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后答案

时间:2019-05-14 20:2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课后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课后答案》。

第一篇:论语课后答案

《论语》课后练习精讲

一、《为政以德》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 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 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 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 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2、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这是孔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依据《季氏将伐颛臾》(16.1)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无贫”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贫富”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实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二、《克己复礼》

1.在孔子看来,礼和仁的关系是什么?

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目的(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2.宋儒说“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愿意有什么不同?

答:(1)孔子说“克已复礼”指的是约束自己的言行、欲望,使自己的言行、欲望符合社会规范,不出格,以达到“仁”。“存天理,灭人欲”则将“克已复礼”推向极端,无视人的正当需求,无视人的存在。(2)“君君臣臣”强调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即言行要符合身份,对两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而宋儒将将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了,强调臣、子对君、父的绝对服从。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对陈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1)“沐浴”即戒斋,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2)“不敢不告” 既说明孔子在齐国虽然得不到重用,但仍以一位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虔诚。“反复”则体现了孔子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理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2.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答: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他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体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已任,“匹夫兴亡,天下有责”的伟大抱负,他的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悲壮色彩的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利益、民族兴亡前仆后继,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战国时的屈原,面对佞臣当道的楚国,两次遭遇流放,但仍尽心竭力,为楚国的振兴“上下求索”;南宋的文天祥,在风雨飘摇之中,仍一心牵挂大厦已崩的南宋王朝,九死一生而不悔,慷慨悲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清末谭嗣同,变法失败,为激励后人,明知危险却毫不退缩,振臂高唱:“有心杀贼,无力回开。”

四、《仁者爱人》

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 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主张“杀身成仁”,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平定天下,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标准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节小信。孔子肯定的是管仲的大节大信,忽视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通达权变。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存在矛盾之处。

×2.不要求掌握

3.有人评论15。42“师冕见”一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本章生动得益于具体而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再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这些细节描写,采用概括性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了。

五、《君子之风》

1.7.16、7.19两章中,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答:(1)7.16章把高尚的情情寓于相互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又运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坚持道义的坚定信念。

7.19以戏谑的口吻,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阐明自己以追求道义为乐的心境。你赞同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吗?你怎样看待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

(2)“浮云”可使人联想到多种比喻义: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如过往云烟;云高高在上,高不可及,喻宝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2.评价孔子的义利观

答:从“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等可以看出,孔子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孔子并不排斥功、利,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对义和利的态度,君子见利思义,小人见利忘义。

六、《周而不比》 1.略

2.结合实际,你认为“周而不比”有那些表现?

答:(1)能与大多数人友好相处,与大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2)真诚交往,顾全大局,而耻于和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这两章的要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回答。

答:相同,都是阐述孔子的交友观:适度,才能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对君主和朋友不能反复劝告,对任何人都是如此。比如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熟人、对路人。孔子说“事父母几谏”,也就是说只能委婉地劝告,父母不听就暂时算了,等以后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择机劝告;若一味猛批父母,那父母面子如何过得去?对子女也是如此,做父母的教训子女不能过了火,否则就会导致其逆反之心顿起,更加不听父母的话了。

3.说说这一课中的交友格言。答:(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3)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忠告善导,不可由止

七、《诲人不倦》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1)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观点。后者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观点。

(2)从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来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11.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1)孔子的“述”指的是对古代礼乐制度、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这与孔子主张克已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保守政治观念有关。

(2)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述”是继承,但时代在变化,如果光有继承,没有创新,这种文化趋向僵化,就不适应时代,因此我们倡导既要“述”,更要“作”。【补充习题】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请阐述此章的要义。答: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要重视教育和学习对人的作用。2.子曰:“有教无类。”(15.39)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请简要阐述。

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这个人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这与“有教无类”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不矛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教育方式方法而言的,孔子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

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而“有教无类”是教育对象而言的,是指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富有与贫困,不分聪慧与笨拙,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划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八、《高山仰止》

1.通过本课所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怀有怎样的情感?请举例说明。爱生如子。如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伯牛染疾病后,孔子“自牖执其手”等。2.本课多次出现叠句,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如“天丧予!天丧予!”表现了孔子在失去他最爱的学生后的极度伤痛,从而七天了孔子这一有血有肉的良师形象。

九、《沂水春风》

1.请你谈谈对“沂水春风”图的理解?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曾皙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明丽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皙所言之“志”的关键就在于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晳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2.抓住文章的言语、神情描写,简要分析各人的性格特点?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直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从容不迫,逍遥洒脱。

十、读《中庸之道》,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求也退,故进之。”

2.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如前所述,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章句下》)的折衷主义者,称之为“乡愿”,贬之曰“乡愿,德之贼也”。与“乡愿”迥异,中庸之道反对折衷主义者的“同而不和”,赞成“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第二篇:《论语》十二章课后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二章

背诵全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本题目的一是让学生初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二是让学生归纳、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理解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论述,并能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理解。谈感受是开放题,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自由畅谈。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记住一些常用词语的意义,更好地把握格言的内容。1.说:通“悦”,愉快。2.省:自我检查,反省。3.逾:逾越,越过,超过。4.好:喜欢,爱好。5.笃:忠实,坚守

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然在使用,先抄写一遍,然后对照注释,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本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翻译格言一般要用直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精炼、准确的风格,不可随意增减词语。

答案参见“有关资料”中的译文。教师只宜选择一种,不宜多作比较、分辨。

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重点理解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并能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理解。论述道德修养的主要有1、2、6、8、9、11、12章。

第三篇:老子论语课后习题答案与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中“舞雩”的意思是:()1.0 分

A、看歌舞的地方 B、喝酒的地方 C、求雨的地方 D、登高的地方 正确答案:C 2“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1.0 分

A、神秘性 B、复杂性 C、哲学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 C 3 老子认为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中“袭”的意思是:()0.0 分 A、沿袭 B、抄袭 C、暗藏 D、偷袭正确答案: C 4“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1.0 分

A、《易经》B、《道德经》C、《大学》D、《诗经》正确答案: A 5“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1.0 分 A、《诗经》B、《尚书》C、《道德经》D、《易经》正确答案: C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1.0 分 A、士兵 B、将士 C、读书人 D、士大夫正确答案: C 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句话中“反”的意思是:()1.0 分 A、相反 B、反而 C、返朴归真 D、反对正确答案: C 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1.0 分 A、治国 B、齐家 C、修身 D、平天下正确答案: C 9 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1.0 分

A、拜师 B、立志 C、博览群书 D、游学正确答案: B 10 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0.0 分 A、《道经》一章 B、《道经》二章 C、《道经》三章 D、《道经》四章正确答案: A 1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受下列哪位的影响:()1.0 分

A、司马迁 B、庄子 C、曹雪芹 D、老子正确答案: D 12“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1.0 分

A、大意 B、表意 C、意思 D、猜测正确答案: D 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0.0 分 A、《孟子·离娄》B、《孟子·告子》C、《孟子·万章》D、《孟子·尽心》正确答案D 14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0.0 分

A、军师 B、国师 C、国老 D、国公正确答案: C

1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中“称”的意思是:()0.0 分 A、映衬 B、相称 C、称道 D、匀称正确答案: B 16“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1.0 分

A、知识 B、知道 C、了解 D、智慧正确答案: D 17“文胜质则史”中“史”的意思是:()1.0 分

A、史实 B、史诗 C、华丽的言辞 D、历史正确答案: C 18“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1.0 分 A、山梁 B、雌 C、雉 D、时正确答案: D 19“夫子哂之”中“哂”的意思是:()0.0 分

A、恶意的笑 B、大笑 C、夸张的笑 D、善意的笑正确答案: D 20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0.0 分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正确答案: B 21 在孟子看来“圣之时者”是:()0.0 分

A、伯夷 B、伊尹 C、孔子 D、柳下惠正确答案: C 22 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0.0 分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C、以丧礼处之 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正确答案: C

23《道德经》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这句话中“广”的意思是:()1.0 分 A、广泛 B、广阔 C、大方 D、广大正确答案: C 24 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1.0 分

A、死亡 B、灭亡 C、忘记 D、消亡正确答案: C 25《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1.0 分

A、智 B、义 C、信 D、仁正确答案: D 2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1.0 分 A、《道德经》B、《古兰经》C、《诗经》 D、《史记》正确答案: A 27“尝独立,鲤趋而过庭”中“趋”的意思是()。0.0 分 A、趋势 B、快走 C、归向 D、追逐正确答案: C 28《述而》篇主要论述的是()1.0 分

A、为政 B、仁义 C、教育 D、道德正确答案: C 29《道德经》里“绝学无忧”中的“绝”是指:()1.0 分

A、绝对 B、极致,最好 C、绝不 D、拒绝正确答案: B 3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0.0 分

A、说话 B、言语 C、发号施令 D、言传身教正确答案: C 31 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0.0 分

A、大成若缺 B、大盈若冲 C、大屈若直 D、大智若愚正确答案: D 3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0.0 分 A、孔子 B、子贡 C、曾子 D、颜回正确答案: C

33“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句话指的是:()1.0 分

A、颜回 B、颜路 C、季路 D、子游正确答案: A 34 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老子看来摆正位置的重要标志是:()0.0 分 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B、太上,下知有之 C、致虚极守静笃 D、大邦者下流正确答案: D 35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0.0 分 A、做事目的 B、做事手段 C、做事方法 D、做事动机正确答案: C 36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1.0 分

A、从政 B、育人 C、教书 D、学习正确答案: D 37 普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中诚的意思是()。1.0 分

A、诚实 B、真诚 C、诚意 D、确实正确答案: D 38 在《论语》中孔子有“三知”,其中不包括:()1.0 分 A、知命 B、知礼 C、知人 D、知言正确答案: C 3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与”的意思是:()0.0 分 A、与其 B、和 C、赞同 D、给予正确答案: C 4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1.0 分 A、圣人 B、道 C、上天 D、有道之人正确答案: B 41“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这句话中“从”的意思是:()1.0 分

A、放纵 B、展开 C、从前 D、从来正确答案: B 42 孔子一生坎坷,但是却成为百世流芳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1.0 分 A、聪明 B、勤奋 C、好学 D、严谨正确答案: C 43 子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是指()。1.0 分

A、行为 B、无为 C、作为 D、为了正确答案: C 44“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0.0 分

A、颜回 B、孟武伯 C、冉雍 D、南容正确答案: D 45 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1.0 分

A、上善若水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D、希言自然正确答案: B46“知常容,容乃公”中“容”的意思是:()1.0 分

A、容易 B、融洽 C、通融 D、从容正确答案: D

47“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0.0 分

A、人的智慧 B、人的身材 C、人的思想 D、人的身体、生命正确答案: D 48“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这句话与下列那句话意思相近:()1.0 分

A、巧言令色,鲜仁矣。B、君子不重,则不威 C、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D、贤贤易色 正确答案: A

49“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中“时”的意思是:()1.0 分

A、等待时间 B、任何时间 C、合适时间 D、随意的时间正确答案: C 50“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混而唯一即是:()1.0 分 A、空 B、虚 C、道 D、思正确答案: 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告诉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展望将来。()1.0 分正确答案:√ 2 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0.0 分正确答案:× 3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吉事尚右,凶事尚左”。()1.0 分正确答案:× 4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1.0 分正确答案:√

5“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这句话中的“大丈夫”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1.0 分正确答案:√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0.0 分正确答案:×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原因是他对妇女和小人的歧视。()1.0 分正确答案:×

8《卫灵公》篇中“在陈绝粮”这件事是孔子虚构的。()1.0 分正确答案:×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1.0 分正确答案:× 10《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1.0 分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1.0 分正确答案:√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1.0 分正确答案:√ 13“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老子在这句话中暗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张。()1.0 分正确答案:√ 14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是指樊迟是道德意义上的小人。()0.0 分正确答案:√ 15《道德经》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因此老子是唯心论者。()0.0 分正确答案:× 16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1.0 分正确答案:√ 17“素以为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0.0 分正确答案:× 18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举枉错诸直,则民服。”()1.0 分正确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多篇章起始处多用四字成句,其中包含很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强烈的冲击。()1.0 分正确答案:√

20《诗经》有 300 篇,故简称《诗经三百》。()1.0 分正确答案:× 2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1.0 分正确答案:×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1.0 分正确答案:√

23《论语》每章的名字源于每篇第一章起始的几个字。()0.0 分正确答案:√ 24 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0.0 分正确答案:× 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1.0 分正确答案:√ 26 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1.0 分正确答案:× 27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1.0 分正确答案:√

28“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0.0 分正确答案:√ 29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0.0 分正确答案:√

30“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1.0 分正确答案:√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天地不仁”指的是天地不仁爱,不仁慈。0.0 分正确答案:×

32“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1.0 分正确答案:√

孔子“信而好古”,因此孔子是一个保守主义者。()1.0 分正确答案:×

按照老子的观点,只要我们按照道去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1.0 分正确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1.0 分正确答案:√

从中国阴阳学的角度说,儒家强调阳,道家强调阴,两者互补。()0.0 分正确答案:√ 37“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1.0 分正确答案:× 38 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1.0 分正确答案:× 39“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服”。()0.0 分正确答案:× 40 子曰:“舜视弃天下,犹弃弊屡也。”意思是舜放弃天下,就好像扔掉了破鞋一样。1.0 分正确答案:√

41“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0.0 分正确答案:√ 42“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0.0 分正确答案:× 43《乡党》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实践。()1.0 分正确答案:√ 44 在古人看来,“民信”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最重要的。()1.0 分正确答案:√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0.0 分正确答案:× 46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1.0 分正确答案:√ 47《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1.0 分正确答案:√

老子认为最好的读书人听到“道”就相信它并且按照“道”去做事情。()1.0 分正确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后人如果能做到“虚至极,守静笃”,就能看出世间的规律,按照“道”来做事,一生相安无事。()1.0 分正确答案:√ 50《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1.0 分正确答案:×《道经》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中“两者”指:()1.0 分 ?

A、道和明 ? B、无名和有名 ? C、又常和无常 ? D、有和无我的答案:D 2 孔子喜欢颜回是因为他的好学和()。1.0 分 ? A、孝 ? B、坚毅 ? C、积极 ? D、乐观我的答案:D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1.0 分 ? A、做事目的 ? B、做事手段 ? C、做事方法 ? D、做事动机我的答案:C 4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的是《诗经》中的:()1.0 分 ? A、《氓》 ? B、《木瓜》 ? C、《关雎》 ? D、《蒹葭》我的答案:C 5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混而唯一即是:()1.0 分 ? A、空 ? B、虚 ? C、道 ? D、思我的答案:C 6 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1.0 分 ? A、大成若缺 ? B、大盈若冲 ? C、大屈若直 ? D、大智若愚我的答案:D 7 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1.0 分 ?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C、以丧礼处之 ? 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我的答案:C 关于孔子的生平,较权威的是下列哪项:()1.0 分 ?

A、司马迁《史记》 ? B、李泽厚《论语今读》 ? C、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D、钱穆《论语新解》我的答案:A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中“错”的意思是:()1.0 分 ? A、犯错 ? B、错误 ? C、措施 ? D、放置我的答案:D 10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1.0 分 ? A、《道德经》 ? B、《论语》 ? C、《为学》 ? D、《学记》我的答案:D 11 《史记》中“季札挂剑”的故事说明以下哪个道理:()1.0 分 ? A、大德不官 ? B、大道不器 ? C、大信不约 ? D、大时不齐我的答案:C 12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中“称”的意思是:()1.0 分 ?

A、映衬 ? B、相称 ? C、称道 ? D、匀称我的答案:B 13 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1.0 分 ?

A、上善若水 ?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D、希言自然我的答案:B 1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这句话中“恕”指的是:()1.0 分 ?

A、上善若水 ?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C、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的答案:D 下面哪项不是孔子所说的“孝”的表现:()1.0 分 ?

A、事之以礼 ? B、奉之以礼 ? C、葬之以礼 ? D、祭之以礼我的答案:B 16 老子认为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中“袭”的意思是:()0.0 分 ? A、沿袭 ? B、抄袭 ? C、暗藏 ? D、偷袭我的答案:A 1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1.0 分 ? A、士兵 ? B、将士 ? C、读书人 ? D、士大夫我的答案:C 18 在老子看来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1.0 分 ? A、练 ? B、勤 ? C、苦 ? D、乐我的答案:D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中“朴”的意思是:()1.0 分 ? A、朴实 ? B、朴素 ? C、简朴 ? D、没有雕琢过的原木我的答案:D 20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先人是:()1.0 分 ? A、楚人 ? B、齐人 ? C、鲁人 ? D、宋人我的答案:D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用的修辞方法是:()1.0 分 ? A、拟人 ? B、比喻 ? C、排比 ? D、借代我的答案:B 22 “常有司杀者杀”这句话中“有司杀者”指的是:()1.0 分 ?

A、杀人机构 ? B、国家机器 ? C、执法者 ? D、天道我的答案:D 23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1.0 分 ?

A、吃饭 ? B、学习? C、为政 ? D、交友我的答案:B 24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此三宝一曰慈,二曰检,三曰:()1.0 分 ? A、五日三省吾身 ? B、诲人不倦 ? C、上善若水 ? D、不敢为天下先我的答案:D 25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 A、德 ? B、礼 ? C、义 ? D、仁我的答案:D 26 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1.0 分 ? A、治国 ? B、齐家 ? C、修身 ? D、平天下我的答案:C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1.0 分 ?

A、人的智慧 ? B、人的身材 ? C、人的思想 ? D、人的身体、生命我的答案:D 28 《左传》的作者是:()1.0 分 ?

A、曹雪芹 ? B、左丘明 ? C、司马迁 ? D、周敦颐我的答案:B 29 子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是指()。1.0 分 ? A、行为 ? B、无为 ? C、作为 ? D、为了我的答案:C 30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指:()1.0 分 ?

A、黄、青、赤、白、黑 ? B、黑、白、蓝、黄、青 ? C、赤、橙、黄、绿、青 ? D、黑、白、赤、蓝、绿我的答案:A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1.0 分 ? A、孔子 ? B、子贡 ? C、曾子 ? D、颜回我的答案:C 32 下列哪部书可以看做读《论语》的参考书。()1.0 分 ? A、《史记》 ? B、《荀子》 ? C、《左传》 ? D、《孟子》我的答案:D 33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1.0 分 ?

A、孔子 ? B、子黔 ? C、子路 ? D、子贡我的答案:A 34 《道德经》里“曲则全,枉则直”中“枉”的意思是:()1.0 分 ? A、枉费 ? B、冤枉 ? C、弯 ? D、枉然我的答案:C 35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中“闷闷”的意思是:()1.0 分 ? A、宽松 ? B、不开明 ? C、憋闷 ? D、暴虐我的答案:A 36 “化儿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句话中的“无名之朴”指的是:()1.0 分 ? A、国君 ? B、圣人 ? C、道 ? D、上天我的答案:C 37 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1.0 分 ? A、《学而》 ? B、《为政》 ? C、《里仁》 ? D、《公冶长》我的答案:D 38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中的“中”的意思是:()0.0 分 ?

A、中规中矩 ? B、中等 ? C、中间 ? D、即“度”恰到好处掌握分寸我的答案:C 3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中的“二”指的是:()1.0 分 ? A、雌、雄 ? B、天、地 ? C、阴、阳 ? D、生、死我的答案:C 40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武”中“一”的意思是:()0.0 分 ? A、一个 ? B、一起 ? C、一团 ? D、道我的答案:B 41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1.0 分 ?

A、分封制 ? B、禅让制 ? C、宗法制 ? D、礼乐制我的答案:B 42 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0.0 分 ? A、死亡 ? B、灭亡 ? C、忘记 ? D、消亡我的答案:D 43 “不迁怒,不贰过”中“贰”的意思是:()1.0 分 ? A、2 ? B、两个 ? C、第二次,再次 ? D、第二个我的答案:C 44 《论语》中有《八佾》篇,其中“佾”的意思是:()1.0 分 ?

子贡曰“伯夷、齐叔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怨”的意思是()。1.0 分 ?

A、后悔 ? B、仇恨 ? C、抱怨 ? D、不满意我的答案:A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句话中“孰敢”的意思是:()1.0 分 ?

A、谁敢 ? B、怎么敢 ? C、我怎么敢 ? D、我敢我的答案:C 47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1.0 分 ?

A、从政 ? B、育人 ? C、教书 ? D、学习我的答案:D 4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1.0 分 ? A、圣人 ? B、道 ? C、上天 ? D、有道之人我的答案:B 49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中“复”的意思是:()1.0 分 ? A、复杂 ? B、复习? C、恢复 ? D、循环往复我的答案:D 50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1.0 分 ? A、军师 ? B、国师 ? C、国老 ? D、国公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在孔子看来不合“情”的“理”不是真正的“理”,不合“理”的“法”不是真正的“法”。()1.0 分我的答案:√ “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1.0 分我的答案:√ 3 “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1.0 分我的答案:√ 4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1.0 分我的答案:√ 5 子曰:“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1.0 分我的答案:× 6 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0 分我的答案:× 7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及时”。()1.0 分我的答案:× 《道经》第二章论述了事务的相对性、辩证性及为政的重要原则:无为、不言。()1.0 分我的答案:√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1.0 分我的答案:√ 10 “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服”。()1.0 分我的答案:× 11 在古人看来,“民信”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最重要的。()1.0 分我的答案:√ 12 老子和孔子二人对于“以德报怨”的做法都持反对的态度。()0.0 分我的答案:× 13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1.0 分我的答案:√ 14 《道德经》中“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0 分我的答案:√ “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1.0 分我的答案:× 16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1.0 分我的答案:√ 17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1.0 分我的答案:√ 18 在老子看来把自己主动放到“弱”的位置是懂得“道”,运用“道”的结果。()1.0 分我的答案:√ 19 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1.0 分我的答案:× 20 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准则是天。1.0 分我的答案:× 21 “赐也,始可与言诗矣”中“赐”子贡的名。()1.0 分我的答案:√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源于《论语》。()1.0 分我的答案:√ 知言包括知所言和知而言两方面。()1.0 分我的答案:√ 24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1.0 分我的答案:√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1.0 分我的答案:√ 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1.0 分我的答案:√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1.0 分我的答案:× 在孔子看来在父母晚年是赡养他们就是孝敬老人。()1.0 分我的答案:× 《道德经》中“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一味强调竞争,要竞争先要超越自己。1.0 分我的答案:√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1.0 分我的答案:√ 31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1.0 分我的答案:√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1.0 分我的答案:√

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0.0 分我的答案:√ 34 孔子认为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如果有的话就是射箭时的“君子之争”。()1.0 分我的答案:√

《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1.0 分我的答案:√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越多说明这个国家的违法之人就越多。()1.0 分我的答案:√

在解读《道德经》时,文章的意思会随着断句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注意。()1.0 分我的答案:√

孔子反对“巧言令色”的做法。()1.0 分我的答案:√ 39 老子两千多年前就总结出了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中充满了辩证法。()0.0 分我的答案:×

在孔子看来“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0 分我的答案:√

子张是孔子早年的弟子。()1.0 分我的答案:× 42 《道德经》的前 37 章称为《道经》;第 38 章到 81 章称为《德经》。1.0 分我的答案:√

道家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1.0 分我的答案:×

对于仁,孔子认为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为仁。()1.0 分我的答案:√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秧,是谓袭常。”和“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两句话中的“袭”字意思相同。()1.0 分我的答案:×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三者孔子成为“三达德”。()1.0 分我的答案:√

“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1.0 分我的答案:×

“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1.0 分我的答案:√ 49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中“鲜”指的是海鲜。()1.0 分我的答案:× 50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1.0 分我的答案:× “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来概括表达一种哲学的全貌。”这其中的“文字”指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    A、《金刚经》 B、《论语》 C、《道德经》 D、《南华经》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是:()

   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朱熹和王阳明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儒家文化。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横向讲有儒道释三家,其中儒释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我的答案:√得分:0.0分答案: 

“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意思是:()

   A、一种哲学思想 B、说 C、道路  D、道德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去五千言”指的是:()

  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道德经》的前37章称为《道经》;第38章到81章称为《德经》。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道德经》的众多版本中,现在我们读的一般是通行本。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道经》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中“两者”指:()

    A、道和明 B、无名和有名 C、又常和无常 D、有和无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

  A、《道经》一章 B、《道经》二章  C、《道经》三章  D、《道经》四章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

 A、神秘性  B、复杂性  C、哲学性  D、科学性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答案:C 4

“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 A、说话  B、言语  C、发号施令  D、言传身教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道冲,或用之或不盈”中“盈”的意思是:()

 A、满  B、充盈  C、盈余  D、尽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道经》第二章论述了事务的相对性、辩证性及为政的重要原则:无为、不言。()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道家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中“谷神”指:()

 A、五谷杂粮  B、谷物  C、五谷之神  D、道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中的“中”的意思是:()

 A、中规中矩  B、中等  C、中间

 D、即“度”恰到好处掌握分寸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下列哪部书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A、《诗经》  B、《尚书》  C、《中庸》

 D、《史记》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天地不仁”指的是天地不仁爱,不仁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认为最好的“善”要像:()

    A、上天 B、水 C、大地 D、高山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老子的下列哪个观点可以体味出清官与贪官的区别:()

    A、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B、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D、上善若水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道德经》中“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中的“尤”是指:()

    A、犹豫 B、尤其 C、通“忧”指忧愁 D、错误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答案:D 4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物极必反”是下列哪位的观点:()

 A、孔子  B、庄子  C、老子  D、墨子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苏州众多的园林中有一处命名“退思园”这其中暗含了下列哪种老子的思想:() A、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B、金玉满堂,莫能守之。 C、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D、居善地,心善渊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老子认为如果用“无为”的方法治理国家,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

 A、人的智慧  B、人的身材  C、人的思想  D、人的身体、生命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指:()

 A、黄、青、赤、白、黑  B、黑、白、蓝、黄、青  C、赤、橙、黄、绿、青  D、黑、白、赤、蓝、绿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服”。()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中“复”的意思是:()

 A、复杂  B、复习 C、恢复

 D、循环往复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中“朴”的意思是:()

    A、朴实 B、朴素 C、简朴

D、没有雕琢过的原木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告诉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展望将来。()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有”和“无”的问题上道家认为“有”是最根本的。()我的答案:

“知常容,容乃公”中“容”的意思是:()

    A、容易 B、融洽 C、通融 D、从容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中“常”的意思是:()

 A、常态    B、常识 C、无常 D、规律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准则是天。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后人如果能做到“虚至极,守静笃”,就能看出世间的规律,按照“道”来做事,一生相安无事。()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无欲之为圣,寡欲之为贤,多欲之为凡,循欲之为狂。”这句话印证了老子的下列哪个观点:()

    A、无欲则刚 B、致虚极,守静笃 C、少私寡欲

D、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道德经》里“绝学无忧”中的“绝”是指:()

    A、绝对 B、极致,最好 C、绝不 D、拒绝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道德经》中“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武”中“一”的意思是:()

 A、一个  B、一起  C、一团  D、道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

 A、圣人  B、道  C、上天  D、有道之人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老子两千多年前就总结出了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中充满了辩证法。()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多篇章起始处多用四字成句,其中包含很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我的答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中“资”的意思是:()

 A、资本  B、资鉴,借鉴  C、资金  D、谈资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中“君”的意思是:()

 A、君子  B、君主  C、君王  D、主宰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从中国阴阳学的角度说,儒家强调阳,道家强调阴,两者互补。()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知其白,守其辱”这句话中,“辱”的意思是“黑”与“白”相对。()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下列哪项是老子对战争的态度:()

    A、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B、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C、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D、国家混乱,有忠臣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

   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C、以丧礼处之

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答案:C 3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吉事尚右,凶事尚左”。()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化儿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句话中的“无名之朴”指的是:()

    A、国君 B、圣人 C、道 D、上天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道德经》里“执大象,天下往。”中“大象”的意思是:()

 A、一种动物  B、大道  C、大的景象  D、现象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这句话中的“大丈夫”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道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成语“大器晚成”出自:()

 A、《资治通鉴》  B、《周易》  C、《孟子》  D、《道德经》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这句话中“昧”的意思是:()

 A、愚昧  B、蒙昧  C、看不清  D、不明白

我的答案:A 得分:0.0分答案:C 3

在老子看来把自己主动放到“弱”的位置是懂得“道”,运用“道”的结果。()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认为最好的读书人听到“道”就相信它并且按照“道”去做事情。()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 A、大成若缺  B、大盈若冲  C、大屈若直  D、大智若愚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答案: D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句话由老子的哪句话演变而来:() A、不出户,知天下  B、不窥牖知天道  C、智慧出,有大伪  D、居善地,心善渊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老子认为“无为”的目的是“无不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道德经》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因此老子是唯心论者。()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

    A、《诗经》 B、《尚书》 C、《道德经》 D、《易经》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中“言”的意思是:()

    A、说话 B、发言 C、言论 D、发号施令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中“始”指的是“道”。()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秧,是谓袭常。”和“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两句话中的“袭”字意思相同。()我的答案:√得分:0.0分答案:×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中“闷闷”的意思是:()

    A、宽松 B、不开明 C、憋闷 D、暴虐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的观点:()

    A、曾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与老子的下列那个观点相一致:()

    A、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C、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D、欲将弱之,必固强之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越多说明这个国家的违法之人就越多。()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

 A、上善若水

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D、希言自然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老子看来摆正位置的重要标志是:() 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B、太上,下知有之  C、致虚极守静笃  D、大邦者下流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中“鲜”指的是海鲜。()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按照老子的观点,只要我们按照道去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此三宝一曰慈,二曰检,三曰:()

 A、五日三省吾身  B、诲人不倦  C、上善若水  D、不敢为天下先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道德经》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这句话中“广”的意思是:()

 A、广泛  B、广阔  C、大方  D、广大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指的是有好处的时候不敢把个人的利益摆在天下民众之先。()我的答案:×得分:0.0分答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中“愚”的意思是“愚蠢”。()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常有司杀者杀”这句话中“有司杀者”指的是:()

 A、杀人机构  B、国家机器  C、执法者  D、天道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句话中“孰敢”的意思是:() A、谁敢  B、怎么敢  C、我怎么敢

 D、我敢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句话中的“坚强”与现代文中的“坚强”意思相同。()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老子在这句话中暗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张。()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治国的理想目标是:()

    A、小国寡民

B、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C、圣人在天下 D、财货有余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受下列哪位的影响:()

    A、司马迁 B、庄子 C、曹雪芹 D、老子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我的答案:×得分:0.0分答案:√

老子和孔子二人对于“以德报怨”的做法都持反对的态度。()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此人指的是:() A、司马迁  B、曹雪芹  C、孔子  D、老子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

 A、分封制  B、禅让制  C、宗法制  D、礼乐制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下列哪位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 A、孟子  B、荀子  C、朱熹  D、孔子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关于孔子的生平,较权威的是下列哪项:()

    A、司马迁《史记》 B、李泽厚《论语今读》 C、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D、钱穆《论语新解》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先人是:()

    A、楚人 B、齐人 C、鲁人 D、宋人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一生中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从政阶段。()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    A、吃饭 B、学习C、为政 D、交友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论语”二字中“论”商务意思是:()

    A、谈论 B、讨论 C、论述 D、编撰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晚年很凄凉,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徒之痛。()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论语》每章的名字源于每篇第一章起始的几个字。()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中的“习”本意指:()

    A、操练 B、学习C、小鸟学飞行 D、练习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

在老子看来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

 A、练  B、勤  C、苦  D、乐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及时”。()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下列哪位不是“孔子四配”之一:()

 A、颜回  B、曾参  C、孟轲  D、子贡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答案:D 2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下列哪位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学说:()

 A、自贡  B、有子  C、颜回

 D、子路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

    A、《道德经》 B、《论语》 C、《为学》 D、《学记》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

    A、拜师 B、立志 C、博览群书 D、游学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史记》中“季札挂剑”的故事说明以下哪个道理:()

 A、大德不官  B、大道不器  C、大信不约  D、大时不齐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我的答案:√得分:0.0分答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A、德  B、礼  C、义  D、仁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这句话与下列那句话意思相近:() A、巧言令色,鲜仁矣。 B、君子不重,则不威  C、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 D、贤贤易色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我的答案:√得分:0.0分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这句话出自:()

  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墨子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针对信而言。

  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曾子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

    A、孔子 B、子黔 C、子路 D、子贡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论语的结构是绝对的首尾呼应。()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

 A、道之以德  B、道之以礼  C、道之以理  D、道之以才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

 A、4  B、5  C、6  D、7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诗经》有300篇,故简称《诗经三百》。()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易经》乾卦由()个阳爻组成。()

 A、5  B、6

 C、7  D、8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乾卦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元  B、亨  C、利  D、夏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

 A、《易经》  B、《道德经》  C、《大学》  D、《诗经》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孔子看来“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养  B、奉  C、亲

 D、敬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下列哪位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且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

    A、颜回 B、冉有 C、子游 D、子贡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在孔子看来在父母晚年是赡养他们就是孝敬老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里“殆”的意思是:()

    A、懈怠 B、怠慢 C、倦怠 D、危险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

  A、做事目的 B、做事手段  C、做事方法  D、做事动机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孔子认为“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中“错”的意思是:()

 A、犯错  B、错误  C、措施  D、放置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 A、军师  B、国师  C、国老  D、国公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句话中“阙”的意思是:() A、保留

 B、去除  C、提出  D、解决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我们在读经典时应独立思考,不要盲目信奉前人的注解。()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论语》中有《八佾》篇,其中“佾”的意思是:()

 A、群  B、排  C、行  D、列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是”的意思是:()

 A、是的  B、是不是  C、这种事情  D、是非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孔子认为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如果有的话就是射箭时的“君子之争”。()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仁者爱人”指的不仅仅爱亲人,还包括芸芸众生,世间万物。()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中的()

    A、《述而》篇 B、《为政》篇 C、《八佾》篇 D、《学而》篇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吾不与祭,如不祭”中“与”的意思是:()

    A、给予 B、组织 C、与其 D、参与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素以为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我的答案:×得分:2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长为一个君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 A、仁    B、理 C、乐 D、义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

    A、智 B、义 C、信 D、仁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既看到了他的道德方面,也看到了他的历史贡献。()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古代有人称孔子为“圣人”“仁人”“仁者”,但孔子都一一否认。()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在《论语》里有云:“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中“一”指的是:()

    A、信 B、忠 C、仁 D、礼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衣蔽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句话是孔子对下列哪位的赞扬:() A、子黔  B、子游  C、子贡  D、子路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我的答案:×得分:0.0分答案:√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三者孔子成为“三达德”。()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云“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且“以其子妻之”。此人是:() A、子贱  B、子路  C、公冶长  D、子贡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孔子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方法是:()

 A、君子哉若人  B、听其言观其行  C、善与人交  D、三思而后行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

 A、颜回  B、孟武伯  C、冉雍  D、南容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左传》的作者是:()

 A、曹雪芹  B、左丘明  C、司马迁  D、周敦颐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

 A、《学而》  B、《为政》  C、《里仁》  D、《公冶长》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反对“巧言令色”的做法。()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喜欢颜回是因为他的好学和()。

    A、孝 B、坚毅 C、积极 D、乐观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不迁怒,不贰过”中“贰”的意思是:()

    A、2 B、两个

C、第二次,再次 D、第二个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孔子所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之人是:()

    A、子路 B、颜回 C、宁武子 D、公冶长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4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中“逝”的意思是:()

    A、往逝 B、往救 C、已逝 D、去逝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文胜质则史”中“史”的意思是:()

    A、史实 B、史诗 C、华丽的言辞 D、历史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下列哪部书可以看做读《论语》的参考书。()

    A、《史记》 B、《荀子》 C、《左传》 D、《孟子》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中“乐”字的读音古今相同。()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下列哪项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   A、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渔 B、授之以政 C、诲人不倦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述而》篇主要论述的是()

    A、为政 B、仁义 C、教育 D、道德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孔子“信而好古”,因此孔子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在孔子看来“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子贡曰“伯夷、齐叔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怨”的意思是()。    A、后悔 B、仇恨 C、抱怨 D、不满意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

    A、孔子 B、子贡 C、曾子 D、颜回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孔子三忘是指忘食、忘忧、忘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四忧包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叩其两端而竭”的方法被称为:()

    A、旁敲侧击 B、执两用中 C、投石问路 D、摸着石头过河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

 A、大意  B、表意  C、意思  D、猜测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次。

 A、86  B、91  C、109  D、117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 A、山梁  B、雌  C、雉  D、时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第四篇:课后答案

第五篇:论语翻译答案

一、弟子问仁

1.子贡道:“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道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2.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的话。”

3.仲弓问仁德。孔子道:“出门(工作)好像要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二、立身处世 1.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2.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人吗?是君子人啊。” 3.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又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4.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 5.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6.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三、发奋进取 1.2.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3.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责备什么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了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4.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来到,如此罢了。”

5.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1.楚国的狂人接舆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道:“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这么倒霉?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追得上(不再着迷)。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了,孔子、没法同他谈。

五、君子三戒

1.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2.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3.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六、乐在其中

1.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4.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七、行己有耻

1.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2.孔子对颜渊道:“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子路道:“您若率领军队,找谁共事?” 孔子道:“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找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的人哩。”

3.曾子说:“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纵被欺侮,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曾这样做了。”

4.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5.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

八、君子坦荡荡

1.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想吐;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2.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4.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道:“这正是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叙述哩。”

5.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6.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九、言而有信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2.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恒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十、交友之道

1.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3.孔子说:“有益的快乐三种,有害的快乐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荒淫为快乐,便有害了。”

十一、行而有礼 1.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 2.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3.叶公告诉孔子道:“我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道:“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

4.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幼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十二、君臣父子 1.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2.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3.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4.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

5.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十三、敏而好学

1.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道:“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2.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哩!” 3.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4.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两个人,谁强一些?”孔子道:“师呢,有些过分,商呢,有些赶不上。”子贡道:“那么,师强一些吗?”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5.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的。”

十四、切问而近思

1.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2.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3.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4.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道:“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 5.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十五、君子博学

1.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2.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3.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4.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贡道:“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就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

十六、不学诗无以言 1.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过好学的人了。” 3.孔子到了(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治理这个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吗?)”

子游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教育总是有用的。)”

孔子便向学生们道:“你们啊,言偃这话是正确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同他开玩笑罢了。”

4.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5.孔子对伯鱼说道:“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了吗?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正面对着墙壁而站着吧。”

下载论语课后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课后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营销课后答案。

    第一章 珠江钢琴走向国际市场 问题:1.珠江钢琴成功拓展美国市场的关键是什么?能否具体描述并分析其策略框架?答:珠江钢琴成功拓展美国市场的关键是营销给珠江钢琴插上了腾飞的翅......

    课后作业答案

    答:一、文体特色首先,我们要明确《野草》作为鲁迅开创的“独语体”散文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之先河。作为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

    “修辞”思考和练习四 一、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说明各是哪种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①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这句的比喻是明喻,......

    对外汉语课后答案

    偏误分析 1.题目:系统分析以下偏误句,内容包括:指出偏误点,改正句子,说明相关语法规则,形式分类,尝试解释偏误生成的原因(括号里是造句者的母语)。 (1)他把书本放在桌子。(多种语言)......

    古代汉语课后答案

    古代汉语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 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丶部) 之(丿部) 亚(二部) 常(巾部) 卍(十部) 受(又部) 严(口部) 隣(邑部) 巡(巛部) 希(巾部......

    概论课后答案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

    第八章 1. 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其日趋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 原因: 1. 20世纪70年代两次......

    《草原》课后答案

    《草原》课后答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