a劳动者签约人,一般为有集体合同当事人的工会或工会组织的机关。b用人单位方签约人,一般为用人单位屯提机关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原则:a合法原则b平等合作的原则c协商一致的原则d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原则e维护公共秩序的原则

4、城市生活最低基本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保障对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的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2)保障标准。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按照当地维持城市生活基本生活的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以及未成年的义务教育费用的确定。

(3)资金来源。其资金来源由政府的财政支出(4)申请程序。有长生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的材料,填写表格。

5、试述我国社会保险法的法律法制体系

社会保险法是调整社会保险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社会保障关系作为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对于确定保险法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产生原因。

a社会因素。工业社会的发展让多数人失去了土地等生产

资料,家庭内部化解风险的能力减低,社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机制被广泛使用。b思想因素。c政治因素。社会保险法的产生是因为统治者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恐惧。

(1)社会保险法的基本性质

A、从社会本位的来看,社会保险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为本位

B、从法制角度来看,社会保险法以实质正义为价值追求 C、从调整手段来看,社会保险法以强制首都那为主。

(2)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社会安全原则、强制保障原则、所得再分配原则、基本生活保障原则、自给自足原则

(3)社会保险法律体系

包括社会保险筹集关系,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关系,社会保险监督及社会保险争议解决关系等。

(4)社会保险法的不足与完善

不足:社会保险立法不健全,立法层次低。资金短缺和收支

矛盾加剧。

完善:(1)建立保险基金补偿机制,确保社会基金的良性

循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分清中央和地反的社会保障责任,同时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中央财政补偿的浪费(2)建立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纪要覆盖城镇各类企业,也要覆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养老制度,坚持统筹的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障法的法律制度体系的发展有其自

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提高认识,落实工作责任,杨哥督促检查,使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1.用人单位应当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2.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延长时间和夜班劳动。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按照规定进行产前检查应当计为劳动时间。4.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难产的和多胞胎每多生育一胎的,增加产假十五天。5.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计为劳动时间。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和哺乳室等设施。7.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的劳动。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1)安排工作岗位之前;(2)工作满一年;(3)年满18周岁,距前一次体验时间已超过半年。

9.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社会保险法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社会成员(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对社会成员(劳动者)遭遇社会风险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为社会成员(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劳动者)在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情况下,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等特点。

社会保障法分为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以正式的法律法规形式,被冠以与社会保障内容相关的名称的法律规范

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则是指有关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不仅包括以基本法律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同时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更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社会保障法是社会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法;(2)社会保障法是市场经济的支持法;(3)社会保障法是人权法,其使命在于确定和保障人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权利;(4)社会保障法是生存保障权法。

二、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立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且杂乱

(三)法律救济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滞后四)与WTO保险规则不相适应在WTO这种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的积极作用下,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还未做好适应这一变化的相关立法准备。

(五)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过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化原则

(二)相关建议

1、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2、提高立法层次,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权利救济制度

4、加强社会保障执法力度

5、解决好各法律部门的相互配套衔接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a是指政府对收入低于政府公告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或实物救助,以保证该公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救助制度。b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是:

获取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救助是公民生存权的体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3年,上海市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国际上对贫困人口进行

规范救济的经验,率先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的通知》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对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权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

保障标准: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我国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基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的。根据物价适当调整。资金来源: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政府责任,其资金应当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但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申领程序:一)个人申请二)社区居委会初审(三)乡镇、街道

办事处审核(四)县(市、区)民政局审批。b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

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保障标准:依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资金来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要列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贴。

申请程序:持有当地农村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

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含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1、户主申请

2、村委会评议

3、乡镇政府审核

4、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5、审批后公示与发放

仅供学习,切勿邪念。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第五篇: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试卷(定稿)

中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017-2018学年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D.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合同

E.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醉酒导致伤亡的C.自残或者自杀的 D.因违章作业受伤

E.在上下班路上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工资?有哪些构成形式?

2、劳动合同终止有哪些法定情形?

3、社会福利有何特征?

4、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有哪几种?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2、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赵某今年刚满15周岁,与某厂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将近4个月,一直没有拿到工资。赵某向老板催要工资,老板以赵某未满16周岁,劳动合同无效为由,拒绝支付工资。请问: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2)赵某能否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2、2008年1月胡某与北京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如胡某无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须向公司支付违约金3万元。2008年9月以后,另外一家公司看中了胡某,给胡某开出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于是,胡某提前30日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外贸公司表示可以与胡某解除劳动合同,但胡某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3万元的违约金。

问:胡某应当向单位支付这笔违约金吗?为什么?

下载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电大机考资料(完整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保险的归责方式是。 A.过错责任 B.推定过错责任 C.无过错责任 D.公平责任 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毕业论文选题(2014届) 指导教师:梁晓春、范湘凌1.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法律探讨 2.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 3.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劳动标准 4.试用期中......

    电大社会保障法(排版)

    社会保障法期末复习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起源于。 A、德国 2、在很多社会保障的国际公约中,最具影响的是1952年第35届国际劳动大会上通过的。......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2014年复习问题范文大全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重点、难点、复习考试要点 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必修课,考试为闭卷考试。 二、 考试以周贤日著《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法制出 版社2012年版)及PPT......

    北大17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1. 1、职业安全卫生(第八章第一节)2. 2、职业培训(第十章第一节)3. 3、劳动争议(第十二章第一节)4. 4、工会(第十一章第一节)5. 5、集体协商(第......

    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教案

    第八课 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教学目的 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熟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的相关规定,了解劳动基准......

    2018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考核二

    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成考试2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共40分) 题目1 根据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人员适用不定时工作时间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企业中的长途......

    2018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考核三(汇编)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共40分) 题目1 退出现役的军人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复员的志愿兵 B. 转业的军官 C. 退伍的义务兵 D. 复员的士官正确答案是:转业的军官, 复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