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鉴于文章阅读研究滞后于文学阅读研究
鉴于文章阅读研究滞后于文学阅读研究,科普文章怎么阅读?怎么教学?怎么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师生长期感到困惑。新乡市十中的周丽君老师迎难而上,勇敢地承担了这个教改攻关任务,“高难动作”,该加三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我认为,科普文章阅读的一般操作要领是:“概念理解或要句阐释,信息筛选或要点归纳,文意概括或篇旨点睛,信息推断或价值联想”。面对初中二年级学生阅读《奇妙的克隆》,周老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从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的角度,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四个小标题的内容。
2、速读课文,筛选信息。(1)读第一节,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并辨析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读第二、三节,填写“克隆技术的进程”表格,并理清作者说明的顺序及其原因。
3、以意照言,体悟精神。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4、思考讨论,探寻主旨。研读第四节,思考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与“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是否矛盾?为什么?
依我看来,以上四个课堂教学板块,井然有序,师生互动,50分钟读懂并用活了一篇3000字的科技说明文,教风学风扎扎实实,没有花里胡哨,是一堂相当成功的文章阅读课。其可取之处至少有下列各点:
一、阅读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说明文的共性目标是通过《奇妙的克隆》这篇例文的个性目标来体现的,“终结性总目标”是依靠“过程性分目标”来实现的,既贯彻了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又尊重了学生读者的自选意愿。默读课文之后,学生的三个疑问(a、为什么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b、“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c、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为什么说要“严肃地考虑克隆的含义”?)集中在第三、四节,恰好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临上课时欣然采纳,既使教材编者和学生的阅读期待达成一致,又让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学生的生成目标求得统一。可见,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科学而民主的,实施也是切实而有效的。
二、抓准了科普文章的言语特点——中文和外文交错,通用语和专业语并陈,精确语和模糊语互现,在“感言知义”上下硬工夫。周老师意识到“感知文章言语的有组织的意义是阅读的起点,读懂说明文先要跨越科学语言的门槛。”全篇的中心词“克隆”,英文叫“Clone”,希腊文叫“Klone”,其原意(用“嫩枝”或“插条”繁殖,属植物克隆)和变化义(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系,属动物克隆)必弄清楚。科普文章的语言有其共性和个性,区分通用语(一分为
二、相安无事、永无止境、切实可行、濒临绝种、悲喜交集)和专业语(胚胎、囊胚、两栖、脊椎、促性腺素、胰蛋白酶),各自挑选出6个,通用语紧扣课文内容重点,具有普遍应用价值,专业语均为遗传学术语,以读懂课文为限,不去深究,这个理解分寸把握得好。对“什么是克隆”的定义推敲,对“克隆鱼”实验之艰难的数字说明(“……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核中吸出细胞核。……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不但让学生领悟了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而且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高度精确性。课文最后一段出现了弹性较大的模糊句:“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周老师又引导学生化虚为实,自由议论,给“克隆人”可能引起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以生动有趣的阐发,营造了“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阅读境界。
三、在“授人以知”的基础上做到“授人以渔”。科普说明文的本意在“授人以知”,教科普说明文的目标在“授人以渔”,即掌握阅读科普文章的技法。周老师的教学设计,实行通篇略读和快读,重点精读和研读,贯彻了“精读、略读、快读一条龙”的训练方略。3000字课文要求5分钟默读完,平均一分钟读懂600字,恰是略读应达到的最高速度和快读应达到的最低速度。读懂的标准,在形式上是辨识说明方法(举例、比较、引用)和说明顺序(时间顾前续后、生物进化);在内容上是看对文本信息筛选的准确性,或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四小节的内容,或用一句话概括克隆的定义,或用一组词语来概括克隆技术的进程,其筛选的范围和规格不同,都运用了“提纲挈领”法,都落实到语言表达上。执教者有意引导学生由“读书”向“看书”过渡,由“对话”向“行文”过渡,如填表阅读和电脑阅读的操作,旨在强化“用书面语言表达阅读心得”的动笔按键能力。第三个教学板块“以意照言”,正是“循环解释法”(“语言——思想——语言”)中的回环,即张志公所说的“在语言和思想之间走个来回”。毛泽东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用“文意”之“激光”去照射“文辞”,最能品味语言的妙处。读法对头,所以学生对科普文章渗透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体悟都落到了语言上,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比较好地处理了“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关系。针对“浅阅读”蔓延,未能走进文本的通病,周老师运用“披文得意”的阅读规律,注重紧扣文本去解读,务使学生“见得亲切”。如第二节第五段第一句:“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这是透露作者思路、显示说明顺序(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闪耀科学精神的关键句子,经学生找出,教师强调,共同辨识“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奥妙,就在于“按生物进化顺序说明”最能体现克隆技术探索和发展的进程。克隆技术的奥秘都在“换核卵”,但“换核卵”本身又在不断突破,“克隆羊”不是换“胚胎细胞核”,而是换“体细胞核”,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阅读如此“同中见异”,确实“登堂入室”,走进文本深处了。真是“牵一句而解全文!” 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得意”之后,又不能自我封闭在“解文”的小圈子里,还要奋力走出文本,“知人论世”,读以致用,使文本迁移、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第四个教学板块,讨论第四个小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与末段首句“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是否矛盾,说克隆技术带来“三喜”,可以“入文论证”,说克隆技术带来“三悲”,则只有依据“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做“出文阐发”了。这是一个饶有兴味、开阔视野、读出创意的话题,教师抓住火候,学生“运思及物”,纷纷发言,撞击出灿烂夺目的思想火花:
生甲:假如若干年后“克隆”一个“我”出来,那我的父母、同学、师长及所有认识我的人应该怎样称呼她?她又该如何面对这些人呢?再说,如果“克隆”出来的“我”犯了错误,或触犯了法律,应该惩罚她,还是惩罚我?有关部门怎样辨别哪个是真我,哪个是“冒牌”的呢?
生乙:克隆人应该跟随真实人姓同样的姓,还是自立门户?站在克隆人的角度来说,走到哪里人们都会说:这是某某克隆出来的。克隆人也是人,也有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克隆人的心灵会不会蒙上阴影?产生自卑?会不会反过来报复人类?
生丙:假如将来克隆出了一个希特勒或东条英机,世界可能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世界将重陷战争深渊。
生丁:如果能为自己克隆一个器官仓库,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问题,那么人们能够坦然地从与我们一样五官齐全、表情丰富的克隆人身上摘下一只肾,挖走一只眼吗?
生戊:如果面对一群面貌、体态、风姿一样的克隆人,我们如何确认他们的身份?如果他们犯罪,我们又用什么手段缉拿真凶?再说,人类居住的地球早已因为人口爆炸难堪重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用另一种方法生产自身?!
这就是走进文本之后的“出文见人,出文论世”!这就是“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阅读对话”!这种阅读对话不是散漫无归的胡乱扯淡,而是紧扣文本“克隆人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发挥联想,给“悲”以丰富多彩的阐发。
周老师在见仁见智的热烈讨论中,没有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而是坚持主导,及时总结:“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值得我们欣慰和骄傲的是,面对克隆,人类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理性和远见。如果克隆技术真是上帝放在人类面前的又一只潘多拉魔盒,那么人类将满怀信心地伸出两手,一只手叫智慧或灵性,它让克隆技术为我所用,造福世界;另一只手叫理性,它将控制和防止克隆技术走向反面。这也就是要„兴利除弊‟!科学家们有足够的信心,智慧、理性地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所展现的“个体阅读”的创造性。
《奇妙的克隆》作为科普文章阅读的实验课,当然有美中不足之处。因为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观摩的同行认为周老师“有点拘谨,缺乏激情,未能完全放开”,确是“的评”。我以为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很好抓住“奇妙”这个“文眼”,引导学生去领悟谈家桢介绍克隆技术时所张扬的科学创造精神、科学思想方法和人文审美情趣。“克隆”这项高科技“奇”就“奇”在无性繁殖,“妙”就“妙”在杂交创新。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生物体,一经“换核卵”式的杂交,就会繁衍出新的后代群体。作者先从植物克隆谈到动物克隆,再从鱼类、两栖类克隆谈到哺乳类克隆,后从“克隆羊”谈到“克隆人”,表明科学家探索的目光没有禁区,永无止境,这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科学创造之“神奇”和科学创造之“美妙”。吴承恩的“克隆猴”,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克隆鱼”,童第周的“克隆蛙”,证明在克隆技术上中国并不落后,案例中灌注着作者对中华民族科学创造潜力的赞美和期待。特别在对克隆技术“悲喜交集”的理性思考中,充满了“兴利除弊”、“造福人类”的乐观信念。通篇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自珍、自爱、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怀。这种难以觉察的、强度很低的、比较稳定持久的、成为作品基调的情感潜流,我们称之为“情操”,是科技说明文的情感因素的特征。
感悟了克隆技术的神奇美妙,体味了作者“科学审美”的情趣,还要走出文本,类化迁移,读以致用。这种“致用”,不只是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去思考克隆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兴利除弊,还要立足语文,从写作学、阅读学的视角去吸取克隆技术的精神营养。这是语文课区别于生物课的分水岭,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远的界碑。生物“克隆”作为一种科学的创造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文章、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中的。鲁迅写小说,对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创造,“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把互相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重新组织在一起,杂交成新的机体,新的生命,这难道不类似于无性繁殖的生物克隆吗?这就是典型的“写作克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一段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晏殊《蝶恋花》一词本是写离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登高望远的宏伟志向;柳永《凤栖梧》一词本是写痴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忠贞不渝的奋斗毅力;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本是写失恋后的落寞,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豁然开朗的成功喜悦。如此断章置换,重新组合,超越了文本作者的原意,熔铸了读者独创的新意,不但拓展出治学的三境界,而且开发出一切事业从追求、奋斗到胜利的三境界。这是典型的“阅读克隆”。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王国维的榜样,运用“杂交创新”的科学创造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大胆进行“写作克隆”和“阅读克隆”的实验,那么《奇妙的克隆》就算学到家了,“有创意的表达”和“有创意的阅读”就算学到手了。尽管达到这个理想目标并不容易,我们还是要努力去探索,要不然,怎能说是攻破科普文章阅读教学的难关呢?
第二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共)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到80年代才在我国起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但其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脱离实际,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不一致等矛盾。
1、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有的供求缺口偏大,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各地区历年用地情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不真实、不准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准确性。
2、用地定位不明确。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实用地范围,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具体范围多不落实,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定位落实较差。
3、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用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用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人为调减耕地基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致。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但有的规划仍使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特别是重要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4、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例如汕头市,根据2001土地变更详查数据,2001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834743亩,至2010年是76597亩的用地指标,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余者皆为非耕地,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足建设的需要,突破建设用地计划不乏存在,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起步也较早,更有一整套审批制度和实施办法。
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政府方面热衷于建设大城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
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年~2002年的六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年均274万亩,与1991年~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下降了37%。2003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314.6万亩,占68.7%。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从本质看,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除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了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这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应树立耕地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保护意识,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依法适时调整规划,提高修编质量。调整规划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严格界定调整范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或修编规划:一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规划执行的;二是新提出的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三是在耕地等主要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情况下,需要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四是行政区调整后,影响规划执行的;五是主要用地规划定量或定位经核定确实有错误或遗漏的;六是上级规划调整,需要相应调整或修编下级规划的应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计划的关系,制定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近期用地需求来制定计划。城市建设过程严格执行用地计划,政府不能背离计划随意批地。
除了遵循共同的原则外,这两个规划还应在规划工作路线和规划技术方法、规划范围、统一用地的统计口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如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区主城区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05平方公里,原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2010年为123平方公里,2020年为18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明显大于土地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经过认真地研究比较,统一统计口径,合理地压缩城市建设规模,使两个规划能够相衔接,维护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地位及权威性。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不合理的城镇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编,使 “十分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汕头市2002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两个规划的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规划与国土两局合并的优势,不仅从用地规模上做到两个规划相衔接,而且从用地布局、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两个规划相互衔接,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10年为122平方公里,至2020年为1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范围为市辖五个区及澄海市的新溪外砂两镇。由于规划范围及两个规划统计口径的不同,造成统计数字不相一致,如果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相同口径,则相一致。具体是总规确定的至201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122平方公里,剔除外砂机场(3平方公里)、外砂镇规划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平方公里),总用地为105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只至2010年,没有2020年规划的规模可以比较,但是如果将168平方公里减去外砂机场(3k平方公里)、新溪外砂两镇规划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后,则为144平方公里,年均递增3.9平方公里,符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在国土资源部要求的规模之内。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也是协调好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应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做好新一轮的规划,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使我们的家园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第三篇: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原因和对策
期刊文献
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原因和对策
朱晓俊 安士林 黄占兵
“十五”期间,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也获得了较快增长;然而,与经济增长相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
一、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十五”期间,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5.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5%,比“九五”时期快0.8个百分点;2005年达到9137元,比2000年增加4008元。分阶段看,2001~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虽低于生产总值增幅,但二者差距最大仅为4.7个百分点;从2004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现下降态势,与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达到11.3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加5.1个百分点。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即生产总值每增长1%带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0.5%,2005年则下降到0.48%。200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9%,比生产总值增速低9.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低7.7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1位上升到第14位,但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内蒙古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的9.5% 快7.1个百分点,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仅比全国平均的9.6%快0.9个百分点,这使得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明显低于全国。2000年全国弹性系数为0.8,比内蒙古高0.3;2005年全国弹性系数上升到0.97,内蒙古则下降到0.48,仅为全国的一半。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56元,比2000年1151元的差距增加了205元。
城镇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使得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城镇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十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3.8%下降到2005年的26.9%,降幅达6.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降幅3.6个百分点。
上述现象若长期持续下去,将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原因
(一)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职工工资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城镇职工工资总额的44.9%,城镇人均家庭收入中来自于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的比重达到53.2%。“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国有企业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比“九五”提高7.4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提升,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03.6,较2000年提高114.8;“十五”期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65.4%,2005年达到235.1亿元,是2000年的13.6倍。与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较慢,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职工工资长期得不到有效增长。“十五”期间,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由2000年的113.5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104.9亿元,下降7.6%;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7.4%,较全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速低0.6个百分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就业水平下降。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区城镇就业人数为350.3万人,比2000年减少7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6%,高于全国
期刊文献
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较2000年提高0.9个百分点。失业人数逐年上升,2005年高达17.8万人,较2000年增加5.1万人。就业水平下降,直接制约了城镇劳动力的收入增长,同时也反映了全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失衡。在这样一种劳动力供求关系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提高工资的动力。
首先,就业岗位下降。一是产业结构重型化导致的资本替代劳动力趋势。“八五”时期,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即经济每增长1%带来的就业人数增长率)为0.25,“九五”下降到-0.04,“十五”进一步降为-0.23。“十五”时期,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吸纳的劳动力由2000年的85.3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83.7 万人。二是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服务业发育水平较低。200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0.5%,比2000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技术进步、业态创新等原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三是企业改制、破产关闭使就业岗位减少。2005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分别比2000年减少39.1万人和13.2万人。四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就业需求与市场需求结构存在较大差距。五是大学毕业生多选择留在大中城市,且对薪资期望过高,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其次,在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格局中,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客观上存在不一致性。“十五”期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4.2%,投资率由2000年的41.7%上升到2005年的73%,消费率则由56.8%下降到44%,到2005年,投资率比消费率高出29个百分点。高投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由于招商引资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投资收益相当部分流向区外,因而不能通过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以及消费环节转化为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收入。
第三,企业增资意愿不强。一是部分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对提高职工收入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政策性因素制约企业增资意愿,如各类政策性基金和费用较多,主要包括五项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医疗)的缴费、住房公积金、福利基金、工会会费等。三是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较少,缺乏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的民主制约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
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收入中来自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的比重为16.5%。“十五”期间,内蒙古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9.4%,比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速低3.6个百分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7%下降到23.3%,降幅为3.7个百分点。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分别年均增长19.3%和18.6%,比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速低3.7和4.4个百分点。
分析拉动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可以发现,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难以拿出更多的财力用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一是非税收入增长较快。在现行体制下,相当一部分非税收入仍需返还原缴款单位,难以形成可用财力。二是以基金预算收入为代表的各级政府的制度外收入急剧增加。这部分收入多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用于工资增长。三是由于实行“先征后返”等鼓励投资的政策,也使得可用财力的增长受到限制。
(三)转移性收入较低
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除工薪收入之外的最大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赡养收入、社会救济收入等。2005年城镇人均家庭收入中来自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为20.5%。“十五”期间,内蒙古不断加大对城镇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人均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1.1%,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1个百分点(均未扣除价格因素)。同时,内蒙古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水平较低。2005年,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87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73.9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均居全国倒数第5
期刊文献
位。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是转移性收入的主体,离退休人员工资较低是转移性收入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内蒙古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适当提高了退休人员包括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十五”期间城镇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年均增长16.1%,2005年达到1608.6元,占转移性收入的85.7%。但是,占退休人员多数的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增长较慢,部分行业如煤炭行业工资拖欠严重。根本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表现在:一是企业应提的养老保险金未足额计提,资金筹集困难,欠费严重。目前全区“两个确保”资金缺口高达14.5亿元,个人账户远没有做实。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仍然较窄。覆盖范围主要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参保率低。三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保险方式单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保险等发展缓慢。城镇居民社会救济收入由2001年的4.1元上升到2005年的12.5元,年均增长25%,但保障水平较低,2005年低保人口人均保障标准为131元。
(四)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
经营性收入也是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城镇居民从事私营、个体经营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经营费用和税金后得到的净收入。“十五”期间,内蒙古城镇人均经营性收入年均仅增长1.4%,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05年城镇人均经营性收入为857.6元,仅比2000增加58.7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5.5%下降到9%。经营性收入增长慢、比重低,是由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的。鉴于城镇个体私营经济是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我们用后者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从私营经济看,“十五”时期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本年均分别增长12.6%、53.9%和38.4%,到2005年分别达到48317户、68.2万人和754.8亿元。但是,私营经济总量仍然较小,2005年私营企业数量仅列全国第25位和西部地区第7位,实现增加值仅为广东的17%、江苏的21%、浙江的20%和山东的15%。目前,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着产业层次低、企业素质不高等内在问题及融资难、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外部环境问题。
从个体经济看,“十五”时期个体工商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本年均分别下降13.5%、16.6%和3%;2005年为46.8万户、82.3万人和97.3亿元,分别比2000年减少19.6万户、39.9万人和5.2亿元。其原因,一是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部分经营场所被拆除,相关从业人员暂时歇业。二是部分个体工商户经过资本积累,规模逐渐扩大而转向私营企业发展。三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大监管力度,对一些违纪违法的个体工商户吊销营业执照以及取缔无照经营。四是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成本提高,加之大中城市社区服务不断完善,一些个体工商户失去竞争优势而歇业或关闭。五是在经济普查中剔除了历年来的虚增数据。
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是进入城镇的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按照现行统计口径,进入城镇6个月以上的农牧民就统计为城镇人口。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由农村牧区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人口逐年增加。2005年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47.2%,较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十五”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25.3万人。这些新增城镇人口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差,多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且无社会保障,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制约了城镇居民收入的整体增长。
此外,财产性收入也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之一,包括出租房屋收入、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等。“十五”期间人均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22.3%,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收入增速9.1个百分点;2005年为161.3元,比全国平均的193元低16.4%,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1.7%。显然,转移性收入数量少、比重低,仍有待通过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来逐步提高。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理念,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更加重视从宏观层面调节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
期刊文献
适当扩大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使全区人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形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收入提高———消费增长———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二)努力扩大就业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轻纺、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就业增长的持续动力。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培育发展配套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清除体制性障碍,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逐步实现无“零就业”家庭。支持并规范发展就业中介组织,帮助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牧民和下岗职工提高就业能力。
(三)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
积极推动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使“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化,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以技工学校为龙头,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为骨干,政府投资的公共培训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企业为依托的多元化技能人才培训新格局。要根据就业变化和就业工作的需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培训范围,优化培训内容,加快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把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着力点放在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上,形成内生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经营者年薪制考核办法,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扩大工效挂钩企业面,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加职工工资。逐步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到2010年力争全区大多数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尽快解决好企业历史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诚信制度,全面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落实全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检查管理,指导推动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部门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并发布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及中、夜班津(补)贴的指导标准。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提高,在兑现国家增资政策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地方性津贴和补贴,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同时,适时提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金标准。
(五)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确保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一卡制”收费,提高行政效率。加快费改税步伐,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解决个体私营经济融资难问题,鼓励各金融机构放宽抵押担保条件,逐步提高信贷比例。拓宽个体私营经济融资渠道,指导、推进和规范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利用国内外资金。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创业引导,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和工商管理费起征点,并随经济发展情况继续提高。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积极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特别是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争取国家养老保险试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大监管力度,将企业是否足额缴纳养老金纳入工效挂钩和企业工资审核内容。多渠道筹措养老资金,可采用国有资产变现划拨、国有股减持、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方法进
期刊文献
行筹集。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重点覆盖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
(作者单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四篇: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目前,本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非成熟性及教育投资的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发展因素考虑的少。
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较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较为明显的表现出,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的产业,因此,旅游本科教育也要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实践。二是本科教育“专科化”。本科不专,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培养的旅游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适应岗位要求的上手能力差。专业课程设置盲目且缺乏灵活自主性,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教学思想、学习方法手段
滞后
由于缺乏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大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循规蹈矩,未能与其他旅游高等院校形成差异化特征,也未能体现本土化发展的优势。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小,理解不深,导致难以灵活运用,不能达到教与学“共鸣”、“共振”的效果。这种传统模式培养的人才最终只能是在创造性和开拓意识方面存在缺陷的继承性人才。如: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受实践课时、实践条件等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后对旅行社这一非常重要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大多停留在书本上,大部分学生也反映毕业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旅行社管理岗位的工作入门上。旅游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师资和教材仍是制约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也使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质的飞跃。同时,专业教师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大多又不能及时进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的实践理解明显不足。部分有本地特色的专业课
程在教材选用上,一是可选教材少,有些甚至无系统教材可选;二是专业教师自编教材缺乏资金、时间、工作量等方面的支持。这也限制了专业课的顺利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缺乏
旅游管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又必须特别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仅仅挑出几门技能训练课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其它一些专业课程如管理性课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且实习大多安排在最后一年,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在校二年或三年对实践知识非常欠缺,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极为不利。同时,也出现了有理论知识时,无实践强化;有实践强化时,理论巩固学习的时间已过的矛盾。而直接后果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毕业后到旅游单位工作,遇到实际问题手忙脚乱,产生思想障碍,畏惧本职工作或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5 校企、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深入
高等旅游教育要通过与业界包括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等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以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与行业的实际接触仍然较少,有些方面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并不紧密,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科研方面,大多集中在了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参与
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研究。另外,不少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学术范围内的交流材料,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更不用说影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了。同时,本专业教学也没有很好的整合自己的培训资源优势,发挥行业间的培训作用。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矛盾
旅游业界还普遍存在着对大学教育的误解,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也存在矛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近年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人才市场供求呈现出非均衡态势,其表现之一是业界普遍认为本专科生不如中专生和职高生“好用”,表现之二是面试时,企业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总希望毕业生一报到就可以使用,企业不必再培训。孰不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企业片面强调动手能力只能是一种“近视”。但我们的高等旅游教育还是应从中吸取教训,把培养精通业务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并重,以适应市场需求。
另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结构上尚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客观现状。第一线服务员大多数是文化素质为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业外人员,如何使这些酒店行业的服务素质提高到一流的水准?旅游服务的实施型人才供方市场生意兴隆,成绩可人,但就在其它专业的学生因为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发愁时,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心态又是怎样一番情况呢?出乎意料地,他们在择业时,只有不到20%左右的同学能真心实意地到旅游或酒店中去,品尝其中的苦与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发展旅游业时,所需求的人才结构中存在着一种潜伏的危机,大批的第一线优秀技能选手正悄然流向其它领域,而旅游业本身员工流失率又较高,这就为岗位培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观念影响,对服务行业的工作缺乏持久的荣誉感,进入岗位后则距离管理层又是个未知数,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信心;二是学习过程中,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实习生活与想象偏差,这是产生逃离该专业心理的最直接导火线。因此,“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应当是旅游教育和业界的共同首要任务。研究力量薄弱,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目前,本系的旅游管理研究缺乏学术带头人,学科研究相对独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其次,本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实践和资源去从事研究工作;还有一些转到旅游学领域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对旅游学研究文献和其科学的深度及广度都不够熟悉,主观缺陷明显。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旅游科研机构,教师只能分散申请有限的旅游研究课题,这极大的影响了本专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深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1.导论
1.1研究背景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过往依赖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已迫在眉睫。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活动计划,国民旅游计划对扩大内需具有最直接推动的作用。无论是发放旅游券,还是提供带薪假期都给整个经济实体注入巨大的能量,一方面能够提升其他众多相关行业的景气度,另一方面也会为经济的复苏带来希望。
1.2研究综述
旅游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扩大器,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旅游业是
社会就业的稳定器,现在面对金融海啸,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毕竟有就业的压力。旅游业是门槛相对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关联度比较大,因此,旅游对劳动就业的拉动是非常大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力推行国民旅游计划,对就业和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旅游推动内需拉动经济的作用是显著的,因为旅游的消费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重复性的消费。经济强势增长的时候,在经济处于稳定上升阶段时,房地产、汽车、传统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是强劲有力的;然而当市场低迷期,重复的旅游消费对整个市场的拉动是直接和明显的。旅游时间可长可短,距离可远可近,消费可高可低。不是说旅游就是要花成千上万,可以花几十元一日游,也可以打开门在公园里面逛一逛。旅游这种特殊的作用一定会给疲软的经济带来良好的刺激效应。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国民旅游计划,其实不仅仅是经济的拉动计划,也是产业升级的计划。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对传统经济模式的依赖,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国民旅游计划的提出对当前信心的恢复具有很大的意义。启动内需的核心,就是投资和消费,同时拉动互动发展,因为现在没有办法看外国人的脸色,他们不购买我们的东西,他们外需减少的时候,就需要13亿人的消费,需要投资和消费双向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业的拉动。
意义:拉动旅游业在提高经济的同时,也要同步地增加社会福利,现在旅游就是一个生活要素,而生活要素是我们都离不开的。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休闲旅游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供给体系,再加上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使休闲旅游质量本身更加提高,国民旅游计划更多应该是这方面的内容。
2.政策因素对主体的影响及对策
2.1政策因素的重要性
一方面拉动需求、挖掘需求,另一方面提高需求质量、生活质量,两者应该紧密相联。政府要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着手解决老百姓所担心的问题,比如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政府应该注意的,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水到渠成了。而在具体的衔接上,通过竞争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老百姓才能享受到实惠,如果靠政府来补贴,恐怕不是一条正确的路。国民旅游计划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从政府来说,是创造一个好时机,从老百姓来说,是在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整个旅游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老百姓的出游质量,还要从老百姓的本质需求入手,满足其真正需求,减少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消费方式应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把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2.2有关国民旅游计划实施的相关对策
2.2.1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
2.2.2要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2.2.3要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2.2.4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应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窗体顶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结论与展望
3.1总结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推行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做规划和统筹时,是否切实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与企业协商,形成操作性强、吸引力强的旅游措施和旅游产品,才是能否惠民的关键。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为老百姓出游打好基础,使得老百姓能快乐出游提高生活的质量。
3.2展望
综上所诉,国民旅游计划的长远发展需要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兼顾经济发展,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避免盲目发展。只要有目标,有方向就能够确保整个国民旅游计划顺利实施,为经济发展鼓劲,为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作贡献。
第五篇:城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绝大多数城市的结构以人及其社会经济要素的流转为中心而建构 ,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被远远抛在城市建筑的原则之外 ,导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 ,生态结构简单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低下。
9] 薛达,薛立,罗山.园林、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环境[J]..城市发展研究,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