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4 20:1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反思》。

第一篇: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株潭内部群的差异和联系》之教学反思

一、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理念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当地的经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最重点是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所以新课教学须紧凑。香港与澳门的学习内容具许多相似处,可融合。

二、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思路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地理知识的运用以及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参与的情景下,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发展思维的一种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面临的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及学习内部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自主评价和自主调控。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思 说 听 论”,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三、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1.积极表现

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长株潭图片和资料 2.对比找茬

对比三者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3.能力提高

小组讨论:长株潭的差异和联系

四、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成果

1.课前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长株潭在课堂上呈现,可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的乐趣以及劳动被承认的成就感,同时也鼓励其上地理课的积极性。

2.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于学生在课下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就能回答正确,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又反过来激励他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二篇: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010年,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2.2%、38.4%、43.2%和45.9%,日益成为湖南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这标志着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区域内国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集中了全省3/4的研发人员、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区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现融城之势。长沙形成了一主(河东主城区)、两次(河西新城和河东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式发展布局,并积极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台—粟西组团,规划建设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并沿长株潭高速公路两侧发展,北上与长沙对接。湘潭则向北朝长沙方向拓展,沿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东面则与株洲对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联系更为紧密,互补性日益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财政总收入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总量占到全省的38.4%;实现GDP 6715.91亿元,增长15.5%,总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别比上年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在农业发展上,传统的粮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品种繁多,附加值高,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1.9亿元,占全省的18.0%。在工业发展上,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681.87亿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务业发展上,以长沙为中心,商贸、运输、邮电、金融、科教、旅游、房地产、文化娱

乐、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发展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12.14亿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有力支撑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54.8:38.9,而全省为14.7:46.0:39.3。这说明长株潭二、三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比较发达。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公路交通、通信、电力、饮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长沙市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达374个,计划投资规模2632.87亿元。随着轨道交通工程、湘江过江通道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长沙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3亿元,增长46.1%。新开工5条高速公路,武广高铁株洲西站投入运营,干线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时代大道等建成通车,湘江风光带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讯、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启动和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长株潭市际市域两个“1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随着长株潭三市通讯升位并网、金融同城和城际轻轨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三市经济融合,为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四)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1201元和9296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7.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和3.4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7%、19.5%和10.9%。随着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长株潭三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2.6%和25%。加上“新农合”广泛覆盖、“新农保”逐步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免等政策的实施,推动农民进一步增收,为长株潭城乡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费领域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4452元和63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9.3%。

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不优。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人口超千万,但总体实力与人口相当的北京、上海相差甚远,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较大。2010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发挥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从产业结构看,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传统产业比重偏大,区域内钢铁、机械、有色等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较高。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企业个数和重工业总产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优势产业仅占全省优势产业的43.9%。

(二)城镇功能拓展不够,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制约城镇扩容提质。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资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产业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制度和服务发展不够完善,制约了城镇扩容提质和城市化进程。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为56.3%,相比珠三角的70%还差13.7个百分点,离2015年实现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

(三)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强大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8.9:45.3:45.8调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区域内一些支柱产业并不切合本地的资源或区位条件,对当地发展带动不强。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有限,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开发不够,已有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四)资源节约压力较大,湘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湘江近年枯水频发,沿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国外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看,各城市间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规划协调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来看,长株潭协同发展的规划虽已颁布,但有效实施仍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要形成合力,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协作形成的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别是要使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能源资源的转移以及环境的保护治理都会改变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补偿机制,实现地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各方共赢。

(二)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力,才会有强有力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带动力与发展力。目前,长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总体实力较强,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但是科技转化能力不足,未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推动各城市经济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长株潭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快交通、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综合制度创新,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城市群吸纳资金、技术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是城市群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株潭城市群要以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目前城市群的现状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站在经济一体化高度,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要针对这一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对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的弱点,进一步拉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整体优势。要充分发挥各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型”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培养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理念,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和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方法,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长株潭试验区。

第三篇: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决策咨询报告12期)

2010年,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2.2%、38.4%、43.2%和45.9%,日益成为湖南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这标志着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区域内国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集中了全省3/4的研发人员、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区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现融城之势。长沙形成了一主(河东主城区)、两次(河西新城和河东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式发展布局,并积极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台—粟西组团,规划建设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并沿长株潭高速公路两侧发展,北上与长沙对接。湘潭则向北朝长沙方向拓展,沿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东面则与株洲对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联系更为紧密,互补性日益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财政总收入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总量占到全省的38.4%;实现GDP 6715.91亿元,增长15.5%,总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别比上年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在农业发展上,传统的粮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品种繁多,附加值高,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1.9亿元,占全省的18.0%。在工业发展上,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681.87亿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务业发展上,以长沙为中心,商贸、运输、邮电、金融、科教、旅游、房

地产、文化娱乐、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发展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12.14亿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有力支撑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54.8:38.9,而全省为14.7:46.0:39.3。这说明长株潭二、三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比较发达。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公路交通、通信、电力、饮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长沙市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达374个,计划投资规模2632.87亿元。随着轨道交通工程、湘江过江通道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长沙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3亿元,增长46.1%。新开工5条高速公路,武广高铁株洲西站投入运营,干线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时代大道等建成通车,湘江风光带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讯、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启动和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长株潭市际市域两个“1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随着长株潭三市通讯升位并网、金融同城和城际轻轨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三市经济融合,为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四)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1201元和9296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7.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和3.4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7%、19.5%和10.9%。随着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长株潭三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2.6%和25%。加上“新农合”广泛覆盖、“新农保”逐步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免等政策的实施,推动农民进一步增收,为长株潭城乡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费领域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4452元和63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9.3%。

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不优。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人口超千万,但总体实力与人口相当的北京、上海相差甚远,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较大。2010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发挥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从产

业结构看,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传统产业比重偏大,区域内钢铁、机械、有色等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较高。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企业个数和重工业总产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优势产业仅占全省优势产业的43.9%。

(二)城镇功能拓展不够,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制约城镇扩容提质。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资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产业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制度和服务发展不够完善,制约了城镇扩容提质和城市化进程。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为56.3%,相比珠三角的70%还差13.7个百分点,离2015年实现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

(三)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强大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8.9:45.3:45.8调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区域内一些支柱产业并不切合本地的资源或区位条件,对当地发展带动不强。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有限,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开发不够,已有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四)资源节约压力较大,湘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湘江近年枯水频发,沿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国外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看,各城市间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规划协调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来看,长株潭协同发展的规划虽已颁布,但有效实施仍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要形成合力,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协作形成的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别是要使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能源资源的转移以及环境的保护治理都会改变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

利益共享、补偿机制,实现地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各方共赢。

(二)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力,才会有强有力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带动力与发展力。目前,长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总体实力较强,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但是科技转化能力不足,未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推动各城市经济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长株潭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快交通、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综合制度创新,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城市群吸纳资金、技术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是城市群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株潭城市群要以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目前城市群的现状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站在经济一体化高度,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要针对这一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对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的弱点,进一步拉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整体优势。要充分发挥各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型”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培养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理念,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和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方法,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长株潭试验区。

承办: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

执笔:雷芙蓉 赵海军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第四篇: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决定

(2008年7月31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为了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国家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策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布局,是新时期赋予湖南的重大历史使命,是我省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 重大历史机遇。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支持省人民政府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原则,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全面推进各个方面改革,牢牢把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率先积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经验,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艰巨的创新工程。省人民政府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就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城乡发展、行政管理和运行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重大事项适时决策,先行先试。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相关文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三、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改革试验工作的情况和需要,适时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和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四、省人民政府和长沙、株洲、湘潭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有关长株潭城市群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空间管治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加强空间管治区域的有效管治,保护生态环境。

五、全省各级国家机关要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支持,全力推进改革试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外的差异与联系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长株潭城市群内外的差异与联系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关于湖南省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湖南省东、南、西三面高,中北部低,呈马蹄形朝北部倾斜 B.湖南省全部位于北温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围湖造田是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D.沅江是湖南省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五强溪是其流域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2.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方向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体化建设

B.资源节约型

C.环境友好型

D.产业高度一致 3.湖南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铁矿

B.有色金属

C.石油

D.煤矿

4.小华今年从农业大学毕业了,准备回家乡湖南自己创业.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A.放牧细毛羊

B.栽种甜菜

C.饲养生猪

D.种植咖啡 5.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A.沅江

B.江

C.赣江

D.6.“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湘乌江

A.岳阳

B.长沙

C.邵阳

D.常德 7.四月,春暖花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徒步考察小琼河,下列景观可能见到的是()A.金黄的稻田一片片,风吹稻穗香两岸

B.嫩绿的茶园里人们采茶正忙

C.满山坡的苹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

D.青稞地点染着河谷嫩绿的春色

8.你外地的朋友来湘西旅游,下列哪个景区不是你推荐的当地景区()A.德夯风景区

B.凤凰古城

C.桃花源风景区

D.浙江芙蓉镇 9.(2014•永州)除省会长沙外,湖南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有()①岳阳

②永州

③凤凰

④洪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为加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各部门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为市民节省话费

B.把三市的旅游建成一个特色 C.在三市之间开行城际公共汽车

D.严格保护好湘江的水环境

11.关于湖南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洞庭湖平原是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湖南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生猪省份之一 C.地处亚热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D.湖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部、西部、南部山区

12.长沙的纬度位置大约位于28°N附近,属于()

A.高纬度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极地地区

D.中纬度地区

13.建华海外学成归国,想回家乡湖南投资软件产业,你认为他选择哪个城市最理想()A.永州市

B.娄底市

C.邵阳市

D.长沙市 14.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被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C.地处洞庭湖平原

D.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悬殊 15.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在()

A.长沙

B.株洲

C.湘潭

D.浏阳

二、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洲岛位于衡阳市中心东南面湘江之中,岛上有罗汉寺、书院、古树,环境幽静,水少的季节还能看见沙滩,已列入国家旅游局100项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之一。

材料二 如图为湘江流经衡阳市城区的一段示意图。

(1)湖南省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2)湖南省东面与________省相邻。

(3)下列有关长沙、株洲、湘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B.株洲旅游资源,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C.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

D.三市有湘江相连,呈三足鼎立之势

(4)毛泽东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可知湘江的流向是________。沅江上有我省最大的________水电站。

(5)据图信息,衡阳港的建港位置应选择________处(甲或乙)。你认为开发东洲岛旅游资源会带来什么好处?________。

17.热爱家乡,了解湖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其东部相邻的省是________。又因为省内有大河流湘江,故而简称“湘”。湘、资、沅、澧四水汇集于________湖。

(2)家住北京的明明暑假打算来长沙旅游,乘火车最近的路线是________线。

(3)回家时,明明为家人带了些礼品,你认为下列不属于湖南特产的是()A.柑橘、湘莲

B.糍粑、米粉

C.猕猴桃、酱板鸭

D.椰子、甘蔗

(4)某农业开发公司来湖南投资创业,下列四种投资方式中最合适的是()A.种植咖啡

B.饲养生猪

C.栽培甜菜

D.放牧细毛羊

(5)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中,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在其干流上建有我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力工程—A________水电站。

(6)下列美称,不属于湖南的是()

A.有色金属博物馆

B.中国烟花之乡

C.天府之国

D.世界锑都

18.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地理事物名称:邻省①是________ ④矿产地:________(2)山脉②是________,它长江水系与________ 水系的分水岭(3)湖泊③是________,它对长江的作用是________(4)湖南省耕地类型以________ 为主,农业发达,农产丰富,素有“________(5)根据图中信息,归纳湖南地势特点________ .(6)湖南形成了以________ 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 ”的美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

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湘江,五强溪水电厂位于沅陵县境内的沅水干流上,是目前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故本题选D。2.【答案】D 【解析】【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长株潭城市群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答案】B 【解析】【分析】湖南省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其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的是锡、铅、锌、汞等。故选:B。

【点评】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锡、铅、锌、汞等的储量居全国前列。4.【答案】C 【解析】【分析】细毛羊是新疆牧区的优良牲畜;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咖啡是热带经济作物,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适宜种植咖啡;湖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故选:C。

【点评】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发达,以畜禽饲养为主,饲养的牲畜要占到全国总数的80%,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5.【答案】B 【解析】【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长株潭城市群。

故选:B 【点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考查流经长株潭城市群的主要河流,要理解记忆。6.【答案】D 【解析】【分析】桃花源,亦称桃源山,雅称“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区.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湖南省,因湖南省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 7.【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小琼河两岸没有种植水稻,因此看不到金黄的稻田,故A错误;小琼河两岸种植有茶园,嫩绿的茶园里人们采茶正忙,故B正确;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因此,看不到满山坡的苹果树,故C错误;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位于河谷地带,在湖南看不到此景观,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 8.【答案】D 【解析】【分析】德夯风景区、凤凰古城、桃花源风景区都位于湘西,芙蓉镇位于浙江,不属于湘西旅游区。故选:D。

【点评】湖南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省内大于海拔2000米高点的分布与地势总特点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考查湖南省的优秀旅游资源,要结合环境保护的观点解答问题。9.【答案】C 【解析】【分析】湖南境内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古城。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带,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题主要考查湖南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答案】B 【解析】【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更是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近些年来,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化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故选:B。

【点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 心区域。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长株潭城市群。11.【答案】C 【解析】【分析】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选项C叙述错误,选项ABD叙述正确。故选:C。

【点评】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省会是长沙市,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湖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所以简称为湘。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12.【答案】B 【解析】【分析】湖南省位于江南,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它的行政中心长沙大约位于28°N附近,属于低纬度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之南而称为湖南,湖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所以简称为湘。13.【答案】D 【解析】【分析】 湖南全省现有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6个县级市、72个县(其中7个自治县)、34个市辖区,计122个县级行政建制.其中,湖南软件产业发展的龙头是长沙市.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湖南省,因湖南省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因自古广植木芙蓉而有“芙蓉国”之称,亦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誉;湖南位于江南,中国东南腹地,属于长江中游地区,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 14.【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A错误;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故B正确;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洞庭湖平原在北部,故C错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发展经济的自然地理条件都很优越,交通运输便利,D错误.故选:B.

【点评】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15.【答案】C 【解析】【分析】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在湘潭。【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株潭城市群自然环境。

二、综合题

16.【答案】(1)亚热带季风;水稻(2)江西(3)B(4)自南向北;五强溪

(5)甲;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分析】(1)湖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湖南省东面的邻省是江西省。(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长沙是省会是湖南省的省;株洲是京广线与沪昆线的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湘潭是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4)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此可知湘江在长沙段的流向是自南向北,诗词中“万山”是指长沙的岳麓山。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沅江干流上。(5)因为甲处江阔水深,衡阳港的建港位置应选择甲处,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东洲岛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好处。

故答案为:(1)亚热带季风;水稻;(2)江西;(3)B;(4)自南向北;五强溪;(5)甲;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点评】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省会是长沙市,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湖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所以简称为湘。该省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本题考查湖南省的概况,为基础题。17.【答案】(1)江西省;洞庭(2)京广

(3)D(4)B(5)沅江;五强溪(6)C 【解析】【分析】(1)湖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其东部相邻的省是江西省。又因为省内有大河流湘江,故而简称“湘”。湘、资、沅、澧四水汇集于洞庭湖。(2)从北京到长沙,乘火车最近的路线是京广线。(3)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特产有柑橘、湘莲、糍粑、米粉、猕猴桃、酱板鸭等;(4)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湖南省位于亚热带,湖南省适宜饲养生猪,甜菜是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细毛羊是新疆牧区的畜种;(5)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中,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是沅江,在其干流上建有我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力工程—A五强溪水电站。(6)湖南的美称有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烟花之乡和世界锑都,天府之国是成都平原。

故答案为:(1)江西省;洞庭;(2)京广;(3)D;(4)B;(5)沅江;五强溪;(6)C、【点评】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湖南东临江西,西接渝贵,南毗两广,北连湖北。湖南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该省区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8.【答案】(1)湖北省 ;水口山

(2)南岭 ;珠江

(3)洞庭湖 ;防洪

(4)水田 ;鱼米之乡

(5)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

(6)长沙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图中数码代表地理事物名称:邻省①是湖北省④矿产地:水口山.(2)山脉②是南岭,它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3)湖泊③是洞庭湖,它对长江的作用是防洪.(4)湖南省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农业发达,农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5)湖南地势特点 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6)湖南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湖北省;水口山;(2)南岭;珠江;(3)洞庭湖;防洪;(4)水田;鱼米之乡;(5)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6)长沙.

【点评】湖南地势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全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省内大于海拔2000米高点的分布与地势总特点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

下载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优秀范文5篇)

    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 为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加快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

    长株潭两型社会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深入了解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状况,和变化;了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调查背景: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两型社会”(即资......

    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

    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优化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结构,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是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

    社会学-长株潭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0.53%,未来十几年还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对目前传......

    对“长株潭警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对“长株潭警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建设以来,三地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群已具一定规模,现代化交通四通八达,经济一体......

    长株潭休闲农业发展研1

    长株潭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彭栋梁 张群等 一、农业与旅游 20 世纪80 年代,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 生态环境保护、......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 (2012年11月30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 2012年11月30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关于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关于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